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 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一、背景介绍时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却往往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
为了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参与者进行时间知觉实验,研究人们对于不同时间间隔的感知能力和变化规律。
二、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与工具- 计时器:用于记录实验中各个时间间隔的经过时间。
- 问卷调查表:用于收集参与者对于时间知觉的主观评价和反馈。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前,研究者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与工具,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好实验的时间间隔范围。
确保实验参与者的身心状态良好,能够全神贯注地参与实验。
步骤二:实验介绍和说明在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向参与者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流程,并说明实验中的时间间隔范围,以及如何进行实验和填写调查表。
步骤三:实验进行1. 研究者将一系列时间间隔设定为待测区间,例如5秒至60秒。
2. 研究者开始计时器,启动一个时间间隔。
3. 参与者观察计时器,直到他们认为时间间隔已过。
4. 参与者按下计时器的停止按钮,记录下他们感觉经过的时间。
5. 重复步骤2至4,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实验。
步骤四:问卷调查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向参与者分发调查表,要求他们根据实际感受回答一系列与时间知觉相关的问题。
例如:他们是否觉得某个时间段比实际经过的时间更长或更短,以及他们对于实验中时间间隔的认知程度等。
步骤五: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者收集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和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以得出时间知觉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规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并不总是与实际经过的时间一致。
在实验中,有些时间段被感知为更长的时间,而有些时间段则被感知为更短的时间。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首先,时间间隔的长短会影响参与者对于时间的感知。
通常情况下,较短的时间间隔会被感知为更长的时间,而较长的时间间隔则会被感知为更短的时间。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引言:时间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时间的感知并非完全客观,而是受到个体的主观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奥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探索时间感知与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给出实验的背景、目的、方法以及结果,并对实验的意义进行一些探讨。
背景:时间感知是人类认知体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常常被证明是有偏差的。
例如,当我们期待某件事情时,时间往往感觉变得缓慢,而在无聊或痛苦的情境中,时间则似乎过得更加漫长。
这种主观时间感知的偏差引发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他们试图探索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如何受到个体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的。
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时间知觉与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找出影响时间感知的主要因素。
通过研究时间感知的变化规律,我们希望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时间提供一些实践价值。
方法:实验采用了随机双刺激方法,参与者需要判断两个时间间隔的长短。
我们共招募了50名参与者,他们的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分布均匀。
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基础时间感知的测试,第二部分是测试心理因素对时间感知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测试生理因素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结果:在第一部分基础时间感知的测试中,结果显示参与者对于时间的知觉偏差较小,普遍能够准确判断时间间隔的长短。
然而,在第二部分测试心理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心理状态的不同会对时间感知产生显著影响。
当参与者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时,时间感知似乎变慢,反之,当他们受到压力或疲劳的影响时,时间则变得更快。
在第三部分测试生理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生理反应的不同也会对时间感知产生影响。
当参与者的心率加快时,他们倾向于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而当呼吸变得急促时,他们则倾向于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时间感知的偏差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的。
心理因素如情绪状态和压力,以及生理因素如心率和呼吸频率,都可能对时间感知产生显著影响。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但是辨识和感知时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们的时间知觉是如何工作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参加了一个时间知觉实验,以下是我的报告。
实验流程实验中,我们被要求观看一个屏幕上的数字,并尽可能快地按下一个按钮,以反映出我们感受到数字持续的时间。
在每个试验中,数字的持续时间在1.5秒至4.5秒之间变化,并被随机地呈现。
总共有100个试验(包括练习)。
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后,我们将每个试验中我们感知到的数字持续时间与实际数字的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我们通常会高估较短时间的持续时间,低估较长时间的持续时间。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我们的大脑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和处理变化快、紧急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其中有些试验中,我们会出现超长或超短的反应时间。
这可能与我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关,例如感到焦虑、疲倦等。
结果讨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时间知觉并不准确,可能受到我们的感知和认知因素的影响。
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和脑区活动,找到更深层次的解释。
实验中的超短或超长反应时间也突显出我们的时间知觉可能会受到情绪和状态的干扰。
这意味着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尝试控制和调整我们的心态。
结论时间知觉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时间知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数字持续的实际时间、我们的感知和认知因素,以及我们的情绪和状态。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同时也需要意识到情绪和状态对我们时间感知的影响。
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研究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的影响。
而本实验的主要实验方法是复制法。
