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https://img.taocdn.com/s3/m/3fc7e6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a.png)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劝学》
2.纵一苇之所如(到),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赤壁赋》
3.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赤壁赋》渺沧海之一粟。
(定语后置)《赤壁赋》
4.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赤壁赋》
5.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定语后置)《赤壁赋》
6.崖限(名作状,像门槛一样)当道者(定语后置)《登泰山记》
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促织》
8.田百顷,楼阁万椽(定语后置)《促织》
9.至于怨诽之多,则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
(定语后置)《答司马谏议书》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定语后置)《六国论》
11.宋人有善为不龟(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手之药者(定语后置)《五石之瓠》
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物之汶汶(浑浊的样子)者乎?(定语后置)《屈原列传》
13.乃遣武以中郎将(以+官职,凭借……身份)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苏武传》
14.销锋镝(兵刃/箭头),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过秦论》
1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万物)之盛,(定语后置)《兰亭集序》
16.凡(凡是)长安豪富人为(作为)观游(观赏游玩)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雇用)。
(定语后置)《种树郭橐驼传》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石钟山记》。
高考考点聚焦:定语后置句
![高考考点聚焦:定语后置句](https://img.taocdn.com/s3/m/4601aec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b.png)
真题1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题目: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
答案与解析
【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土兵为 他建造五十间房屋。答题方法ຫໍສະໝຸດ 高考考点聚焦: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是高考考査的文言文特 殊句式之一,翻译时,必须将后置的定 语移至中心语之前。《与妻书》中的 “钟情如我辈者”是定语后置句,正常 语序为“如我辈钟情者”,意思是“像 我们(这样)感情丰富的(人)”。
1 知识讲解 2 真题例析 3 答题方法
CONTENTS
目
录
知识讲解
答案与解析
【答案】(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 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解析】:“一方之良”“一言之善”是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即“一良方”“一善言”,“一个好的药方”“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 解”。“币”是古今异义词,指财物重金。“师”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 “拜师”。虚词“乃”联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译为副词“才”更 合语境。
1.什么是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名词的,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要放在 中心语之前。但在古代汉语中,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之后,我们 称这种特殊句式为“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式类型
定语后置句式类型
定语后置句式类型
定语后置句式类型
定语后置句式类型
真题例析
(2018·全国Ⅰ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解析】:“以”,因为;“履”,行为;“素”,向来,一向; “作”,建造;“屋五十间”,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语后面,是定语后 置句,即“五十间屋”。
定语后置句类型及例句
![定语后置句类型及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bed6950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7.png)
定语后置句类型及例句
一、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是把定语移到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做解释说明,其句式为“主语+谓语+定语”。
它用来突出句中某一成分,是表达完整性和紧凑性的一种表达手法,在文体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力。
例句:
1. 电影里出现的主角,是一位小女孩。
2. 桌子上一本用尽的字典,是他从十几岁起就一直收藏的。
3. 报纸上的文章,都是他最近几年的原创作品。
4. 他身后的随从,是他的多年朋友。
5. 我看到的是一只整洁的碗,盛满着热腾腾的粥。
二、定语后置句的作用
1. 优化句子结构,使句子紧凑和简洁,使句子表达更加有力;
2. 加深读者对句子内容的印象,巧妙的把句子重点突出;
3. 减少重复词语,提高句子的表现力;
4. 用词合理、鲜明,而又能明确表达文意;
5. 对行文灵活性、加强节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定语后置句的用法
1. 当定语的所修饰的成分是主语时,往往把定语放在句子的后边,使
读者在了解定语后,对主体概念具有更深刻、更清晰的了解;
2. 定语也可放在跟主句谓语有联系的副词前,以此加重句子的表现力;
3. 定语也可以放在句首,用于强调前面所提及的成分;
4. 定语还可以放在句尾,以达到强烈的情绪表达,以此表示作者的深情。
例如:这座动人的佛寺,满山桃李繁花,空气中夹杂着香甜芬芳,宛
如仙境一般。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c0833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f.png)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一、形容词短语后置定语句形容词短语是修饰名词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形容词短语出现在名词的后面,起到修饰名词的作用时,就形成了形容词短语后置定语句。
例如:1. The plane, painted in bright colors, caught everyone's attention.在上面的句子中,“painted in bright colors”是形容词短语后置定语,修饰名词“plane”,表达了飞机的颜色鲜艳。
2. The boy, wearing a hat, is my brother.在这个例句中,“wearing a hat”是形容词短语后置定语,修饰名词“boy”,表示男孩戴着帽子。
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也是在名词后面起修饰作用的句子,它与主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不是主句所必需的,只是对主句进行补充解释,增加主句的信息。
例如:1. Our teacher, who is always patient with us, explained the math problem in detail.在上面的例句中,“who is always patient with us”是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修饰名词“teacher”,增加了对老师性格的描述。
2. The book,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 has become a bestseller.在这个句子中,“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对书的作者进行了说明。
三、分词短语后置定语句分词短语是由动词的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构成的,在一个句子中可以起到定语的作用。
当分词短语出现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时,就形成了分词短语后置定语句。
例如:1. The girl, carrying a basket, is my neighbor.在上面的例句中,“carrying a basket”是分词短语后置定语,修饰名词“girl”,表示女孩正在提篮子。
定语后置句规律
![定语后置句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acdb5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5.png)
