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染色体XY代表男性,XX代表女性,那这个Y染色体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吗?
染色体XY代表男性,XX代表女性,那这个Y染色体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
也就是说Y染色体就是从男性祖先那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理解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我们会从父母那里分别继承了23条染色体,总共46条,且两两配对。
但其中有一对在男性体内会有些不对称,因为其中包含了一条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和一条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
而女性则是一条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和一条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
母亲总是向子女遗传自己两条X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而父亲则会向儿子遗传自己唯一的那条Y染色体,但向女儿遗传自己的唯一的那一条X染色体。
当然这条唯一的染色体也是来自男人的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也就是说来自于男人的外祖父或者外祖母。
所以:•男性的Y染色体只可能来自于父亲,如果再往上追溯一代的话,就是来自于祖父。
•男性的X染色体只可能来自于母亲,若再往上追溯一代的话则可能来自外祖父或者外祖母。
•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亲,一条来自于母亲,如果再往上追溯一代的话则可能来自于祖母、外祖母或外祖父,但绝对不可能来自于祖父。
上图:X染色体的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系,女性的染色体则来自父母,但再往上追溯一代不会来自于祖父。
通俗点说,Y染色体永远并且直接来自于爸爸,而X染色体则终归还是来自于某个妈妈(因为男人的X染色体只能妈给)。
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两组染色体将“重组”它们的基因,有点洗牌的意味,这意味着这些染色体彼此交换遗传信息,达到某种随机混合的效果。
从短期来看,这种“洗牌”的过程意味着儿子或女儿的性格和生理特征的组合很难严格复刻父母。
从长远来看,这形成了某种遗传多样性,并有助于消除可能对后代不利的性状。
上图: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功能是涉及性决定以及精子发育。
而X 染色体涉及的问题就多了,诸如眼睛白化症基因、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雄激素不敏感症、严重的组合免疫缺陷、血友病、色盲症,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 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 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 、Y 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 X 、Y 染色体 同源和非同源区段 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 、Y 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 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 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 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 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 、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 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 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 佝偻病。
(二)在Y 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发表时间:2013-3-12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 年第22 期供稿作者:于振云[导读] 本文主要结合一些生物中常见的例题,对X,Y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归纳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于振云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一些生物中常见的例题,对X,Y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归纳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通过这一分析归纳,使我们广大教师可以找寻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教学;X,Y 染色体;基因;遗传特点XY 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X 、Y 染色体不同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又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做题时常常让多数学生有难入手的感觉。
现对此进行归类分析,以供借鉴。
左图为人的X、Y 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 上都有,此区段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Ⅱ -2、Ⅱ -1 为X、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位于Ⅱ -1 片段上的基因:伴Y 遗传,X 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Y 染色体传递,当雄性出现某种类型的性状,会表现出代代相传;雌性中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性状。
位于Ⅱ -2 片段上的基因:伴X 遗传,Y 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X 染色体传递,如人类色盲基因的传递。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 -2 段基因遗传的情况。
、Ⅱ -2 段基因遗传特点(以色盲为例进行讨论)正常人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可以有以下五种情况:表 1 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 XBXb XbXb XBY 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人类红绿色盲婚配的类型有以下六种情况:1. 女正常×男正常2. 女携带×男正常3. 女患者×男正常4. 女正常×男患者5. 女携带×男患者6. 女患者×男患者分别书写相对应的遗传图解如下所示:灯丫男性正常1XY2男性患者A⑶亲代:女性患者X 男性正常"配子:a XX B Y<-'z\X s M/子代:女性携带1男性患者」: U(4)亲代:女性正常XBX3; X 男性患者」卫丫3 z\配子:■ 1X s r——-子代:一女性携带者X B Y^ 男性正常卩3⑵亲代: 女性携带肴1女性携带者配子: 男性正常3Y a子代:女性携带者1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以上六组遗传图解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在所有的子代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X_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的数学分析_苏宏鑫
X、Y 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之间会 发生交叉互换,而且这种互换不仅会发生在雄果蝇 XAYa 中,同样也发生在雄果蝇 XaYA 中;当通过多代的 充分互换,直到群体中 XAYa 和 XaYA 两种基因型频率 相等时,整个群体中的 XA、Xa、YA 和 Ya 等四种基因频 率就会稳定不变;如果这时群体中的 Xa 基因频率设 为 q,则相应的 Ya 基因频率就会减少了 3q,而 YA 基 因频率会增加 3q,具体如下:
果蝇的性别决定也是属于 XY 型的。黑腹果蝇的 突变型具有短而细的截毛(a),野生型具有长而粗的 刚毛(A),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 X、Y 性染色 体的同源区段上,基因型和表现型见表 1。下面利用 这个例子来讨论位于 X、Y 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及 其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4.1 在有限世代的群体中分析,X、Y 性染色体上同 源区段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为伴性遗传
SRY 基因 Y 染色体
X 染色体
