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
![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f26d2da5e9856a561260d2.png)
2例 。 总 有 效 率 为 9 % 。 3
4 典 型 病 例
刘 某 ,男 ,4 7岁 。2 0 0 7年 3月 1 日就 诊 , 自诉 胃 脘 6 灼 热 、胸 骨 后 疼 痛 已 有 2年 余 ,劳 累 时 病 情 加 重 。伴 有 暖
气 吞 酸 ,食 管 端 感 觉 有 吞 咽 阻 碍 , 口臭 便 秘 。舌 质 红 降 ,
案 ( 行 ) 标准… 。 试 》
临 床表 现 :典 型 的反 酸 ,烧 心 ,胸 口 疼 痛 等 症 状 。 经 内镜 活 检 病 理 检 查 诊 断 :均 无 器 质 性 变 异 , 胃 及 食 管 粘 膜 呈 弥 漫性 充 血 、水 肿 或 有 糜 烂 。 根 据 《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辨 证 属 胃热 炽 盛 型 8 中 例 ,肝 胃气 滞 型 1 2例 ,寒 邪 犯 胃 型 4例 ,食 滞 胃肠 型 4
基本方 。 辨 证 加 减 :寒 邪 犯 胃 者 ,去 黄 芩 ,加 吴 茱 萸 、 干 姜 各
中 医虽 无 胃食 管 反 流 病 名 ,但 依 据 发病 时 的 不 同 主 症 ,
应 归 属 于 胃 脘 痛 、痞 证 、心 痛 等 病 的 范 畴 。 病 位 在 食 道 ,
食 管 属 于 胃 , 胃为 水 谷 之 海 , 与 脾 互 为 表 里 。 而 脾 胃 运 化
关 键 词 :胃食 管 反 流 病 ; 中 医药 疗 法 ;辨 证 治疗
中 图 分 类号 :R 7 51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0 0 ( 0 8 1 0 4 O 0 0— 7 4 2 0 ) 0— 0 6一 l
胃食 管 反 流 病 属 于 中 医 学 胃 脘 痛 、痞 证 等 范 畴 。2 0 07 年 1月 一 0 8年 3月 ,笔 者 采 用 中 医辨 证 分 型 治 疗 该 病 3 20 2 例 ,疗 效 理 想 ,现 报道 如 下 。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的疗效观察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72d445f3c1ec5da50e27035.png)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的愈合 , 其促进溃疡 愈合 的疗效 优于利 凡诺 。探 讨其 有改
善 组 织 血 液 循 环 、 腐 生 肌 、 热 解 毒 的 化 清 作用 。 凶本 方 多用 寒 凉 之 品 , 时 间服 用 易 长 伤脾 胃 , 后期 用香 砂六君 子丸 以捌服 , 故 起 到培 补 后 天 , 胃 健 而 内 湿 自去 的 疗 脾
川芎 、 白芍 、 柴胡 、 黄芩 、 枳壳 、 栀子 、 白芷 、 桔梗各 1g 甘草 6 。辨证 分 型加 减 : 0, g 痰 阻胸 闷加半夏 lg 竹茹 1 g瓜蒌 1g 气 O, 0, 0; 滞嗳气加旋复花 1g 包煎 )代 赭石 1 g 0( , 5; 火郁嗳酸加海螵 蛸 1g 瘀 血疼痛加 元胡 2;
芎以养血柔肝 , 和血 行 血 , 和 血 脉 , 药 调 诸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 医 学 会 消 化 内 镜 分 会 . 流 性 食 管 病 反 ( ) 断 及 治 疗 力‘ ( 行 ) 中 华 内利 杂 炎 诊 案 试 .
