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PPT课件

最新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PPT课件

Complic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卒中并发症
➢发生率 0.38%
1990~1999年间, 9662例患者,12407人次PCI, 43例发生卒中
➢高龄、左室射血分数低、糖尿病为卒中并发症 的独立预测因素
➢卒中患者预后差
Complic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急性血管闭塞的病变因素: 含血栓病变 老化静脉桥 分叉病变 成角病变 病变远端迂曲 长病变
Complic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急性血管闭塞常见原因
➢血管夹层
绝大多数为介入器械损伤所致
➢处理含血栓病变 ➢冠状动脉痉挛
ACC/AHA PCI指南2001
Complic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导致心肌梗死的原因
➢急性血管闭塞 ➢边支血管闭塞 ➢No-reflow或远端血管栓塞 ➢亚急性支架血栓
NSTEMI发生率约5-10% STEMI发生率约1-3%
血管直径<2.5mm
局限夹层
IIb/I?DCA
血管直径>2.5mm
螺旋夹层

《心脏介入进展》课件

《心脏介入进展》课件
心脏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显著等优点,已成为心血管疾病 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发明,为心脏介入技术 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的发明,为心脏介入治 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
支架植入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心 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心脏介入技术不断发展,涉及病变范围不断 扩大,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心脏介入技术的分类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包括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等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主要用于治疗结构性心脏病。
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介入手术将 更加精确和安全。
远程医疗的结合
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心脏介入手术更 加便捷和普及。
新型材料的研发
新型材料的出现将为心脏介入手术提供更多 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的发展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手术效果。
生活质量。
03
心脏介入技术的最新进展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洗脱球囊是一种新型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通过在球囊上涂布药物,实现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药物局部释放,以 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

心脏介入(医学PPT课件)

心脏介入(医学PPT课件)

Budd-Chiari
并发症
心率失常 血管破裂、大出血 肝穿刺道出血 支架移位 支架血栓性闭塞
上腔静脉梗阻的内支架成形术
适应症:凡有SVC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提示上腔静脉狭窄或闭塞
禁忌症:上腔静脉完全闭塞,导丝或导管无法 通过者;上腔静脉内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 无效者
颈内动脉狭窄的PTAS
颈动脉支架
并发症
脑栓塞 再灌注损伤 心动过缓
锁骨下动脉狭窄成形术
适应症:
1.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上肢缺血症状 2.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锁骨下动脉狭窄大于70%或者闭塞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病变跨越椎动脉开口 严重的血管迂曲 合并有动脉瘤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适应症: 1.颈动脉狭窄〉70% 2.狭窄〈70%,但6个月内狭窄程度增加超过15% 3.CEA后效果不理想或再狭窄 4.手术高风险或无法手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
禁忌症
1.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2.大动脉炎活动期 3.超过6个月或大于10mm的颈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锁骨下动脉支架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PTAS
并发症
栓塞:椎基底动脉、上肢动脉 血管痉挛 支架移位
肾动脉狭窄的成形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
50%或狭窄两端平均压差大于1.33kPa(10mmHg) 2.肾素活性比值,健侧:患侧≤1:1.5 3.有肾性高血压或肾动脉狭窄引发的肾功能障碍
肝 内 (门 T体 I静 P脉 S分 流 术
)
并发症
术中腹腔大出血 肝性脑病 支架再狭窄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课件PPT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课件PPT
7、外周血管病变:肾动脉、颈动脉、锁骨下、 主动脉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经皮瓣膜成型术:二尖瓣疾病
穿刺房间隔,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型术
心瓣膜病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疾病
经皮主动脉瓣成型术(主动脉逆行)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1) 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朦, 头晕,活动耐量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及由于心动过缓而引起的明显 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3)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永久性Ⅱ度Ⅰ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5)病窦(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有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重度疲乏无力
雷帕霉素药物支架 6个月随访
纤维帽破口
OCT能敏锐发现斑块破裂
OCT的主要优势:
ü高分辨率,可以清晰辨别斑块性质,识别 易损斑块
ü目前唯一能精确提供支架贴壁及内膜增生 信息的影像工具
OCT的应用价值:
揭示冠脉斑块形态及性质
区分钙化、纤维及脂质斑块
发现易损斑块
测量薄纤维帽厚度;发现斑块破口
帮助识别各种血栓
IABP是常见的一种机械循环辅助的方法,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
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雷帕霉素药物支架 6个月随访
(6)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又不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再同步起搏器的安装 • 将起搏器埋入皮下 •起搏器共需要三个起搏电极: 一个置于右心房,一个置于 右心室,还有一个置于左心 室。
有3个起博电极的心脏再同步复律装置

