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的叠山和理水分析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16ef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b.png)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第一篇: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摘要:在自然风景中,山因水而幽,水依山乃活,二者往往相辅相成。
同样道理,人工山水园的叠山与理水也是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
水池一般都濒临着假山,或以水道弯曲而折入山坳,或由深涧破山腹而入于水池,或山峦拱伏而曲水潆流。
凡此种种,都合于“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画理。
江南古典园林遵循自然之道,地形之势,叠山理水手法多变,适宜地形,彰显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其手法源远流长,值得后世借鉴发扬。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叠石造山园林理水形式处理引言: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物被覆作为装点。
山水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再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这就是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之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平地起造的江南人工山水园林的叠山﹑理水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江南地区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一般不大,这对园林的建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能否合理恰当地利用园林周围环境和天然资源,也是决定园林精致与否的客观条件。
大自然形态万千﹑变化多端,江南古典园林不可能在有限的地域空间﹑物质条件下对大自然原样照搬,而是有意地﹑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对自然中的某已构成要素加以突出表现,在不悖于客观的条件下,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高度概括﹑典型化的人工自然。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山水,绝对不是自然山水的复制品。
同绘画一样,基于自然﹑再现自然,又高于自然。
模拟的原则是忠于客观,但又不完全照搬,重在神韵﹑气质的相似而非单纯地具体形态的相像。
从江南古典园的动机或目的来看,不同的园林类型模拟的具体内容不同。
但总体而言,也无外乎是对自然界中的真山真水形态的描摹再现。
这里面又可分出叠山和理水两个不同的语支。
(完整word版)狮子林的叠山和理水分析
![(完整word版)狮子林的叠山和理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f543f814791711cd7917d3.png)
狮子林的叠山和理水分析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
古典园林中的叠山艺术讲究山峦与峭壁的叠筑,起伏与虚实以及水景的配合.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
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岭。
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
在峦的叠筑和壁的堆叠上深入浅出,虚实配合,互为益彰。
如果说苏州园林甲甲江南,狮子林的假山一定甲园林。
狮子林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作法,通过婉蜒曲折,错综复杂的洞穴相连,以增加游人兴趣,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
园东部叠山以“趣”为胜,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构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国”。
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
崖壑曲折,峰回路转,游人行至其间,如入迷宫,妙趣横生。
山顶石峰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令人联想翩翩。
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苍劲,更添山林野趣。
此假山西侧设狭长水涧,将山体分成两部分。
跨涧而造修竹阁,阁处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状,把假山连成一体,手法别具匠心。
园林西部和南部山体则有瀑布、旱涧道、石磴道等,与建筑、墙体和水面自然结合,配以广玉兰、银在、香樟和竹子等植物,构成一幅天然图画,使游人在游览园林,欣赏景色的同时,领悟“要适林中趣,应存物外情”的禅理。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
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浮动。
水源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在园西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
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如琴鸣山谷、清脆悦耳,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
园中水景丰富,溪涧泉流,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中,藏尾于山石洞穴,变幻幽深,曲折丰富.王志101305118。
尺山林--试论苏州园林的叠山艺术
![尺山林--试论苏州园林的叠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a59e6baf1ffc4ffe47ac9b.png)
多方胜境,咫尺山林——试论苏州园林的叠山艺术文/周红卫叠山是造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园林里的叠山作品体现7造园家们师法自然,以追求园林意境的艺术匠心。
假山的形式注重因地制宜.山体与周围园林空间的关系处理得体。
当代设计师应当继承这种优秀的叠山理念.刨造更加优秀的作品,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建造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园林以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山水园闻名于世,在造园史中一直贯穿着对自然山水的欣赏。
“山是坚硬、沉稳、庄严的,竖直的,与天相接;水是柔软、流动、宽容、水平的,与大地相连。
水包容了山,山环绕着水,它们互相创造和影响着对方。
瞬息万变的时间、空间,产生了意味深长的情感和知觉。
”(1)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和提炼。
宋代时,山水诗、山孔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水画和山水园林之间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已经完全确立。
明、清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水不舍昼夜,永无止息地流动,活跃畅时期,园林的修建达到一个高潮,叠山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达通,故而智者乐水而悦;山口111w.e"阔宽厚,巍然不动,包含和养育到了“一蜂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
这一时期涌现了万物,既有‘仁’的品性,又有‘静’的特点,故而仁者乐山。
”张南垣、戈裕良、计成、李笠翁、石涛等一批叠山名家,他们的(2)山的静美带来观赏者的心境平静,而静作为一种心境,又是审作品构思巧妙,堆叠技艺高超,其中不少佳作留存于苏州。