志 . 0 0,9: 1 . 20 3 2 0
治 疗 期 间饮 食 调理 : 组 在 治 疗 期 间 两
结 果 : 疗 组在 治 疗 效 果 与 治 疗 时 间上 远 治 远 优 于对 照 组 。 结论 : 花 针 配 合 三 黄 膏 梅 外敷 治 疗 乳 痈 有 明 显效 果 。
关键 词
】 24 5. 0
乳痈
梅花针
三 黄 膏 外敷
配合梅 花针叩刺乳房肿块 , 由四周 向乳乳 头方 向呈 扇 形 叩刺 , 叩击 范 围有 大 于肿
00 )具 有 可 比性 。 .5 ,
顺气和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顺气和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0b6e4ce45c3b3567ec8b6e.png)
慌 心悸,气不接续 ,动则 尤甚等重症 。向儿提 出回老家 治疗 。 专车送至我 院找余诊 治。 刻诊: 血压 2 . 1. p , 47 4 k a / 7 乏 力甚重 ,头晕头疼 ,心慌失眠 ,舌质 红、苔 薄 白,脉 细数 。观 患者着 衣较厚,说明恶寒 。体温 3 .℃ ,患者 65 沉疾又犯 外感 。方药 :黄 芪、丹 参 、鱼腥草各 3g 0 ,红 参 、红花、橘红 、薤 白、桂枝、枳实 、羌 活各 1g 0 ,当
的内镜诊 断分级 :有典 型的 胃食管反流病 ( E D)症状 ,如 G R 明显烧心 、反 酸、胸骨后灼痛等 ,而无报警症状者具备 R 的 E 食管黏膜 下 内镜 表现 :0级 正常 ( 可有 组织学改变 ) I ; a点
Hale Waihona Puke 3级 ( 轻度 :症状不 明显 ,在 医生提醒下发现 ;中度 :症状明 显,影 响 日常生活,偶尔服药 ;重度 :非常 明显 ,影响 日常生 活 ,需长期服 药治疗 ) 疗效标准 :治疗后分显效 、好 转、 。② 无效 3级 。显效 :治疗后症状 明显改善或 完全 消失。有效 :症 状 改善 1 。无效 :症状 无变化或 加重。③ 胃镜评价 :胃镜 下 级 分 4级如前 。治疗后食 管炎明显改善或 完全 消失为显效 ;改善 2级为有效 ;没有变化为无效。
照 ,疗 效 满 意 。 1 资料与方法
周为 1 个疗程 。 1 . 疗效评价 参照文献【评定 ① 症状治疗前分轻 、中、 .3 3 】 重
11 诊断标 准 参考 中华 医学会 治疗 内镜分会 2 0 年 1 月济 . 03 0 南全 国食管 炎疾病诊 断治疗研 讨会通过 的诊 断方 案制定 。R E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44d7fdf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48.png)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胃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内镜下可观察到食管黏膜的损伤。
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疼痛症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目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对预防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的方式为药物治疗和内镜手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能明显缓解症状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远期效果不理想。
同时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药物抵抗因此降低治疗效果,同时可增加发生胃癌的概率。
目前中医药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
以下介绍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策略和实验总结。
1、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共识,将反流性食管炎辨证分型为6种证型,分别为:胆热犯胃证、脾虚湿热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瘀血阻络证。
这六种类型仅仅是目前共识的内容,由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多样不能完全概括,因此各医家需要灵活变通,精准辨证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章程等将6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为5种类型进行治疗:肝胃不和型,治疗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肝胃郁热型,治疗以疏肝降热、和胃降逆;脾胃虚弱型,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错杂型,治疗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胃阴不足型,治疗以养阴和胃、和胃降逆。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美拉唑镁联合莫沙比利片等)。
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效率为70.00%,中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
张福东将3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四种类型:肝胃不和型,采用黄连、醋柴胡、甘草、白术等进行治疗;脾胃虚弱型,采用广木香、乌贼骨、陈皮、白术、甘草、党参等进行治疗;脾胃湿热型,采用白蔻仁、厚朴、佩兰、半夏、甘草、竹叶等进行治疗;胃阴不足型,采用麦门冬、谷麦芽、甘草、半夏等进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4ad30905a8114431b90dd8fa.png)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本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
本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癌等病并存,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感或灼痛、吞咽不利等。
本病属中医“胃痛”,“反胃”等范畴,中医治疗,一般分为以下5型。
1.肝气犯胃型:临床表现: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胀满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吞咽不利,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
主方: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术、茯苓、梅花、月季花、枳壳、佛手、郁金各10克,白芍30克,甘草5克。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冲饮;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2.肝胃郁热型:临床表现: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则:泄热和胃。
主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丹皮、山栀子、黄连、黄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郁金各10克,甘草5克。
中成药: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冲服;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3.瘀血停滞型:临床表现: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为针刺或刀割,舌质紫暗,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三七、元胡、蒲黄、枳壳各10克,红花、甘草各5克。