定语后置句规律定语后置句规律:在汉语中,通常定语是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前面,但在某些情况下,定语会放在中心语之后,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定语后置。
嘿,同学们,想象一下,句子就像是一辆汽车,中心语是车子的主体,而定语呢,就是给车子进行各种装饰和功能加持的部件啦。
一般情况下,这些装饰部件都乖乖地在车子前面,让车子一下子就很吸引人。
但有时候啊,这些装饰部件会调皮地跑到车子后面去,这就是定语后置啦。
比如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里的“利”和“强”就是定语,本来应该在“爪牙”和“筋骨”前面的,结果它们跑到后面去啦。
就好像一辆原本前面挂着漂亮饰品的车子,突然这些饰品跑到后面去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这就像是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定语这个小朋友藏到了中心语的后面,等着我们去把它找出来呢。
再看看“马之千里者”,“千里”这个定语也偷偷跑到“马”的后面去啦。
我们可以把“马”想象成一位帅气的骑士,而“千里”就是骑士那闪闪发光的披风,平时披风都在前面飘呀飘的,现在却神奇地挂到了骑士的背后,是不是特别新奇呢。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哦。
比如我们说“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这是正常的表达。
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说“那个女孩,穿红衣服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口语化的定语后置啦。
还有像“那边站着的高个子男生”和“那边男生,高个子的”,是不是很形象呢。
据统计,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定语后置句的出现频率还挺高的呢。
比如在《阿房宫赋》中就有“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样的句子,“铛”“石”“块”“砾”都是定语后置啦。
这就像是一场华丽的古代盛宴,各种精美的装饰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
总之,定语后置句是汉语语法中一个很有趣也很特别的存在。
它就像是句子世界里的一场奇妙冒险,让我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了解了定语后置句的规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也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你对汉语语法充满好奇,不妨多去阅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或者查阅相关的语法书籍,说不定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语言现象呢!让我们一起在汉语的海洋里畅游,探索更多的奥秘吧!。
定语后置句例句及解析
![定语后置句例句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19d2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5.png)
定语后置句例句及解析定语后置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子结构,在英文和中文中都有类似的运用。
在定语后置句中,定语(修饰成分)位于被修饰的词或短语之后。
以下是一些例句及其解析:1."I saw a man wearing a red hat." 这个句子中,“wearing ared hat”是定语后置结构,修饰前面的“a man”。
它说明了这个人戴着红帽子。
2."The book written by the famous author has become abestseller." 这句话中,“written by the famous author”是定语后置结构,修饰前面的“the book”。
它说明了这本书由一位著名作家所写,并成为了畅销书。
3."She is a woman with a beautiful smile." 在这个例句中,“with a beautiful smile”是定语后置结构,修饰前面的“a woman”。
它描述了这个女人有一个美丽的微笑。
4."We visited a town famous for its historic buildings." 这句话中,“famous for its historic buildings”是定语后置结构,修饰前面的“a town”。
它说明了这个城镇以其历史建筑而闻名。
5."He bought a car painted in bright blue." 这个例句中,“painted in bright blue”是定语后置结构,修饰前面的“a car”。
它说明了这辆车外观上涂着鲜艳的蓝色。
定语后置句结构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洁清晰,通过将修饰成分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后,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关系。
这种结构在描述事物特征、属性、状态等方面尤为常见。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https://img.taocdn.com/s3/m/fa37c11d6c175f0e7cd137c3.png)
定语后置句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的三种类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人墓碑记》)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https://img.taocdn.com/s3/m/4f1b9e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2.png)
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 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 凌万顷之茫然。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马之千里者。 • 石之铿然有声者。 •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中心词+之+定语+者 (……之……者)
• 马之千里者。 •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
二、定语后置
• 按照语法规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之前。 • 比如说,我的书,你的桌子,我的团长我
的团。 • 我的作为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 • 在古汉语中,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倒置
的作用是为了强调。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宾语前置
(定语)主语 + [状语] 谓语 +(定语)宾语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荆州之民附操者。 • 楚人有涉江者。 • 人马烧溺者甚众。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靠近塞上有一个善于用方术来推测吉凶的人。)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促织村子里一个多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凌万顷之茫然。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样的)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缙绅指代官员。能不改志向的官员 Nhomakorabea全国之 大,有多少人呢
4、中心词+而+定语+者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doc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doc](https://img.taocdn.com/s3/m/36b13a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4.png)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doc1用“者”字把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
也没有找到。
②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班固《苏武传》)译文:护送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③群巨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译文:侍立在殿上的大臣。
不能带一点兵器。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列子・《愚公移山》)译文:(愚公)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凿石头。
挖泥土。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战国策・《荆轲刺泰王》)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2用“者”字把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译文:日行千里的马。