结果表明: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相同的刺激方式差异1、引言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
研究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时,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估计时间的差别阈限,也可以用复制法测量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复制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被试自己操作这样被试注意力较易集中。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在操作时要求被试必须复制出在感觉上与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一般来说,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准确性较高,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
K.Von.Vierodt等人在研究时间知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短的时间间隔容易被高估,产生正的常误;长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
在它们之间有一个从高估到低估的转折点,称之为无差别点。
这个点大约在 0.7秒处。
无差别点的个别差异很大。
有研究指出,对短的时间间隔估计偏高,对长的时间间隔估计偏低,是以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因为短时间作用的刺激不能引起抑制适应,反而有兴奋后作用,因而产生对时间估计过长的现象。
刺激物较长时间的作用容易导致抑制,由于抑制过程占优势,于是出现对时间估计不足的现象。
此外,人的知觉时间还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来测量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讨论了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
2、研究方法2.1被试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学1001班10名被试,男生2名,女生8名2.2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1)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有连续光和闪烁光。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姓名唐贤学号222010306011003 专业心理学(师)年级 2010 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同组人姓名王俊、刘前旭成绩时间知觉实验摘要: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在于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实验分为实验1和实验2,分别检验闪光频率和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闪光频率分快闪和慢闪,刺激类型则用声、光刺激,以区别不同感觉器官对于时间知觉的影响,或以连续、始末、断续的几种方式刺激,以区别不同方法描述的刺激对于时间知觉的影响。
关键词:时间知觉、闪光频率、时距1、引言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分为时序知觉和时距知觉,时序知觉是指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是时间知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相对于时序知觉而言,时距知觉的研究更多,主要围绕动物和人类被试展开。
研究时间知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范式:预期式研究和回溯式研究。
预期式研究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刺激时距呈现后,要对该时距进行估计;回溯式研究则是指刺激时距呈现后才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时距进行估计,而在实验前被试是不知道要进行时距估计的。
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同一时距的判断,预期式判断显著大于回溯式判断。
回溯式判断的被试间显著大于预期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
而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而在回溯范式下,则没有影响。
刺激的时距长度和刺激的复杂性和时距判断率则只对回溯式判断产生影响。
刺激时距长度和时距判断率成反比关系,而刺激复杂度和时距判断率成正比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时距刺激(5-14.9秒)两种范式的时距判断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不同感觉通道时间知觉差异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通道辨别时距知觉,视觉通道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几张图片,被试猜测图片呈现多长时间,听觉通道中给被试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同样让被试猜测歌曲播放时间。
比较两种不同感觉通道被试猜测时间与真实时间的差距,发现,时距知觉的听觉编码要优于视觉编码。
关键词:视觉听觉时间知觉引言: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应。
人类知觉到的世界具有时间上先后绵延的性质,因此具有时间知觉,人们才能区分先后,理解连续的动作和行为。
时间知觉又分为时序知觉和时距知觉,本实验中只讨论时距知觉。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记录,分析视觉通道的时间编码与听觉通道的时间编码之间的差异。
实验中,视觉通道是通过图片浏览的形式实现,听觉通道则是有主试放几首轻松愉悦的曲调。
方法:被试:西科大法学院心理12级一名学生仪器:一台计算机5副图片5首歌曲实验程序:实验中,被试先处于放松心态,并且在实验时不需要在心中默默计算时间。
准备好后,被试用幻灯片分先后顺序给被试呈现5副图片,被试进行初步估计每幅图片所呈现的时间,并记录在纸上。
随后,被试休息一段时间,主试在给被试放音乐,被试在听完每段音乐后记录其感觉音乐播放的时间,放完5首音乐后被试记录完后实验完毕。
结果:如下表视觉通道时差平均数=10.4听觉通道时差平均数=6.4讨论:不需要其他假设检验就可看出,时距知觉编码中听觉编码明显要优于视觉编码。
但本实验中只用了一名被试数据,没有普遍,很难说是否是被试自身某些因素而导致这种结果。
另外,实验材料中图片呈现时间相同,且整个材料中时间都局限在25-40s的时间内,不能讨论在更长时间或者更短时间内听觉编码与视觉编码的差异。
结论:在25-40s这短时间内,人的时距知觉的听觉编码要优于视觉编码。
参考文献:郭秀艳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4、时间知觉实验
心理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心理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时间知觉实验指导老师:
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2014 年10 月14 日
出两声鸣响,被试判断后面一声与前面一声的长短,如果后面一声更长就按“>”,反之就按“<”,若相等则按“=”。
)做100次实验,主试记录实验数据。
再按照实验设计更改刺激方式,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图1:
表1:
表2:
表3:
讨论:
由于时间问题,本组只做了一组半的实验,有效实验数据只有一组,所以采用了卡方分析,由上表的结果能看出,P=0.422,由于P大于0.05,所以差异性不显著。
但是这与实验的预期结果不符合,是实验的设计和被试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的。
本实验的预期实验结果应该是时间知觉受到感觉通道的影响时,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时间,是一种抽象而又神秘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时间的流逝,然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又是如何呢?时间知觉实验就是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一项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以期能够对时间知觉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了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被试者将被安排在不同的情境下,比如在等待的情境下、在忙碌的情境下、在放松的情境下等,被要求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时间的感知和评估。
