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欣赏:中国电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
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电
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
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
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
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
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
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
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
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
中国电影发展
第一代导演: 郑正秋、洪深、欧阳予倩
题材特点 : 时尚娱乐的工具,滑稽片、武打片、言情片,“鸳鸯 蝴蝶派”与没落文明戏的组合。游离社会现实。 表现民主主义、人道主义追求的健康影片,对女性命 运的关注、对邪恶势力的鞭挞。 代表作:《姊妹花》、《天涯歌女》等。
1
2
第一代电影人:民族电影意识初萌
▪ 通俗派——现代新商业片的尝试
▪ 代表:蔡楚生
▪ 代表作:《渔光曲》
▪ 题材:《渔光曲》继承了20年代家庭伦理片和时事片的 传统,以富有人情味和世俗化的市井风格为其基本特征, 突破社会性题材局限,深入到平凡人物的家庭与私生活 的生活范畴。
▪ 视听手段:调动一切电影的视听手段来“加强每一事态 的刺激成份和采用一些中国特点的刺激素材”,如民歌 色彩的琅琅上口的优美动听的插曲、滑稽与噱头场面 (曲艺、戏曲)的穿插、传奇曲折的故事、中国戏曲的 “苦戏”传统等,作为影片的作料,来增强影片的可看 性。
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
可没。
代表作:《难夫难妻》、《孤儿 救祖记》
3
1921年创刊的 《影戏杂志》
4
《定军山》 本片为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青石山》
5
早期电影观念:影戏论
电影是戏剧的一种,是用摄影机照下来的戏剧。以简单的 拍摄方法再现戏剧。再现戏曲艺术的载体。 以戏剧观念、戏剧 程式理解电影、创作电影;情节设计与表现方式的戏剧化,如: 激烈热闹的动作场景、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固定的摄影机位、 银幕画面以中景为主、缺少时空变换。
▪ 写实派——左翼电影中最具创造性的派别 ▪ 代表:袁牧之 ▪ 代表作:《马路天使》 ▪ 叙事方式: ▪ “生活流”,消解“真实性”与“虚构性”差
异,例如影片中的街道、弄堂、亭子间、楼梯、 窗台和小人物的生活环境。
▪ 影调: ▪ 即以浓重的暗色调为主的沉重的调子,给人一
种沉重感和窒息感。
▪ 镜头语言:多喜欢用长镜头表达。
电影创作流派的形成
▪ 诗意派——左翼电影创作主体 ▪ 特点:在朴素的纪实风格中融入了东方人特有的诗
意和表现性的美学因素,体现出中国电影特有的意 境和韵味
▪ (1)不局限于单纯的戏剧化结构,注重于环境与 氛围的渲染和情调的抒发;
▪ (2)对于社会、人生、人性的顽强的思索,并通 过隐喻性的手法显示其艺术体验;
《一江春水向东流》
市井文化 资源的再
开发
新家庭伦 理片的创
立
流行艺术 的创造性 运用
电影叙事 的现代化
第二代电影人:东方美学经典创造
▪ 最大成就: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 思想内容而言,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 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 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他们注 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 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这代导演的 “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 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逐渐摆脱舞 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 是在故事情节上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 戏剧程式。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 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代表作:《天伦》、《小城之春》
抗战胜利后对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延续
▪ 特点:开始出现民族电影工业的大制作 1、利用资料片拍大场面:资料片与正式片一体化
剪接。战争场面用大量资料片穿插在正片内。 2、用实景加强真实性:现场实拍与偷拍。 3、镜头语言表现多线条的叙事结构。 4、注重电影镜头的深度感,电影语言的多样性和巨
片的节奏感,尤其是反常规镜头反复出现。
8
左翼电影时期的三大派别
▪ 1931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 ▪ 左翼电影产生的背景 ▪ 1932年,1.28事变,日本轰炸上海,多家电
影公司毁于战火 ▪ 左翼作家进入到电影界 ▪ 左翼电影创作的根本任务:反帝反封建批判社
会现实 ▪ 左翼电影创作题材:反映客观现实,暴露社会
矛盾 ▪ 左翼电影创作的三大派别
▪ 叙事方式:不取首尾完整、脉络清晰的纯写实叙 事结构,而是将按时序发展的事件横向拓宽为似 乎是随意性的生活片断场景的连缀,并运用蒙太 奇手法,通过画面的剪辑形成一种象征意味和隽 永的意境节奏,给人以一种回味。
▪ 镜头语言:讲究构图意境的优美含蓄、光影的流 动感、层次感与明暗对比,呈现一种具有现代感 的摄影风格和内在韵律。
抗战及战后的现实主义电影
国统区“中制”“中电”官办电影制片厂。 解放区“延安电影团”。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高峰期。 涌现大批体现时代精神、批判否定功能极强的 作品。如《万家灯火》、《丽人行》、《八千 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 与麻雀》。 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
14
▪ (3)富于个性化的浪漫气质和浪漫风格的呈现, 以及这一呈现为民族危机、政治环境、个人生计等 灾难深重的中国现实所干扰,形成一种独特的略带 苦涩味的诗意化艺术风格。
▪ 代表:沈西苓(留日),孙瑜(留美),吴永刚
▪ 诗意派——代表作:《十字街头》
▪ 风格:注重表现平凡的都市人物和日常生活场景, 中间穿插着浪漫情调的人物、事件、场景和氛围, 在诗情画意和轻喜剧的轻松笑料背后,渗透着一 股浓重的郁积的感伤情调,独具略带苦涩味的诗 意风格。
6
成熟时期的电影 (30-40年代)
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成长成熟时期。电影从 消遣娱乐工具变为反映生活、审视现实文化的严肃艺 术。
内容题材:民族存亡的反帝反封建主题。抗日战 争烽火、关注生活揭露黑暗、封建文化批判、社会人 生思考。承担启蒙教化、东山、袁牧之、沈浮。 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作品:《马路天使》、《夜半歌声》、《十字 街头》《新女性》、《渔光曲》等。 艺术成就 : 1、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以艺术的真实展现民族 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弊端。 23、、艺银术幕观形念象的丰自富觉典,型电。影语言的丰富。多种蒙 太奇手法的运用、烘托、渲染、音乐的有机构成。 连续叠化、俯仰镜头、段落长镜头等。 4、细节与人物心理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