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与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制度和文化教育中国历史悠久,其教育制度的演变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封建王朝时期和近代时期。
在封建王朝时期,教育主要围绕着经学而展开,而近代时期则逐渐开始走向现代教育的道路。
封建王朝时期的教育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重视“读书人”,强调文化教育。
在这一时期,教育主要是通过私塾和家庭教育来完成的,开设的课程包括《四书五经》、《史记》、《礼记》、《周礼》等经典。
在这些经典中,儒家思想的地位尤为重要。
而这些经典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教育的目的更在于塑造一个合格的人格和文化传统。
私塾是封建王朝时期的主要教育场所。
私塾的特点是小规模、简陋、贫寒、却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文化底蕴。
私塾所教授的内容也体现了社会阶层特点。
在地主、商人和贫民中,学习的内容和深度各不相同,中产阶级的私塾教育则最为丰富、全面。
在近代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文化。
教育也逐渐开始走向现代化,开始注重对实用技能的培养。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潮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成为了一股潮流。
而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大量新型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如公立学校、职业学校、高等教育机构等。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文化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
文化教育意味着培养更为人文化、自我意识和创造力强的人。
近代教育将教育标准提高,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如鲁迅、梁启超等。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历史悠久,演变与历史文化脉络紧密相连。
可以说,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尊重知识和教育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重点。
而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改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将深刻影响着未来青年的思想、精神和行为习惯。
中外教育史第5节: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3
董仲舒认为,养士和选士是分不开的。靠选举、贡贤, 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再分别
加以录用。这样,人才就不至于被埋没而充分发挥其
作用。于是,董仲舒提出了设立察举制的建议。实行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汉武帝推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实际 上是董仲舒思想的具体化。董仲舒的 对策对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产生了 深远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 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 书,儒家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依据。
1 2
罢黜百家,推崇儒学 在董仲舒看来,无论是养土还是选士,必须有统一 的标准。否则,百姓殊方,法制数变,君主无所持, 百姓无所从,仍不能实现人心归顺,天下统一。这 一政策不仅使养士和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从 思想理论上奠定了汉王朝巩固封建统一大业的基础,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兴太学以养士 董仲舒认为,兴教化的根本在于培养和选拔有贤德的 人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国家之治就是一句空 话。因此他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政策。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李斯在提议禁私学和 焚书之后,紧接着提出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 师。”就是说,秦在禁止 《诗》、书百家语后, 唯一允许学习的就是法 令,法教的任务由执法 的官吏来担任。单纯地 实行法教,并且以执法 的官吏为师,结果必然 是以法代教,失去了一 般意义上的教育。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 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 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 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 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 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 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
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注重教育的价值,并且积极推动普及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多种教育机会。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学校的发展及其特点。
学堂与私塾:中国古代的学校系统主要由学堂和私塾组成。
学堂是由政府设立的官办学校,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教育。
私塾则是由个人或家族建立的民办学校,多数为富有人家子弟提供教育机会。
这两种学校各有特点,但都对中国古代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教育注重道德、礼仪和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上有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人。
儒家学校强调经典阅读和书写,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提升自身修养。
学生必须背诵经典并解释其含义,以培养思考和分析能力。
科举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举制度。
这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经世致用的知识,并通过考试来评估他们的才能。
这种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确保政府中有足够的人员来担任重要职位。
科举制度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学生们为了准备参加考试而积极学习。