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三七片,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元胡止痛片,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中华跌打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4.脾胃虚寒型:临床表现: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者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弱。
治则:温中健脾。
主方: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法夏、黄芪各10克,炙甘草、干姜、小茴香、丁香、吴茱萸各5克。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治体会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044570d80eb6294dc886c31.png)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治体会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增生等病变常引起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胃脘部疼痛等症状。
属中医“嘈杂”“泛酸”“胸痹”“噎嗝”“胃脘痛”等范畴。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易出现症状反复、不良反应多、经济负担重等缺点中医治疗本病尚有一定疗效。
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立法方药辨证论治谈谈临床体会。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常见的病因:①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或抑郁寡欢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肝胃气滞郁而化热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②饮食不节或因它病服药不当日积月累损伤中焦脾胃脾胃纳入失常胃气壅滞湿生酿热湿热、痰浊中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③劳累过度伤及脾胃脾胃虚弱或胃病日久伤及于脾脾胃气虚日久气虚及阳终至寒热错杂脾虚胃实脾不升清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主要病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属中医脾胃病范畴。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在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两者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输送。
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健升清阳则四旁得其养;胃和降浊阴则生化有其源。
胃属阳脾属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
胃为阳土多实多热;脾为阴土多虚多寒。
脾与胃互相联系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
在病理上脾与胃也互相影响脾气不升则气滞不畅;胃气不降则传化无由。
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
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也会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而出现腹胀、泄泻、倦怠等症。
因脾与胃的阴阳属性其病理特点常表现为虚实错杂临床上常见的是既有烧心、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实热证又可出现胃脘部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等虚寒证的寒热错杂脾虚胃实之证侯脾不升清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成本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03b66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2.png)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以畅达气机为要,依病情分别施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理气化痰、活血祛瘀、健脾化湿等治法;兼见虚证者,辨明气血阴阳,补而不滞。
轻度胃食管反流炎,可单纯用中医治疗,以辨证口服汤剂为主;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及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2.辨证论治
(1)热证
证候: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泄肝火,和胃降逆。
方药:左金丸加味。
加减:反酸多,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胃灼热重,加珍珠母、玉竹;口苦呕恶重,加焦栀子、香附、龙胆草;津伤口干,加北沙参、麦冬、石斛;胃脘灼痛甚,加煅瓦楞子、乌贼骨。
中成药:左金丸,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2)寒证
证候: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加减:寒重,胸脘胀痛,加吴茱萸、肉桂、乌药;寒凝食滞,脘闷嗳腐甚者,加莱菔子、槟榔;寒凝气滞,脘腹痞满,加枳壳、厚朴;嗳气频,加白豆蔻;大便溏薄,加赤石脂、山药。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每次6~9g,每日2~3次。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道炎](https://img.taocdn.com/s3/m/9346483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c.png)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反流性食道炎是因食道与胃连接部防反流组织障碍引起的胃或肠内食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炎症的病变。
反流性食道炎属于中医“胸痛”、“反酸”、“胃脘痛”等证的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
中医对于反流性食道炎通常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肝郁气滞型常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调而引起。
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感,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胃脘及两胁胀痛、呃逆、嗳气、反酸、纳呆等。
治疗取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法,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g,白芍15g,乌贼骨15g,郁金、元胡、制香附、苏梗、半夏、枳壳各10g,甘草5g。
肝郁化热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性情急躁易怒、胁肋隐痛、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干结、舌红。