XY 的同源区段 XY 的非同源区段
图 1 人类的 XY 染色体示意图
2005 年 3 月,200 多名科学家联名发表了对 X 染 色 体 DNA 序 列 测 定 的 结 果 , 确 认 其 全 长 约 为 155 Mb,注释了编码蛋白质的 1 098 个基因。而早在 2003 年 6 月,美国科学家们完成了对人类 Y 染色体 的 DNA 序列分析,其长度约为 60 Mb,仅有大约 78个 功能基因,其中之一是对人类睾丸发育起决定作用的 SRY 基因;其他区段都是异染色质区,占 Y 全长的大 部分,没有功能基因。X、Y 上只发现 54 个基因座是共 有的,其中 29 个基因座位于 X、Y 染色体的两个末 端— ——拟常染色体区,即为同源区段。男性的 X 与 Y 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中可联会,能发生交换重组,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Y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Y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
(二)在Y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它的遗传特点是:(1)由于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所以这性状只发生于男性。
男女后代基因遗传规律
男女后代基因遗传规律与遗传学有关。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和遗传特征如何从父母传递给后代的科学领域。
以下是男女后代基因遗传规律的一些重要概念:
1.性别决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XX),而男性有一个X 和一个Y染色体(XY)。
父母的性细胞(精子和卵子)中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2.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的遗传实验研究揭示了基因遗传规律。
根据孟德尔的第一定律,每个个体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对基因,但只有一个基因会传给后代。
这些基因决定了后代的表现型。
3.基因表现:每个个体都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这些基因可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基因的不同形式)。
基因的表现型(外显性)取决于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4.显性和隐性基因:在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中,某些基因可能是显性的,而另一些可能是隐性的。
显性基因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只有在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时才会表现出来。
5.杂合和纯合:如果一个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不同,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这个个体被称为杂合子。
如果两个等位基因相同,即都是显性或隐性,这个个体被称为纯合子。
6.分离和联合: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表明,杂合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会分离,然后随机联合成为后代的基因组合。
男女后代的基因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基因表现取决于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后代基因的组合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型,其中显性和隐性基因、杂合和纯合状态都在遗传过程中发挥作用。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1.分析X和Y性染色体的结构特点X、Y性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通常大小相同,而X、Y这对性同源染色体例外,一般是X染色体较大,上面的基因数目也多,Y染色体较小,基因数目相对较少,比如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
但也有特殊的,如果蝇的性染色体,Y染色体比较大,X染色体比较小。
这些不同不仅导致与常染色体的之间的差异,也导致X和Y染色体在结构上有了明显的差异。
也就是它们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为例分析性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图1)(1)同源区段(Ⅰ区段):在X染色体I区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区段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因此Ⅰ区段为同源区段,与常染色体遗传大体相同。
但也会有一些全例外(后面会讲到)。
(2)非同源区段:①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位于Ⅱ-1区段的基因):伴Y遗传,X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Y染色体传递,当雄性出现某种类型的性状,会表现出代代相传;雌性中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性状。
如人类的毛耳性状。
②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位于Ⅱ-2区段上的基因):伴X遗传,Y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X染色体传递,如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基因的传递。
2.利用“隐雌显雄” 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1)根据性染色体X和Y非同源区段的差异利用“隐雌显雄”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用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隐雌”)和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显雄”)杂交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判断方式如下:以多对亲本“隐♀×显♂”为例,设由A、a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图解分析如下:结论:若子代雌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均为显性性状,或雌雄个体均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根据性染色体X和Y同源区段的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差异利用“隐雌显雄”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常染色体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在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一定相同,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性别相关,因此有其遗传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情况下雌雄的遗传方式是相同的,有两种情况例外。
性连锁遗传
性连锁遗传性连锁遗传是指在染色体上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性状。
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可以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而Y染色体则相对较少。
由于男性有XY染色体,而女性有XX染色体,因此性定向遗传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性连锁遗传主要与X染色体上的遗传性状有关。
X染色体上的遗传性状会影响男女之间的遗传模式。
例如,红绿色盲就是一种典型的性连锁遗传疾病。
此疾病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突变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缺失或功能异常,进而造成红绿色区分困难。
由于X染色体在男性中只有一个,而在女性中有两个,所以男性患有该疾病的概率远高于女性。
如果母亲是携带该突变的,她有50%的几率将该突变传递给她的儿子,而将此突变传给她女儿的几率为50%。
还有一种常见的性连锁遗传疾病是血友病。
血友病主要分为凝血因子Ⅷ缺乏型(血友病A)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型)。
血友病A和B都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凝血因子的功能缺陷。
因为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凝血因子的基因,男性很容易患上血友病,而女性则需要同时携带两个异常基因才会患上该疾病。