师生关系: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纪律,学生必须遵循老师的教导并表现出恭敬的态度。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
老师不仅仅扮演了知识传达者的角色,还是学生精神引导者的角色。
男女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男子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而女子教育通常被忽视。
男子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以备战斗、治国和从事文化活动。
相较之下,女子教育更注重家庭和婚姻的培养,注重传统女性美德和家庭责任的培养。
总结: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些教育制度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以孔孟之道为主要思想基础,注重德育和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在古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教育。
一、教育制度1. 家庭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父母教育子女,传授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基本礼仪。
这种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品德培养,培养孩子的孝顺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2. 私塾教育私塾是古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有经济实力的人家会请教书先生开办私塾,为子弟们提供教育机会。
私塾教育注重的是文化传承和学术知识,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诗词书写以及讨论学术问题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3. 国子监国子监是古代中国官方设立的最高学府,用来培养朝廷官员和士人。
国子监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学、史学、诗词、文章等。
只有通过国子监的考试,才能够进入朝廷做官。
国子监的教育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考试和晋级制度。
二、学校教育1. 学校类型古代中国的学校类型丰富多样,除了私塾和国子监之外,还有诸多特殊类型的学校,如四书五经学堂、宫廷学校、寺庙学校等。
每种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2. 教育内容古代中国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典阅读、文学写作、礼仪习俗等。
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来学习古代圣贤的思想,通过文学写作来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礼仪习俗来培养社交能力和仪态规范。
3. 教育方法古代中国学校的教育方法多样,在诵读经典、讨论学术问题、写作和演讲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也非常重视,注重培养孝顺、友爱、宽容等美德。
总结: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制度注重德育和文化传承,学校教育以经典阅读、文学写作和礼仪习俗为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道德品质。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③癸卯学制(1904):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 个近代意义的学制。
意义:
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 范畴: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 学习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 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 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 别。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
5、宋代书院教育制度的意义: 书院教育制度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官学的特征,
弥补了官学教育急功近利、常常流于形式的弊 病:
①书院本身学术自由的风气,极大促进了 宋代理学的发展; ②构成对官学教育的挑战,从而促进了官学的 发展。
.
6、蒙学教育的发展: ①蒙学教材的编写:《三字经》、《百家姓
姓》、《千家诗》等。
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
4、宋代书院的特点: ①、自由风气浓重:教学上实行自由讲学 、学
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 ②、教学条件(场所、设备)逐渐规模化 。 ③、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人员(山长以及
职事人员)、管理制度(学规)等等。 ④、师生之间有着极强的 和谐精神。
.
3、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 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赐匾额褒奖 ◆赐学田 ◆赐官职
.
3、转型 ①有识之士的思考:
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
◆育婴院与慈幼院:6岁以前的幼儿教育。 教育内容:语言、音乐、手工。
◆小学院:6岁—11岁。以德育为先。 ◆中学院:11岁—15岁。照顾学生的个性特 征。
◆大学院:15岁—20岁。校址的选择要符合 实际。
多: 贡监:地方府、州、县学生生员被选贡入监。 举监:会试下第举人入监。 荫监:品官之子入监。 例监:通过纳粟纳马等捐资入监。 夷生:来自领邦高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
综述我国古代各朝代的文教政策
综述我国古代各朝代的文教政策中国历史上的各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教政策,下面我们将从大概五个时期来综述一下: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的文教政策主要是传授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其天子所发扬的内容,教育内容大多是惟命是从,以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形式进行,礼乐文化与春秋时期以及战国时期有相似之处。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实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文教政策的重要内容包括:1.推动书法、典籍、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发展。
秦朝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力发展各种文化形态,包括推广活字印刷技术,以及重视书法、典籍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扩展。