其次,被试者将填写一份关于时间知觉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最后,研究者将对被试者的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关于时间知觉的结论。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首先被安排在一个等待的情境中,比如在医院候诊室等待就诊。
他们将被要求记录自己在等待过程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或者在等待过程中的焦虑和不耐烦程度等。
其次,被试者将被安排在一个忙碌的情境中,比如在工作中进行任务处理。
他们同样需要记录自己在忙碌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或者在忙碌中的效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等。
最后,被试者将被安排在一个放松的情境中,比如在休闲时光中阅读或聊天。
同样需要记录自己在放松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或者在放松中的愉悦程度和放松程度等。
实验结果:通过对被试者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在等待的情境中,被试者普遍感到时间过得很慢,焦虑和不耐烦程度较高;在忙碌的情境中,被试者普遍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效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在放松的情境中,被试者普遍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愉悦程度和放松程度较高。
这些结果表明,被试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存在明显的差异,时间知觉受到情境的影响较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时间知觉有了一定的认识。
时间知觉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情境和个体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时间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人们对时间流逝、事件持续时间以及时间间隔的感知和判断。
为了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机制,我们进行了本次时间知觉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时间知觉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 掌握时间知觉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三、实验原理时间知觉实验基于时间估计任务,通过比较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的反应时间,来研究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实验过程中,被试需要观察一个时间间隔,然后通过按键来报告观察到的持续时间。
通过分析被试的反应时间,可以得出时间知觉的估计误差。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实验前,我们对实验环境进行了布置,确保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同时,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电脑、计时器、键盘等。
2. 实验步骤:(1)被试招募:招募了30名年龄在18-25岁的被试,均为我校本科生。
(2)实验指导:向被试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确保被试了解实验过程。
(3)实验实施:将被试分为三组,每组10人。
每组被试进行5次实验,每次实验包括10个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分别为1秒、2秒、3秒、4秒和5秒。
(4)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观察到的持续时间。
五、实验结果1. 个体差异: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被试的时间知觉存在个体差异。
部分被试对时间间隔的估计误差较大,而部分被试的估计误差较小。
2. 群体差异:通过对比三组被试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被试在时间知觉上存在一定差异。
六、实验总结1. 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时间知觉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这可能与被试的生理、心理因素有关,如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能力等。
2. 时间知觉的群体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被试在时间知觉上存在一定差异。
这可能与被试的生活经验、教育背景等因素有关。
3. 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时间间隔、被试注意力、情绪等因素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实验报告时间知觉(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以期为时间知觉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包括秒表、计时器、计时软件等;实验材料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3. 实验步骤:(1)将志愿者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进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实验。
(2)生理因素实验:要求志愿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观察秒表,记录自己感知到的时间长度。
(3)心理因素实验:要求志愿者在观察秒表的同时,思考一个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记录自己感知到的时间长度。
(4)环境因素实验:要求志愿者在嘈杂的环境下,观察秒表,记录自己感知到的时间长度。
4. 数据收集:实验结束后,收集每组志愿者的实验数据,包括感知时间长度和实际时间长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对比生理因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发现生理因素对时间知觉有一定的影响。
生理因素实验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存在一定的偏差,而对照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较为接近。
2. 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对比心理因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发现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心理因素实验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存在较大偏差,而对照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较为接近。
3. 环境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对比环境因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发现环境因素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环境因素实验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存在较大偏差,而对照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较为接近。
四、结论1.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2. 生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知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的偏差上。
3. 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知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的偏差上,且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程度较大。