可采用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治法,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大黄、花粉、白芍各10g,柴胡6g,生地、栝楼各20g,石决明30g,竹茹6g。
脾虚气滞型症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胃脘胀满、嗳气则舒、纳呆、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调等。
治疗用健脾理气、温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减:丁香3g,柿蒂20g,白术、元胡、生姜各10g,党参、茯苓、苏梗各15g,半夏12g。
气虚血瘀型症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舌淡暗、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以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为治法,方选启膈散加减:丹参、茯苓、太子参各20g,浙贝母15g,荷叶、蒂各15g,当归、郁金各12g,三七粉3g(冲服),桃仁10g,元胡10g。
脾虚胃热型症见剑突下灼热、胃脘隐痛胀闷、纳呆、反酸、欲吐清水、嗳气等。
以健脾益气、清胃降逆为治法,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半夏、黄芩、元胡、大枣各10g,干姜、黄连、炙甘草各5g,乌贼骨20g,茯苓15g。
对于较严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药进行治疗。
经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探条或气囊进行食管扩张术或手术抗反流。
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263ab5c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9.png)
传统医学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 豪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灼热感、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胃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糜烂及溃疡。
男女均可发病,以40~60岁最为常见。
临床以嘈杂反酸甚至进食不畅等为主要表现,抑酸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可治愈,但复发率高。
病因有4个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吐酸”“噎膈”“反胃”“食管瘅”“嘈杂”等范畴。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因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等原因所致。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多食辛辣燥热之品,津伤血燥,以致食管干涩,食物难入;或因过食生冷油腻不洁食物,停滞不化,伤及胃腑,以致胃失和降;或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化,痰阻留饮,积于中脘,以致痰饮上逆而致本病。
情志失调 七情所伤,思虑不解,郁怒难伸,以致影响肝脾两脏功能。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肝胃不和,以致胃气上逆而发生本病;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凝聚成痰,痰浊内聚,酿而成酸或痰气交阻,逆而不降,则饮食难进。
感受外邪由于感受风寒暑湿火热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脏腑,胃失和降,水谷随气逆向上而发生本病。
如感受风寒,寒邪易耗中阳,中阳受伤,寒滞客于脾胃,而成本证;或因热结脾胃,津亏血燥,纳化失调,致食入而反出。
脾胃虚弱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食少运迟。
若阴亏液涸,则食管干涩,饮食难以下咽;若脾胃失其温煦,运化无力,则痰淤互结,阻于食管,发生本病。
辨治分5型综上所述,本病病位以食管、胃、肝、脾为主,病变以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痰浊郁阻等为多。
中医辨证施治可分以下几种——肝胃郁热证主症:嗳气反酸,上腹部或胸骨后有灼热感或烧灼样疼痛,心烦易怒,口干苦臭,大便干结,严重时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疏肝清热。
方药:左金丸加减。
黄连6克,吴茱萸2克,牡丹皮、黄芩、浙贝母各15克,白花蛇舌草、瓦楞子(先煎)各30克,栀子10克,白芍12克。
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医方子
![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医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16c7e3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2.png)
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医方子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此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多因脾胃虚弱、肝气郁结、痰湿内阻等原因导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方子:1. 健脾和胃方:- 材料: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陈皮6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疏肝理气方:- 材料:柴胡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 化痰降逆方:- 材料: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 用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 温中散寒方:- 材料:干姜10克,白术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5. 清热化湿方:- 材料: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滑石15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6. 养阴润燥方:- 材料:玉竹10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生地黄10克,石斛10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在使用以上中医方子时,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方剂,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也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重要环节。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也是预防和控制胃食管反流的关键。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0fdf4fb307e87101f6963c.png)
作用 , 尤其在缓解腹 痛 , 防治腹 腔炎性 包块 及假性 囊肿 形 成等方面疗效显著 。本法宜早期应用 , 且对已形成腹腔 炎
性 包块及 假性囊肿者 也有效 。对 照组后 期 出现腹 腔炎性
包块 及假性 囊肿 4 , 用芒 硝外敷 后 , 例 加 包块 及囊肿 均 明
显缩小 。芒硝含十水 硫酸钠 ( aS 4 1H O , 敷皮肤能 N2 O ・0 2 )外
2 结 果
11 一般资料 .