美的必要条件。
苏州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有创造优秀园林的良好自然条件。
我国园林早在西汉初期就开始叠石造山,通常是在园中开挖筑the,须用石,苏州太湖所产的太湖石,由太湖风浪冲击而成,池塘,池中筑有三座小岛,象征三座海上仙山:蓬莱、方丈和瀛经久浸濯而光莹,具有坚实、润泽的质地,色泽或灰白、或微青、洲,这是中国园林早期最基本的模式。
经过东汉到三国,叠山技或青黑,特别是嵌空多眼,纹理纵横,叩击有声响,外形多峰峦术继续发展,唐、宋两代则受山水画的影响,从叠山的构图经营岩壑之致,自唐以来就蜚声全国。
苏州园林狮子林
![苏州园林狮子林](https://img.taocdn.com/s3/m/74d9c50a0508763230121237.png)
苏州园林狮子林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苏州园林狮子林》的内容,具体内容:狮子林是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那么你对了解多少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狮子林是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那么你对了解多少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
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历史沿革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
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是指禅师传授经文),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
苏州狮子林的园林设计理念是什么
![苏州狮子林的园林设计理念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ad46b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9.png)
苏州狮子林的园林设计理念是什么苏州园林,举世闻名,而狮子林更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颗璀璨明珠。
要探究狮子林的园林设计理念,就像是打开了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与精妙技艺的典籍。
狮子林的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尊崇与模仿。
走进狮子林,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的自然世界。
园林中的假山石峰,形态各异,或似蹲伏的狮子,或像挺拔的山峰,又或是蜿蜒的溪流。
这些石头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布局,模拟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走势。
水元素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池塘、溪流与假山相互映衬,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水的流动为整个园林增添了生机与灵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
在空间布局上,狮子林展现出了巧妙的构思。
它并非是规整对称的布局,而是充满了变化和曲折。
通过回廊、门洞、漏窗等元素,将空间分割成大小不一、相互连通的区域。
这种布局方式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惊喜,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神秘感。
有时候,你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却又通过一扇小门或者一条窄廊,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景致之中。
这种“移步换景”的效果,让园林空间显得格外丰富和深邃。
狮子林的设计还注重营造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意境的追求由来已久。
在狮子林中,通过植物的配置、景观的命名以及建筑的风格,共同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比如,园中种植的梅花、竹子、松柏等植物,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竹子代表着正直和谦逊,松柏则寓意着长寿和坚毅。
这些植物不仅为园林增添了自然之美,更传递出一种精神内涵。
而景观的命名,如“指柏轩”“问梅阁”等,也都富有诗意,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引发联想和思考,感受到文化的韵味。
再者,狮子林的设计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园林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突兀之感。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都依势而建,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环境。
人们可以在建筑中休憩、赏景,也可以走出建筑,亲近自然。
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放松身心,回归本真。
苏州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https://img.taocdn.com/s3/m/509d1df64693daef5ef73d38.png)
堆山园林。 苏州园林甲江南;狮子林假山迷宫甲园林。狮子林以假 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可以说,狮子林假山是 公顷。 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 公顷 可以说, 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 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 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 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 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 个洞口 个洞口。 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 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 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 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 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如 入深山峻岭。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 入深山峻岭。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 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 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 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 “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 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 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 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 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就是狮子林的真 实写照。 实写照。
植物配置