因此,女性往往是血友病的携带者,而男性才是真正的患者。
除了红绿色盲和血友病,性连锁遗传还与一些其他疾病有关,如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鳞状红斑病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X 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由于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信息相对较多,所以性连锁遗传疾病的种类也较多。
与性连锁遗传相关的遗传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母系中传递,另一种是在父系中传递。
在母系中,女性携带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有一半的几率将该突变基因传递给她们的子女,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这就是为什么性连锁遗传疾病在母系中传递得比较普遍的原因。
另一种情况是在父系中传递,即父亲患有该疾病并将其传递给他的女性子女。
在这种情况下,患有性连锁遗传疾病的父亲有50%的几率将该疾病传递给他们的女儿,而将携带这一突变基因的儿子的几率则为0。
性连锁遗传的疾病对个体和家庭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Y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Y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
(二)在Y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它的遗传特点是:(1)由于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所以这性状只发生于男性。
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的数学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对伴性遗传概念的阐述,笔者认 为,伴性遗传的“性”只是指性别,是性染色体上的部
分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号陛别相关联的遗传,称为伴性
遗传或性连锁遗传,简称性连锁,但与“性连锁基因” 的概念不同。性连锁基因的“性”是指性染色体而非指 性别,是指X或Y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这些基因 的遗传有的表现为伴性遗传,有的表现与常染色体基 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相同。 3 X、Y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基因所控制的性 状表现为伴性遗传 人类的x、Y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之间虽然存 在20多个相同的基因座,但是由于分散或排序不同, 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些基因座上的基因之间不 会发生联会和交叉互换,而表现为X完全连锁遗传 和Y完全连锁遗传,并分别表现为伴x显性遗传、伴 X隐性遗传和伴Y遗传等三种类型。在人类中,由于 非同源区段占性染色体全长的绝大部分,因此性染色 体上的绝大多数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都表现为这 三种类型之一的伴性遗传。
第31卷第2期
2015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V01.31 No.2 2015
文件编号:1003—7586(2015)02—0003—04
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的数学分析
苏宏鑫(浙江省温州中学 浙江温州
325014) 摘要依据伴性遗传的概念,利用数学方法分析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得出了性染 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属于伴性遗传,而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群体遗传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3.1伴X显性遗传
如男人的睾丸发育和外耳道多毛症都是由Y非 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这类基因无显隐性之分, 所控制的遗传性状总是表现为父传子、子传孙的规 律,因此只有男性才会具有这类控制的性状 果蝇的性别决定也是属于XY型的。黑腹果蝇的
押新高考卷 遗传与进化(含解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押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遗传与进化考向01 遗传与进化1.(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家禽等位基因M/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MM与Mm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T/t 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
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部分性状,一、基因型和表型的推断“先分开,后组合”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离为若干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1.求配子种类及比例(以AaBbCCDd为例)结果见表。
实验亲本F1F21P1×P3黑喙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2P2×P3灰羽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可判断该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定律,F2的花喙个体中纯合体占比为。
(2)为探究M/m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者对P1和P3的M/m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并对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和图2。
由此推测M 基因发生了碱基的而突变为m,导致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最终使黑色素无法合成。
(3)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若F2的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占比为,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
(4)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调查方案,判断基因T/t和R/r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染色体交换)。
调查方案:。
结果分析:若(写出表型和比例),则T/t和R/r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否则,T/t 和R/r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2.(2023·重庆·高考真题)科学家在基因型为mm的普通玉米(2n=20)群体中发现了杂合雄性不育突变体,并从中(1)求产生配子种类数(2)求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基因型Aa Bb CC Dd结果产生配子A B C D配子比例1/21/211/2相乘得1/8 (3)求配子间结合方式AaBbCCDd自交,配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2×2)×(2×2)×(1×1)×(2×2)=64(种)。
X_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P 截毛雌蝇 XbXb
刚毛雄蝇
×
XBYB
Xb
XB
YB
F1
XBXb
刚毛雌蝇
XbYB 刚毛雄蝇
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 X 染色体 稍大, Y 染色体较小, 它们的不同区段分布着不同的 基因, 每个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各不相同, 如图 1 所 示:
XY
D 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A
C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同源区段
B 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图 1 XY 染色体的不同区段示意图 1.1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儿子的 X 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其 Y 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一定来自父亲; 女儿的 2
!!!!!!!!!!!!!!!!!!!!!!!!!!!!!!!!!!!!!!!!!!!!!!!