全部 6 0例均为我 院门诊 患者 , 随机 分为
2 。治疗组 3 , 1 , 1 ; 龄 2 组 o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 2~6 , 4岁 平 均 4 岁 。对照组 3 , l , l ; 85 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2 4~6 8 岁 , 均 5 平 06岁。2 组病例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
年经验总结 [] 中华外科杂志 , 9 ,5 3 :3 — 3 J. 1 73()1 1 9 2 4
[] 张正坤 . 2 急性 重症胰腺 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中国实用内科 J.
杂 志 ,0 12 ( )37—38 20 , 16 :7 7
否 吸收没 有文献记 载 ,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芒硝的外敷位置 。②将芒硝 大块研碎 , 用质 密 的棉 布或 2 层 纱布包裹 , 防止药 物外 漏。③严 密观察外 敷部位皮肤 有 无红肿 、 起泡或破溃 等现 象。④芒 硝变硬应及时更换 。
参 考 文献
[ ] 张圣道 , 1 张臣烈, 汤耀卿 , . 等 急性坏死性 胰腺炎外科治疗 2 0
合, 不弥散 ; : 变广泛 , 3级 病 全周性融合 。
13 治 疗 方 法 .
13 1 对照组 .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40 例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40 例](https://img.taocdn.com/s3/m/fbc1a95d33687e21af45a9ad.png)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40 例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变化, GERD 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
西医治疗存在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停药后易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大等问题。
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GE RD 患者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80 例患者均为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中, 男17例, 女23例,年龄18~61岁;对照组中, 男19例,女21例,年龄17~58岁;病程均为1~4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具有GERD典型症状:反酸、烧心、胸痛、打嗝、食物反流、咽痛、咽堵等 ;电子胃镜示非糜烂性食管炎( RDNE)。
1.3 排除标准凡有以下情况者不纳入病例选择: 内镜下食管①下端黏膜损伤( EE)和Barrett食管;②有消化性溃疡;③相关性疾病,如消化道肿瘤、心血管病、严重精神和心理疾病。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分三型:肝胃不和型, 表现为脘腹痞满、胸闷、情郁则重、嗳气则舒、泛吐酸水、纳差、舌苔薄白、脉弦数, 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火犯胃型, 表现为胃脘和胸胁后灼热刺痛、嘈杂嗳气、呕吐泛酸、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以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 表现为脘痛绵绵, 喜按, 得食则痛缓,多食则脘胀,泛吐清水,喜热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苔白,脉细弱,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脘胀连胁可酌加甘松、佛手、檀香;嘈杂反酸明显加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恶呕加法夏、苏梗、干姜;食滞加莱菔子、山楂;嗳气频加代赭石、沉香,便结加大黄。
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观察
![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20917e119e8b8f67c1cb99f.png)
床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9 %, 0 胃镜积分为 0分 ; 显效 : 临床 症状 基本 消失 ,或 治疗 后临 床症状 积分值 较 治疗前 下降 6 % 0
一
8 %, 9 胃镜积分减少 2 ; 分 有效 :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 或治疗后临
心理 因素作用 的结果 ,现今 对于早泄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心 理性 因素和器质性 因素 的共 同作 用上 ,但仍未有一个 确切 的理论 能 被广泛接受。对于早 泄的治疗不 能仅局 限于心理行 为治疗 , 而应 当针对其病 因给予药物治疗 ,因药物治疗疗效较 单纯心理行 为 治疗疗效更为确切 , 因此 已逐渐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6 1 。 复方玄驹 胶囊是 由玄驹 、 淫羊 藿 、 蛇床子 、 和拘杞 子等 中药 配伍而成 。玄驹又名大黑蚂 蚁其 味酸 、 、 咸 性温 , 具有扶正 固本 、
Me tl s r e s DS n a Dio d r . M— I 4 h. Ed. W a h n t nD. C. 9 4: 0 — 1 V t s i go 1 9 5 9 51 .