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彭端淑《为学》)译文:富的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3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的形式,如: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译文:抬头可以观览浩瀚无穷的宇宙:低头可以考察纷杂繁盛的物类。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如果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陷六国灭亡的老路,这样又在六国之下了。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屈原《离骚》)译文: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用数量词作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我拿一对白玉璧。
准备献给项王。
②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个骑兵,几万名步兵。
③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三十有四。
(魏学伊《核舟记》)译文:对联、题名和篆文,(一共)刻有三十四个文字。
《定语后置句》课件
![《定语后置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3ae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4.png)
05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技巧
直译法
总结词
保留原文形式和内容的翻译方法
详细描述
直译法是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语序进行翻 译,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 法,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内容,又保留了原
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意译法
要点一
总结词
不受原文形式束缚,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意译法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语序,而是根据原文所 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用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方式传达 原文的意义。这种方法可以克服语言障碍,使译文更加流 畅自然。
04 定语后置句与定语前置句 的区别
结构上的差异
总结词
定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在句子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详细描述
在定语前置句中,定语通常紧跟在修饰的名词之前,如“我的书”;而在定语后置句中,定语则通常 出现在修饰的名词之后,如“书我的”。
语义上的差异
总结词
定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在表达意思上有所 不同。
详细描述
定语前置句通常更强调定语,用来强调或突 出某个特定的元素,如“这本书很精彩”; 而定语后置句则更强调被修饰的名词,用来 强调或突出某个特定的名词,如“这本书精 彩极了”。
使用频率的差异
总结词
在不同的语境和语言习惯中,定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的使用频率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在汉语中,定语前置句的使用频率更高,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更倾向于将修饰成分放在 前面;而在一些其他语言中,如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定语后置句的使用则更为常见。
《定语后置句》ppt课件
目录
• 定语后置句的定义 • 定语后置句的类型 • 定语后置句的语法功能 • 定语后置句与定语前置句的区别 •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技巧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https://img.taocdn.com/s3/m/b8eb1688a0116c175f0e4833.png)
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定语+中心语),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构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在古汉语中有时将定语移置到中心词之后,即“定语后置”。
中学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句意: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适别。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意:对策没有确定,想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能找到。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句意: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着。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句意: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句意: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句意;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僚,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又有几个呢?4、“中心词+之+定语(形容词作定语)”格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啊。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句意: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5、中心词+定语(数量词作定语)格式○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句意:我带了一双白璧,想要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要献给亚父。
○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句意:如今听说用千斤金、万户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第六课时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定语后置类型及例句
![定语后置类型及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3ba09d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7.png)
定语后置是指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而把定语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词之后的语法现象。
例句:马之千里者、荆州之民附操者、求人可使报秦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村中少年好事者等。
定语后置句例句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
(《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
(《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
(《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
(《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
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https://img.taocdn.com/s3/m/13f78e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9.png)
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句式,它一般有五种形式。
一、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刺客列传》)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4、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5、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二、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
例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2、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三、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2、国之孺子之游者(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无不餔也……(《勾践灭吴》3、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治平篇》)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四、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孟子·梁惠王下》)五、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
