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农耕时代的经济文明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PPT课件
2、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 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
3、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 响。
h
2
礼乐文明的确立
变革与争霸
百家争鸣
秦朝一统
h
3
h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h
5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h
14
我们的骄傲
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⑵“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 了什么?
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 了什么?
⑷“钟鸣鼎食” 是什么意思? …………
h
15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 还能感受到礼乐文明?
12
P71材料2第2段、P72阅读卡“乐” 文化
⒈孔子是怎么看待周代的礼乐制度的?
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制度?
1.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 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⒉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2.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一方面压
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h
13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⑷找一找:西周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在近、现代社
会还留有的影子?
h
9
------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礼”的制度是核心,规范贵族的 身份地位,使贵贱、长幼有序,涉及生 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贵族的“死”(避讳)
天子 崩、驾崩 诸侯 薨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42张PPT)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特点)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二、古代(gǔdài)手工业的发展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 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 织(苏州、杭州)。 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 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 ;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热点聚焦•学以致用
模块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热点问题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定位 ,制定和出台(chū tái)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 举措。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的热议“十二五” 民生发展关键词:强农惠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zhòngdà)文明成就 ,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 在着密切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 本特点。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重要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 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nèiróng)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 场。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考情播报
1.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过程,主要生产工具的变迁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jīběn)特点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租佃关系的产生,中国 古代不同时期土地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3.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3世界史3.3.1“轴心时代”的辉煌—各具特色的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课件
2.多元、融合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素曾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 明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 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希腊,而文艺复兴式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 帝国。分析中西轴心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社会发 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走多元、融合的道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多元、融合已经成为一 种趋势。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学 习。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的制度经验。当然, 强调多元、融合,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我们要在保留本民族传统 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发扬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借鉴、吸收外来 文化的一切有益成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永不 褪色。
2.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 (1)海洋文明的形成 ①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属 于海洋文明的国家。地中海、爱琴海带来了航海的便利。而境内山 脉纵横,河流交错,把古希腊分割成一块块的小平原、小山丘,使 之形成了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②平原少,土地贫 瘠,只能种一些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只有通过 海洋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发展。 (2)海洋文明的特点 ①古希腊各城邦之内,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 理模式,如雅典的民主政体等。②航海的便利又使各城邦较早地接 触到域外文化、异族文化。③古希腊文化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多 元的、易于接受域外文化的特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之所以称之为“轴心时代”是 因为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当今经济全球 化,跨国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以阻挡的大背景下,探讨 轴心时代,尤其是中西轴心时代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点及其对今天 社会的影响,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经济文明之农耕文明下的古代中国经济文明(43张ppt)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和变迁
就整个中国古代经济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经济发展的
重心是由北向南逐步转移的。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及鼎盛时
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后来长江
流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并赶上和超过了黄河流域,这一转变
的完成时期大致是在两宋时期。
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国古代中原人口 南迁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北方 B.导致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 C.江南开发进程加快,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北方民族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人口对经济的影响。中原人口大量 南迁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推动了文 化重心的南移,人口增长只是现象。
例 2
答案:C
命题跟踪 2.从南北朝时期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小镇的景色更迷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
心南移的主要因素是(
)
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 ②南方相对安定的社
会环境 ③统治阶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④北方战乱,人民大
批南移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 问题是社会民生中的重要问 题,因而复习时要特别注意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古 代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 的相关政策及对社会民生产 生的影响,将会成为命题的 切入点。此外关注社会公平 公正的需要,“民生”、 “平
(1)农业的 主要耕作 方式和土 地制度 (2)手工业 的发展
(3)商业的 发展 (4)资本主 义萌芽与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根据所
学知识可从地理、自然环境,政府的支持,以及劳动力的素 质进行分析,题干的这四个方面,都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因此答案选B。 答案:B
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必修Ⅱ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时
(5)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 繁荣。 (6)宋代:坊、市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集镇夜市兴盛。 (7)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 期。
(8)明清:
①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商业繁荣、商帮、闭关锁国。 ②明清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的加强;经济作物普遍 种植;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3.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 明中叶以后;地点:江南地区。 (2)含义: 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在 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 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3)表现: ①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如苏州,出现以生产商 品为目的的机户,购买织机,雇佣机工生产,还出现自由劳 动市场。
概念辨析
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
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
到宋朝时发生改变。“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草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知识点二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来自1.“重农抑商”政策2.城市的发展
(1)历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①周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________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长 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________ 坊市制 。 夜市 、 ②宋代:打破________ 坊市 界限,形成街市;出现了______ 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晓市、________ 草市 等;城市的________ (2)新型城市的崛起: ①沿海港口城市:唐宋时期,________ 海上贸易的兴盛。代表城市 有广州、________ 泉州 、明州、杭州、________ 扬州 、登州等。 ②专门的工商业市镇:明清时期,以________ 江南 地区为盛。
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复习课件版(共34张PPT)
商业: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出现专门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综合国力较前代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2、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 明中叶以后 地点: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特征: 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