•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 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 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 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 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 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 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 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 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
狮子林
![狮子林](https://img.taocdn.com/s3/m/6fcfaf86cc22bcd126ff0c2b.png)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功能分区:
庭院
住宅 祠堂
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
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 宗祠,有硬山厅堂二进,檐高 厅深,光线暗淡,气氛肃穆。 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 园的主厅区。
古典园林分析之 Βιβλιοθήκη 子林交通组织:主要交通路线 次要交通路线
路线描述: 燕誉堂——小方厅——揖峰 指柏轩——古五松园——湖 山亭——花蓝厅——真趣 亭——石舫——暗香疏影 楼——飞瀑亭——问梅阁— —双香仙馆——扇子亭—— 文天祥碑亭——御碑亭—— 修竹阁——立雪堂——出口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堆山理水:
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
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 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岭。
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
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 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堆山理水: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体水 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 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 浮动,真是“半亩方塘一镜开,天光 云影共徘徊”。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堆山理水:
水体
苏州园林甲江南;狮子林假
山迷宫甲园林。狮子林以假山 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 可以说,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 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 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 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横 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 环起伏。
双香仙馆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景点分析:
扇亭:外形象折扇的扇面。扇形 月洞,扇形吴王靠,扇形石台。 置身其中,可饱览园景。
相逢柳色还青眼;做听松声起碧涛。
扇 子 亭
狮子林景观浅析
![狮子林景观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ccfc25af45b307e87197ac.png)
二、建筑布局
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 堂二进,檐高厅深,光线暗淡,气氛肃穆。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 厅,建筑高敞宏丽,堂内陈设雍容华贵。沿主厅甫北轴线上共有四个小庭园燕誉 堂甫以白、紫玉兰和牡丹花台为春景庭园,亲切明快。堂北庭园植樱花二株。更 添春意。小方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构 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点活了小小方厅。狮子林的漏花窗 形式多样,做功精巧,尤以九狮峰后“琴”、“棋”、“书”、“画”四樘和指 柏轩周围墙上以自然花卉为题材的泥塑式漏花窗为上品。而空窗和门洞的巧妙运 用,则以小方厅中这两幅框景和九狮峰院的海棠花形门洞为典型,九狮峰院以九 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 再往北又得一小院,黄杨花台一座,曲廊一段,幽静淡雅。这种通过院落层层引 入,步步展开的手法,使空间变化丰富,景深扩大,为主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 用。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木装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结构, 但形态小巧,体量适宜。暗香疏影楼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设计颇具匠 心。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点题喻意,回味 无穷。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直、高峻感。 主花园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后错落,形式多变,但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和 贝氏在重建时对园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筑材料的运用和体量比例上看,旱船过于 写实,问梅阁体量过大,见山楼外形中西结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建筑风格 不够统一。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 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 柳拂水,云影浮动,真是“半亩方塘一镜开,天光 云影共徘徊”。水源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在园西 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 奔泻而下,如琴鸣山谷、清脆悦耳,形成了苏州古 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园中水景丰富,溪涧 泉流,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中,藏 尾于山石洞穴,变幻幽深,曲折丰富。
狮子林景观赏析
![狮子林景观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0e57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f.png)
狮子林景观赏析狮子林是中国苏州市的一处著名园林景点,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狮子林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精美的园林建筑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本文将对狮子林的景观进行赏析,带领读者一同领略这处古典园林的魅力。
首先,狮子林的山水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园林占地约2.6公顷,其中有大小池塘、假山、石桥、亭台楼阁等各种景观。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狮子林的假山了。
