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1.花腔鼓

2.定襄蒋村

3.晋中妈祖信仰

4.临猗地台戏

5.“四句”秧歌剧

6.翅果油熬制技艺

7.汾西地灯秧歌

8.灵丘制针

9.中和节10.迎喜神

NO.1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

花庆鼓”是一种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鼓乐,据查证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艺人,其仅为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独有。

它以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为一组,依人数多少分成若干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无下颌,并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挂红、黑、长各不同的三绺或满把胡须。在过去除五鬼光头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顶两侧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纸花两朵,以示阴间鬼魁,但现在已没了这样的区别,而全部则以方巾裹头。在表演中,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横肉;或凶恶阴险,用蓝、绿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令人生畏,故民间“阴鼓”之称,是一种典型而又少见、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民间鼓乐,曾先后参加了电影《炮打双灯》和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舞台”等电影、电视节目的拍摄,在多项民间广场文化表演中获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说起花庆鼓要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已尽,阴府判官因感于太宗为国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乱,所以私自改了生死簿,为其增加了寿数而触犯天条,依律当诛,但玉皇感其为民之初衷,从轻发落,给予游乡示众。有一名叫花庆的鼓师,为判官之举所动,回家后苦思冥想,七天水米未进,到第七日子时幡然醒悟,于是操鼓而击,为后人留下这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独树一帜的精美鼓乐,后世为纪念他起名"花庆鼓"也称“花腔鼓”。

花庆鼓为民间打击乐,表演者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无锣和铙,这是与其他鼓乐队所不同的,另外在表演中还有判官、小鬼等进行仿阴府舞蹈,为节日增色不少。这一鼓种在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成为当地年节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被看作是扶正祛邪求宁保安的象征。此鼓于“文革”时期被禁,改革开放后,这一民间宝库的奇葩又回到民间,重放异彩。

花庆鼓的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风凰单闪翅、凤凰双闪翅、厦坡滚核桃、八仙过海、摘豆角、老虎呲牙、单蹩脚、双蹩脚等。

NO.2定襄蒋村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的苎麻造纸技艺,曾被认为失传。

然而,忻州市在普查中发现,在定襄蒋村乡还幸存着这种技艺的身影。蒋村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故乡,薄老的父亲薄昌福就是以种庄稼和操纸为业的。

这里世代相传的麻纸制作工艺,正是以苎麻为主要原料,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技艺方法加工纸张,这在全国造纸行业已不多见。

定襄蒋村麻纸具有三大特点,即薄、韧、耐,其功效神奇,是传统的经济实用民间用纸。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功不可没。比如说,老百姓用它糊窗户,不仅隔风防寒,还很透亮,雨打不易烂,风吹不易破。如果拿这种麻纸打顶棚,同样筋骨坚韧,拉扯不断,且含水吸粉,清白平展。做账本、写字的话,不走墨,耐揉搓,好保管,还不受虫蛀,保存年限久远。

从原料到成品,它要经过以下工序:拣(剁)麻分纸、洗麻(纸)、馏麻(纸)、脱灰、碾浆、操纸、晒纸等。根据考古发现和有关专家研究证实,纯正的优质麻纸可保存1200年以上,可谓“千年寿纸”。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主要就是使用苎麻和布头等为原料改进工艺,麻纸制造才得以普及。”专家樊嘉禄教授说,此后的隋唐五代时图书多用麻纸,宋元时逐渐弃用,明清时更少使用,而在民间一些地方还少量生产麻纸,但以苎麻为原料者寥寥无几。

可想而知,蒋村的麻纸制作因其传承了古老的苎麻造纸技艺,必然会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清末民初时,蒋村纸业发达兴旺,农家十有七八会操纸。1933—1934年,蒋村操纸户占全村总户三分之一,年产麻纸150多万刀(每刀100张),产值6万元白洋,占全省手工纸产值的九分之一。由于它质高价廉、耐用实用,誉满省内外,畅销晋、冀、蒙等地。

除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蒋村世代因袭的行业习俗也佐证了其工艺的源流。相传,阴历三月十七是蔡伦的诞辰日。每年在这一天,全村的造纸业主都会筹资为之唱戏,带着供品前往祭祀。而每年的十月初

十是蒋村古会(又叫“羊会”)。因此时天气渐冷,操纸停业,是造纸“合龙口”的日子,也要宰羊祭祀蔡伦。

至今,各纸坊内都供奉着蔡伦的牌位,牌位上一般写有“供奉蔡伦祖师爷之位”以及“汉朝科甲第,清封玉亭侯”等字样。不过,现在蒋村坚持做麻纸的已不多,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夏季制作

NO.3晋中妈祖信仰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非遗普查过程中,于太谷铭贤学校旧址附近发现一处建于清代的供奉妈祖神像的庙宇。虽已有些破败,但这里的香火仍然旺盛。据了解,周围的村民经常前来烧香膜拜,祈福免灾,并有定期的妈祖祭拜活动。当地还流传着一些有关妈祖保佑晋商经营顺利、出入平安的故事。

妈祖是一位海神,保佑船家以及海上的平安,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东南亚、日本、朝鲜一带极受崇拜,而妈祖信仰及妈祖庙在我国北方内陆尤其是我省比较少见。这次发现可以反映出晋商足迹之远以及对南方海边宗教文化的吸收。

NO.4临猗地台戏

地台戏也称“故事戏”,是临猗县角杯乡吉家营村一种传统的戏剧演出形式。演出时不在专门的舞台上,而是插旗划地为台即可表演。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村里人都会自动组织故事戏进行演出,又称“弄故事”。主要领头人成为“故事头儿”,此人熟知故事,在村中有着较高威望,多为村人共同推举而成。一旦认定谁是故事头儿,便要一概听其领导,由故事头儿分配各种人物角色,安排乐队演奏者。故事戏的演出通常是中午一场,晚上一场。晚上由于光线太暗,需要小孩儿使用灯笼在场地周围挑灯照明演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