例如: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倒装句之定语后置+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倒装句之定语后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a1ff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b.png)
繁重的赋税,斟酌现在和过去的情况削减它。
六、 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劝学》
文言文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
一、 温故知新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谓语前宾语 定语 状语 置 前置 后置 后置
学习目标
1.学会辨别定语后置句,掌握定语后置四种类型。 2.能够准确翻译定语后置句。
《劝学》
二、 走进“定语”
饥饿的 我 在食堂 吃 香喷喷的 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 定语 宾语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帽子来送他。
五、当堂训练 1.分析下列文言句子在句式上的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3)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卒(数万)。 中心语+数量词
等到到达陈县,已有六七百辆战车,数万个士兵。
五、当堂训练 1.分析下列文言句子在句式上的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4)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
定语 :作用 : 词性 :
名词、代词 的修饰语 修饰、限定
❓
一、 走进“定语” 充当定语的成分
形容词 优秀的学生
数量词 四节课
位置 名、代词前 常:规格式 定语+中心语 :
代词 名词
我们的歌 姐
语法课
动词性 知道这件事的你 短语
❓
01 找规律,总结下列句子的格式特征
类型1:
军书十二卷。
我持白璧一双。 铸以为金人十二 。
【全国卷Ⅰ2018年·13(2)】5分
帝以鲁芝清忠,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皇帝因为鲁芝清廉忠诚,一向没有住宅, 派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五、当堂训练
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和判断方法
![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和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d18a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e.png)
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和判断方法定语后置句是指将定语放在谓语之后的句子,其标志主要包括:1. 介词短语后置:介词短语在句中通常用作定语,因此如果看到一个介词短语被放在谓语之后,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例如:- The book (that) I read last night is amazing.(昨晚我读的这本书非常惊人。
)- The girl (who) I met yesterday is beautiful.(我昨天遇见的女孩非常漂亮。
)2. 形容词短语后置:形容词短语在句中通常用作定语,因此如果看到一个形容词短语被放在谓语之后,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例如:- The happy moment (that) I experienced yesterday is unforgettable.(昨天经历的幸福时刻难以忘怀。
)- The beautiful city (which) I visited last month is famous for its historical sites.(我上个月参观的美丽城市以其历史景点而闻名。
)3. 定语从句后置:定语从句通常放在名词或代词之后,因此如果看到一个定语从句被放在谓语之后,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例如:- The beautiful girl (whom) I met yesterday is my friend.(我昨天遇见的那个女孩是我朋友。
)- The famous author (who) writes excellent books is Tom Clancy.(那位著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书,他是汤姆·克兰西。
)判断定语后置句的方法主要包括:1. 观察句子结构:定语后置句通常由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或定语从句构成,这些成分通常会被放在谓语之后。
2. 检查谓语动词:定语后置句的谓语动词通常紧跟在定语之后,因此如果看到一个谓语动词位于定语之前的句子,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个定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例句和正常例句
![定语后置例句和正常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6ddaf0c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6.png)
定语后置例句
定语后置句例句如下:
1、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2、村子里有个年轻人,好养蟋蟀。
3、我有两条金鱼,银灰色的。
4、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5、成熟是一种光辉,明亮而不刺眼;一种圆音响,润而不腻耳。
6、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
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考点13: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解析版)
![考点13: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2c56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第十三讲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一、概述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用来修饰中心语。
而在文言文中,有时会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形成定语后置句。
正常情况下,句子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但在主谓倒装句中,谓语被提到主语前面,目的通常是为了强调谓语或表达特定的语气。
二、知识点讲解(一)定语后置句1.“中心词+定语+者”(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楚人有涉江者。
《刻舟求剑》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例:马之千里者。
《马说》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4.数量词作定语,有时放在中心词后面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二)主谓倒装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这里“汝之不惠” 是主语,表示“你的不聪明”,“甚矣” 是谓语,表示“太过分了”。
为了强调“不惠” 的程度,把谓语“甚矣” 提到主语前面,突出了愚公对智叟的批评。
2.“贤哉,回也!”(《论语》)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回” 是主语,指颜回,“贤哉” 是谓语,意思是“贤德啊”。
将谓语前置,强调颜回的贤德,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赞扬。
三、方法点拨(一)定语后置句1.判断句式类型例题:下列句子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是()。
A. 马之千里者。
B. 何陋之有?C. 吾谁与归?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解析:A选项“马之千里者”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B选项“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C选项“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句;D选项是一般陈述句。
2.翻译并指出定语后置部分例题:翻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并指出定语后置的部分。
解析:翻译为“处在高高的朝廷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主忧虑。
”定语后置部分为“高”修饰“庙堂”,“远”修饰“江湖”,正常语序为“居高之庙堂则忧其民,处远之江湖则忧其君”。
古文定语后置句
![古文定语后置句](https://img.taocdn.com/s3/m/5b9d10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a.png)
古文定语后置句
1. 古文定语后置句啊,那可真是神奇得很呢!你看“马之千里者”,这不就是把定语“千里”放在后面了嘛,就好像是把最闪亮的宝石放在了最后,让人一下子就注意到了!
