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学《运动的水分子》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学《运动的水分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共同特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的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及分子特征的探究,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2 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
“雨后初晴的路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理解分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
2、教法的选择
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
获取知识的一般途径,所以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制定计划、画出模型及微观过程,然后课件展示及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体现“我自主,我快乐,我学习”的教育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
综观本节教学内容,我采用4个环节来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设计这样情境:首先展示4幅壮观美丽的哈尔滨冰雕艺术节上的作品(学生观看,谈感想),但遗憾的是这座冰城在人间存在不久便消失了,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看过之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交流后师生共同提取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信息。最终归结为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提出了问题,思维有了起点和依据,迈出了探究的第一步。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告诉学生要想弄清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就要进入微观世界,利用分子观点探讨,出示本节课题。
(二)实验探究:水加热后的宏观现象及其微观本质。
内容一:“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但水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出示一段资料:让学生明白水分子很小
再出示一幅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图片:让学生明白水分子虽然很小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再让同学们画出水分子的模型,增加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
内容二:实验探究:给注射器里的水加热,观察现象。引导学生从微观上进行分析
(1)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很轻松的答出实验的现象: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
(2)再让学生猜想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水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画出变化的微观图。学生的思维容量较大,此过程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每个成员画出导致水体积膨胀的微观图,结束后,教师投影出不同小组画出不同的微观图,总结出有哪些原因可导致水的体积膨胀?
(3)通过课件展示:冰、水、水蒸气三者转化时水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通过课件,不难得出:冰中水分子有序排列,固定位置振动;水中水分子无序排列,一定体积自由运动;水蒸气中水分子完全自由运动。
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得出:
不变的是:分子的大小及分子的数目
变化的是:分子间隔及分子的排列方式
继续引导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没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这样学生便理解了水加热后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关系
(4)课本活动天地2-1:描述水分子的运动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结冰及冰融化的现象
(5)学以致用:解释两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①雨后初晴的夏日,地上的斑斑水渍一会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补充:受热不是给分子提供能量的唯一途径,如湿衣服晾在通风地方更容易干)
②烧开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原因是什么?
(三):反思归纳分子的性质
学生根据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变化规律总结得出水分子的性质:
①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小
②水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③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水分子间存在作用力且自身有能量
其实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有很多,如:氢气、氧气、蔗糖、酒精等,这些分子同水分子一样,也都具有上述特征,你能事实或实验加以验证吗?
验证1:分子间有间隔?
(探究实验1)取两支25毫升的量筒,一支加入10毫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