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点
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公共管理专业整体知识》①基本定义:公共管理吧,简单说就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公共事务就是跟大家伙都有关的事,像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啥的。
政府啊、一些社会组织啊,就用各种手段去规划、组织、协调这些事,让社会运转得更好。
②重要程度:在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它就像是社会机器的润滑油,能让整个社会的公共部分顺畅运行。
没有好的公共管理,城市交通可能乱套,公共设施也没人维护,大家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③前置知识:你得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了解。
比如说,最起码得知道啥是政府职能,市场经济大概是怎么回事儿。
不然你理解不了公共管理为啥要这么做。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用处太大了。
比如疫情期间,政府部门对医疗资源的调配就是公共管理的应用。
他们得安排好医院、医护人员、医疗物资,既保护好居民健康,又让社会秩序稳定,这可不容易。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公共管理在学科里就处于中心的位置。
周围联系着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
好像是一个大蜘蛛网的中心节点,通过各种蛛丝(关联)与周边的知识相连。
②关联知识:和政治学联系紧密,毕竟很多公共管理决策都是在政治框架下做出的。
和经济学也分不开,因为管理公共事务时常涉及资源分配,这和经济紧密相连。
比如决定修一条公路,既要考虑政治意义(为了开发某个偏远地区造福那里的百姓),又要考虑经济成本和收益。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它老在变。
社会在发展,公共事务的种类和复杂程度都在增加。
关键点是要能把握各方利益平衡,因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一样。
就像一个小区要改造,年轻人可能想要更多的健身设施,老年人可能更关心安静的环境休息和散步,得协调好。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挺重要的,考查方式多样。
既有理论性的选择题,考考你基本概念,也有论述题,让你分析某个公共管理事件的解决方案。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公共管理最主要的概念就是管理公共事务。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即以企业管理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其主要特点如下:1.背景: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思想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2.含义:即将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强调效率、效益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3.性质:1)B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强调管理者的能力和技能,注重管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以研究取向而言,B途径注重理论性、量化的,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研究法和模型分析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视公共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2)在教学研究上注重理论性、量化的研究方法;3)以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注重管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1)政府职能转变,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政策制定和社会调节转变,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
(2)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强调效率和效益,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3)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共赢。
(4)公共管理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将更加依赖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5)公共管理的全球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趋势,促进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最后,科学技术革命也是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政府需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发展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但其实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城市的规划建设到社区的服务设施,从公共交通的运营到环境保护的措施,公共管理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公共管理呢?简单来说,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政府,还包括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
这些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一些非营利组织在扶贫、教育、环保等领域积极开展活动,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的职能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决策职能,这就像是为公共事务的发展指明方向。
管理者需要根据各种信息和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推动公共事务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组织职能,它涉及到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
要让各个部门和人员能够协同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然后是协调职能,公共事务往往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是保证公共事务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再就是控制职能,通过对公共管理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确保公共管理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公共管理所遵循的原则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是法治原则,公共管理的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做到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责任原则,公共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接受社会的监督和问责。
然后是服务原则,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
还有公平原则,要确保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1.管理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管理就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
(管理者为主体)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管理的环境条件即指管理者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指管理者所在组织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者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的基本含义决定着管理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4.最早系统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职能说”。
从我国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职能就是管理过程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
具体而言,计划职能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或行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方案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是首要职能和逻辑起点。
有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的主要特点。
(2)组织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3)领导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
主要特点:权威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
(4)★控制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
控制职能包括实施标准的确定、实际状况与偏差的测定和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步骤。
特点:监测行,修正性。
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中的监视器和调节器,也是不同阶段的链接点。
