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梁思成的故事
合集下载
梁思成的故事PPT8 北师大版

重点语句品析
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 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
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 状勾勒 ……
重点语句品析
为什么说古建筑在梁思成眼中 “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提示:一砖一瓦,一根立柱, 一处斗拱,一副雕像,都是活 生生的存在
重点语句品析
梁思成如何看待北京古城墙? 他将古城墙视为一种生命来述 说:环绕、、、、、、
梁思成简历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长子。曾在日本神户 同文学校读书。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系。 1927年2月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当年6月 获硕士学位。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 究世界建筑史。 1948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 博士学位,4月,被选任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梁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兼营建系 主任, 同时受聘为中央直属的修建处(建筑工程部前身) 顾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一 至四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 1946年,创设清华大学建筑系。对中外古建筑、城市规 划、建筑设计造诣颇深。担任过国徽的设计组长主持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1岁。
提示:对工作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传的无限 热爱
课堂小结
《梁思成的故事》主要写他在 建筑方面感人至深的故事,让 我们了解了梁思成作为建筑专 家对建筑的“爱与撼”
重点语句品析
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 这个世纪”这句话的?
提示: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大贡 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中国古建筑、 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再无可以来让他施展 才能的古建筑而声出的深深遗憾
梁思成介绍PPT

▪ “古建保护法,尤须从速制定,颁布,施行古 建保护要立法,政府应当切实负起保护古建筑 的责任来。”
▪ 主持古建修葺及保护的,“尤须有专门知识, 在美术、历史、工程各方面皆精通博学,方可 胜任”,即古建保护工作要有训练有素的专家 参与或主持。
6
▪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 但是怎样来保护它们,就得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把它 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撞到谁,就把谁推倒,这是绝 对不行的。古建筑是这样,对城市也是一样,对北京 这样的文化古城,这样来用它是不行的,将来会有问 题的。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 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 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它现在只会得 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 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规 划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 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 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 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只是在细部上还存在很多有待 深入解决的问题。”
3
建筑绘图
4
贡献
▪ 古建筑的勘察、测绘、制图 ▪ 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 中国建筑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 《中国建筑史》——中国第一部建筑史 ▪ 保护京都、奈良 ▪ 不被认可的“梁陈方案” ▪ 《营造法式》——古建筑研究最突出贡献
5
古建筑保护法的三点建议
▪ “保护之法,首须引起社会注意,使知建筑在 文化上之价值,是为保护之治本办法。”古建 筑保护要靠人民的认识。
1928年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温哥华结婚接着到南欧结婚旅行并观摩各地建筑和美术半年回国任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19281931年
▪ 主持古建修葺及保护的,“尤须有专门知识, 在美术、历史、工程各方面皆精通博学,方可 胜任”,即古建保护工作要有训练有素的专家 参与或主持。
6
▪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 但是怎样来保护它们,就得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把它 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撞到谁,就把谁推倒,这是绝 对不行的。古建筑是这样,对城市也是一样,对北京 这样的文化古城,这样来用它是不行的,将来会有问 题的。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 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 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它现在只会得 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 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规 划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 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 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 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只是在细部上还存在很多有待 深入解决的问题。”
3
建筑绘图
4
贡献
▪ 古建筑的勘察、测绘、制图 ▪ 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 中国建筑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 《中国建筑史》——中国第一部建筑史 ▪ 保护京都、奈良 ▪ 不被认可的“梁陈方案” ▪ 《营造法式》——古建筑研究最突出贡献
5
古建筑保护法的三点建议
▪ “保护之法,首须引起社会注意,使知建筑在 文化上之价值,是为保护之治本办法。”古建 筑保护要靠人民的认识。
1928年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温哥华结婚接着到南欧结婚旅行并观摩各地建筑和美术半年回国任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19281931年
梁思成简介PPTppt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不仅聚集了当 时的能工巧匠,其碑石石料的采集场 面也颇为宏大。纪念碑由17000块花 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岛浮 山的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 大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 完整花岗石,其石坯长14.4米,宽 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以上,采 运工作历时7个半月,于1953年4月1 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 广场工地,从开采到运输共计7116名 工人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纪念 碑从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费就达3亿余 元。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 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 ,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 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 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 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 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 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 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 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 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 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 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 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 读的重要工具书。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徽是代表国家 的徽章,是民族 的象征。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徽, 中间是五星照耀 下的天安门,周 围是谷穗和齿轮。 本词条将主要介 绍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徽的诞生、 形色等方面知识。
国徽
鉴真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古大明 寺内,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 献的鉴真和尚。由我国著名建 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 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 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 的建筑艺术风格。前面是门厅, 上悬匾额;中间为碑厅,内立 横式纪念碑;后为殿堂,按唐 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堂内 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仿鉴真 圆寂前塑造的干漆夹紵像制作 而成,神态安详而坚毅。东西 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饰 布画,分别是西安大雁塔、肇 庆七星岩、日本九洲秋妻屋浦 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向人们 展示了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 方。
梁思成的故事.ppt

