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的难题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自驾游市场衍生出一种新的服务——“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满足广大旅客携爱车异地自驾旅行的需求。

相关部门为此进行需求调查,受访者中大部分人愿意尝试此项服务,大部分受访者的选择反映了
A.他们有从众消费心理B.他们有求异消费心理
C.他们是追求享受性消费D.我国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地优化
2.经济心理学认为,人们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

透视“奥运明星现象”,女排集体广告、傅园慧洪荒之力等正是抓住这种心理。

很多厂家把体育明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

人们宁愿花高价为体育明星代言的产品买单是( )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应当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④应当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

假日经济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

随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长假的实行,假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假日经济的兴起,表明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消费已经得到完全满足
②人们的生活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
③人们的生活正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发展
④我国人民已经全面进入了享受资料消费的阶段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读“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统计图(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从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
②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
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
④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下图是某地近5年来居民人均购物次数网络购物增长率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地
A.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优化
B.商品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提升
C.消费方式变化,网购频率提高
D.商品价格降低,消费总量减少
6.“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仅会带动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医疗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也会在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健康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健康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取决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③表明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能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在2019年国家商务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我国已经是消费大国并且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表现在: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去年提高到49.5%。

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

这是
①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替代生存资料消费
②农村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③我国的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④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从勤俭节约向超前消费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当前智能机器人能够帮我们洗衣、做饭、扫地,这是以前科幻电影中的情景,正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

“机器人迈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不再遥远”的判断主要是基于
①广泛使用机器人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②对机器人的巨大潜在需求会刺激产业的快速发展
③技术进步能使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以及价格逐渐降低
④用享受资料取代生存资料消费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兴起,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美好。

目前,文化消费在人们
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家庭消费
①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
②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转化
③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
④物质生活消费将逐步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居民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

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验类消费快速发展。

这说明
①我国居民生存资料消费需求量下降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提高
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逐步满足
④居民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11.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昔,写有一首《无题》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B.家庭消费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D.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12.下表为某家庭2015年上半年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图表内容可以推测,该家庭的生活消费状况是()
A.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0%
B.家庭消费以享受消费为主
C.物质生活消费比重过低
D.生活水平较高,消费合理
13.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

材料表明
A.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忽视了生存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14.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教育培训服务消费属于
①发展资料消费
②精神文化消费
③生存资料消费
④享受性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某网站对2019年“五一”期间的人们休闲娱乐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人们对于休闲娱乐不仅仅追求“身”的舒适,还追求“心”的愉悦。

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的消费说明了
①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变化②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
③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增加④休闲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最基本消费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16.躺在家里,就能享受星级酒店的SPA护理;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一站式美甲、美睫服务……在“十一”黄金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去热门景点“凑热闹”而是选择“宅”在家里休息“回血”,在体验上门服务中让身心得到放松。

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将带动更多业态发展并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假期消费形态。

材料:
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②表明消费热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说明享受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最基本消费
④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7.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2019年国庆假期7天,湖北共接待游客6319.3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1.99亿元,同比增长10.4%和11.25%。

其中,武汉接待游客226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89%、15.43%。

由此可见,我国( )
A.居民的享受资料消费逐渐代替生存资料消费
B.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潜力巨大
C.居民旅游意愿增强推动了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
D.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18.2019年中秋节期间,小王花99元购买了一件衣服,花999元报了一个电脑培训班。

按消费的目的来看,小王的消费类型依次是
A.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
19.2018年杭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348元,首破5万,领跑全省。

其中,食品衣着消费比重下降,教育培训、通信器材等发展享受型消费成为热点。

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杭州市民()
A.生存资料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结构改善
B.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必增加当前消费
C.可支配收入增长必然引起消费偏好改变
D.恩格尔系数降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0.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
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旅游消费热
①将导致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减少
②进一步提高了恩格尔系数
③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④表明居民对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0.8%。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6个百分点,比全国居民快1.9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可能有
①社会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②消费的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③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生存资料支出下降④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吃饭不用上饭店,点外卖;取件不用上邮局,有快递;家里脏了不用自己动手,雇钟点工;朋友聚会喝酒后,找代驾等等。

诸如此类“代经济”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已成主流②分工精细化能够增加就业机会
③人们的生存能力将会逐步退化④“代经济”能够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享受型消费快速增长,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方兴未艾。

国庆70周年的一批主旋律影片开创了主旋律电影创作与工业生产的新里程,票房再创历史新高。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有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享受型消费成为主要消费④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改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下图是2015~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

由上图可以推断出,近五年来我国()
①农村贫困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②农村贫困居民可支配收人增长高于城镇居民
③农村贫困居民消费结构改善④农村贫困居民生存资料消费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昔,写有一首《无题》:“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首自我解嘲的《无题》诗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C.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D.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D:相关部门对自驾游进行需求调查,受访者中大部分人愿意尝试此项服务,大部分受访者的选择反映了我国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地优化,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D符合题意。

AB:受访者中大部分人愿意尝试此项服务,反映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改善,没有体现出他们有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等,AB与题意不符。

C:大部分受访者的选择反映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不能就此说明他们是追求享受性消费,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消费结构的这种进步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日常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消费结构的进步还突出表现在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人们宁愿花高价为体育明星代言的产品买单,体现了在消费中的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①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②与题意无关;“人们宁愿花高价”购买商品,应当属于享受资料消费,不属于生存资料消费,③与题意不符,④符合题意。

本题选D。

【点睛】
列表比较几种不同的消费心理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随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长假的实行,假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假日经济的兴起,表明人们的生活正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发展,消费结构优化,消费质量提升,②③适合题意;①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消费的相关知识。