最新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人类时间知觉的可塑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个体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差异。
实验方法:
1. 参与者:共招募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无感知障
碍疾病史。
2. 设备:使用高精度计时器进行时间间隔的控制和记录,同时使用问
卷调查和心理测评工具收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和心理状态。
3. 实验设计:实验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时间知觉
测试。
- 阶段一:基础时间知觉测试,记录参与者在无干扰情况下对时间
的感知。
- 阶段二:干扰因素介入,通过音乐、光线变化等外部刺激,观察
时间知觉的变化。
- 阶段三:情绪影响测试,通过观看不同情绪的视频片段,分析情
绪状态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4. 数据收集:记录每个参与者在各个阶段的时间知觉差异,并进行统
计分析。
实验结果:
1. 基础时间知觉测试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对短时间间隔(如1分钟)
的估计相对准确,但对较长时间间隔的估计误差较大。
2. 外部干扰因素介入后,参与者的时间知觉出现显著变化。
例如,在
快节奏音乐的影响下,参与者倾向于低估时间长度。
3. 情绪状态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在观看快乐视频后,参与者普遍
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而在观看悲伤视频后,时间感知变慢。
结论:
时间知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外部环境刺激和情绪状态是影响个体时间知觉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时间知觉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可能对相关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心理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时间知觉(无反馈)
时间知觉(无反馈)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
研究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时,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估计时间的差别阈限,也可以用复制法测量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复制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被试自己操作这样被试注意力较易集中。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在操作时要求被试必须复制出在感觉上与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一般来说,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准确性较高,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
K.Von.Vierodt等人在研究时间知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短的时间间隔容易被高估,产生正的常误;长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
在它们之间有一个从高估到低估的转折点,称之为无差别点。
这个点大约在 0.7秒处。
无差别点的个别差异很大。
有研究指出,对短的时间间隔估计偏高,对长的时间间隔估计偏低,是以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因为短时间作用的刺激不能引起抑制适应,反而有兴奋后作用,因而产生对时间估计过长的现象。
刺激物较长时间的作用容易导致抑制,由于抑制过程占优势,于是出现对时间估计不足的现象。
此外,人的知觉时间还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来测量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一、目的1.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2.检验各种因素和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1)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有连续光和闪烁光。
(2)声刺激(750Hz纯音),呈现方式有连续声和间断声。
三、方法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时间知觉实验
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关瀚文学号222012306022011 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 2012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2013.9.25 同组人姓名洪万里单宏宇成绩时间知觉实验关瀚文(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摘要(小5,黑体,加粗,“摘”与“要”之间空一个字符)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采用复制法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刺激时间长的估计差值大于刺激时间短的情况,闪光频率慢的估计差值大于闪光频率快的情况以及空时距的估计差值大于实时距的情况。
得出闪光频率的快慢,光点的刺激方式即实时距与空时距,以及光点呈现的时间长短都是影响估计时间准确性的因素之一,慢闪对于时间估计的准确性要低于快闪的准确性,空时距下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低于实时距的准确性,刺激时间越长时间估计准确性越低的结论关键词:时间知觉时距闪光频率1引言时间知觉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主要包括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
时序知觉指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时距知觉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在时间知觉实验中有两种实验范式,分别为预期式研究和回溯式研究。
预期式研究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刺激时距呈现后,要对该时距进行估计。
回溯式研究是指刺激时距呈现后才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时距进行估计,而在实验前被试是不知道要进行时距估计的。
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同一时距的判断,预期式判断显著大于回溯式判断。
回溯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显著大于预期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
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
而在回溯范式下,则没有影响。
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元方16级师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400715)摘要: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快闪光和慢闪光呈现时间的准确性,并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中,被试的时间估计结果的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0.718,时距在实验中有主效应,且被试时间估计的结果没有高估、低估现象。
我们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本实验中影响估计时间准确性的因素有任务难度(时距)、被试的过去经验、被试真实实验次数以及被试情绪、刺激性质和实验环境,并用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解释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时间知觉预期式研究复制法分段综合模型1 引言时间知觉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主要包括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