5. ★管理学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第一章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
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
③强调产出控制。
④转向部门分权。
⑤转向竞争机制。
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
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
⑤改变现行的政策。
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答:①技术性技能。
②人际关系技能。
③概念化技能。
④诊断技能。
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
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各级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策划、组织、协调、执行和监督的过程。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对于保障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一、公共管理概念及特点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按照法定职责,通过组织、管理资源,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和解决。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公共性:公共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解决公共问题并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资源和权力是属于整个社会的,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所有。
2. 非营利性:与商业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过程和目标没有盈利性质。
政府以保障和满足社会公众利益为主要目标,而非追求经济利润。
3. 组织性:公共管理必须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化的管理手段来实现。
政府及其各级部门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他们负责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资源,推进公共事务的发展。
4. 科学性:公共管理应该基于科学研究与实证分析,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进行管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实现效率、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涉及到各种理论和模式,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理论基础:1. 政府管理理论: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管理理论包括行政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理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
这些理论主要关注政府行为与管理的规范性、效率性和可行性。
2. 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管理中的组织问题是一个关键议题。
公共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领导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旨在提高公共组织的效能和服务质量。
3. 公共决策理论:公共管理需要制定和执行各类决策。
公共决策理论主要研究公共决策的政策形成、决策过程、决策方法与工具等,旨在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4. 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是指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能。
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是保障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公共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以下是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过制定、执行和监督政策、规划和项目,以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公共资源的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公共管理有各种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行政效能理论、公共参与理论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选择最优的政策。
行政效能理论关注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公共参与理论强调公众参与决策和实施过程,提高政策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三、公共管理的方法公共管理的方法包括政策分析、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等。
政策分析是对政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评估。
项目管理是指对公共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政府组织和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提高管理效能。
四、公共管理的技能公共管理需要一些特定的技能,包括政策制定、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
政策制定是指通过调查研究、意见征集、决策制定等步骤来确定政府政策。
组织管理是指对政府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和激励。
沟通协调是指与政府部门、媒体、公众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五、公共管理的挑战公共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如政府职能重叠、腐败问题、公众参与不足等。
政府职能重叠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决策混乱。
腐败问题会损害公共信任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公众参与不足会导致政策缺乏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包括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能。
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运行机制,通过公共管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公共问题。
然而,公共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管理效能,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公共管理根底学问点一、简述题: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答:含义: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2、行政与政治或立法司法的关系。
答:(1)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同是历史的范畴,蕴涵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
A、在西方,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的区分,从政治与行政分别的角度来说明行政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和古德诺。
B、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必须经济根底之上、为其效劳的上层建筑。
两者既亲密联系又有必须的区分。
C、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稳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
D、政治主导行政,行政附属于政治,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2)行政与立法、司法。
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构造形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在敬重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不行分割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3、西方行政理论产生开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学的产生是以威尔逊发表《公共行政探究》为标记的。
(1)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科学管理时期)特征:运用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理论探究行政管理,探究了行政权力的配置、组织机构的健全、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制度化等问题。
但这种注意“人与机”关系的理论的根本缺陷是无视人的因素,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
