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模块导航·纵横通关]
第1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代的农业经济,学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历史现象。
学会运用各种史料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农业经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
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
1.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
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
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
2.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3)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
(4)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
3.影响
(1)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图示总结]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1.主要土地制度
(1)商周时代:井田制具有土地所有形式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3)北魏到唐:均田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2.土地兼并及影响
(1)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严重。
土地私有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2)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
(3)使“平均”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误区警示] 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直接因素;国家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而豪强地主力量的壮大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一个结果,土地私有、允许
买卖才是根源。
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
四、水利事业的发展
1.水利文献: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2)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3)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
[易错提醒] “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区别
(1)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
(2)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
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
[教材断点补遗]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主题一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
史料一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①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史料二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②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一一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三
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
史料四《尚书·禹贡》据称是夏朝的古文献,这一先秦文献将当时认识到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九州”,该文献根据适合农业与否,③将各地土壤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称以渭河平原为中心的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
错误!
史料运用
以上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特点:精耕细作。
体现: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农业灌溉水平高。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主题二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一(20世纪初)①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元氏县志》
史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②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③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
史料运用
根据以上史料总结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
受自然条件制约。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主题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
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卷乙,25)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思路点拨]
答案 D
[答题感悟]
本题易错选B 项。
错选B 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题干材料显示的时间信息是“汉代”,认为汉代已经实现了精耕细作。
第二,没有真正理解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指的是通过耕作技术的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图只是提供了集体生产的信息,没有反映出精耕细作。
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 项。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 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 项错误。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7)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 B
解析表格体现了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状元人数逐渐减少,而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地处东南的江苏经济发展超过了地处北方的河南,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故选B项。
宋明理学对河南、江苏都有影响,故A项错误;虽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但是并不表明中原地区的经济衰退,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D项错误。
4.(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 A
解析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抑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达到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
5.(2015·四川文综,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答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解析注意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积极影响是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棚民租山垦种……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归纳出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
1.过程:
2.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3.影响
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1.主要土地制度
2.土地兼并及影响
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名目繁多
2.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四、水利事业的发展1.水利文献:
2.水利工程
3.灌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