其中,时序知觉是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是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研究时间知觉有两种常用实验式是回溯式研究与预期式研究。
预期式研究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刺激时距呈现后,要对该时距进行估计。
回溯式研究是指刺激时距呈现后才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时距进行估计,而在实验前被试是不知道要进行时距估计的。
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研究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同一时距的判断,预期式判断显著大于回溯式判断。
回溯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显著大于预期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
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
而在回溯式下,则没有影响。
而在认知加工方面,预期式时距估计要求被试对正在流逝的时距进行时间信息的提取、编码和储存;回溯式时距判断往往要求被试从短时记忆中提取刺激时距间的非时间信息进行编码,通常是对事件编码的提取,因而更多地涉及记忆因素。
研究时间知觉的四种常用实验方法是:恒定刺激法,复制法,言语反应和制造法。
恒定刺激法是相继呈现两个时间刺激(其中有一个是标准刺激,呈现的前后位置是随机排列),让被试进行比较,求得时间差别阈限,以此作为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指标。
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一)2024
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时间知觉是人类感知时间的能力,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时间知觉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通过进行一系列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时间知觉提供参考。
正文:一、时间知觉的心理学基础1. 时间知觉的定义和概念2. 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研究3. 时间知觉与大脑活动的关系4. 时间知觉的发展和变化5. 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二、时间知觉实验的设计和方法1. 实验材料和设备的选择2. 实验参与者的招募和筛选3. 实验过程的具体设计4.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5.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三、时间知觉实验的结果与讨论1. 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时间知觉实验结果分析2. 时间知觉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探讨3. 实验数据与现有研究结果的对比与分析4. 实验结果中的误差和偏差源的检测与修正5. 实验结果对时间知觉研究的意义和贡献四、时间知觉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1. 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潜在偏差和错误2. 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3. 实验样本的限制和扩大样本规模的建议4. 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环境因素的考虑5. 进一步研究时间知觉的方向和可能性五、总结与展望1. 对所进行的时间知觉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2. 时间知觉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3. 对未来时间知觉实验的展望和建议4. 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的总结5. 实验结果和结论的综合概括和总结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进行,我们对时间知觉的心理学基础、实验设计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对时间知觉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这些实验结果和分析能够为时间知觉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时间知觉能力测定实验的报告
时间知觉能力测定的报告教科院10(5)班第四组黄超群摘要本实验选取六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掌握用复制法研究时间知觉。
实验表明:时间知觉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被试估计时间的好坏与刺激呈现时间长短有关;被试估计时间与呈现刺激时间有显著差异,各呈现刺激的长短对被试估计时间是有影响的。
关键词时间知觉时间估计差异显著1 引言知觉是当前的客观事物对各个部分和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人类知觉到的世界具有时间上先后延续的性质,因此只有具备时间知觉,人们才能区分先后,理解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时间并不是为我们所能见的时针或分针,也不是任何具有实体的存在。
时间和空间一起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尺度,人们因为知觉到时间而履行生活的规律。
因为知觉到时间而持续或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可以说,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知觉是建立在时间知觉基础上的。
时间知觉又可以分为时序时间和时距时间。
时序时间让我们分清楚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则告诉我们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从知觉的通道特点和知觉对象的时空属性划分,知觉包含了视知觉、听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目前还有无觉察知觉的实验。
在这里,我们将研究的是其中的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反映了每个人对时间感觉的差异,这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
用复制法对时间知觉能力进行测定,复制法也可以称为平均差误法,具体做法是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复制出觉得和标准刺激一样长的时间,它操作时必须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2 实验方法2.1 被试6名在校大学生,应用心理学专业,21岁。
2.2 实验仪器BD—II—121A型时间知觉测试仪2.3 实验程序(1)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
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一、实验目的1.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2.检验那个因素和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操作过程每次实验看(听)到一个灯发光(一段声音),注意其发光(发声)时间,灯灭(声音停止)后再按键复制灯亮(声音响)的时间。
即从按下按键开始,一直按着不松开,直到操作者认为灯亮(声音响)的时间跟刚才看(听)到的灯亮(声音响)时间一样长再松开。
实验进行15次。
附1:每人做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均为2s连续光,另一组互不相同,作为对比组。
同时,4人互为对比,得出共性。
附2:表中加括号的数据为失真数据,加粗数字为更正数据。
四、实验讨论1.分析讨论不同刺激方式(声或光)在相同呈现时间下被试复制时间是否存在差异。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
由数据得,差异性是显然存在的。
而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活动内容、操作者情绪、操作动机及态度(证明能力或是新鲜猎奇)、周边环境的干扰(光线、声音)等。
2.分析讨论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是否有高估或低估现象发生,其规律如何?在相同刺激方式下,由潘的数据可得,同为连续光的情况下,连续光(2s)时平均复制时间被低估了223ms,占2s的11.15%,而连续光(5s)时平均复制时间被高估了358ms,占5s的7.16%。