最新心脏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PPT课件

最新心脏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PPT课件

②严密观察出血倾向:由于导管术中应用了大量的肝素抗凝, 易引起出血、穿刺部位周围血肿,术后患者平卧、患肢伸直, 密切观察穿刺口及全身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现象,发现出血及 时处理。
③拔出鞘管护理配合:拔鞘管前、后除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外,还应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下肢端皮肤温度、颜色 等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嘱患者平卧24小时,弹性绷带加压包 扎20小时并保持术肢伸直。
一、经皮导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 概述 1、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述动脉造影术是目前唯
一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是冠心病诊断、 介入治疗以及冠脉搭桥术前最基本、最具有特异性 的评估指标。 2、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穿刺冠 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指运用一种高分子特质制造的 双腔球囊在导引系统的辅助下被送至冠状动脉的狭 窄部位,加压充盈球囊,借助球囊扩张的机械性挤 压作用,造成血管内膜、中层扩张,血管壁结构重 构,内腔扩大的一种介入性治疗技术。 3、冠状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STENT)冠状动脉血 管内支架植入术多指在冠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基础上, 置入一种由高分子物质或医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 以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和有效处理PTCA术中内膜撕 裂、血管痉挛造成的血管闭塞等并发症,减少术后 再狭窄的发生率。
②心房心室壁受导管的机械刺激引起心律失常,球囊导管在 房、室穿腔内转动时,有时可引起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密 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变化,做好记录。
③静脉滴注抗菌素预防感染。
④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⑤24~48小时后行心脏B超检查,确定扩张瓣膜口面积及有 无返流。
六、主动脉动腔内支架植入术
(一)概述:用股动脉穿刺方法将带膜支架植入夹层破口或动脉 瘤处,从而避免血液对动脉瘤的高压冲击,预防主动脉动破裂 或夹层。

心脏介入治疗的进展PPT课件

心脏介入治疗的进展PPT课件

早期心脏介入治疗
心脏导管术
最早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主要 用于诊断心脏疾病,如心包积液 、心肌病等。
球囊扩张术
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通过球 囊扩张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血 。
心脏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
支架植入术
01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深入研究,支架植入术逐渐成为治疗
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
药物洗脱支架
新型封堵材料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封堵器 材料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封堵效果 和减少并发症。
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
远程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远程心脏介入手术,使专家医生能够在远程操控手术,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 性。
微型机器人
微型机器人的研发为心脏介入手术提供了更精细的操作能力,能够进入更小的血管和病变部位,提高 手术效果。
心脏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和影响
01
显著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心脏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 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降低再住院率
通过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可 以降低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的风险。
03
降低死亡率
大量研究表明,接受心脏介入治 疗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药物治 疗组。
对未来心脏介入治疗的展望
创新技术的研发
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移植或刺激细胞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心脏组 织。
目前,已经有一些临床试验证明了细胞治疗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尤其是在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细胞类型和更有效的细胞治疗方法被开 发出来,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远程心脏介入治疗的可能性
AI还可以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进 程,提供最佳的治疗建议。

