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水域生态学-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类。比如臂尾轮虫属pH幅度多在4.5~11之间,而以7.0~10.0最适。鲤 鱼为4.4~10.4,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均为4.6~10.2。海洋生物环 境中pH较稳定,因此将梭鱼移植到青海湖和达里湖均不成活,pH是限制 因子。 一些酸性和碱性水中生物也是狭酸碱性生物。前者称喜酸生物,如一些 轮虫(Elosauorallii)、原生动物(Hyalosphaenia)和无色鞭毛类(一些 素裸藻),它们仅在pH3.8水藓沼泽中央部分出现;后者称喜碱生物,如
第19页
七 溶解有机质
水体中无生命有机质包括腐屑、胶态有机质和溶 解有机质三类,淡水中溶解有机质量通常是浮游 植物量5-10倍。海水中这一比值可达200-300倍。 起源 1、自生:水体内生物死体分解,生物代谢产物, 含24%粗蛋白。C:N=12:1,水不呈颜色。 外来:经流带入,含6%粗蛋白,C:N=45-50:1, 水呈褐色。如水生植物分解产物。
第17页
间歇性水体生物特点:
1)能够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后代;比如,大型氵蚤 和隆线溞 在出生后6~7d就产生第一代,以后每隔2~3 d产一次,每次平 均可产20~40个;裸腹溞繁殖更快,如多刺裸腹溞出生后仅2~ 3d即产第一代,以后天天产一次,每次平均10~20个。蚌壳虫 (原蚌虫、狭蚌虫等)约1~2周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以后每 2~4 d即产一次,每次产卵数从几十个到1000多个。鲎虫达到 性成熟后连续一周内天天产300~400个卵。 2)能够在生命某一阶段渡过干燥期。间歇性水体生物和湖泊沿 岸带一些生物,都有很强抵抗干燥能力。如前述孢囊、孢壳、 休眠卵等在间歇性水体动物中是很普遍,这些特殊结构不但能 够抵抗极端温度,也能忍耐长时期干燥。有动物还形成了特殊 适应机制,使所产卵能忍受干燥并且一次充水不会所有都孵化 出来。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其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等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农业实践包括多种模式,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等 ,这些模式有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的实践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耕作和养殖方 式,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形成全 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
氛围。
THANKS
03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森林砍伐等行为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适应性策略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 性策略,包括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农作 物品种、改进农业管理措施等。
水资源利用
农业用水量大
农业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 70%左右,包括灌溉和动物饮用 等。
水资源短缺
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许 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短 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生态系 统破坏。
土壤质量
土壤侵蚀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 ,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02
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
总结词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以森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农业生态 系统,利用森林的多层次结构,进行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详细描述

水域生态学PPT课件

水域生态学PPT课件

③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它们把已死生物的各种复杂物质,分解为可供生产 者和消费者吸收利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而在海洋有机和无机营养再 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本身也是许多动物的直接食物。
④有机碎屑 来源于未被完全摄食或消化的食物残余、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 所产生的一部分低分子有机物以及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颗粒性有机物, 也作为食物为某些动物所利用。
生态循环
水生生态系统在其代谢过程中,能量沿着不同的食物链逐 级传递。由于消费者本身的呼吸作用,每通过一级便有部 分损失。通过食物链的环节越多,能量的损失就越大,生 态效率就越低。死亡的有机物为细菌所分解,释放出的无 机营养物又被绿色植物所重新利用。于是,伴随着能量从 日光到生物体的单向流动,营养物质在环境与生物之间的 循环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往复进行。
水域污染
危害: 1.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2.造成渔业的减产减收 3.毒害其他海洋生物 4.危害人类健康
防治途径: 1.严控陆源污染 2.优化海洋沿岸带生物群落结构 3.加强有毒赤潮生物的预测预报 4.加强对海运和工程的监督评估
水生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问题面临的严重威胁: 1、过度捕捞; 2、环境污染; 3、生境破坏; 4、生物入侵
生物方式
1、漂浮生物:生活在水体表面膜上或附于表面膜下的生物群。分 布于海水或淡水,尤以海水中为多。有一定运动能力。包括细菌、 单细胞藻类及许多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浮游生物: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游动 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 中灵活游动。,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a.天然渔业对象的数量保护 b.养殖种类种质资源保护 c. 慎重引种驯化 d.保护栖息地,建立保护区

