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考研政治必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4.价值规律的作用
• A,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3
• B, 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C, 实现优胜劣汰
• 5.深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
•
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
• A, 两种不同的流通公式
•
二、唯物辩证法
• 1.总特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 2.对立统一规律
• 3.质量互变规律
• 4.否定之否定规律
11
三、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1.实践的涵义 • 2.实践的基本形式 •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 4.需要和利益的作用 •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2
•
四、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
21
• 6.坚持科学发展观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
•
度的本质特征
• 一、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1.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
•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22
• A, 社会分工 • B,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的所有者 • C,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 D,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 E,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体
• 1.社会历史的主体
• 2.社会的本质
• 3.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 4.科学地认识“以人为本”
13
• 第二章 社会有特定结构的有机体
•
一、社会有机体
• 1.人类社会的最一般特征 • A, 社会的系统性 • B, 社会的整体性 • C, 社会的有机性
• 2.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 A, 社会发展的自然性 • B, 社会发展的历史性
•
二、是一种意识形态
• 1.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2.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的强大思想武器 • 3.源自文库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3
•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经济根源 • A,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 4.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0
•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 C,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 4.直接动力——阶级矛盾 • A, 阶级的产生及其实质 • B,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C, 社会革命与阶级斗争 • D, 社会改革与社会改良
•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B,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罗重一 教授 主讲
1
• 导 论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
3.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 律的科学
2
• 4.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 5.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
5
• 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 1, 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 2.马克思主义哲学
•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4.科学社会主义
• 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6
• 1.实践性 • 2.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 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 1.解放思想
14
•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 1.生产力
• 2.生产关系
•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 4.阶级的产生及其实质
• 5.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的文明
15
•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 1.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 A, 强制性 • B, 阶级性 • C, 相对的独立性
• 2.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
• 3.社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的政治文明
•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16
• 1.社会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
•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 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
•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A, 不完全同步性 • B, 不平衡性 • C, 历史继承性 • D,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性 • E,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 B,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 3.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 4, 要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
9
• 第一章: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 一、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
• 1.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2.劳动创造了人类 • 3.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4.地理环境的作用
10
• 5.人口生产的作用
• 2.实事求是
• 3.与时俱进
7
• 4.求真务实 • 5.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主题 •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 •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8
•
八、学习的意义与方法
•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 A,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 B,欧洲的三大起义 •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3.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 A,德国的古典哲学
4
• 3.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 A,德国的古典哲学 •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 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 4.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 A,为人类幸福而斗争的崇高理想和愿望 • B,彻底的批判的革命精神 • C,注重现实,亲自参加革命实践
• 2.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 3.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 二、社会形态发展的动力系统 19
• 1.基础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
• 2.核心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 3.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 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 • C, 坚决反对个人崇拜 • D,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17
• 4.社会文化与社会的精神文明 • A, 社会文化结构的不平衡性 • B, 社会底层文化的短缺性 • 5,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 6.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建 • 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8
• 第三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
•
及其历史的创造者
•
一、社会形态的发展
•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