2.推广大一统的教育制度。
秦始皇推行了统一的文教制度,将各地文字整合为一种基础字汇,推行了官方教育事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影响了中国之后的数千年至今。
1.推动民间文艺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官方文化仍然十分重要,但民间文艺也开始迅速发展,诸如散曲、连锁诗歌、传统艺术等都开始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
2.强调士族文化。
士族文化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们一方面广泛地传承文化遗产,一方面更加注重个人成就。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通过教育的普及推动文化的发展和文人的壮大。
1.强化科教育学。
科举制的兴起使得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科学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彰显了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
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包括白话文小说、诗歌、戏剧、绘画等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和繁荣。
五、现代时期现代时期的中华文化受多种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影响。
1.实行了现代化的教育制度。
现代化的教育体制成为人们了解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渠道,例如国学、包括皇帝日常生活,以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思想等等。
2.重现传统文化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文教政策的大致情况,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和影响,这些思想和文化影响将会影响到现今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教简-第四章-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儒学代 表人物,被称为“汉代孔子”。他在《贤良对策》中的三条 建议是: 1、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 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 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 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兴太学以养士。“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愿 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使诸列侯、郡守、二千 旦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所贡贤者有 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实行“量材而授官,录德 而定位”。 汉武帝推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实际上是董仲舒思 想的具体化。董仲舒的对策对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道德观成为 道德教育依据。
鸿都门学: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创置,是宦官为对
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 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鸿都门学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是近代文学艺术大学的 嚆矢。
宫邸学:也称“四姓小侯学”,
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专为外戚樊氏 (光武帝母族姓)、郭氏、阴氏(光武帝妻族姓)、 马氏(明帝母族姓)四姓子弟设立学校于南宫。因 为四姓不曾列候而称小侯,故称其学校为“四姓小 侯学”。 四姓小侯学的办学目的是为了使贵胄子弟自小接受 儒术的熏陶而成为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因而教学 内容与太学相似,都以五经为归。
明清时期从京城到各地的府、州、县普遍设有学校, 乡村还有社学、义学。明清时只有府、州、县学生 员(俗称“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就 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地位,也使地方官学完全成为科 举的预备场所。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教育
第五章隋唐五代的教育课堂笔记教学重点:1、隋唐的科举制度教学内容:一、隋唐五代的文政政策与教育行政制度(一)、教育行政制度隋唐五代的教育行政管理在制度上有所创新,其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较前代更为健全。
1、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古代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体系创始于隋代。
隋代在中央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废止了以司徒、太常为教育行政长官的制度。
司徒、太常在汉魏以来一直是主持文教选举的教育行政长官。
自隋开始,司徒的名义仍在,但己成为一个不负实际责任的顾问官。
二是设立了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作为专管学校教育的行政机构,并置祭酒作为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
隋文帝即位初期,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在中央设置国子寺,内设祭酒1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1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国子寺(监)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系日趋完备和全面运作的定型化阶段。
唐代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具有多重性的特性。
其一,唐承隋制,以国子监作为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管理六学及广文馆。
其二,由于国子监对礼部的隶属关系以及科举制度的实施,礼部通过掌管天下贡举之政令,而成为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其三,由于宫廷贵胄教育自成体系,以及中央有些部门设置了从事专业教育的机构,因而在国子监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管理教育的机构。
兹将中央各种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功能分述如下:2、地方教育行政机构隋唐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