第十三章水域生态系统 《生态学》课件

第十三章水域生态系统 《生态学》课件

20
21
(二)常见生物群落 湖泊、池塘等静水水体生物群落一
般呈带状分布,按照静水栖息地的3个生 境类型,静水生物群落可分为沿岸带群落、 敞水带群落和深水带群落,这些群落的相 对重要性主要决定于水体中3个生境的相 对大小。一般说,沿岸带是池塘的主要 生产区,而湖泊和水库的主要生产区则 是敞水带。
8
4.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不但酸、碱、盐可以溶解于其中,
一些有机物也能为水所溶解,从而为水 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源。
9
5. 水中的溶解氧较大气中的含量 少许多
这样的条件限制了水体生态系 统中大量生物的基础代谢水平,使 得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活动有着 与陆地生态系统不同的模式。
10
二、水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3
3. 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它们把
已死生物的各种复杂物质,分解为可供 生产者和消费者吸收利用的有机物和无 机物,因而在海洋有机和无机营养再生 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本身 也是许多动物的直接食物。
14
4. 有机碎屑 有机碎屑来源于未被完全摄食或
消化的食物残余、浮游植物在光合作 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低分子有 机物以及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颗粒性 有机物,也作为食物为某些动物所利 用。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除了以初级 生产者为起点的植食食物链外,还存 在以细菌为基础的腐殖食物链和以有 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
6
2. 水的比热容较大,导热性能差 水温,尤其是大洋水温,比陆地稳
定得多。如温带海域全年温度变幅一般为 10~15℃,两极和热带海域仅约 5℃,同 时水体对于其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也极为 显著,例如海滨城市日常温度变化较内陆 城市小。
7
3. 光线在水中的穿透力比在空气中小

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

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16
(三)鱼类
河流中自游生物主要是鱼类,鱼类组成在不同地理 纬度的河流间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河 流的大小、流域面积、主河道长度和类型等。一般 在急流河流多为带有吸盘和硬鳍的鱼类如爬岩鳅和 呈流线型游速快能抵抗急流的鱼类或能隐藏在岩石 缝隙中鱼类;缓流河流鱼类更多些。总之河流鱼类 在不同河流差异较大,就我国河流鱼类而言,仍是 以鲤科鱼类为主,鱼类群落组成与湖泊类似。
以溶解和悬浮状态流出,其余均为细菌所分解利用。动物产量(干重)
只有4.8g/m2(83.74 kJ/m2)的昆虫。这种河流系统几乎全靠外来能源供应,
只起了运输有机质的作用。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18
银泉河
另一例子为奥当姆(Odum,1957)对美国佛罗里达州银泉河的研究。该河有 热水流入,常年水温为21~25℃,由于水温稳定,群落组成也较稳定。 主 要 生 产 者 为 一 种 慈 姑 (Sagittaria) 和 附 生 硅 藻 与 蓝 藻 。 一 级 消 费 者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20
第二节
湖泊由湖盆和淹浸湖盆的湖水构成。湖水 的来源包括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湖 泊是淡水渔业的主要基地,是主要的水 产养殖生态系统.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21
一、生境特点—水温
湖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自南向北随纬度
的增高而递降,但同时又与所处海拔高
度和湖泊本身形态有关。在高纬度、高
超过200mg/L。如云南的抚仙湖离子总量平均316.6mg/L, 异龙湖为355.2mg/L。3.蒙新高原湖区和青藏高原湖区,由 于气候干燥,湖水的含盐量较高,大多在1~20 g/L之间,

《水域生态系统》PPT课件

《水域生态系统》PPT课件

0
底栖生物(benthos)
• 是固着或随着在水底 或者生活在沉积物中 的生物。
• 包括底生植物和底栖 动物,前者有水生高 等植物和着生藻类, 后者如环节动物、节 肢动物、软体动物等。
2010/2011/1
精选ppt
0
周丛生物(periphyton)
• 是生长在淹没于水中的 各种基质(如沉水植物, 木桩、石头等)表面的 生物群。
精选ppt
0
水生生物群落类型
• 按水的流动性来分:静水生物群落(Standing Water)、流水生物群落( Moving Water)
• 按主要生物生活习性划分:浮游生物群落、 底栖生物群落
• 按生境划分: 海洋群落、淡水群落
2010/2011/1
精选ppt
0
静水生物群落
• 静水是指陆地上的 湖泊、沼泽、池塘 和水库等。
黄河入海口
2010/2011/1
精选ppt
0
潮间带生态系统
• 所谓潮间带,即是指大潮期 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 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 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 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 面的范围。
• 退潮后,在低潮线以上积水 的小水池称为「潮池」。此 处栖地环境时而干燥时而潮 湿、温度时高时低、盐度也 是时时变化,可以说微环境 的变化非常大。潮池的生物 必须具有忍受每日温差和含 氧量剧烈变化的能力.
• 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 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 水渠等。
• 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
2010/2011/1
精选ppt
0
水池沼湖库塘泽泊
2010/2011/1
精选ppt