如:1887年mdash;mdash;威尔逊mdash;mdash;《公共行政探究》1900年mdash;mdash;古德诺mdash;mdash;《政治与行政》1912年mdash;mdash;泰罗mdash;mdash;《科学管理原理》1926年mdash;mdash;怀特mdash;《公共行政探究导论》、魏劳毕mdash;《公共行政原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问题: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公共物品”的特性: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学; 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制等;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四、公共管理当前的时代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上的年青性;五、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而以推进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独立部门,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六、公共管理的对象; 直接对象是社会各类公共事物;七、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公共管理最重要的资源是合法性;公共管理依附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八、公共管理的环境; 公共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动性;九、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1.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问题;2.公共管理的非营利组织问题;3.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问题;4.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问题;5.公共管理的新策略问题;十、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途径:P途径public公共政策方面的途径; 特征:1)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2)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3)强调与政策分析相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B途径business企业管理途径;特征:1)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2)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做严格的区分;3)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管理;4)在研究方法上偏爱诸如实验之类的量化方法;方法:规范方法,时政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比较方法,数理方法;第二讲公共管理的主体组织和个人一、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编制形式编制起来的一个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的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公共组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一般拥有公共权利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物,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公共组织最典型的代表是政府;二、公共组织的要素;三、公共组织的性质;(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区别比较;1.活动目的不同;公共组织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非公共组织以私人利益为目标;2.服务对象不同;公共组织以提供生产商品,劳动,提供服务的过程,非公共组织是为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3.从管理对象上看;非公共组织管理的是组织内部范围,公共组织管理的是全社会范围,被管理者必须服从;4.活动依据不同,非公共组织是组织成员自愿结合,遵循商品价值规律下自愿达成的活动依扰;公共组织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强制性;(二)公共组织的性质;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主动性;四、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纵向划分;其中1层为决策层,是一个开放型系统;2层为协调指挥层,是一个半封闭系统;3层为技术操作层,是个是封闭系统;公共组织纵向划分优缺点;优点:1)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能够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2)行动迅速;能及时根据本地情况作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有利于监督和控制;3)能发挥各个层面公共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4)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缺点:1)各级行政首长管辖事物过多,难于事事精通;2)容易形成地方主义,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调控;3)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二)横向划分;1.按业务性质划分;分为教育部门,财务部门,外交部门,公安部门等等;缺点是不利于各部门协调;2.按管理程序划分;分为咨询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评价机构;3.按管理对象划分;4.按地区划分;五、公共组织的主动结构形式;1)直线制;中央垂直;2)职能制;特点,容易产生多头领导;3)直线职能制;以直线为基础;是最常用最起作用的公共组织形式;4)矩阵制;六、个人;1)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当领导作为一个动词时,是一个活动过程;作为一个名词时,是指领导者,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个人或组织;2)公共组织的一般管理者;3)公共组织中的被领导者;领导的涵义特点:1)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领导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领导者拥有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或力量2)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领导者是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组织、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地位的个人和集体,在领导活动中,他们处于主导的地位;被领导者就是按照领导者的决策和意图,为实现领导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和集团,他们构成领导活动的主体,是实现预定目标的基本力量;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环境是独立于领导者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对领导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相互结合,才能构成有效的领导活动; 3)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的三个要素表现为两对基本矛盾:一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二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与领导活动的客体的矛盾;领导者的“投入”要通过被领导者的行为效果“产出”,领导活动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的过程,表现为客观环境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为“为我之物”的具体过程;4)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高层次的管理是宏观管理,主要处理带有方针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独立性较强,因此,把高层次的管理称为领导;5)权威性;领导权威表现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上,它既反映领导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被领导者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和服从七、领导者的素质;1)具备思想品德素质,包括秉公执法,廉洁奉公;2)领导者能力素质;知识的具体运用;3)文化知识素质;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八、领导方式;1.集权型领导方式;2.民主型领导方式;3.放任型领导方式;4.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灯下黑”原意灯具下面的阴暗区域;古时人们的灯具多用碗、碟、盏等器皿,注入动、植物油,点燃灯芯,用于照明;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离光源很近;古代的蜡烛和后来的煤油灯,由于下面有蜡烛座儿和油灯座,灯光是照不到那里的;所以就叫灯下黑;引申1、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不能察觉;2、负责打击非法行为的机关内部,本身易于存在非法行为,如缉毒机构的人员参与贩毒;公安人员参与黑社会;3、现在也多用来指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E有效性=FL领导者,F被领导者,S环境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主要是关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可能到处适用,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九、一般管理者;被任命的,有自己的合法权力,权力来自于领导的任命,领导有可能是被任命,也有可能是由群众自发的;一般管理者的主要类型和职责:决策,执行,,监督,参谋人员等不同角色;十、被管理者的层次;1.被管理者的公共组织成员;2.