心脏介入术的术前护理ppt课件

心脏介入术的术前护理ppt课件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术后感 染,降低手术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的患者,术前应积极控制病情,调整 用药,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
提高手术效果
01
02
03
心理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手术 依从性,有利于手术顺利 进行。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术前充分休息, 避免劳累,同时做好术前 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 确保手术效果。
在进行心脏介入术前,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心功能状况。
如果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手术后,医护人员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 题。
05 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术前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结词
术前护理对手术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术中配合
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确 保手术操作准确、迅速, 提高手术效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后监测
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疼痛管理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 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因疼 痛引起的并发症。
康复指导
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 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促进术后恢复。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
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术前饮食
指导患者术前饮食,避免过饱或 过饿,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 停用或继续使用某些药物。
术前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52
方法
首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 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用射频消融导管 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 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 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 结,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 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s。重 复电生理检查,确认异常传导途径或异 位兴奋灶消失。
1958年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 心脏起搏器,距今已有40余年
人工心脏起搏已经成为病窦综 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唯一的标准治疗方 法
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临床适应 证不断拓宽
61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更新的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植入性永久起搏器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20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47
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RFCA
48
射频消融术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 技术。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头端的电 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 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 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特定 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形、坏死, 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 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上传心脏介入治疗简介PPT课件

上传心脏介入治疗简介PPT课件

04
CATALOGUE
心脏介入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
非创伤性
心脏介入治疗通常通过股动脉 或股静脉进行,创口小,恢复
快。
效果显著
对于许多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 狭窄、心律失常等,介入治疗能 迅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个性化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介入治 疗可以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术后恢复快
由于创口小,患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恢复较 快,住院时间短。
心脏瓣膜介入治疗
总结词
心脏瓣膜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 术修复或置换心脏瓣膜的方法,以改 善心脏功能。
详细描述
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导 致的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通过 导管将人工瓣膜或瓣膜扩张器送至病 变瓣膜处,以改善心脏功能。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
总结词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是一种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方法,以支持心功能。

风险与并发症
血管并发症
心脏并发症
感染
其他并发症
如血管损伤、血栓形成 、血管闭塞等。
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等。
手术部位或导管插入部 位可能发生感染。
如过敏反应、出血、血 肿、造影剂反应等。
05
CATALOGUE
心脏介入治疗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应用现状
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疾病 的重要治疗手段,尤其在冠心病
、心律失常等领域广泛应用。
心脏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 、疗效显著等优点,受到医生和
患者的青睐。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从 简单的球囊扩张到复杂的支架植 入、射频消融等,治疗范围和效
果不断提升。
发展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心脏介入治疗的需求将 持续增长。

心脏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预后评估
01
心功能评估
通过心功能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 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评估
监测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心律失常、 心绞痛等并发症。
03
02
生存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包括日常 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
复发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情况,评估未来复发或再 次介入治疗的风险。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促进心功能恢复。
03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 护理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焦虑、恐惧
患者对手术风险、术后恢复及治疗效 果存在担忧,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抑郁、悲观
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病程漫长,易 产生抑郁、悲观情绪,对治疗失去信 心。
孤独、无助
患者面对陌生环境及隔离治疗,易产 生孤独、无助感,缺乏安全感。
心理支持
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 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
绪。
记录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 护理情况,为术后护理
提供参考。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 命体征,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给予合理的饮 食建议,促进术后恢复。
伤口护理
定期检查手术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 防感染。
心脏患者介入治疗的 护理ppt课件
目录
• 介入治疗简介 • 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 •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 心脏介入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 心脏介入手术的康复与预后
01
介入治疗简介
介入治疗定义

心脏介入患者手术业务查房课件

心脏介入患者手术业务查房课件
脏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手术。
它通常在X射线的辅助下进行,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等优点。
心脏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 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
疾病。
心脏介入手术的种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用于治疗冠心病,通过导管扩张狭窄 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通过导管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封堵或 扩张等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 缺损等。
05
心脏介入手术业务查房实践
查房前的准备
确定查房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查房, 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参 加。
准备资料
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影 像学资料、介入手术记录 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 病情和手术情况。
通知相关人员
提前通知参与查房的医生、 护士、技师等,确保他们 了解查房的目的和要求。
查房过程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心脏介入手术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应 症不断扩大,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
适应症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患 者,心脏介入手术可开通狭窄或阻塞的冠 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介入手术 可快速恢复心肌灌注,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
并发症处理方法
• 血管并发症处理:对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情况,可采用局部压迫、加压包 扎等方法处理;对于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或 手术治疗。
• 心脏并发症处理:对于心肌梗死,应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对于心律失常,应 进行心电监测并根据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电复律;对于心包填塞,应进行心包 穿刺引流;对于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03
心脏介入手术操作流程