但由于数据组有限,不能得出规律或共性。
3.本实验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研究是否一致。
研究表明,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实验中,除去潘连续光(5s)和李闪烁光(2s)的数据外,其他4组实验的确对光的复制有低估效应。
基本与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但实验中的两组声音实验均被低估,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
K.Von.Vierodt研究表明,约大于0.7s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本实验中8组数据均大于0.7s,而其中只有2组实验产生正常误,基本符合研究结果。
时间知觉测定的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测定的实验报告标题:时间知觉测定实验摘要:时间知觉是人类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研究时间知觉对于了解人类认知和心理过程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参与者进行时间知觉测定来探索不同条件下时间知觉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结果,可以了解到时间知觉的特点及其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实验室环境下的观察方法,在同一实验室中设置了不同条件下的时间知觉测定任务。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被告知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任务的完成时间将被记录下来并与实际时间进行比对。
实验一:负面情绪条件下的时间知觉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将处于负面情绪的条件下进行时间知觉测定。
首先,参与者被要求回忆出一段较为不愉快的经历,以引发负面情绪,然后开始进行时间知觉测定。
实验记录了参与者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和实际时间,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实验二: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时间知觉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将处于积极情绪的条件下进行时间知觉测定。
首先,参与者被要求回忆出一段较为愉快的经历,以引发积极情绪,然后开始进行时间知觉测定。
实验记录了参与者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和实际时间,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实验结果:实验一:负面情绪条件下的时间知觉实验结果显示,在负面情绪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知觉普遍变慢。
大多数参与者倾向于感觉任务完成需要的时间更长,与实际时间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实验二: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时间知觉实验结果显示,在积极情绪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知觉普遍变快。
大多数参与者倾向于感觉任务完成需要的时间更短,与实际时间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情绪状态对于时间知觉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负面情绪下,时间被感知为过得更慢,而在积极情绪下,时间则被感知为过得更快。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支持了情绪对时间知觉的认知影响。
这种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与注意力的变化有关。
在负面情绪下,人们倾向于专注于不愉快的经历或者任务本身,导致时间感知变慢。
而在积极情绪下,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专注于愉快的经历或者任务本身,导致时间感知变快。
时间知觉_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流逝、持续时间、时间间隔和事件顺序的感知。
时间知觉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本实验通过复制法测定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分析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2. 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3. 探讨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各半。
2. 实验材料:秒表、图片、录音等。
3. 实验步骤:(1)将被试分为视觉组、听觉组和混合组,每组5人。
(2)视觉组:向被试呈现图片,并要求被试猜测图片呈现的时间。
(3)听觉组:向被试播放录音,并要求被试猜测录音播放的时间。
(4)混合组:同时向被试呈现图片和播放录音,并要求被试猜测图片呈现和录音播放的时间。
(5)记录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计算平均误差。
四、实验结果1. 视觉组、听觉组和混合组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分别为:视觉组10.2秒、听觉组8.5秒、混合组9.8秒。
2. 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听觉组误差最小,视觉组误差最大。
五、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听觉组对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最高,视觉组最低。
这可能与听觉通道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有关。
听觉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较少,且大脑对听觉信息的处理速度较快,因此听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较高。
2. 混合组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略低于听觉组,这可能是因为同时呈现视觉和听觉信息能够提高被试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时间估计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还表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感觉通道、注意力、情绪等。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时间知觉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任务、个人经验等。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复制法测定了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分析了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结果表明,听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最高,视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最低。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三教八层心理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时间知觉试验指导教师:刘洋实验时间:2010.10.14.姓名:李璐班级:心理09-1 学号:090724126题目: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09级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摘要男生在总相对误差与正相对误差两方面的数值小于女生,负相对误差略大于女生,但是在标准差上男生全部小于女生,说明男生的个体差异较女生而言不明显;根据T检验结果,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时间知觉男女差异相对误差前言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称为时间知觉。