狮子林的假山造型奇特,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龙卧水,有的像虎踞山,每一座假山都别具特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在这些假山的衬托下,园林显得更加宏伟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其次,狮子林的园林建筑也是其一大特色。
园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比如,园内的狮子亭是狮子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亭内有一尊石雕的狮子,据说这尊狮子是当年园林建造者的宠物,因此也成了园内的一大景点。
此外,狮子林的长廊更是其一大特色,长长的廊道上布满了精美的砖雕和木雕,每一处都彰显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除了山水景观和园林建筑,狮子林还有许多与文化相关的景点。
比如,园内有一处名为“迷宫”的景点,这是一处由假山和石壁构成的迷宫,游客可以在其中尽情探险,体验寻宝的乐趣。
此外,狮子林还有一处名为“寄畅园”的景点,这是一处仿照明代古建筑风格而建的园林,园内有许多古代文人的诗词石刻,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狮子林的景观无论是从山水景观、园林建筑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狮子林不仅是一处供人们游览的景点,更是一处可以让人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最后,对于狮子林的景观赏析,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下游览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游客在游览时要尊重园内的规定,不要随意践踏花草,不要随意攀折树木,保护好园林的生态环境。
其次,游客在游览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攀爬危险的地方,不要在水边嬉戏,以免发生意外。
叠山|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创造,太震撼了
![叠山|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创造,太震撼了](https://img.taocdn.com/s3/m/926a455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d.png)
叠山|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创造,太震撼了
苏州园林的营造有四大元素:叠山、理水、园林建筑和花木种植,首当其冲的便是叠山。
有多少人是从园林开始爱上石头,又因为石头将园林带入生活。
狮子林一向就有“假山王国”之称。
狮子林的山石绝大多数是太湖石。
当年,宋徽宗建造名为艮岳的皇家园林,命重臣督办“花石纲”,在江南一带搜求的便是它,它坚实而润泽,险怪而玲珑,具有瘦、透、漏、皱的审美特点。
唐代诗人常建曾写过这样的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而用它来形容狮子林的特点更为恰当不过。
“山以深幽取胜,水以湾环见长。
”苏州耦园的黄石假山不论磴道、绝壁、叠石、峡谷,手法自然逼真,有凹有凸。
石块大小相间,横直斜互相错综,犹如黄山石自然剥裂的纹理,雄伟中带峭拔之致,高远山水的意境油然而生。
“叠石之法,以大块竖石为骨,用劈斧法出之刚健矫挺,以挑、吊、压、迭、拼、镶为辅,正如画家大胆落墨、精心收拾,卷云自如,皴自峰生,悉符画本,其笔意兼宋元山水画之长。
”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能将禅宗的隐遁和文人的隐逸融为一体,并让人追溯崇尚自然,追溯天人合一的思想源头,这正是叠山文化价值所在。
有了这种认识,人们将会更加珍视,这一片底蕴深厚的城市园林。
叠山看上去叠的是今天的园,背后却都是古代的意。
狮子林景观要素分析
![狮子林景观要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5887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9.png)
04 狮子林的景观空间构成
空间布局与结构
自然式布局
狮子林采用自然式布局,以山石、 水体、植物为主要元素,形成曲 折、幽深的空间感。
空间层次
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元素的组 合,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景 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
空间序列
狮子林的景观空间按照一定的序列 展开,引导游客的游览路线,使人 们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节奏和变化。
02 狮子林的自然景观要素
地形地貌
地形
狮子林地形起伏,山峦叠嶂,形 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地貌
狮子林地貌多样,有平原、丘陵 、山地等多种地形,为景观营造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水体
水景
狮子林的水景多样,有湖泊、溪流、 瀑布等,为景观增添了灵动感。
水质
狮子林的水质清澈,流动自如,给人 以清新的感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水景的处理
植物配置
园内水景多样,包括池塘、溪流、瀑布等 ,通过精心设计的驳岸、桥梁、岛屿等元 素,创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水景效果。
狮子林植物种类繁多,四季皆宜观赏。利 用不同季节的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色叶 植物,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景观评价方法与标准
历史价值评价
艺术价值评价
科学价值评价
社会价值评价
狮子林景观要素分析
目 录
• 引言 • 狮子林的自然景观要素 • 狮子林的人文景观要素 • 狮子林的景观空间构成 • 狮子林的景观特色与评价 • 狮子林景观要素的未来发展与保护
01 引言
狮子林简介
狮子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 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
元代,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以湖山奇石、茂林修竹为 主要特色,园内建筑古朴典雅, 融合了江南园林和佛教园林的风
狮子林赏析
![狮子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4606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1.png)
狮子林赏析狮子林,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
这座园林始建于元代,以其布局精致、景致优美、人文内涵丰富而受到无数游客的喜爱。
一进入狮子林,人们就会被那座巍峨壮观的九狮峰所吸引。
这座峰峦叠嶂的假山是园林的核心,九狮峰的创意源自于佛教中的九品莲台,象征着狮子林的佛教文化背景。
在九狮峰的环绕下,游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园林匠师的鬼斧神工。
沿着九狮峰的回廊前行,人们会发现这座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致,都凝聚着园林匠师的心血和智慧。
池塘中的荷花、假山上的石笋、水中的鱼儿、树上的小鸟,都显得那么生动有趣,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
狮子林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多样。
园林中的建筑、雕刻、诗词、书画等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园林中的许多景点都寓含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九狮峰的九品莲台象征着佛教的九品往生,而池塘中的荷花则寓意着高洁与清廉。