2018年学习养殖水域生态学-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保护PPT课件

2018年学习养殖水域生态学-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保护PPT课件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指多种多样 的生物类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简 单地说是指某一地区分化的物种的总和。物 种多样性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 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进化机制的最主要 产物,所以物种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生物多 样性的生命层次,也是相对研究最多的层次。 从全球角度来看,已被描述的物种约有170 万个,而实际存在的物种还要多,一般可能 有1000万。
(一)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 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总和,既包括了同一种 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差 异。遗传多样性对任何物种维持和繁衍其生命、适应环 境、抵抗不良环境与灾害都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农业 育种中,作物、家畜与水产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更具特殊 意义。 复杂的生存环境和多种生物起源是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主 要原因。人们估计世界上的生物大约存在109种不同的 基因,这些基因对于遗传多样性的作用不同。其中控制 生命基础的生化过程之基因在不同种间的差异并不大, 而其他一些特殊的基因则表现出明显的变异。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论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 模和强度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使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持续性受到 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制止或逆 转生物圈资源的退化,人类对它们的利用必须要有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来源于可更新资 源的持续利用,但真正把持续发展概念提到国际议程并使这一概 念在全世界得到普及的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的 《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一书,该书通常又称 为《布伦特兰报告》。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发表《2l世纪议程》, 使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从少数学者和政治家的倡 导变成广大群众运动。 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这个定义里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fairness)、持 续性原则(substainable)、共同性原则(common),它是一种正确 的发展观。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PPT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PPT

§2-2 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 态 系 统 可 分 为 两 大 部 分 : 有 生 命 (biotic) 和 无 生 命 (abiotic);环境组分(environment)和生物组分(organisms)。 1.无生命成分:即无机环境,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 量O2的和来各源种,矿包物括盐生类命等活。动空间的大基质,即光、水、CO2、 2.生命成分: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按营养关 系来划分,可分为自养成分(autotrophic component)和 异养成分(heterotrophic component)。
§2-4 农业生态系统
2.系统组分 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是通过迁移过程由生态系统自身的 选择决定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抗逆性。 其环境为自然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中占优势的生物是经过人工选育,常常具有较 高的经济价值和较低的抗逆性,为了正常生活必须人为培管。 其它动、植物通常都要予以抑制以至彻底消灭的。内在反馈 机制受到削弱,系统的稳定性明显降低。从而使农业生态系 统具有较高的净生产量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在环境组分中,多了人工环境组分,各种自然环境如气体、 水体、土体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
§2-4 农业生态系统
4.系统调控: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生产活动,不但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经济因素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不要缺少的重要环节。农业技术的 实施必须有劳力和资金的投入。
农业生产是实际上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任何农业系统的 决策与实施都必须考虑到生态、技术、经济和社会四个重要方 面的相互影响与制约。
§2-4 农业生态系统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环境 1.自然环境 (1)太阳辐射 (2)大气圈 (3)水圈 (4)土壤岩石圈 2.人工环境 (1)人工影响环境:水库、防护林、水源林 (2)人工建造环境:

《水域生态学》课件

《水域生态学》课件

水资源再生利用
水资源再生利用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
未来方向和挑战
技术发展
•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监测、管理 和治理水平。
• 应用数学和计算模型来研究和预测水生态系 统的变化。
综合治理
• 需要全面综合治理水资源,实现环境、社会 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落实环境保护协议等。
浮游植物
• 常见于淡水中 • 可作为放养鱼类的一种有机营养源
浮游动物
• 是淡水和海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食中 的作用
1
碳循环
水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氮循环
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能够固定氮元素,控制生态系统的氮含量。
水质
1
浑浊度和色度
浊度和色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可通过
溶解氧和氨氮
2
人工和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测量。
溶解氧和氨氮水平是生物生存和活动的
关键指标,对于淡水和海水生态系统都
很重要。
3
PH值和电导率
PH水平和电导率可用于衡量水体的酸碱 度和电导性,有助于评估水质。
水生态学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和海洋交汇处,生态系统复杂。
沼泽
沼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湿地,有助于水 质净化。
水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自养生物
自养生物利用光合作用进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的循环。他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主要是一些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域生态学-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PPT教学课件

水域生态学-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PPT教学课件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及支流的上游,凡 流速达到1—3米/秒,河底均为卵石和跞石,石上附 生卵形藻、曲壳藻、针杆藻、异端藻、等片藻之类 底生硅藻和一些丝状绿藻,浮游植物主要也由这些 藻类组成,生物量极低;到了中下游的平原河段, 流速大减,底质转为淤泥或细砂,一些真性浮游种 类开始发展起来,绿藻中如衣藻、小球藻、栅藻、 盘星藻等,甲藻中如多甲藻、角藻都很常见,生物 量也明显增高。西江干流在广西江段,上游流速不 高,且水源来自各方面,其中也包括湖泊和池塘等, 带进一些外源性浮游生物,因而生物量较高。
日常管理技术
换水 投饵 通气和搅池 清底和倒池 病害的防治
培育水体的主要环境因子
水温 溶解氧 盐度 光照 PH值 氨态氮 重金属离子 浑浊度
七、稚参培育技术
(一)附着基 (二)稚参培育密度及控制 (三)饵料 (四)稚参培育管理技术 (五)稚参培育环境 (六)稚参敌害与病害的防治技术
附着基