• .以上三方面综合起来就是第2段开头几句话: “以后的世纪,恐怕再也难以出现同样的环境 同样的人物。许多历史条件已经无法再现”。 这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梁思成的故事只能是二 十世纪的故事。这就是对历史的富有智慧的思 考。 • c.本文是文学散文,“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 纪”是文学的笔法,是抒情的诗意的语言,是 充满激情的强调,强调对梁思成的赞赏,强调 二十世纪对梁的特殊意义,也只有这个世纪才 有,以后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梁思成了。因为 是诗的激情的语言,所以不能机械地以为,梁 的思想精神不属于未来的世纪,以为二十世纪 以前和以后就没有这样的建筑思想,没有这样 思考的人们,这都是欠妥的。
•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 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 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 础。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这些理论观点,直 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 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 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 .第2段说,也许以后的世纪再也没有那么多被历史 烟尘掩盖的古寺古塔等待人们去惊奇发现,细心勘 察。这一方面是说,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许多古建 筑的价值没有被发现,二十世纪是科技、文化、经 济巨大发展的世纪,富含人类文化精神的现代建筑 学已颇为强大,并产生了像梁思成这样极富文化、 人文精神的现代建筑学家(以上两句话参见各关键 段),也具备了相应的科技、经济条件来完成这些 考察。因此,就有了应县木塔的故事,就有了文中 说的,把它当做文化遗产,以全新的眼光打量它, 梁是历史第一人。
〖重点语句〗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梁思成故事》课件

梁思成的建筑设计理念
整体性原则
美学追求
梁思成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 ,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历史、文化 等元素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梁思成追求建筑的审美价值,注重建 筑的造型、色彩、空间等要素,创造 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建筑作品。
功能性设计
梁思成强调建筑的功能性,根据不同 的使用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提 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跨学科合作
梁思成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启示我们要加强学科间的 交流与合作,拓展学术视 野。
和谐共生
梁思成的设计理念启示我 们要追求人与自然、建筑 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 发展。
05
结语:梁思成的遗产和未 来展望
梁思成的遗产和影响
学术思想
梁思成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推向国际,提出“建 筑意”的思想,强调建筑与文化、历史的结合。
详细描述
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获得官费留学资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 学。他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保罗·克瑞,并获得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梁 思成致力于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
梁思成的社会影响和贡献
要点一
总结词
梁思成的社会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调查 、研究和保护方面,以及对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推动和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梁思成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古建筑 的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 ,发掘出大量珍贵的古建筑遗存,并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 和著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 梁思成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推动者之一,他倡导“民族形 式,现代功能”,推动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最新审核】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第6课《梁思成的故事》ppt课件2