在欣赏狮子林的美景时,人们不禁会思考这座园林所代表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它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历史的和谐共处是多么重要。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走进狮子林,人们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自然的美妙和文化的深厚。
狮子林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园林,它以其独特的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
这座园林犹如一幅细腻入微的画卷,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
漫步在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共处,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
狮子林的美丽源于其精妙的布局和独具匠心的设计。
园中的假山、池塘、亭台、小径等元素构成了一个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体系。
这些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此外,园中的古树名木也是其魅力所在,它们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为整个园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除了美景之外,狮子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苏州狮子林赏析
![苏州狮子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a1f0c50c22590102029da2.png)
苏州狮子林赏析(也是以前的作业,)2008-12-02 21:24摘要: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
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作为苏州四大园林之一,它所体现的中国古园林的思想及造园的手法都有很大的代表性。
通过对该园林的研究不仅能加强对中国古园林的了解,还有助于审美观的提高。
关键词:格局建筑构园要素思想引言: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
此外,苏州园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反映出的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骚客门留下的诗画墨迹,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摘自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一、假山王国狮子林的历史、布局和主要建筑1,狮子林的历史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园林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娄门内园林路,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2,结构布局狮子林以水池为中心,面积不算太大接近正方形。
这点与中国的传统建筑所追求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原中的山体和古建筑大都绕大水池而设的。
主要的湖石假山主要集中在东南面,园中的古建筑则多在西北面,西南两面建有长廊,布局十分紧凑。
`` 3,主要建筑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d5ef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1.png)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理水设计而闻名于世。
下面列举了十个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展示了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园林设计。
1.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其理水设计以水为主要元素,通过水池、水榭、水亭等水景,营造出宁静、雅致的园林氛围。
2. 扬州瘦西湖:瘦西湖是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其理水设计以湖泊为主,融入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湖滨风光。
3. 西湖断桥: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其中的断桥是其标志性景点之一。
断桥的理水设计以桥梁为主,桥与湖水相连,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线。
4.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其理水设计以大型人工湖泊为主,融入了丰富的山石、亭台和花木,打造出宏大而优美的园林景观。
5. 苏州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座,其理水设计以园内的石阶、水池和假山为主,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6.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其理水设计以山水为主,借助山峦、溪流和池塘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7. 苏州留园:留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座,其理水设计以水池、假山和亭台为主,通过精心布局,营造出一种精美而又舒适的园林景观。
8. 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是成都的一处历史名胜,其理水设计以池塘、假山和廊桥为主,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宁静的氛围。
9. 苏州山塘街:山塘街是苏州古城的著名景点,其理水设计以运河为主,融入了传统的街巷建筑和石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水上风景线。
10.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园内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其理水设计以桥梁为主,桥与湖水相连,形成了一道优美的景观线。
以上是十个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案例,每个案例都展示了园林设计中独特的理水风格和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些园林通过水景、桥梁、假山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园林案例分析——狮子林
![园林案例分析——狮子林](https://img.taocdn.com/s3/m/cf9118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2.png)
建筑
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 为 元代园林代表作 。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 转 ,怪石林立 ,水池萦绕 。依山傍水有指 柏轩、真趣亭 、问梅阁 、石舫、卧云室诸 构 。主厅燕誉堂 ,结构精美 , 陈设华丽, 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指柏轩 ,南对假山, 下临小池 ,古柏苍劲 ,如置画中; 见山楼, 可览群峰 , 山峦如云似海; 菏花厅雕镂精 工; 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 、暗香疏影 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 ,耐人观赏 。园内 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 ,名家 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 ,至今饮誉世间。
