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

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

内容解析:

《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是从学生身边丰富多彩的实物开始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它通过“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五小节内容,初步让学生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建立起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图形直观是人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它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将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这种直觉将有效地增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

“展开与折叠”以及后面即将学习的“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都是采用了化归的方法,将几何体转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从平面的角度去研究几何体.本节共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研究直棱柱与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主要是研究正方体和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本节课从直观图形入手,通过学生动手剪、展、折叠等操作积累经验,建立起正方体与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联系.本节首先遵循从立体到平面的方向,将几何体展开,得到平面上的展开图形,然后又将平面图形折叠,还原得到几何体,进行平面到立体的转化. 因此本节的重点是经历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活动,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即是对前一课时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又对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状况分析: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有的更多的是关于平面图形的认识,缺少的是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对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还显得很弱,学生的认知条件也有差异,尤其是初次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两个角度研究几何图形,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准确识别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解决难点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使学生形成对正方体与平面展开图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能够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正方体.

2.经历展开与折叠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动手展开、折叠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观念,通过实验、观察、分类、推断等数学活动,培养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4.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能充分地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探求新知,小组合作学习便成为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2)各小组交流后将组内统一的意见写在答题板上,使教师能直接观察到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小组代表上前展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展讲过程中将知识进一步深化,遇到疑惑或有补充还可组间进行交流. 既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查漏补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真正做到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3)在课堂学习中,对合作、展示、点评、纪律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小组竞赛,下课公布优胜小组,并将小组得分记入班级档案,每周末评选出最成功的团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