至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李隆基改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就演度为道,州、县三级。
府州长官如府尹,州剌史及其佐官少尹、别驾、长史、司马等,县长官有县令、丞、主簿、尉等,都是“亲民”之官,负有“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宣扬教化”等职责,因而也是地方教育的创办者和负责长官。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1、教学时数:5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持续发展并有新的改革时期。
应着重了解宋代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改革创新举措,宋代的三次兴学,三舍法、苏湖教法、学田等内容;元的教育,重点抓住其民族性特点。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教育家,应全面掌握他的教育思想。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三舍法、苏湖教法、学田、回回国子监、理学、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朱熹的复性说、分阶段教育思想及读书法。
3、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宋元时期的官学;朱熹的分阶段教学思想和读书法;朱熹的教育作用思想。
4、教学难点:难点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朱熹的复性说。
5、教学内容第一节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宋统治者有鉴于唐末、五代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危害,实行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抬高文人的政治地位宋初各地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削弱武将兵权,重用儒臣,实行儒臣执政的策略。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以文治军,重用文人儒臣;另一方面重视科举制度,扩大录取名额,提高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地位,以鼓励读书士子奋发进取。
并通过科举大量取士,宋初每科录取人数之多,大大超过了前代。
(二)尊孔崇儒为了推行重文政策,宋代统治者刻意尊孔崇儒。
早在建隆三年(962 年)宋太祖即命在国子监中“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师像,并撰文颂扬孔丘和颜渊。
宋太宗即位后,也明确规定,选用人才“须通经义,遵周孔之教” ,竭力提高儒学地位。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1012 年)改为“至圣文宣王” 。
撰写《崇儒术论》,并命人校定儒经,颁行天下,作为官方指定教材。
(三)重视佛道宋初几代皇帝都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
真宗在撰写《崇儒术论》的同时,又作《崇释论》,有意把佛教作为辅助儒学的统治工具,同时宋王朝对道教亦大加提倡,真宗时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
第3章 秦至清末的教育制度
开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三字经》
宋人所作,最有影响的蒙学读物,几乎成为蒙书的 代名词。全文1086字。
成功的奥秘: 第一,内容丰富,知识密集。 第二,句子短小,便于诵读。 第三,语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易懂。
简短押韵,便于诵读; 孝弟内容,切于伦常。 “开蒙养正之最上乘”,清代蒙学必读书。
开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出则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谨而信)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
篇末歌颂汉德: “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
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风雨 时节,莫不滋荣。灾蝗不起,五谷孰成。圣贤并进, 博士先生”。
《千字文》
南北朝周兴嗣所作,将不重的千字编缀成韵文。 四字一句,共250句。精妙佳作。
基本内容: 天文岁时,上古历史;伦理道德,传统纲常; 宫廷宏伟,达官显贵;名人伟绩,名胜古迹。
第三章
秦朝至清末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文教政策
学校制度
选士制度
书院制度
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订、颁行的关于文化 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政策。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官学:官府开办的学校。 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 私学:学者私人开办的学校。 包括经师讲学和童蒙教学两级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学校制度
中国古代 文教政策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是指在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中,国家对于教育和文化领域的政策和措施。
古代中国的文教政策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注重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旨在培养忠诚于皇帝和国家、有德有才的士人。
在秦汉时期,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的政策,破坏了古代文化的传承,但汉武帝后期又采取了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恢复措施,推广了儒家文化。
隋唐时期,隋炀帝推行了废科举,但唐朝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加强了文教政策,推广了儒家经典,支持佛教和道教,兴办了学校和图书馆。
宋代时期,首先提出了“文治”、“科举”、“书院”等概念,建立了徽州祠堂、龙泉窑等文化机构,使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明、清三朝时期,文教政策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仍沿袭了儒家经典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忠臣孝子、重视礼仪道德,同时也允许了其他学派和学说的存在,如道家、佛教、理学等。
总之,中国古代文教政策长期以来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以培养忠诚于皇帝和国家、有德有才的士人为目的,同时也允许其他思想和学派的存在,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
- 1 -。