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问题; 第 25 题, 几个进入保 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问题, 能帮助 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理解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意义,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 26 题有 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问题, 能帮助学 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能力要求方 面, 相关题目很多。例如第 19 题考查学生处理实验材 料的能力; 第 29 题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 从中获得正 确信息的能力; 第 40 题考查学生生物绘图的技能; 第 39 题着重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但考查重点有所 改变, 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 据 证 据 作 出 合 理 判 断 、用 准 确 的 术 语 、图 表 介 绍 研 究 方法和结果, 阐明观点等能力。总之, 整张试卷几乎每 题都蕴涵着上述 3 个目标的考查。 4 注重新课程方法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在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中,其性染色体由XY组成,结构不同,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之分。
位于不同区段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表现不同。
左图为XY染色体结构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由于基因分布区域的不同,可以把XY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1. II-1区段的基因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控制该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II-1片段,也就是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Y 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等位基因,表现为伴Y染色体遗传。
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人的外耳道多毛症就属于伴Y遗传。
由下图XY型性别决定过程可以看出,只有男性有Y染色体,而且只是传给其男性的子代,所以只有男性会患病,并且,该疾病的遗传呈现的特点为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2. II-2区段的基因遗传(伴X染色体遗传)控制该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II-2片段,也就是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等位基因,表现为伴X染色体的遗传。
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伴X显性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及血友病遗传均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中,判断的重要特征为当男性患者出现的时候,其母亲和女儿一定为患者,在群体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中,判断的重要特征为当女性患者出现的时候,其父亲和儿子一定为患者,群体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例1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A.1/4B.3/4C.1/8D.3/8解析:由于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妻都是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患者,所以该男人的基因型为XBY,并且他们生育了一个无肾炎的儿子,则该女人的基因型为XBXb,生育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XBXb、XBY,概率为3/4。
细说升级后的报告:XY染色体非同源区基因解读
细说升级后的报告:XY染色体非同源区基因解读由于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概述性的汇报不够直观,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会陆续对升级中“看似一笔带过,实则内涵丰富”的部分加以细解。
今天要讲的是「半合子基因展示」。
男性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及染色体组型大多数人(这里不包括专业生物人,因为他们太熟了)应该都已经知道“生男生女决定因素在父亲”这个知识点,为什么呢?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探究过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性别决定信息在精子中,作为单倍体细胞(即有23条染色体,而不是23对,正常细胞核型45XX 或45XY,正常精子核型23X或者23Y,正常卵子核型23X),精子内含的性染色体是X(女)还是Y(男)就是症结所在。
上图展示的是正常男性细胞中23对染色体,性染色体作为一对“亮相”,无论是长度还是形状,和其他22对常染色体相比(“常”为一般的意思,区别于性),似乎“不太登对”,但是也和其他的常染色体一样,存在同源区域(也成为拟常染色体区),即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的任何一个基因在另外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概念图不代表实际染色体形状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在同源区段疾病相关的一个基因,A为正常单倍体基因型,a为致病基因型,和常染色体类似,父母双方提供均为A基因型或仅有一方提供a基因型,则后代表现为正常(后代基因型为AA或Aa);若双方提供均为a基因型,则后代患病(后代基因型为aa)。
与同源区段对应的自然是非同源区段(拟常染色体区之外的区域),在该区域的基因,就不存在等位基因,后代基因型呈现模式为B/0或b/0,如果该基因决定某一表型或者生理过程的话,那就不会出现“妈妈是单眼皮,爸爸是双眼皮,宝宝呢”这种受一对等位基因影响或决定的问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道的——男性基因报告中「半合子基因展示」。
首先例举的第一个解读项来自特质模块——战士基因:战士基因考察的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MAOA基因位点rs909525(C/T)的多态性,有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犯罪学的研究发现,MAOA位点特定基因型(C型)的男性会表现出冲动、激进、极端以及暴力行为,这类男性在战争年代表现为不畏惧、勇敢及冲锋陷阵等能力和成绩卓著的战士,因此称为战士基因。
高中生物 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吗?