水景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根据需要可酌 情增减文字 , 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植物1
狮子林的植物配置 , 东部假 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
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 银杏为主 。配植色香态俱佳 的花木 ,疏密相间,错落有 致 ,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 气氛 。更使山石、建筑、树 木溶合一体 ,而成为真正的 “城市山林 ”。
• 以皱、瘦、漏、透的太湖石 ,建起了立体的仿自然的迷宫 。狮子林不仅给人以静态的观赏 ,还能然人在石洞得穿行中得到乐趣。
• 以中部水池为中心 ,叠山造屋 ,移花栽木 ,架桥设亭 ,使得全园布局紧凑 ,富有“咫足山林 ”意境。
狮子林的文化
狮子林的文化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 名 、匾额 、楹取 、书条石 、雕刻、
四 、狮子林造园手法
狮子林造园 手法
追求空间美 设定一定主题 采用组景手法
追求空间美
园林的风景 ,建筑和游 人共同组成了欣赏环境。 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
21个洞口 。横向极尽 迂回曲折 ,竖向力求回 环起伏。
浅谈苏州市狮子林古典园林景观因素的现实意义
![浅谈苏州市狮子林古典园林景观因素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dd6f750b4e767f5acfcef1.png)
摘要摘要:狮子林坐落于苏州古城,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公园里有许多假山群。
假山造型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有“假山王国”的声誉。
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它充分了体现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及造园的手法。
也看到了中国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通过对该园林多个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中国园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审美观的增长。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诗情画意;狮子林AbstractAbstract:Located in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Lion Grove Garde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ere are many rockeries in the garden. Rockery shapes are ever-changing, and each one is different. There areThe reputation of "rockery kingdom". As a representative of Suzhou gardens, it fully embodies the garden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 also saw Chinese culture. Influence on classical gardens. Through thestudy of many aspects of this garden, we can not on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gardens and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help us to appreciate beauty.The growth of view.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s; Gardens; Artistic conception; Poetic and picturesque; Lion Grove Garden目录一绪论 (3)1、项目背景 (3)2、中国古典园林概况 (3)1.2.1先秦秦汉 (3)1.2.2唐宋时期 (4)1.2.3明清时期 (5)二狮子林的构园要素 (5)2.2水景 (6)2.3植物 (6)三、狮子林的意境 (6)3.1意境的缘由 (6)3.2意境表达的方式 (7)3.2.1叠山理水 (7)3.2.2诗情画意 (7)3.3狮子林的意境追求 (7)四、总结 (8)致谢 (3)参考文献 (10)致谢在本文的设计过程中,我很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中国古典园林--苏州狮子林_
![中国古典园林--苏州狮子林_](https://img.taocdn.com/s3/m/e2ade888aeaad1f346933fe1.png)
谢谢欣赏
狮子林 • 假山王国
狮子林的假山从建造年代划分,可 以区别为两个不同时期。主假山 (旱假山)区、岛上假山(水假山) 区、南部假山区(以上三区统称为 主假山)历史久远,迄今已有600 多年。西部假山(土山)、真趣亭 旁假山片、黄石假山片(小赤壁), 系公元1918年最后一位园主贝仁元 扩建时所为。两个不同时期的假山, 价值各有特色。
因园建造较晚,吸取历代名园之长, 复廊仿沧浪亭,假山效环秀山庄、狮子 林,融汇揉合,具集锦式特点。
怡园厅堂简介
一、玉延亭 此处原有一片竹林,取“万竿
戛玉、一笠延秋”诗意而名。“万 竿戛玉”即风吹竹林摇摆而发出玉 石响声。亭中角董其昌草书石刻: “静坐参众抄,法谭(谈)适我 怯”。
二、坡仙琴馆——石听琴室 室分东西两部,东为“坡仙琴
狮子林 • 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 、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 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 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 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 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 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 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 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 ,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 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 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 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 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 了文天样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 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 子林中一美景。、
苏州名园狮子林浅析
![苏州名园狮子林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99421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a.png)
苏州名园狮子林浅析园林赏析论文苏州名园狮子林浅析学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本文通过简要的介绍狮子林的历史沿袭背景,浅析其具有代表性的造园手法及空间感受,旨在说明苏州名园狮子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要体现在:一、园中保留有迄今国内仅存的大规模古代假山群;二、狮子林是南北两种园林流派交融的见证和标志;三、狮子林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文化风貌。