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军队文职讲义精华摘录: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①重视科举,重用士人②“三次兴学”,广设学校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主要内容: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第二次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主要措施: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主要措施: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③尊孔崇儒,提倡佛道(2)教育制度宋朝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
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
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监学及县学。
①中央官学国子学亦称国子监,既是宋朝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太学:地位比国子学低,是宋朝兴学育才的重点,也是中央官学的核心。
辟雍:太学的分校。
四门学、广文馆:是为士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预备学校。
专科学校: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六所。
武学是宋朝最早建立的专科学校。
②地方官学a.宋朝地方官学大发展开始于“庆历兴学”。
b.“学田制”确立。
在办学经费上,实行以学田为主,政府资助、社会献田、捐款集资等多种途径相结合。
c.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又称“苏湖教法”。
该制度始于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造就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分斋教学制度是在中国教学制度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实行分科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制度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教育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价值观和社会道德的传承手段,对于培养后代的品德和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以及学校制度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家庭教育和官方教育。
1. 家庭教育在古代中国,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早和最基本的途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负责传授基本的生活知识和道德价值观。
在这个阶段,父母主要通过讲述故事、启发性的提问和亲身示范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技能。
2. 官方教育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将进入官方教育体系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学校,学校作为学习和培养未来精英的场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官方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被赋予了更高的权威地位,他们负责教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二、古代中国的学校制度在古代中国,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学校,涵盖了各个层级和专业领域。
1. 宫廷学校宫廷学校是古代中国最高层次的学校,为皇族和贵族子弟提供教育。
这些学校通常设立在皇宫内部,由宫廷教育官员负责管理和教授。
宫廷学校的课程内容以经典文化为主,包括儒家经典、音乐、舞蹈等。
2. 私塾私塾是古代中国一种普遍存在的学校形式,由私人资助和管理。
这些学校通常在富有人家或知识分子的家中设立,由有学识的老师或学者执教。
私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
3. 书院书院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学校模式,旨在培养政治家和官员。
这些学校通常由政府资助和管理,致力于培养具有才干和道德修养的学生。
书院的课程内容包括政治、国策、文学、历史等。
4. 少年班少年班是为儿童提供教育的学校,主要以乡村地区为主。
这些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年幼的儿童掌握基本的读写和算术技能。
少年班的教育内容通常比较简单,以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为主。
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价值观。
官方教育主要面向少数优秀的子弟,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政治和社会精英。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文教政策:一个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水平和重心。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夏朝:以“射”造士重视军事教育。
弓箭是当时战争中主要的武器装备之一,培养擅射的武士是统治者的要务。
教育便具有此项特点二、商朝:以“乐”造士《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孔子说:“殷人尊崇鬼神,领导人民侍奉鬼神,重鬼神而轻视礼仪,重刑罚而轻视奖赏,尊严而不亲和。
这给人民造成的弊端就是放荡不安分,好胜而没有廉耻之心。
周人崇尚礼而好布施恩惠,尊奉鬼神但敬而远之,亲近人并且忠厚待人,用爵位等来对人进行赏罚,亲和而不尊严。
这给人民造成的弊端就是贪利取巧,重文饰不知羞愧,相互残害而不知道事理。
”三、西周:以“礼”造士这种文教政要求为国家培养通晓并遵守礼仪的官员。
这可视为中国“文官政治”的开端。
礼:《说文解字》有言,”礼,覆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依此可知,它实指祭神的仪式和心态,其引申意为敬意、敬礼或礼貌。
周朝对礼赋予了“敬德保民”的新内涵。
西周的以“礼”造士为孔子所倡扬,更为西汉之后的历代帝王所借用,从而形成了“重教兴学”的传统,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重德轻智”的基调。
四、春秋战国:“礼”文“戎”实所谓“礼文”,继续打着礼的旗号,以礼相标榜,以礼为文饰。
所谓戎实,则是以军事力量的积累作为实际的、潜隐的考量。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但历史惯性决定,西周重礼的传统难以断然割裂。
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兴养士之风。
官学教育耗财多而收效慢,故大多数统治者均不修官学,而讲财力倾斜于军备。
除以礼示人外,还重视礼在教化中的功用。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一、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书同文:统一文字工作;行同伦:匡正异风异俗;2、设三老以掌教化;3、禁游宦;4、禁私学,焚书坑儒;5、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二、汉代:独尊儒术1、设五经博士;2、兴太学;3、以儒术取士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尊崇儒学二、玄学的滥觞玄学的思辨哲学,直承老子,而其人生观、教育观,则多取法于庄子。