[] 3 戴继灿 , 3 李连 贵. 口服左洛 复结 合行 为疗法治 疗早泄[] 中华男 科 J. 学 ,0 172 :7 9 . 2 0 ,()9 — 8
【]L u J , a gX, hn e a.C — cr ne o eu yfnt n 4 a T Y n C e g Y,t 1 o o ur c fsxa d s co c e l u i
wi i o n r e o l y d i i g i u a i a: o lt n b s d t n y u g ma r d c up e d a s l n n r r lCh n a p pu ai - a e h i v o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aacc442ea5e9856a561260f9.png)
S a xiUn v riy o ieeM e cn ,Xin a g,7 2 4 Chn h n ie st f Ch n s dii e ay n 1 0 6, i a)
AB TRAC S T:OB EC VE To i v s i a e c i ia fe to e rn v r a d M o i ig S o c c c in a c mp n e y J TI n e t t l c le f c fCla i g Lie n d f n t ma h De o to c o a id b g n y
e f c ie r t ft r u swe e 8 3 a d 7 6 r s e t e y wi t ts i sg i c n e( fe t a e o wo g o p r 3. 3 v n 6. 7 e p ci l t s a itc i n f a c P< O 0 ) v h i . 5 .Th p o e e to ei r v m n f m
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96a086f30242a8956bece49d.png)
秽, 口干 口渴 , 心烦 易 怒 , 胁胀 痛 , 质 红 , 黄 厚 , 或 两 舌 苔
辨 证 治 疗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潘 亚妹 张 海 莲
( 西 医科 大 学 附属 汾 阳 医院 ,3 2 0 山 020)
反 流 性 食 管 炎是 消化 系统 常 见疾 病 , 民间 称 之 为 “ 烧心 ” 属 中医“ , 吐酸 ” 范畴 。本 病 是一 种 高 发 慢性 病 , 严重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胃酸长期 侵蚀还 可能 导致食 管狭窄 、 食管腺 癌 等 。西 医采 用 制 酸剂 及 促 进食 管 、 胃
6 4 中 国民 间疗 法 2 1 O 0年 2月第 1 8卷 第 2期
力 。续 以 六 君 加 减 调 养 , 者 病 情 逐 步 减 轻 , 年 后 患 半
脉弦 滑 。饮食 所 伤 , 湿 内聚 , 热互 结 , 痰 郁 胃浊 不 降 , 则 见吐酸 时作 、 闷嗳腐 等 症 ; 志 失 和 , 火 内郁 , 易 饱 情 肝 见 怒胁痛 、 口干 口苦 等 ; 红 、 舌 苔黄 厚 、 弦 滑乃 肝 胃郁 热 脉 之征 。先辈朱 丹溪 善 于苦 辛 通 降 , 寒热 并 用 , 郁 与 降 开 逆相济 的方法 , 收到泻 肝郁 和 胃之 功 , 为经验 之谈 。 可 实 现代 多用 左金丸 加 味 。方 中君药 黄连 折肝火 , 臣药 吴茱 萸辛 通下 达开郁 结 。本 方 配伍 精 简 , 对肝 郁 化 火 、 胃失 和 降所 致 嗳气吐 酸 、 口干 口苦 、 胁胀痛 等症 确有疗 效 。 两 临床 多加乌 贼骨 制酸 和 胃 ; 食滞 不化 者 加鸡 内金 、 焦三 仙等化 积之 品 。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3例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3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a417284b35eefdc8d33387.png)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2 . 3 不 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 、血尿常规检查无
表在美 国 《 药理学和 治疗 学》杂志上 ,成 为世界上 第一
个得到欧美医学权威 专家验证 的专 门治疗心率 失常的 中
成药 。
明显变化 ,治疗 组有 3例患者 出现轻度 胃肠 道不适 ,均 未停药 ,未见其他不 良反应 。
参考 文献
[ 1 ] 陈灏珠 . 实用 内科学[ M] 1 2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5 : 1 3 6 6 [ 2 ] 张蕾 1 9 9 2 例老年人动 态心 电图室性 早搏 分析 [ J ] . 暨南 大学学 报 ( 医学 版) ,
2 0 0 9 , 3 0 ( 4 ) : 4 3 8 _ 4 3 9 .