作为被管理者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从哪几方面影响公共管理的过程;1.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产生与存在的前提与基础;2.社会公众的意见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程度;3.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影响着公众组织的结构设计;4.社会公众的素质影响着公共管理方式的选择;第三讲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一.政府从国际法角度,政府是主权国家要件之一,指的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法代表者,是主权国家的代理者;国家包括:1.人民2.土地资源3.政府4.主权政府从政治学角度,政府是统治集团借以实现阶级意志的政治统治机关;从行政学意义上,政府是专门指根据官僚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从社会学角度,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他与其他的社会组织相比,具有政治性;从公共管理角度,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物的机关;公共管理学概念的政府有广和狭义之分,广义是行驶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行政机关;二.政府的类型; 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总统制;以总统为首脑的政治制度,在总统制国家中,总统拥有实权;代表国家美国;2.内阁制;形式上由国家元首负责,实际上是由政府总理负责的政治体制;代表国家英国;3.委员会制;也称为合议制;不是由一个首脑行驶国家权力,而是由一个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典型国家瑞士;三.非营利组织;沃尔夫wolf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有以下五个特点:1.以服务大众为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的免税地位;5.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管理学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公众的,非官为性的公共组织;四.非营利组织的类型;1.宗教性组织;教会,协会等等2.慈善性组织;红十字会,孤儿院,老人院等等;3.文化性组织;歌剧院,动物园等等;4.学术性组织;私立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在线等等;5.政治性组织;政党等等;6.保护性组织;工会等等;7.社会性组织;奉献类组织,车友会,俱乐部等等;8.社会运动组织;妇联,消协等等;五.公共组织的作用;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3.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第四讲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职能; 指通过某种特定的组织,基于某种规定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基于自身特定结构形式所发生功能作用的统称;二.公共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的职能: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具体涵义解释5种;1.公共管理的职能实施者是整个公共管理系统;2.公共管理职能具有权威性,国家是依据宪法法律规定行驶权力,政府是行政使职能;3.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全部的社会公共事物;4.公共管理职能是公共组织特定功能作用的一种反应;各个组织负责内部的职能;5.公共管理职能是一个独立的完善的体系;三.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的原因;1.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阶级=>国家=>政治职能2.市场经济的出现要求公共管理行驶一定职能;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与特定社会自治能力有关;四.公共管理的程序性功能;(一)是一个决策的过程;确立目标=>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设立目标(二)是组织实施的过程;=>实施完成目标(三)是其的领导功能; =>将各个任务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功能;(四)是控制功能;五.任务性功能;1.经济职能;宏观调控; 主要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总量管理,包括微观经济管理;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制定重大国民经济政策,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适当调整区社会产业与区域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加强水力,电力,交通,邮电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职能;民主建设内容: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一定要相应的加强法制建设;3)增强民主协商,增强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增强监督;4)加强各种自治性组织建设;3.文化职能; 上在公共管理职能中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出版等;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在支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4.社会职能;包括:1)治安问题;2)社会保障;a.社会保障体系;b.社会救济体系;3)促进公平公正的区域分配;4)环境保护职能;六.公共管理的过程;1.公共政策;公共政治的过程;包括设计,执行,评估,修正和终止;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在管理社会事物中的一个重要准则,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灵魂;公共政策的概念; 是公共行为主体在执行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经过政治活动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公共行为主体; 是指公共权威当局为某一特定的目的,解决和处理社会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和目标;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1公共政策始终贯彻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2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七.公共管理中的领导;1.权力与领导; 权力是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影响能力,领导是影响整个过程;八.领导的内容;1.引导;2.沟通;3.指导;4.奖惩;权力职位权力非职位权力合法权强制权奖赏权专家权参考权个人魅力权感情权背景权惩罚权5.培育;九.领导的方式;划分的标准分为以领导对于权力的运用划分和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划分;1.以领导对于权力的运用划分;1)独裁式领导;2)放任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2.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划分;1)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2)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十.公共管理加的激励与控制;。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管理一、公共管理效率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1)内涵—经济价值观;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1)综合性;(2)层次性;(3)可测定性;(4)相对性;(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性质:(1)正效率(2)负效率主体:(1)个体效率(2)群体效率层次:(1)决策效率(2)管理效率(3)执行效率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2)实际效率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1 经济调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1)计划手段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2 市场监管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加强制度建设◇2加强信用建设◇3从严监管3)反对垄断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3 社会管理1)人口管理2)环境管理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4)维护社会秩序4 公共服务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2)基础设施建设三、行政组织1 行政组织的概念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构成要素:1)组织目标 2)机构设置 3)职权划分 4)职位配置5)人员结构 6)管理方式 7)运行程序 8)法律规范2 行政组织的特点:1)权威性2)服务性3)层级性4)适应性5)合法性6)强制性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构成: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审计机关——经济监督5)派出机关四、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1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2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1)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2)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根本宗旨3)解放实现、实事求是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4)民主集中制是公共政策选择的主要形式5)走群众路线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方法6)红头文件是公共政策的主要载体3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1)生产力标准2)效益标准3)效率标准4)公平标准5)公共政策回应度五、政策执行的特点和原则1 政策执行的含义政策则新就是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与管理手段,让政策对象接受并遵循公共政策,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行为过程。