2. 哎呀呀,古文定语后置句真的很有意思呀!像“石之铿然有声者”,这不是把“铿然有声”这个定语后置了嘛,就如同把惊喜藏在了最后等你来发现!
3. 古文定语后置句,那可是古文里的一大特色呢!“蚓无爪牙之利”,这不就是把“利”这个定语放在后面了嘛,多像把美味的蛋糕上的那颗樱桃留到最后品尝呀!
4. 嘿,古文定语后置句可别小瞧呀!“求人可使报秦者”,这把“可使报秦”这个定语后置,不就跟把最精彩的节目留在最后演一样嘛!
5. 哇塞,古文定语后置句真的很特别呢!“村中少年好事者”,把“好事”这个定语后置,感觉就像是把最好玩的游戏留到最后才玩呢!
6. 古文定语后置句呀,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呢!“客有吹洞箫者”,这后置的定语“吹洞箫”,不就像把最动听的旋律留在最后奏响嘛!
7. 哎呀,古文定语后置句真的很神奇哟!“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把“能不易其志”这个定语放后面,简直就像是把最珍贵的礼物包在最里面呀!
8. 古文定语后置句,那可是很有魅力的呢!“诸侯有在者乎”,这后置的定语“有在”,不就如同把最关键的信息留在最后才透露嘛!
9. 哇哦,古文定语后置句真的很特别呀!“群臣侍殿上者”,把“侍殿上”这个定语后置,就好像把最耀眼的光芒留在最后才绽放!
10. 古文定语后置句呀,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呢!“荆州之民附操者”,把“附操”这个定语放在后面,不就跟把最核心的部分留在最后才展现一样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古文定语后置句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趣味,值得我们好好去探究和欣赏!。
后置定语造句
![后置定语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f7ca23b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5.png)
后置定语造句
1. 那个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孩,真是美极了!就像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
你看,她在人群中是那么显眼,谁能不注意到她呢?
2. 这只喵喵叫着的可爱小猫,太讨人喜欢啦!像个毛茸茸的小精灵。
哎呀,你摸摸它,是不是心都要被萌化了?
3. 站在讲台上自信讲课的老师,真的好厉害呀!仿佛是知识的灯塔。
同学们都特别尊敬他,这不很正常吗?
4. 那个拿着冰淇淋傻笑的小孩,真是天真无邪啊!就像是毫无烦恼的小天使。
看到他的笑容,你难道不会被感染吗?
5. 开着豪车呼啸而过的男人,可真是张扬啊!好像在炫耀自己的财富。
这种行为真的好吗?
6. 厨房里忙碌做饭的妈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人!如同冬日里的暖阳。
我们有这样的妈妈,多幸福啊!
7. 球场上奔跑追逐的少年,充满了活力呀!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他们尽情挥洒汗水的样子,真是帅呆了!
8. 坐在窗边安静看书的老人,有一种宁静的气质!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
让人不忍心去打扰,不是吗?
9. 那个努力工作加班到深夜的人,值得敬佩啊!就像不知疲倦的耕牛。
他为了梦想拼搏,不应该得到赞扬吗?
我的观点结论:后置定语让描述更加生动具体,能让我们更准确地感受到所描述对象的特点和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句式,它一般有五种形式。
一、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刺客列传》)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4、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5、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二、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
例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三、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2、国之孺子之游者(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无不餔也……(《勾践灭吴》
3、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治平篇》)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四、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孟子·梁惠王下》)
五、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
例如: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2、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
3、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
4、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铸以为金人十二
注意: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
例如:
1、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乍看句中加点的文字,符合“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句中的“者”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而是用在假设分句后,以提示下文。
此句应译作:众武将文官如有敢再提应当迎降曹操的,结果将与这个奏案一样。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加点的文字表面上符合“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实际上并非定语后置句,“之”的作用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的作用是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此句应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牛刀小试*
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别的一项是()
A、予一以贯之。
(出自《孔子世家》,以下出处相同)
B、人之不我信也。
C、不容何病
D、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
【答案】D
[解析]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2、与“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B、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答案】B
[解析]例句和B句皆为定语后置句。
A句是主谓倒置句,C句是宾语前置句,D句是状语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