3 讨 论
心律平是常用的抗 心律失常药物 ,但是其 不 良反应 报道较多 ,特别是 C A S T试验 以后 ,不适用于器 质性心 脏病 。患者应用心律平后 ,发生 心脏传导 阻滞 和再致心 律失常的概率增加。 综上所述 ,稳心颗粒治疗 室性早搏在症 状改善方 面 总有效率 9 1 . 1 %,高于对照组 的 7 8 . 6 %,疗效优于对 照 组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 ) 。心 电图疗效 方面 , 治疗组总有效 率 9 2 . 8 %明显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 的 7 5 . 0 %。 说 明稳心颗粒 治疗 室性早 搏 的疗效 确切 ,且 安全 可靠 ,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
志, 2 0 1 0, 1 8 ( 4 ) : 4 4 5 . ( 本文校对 : 吴 史红 收 稿 日期 : 2 0 l 3 _ 1 0 - - 1 5 )
中医医案——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医案——反流性食管炎](https://img.taocdn.com/s3/m/42c550e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e.png)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陷胸汤加味治愈胃院痛病案:安某,女,50岁。
初诊:1983年6月20日。
主诉及病史:近40天来,胸骨后及胃脘部胀痛,胸骨后有灼热感,吞咽时有梗噎感,伴嗳气、恶心、泛酸,时呕吐出食物,纳食差,大便秘结。
进寒冷食物时疼痛加剧,周身疲乏无力,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
诊查:现面色无华。
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滑略数,经钡餐透视检查诊为可复性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
辨证:肝胃不和,痰热互结。
治法:宽胸理气,涤痰开结。
以小陷胸汤加味。
处方:炒川连5g 清半夏5g 全瓜蒌20g 厚朴花5g 制香附10g 砂仁壳5g 紫丹参10g 台乌药10g 大刀豆10g二诊:服上方药1剂,即觉胸骨后烧灼感减轻,进食也较前顺利,效不更方,加重剂量。
处方:川连10g 清半夏10g 全瓜蒌30g 厚朴花10g 制香附10g 砂仁壳6g 紫丹参10g 台乌药10g 大刀豆12g 3剂三诊:胸骨后烧灼感已明显好转,进食亦顺利,上腹胀痛及嗳气、泛酸等症均明显减轻。
原方去大刀豆,7剂。
四诊:诸症均已消失,一般情况好,再服上方药3剂。
1个月后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已正常。
按语此例胃脘胀痛,并有胸骨后食管灼热疼痛,舌苔黄,脉滑略数,显系内有郁热。
小陷胸汤为清热化痰消结之方,又加理气活血等品,使气降热清而痰消,故诸症均除,钡餐检查也证实病变已消失。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7,何世英医案。
何世英,1912年生。
天津市人。
主任中医师。
1936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为施今墨先生高足,行医50余年。
曾任天津市中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经济开发区国际医学培训中心主任,天津市科协常务委员,天津市医药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中医》杂志主编,天津市中医医院总顾问等职。
学术上一贯主张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srain n o aaie rsac .Re ut t ame tef ay sg ic nl etr ta o t lgo p P <0 0 ) b ev t sa d cmp rt ee rh o v s ls r t n f c c inf a t b te h n c nr ru s( e i i y o . 1 .Co cu in n lso
Tr am e fr fu s p g tsb y r me difr n ito fta to a e t nto e x e o ha ii y s nd o fe e ta in o r diin lChi s dii ln c lc r tv fe to ini c n . l ne e me cne ci ia u a ie ef c fsg f a t i Ke r y wo ds:e u s p gi s;te td b a to lChi s e i ie r f x e o ha t l i r a e y Tr diina ne e M d cn