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一、公共管理理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公共管理是指在公共机构和公共领域中进行组织和管理活动的过程,其特点包括公共性、政治性、目标性、规范性等。
2.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从传统行政管理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治理理论的发展,包括主流理论、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等。
3.公共管理的主要模型:包括行政管理模型、公共领导力模型、决策模型、政策执行模型等。
二、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1.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特点:公共政策是政府令行政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和权力范围制定、实施或推行的政府方案,公共政策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影响性等特点。
2.公共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五个基本阶段。
3.政策评估方法:包括影响评估、经济评估、效果评估、可行性评估等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的概念和作用:人力资源是指组织内部的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管理思想、原理、方法和手段,对人力资本进行计划、组织、调配、开发、绩效管理等的一种活动。
2.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流程:包括岗位需求分析、招聘计划制定、人才招聘和选择等环节。
3.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绩效激励等。
四、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概念和作用:财务管理是指对财务资源进行规划、组织、调配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作用包括资源的合理配置、风险的管理、决策的支持等。
2.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
3.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等环节,以及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等。
五、组织行为学1.组织的概念和特点:组织是指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各种资源活动的集合体,具有目的性、结构化、稳定性等特点。
2.领导与管理: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行为、领导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3.组织变革与创新:包括组织变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以及创新的推动和管理。
综上所述,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包括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等多个领域,并且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概念、特点、理论和方法。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在公共管理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和行政法律等方面,介绍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组织的建立、运行和发展。
在公共管理中,组织可以是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组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和技巧。
首先,组织结构是组织管理的基础。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确保责任的分配和工作的协调。
在组织结构中,通常有上下级关系和部门划分。
上级可以制定政策和指导方针,下级负责具体实施。
部门之间的划分可以根据功能、地域或其他因素来确定。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关键。
在公共管理中,招聘、培训和激励员工是重要任务。
招聘合适的人才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第三,决策制定是组织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公共管理中,决策通常是团队或高层管理者做出的。
为了做出明智的决策,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评估各种选择,并综合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
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政府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公共资源的分配。
公共政策的制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政策制定者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他们需要了解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确定是否需要政府干预。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可以推出限制排放的政策,以减少污染。
其次,政策制定者需要收集相关信息。
他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和咨询来了解问题的细节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与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第三,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各种政策选择的可行性和后果。
他们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和其他工具来帮助决策。
例如,在医疗保健方面,政府可以评估不同的医疗政策,以确定哪种政策可以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保持可持续性。
最后,政策制定者需要实施和监督政策的执行。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非政府组织则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补充和协同的作用。
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对象,涵盖了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和事务,如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基础,它来源于公众的授权,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公共目标。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指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利益,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非排他性。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追求行政的效率和科学性。
新公共行政理论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形成合作共治的格局。
三、公共组织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具有层级结构、职责明确、权力集中等特点。
非营利组织则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特征。
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职能、环境、规模等因素,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
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
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
政策制定需要经过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抉择等环节。
政策执行受到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政治性、公共性、稳定性等特点。
公共管理基本知识
公共管理基本知识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一种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领域,旨在实现公共政策和目标的有效执行和实现。
它是一种领导和协调社会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
公共管理有助于确保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并帮助政府打击腐败、提高效率、提高透明度和/accountability/。