由图可知,我国居民在衣着、居住、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占比较大,表明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①符合题意;由图中居民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可知,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③符合题意;我国实现了均衡发展表述错误,②不选;通过图中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的相关数据看不出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④不合题意。

本题选C。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方式。

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图示是网络购物、商场购物增长率变化,消费支出增加,但并不意味着消费结构优化,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图示是网络购物、商场购物增长率变化,并没有涉及商品质量提高,题中仅仅是消费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涉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排除。

C选项观点符合题干,题中图示网络购物的增长率不断上升,而商场购物的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说明消费方式变化,网购频率提高,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图示是网络购物、商场购物增长率变化,并没有涉及商品价格降低,根据图示应该消费总量增加,而不是减少,排除。

故本题选C。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①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仅带动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医疗服务等行业的发
展,也会在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健康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表明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健康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影响“健康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

④:“健康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④错误。

故本题选B。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不能替代生存资料消费,①说法错误。

②: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②符合题意。

③: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去年提高到49.5%,这说明我国的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③符合题意。

④:该选项说法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也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B
解析:B
【详解】
②③:“机器人迈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不再遥远”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对机器人的巨大潜在需求会刺激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进步能使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以及价格逐渐降低,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的是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需要降低价格,否则虽然机器人会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如果价格高,老百姓难以接受,也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①不符合题意;
④:享受资料不能取代生存资料消费,④错误。

故选B。

9.C
解析:C
【详解】
①③: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文化消费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表明家庭消费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①③符合题意。

②:劳务消费不会向发展资料消费转化,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表明家庭消费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但物质生活消费并不能完全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
①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维持生存为目的,最基本消费,重在解决温饱);②发展资料消费(满足发展的要求,重在提高自身素质);③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享受的需求,最高层次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注意:(教育贷款不属于消费,是人力资源投资。


10.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恩格尔系数。

①:材料不能体现我国居民生存资料消费需求量下降,
①排除。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一般会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②错误。

③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居民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验类消费快速发展,说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逐步满足,也说明居民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

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

2.代入法。

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3.组合法。

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1.C
解析:C
【详解】
A:材料没有体现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A不符合题意。

B:本题体现了家庭消费水平明显下降,B不合题意。

C:诗人由当初的“书画琴棋诗酒花”到如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消费水平明显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道中落”,收入减少,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C 正确。

D:材料不仅仅有生存资料消费,还有其他消费,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表内容可以推测,该家庭生活水平较高,消费状况侧重于娱乐、学习、交通、家政
等,以享受消费为主,B项符合题意;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1.4/(1.4+0.3+0.1+1)
=24.13%,A项说法错误;该家庭物质生活消费占整体消费的1/4左右,不能说比重过低,C项说法错误;该家庭生活水平较高,但消费是否合理不好评说,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13.D
解析:D
【详解】
D:材料表明我国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D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消费需求变变化,不体现服务业发展情况,且服务业并非我国主导产业,A说法错误。

B:材料表明我国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体现不出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B说法错误。

C: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不等于说人们忽视了生存资料消费,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消费类型的主要分类(按交易方式、消费目的分)
①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4.A
解析:A
【详解】
①: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教育培训服务消费属于发展资料消费,①正确。

②:按照消费的对象划分,教育培训服务消费属于劳务消费,即精神文化消费,②正确。

③④:教育培训服务部属于生存和享受性消费,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D
解析:D
【详解】
①②:当前人们对于休闲娱乐不仅仅追求“身”的舒适,还追求“心”的愉悦。

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的消费,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变化,消费水平越来越高,①②正确。

③:在消费上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这说明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降低而不是增加,③错误。

④:生存资料消费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④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消费类型
(1)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2)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6.A
解析:A
【详解】
①②:本题考查消费,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

在“十一”黄金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去热门景点“凑热闹”而是选择“宅”在家里休息“回血”,在体验上门服务中让身心得到放松。

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将带动更多业态发展并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假期消费形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表明消费热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们的最基本消费是生存资料消费,③说法错误。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材料未体现,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7.B
解析:B
【详解】
B:材料表明旅游消费拉动城市发展,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潜力巨大,B符合题意。

A: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并没有被居民的享受资料消费逐渐代替,A说法错误。

C:材料中未涉及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排除C。

D: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8.A
解析:A
【详解】
AD:按消费的目的来看,小王花99元购买了一件衣服,属于生存资料消费,花999元报了一个电脑培训班,属于发展资料消费,A符合题意,D与题意不符。

BC:材料不涉及享受资料消费,B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
消费类型的主要分类(按交易方式、消费目的分)
①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①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维持生存为目的,最基本消费,重在解决温饱);②发展资料消费(满足发展的要求,重在提高自身素质);③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享受的需求,最高层次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注意:(教育贷款不属于消费,是人力资源投资。


19.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

A:食品衣着消费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生存资料消费支出一定减少,A错误。

B: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能增加当前消费,但不是必然增加当前消费,B错误。

C:可支配收入增长并不会必然引起消费偏好改变,C错误。

D:食品衣着消费比重下降,教育培训、通信器材等发展享受型消费成为热点,意味着恩格尔系数降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ABC;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20.D
解析:D
【详解】
③④:全国旅游消费热表明居民对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扩大,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③④符合题意。

①:旅游消费属于享受资料消费,一般是在生产资料满足的基础上的消费,并不会导致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减少,①说法错误。

②:全国旅游消费热会进一步降低了恩格尔系数,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21.D
解析:D
【详解】
①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仍增长,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和全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