《心脏介入治疗》课件

《心脏介入治疗》课件
永久起搏器适应证:
*
不可逆性心动过缓
1998ACC/AHA 永久起搏的适应证
日常活动的频率变化
*
日常活动
频率适应起搏
固定频率起搏
正常心率
150
100
50
0
睡眠
醒来
坐起
走路
跑步
休息
心率
bpm
心脏起搏治疗的预后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0
50
60
70
80
90
100
起搏器各组成部分与人体组织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脉冲发生器
*
电路
电池
01
03
02
起搏器的特征
*
大小:如男式手表 重量:20-80克 外壳:钛金属 寿命:10年左右 控制:程控仪遥控
起搏导线
*
Screw-In Tip 翼状头激素电极导线 螺旋头电极导线
单腔起搏系统示意图
*
关于起搏器置入
*
手术室有X线透视
右冠病变及左主干病变
*
三支多处病变
*
三支多处病变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 介入治疗时病变部位斑块或血栓碎片脱落可导致远端栓塞,近年来研制的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如AngioGuard滤器、PercuSurge导丝抽吸导管以及EPI滤器的应用使远端栓塞发生率降低,使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提高。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Distal protection devices) Percusuge Guardwire Angioguard
3
1958年Furman等开始用心内膜电极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发展简介
*
1979年在 VAT基础上出现了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随后研制成功DDD 起搏器,至此,双腔生理起搏技术基本成熟。 1980年初研制成功频率适应起搏器,例如:Medtronic Activitrax 起搏器问世。 1980年,Mirowski首次为患者植入了一台AID(Automatic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以后改进为AICD(Automatic implantable cardioveter-defibrillator),简称I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Budd-Chiari
48
Budd-Chiari
49
并发症
心率失常 血管破裂、大出血 肝穿刺道出血 支架移位 支架血栓性闭塞
50
上腔静脉梗阻的内支架成形术
适应症:凡有SVC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提示上腔静脉狭窄或闭塞
禁忌症:上腔静脉完全闭塞,导丝或导管无法 通过者;上腔静脉内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 无效者
AAA漏
44
静脉病变血管成形术
45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适应症:
有BCS的临床表现,下腔静脉膜性或节6
禁忌症:
导丝或穿刺针无法通过的下腔静脉 肝静脉完全闭塞 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经静脉治疗血栓不溶解 肝静脉广泛狭窄、闭塞
并发症:肺动脉栓塞是主要并发症
51
上腔静脉支架
纵隔肉瘤复发
52
上腔静脉支架
53
门脉高压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PS
54
适应症
门脉高压症 难治性腹水者 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移植术前预防消化道出血
55
禁忌症
严重的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重度肝功能异常及肝性脑病前兆 合并靠近第一、二肝门部位的肝癌 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异常 严重的肾功能障碍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衰竭 感染及败血症,尤其是胆系感染者
25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适应症: 1.颈动脉狭窄〉70% 2.狭窄〈70%,但6个月内狭窄程度增加超过15% 3.CEA后效果不理想或再狭窄 4.手术高风险或无法手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
26
禁忌症
1.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2.大动脉炎活动期 3.超过6个月或大于10mm的颈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平卧、消毒、局麻 穿刺插管时,准备肝素、造影剂 扩张球囊时,监视心电图、血压
12
术后