关键词:苏州园林;狮子林;造园手法;文化内涵正文1 狮子林简介1.1 历史背景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图1.1自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院起,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
松竹梅居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
徜徉于狮子林中,游客既可以穿越六百多年的时空观景赏古,又可在咫尺山林中感受山水之乐。
1.2 现状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呈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
1.3 总体布局园内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
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
苏州狮子林之叠山研究
![苏州狮子林之叠山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809464844769eae009edb9.png)
苏州狮子林之叠山研究
苏州狮子林历来以石著称,不仅拥有较大规模的假山群,就其别致的叠山艺
术而言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深具研究意义。
本文对狮子林的假山研究涉及三个方面:其一是狮子林的功能及园林历史变迁,通过一手资料文献来佐证其历史的演变历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探讨分析园林格局及假山分布情况;其二是狮子林掇山技法研究,主要针对狮子林假山的营造方式、叠山的掇叠技法,找出园内假山特点与魅力所在,及如何演绎掇山法则与人文精神(其中对有“禅意园林”之称的狮子林的禅意意境营造作为一个分支研究点);其三是将狮子林与其他园林的掇山技法进行对比研究,找出狮子林假山的特殊性与存在的问题,为现代风
景园林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苏州狮子林的假山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中国古典园林理论体系,且对于更好地修复古代假山以及指导当代园林实践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狮子林美学分析
![狮子林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5f4d6927d3240c8447ef32.png)
狮子林
始建于元代。是苏州四大园林 之一,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 山群。
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 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
谢谢观赏!
418全体成员制作
建筑是中国园林 三大构园要素之一。 狮子林的建筑大都 保留了元代的建筑 风格。
以中部水池为中心, 叠山造屋,移花栽木, 架桥设亭,使得全园 布局紧凑,富有“咫 尺山林”的意境。
主厅燕誉堂,结构精美,陈设华丽。 典型的鸳鸯厅形式。
湖心岛,观赏瀑布最佳位 置,故又称观瀑岛。
真趣亭为歇山卷棚顶,三面设置吴王靠。亭内悬挂蓝底金字乾 隆御笔“真趣”匾,是清高宗弘历1765年所题。亭内雕梁画栋、 金碧辉煌,显示出与私家园林截然不同的皇家气派。
圆夏山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 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 有亭伫立,曲桥连亭, 似分似合。 水源的处理更是别 具一格,在园西假山深 处,山石做悬崖状。一 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 泻而下,如琴鸣山谷、 清脆悦耳,形成了苏州 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 造瀑布。 园中水景丰富,溪 涧泉流,迂回于洞壑峰 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 中,藏尾于山石洞穴, 变幻幽深,曲折丰富。
纵观古今中外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 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 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 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 园林的本质可以说是自然之人化和人的自然 化。
中国的园林艺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在 世界上独成体系又影响深远的东方园林的代 表。 狮子林是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无论是造 园的手法还是其所体现的各方面的文化价值, 都值得当今后人研究。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充分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 向世人更好了解中国提供了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林的叠山和理水分析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
古典园林中的叠山艺术讲究山峦与峭壁的叠筑,起伏与虚实以及水景的配合。
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
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
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
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岭。
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
在峦的叠筑和壁的堆叠上深入浅出,虚实配合,互为益彰。
如果说苏州园林甲甲江南,狮子林的假山一定甲园林。
狮子林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作法,通过婉蜒曲折,错综复杂的洞穴相连,以增加游人兴趣,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
园东部叠山以“趣”为胜,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构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国”。
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
崖壑曲折,峰回路转,游人行至其间,如入迷宫,妙趣横生。
山顶石峰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令人联想翩翩。
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苍劲,更添山林野趣。
此假山西侧设狭长水涧,将山体分成两部分。
跨涧而造修竹阁,阁处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状,把假山连成一体,手法别具匠心。
园林西部和南部山体则有瀑布、旱涧道、石磴道等,与建筑、墙体和水面自然结合,配以广玉兰、银在、香樟和竹子等植物,构成一幅天然图画,使游人在游览园林,欣赏景色的同时,领悟“要适林中趣,应存物外情”的禅理。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
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浮动。
水源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在园西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
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如琴鸣山谷、清脆悦耳,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
园中水景丰富,溪涧泉流,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中,藏尾于山石洞穴,变幻幽深,曲折丰富。
王志
1013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