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一定与性别有关吗?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稍小,但是由于X来自父方Y来自母方,所以XY被称为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位于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一定与性别有关吗?下面来看看XY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情况:XY作为同源染色体,可以分为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
C段属于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该部分的基因的遗传属于伴Y遗传;X染色体B区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该区段属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位于该区段上基因的遗传有两种情况:(1)若该区段上的基因为隐性致病基因,遗传特点与色盲、血友病相同,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为交叉遗传。
(2)如果该区段上的基因为显性致病基因,往往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此外,根据亲子代遗传规律,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儿子患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符合交叉遗传特点;X和Y 的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则与性别无关,类似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该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生物的性别无明显关系。
由此可见,位于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未必都属于伴性遗传。
只有位于XY上B区段和C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密切相关。
相关试题回顾:例 1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请回答:⑴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片段。
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__片段。
⑶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片段。
⑷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7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解析版)
专题17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01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其遗传特点 (1)常考点02 遗传病的特点及遗传系谱的判定 (7)常考点01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其遗传特点【典例1】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家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雏鸡的性别()A.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B.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C.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D.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
由于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设用A和a基因表示,雌鸡基因型为:Z B W(芦花)、Z b 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 B Z B(芦花)、Z B Z b(芦花)、Z b Z b(非芦花)。
【解答】解:A、芦花雌鸡(Z B W)和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 B Z b、Z b W,即雄鸡全为芦花鸡,雌鸡全为非芦花,A正确;B、非芦花雌鸡(Z b W)和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 B Z b、Z B 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错误;C、芦花雄鸡和非芦花雌鸡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为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C错误;D、非芦花为隐性性状,因此非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杂交后代全为非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ZW型性别决定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难度适中。
考生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要使后代雌雄的表现型不同,则亲本的表现型不同,且为纯合子,由此突破解题。
【典例2】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殖细胞中只有决定生物性别的基因B.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果蝇的相同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分析】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类型XY型ZW型雄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常染色体+ZZ雌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X常染色体+ZW生物实例人和大部分动物鳞翅目昆虫、鸟类2、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解答】解:A、生殖细胞中除了含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也有其他基因,如细胞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A错误;B、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而人类、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显然不相同,B错误;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正确;D、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儿子不一定患红绿色盲,其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D错误。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同源区段上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同源区段上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伴性遗传吗【摘要】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往往和性别相关联。
这一点,对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大家都很熟悉;而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可分为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又分为X特有区段和Y特有区段,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都含有基因,这些基因的遗传都是一样的吗?笔者按照基因的位置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基因作分类分析。
【关键词】性染色体基因伴性遗传人类是雌雄异体的生物,在雌雄异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类染色体,即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不管是哪类染色体,在其上面都分布有许多基因。
下面以人体为例,着重阐述一下性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及遗传情况。
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性别决定,在男性体细胞中,XY这一对性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同。
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稍小,它们的不同区段(见图Ⅰ、Ⅱ、Ⅲ、Ⅳ4个区段)分布有不同的基因,不同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又不尽相同,现归纳总结如下:一、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位于X染色体Ⅰ区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Ⅱ区段上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这部分区段Ⅰ和Ⅱ就是X和Y的同源区段,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
位于这一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看起来和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第一、基因型的种类不同表一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A为正常基因,a为致病基因)表二X染色体Ⅰ区段上、Y染色体Ⅱ区段上的基因型和表现型(A为正常基因,a为致病基因)从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关的基因型,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只有三种,并且男女没有区别,都是AA、Aa、Aa;而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有关的基因型男女却不同,女性有三种基因型X A X A、 X A X a、X a X a,男性却有四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