④.作者除了想象、抒情、思考还想 要表现梁思成的内心,他怀着一种什 么样的精神。对于作者无法看得见摸 得着的部分作者采取和旅游者心情来 对比:旅游者眼中的古迹只是一些不 同的建筑物,梁思成首先把这些建筑 看成有生命的(“一砖一瓦,一根…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其次他把自 己的生命与古迹结合为一个整体。 (“他绝不是……对象融为一体了”)
主要写了两件事: 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
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
二、是为保护奈良所作的努力;
品读赏析: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 的事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 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认 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勇 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传 的无限热爱。
语句品析:
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 这个世纪”这句话的?
是抒情性的强调,也是对历史的富有 智慧的思考。具体是:表达了对重视 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时代 的肯定,对梁思成的思想精神的赞赏, 对产生梁思成故事的时代的令人遗憾 一面的感叹。
阅读理解
2、“建筑的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是建筑中所凝结的文化精神、 科技智慧、情感意志等人类精神, 所凝结的建造者的精神和生命。
写法借鉴
1、构思巧妙,层层深入。 2、语言凝练,文采飞扬。 3、对比手法的运用。 4、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错进 行,紧密结合。 5、不时出现合理的联想、想象,乃 至合理的虚构。
小结全文: 本文赞赏拥有“建筑灵魂”、富 有胆识、执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梁 思成的精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 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时 代,感叹该时代保护文化遗产上 仍存的遗憾。
梁 思 成 李的 辉故 事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 近现代著名建筑历 史学家,建筑教育 家和建筑师。广东 新会人。1901年4 月20日生于日本东 京,1923年毕业于 清华。
初中语文_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课件设计

品读何可 供攀援的东西。
品析:“除了”“没有任何”写出了环 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我从中读出一 个敬业、无畏的梁思成。
交流探讨——走进梁思成
研读“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部分” 说说作者笔下的梁思成还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 方法提示:可以从作者所写内容(理解 具体语段、关键句子)的角度研读人物 形象,也可以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 研读。
梁 思 成 李的 辉故 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
• 学习目标
• 1、品读重点段落,品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 2、学习梁思成的精神,培养历史文化责任 感。
预习检测 ——初识梁思成
归纳概括本文写了梁思成的哪些事件?
(方法提示:1、捕捉重点段落;2、提 取关键词语)
深情朗读——走近梁思成
品读“梁思成勘测应县木塔”部 分,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读 出了一个怎样的梁思成。
南阳康熙年间的天妃庙风韵不在
焦 作 怀 商 历 史 文 化 遗 迹 即 将 被 改 造
商丘明代原始城墙2002年被毁
深情感悟——回望梁思成
请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对梁思成新 的认识或感悟。
作业
1、以第一人称给梁思成写一篇200字左 右的自传。 2、完成《助学》相关题目。
梁思成-PPT精选

1、“主张拆除者”提出哪些理由?根据 文章内容概要陈说。
❖ 提示:“主张拆除者”提出了“失去 功用”“封建遗迹”“阻碍交 通”“有利可图”等四方面理由。
2、“主张保存者”是如何辩驳的?这些辩驳 有说服力吗?列举实例,作一些具体分析, 你还有更有力的辩驳理由吗?说出来,大家 ❖评主评张。保存者认为城墙有这些方面的实际用途: 一是有现代作用,便于用分区方法进行城市 规划和建设。二是有游览休息功能。三是它 能丰富我们对北京的喜爱,增强我们民族精 神的饱满。
五、整体感知
❖理结构,悟主旨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北京城墙的存废是
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慎重研讨,然后 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由,认为拆除派 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 的,也是缺乏实际的计算的”,“是 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木不见林的”; 他认为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 且有利,会丰富人民大众的生活,永 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环境
重点词语
❖1、 字音 ❖嘈(cáo)杂 滋(zī)长 嵯(cuó)
峨(é) 蔷(qiáng)薇 磊拓(tuò) ❖2、 字形 ❖蔓延 曼舞 谩骂 幔帐 蔷薇 吝啬 樯
橹 滋长 今兹 嗞嗞响 梗概 田埂 哽 咽
❖ 3、 词义 ❖ 阻梗:阻塞。 ❖ 磊拓:多而错杂,宽大。 ❖ 嵯峨:本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城墙高峻。
❖ 学习本文结构,先总后分;重视论据,有说 服力;用语得体。
在《城记》一书的前言中,作者王军饱含深 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研究中国建筑与城 市规划,是无法绕过梁思成先生的。是他在 兵匪满地、行路艰难的旧中国,跋涉在深山 老林里,寻觅中华古代文化的瑰宝,完成了 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是他发出居者有其 屋、城市规划的最高目标是安居乐业的呼喊, 为中国城市的理性发展筚路蓝缕;是他搏尽 全力为中国古代建筑请命,虽是屡战屡败, 却痴情不改。”
_梁思成的故事_课件-_2_