人们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往往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刺激的物理性质及接受刺激的感觉道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对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低估,而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往往高估,且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方面听觉优于视觉。
时间知觉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儿童与成人在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职业的人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时间知觉可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以刺激延续时间的久暂作为标准刺激的呈现方式。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分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试验方法实验材料随机呈现的红色圆点,数目从5个到12个,每种10张,共80张。
每张呈现时间为0.25秒,让被试按相应数字键键入答案(或用鼠标点击输入框后通过选择菜单进行输入)。
统计被试对不同圆点数的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从5个点开始算起,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第一个50%次正确反应的圆点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被试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09级86名本科生,剔出极端数值,最后得到有效数据85份,男19,女66,平均年龄19.17.实验步骤①进入计算机实验系统,找到时间知觉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主要研究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的影响。
而本实验的主要实验方法是复制法。
结果表明: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相同的刺激方式差异
1、引言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
研究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时,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估计时间的差别阈限,也可以用复制法测量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复制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被试自己操作这样被试注意力较易集中。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在操作时要求被试必须复制出在感觉上与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一般来说,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准确性较高,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
K.Von.Vierodt等人在研究时间知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短的时间间隔容易被高估,产生正的常误;长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
在它们之间有一个从高估到低估的转折点,称之为无差别点。
这个点大约在 0.7秒处。
无差别点的个别差异很大。
有研究指出,对短的时间间隔估计偏高,对长的时间间隔估计偏低,是以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因为短时间作用的刺激不能引起抑制适应,反而有兴奋后作用,因而产生对时间估计过长的现象。
刺激物较长时间的作用容易导致抑制,由于抑制过程占优势,于是出现对时间估计不足的现象。
此外,人的知觉时间还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来测量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讨论了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学1001班10名被试,男生2名,女生8名
2.2仪器与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1)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有连续光和闪烁光。
(2)声刺激(750Hz纯音),呈现方式有连续声和间断声。
2.3、试验程序: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
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时间知觉(无反馈)”,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
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
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1)参数设置中选有效刺激为连续光或闪烁光的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判断时间长短的实验。
每次实验你会先看到一个灯发光(也可能是闪烁光),你要注意看它亮了多长时间。
每次灯灭后,请你按1号反
应盒上的任意键,复制灯亮的时间。
按下去就亮了(由黑色变红色),一
直按着不要松开,直到你认为灯亮的时间和你刚才看到的灯亮时间一样长
再松开。
实验要进行很多次。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说明:实验开始后屏幕上有一个黑灯泡,亮时变红色。
若参数设置中选呈现时间为随机,则刺激呈现时间为2、5、10秒,随机呈现。
如果实验次
数选15则三种时间各呈现5次(选30次则加倍)。
若选呈现时间为某固
定值,则刺激就以该固定时间呈现。
(2)参数设置中选有效刺激为连续声或间断声的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判断时间长短的实验。
每次实验你会先听到一段声音(也可能是间断声)。
你要注意听它响了多长时间。
每次声音停止后,请你按1
号反应盒的任意键,复制声音响的时间。
按下去后声音又开始响起,一直
按着不要松开,直到你认为声音响的时间和你刚才听到的时间一样长再松
开。
实验要进行很多次。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说明:实验开始后屏幕上有一个喇叭图片,表示刺激呈现是声音。
若参数设置中呈现时间选随机,则刺激呈现时间为2、5、10秒,随机呈现。
实验次数选15则三种时间各呈现5次(选30次则加倍)。
若选呈现时
间为某固定值,则刺激就以该固定时间呈现。
3. 每种刺激方式实验结束,都可直接查看结果。
也可以返回“指导语”窗口,
更换参数中的刺激方式,或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
中查看。
2.5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收集后使用SPSS16.0进行分析。
3、结果
3、1实验结果总结
表1 不同的刺激呈现时间下被试的实验成绩
p<0.01
由表可知被试在刺激呈现时间为2秒是的平均成绩为157.49,标准差为187.98;5秒时的平均数为451.79,标准差为233.77;10秒时的平均数为933.65,标准差为665.74;F (2,27)=832.19,p<0.01,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 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
4、讨论
由表可知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增长,被试实验成绩的平均数也增大,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被试的判断力下降,这由诸多原因引起。
刺激呈现间隔小,给被试有很少的反应时间,而且被试会形成习惯误差,所以面对突然改变的刺激被试无法一下辨别;由于实验有点枯燥,所以被试会形成疲劳效应,所以被试的准确性降低。
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如实验环境比较嘈杂,被试无法静下心了做实验等一些因素。
5、结论
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 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
刺激呈现 时 间
实验成绩 统计检验
平均数 标准差 2
157.49 187.98 F (2,27)=832.19 5 451.79 233.77
10 933.65 6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