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公共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指的是政府或公共机构在争取实现特定目标时的决策过程。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评估政策的成本和效益,并确定合适的决策方案。
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一个关键的公共管理要素,指公共机构如何分配和管理其资源,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在资源分配时,需要考虑到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公共政策和财政预算的限制。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一个公共机构的基础,指公共机构的结构、职能、理念、体系、文化等方面。
组织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机构的领导、管理和运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公共机构的核心资产之一,对公共机构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工资福利等方面,对公共机构的各项工作具有关键作用。
公共管理的现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公共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各国政府和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方面都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
其中一些变化包括利用新技术、改变组织结构、增加公民参与等。
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不断的改进来实现的。
未来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注重绩效管理和 accountability•利用新技术改善公共服务和决策过程•支持公民参与,实现政治参与和民主决策•推进网上政务,方便公众获取和管理信息。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总结公共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领域,它涉及政府及公共机构对资源分配、政策制定、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和执行。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3、我国旳公共财政之路 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建
设公共财政旳要求; 党旳十五届五中全会《提议》明确将建立
公共财政初步框架作为“十五”时期财政 改革旳主要目旳; 党旳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 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旳改革目旳。由此看 来,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相应旳公共财政制 度配合已经成为共识。 总体来讲,财政运营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 旳生产建设财政,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旳公共财政。
(一)公共经济基础理论
1、市场经济中旳政府 (1)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旳原因:公共产品
垄断 外部影响 非对称信息
2)、市场失灵旳体现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外部负效应问题 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旳形成 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资源旳过分使用
(2)、政府旳经济职能与政府失灵 1)、政府旳经济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管理者,是指在当代民主国家,是经 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 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旳公职人员。
1、公共管理者旳角色。 (1)执行与捍卫宪法旳角色。 (2)人民受托者旳角色。 (3)贤明少数旳角色。 (4)平衡轮旳角色。 (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旳角色。
2、公共管理者旳技能 (1)技术性技能 (2)人际关系技能 (3)概念化技能 (4)诊疗技能 (5)沟通技能
2)、三个部门旳协作与配合
领域 活动主体
第一部门
政治 政府组织
第二部门 经济 营利组织
提供主要物品
主要资源起 源
主要组织目 旳
垄断性公共 物品 强制性税收
公共利益
私人物品 销售收入 私人利益
第三部门
社会
非获利组 织
非垄断性公 共物品 捐赠、拨款、 收费 集体利益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1.中国传统政府职能的基本特点及其 缺陷
大政府的职能定位 政府功能的控制取向 政府职能分化过细 政府机构膨胀严重 公共管理的成本高、效率低
2.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思路
政府职能范围的调整:由“大政府”向 “小政府”的转变
政府职能重心的调整:由“管制”向“服 务”的转变
政府职能关系的调整:理顺内外关系
体现了当今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改革 的实践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来源
1.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以官僚制为典型特征)
主要特征: 固定的和法定的管理领域 建立在层级节制原则基础之上的权威结构 建立在书面规则基础之上的日常管理 非人格化的理性标准 官员的技术能力 高度的技术效率
面临的问题: 公众参与决策水平的低下 公众接触决策者的路径很少 专家参加决策程度很高 非人道化的监控措施 控制成本不断增加 人的异化 组织目标置换 体制僵化 创新机会减少
政府权力依然庞大:对社会、市场控制过 多
政府内部层级过多 政府内部的“分割行政” 公共性不足
(三)当前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
政府权力纵向合理划分:府际关系优化 政府权力横向合理配置:部门关系优化 时机成熟时调整行政区划:减少政府层级 政府权力合理配置的焦点:行政审批和财
政体制改革
四、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6.新公共管理理论
主张引入市场机制以改进政府公共产 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提高 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运用非政府组织和 民营部门从事混合公共产品的提供
7.治理理论
政府要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就要与企业、社会、个 人紧密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在公共服务 中的作用。其实质是: 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治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 的过程 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民间社 会 治理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治理的产出与传统政府产出并无不同之处,如果有什么差 异的话,那也只在于过程 治理失败可以理解为是由于有关各方对原定目标是否自然 有效发生争议而又未能重新界定目标所致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1、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为使竞争纳入有序化轨 道,各国普遍采用特许经营的办法实施市场准入 制度。因此,放松管制又是与完善政府监管相伴 而生的。这种市场准入制度一般都规定了经营公 共服务企业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2、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方面的监管。一是选择合适 的定价方式,二是构建科学的价格管制模型。如 英国实行的区域间比较竞争价格管制和价格上限 管制以及我国的价格听证会。价格听证会所形成 的意见需要得到充分的采纳,不要把它当作一个 形式或摆设,使其在公共服务价格管制中发挥实 质性的作用。
4、补助和凭单。是政府对公共物品项目所给于的一 种补贴。两者的不同之点是,补助是政府给予生 产者或服务提供者的补贴,凭单是政府对特定消 费者群体实施的补贴。
5、政府淡出。指政府逐渐推出某些公共物品领域,由民间 机构取而代之。“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国家逐渐走向消亡。”(参见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133页)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物品是用于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
产品或服务。实物性的如公路、桥梁、市 政设施、水利与环卫设施等;劳务性的如 国防、治安、环境卫生、抗旱防洪等。随 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物品总体 上呈扩大趋势。
公共物品的性质
1、个人或企业不愿办或办不了的,只能由政 府负责,如环境治理等。
物品的效用是否 否 消费上是否 是 受益上是否 是 该物品属
具有不可分割性?
具有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
于私人物品
是
物品的效用上是否 否 消费上是否 否 该物品属于公共资源,即有
具有非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
竞争性/无排他性的物品
是
从技术上看,物品 否 排他需要的 不高 该物品属于拥挤性
是否具有非排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物品的特点
1.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向整个社会提供,具 有公共受益、联合消费特点,全体成员共享,不能 分割。
2.