穿刺点的压迫与观察 下肢的观察:皮温、足背动脉搏动 平卧24小时 常规应用抗菌素3天
13
基本方法
Seldinger 经皮血管穿刺术 选择性、超选择性血管插管 介入治疗
14
15
血管介入: Seldinger 穿刺技术
16
Seldinger 穿刺技术
17
选 择 性 插 管 示 意 图
18
血管成形术
1.球囊血管成形术 2.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3.激光血管成形术 4.动脉粥样斑快旋切术
19
球囊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后动脉口径的增大主要是由 于血管内膜和中膜的局限性撕裂、血管 结构(尤其是中膜)的伸展及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的断裂造成的
41
禁忌症
动脉瘤上缘距肾动脉开口的距离>1cm 双侧髂内动脉病变,乙状结肠仅靠肠系膜下动脉供血 肠系膜上动脉严重狭窄 临床症状较差 动脉异常迂曲
42
腹主动脉动脉瘤
43
并发症
带膜支架置入综合征:低热、白细胞增高、支架 两端炎性反应
支架移位可引起一侧或双侧髂动脉狭窄或闭塞, 造成下肢缺血,需手术治疗
61
脑血管溶栓术
适应症:
1.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或颅内分支急性血栓形成,发 病6小时以内 2.动脉内膜剥脱术或球囊成形术中、术后并发的急性血 栓形成和脑梗死,伴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者
56
肝 内 (门 T体 I静 P脉 S分 流 术
57
)
58
并发症
术中腹腔大出血 肝性脑病 支架再狭窄
59
溶栓、取栓术
溶栓术
动脉内给药血栓局部的药物浓度得到了极 大的提高,由药物引起的出血等副作用则明显 降低
60
取栓术
通过机械的方法将血栓粉碎、吸出的技术, 包括各种经皮血栓抽吸技术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概念:
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 对疾病进行治疗 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
行诊断
1
介入放射学:常用设备和器材
主要设备:DSA,高压注射器 主要器材:
穿刺针 导管鞘 导丝和导管
2
DSA
X线管 影像增强器 摄像管 电视透视监视 器 计算机 图像存储器
27
颈内动脉狭窄的PTAS
28
颈动脉支架
29
并发症
脑栓塞 再灌注损伤 心动过缓
30
锁骨下动脉狭窄成形术
适应症:
1.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上肢缺血症状 2.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锁骨下动脉狭窄大于70%或者闭塞
31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病变跨越椎动脉开口 严重的血管迂曲 合并有动脉瘤
20
球 囊 血 管 成 形
Balloon angioplasty
21
血 管 内 支 架 成 形 术
22
stent
23
自膨胀式支架
球囊扩张式支架
24
动脉病变血管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
1.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2.冠状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 3.锁骨下动脉成形术 4.肾动脉狭窄成形术 5.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术
36
禁忌症
1.病变广泛,累及肾动脉全长或肾内弥漫性小血
管病变 2.患肾萎缩严重,肾功能丧失 3. 大动脉炎活动期
37
肾动脉支架
38
并发症
急性肾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内膜撕脱 肾动脉破裂、出血
39
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术
40
适应症
肾动脉平面以下 瘤体直径>5cm 瘤体直径为4~5cm,但动脉瘤有破裂趋向者 疼痛症状 动脉瘤压迫邻近组织 形成夹层
3
蒙片
DSA图像
4
5
穿 刺 针
needle
6
导管鞘
sheath
7
导管
catheter
8
导 管 头
9
导丝
guide wire
10
术前准备
向病人交待手术目的、操作过程 备皮、实验室检查、备血 碘试敏及麻醉药试敏 禁食水4~6小时 向家属交待可能并发症,并签字
11
术中
32
锁骨下动脉支架
33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PTAS
34
并发症
栓塞:椎基底动脉、上肢动脉 血管痉挛 支架移位
35
肾动脉狭窄的成形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
50%或狭窄两端平均压差大于1.33kPa(10mmHg) 2.肾素活性比值,健侧:患侧≤1:1.5 3.有肾性高血压或肾动脉狭窄引发的肾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