xy基因遗传规律
xy基因遗传规律
XY基因遗传规律是指性染色体遗传中的一种规律,也被称为“X-linked”的遗传规律。
在人类中,性别由X和Y两种染色体组成。
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则有两个X染色体。
在这种遗传规律中,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男性和女性的表现。
对于女性而言,只有当两个X染色体都携带了同一个突变基因时,她才会表现出该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症状。
而对于男性而言,如果他的X染色体携带了一个突变基因,他就会表现出该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症状,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不能通过另一个X染色体来抵消基因的影响。
因此,这种遗传规律可以解释一些性别相关的遗传病例,例如血友病和色盲等。
这些病例通常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而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盛文龙
在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中,其性染色体由XY组成,结构
不同,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之分。
位于不同区段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表现不同。
右图为XY染色体结构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由于基因分布区域的不同,可以把XY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XY性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
1.1 II-1区段的基因遗传
控制该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II-1片段,也就是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Y 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等位基因,表现为伴Y遗传。
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人的外耳道多毛症就属于伴Y遗传,因为该基因及等位基因位于II-1
片段中,只有Y染色体上才有。
由下图XY型性别决定过程可以看出,只有男性有Y染色体,而且只是传给其男性的子代,所以只有男性会患病,并且,该疾病的遗传呈现的特点为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XY型的性别决定
1.2II-2区段的基因遗传
控制该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II-2片段,也就是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等位基因,表现为伴X染色体的遗传。
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伴X显性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及血友病遗传均属于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中判断的重要特征为当男性患者出现的时候,其母亲和女儿一定为患者,在群体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图谱中判断的重要特征为当女性患者出现的时候,其父亲和儿子一定为患者,群体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例1.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4 B.3/4 C.1/8
D.3/8
解析:由于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妻都是患慢性肾炎的患者,所以该男人的基因型为X B Y,并且他们生育有一个无肾炎的儿子,则该女人的基因型为X B X b,生育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基因型可能为X B X B、X B X b、X B Y,概率为3/4。
答案为B。
例2.一对同卵孪生姐妹与一对同卵孪生兄弟婚配, 其中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男孩是红绿色盲, 二胎所生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头胎生的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 二胎所生的男孩色觉正常。
这两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X B X B×X b Y
B、X B X b×X B Y
C、X b X b×X B Y
D、X B X b×X b Y
解析: 同卵孪生姐妹(或兄弟)基因型是相同的, 根据色盲病的遗传特点, 一对夫妇所生的男孩是红绿色盲, 其色盲基因必定来自母亲, 即孪生姐妹必含X b; 另一对夫妇头胎生的女孩是红绿色盲, 其基因型是X b X b, X b X b必定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 即孪生兄弟的基因型为X b Y, 又因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 其母亲必含X B, 故孪生姐妹基因型为X B X b, 答案为D。
2 XY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
2.1 XY同源区段基因遗传和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的区分
控制控制该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I片段,在X和Y染色体上都有该基因或其等位基因的存在,但是其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还是有区分。
用隐性的纯合雌性与显性的纯合雄性杂交(或隐性的纯合雄性与显性的纯合雌性杂交)获得的
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
,观察F
2
表现型情况。
若F
2
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若F
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
2
状,且各占1/2,则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若F
中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
2
状,且各占1/2,则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适用隐性的纯合雄性与显性的纯合雌性杂交)
2.2 XY同源区段基因遗传和伴X遗传的区分
对于Y染色体上II-1区段的遗传,非常容易判断,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的判断主要是要和X染色体上的II-2区段的基因(伴X遗传)进行区分。
伴X遗传与XY同源区段遗传的区别可以根据隐性纯合雌性×显性纯合雄性这一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的不同表现型来进行判断。
亲本隐♀×显♂,设由A、a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图解分析如下:
若子代雌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若子代雌雄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为XY同源区段遗传。
例3.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
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
的片段。
(2)大麻雄株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片段。
(3)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除第(1)问外的哪个片段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4)若通过实验已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II—2片段,想通过杂交实验培育一批在生殖生长之前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选择的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代中雄株的表现型为,其基因型为。
解析:由题干中得知,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中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的存在,所以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的II-1片段;大麻雄株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时候,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生交叉互换,但是只发生在同源区段I;要区分XY同源区段I片段和X染色体上的II-2,亲本只有显性性状(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杂交后看后代性状比例分析可得如果为II-2区段上的基因,其遗传遵循伴X遗传的特点,亲本中雄性的抗病个体为X B Y,一定会将X B传递给子代中的雌性个体,故子代雌性个体一定为抗病性状;已经确定选用控制该性
状的基因位于II—2片段,只有亲本中雌株是隐性性状、雄株是显性性状才能在开花前根据后代的抗病或感病性状,分辨出雌雄。
答案:(1)II—1
(2)II—1和II—2(答不全不得分)
(3)如果子一代中的雌、雄株中均多数表现为抗病性状,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I片段。
如果子一代中的雌株均表现为抗病性状,雄株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II—2片段。
(4)不抗病 X b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