消费的非竞争性:某人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同 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享用的数量和质量。
受益的非排他性:指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 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享用、受益范围之外;反 之,个人或企业也不能因为不喜欢而加以拒绝,如 城市雕塑。
公共物品的性质
1、个人或企业不愿办或办不了的,只能由政 府负责,如环境治理等。 2、个人或企业愿意办却无力承担,如三峡水 利投资总额预计两千亿元左右。 3、虽然个人和企业愿意办也有能力承担,但 由于这些事务容易形成垄断而影响到公 众的基本生活,如城市供水、供电、煤 气、道路等,因而只能有政府承办。
个体型
(个人、家庭、家族)
公共型
(集团、社会公众)
独裁
民主
一、公共事务的概念
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是指涉及 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那 些社会事务,是政府的最基本职能之一。 公共事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在私 人事务的基础上集中了社会中所有公民共 同关注的事务而形成,虽然公共事务与私 人事务存在着排斥性,但更多的是具有互 补性。
从政治选举过程中产生; 2、政府被赋予一定的强制力,这种权力是民营机构 所没有的,政府是社会中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 的机关。
换而言之,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的核心差异
在于其是否拥有合法的强制力。
公共管理和民营管理的差别
1、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其 服务导向来自于一种需求的实现,应强调公平;民营管理 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追求效率为主。 2、效率意识,公共管理与民营管理相比不强。政府部门的 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没有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的 诱因;而民营组织以有效运作为动机,他们必须在市场中 靠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故而以提高效率为主。 3、公共管理比民营管理更强调责任。在民营组织中,权威 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政府中由于其运作的规 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控制的要求及一致性和协调 的寻求等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并因此加深和复杂 化了公共政策的过程,使其责任更强。
3.
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准公共物品: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 同利益。具有以下特点:①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 特点的不充分性;②外部性(效益外延性)。当 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的第三者发 生影响,而第三者又为参与该项交易的决策时, 即存在有外部效应。
物品的效用是否 否 具有不可分割性? 是 物品的效用上是否 否 具有非竞争性? 是
4.
非营利性: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承担公共事务,给公众提 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 而不是为了营利,因而公共财政支出是基本的资金来源。 但为了弥补公共事务经费的不足,或为了平衡享受人群 存在的差异,或由于不同公共事务所具有的公共性不同, 往往也会采取收费的办法,但这种收费决不能以营利为 目的。 阶级性:即与政治有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如出 版、传媒等,在不同国家其性质不同。
从技术上
受益上是否 是 具有排他性?
该物品属 于私人物品
消费上是否 否 该物品属于公共资源,即有 具有排他性? 竞争性/无排他性的物品
排他需要的 不高 该物品属于拥挤性 成本很高吗? 的公共物品
是 该物品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 应由政府来提供
图
“公共事务”概念18世纪在西方产生,当时 称为社会事务。亚当· 斯密在其名著《国富 论》中指出,政府管理权限的划分是社会 进步和社会事务增多的结果,后者主要包 括:①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它独立社会 的侵害;②尽可能地保护社会上每个人, 使其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 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③建立 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5.
三、公共事务的类别
(一)公共规则的建立与维持 政治学家依斯顿曾说:“任何社会, 不管它们是多么的低级或简陋,其得以存 在的起码条件是确立一些机制,以便做出 权威性的社会决议来规定应该如何分配精 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以免社会在经常 的争吵中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物品是用于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 产品或服务。实物性的如公路、桥梁、市 政设施、水利与环卫设施等;劳务性的如 国防、治安、环境卫生、抗旱防洪等。随 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物品总体 上呈扩大趋势。
判断公共物品的步骤
四、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就是
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
织(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凭借公共管理的
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
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
控制的过程。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 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包括:①政府组织,广义包括立法、司法、行政三方面; 狭义的仅是行政。②部分非政府组织,指非营利的、以增 进社会共同利益为组织目标,是非官方的、不具有行政权
二、公共事务的特征
1.
公共性:公共事务体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受益对象 是全体社会公众。公共事务主要是由政府代表公众承担, 具有公益性。
2.
基础性:属于最基本的社会事务,是社会中任何个人、
组织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的基本条件。
3.
长远性:它体现的是社会长远利益和发展方向,是对追
求现实和当前利益的居民行为缺陷的弥补。
力的公众组织。其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③准政
府组织,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 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
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对公共管理
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如消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 会等。
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的区别
1、公共负责人所拥有的权务的合法性是直接或间接
公共管理基本知识
祁秉先
内 容
一、公共事务的概念
二、公共事务的特征
三、公共事务的类别
四、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
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次序、实现和保
护公众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法律、经
济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依法制定和执行
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
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社会进步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