种类
在制定上述模型中,Pomeroy假定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如下:
细菌50%(DOM为浮游细菌和底生细菌均分)
小型浮游动物17%
食腐屑底栖动物33%
大型浮游动物19%
肉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10%
肉食浮游动物13%
Pomeroy所估算的鱼产量和鱼现存量较实际为低。其他研究者认为原因 可能是:1.用14C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偏低,特别是当微型浮游植物为主 时,可能偏低一个数量级;2.所采用的能量转化效率也可能偏低。
(九)两个重要的生态学特性
排脏与再生 夏眠
第二节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
一、基本设施及要求
(一)育苗室及饵料室 (二)培育池 (三)沉淀池 (四)砂滤池 自然砂滤过滤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及支流的上游,凡 流速达到1—3米/秒,河底均为卵石和跞石,石上附 生卵形藻、曲壳藻、针杆藻、异端藻、等片藻之类 底生硅藻和一些丝状绿藻,浮游植物主要也由这些 藻类组成,生物量极低;到了中下游的平原河段, 流速大减,底质转为淤泥或细砂,一些真性浮游种 类开始发展起来,绿藻中如衣藻、小球藻、栅藻、 盘星藻等,甲藻中如多甲藻、角藻都很常见,生物 量也明显增高。西江干流在广西江段,上游流速不 高,且水源来自各方面,其中也包括湖泊和池塘等, 带进一些外源性浮游生物,因而生物量较高。
பைடு நூலகம்
水平分布
沿着河流纵向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三部分在流速、底质和水量上都有明显不同。
上游流速最大,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最为强烈。 侵蚀作用使河床的深度逐渐加深,由于较轻的物质 随水流运走。上游的底质通常由石砾构成。
中游水流速度减慢,因而沉积作用加强,由于 支流水的汇入、水量增多。
下游流速最弱,河水挟带的质粒在这里大量沉 积,形成浅滩,深槽和三角州等,通常沿着河长交 替分布着浅滩和深槽,在河口出现三角洲。
主要限制因子
河流的形态影响河中生物的分布。在水深的河 槽环境条件较稳定,动植物均较丰富,浅滩生活条 件极不稳定,生物最为贫乏。
水流和底质是决定河流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 主要因素。上游流速大,底栖生物多聚集在不易被 水流冲走的大石块上。由于水流湍急,浮物生物很 少,只有一些着生种类被冲落水中,形成以硅藻为 主的偶然性浮游生物。
黄河、长江等浮游植物
黄河干流也是中游进入黄土高原后,水的含砂 量急增以致浮游植物生物量降到极低点,呈现 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的情况。长江 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上游和中游各出现一个峰, 总趋势是从上游逐渐往下游递减,到近河口区 又稍见回升,这种情况可能与水的污染有关。 我国河流浮游植物量从0.1到20—30 mg/L升。黑 龙江水系各河通常较高,淮河干流及内蒙古一 些河流也较高,黄河、长江以珠江水系各河一
中下游随着流速的减弱,底质也发生变化。砂 底群落种类较少,泥底群落生物种、量都较丰富, 常有水草丛生并形成草丛群落。
一、非生物环境
1.流量和水位 2.含砂量 3.透明度 4.水温 5.水的含盐量和主要离子
二、生物群落
(一)浮游生物 (二)底栖生物 (三)鱼类
河流浮游植物特点
河流浮游植物主要是由相通的静水水域 流进的,在本河流中仅在水流微弱的河 湾中可以形成,此外就是由被水流冲刷 而悬浮水中的底生藻类所组成。一般情 况下在山溪急流或山区河流上游因水流 湍急,浮游植物几乎全为底生藻类,且 种、量皆少;中、下游随着水流的减弱 和支流的汇集,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均 有增高。
水域生态学
第十三章 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河流生态系统
河流本身有一定渔业价值,同时又是许多湖泊、水 库、池沼的水源,对后者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 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河流众多,江河总面积约占内陆水域总面积 的45%。其中内流河多分布于西北地区,以湖泊为 尾闾最后消失在陆地上,外流河系多分布于东部地 区。源于青藏高原东南侧者多为源远流长的巨河大 川。如黄河、长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缘于我国中部第二阶梯 的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等;缘于东 部沿海第三阶梯的河流有鸭绿江、闽江、瓯江等, 河流流程较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