手工业的三大形态: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供自己
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2)影响: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2、官营手工业:
特点: 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产品不入市场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不利政策:“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压,使中国 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3、近代前夜的危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自然经济占主体
资本主义制度 机器大生产
八股取士、文字狱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海禁政策
殖民扩张
3、近代前夜的危机: 清朝: 实行“海禁”政策
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 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城市的繁荣: 唐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官府设市——政治中心
军事 重镇
唐代:承袭前代并完善,实行坊市制度 宋代: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经济功能增强,呈现繁荣景象
明清: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为盛
原始商业
职业商人、最早的货币
“工商食官”
县以上的城市设市,官府
私商成商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 管理,设市长或市令;市 用为货币;出现一些著名都会 与民居分离;商业交易受
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必修Ⅱ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时
☞误区警示 自然经济下农民生活不富足。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 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
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
民生活非常艰苦。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井田制: 土地公有制 遭到破坏, ①出现: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____________ 井田制出现。 公田 ” ②特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税制 改革,加速了井 ③瓦解:春秋各诸侯国进行了________ 田制的瓦解。
③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 系统,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 方瓷窑。 ⑤元代承前启后,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⑥明清时期,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4.经营形态的变迁 (1)家庭手工业: ①特点:与农业相结合,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入市场。
2.土地私有制
(1)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
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3)北魏到唐朝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 役,限制土地兼并。 3.土地兼并的出现 (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是导致土地兼
(4)灌溉工具:曹魏改制 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创制 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4.小农经济 (1)耕作方式从集体经济到个体农耕。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出现:春秋时期。 ②原因: 生产工具 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 私有土地 的出现, 小农经济产生。 ③特点:拥有部分土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农业,农 业与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 这种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意义:一般情况下,自耕农能够勉强 自给自足 ,生活比 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民是 国家赋税徭役 的主要承担者。 ⑤弱点:小农经济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 换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统治者的压榨下容易破产,近代以后, 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模块1专题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Word版含解析
占优中国经浒的堆聿结构耳特血[整体感知]一个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变。
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
三大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
四个重点: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重农政策;手工业经济形态及成就;古代商业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
主题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土地制度(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主题考向探究..............................................考间丄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古代农业经济制度1. (2018全国卷n)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自主学习课—专题卜专题计专题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网络构建]44农’2三1*1星千_丙畫葷Hllal泊IIHI面一匸时占IN之卒一删冷驶*砂戡庖矣I业常站件.『I论内足FJ1*番血性翎丽I ;i丽亘|盘丽一工聲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B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即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选B项。
]2. (2017全国卷川)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自耕农经济盛行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 .均田制破坏严重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A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从土地规模(亩)、户数和户数比例数据比较分析可知,“户数比例”最多的家庭拥有的土地亩数适中,这说明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课件:专题二 农耕时代的经济文明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明朝……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直至清末,各 代皇帝奉礼如常”说明清朝重视农业,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析错点:材料主要说明农业祭祀礼仪的继承不是所有制度的继承;材料只是说明清朝各 代皇帝重视农业,不能说明满洲贵族成为农耕者;材料体现重农而不是笼络反清政治势 力。 【答案试解】 B
四、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公有制
夏商周时期
以_井__田__制___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_地__主__土___地__私__有__制__占主体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
期存在的基础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数量的户数及比例情况,解读出数 字比例“74.1%”的户数占多数,理解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 析错点: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唐代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 题干为唐代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 断农业生产效率。
二、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如耧车。 2.水利工程与生产技术:_都__江__堰___、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耕耙耱技术;等等。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三、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__家__庭__手__工__业__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 3.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 要原因。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一步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课件
明清
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_____________
2.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_____________ 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2)特点: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少数地区和行业;发展缓
慢,水平低。 (3)地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 的发展水平。
细微点拨
现象,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社会矛盾。
5.经济重心转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 安史之乱 度的开发;唐代_____________ 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
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细微点拨
在封建社会初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在封建社会
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 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 .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 展,中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
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具
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 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无法发展到近 代科技;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 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 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 守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 ,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 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 强邻里和睦的观念。
②稳定小农经济,维护社 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
会的稳定 海人民的反抗斗争
重农抑商政策 商鞅 ①秦国_____________ 首先 提出重农抑商 ②汉代打击富商大贾,发 表现 展官营商业 ③明清严格限制商人和民 间对外贸易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 的发展 影响 ②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强 化了自然经济
2020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主干点一 栏目索引
3.(2018课标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 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
高考导航
以前 (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主干点一 栏目索引
主干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高考经导航济
1.(2014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
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主干点一 栏目索引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主干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B 材料中“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说明当时小农破产的现象已很 严重,表明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西汉文景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重