第一章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PPT课件
(六)中国古代的文教政策强调教育工作者应以道德教 育为中心。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官学
一、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汉代官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正式确立。 (一)汉代的中央官学
1、太学
(1)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地位相当 于今之教授。博士首领在西汉 称仆射,在东汉则改称为祭酒。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大汶口陶器
成均之学
虞庠之学
第四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和发展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殷商的学校教育 庠”、“序”、“校”和“瞽宗
二、学校教育的初步发展——西周的学校教育 官师不分
(一)西周的“学在官府”
政教合一
(二)西周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 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 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 “大艺”、“小艺”之分,礼、乐、 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 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太学的学生,最初称“博士 弟子”,或简称“弟子”,东 汉多称“诸生”或太学生。
(2)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太学教学以经书为主要内容,儒家经典是主要的教材。
汉代太学的教学,还有注重“师法”和“家法”的传 统。所谓“师法”一般是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 经说。如果大师的弟子,其后能对师说有所发展,能够形成 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承认,便形成家法。
(二)汉代的地方官学
二、封建官学制度的完备——唐代官学
(一)官学的学校类型
(二)官学的入学资格与学额规定
国子生须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太学须文武五品 以上子孙,四门学须文武七品以上子弟及庶人之俊 异者,书学、算学、律学须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 通其学者。崇文馆和弘文馆则招收的是皇族子孙和 勋戚子弟。
中国教育史辅导课件
3.师生观:“尊师爱生”和“宽严结合”
十、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 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 视教育;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 了条件;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 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 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 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倡导尊师爱生,树立了一个理想教师的典范。
4、汉代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御定统一的教材。《五经》是太学法定的教 育课程,如熹平石经。 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 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设科射策” 。 影响:使“学而优则仕”制度化。
三、唐代完备的中央官学体系
1、唐代学制系统:六学二馆 2、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 (1)师生来源 (2)入学制度 (3)教学计划 (4)学校管理 3、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第一节 孔子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 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六经 二、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与政治 教育与经济:“庶富教思想 ” 教育与军事 教育与法律
三、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 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2)熙宁---元丰兴学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整顿地方官学 改革科举考试的方法与内容 (3)崇宁兴学 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 学 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县学、州学、太学 三级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 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中国教育史 文教政策和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文教政策与教育宗旨一、汉代:“独尊儒术”汉武帝即位后,在教育上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了教育在育才和优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经典表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影响:第一、确定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二、隋唐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重振儒术:第一、尊孔。
孔子在唐代的地位很显赫。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封赠。
二是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
第二、整理,统一儒经。
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的《五经正义》,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开成石经》。
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汉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对于儒、佛,道三学,分主次轻重地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
