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的繁盛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农作物 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中国人普遍穿着棉布、 丝绸服装,尤其是丝绸,衣饰华美,风度翩 翩,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远销海 外;中国有世界上一流的城市,非常繁华, 商品种类丰富,买卖兴盛。”
——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史》
1.门多萨眼中的大明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晋商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 升昌”,坐落于“大清金 融第一街”山西平遥古城 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 旧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 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 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 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 并一度操纵19世纪整个清 王朝的经济命脉。
晋商祁县乔氏
“皇家有故宫, 民宅看乔家”
乔家的商业字号 有200多处,乔 家的资产相当于 现在的八、九十 个亿。
4.明清时期,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
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 )
①经济高度发展 ②处于封建社会
③商路发达
④工艺精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 )
A.唐宋时期
B.明清时期
C.秦汉时期
D.元明时期
6.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有( )
反应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 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商帮的形成 徽商
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 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 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今泰国)、 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 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 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 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 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
④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 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 )
①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 济活跃
② 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 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三、商业的发展
材料:湖南某镇在明嘉靖时“商贾四集”“居民不 下四五千家”,清乾隆时,“十里之内,居民相 接”“商贾云集于四方,市井数盈于万户”“名为 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怎样的发 展情况?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大批 工商业市镇逐渐形成。
结合当时的人口流动趋势,分析其原因。
(1)你能从上述表格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结合所学内容和课文第11页的资料,说说清 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清朝前期的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
清朝前期的中国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
农耕文明的繁盛

农业的兴盛

经 济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

1.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甘薯最早应 出现在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一: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描写道:“甘薯所在,居人便有半 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材料二:明朝谚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材料三:湖南某镇在明嘉靖时“商贾四集”“居民不下四五千家”, 清乾隆时,“十里以内,居民相接”“商贾云集于四方,市井数 盈于万户”“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 (1)“甘薯”的原产地在哪里?为什么“民间渐次广种”?广
从材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
从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和课文中的描述,你能 说出景德镇生产有哪些特点?
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繁多。
矾 红 彩 藏 草 瓶
粉彩 镂空 六角 套瓶
青花 海水 云龙 瓷扁 瓶
祭蓝釉锥把瓶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 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 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 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 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 货,人们争相购买。—冯梦龙《醒世恒言》
2.它的富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农耕文明的繁盛
一、农业的发展
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初,中国 人口超过三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一时期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口增长迅速
你认为当时农业的哪些进步有 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粮食 紧张问题?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18世纪80年代 1600万两/每 年
(1)表一和表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中怎样的特点?
表一: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非常大,并逐步增长。 表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表格内的情况?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工艺精湛,商路发达, 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产品大量出口到欧洲,大量 的白银流入中国。
我国。
间传入我国。
二、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
棉纺织业、榨油、粮食加工、制瓷、 采矿、冶铁、造船等。
2.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繁荣表现 在哪些方面?
在工具、技术、产品质量以及行业种类、规模、 产量上超过前代,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材料:江南松江地区的农村妇女清晨抱着 织好的棉布去市场交易,换回棉花,接着再去 织布。因为松江布花色众多、质地优良,当时 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 语。精美的松江布,每年输送京师十多万匹, 一匹上好的松江布,可卖上百两银子。
引进农作物的意义?
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增加粮食产量; 改善饮食结构;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 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花生,原产南美洲。15、
玉最布米初),传。原入16产欧世美洲纪洲(传马明欧其大哥入铃万洲当陆伦甘最(薯历直作。薯初哥,年到观,传伦原间赏18原入布产传植世产欧)南入物纪美洲。美我。末洲和明洲国还向大亚大东万。。将日约传陆南历1我有6葵在入。亚年国四世,1我种 千纪7原国世植年传产。纪花的入北从生历我美东的史国洲南历。。。史其已实
(4)概括三则材料所述事物的联系。 农业发达,促进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从而逐步形 成工商业市镇。
③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 地位
④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 徽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表一: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变化
1720年
181600千克
1800年 10442000千克
表二: 流人中国的白银数量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每年
观察图片,思考出现这些情形的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工艺精湛, 商路发达,因此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 600千克
1800年
10 442 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 600万两/年
2.《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
少,家杼(zhu)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
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史料中的“机户”是
()
A.地主
B.农民
C.早期的资本家
D.早期的雇佣工人
3.明清时期,中国的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其中最主要的是( ) A.生丝、茶叶、瓷器 B.生丝、水稻、瓷器 C.生丝、茶叶、水稻 D.茶叶、瓷器、水稻 21世纪
1、当时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 向城镇;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从数量上看, 从事农业种植的人越来越少,经商的人数大增。 2、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越来越重是出现这种社会现象 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这种状况也与商品流通扩大、 市场需求旺盛有关。
西


西










客பைடு நூலகம்

这些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
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生 产目的、劳动方式、生产规模等方面思考)
这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模式,已经 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生产商品, 用于交换
• 劳动方式 自己劳动 雇佣劳动
• 生产规模 小

注意:明朝中期,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仍占据主要地位,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
种甘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什么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 所有
南美洲。原因:甘薯产量高。现象:当时人口迅速增长。
(2)材料二中的谚语反映了明代的什么情况?
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怎样的发展情况?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原来的农村 逐步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