高考导航
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粮价低抑制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热情, 故C项错误。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其并不能操纵税收,故D项错误。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总纲目录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主干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高考导航
主干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主干点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主干点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结合山东省教学指导意见与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要求,复习本专题时应 注意: 1.时空观念:(1)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每一个时期 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2)从空间角度认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 因、过史解释:(1)通过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思想,理解影响中国古代农业、手 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理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高考策导和航 闭关锁国政策 的原因,了解中国在明清时期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深刻教训。 3.家国情怀:(1)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树立自己对伟 大祖国辉煌历史的自豪感;(2)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 中国的基本国情。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 4.重农抑商 • • • • • •
(1)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与早期商业的发展 (2)战国时期 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原因) 商鞅变法抑制商业 (措施) (3)汉初的抑商政策 (4)汉武帝时的经济措施及结果 (5)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松动和官商分利 (6)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六、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特
• • • • •
新石器时代发明陶器 种类: 彩陶、黑陶、白陶 ①商周原始青瓷, 东汉成熟 ②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③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制瓷业成独 立生产部门 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形成各 色的地方瓷窑 ⑤元代青花瓷和釉里红 ⑥明代斗彩和五彩瓷 ⑦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中国瓷器大量出口,享誉世界 (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 4.官私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生产十分普遍其产品多 供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入市场 • (积极、消极) • (2)官营手工业:西周以来,直到明代前期, 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官营手工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 面占优势,缺少竞争,效益低下 •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演变(积极、消极) • (3)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勃然兴起; • 明代中叶后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 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 导地位; • 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和雇佣劳动关 系的出现
•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物品种 引进高产作物 (品种意义) 广泛植棉 • (2)手工业的发展: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 (3)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业资本活跃 • 工商业市镇繁荣 (表现、原因) • (4)综合国力强大 耕地面积扩大 • 人口增长 • GDP在世界总值比重高 • 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小结: 冶铜、冶铁和炼钢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古代 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2讲《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ppt课件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
5 个 命 题 角 度 :
热 点 探 究 突 破
1.耕 作 方 式 的 演 进 。 4.小 农 经 济 的 特 点 和 影 响 。
2.水 利 设 施 的 修 建 。 5.古 代 农 业 的 特 点 。
3.土
地 制 度 的 变 迁 。
2 (0 1
4· 福 建 高 考
制 度 ; 分 为 君 主 土 地 私 有 制 、 地 主 土 地 私 有 制 和 自 耕 农 土 地 私 有 制 。 3 ( ) 土 地 国 有 制 : 以 北 魏 、 隋 唐 的 均 田 制 为 代 表 。
菜
单
二轮· 历史(通用版)
[深 化 拓 展 ]
热 点 探 究 突 破
古 代 中 国 农 业 经 济 的 基 本 特 点 1 ()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 农 经 济 以 家 庭 为 生 产 、 生 活 单 位 , 农 业 和 家 庭 手 工 业 相 结 合 , 生 产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满 足 自 家 基 本 生 活 的 需 要 和
· 食货志》记载“还 庐 树 桑 , 菜 如 有 畦 , 瓜 瓠 ” “女 汲 涧 中 水 , 男 采 山 上 薪 ” “农 无 田 者 , 受 田 于 人 , 名 为 ” „ „
菜
单
二轮· 历史(通用版)
热 点 探 究 突 破
3.土 地 制 度 1 ( ) 井田制:盛行于商周,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 是 一 种 土 地 国 有 制 ; 春 秋 时 期 , 趋 向 瓦 解 。 2 ( ) 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
专 题 对 点 限 时 训 练
高 考 命 题 视 角
高 考 命 题 视 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影响 a.在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大大提 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收入,生活相对稳定, 有利于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3.中国古代封建田庄经济 (1)形成原因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 ②社会动乱,封建政权对土地与人民的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全国生产的能力大大削弱; 大批流民与欲寻求保护的自耕农纷纷投靠世家大族,成为依附民。 ③豪强地主拥有政治与经济特权。
(2)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战国以前的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 (2018·高考全国卷Ⅲ,T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 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铁犁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 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 程、赈灾救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 征收的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2.中国古代的自耕农土地经营方式与租佃关系 (1)自耕农土地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封建土地主要经营方式。 (2)租佃关系 ①原因 a.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条件。 b.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 c.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特点 ①田庄经济实质上是大地产制,是土地兼并严重的表现。 ②采用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劳动者多为投身于庄园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都受庄主的 剥削,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3)影响 ①地主田庄经济是与战乱时期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维持局部地区 的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②地主田庄有私人武装,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及保卫地主田庄的 作用。 ③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容易成为封建割据势力。
二、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如耧车。 2.水利工程与生产技术:_都__江__堰___、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耕耙耱技术;等等。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三、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__家__庭__手__工__业__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 3.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 要原因。
上篇 板块复习·专题突破
板块一 中国古代文明 专题二 农耕时代的经济文明
历史
01
热考主题 小题满分
02
综合探究 大题增分
03
强化练习 知能提升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 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 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 模式。
四、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公有制
夏商周时期
以_井__田__制___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_地__主__土___地__私__有__制__占主体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
期存在的基础
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 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 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农业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_春__秋___战__国__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时期出现耦犁和一牛挽犁法;隋唐时 期出现曲辕犁。
4.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演变趋势 (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政治、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 ①春秋战国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赋、税、役”三元结构。秦制为田租(税)、口 赋、力役。 ②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丁)征收的租、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或庸)。 ③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税,中经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 ④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 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
②发展历程 a.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 b.汉代已经比较普遍,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 c.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③特征 a.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契约形式。 b.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c.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d.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
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 形态;有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 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 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 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