功 能不 全 , 胃液 中的盐 酸 、 胃蛋 白酶 或 十二指 肠 内容 物 反 流入 食 管 , 起食 管黏 膜 发生 充血 水肿 , 至糜 烂 等 引 甚 炎性 改 变 的疾 病 。 临 床 表 现 以胸 骨 后 或 剑 突 下 烧 灼 感, 烧灼 样 疼痛 , 咽 困难 , 吞 泛酸 或呕 吐 为主 。近 年来 , 笔者 发 挥 中医 的优 势 , 证 治疗 反流 性食 管炎 , 与西 辨 并
芩 , 党参 2 g 生姜 8 , 茱萸 l g 以益气 温 中散寒 。 加 0, g吴 O,
口中烦 渴 , 大便 干结 者加 天花 粉 1 g 芦 根 2 g 生 大 黄 2, 0,
6 g养 胃生津 , 肠 通 便 。涎 中带 鲜 血 者 加 白及 8 , 润 g 三
七 粉 1 g 凉血止 血 。用法 : 1 1剂 , 中晚各 煎 服 1 0, 每 3 早
Zha g Ha s n ihi
( C opea i X ni , i i 6 3 ) T M H si ln i n Xn n 4 0 t j j 1 1
Ab ta t Obe tv t b ev h rame tb sd o y do i ee t t n o rdt n lC iee me iie ciia u aie efc f sr c : jcle Oo s rete t t n ae n sn rme df rni i fta i o a hn s dcn l clc rt f to e f ao i n v e
s d o e dfee ito o r di o a Chi s m e i n o r ame go yn r m ifr ntain f ta t n l i ne e dcie f r te t nt r up, c n rl r up te td o to go r ae wih t W e t r me i ie, a d lnia se n d cn n ci c l
r fu s p gts M e ho 5 te t r u a do y dii d i t r ame 0 c s s, c nr lg o o 0 a e . Tr am e tba e n e x e o ha ii . l t ds 0 pain s g o p r n ml vde n o te t nt3 a e o to r up f2 c s s e t n s d o
用 中医辨证治疗,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 并予以临床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0O ) P< .1 。结论 中医辨 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药治疗
d i1 .9 9 ji n 10 — 1 .0 10 .3 o:0 3 6/.s .0 38 4 2 1 .9 0 6 s 9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1 -91 1 — 10 —9 4 2 1 )0 -8 10 2
次 ( 10毫 升 ) 连服 3 约 5 , 0天 为 1 程 , 疗 3 疗 治 O天后进
医 治疗 在疗 效 、 复发 率 等方 面进 行 临床对 比观察 研究 ,
取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现 报道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反 流性 食 管炎 是 食 管 疾 病 中最 为 调 , 幽 门括 约 肌 关 闭 或
1 g 茯苓 1 g 甘 草 5 ,I 子 1 g 刘 寄 奴 1 g 丹 参 5, 0, g川楝 2, 5, 1g 2 。加 减法 : 腹 胀 闷 , 吐 清 水 , 温 喜 按 者 去 黄 脘 时 喜
光 明 中 医 2 1 年 9月 第 2 01 6卷 第 9期
C G M S p mbr 0 1V l 6 9 J MC et e 1. o 2 . e 2
・1 1 8 1・
中医辨 证 治疗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3 O例
张 海 石
摘要: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 例, 目的 0 0 对照组2 0例。治疗组
Cl c lO b e va i n ofTCM n o e Dif r nta i n e tR e u o ha ii o 0 Ca e i a s r to ni Sy dr m fe e i to Tr a f x Es p g tsf r 3 s 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