因此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1.重振儒术:尊孔、统一儒经,提高儒士地位2.兼容佛道3.与汉代儒术独尊不同,既是儒学的复兴,也是儒学与佛道思想的结合。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与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各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文制军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为用。
由于统治者的积极提倡,为“理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明清1.尊经崇儒2.推崇程朱理学3.实行文化专制:一是文字狱。
二是改编,销毁书籍。
三是成立编书馆。
明清两代把文教事业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都得到空前发展,而另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其专制程度也是历代以来罕见的。
第五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文教政策及教育制度
鸿都门学,东汉灵帝(178年)设立,因校 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此名,这所学校实际 是宦官与官僚集团政治斗争的产物,是宦 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而 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 校。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 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发展
东汉时,郡国学校得以普遍设立,官学私 学交织发展,形成“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的景象。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官学 国家处于战乱分裂之中,官学或兴或废, 地方官学较之中央官学更为衰废。
1.等级性逐渐放宽,教育对象有所扩大。 唐代以后,大官僚或豪门大地主势力逐渐 削弱,中小地主力量增加,迫使统治者放 宽官学的等级性。宋代国子学、太学入学 门槛对品第均有所降低。明代国子学不再 作等级性规定,明中叶以后实行“捐监”, 即凡捐资纳粟于政府,其子弟可以入监内 肄业。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发展
2.专门学校的产生 (1)魏明帝开办律学,这是我国古代法律专 科设学的开始。 (2)西晋,武帝立书博士设弟子员。 (3)南朝宋文帝开设医学(443年),这是 我国医学专科教育开始。 (4)宋文帝时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科 并立。四学馆(438,439年)各聚门徒就 业,“江左风俗,于斯为美”。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发展
(二)官学体系和制度的确立与兴盛——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222年—589年),由于 长期的封建割据战争,封建官学处于时兴 时衰,时设时废的状态中。但这一时期又 是民族大融合、学术争鸣昌盛的时期,文 化教育有所发展,尤其在官学制度上,相 继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官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宁兴学
推行三舍选考法 创设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提举学事司 增设画学、道学
宋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等级性逐渐放宽,教育对象有所扩大。 官学形式有所发展。
画学、武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 学校管理和教学制度有所健全和改进。
旁系——崇文馆、弘文馆
祠部设有崇玄学,太卜署设有卜筮学 太医院设有医学,校书郎设有校书学 集贤殿书院(中央图书馆) 皇族小学
(三)私学制度
唐代官学极为兴盛,私学同样发达。 儒学私学和佛学私学都很流行。
七、宋元时期
宋:960-1279年,结束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 元:1279-1318年,蒙古族建立的统一政权
创立算学和医学,官办科技专科教育发端
(二)私学的新发展
私学内容大大丰富; 儒、玄、佛各家聚徒讲学
出现妇女讲学; 宣文君——我国古代第一位女博士
家庭教育获得较大发展。 颜之推——《颜氏家训》
六、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
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并重建强 大的中央集权政治。呈现少有的盛世景象。
4. 西周时期的教学管理制度
基本制度(开学典礼、定时上课、课外作业等) 视学制度
天子视学。一年四次,与敬老养老结合进行 视学考试。隔年一次 奖惩制度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教育
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 教育——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勃兴,学派纷呈,
第五讲
育才与储才:中国古代的 文教政策与学校制度
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订、颁行的关于文 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政策 。
官学:是官府开办的学校。 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
私学:是学者私人开办的学校。 一般包括经师讲学和童蒙教学两类。
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分期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代 汉代
五、魏晋南北朝——继汉开唐
分裂割据,朝代交迭频繁,无法形成统一的 文教政策。
儒家经学失去了独尊地位,佛、道、玄学盛 行,教育思想的发展出现多元化。
(一)官学制度的新发展
建立国子学,中央官学实行“双轨制” 太学(BC124年)和国子学(278年)
建立分科教学制度,打破汉代官学模式 文学、史学、玄学、经学并列为官学内容
庆历兴学
将兴学育人与科举改革结合起来,培养和选拔“明 体达用”的人才。
推行胡瑗“苏湖教法”,作为太学教学模式。
苏湖教法的核心——分斋教学 经义斋: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 治事斋:分治民、讲武、水利、历算等科
文理分科和主副科制度,具有开创意义。
熙宁、元丰兴学
整顿太学,实施“三舍法”和“积分制”; 整顿地方官学,推行“学田制”; 颁布《三经新义》为必读教科书;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
原始社会——出现学校雏形(成均、庠) 夏商时期——学校教育产生 西周时期——学校制度完备
(一)夏代的教育
夏朝,创立我国最早的学校。 序(军事教育为主) 校
特点——“以射造士”
(二)商代的教育
商朝,继承与创新,教育发生分化 庠:承自虞舜时期,实施孝悌教化 序:承自夏代,军事体育 瞽宗:新的学校类型,礼乐教育
学生管理。监生、生员。 待遇优厚;学规严厉;监生历事制度
(三)私学制度
私塾遍布城市乡村,教育普及程度较前代大为提高。 读书识字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中举做官被认为是
最荣耀的人生道路。
历代文教政策的共性特征
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的政治服务作用。
