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桂青
一、前言
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医护人员不断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日趋加重的职业压力,对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是维系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充分医疗保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良好功能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状态有三种:一是正常状态,为健康的状态;二是偏态,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出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现实生活和工作压力,以及处事的失误等产生的内心冲突和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暴躁、自责等,这种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在两周以内,经过自行调整能够缓解,是心理问题的表现;第三种状态是变态,也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是由于个体经历了较大的刺激,产生了内心痛苦,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抑郁、焦虑、恐惧等,持续时间较长,在两周以上。因遭受的刺激强度较大,个体的反应比较强烈,有些人可能还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经过调整有些人可能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有的人则可能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表现一是指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
心理健康的日常表现为: 1. 乐于工作,且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2.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3. 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且能悦纳他人和自己; 4. 和现实有良好的接触。
四、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
在人们的印象里,医生是“懂医”的人,应该最会保养,身体最健康,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度不够,医务人员自身的关注度亦不够。如发生在 2014 年的一系列事件: 10 月 12 日: 55 岁的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离世; 10 月 24 日: 42 岁的阜外心血管医院麻醉科昌克勤医生突发脑干出血陷入昏迷; 10 月 25 日: 48 岁的积水潭医院
骨肿瘤科的丁易医生参加学术活动时突发心血管病离世。 11 月 8 日: 39 岁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妇产科史明医生在长时间的手术之后,第二天倒在了宿舍。这一系列惨痛的事实都在提醒着人们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2013 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工会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压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压力来源的前三位分别是:工作或职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而工作或职业因素的比例远超其他两项,达到 88.55% ,对该项因素进一步分析,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时间长成为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另一项调查显示:八成的医生没有双休日的概念, 85% 的医生最近一年没有带薪休过假, 93% 的医生感觉每天下班后状态不佳, 45% 的医生感觉“有点累”, 48% 的医生感觉“非常累”。
一项调查显示 :349 名医务人员体检 : 患病率 46.13% ,多发病为 : 颈腰椎疾病、慢性肝病、高脂血症、胆襄疾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重庆某三甲医院的体检资料: 83.29% 的医生感到超负荷工作, 76.20% 存在身心疾患,半数缺少保健意识。副高以上的人员中,总患病率为 95.98% ,前三位的病分别是颈腰椎疾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在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中,许多医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除了颈椎,腰椎病变外,普遍还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下肢静脉曲张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长期的高度紧张,长期的坐在电脑旁写病历及在手术台前的站立有密切关系。
中国医师协会在 2013 年发布的《中国医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显示,医生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为 54% ,处于疾病状态者为 9% ,一线城市及三级医院的医生尤为突出。
更大的精神压力来源于职业倦怠的袭扰,职称评定、科室效益、奖金收入等都让医生们深感“亚历山大”。
宁波人民医院通过对 400 名护士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需引起重视,其中有近 3 成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在工作中心理压力过大。调查发现:职业不被重视、人数严重缺编、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安全没有保障以及常年的夜班工作,成了护士心理问题的五大元凶。丁艾梅事件,应该是“劳累过度”所致,她的离去,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感动与悲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另一个问题的深深思考:护理工作者应该如何在为病人忘我工作时,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2013 年,曾有人对 425 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工作负荷等内容,结果显示: 48.7% 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 55.1% 有超负荷感,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护理成为真正的“高危工种”。一个护士自杀了!她还是一个 20 多岁的姑娘,经过及时的抢救,命是保住了。自杀的原因是工作太紧张,压力太重。
2014 年,一家三甲医院开展了一次特殊的“会诊”,特殊是因为“看病”的不是病人,而是医护人员。原来,这家医院专门请来心理专家给医护人员上课,教医护人员如何面对自己在工作时遇到的心理问题。
不少人认为,作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本身就应懂得心理健康的道理。而事实却是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大,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过度暴露与负性的刺
激,生活缺乏规律性,行业要求过于严格,公众与媒体压力和社会期待过高,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高紧张度等,影响了医患和谐,影响了团队精神,引发了一系列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问题或亚健康状态。
现如今医疗环境相对不佳,医患矛盾尖锐,各类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更何况出了医疗纠份当事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压力极大。据国内一项专门针对医生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显示, 11.6% 的医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及强迫症状,而这些均与职业压力有关,有中重度职业压力的医生比例高达 21.8% ,这说明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调查研究表明,小医院医生、社区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对大医院医生的调查结果却相反。这表明,医生的心理问题和工作压力有关,大医院的医生往往比社区的医生承受的压力大,现在的医生比过去的医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医护人员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和其所处的岗位风险也成正比。风险越大的科室,如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外科,医护人员也越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
医生的职业压力很大还在于医生小小的失误可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有些情况下,一些疾病的治愈根本不在现代医学的范围之内,如果患者不能理解,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给医生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医生可能发生心理问题。
目前,医疗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医生的心理问题。我所在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四年前推出了一项举措:“准医生”们在上岗前必须先通过院方组织的心理健康测试。对新招收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的选拔,并以此作为最终是否录用的参考依据。如果“准医生”们有人格障碍、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概不予录用,有疾病倾向的,也会让其调整好了之后再参加招聘。目前,这一举措已逐渐受到业内的认同。
让我们试想一下 : 一个病人为另外一个病人服务会意味着什么 ? 一个心智不健全的麻醉师去给病人麻醉,病人能放心吗 ? 一个抑郁症的医生去为一个抑郁症的患者看病又会是怎样的效果 ? 医生的健康保障着病人的健康。
五、医护人员的心声
一名医生说“我发现我该看心理医生了,天天和各色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我受了委屈又不能往病人身上发,那样职业不道德 ! 只能自己哭一哭,长期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整个人的性格都变得沉静了”。另外一名医生说:“我们科室同事间的问候是,今天你吃药了没有。这一行真是累。腹背受刀,多多少少都会有心理有压力,想转行想了很久了,干这一行有种隔世感,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另外一个医生说 : “我发现应该是内心有些变态了吧?没有理解,没有支持,为了生存,不得不做。每个人都需要你关心,谁又关心过你呢?”
“一般的病人也就算了,还要碰到那些无理取闹的刁民,不合心意就要投诉,真是让人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