儒家思想是文教政策的主体。强调“德治”和“教 化”,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兴旺发达。
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兴学校以育贤才、广教化 BC124年,开设太学,标志封建官学制度建立。
重选举以任用贤才 选举人才的办法得到制度化、法制化 。
(二)官学制度
中央官学
太学。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学之始。 博士、祭酒、博士弟子员
宫邸学。皇室的家学。 鸿都门学。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
地方官学——文翁兴学
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首位,忽视或排斥生产知识、 自然科学和技术训练,导致我国古代教育畸形发展, 严重阻碍了向近代教育的转化。
(一)文教政策
宋——“重文治抑武功” 鼓励发展文化教育;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支持佛道,三家融合而产生新儒学。
元——“遵用汉法” 武力镇压、民族歧视的同时,极力笼络;
“理学”成为元代的官方统治思想。
(二)官学制度
北宋三次兴学运动
庆历兴学——范仲淹主持 熙宁、元丰兴学——王安石主持 崇宁兴学 ——蔡京主持
(三)行吏师制
取消独立的学校和专职教师
三老制——地方基层学官,负责 “行同伦” 博士制——设博士官70人,各家学者担任。 吏师制——以吏为师。
四、汉朝的学校教育
无为阶段:西汉初年, “无为而治”, 私学复苏。
有为阶段:汉武帝即位,励精图治。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
(一)文教政策
特点——“以乐造士”
(三)西周教育——学校制度完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
1. 西周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合一,官师不分。
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由国家占有和管理; 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学校管理者,也是教师; 教师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但地位不低。
(三)私学制度
汉代私学盛行的原因: 入仕为官必须读书求师; 官学名额数量有限; 私学环境宽松; 经师大儒从事私人讲学。
汉代私学的类型
小学阶段。称为书馆、学馆、书舍 前段——为“蒙学”,学习识字 后段——为专经的准备阶段,《论语》《孝经》
专经阶段。称为经馆、精舍、精庐 私学的高级形式,专习一经或数经。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由此奠基。
(一)官学衰落的原因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学在四夷; 官学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贵族子弟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无心向学。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 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 入于汉,少师阳、击罄襄入于海。
——《论语·微子》
(二)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
学田制:颁置土地给官学作为固定的办学经费 教官试:严格选拔官学教师,定期考核、三年一任
(三)私学制度
宋元明清四朝的私学,是汉唐私学的继续和发展。
蒙学,也称乡学、村学或私塾。 宗族设立的称“义学”,富家设立的称“家馆”。 教学基本内容为背书识字,培养道德伦常。
经馆。以应科举为目的程度较高的私学阶段。教学 基本内容为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为主。
法家私学:本源于儒家,但反儒最为彻底,主张 “壹教”,铲除私学。
稷下学宫
齐国都城临淄稷门之下,建立的一所高等学府。 名为齐国官办,实为各派大师所办私学之总汇。 当时名闻列国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中心。
办学宗旨——“不治而议论” 管理体制——融官学与私学为一体 教学管理原则——自由教学论辩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学生管理守则——《弟子职》
学术下移 士阶层崛起
士的构成
没落贵族子弟 司礼乐的官员流落民间 庶民等级上升而来
(三)各家私学概况
儒家私学:孔子创立,战国时分八派,影响最大的 是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
墨家私学:墨子创立,与儒家并称为“显学”。汉 代转入民间,成为侠者。
道家私学:老子创立,战国时分为两派,其一为稷 下黄老学派;其二庄子学派。
礼,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 乐,陶冶人的内心情感,使礼变为内在精神需要。
4. 西周时期的教学管理制度
基本制度(开学典礼、定时上课、课外作业等) 视学制度
天子视学。一年四次,与敬老养老结合进行 视学考试。隔年一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 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 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文化教育空前繁荣,官学制度臻于完备。
(一)文教政策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二)官学制度
国子寺(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的专门机构 国子祭酒
我国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长官 之始,从隋朝沿用至清朝。
唐代的中央官学体系
直系——国子监下设“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大学性质) 书学、算学、律学(专科性质)
八、明清时期
文教政策 官学制度 私学制度
(一)文教政策
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官学所习内容完全以科举考试为依据,学校 日益成为科举的附庸,日趋衰败。
(二)官学制度
国子监设置的完备。既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也是全国最高学府。
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备。明确规定教师的职责和资格, 讲义送朝廷审查,严厉禁止自由发表意见。
2. 西周时期的官学系统
国学: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而设,大司乐主持 大学——15岁入学,修业9年 小学——8岁入学
乡学:地方学校,只有小学一级。大司徒负责
3. 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
六艺 大艺
礼: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综合艺术课 射、御:军事训练课
小艺
书、数:基础文化课
礼与乐紧密配合,构成六艺教育的中心。
三、秦朝的学校教育
书同文、行同伦 禁私学 行吏师制
(一)书同文、行同伦
“书同文”——法定的标准小篆字体。
苍颉篇
李斯
识字课 “行同伦”——融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禁私学
焚书坑儒 颁“挟书令”,并禁止私学。 BC211年,坑杀460余名儒生。
影响:对文化典籍造成严重破坏; 加剧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