自由论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 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 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 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 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 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 学社研究中建筑史。1946 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 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 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 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 鉴真和尚纪念堂。
鉴真和尚纪念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徽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了解梁思成的故事,理解寓情于叙 的写法。 3、品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2.提取关键词语)
他们爬到了塔顶,但塔刹还有十多米 高,除了几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 东西。 这一句写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 艰苦,我从中读出了一个敬业无畏的 梁思成。
品读总结:
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梁思成怎样 的精神?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 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 产的无限热爱。)
整体感知 ——初识梁思成
请同学们在预学课文的基础上 再次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梁思成的哪几件事?
主要写了两件事: 一是梁思成夫妇勘察山西应县木 塔的情形。 二是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城。
品读文段——走近梁思成
品读第6段“梁思成勘测应县木 塔”: 结合文章具体的语句,品析语 言,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梁思 成? (方法提示:1.寻找相关段落
李 辉
梁 思 成 的 故 事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 近现代著名建筑历 史学家,建筑教育 家和建筑师。广东 新会人。1901年4 月20日生于日本东 京,1923年毕业于 清华学校。
高大双塔背景知名人物梁思成生平介绍PPT

04 社会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设立“梁思成建筑奖”是为了激励 中国建筑师的创新精神,繁荣建筑 设计创作,提高中国建筑设计水平, 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拥有重 大成绩和贡献的杰出建筑师。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名 人 介 绍
演讲人:
时间:20XX.XX
梁思成先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 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
03 主要成就 CREATIVE FEATURES
1963年,梁思成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 堂”。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中 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8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 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 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 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 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02 人物故事 MAIN WORKS
他对自己对助手都要求严格,力求研究成果达到高水平。
有一次,他把当时还只十几岁的莫宗江叫到房中,拿出几本当 时认为是最高水平的国外建筑书刊,指着上面的图对莫宗江说: “这就是现在的世界水平,我们的图就要达到这个水平,你画 的图也要达到这个水平”。
莫宗江教授回忆说:当时梁思成就培养大家要有一股志气,中 国人研究中国自己的东西当然应该达到世界水平。
03 主要成就 CREATIVE FEATURES
—《中国建筑史》
由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 员会主任的梁思成编写。 从4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
03 主要成就 CREATIVE FEATURES
这是梁思成先生所著的关于中国建筑特征的经 典通俗读本,一本让年轻人都能读懂、爱读的 关于中国古建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思成的故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梁思成的有关文学常识。 2.借助字典扫清本课的字词障碍。 3.朗读全文概括梁思成的故事,理清文章层次。
• 作者简介
• 李辉:湖北枣阳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1974年赴乡村插队务农, 后历任教师,《北京晚报》记者、副刊部 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记者、编辑, 主任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 有《巴金论稿》、《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沧桑看云》、《李辉文集》,散文集 《秋白茫茫》等。散文集《秋白茫茫》获 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学法指导:
1.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找出事件的启始段。 3.套用格式:谁+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
拓展阅读:
•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古建 筑?
课堂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勘察( ) 黯淡( ) 古刹( )轩昂(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 ),( ),( ),( )。都 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 ),当他 (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而是 勘察
业已
黯淡
(shuò) 壮硕
顾忌 轩昂
诱发 健忘
巍峨
(qīn) 钦佩
叹为观止 灰飞烟灭
自学自导一:
• 朗读课文概括梁思成的故事,理清文章层次。
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 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认识; 三是为保护奈良所作的努力; 四是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被毁的忧愤。
3.造句:
叹为观止
灰飞烟灭
•谢 谢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梁思成的有关文学常识。 2.借助字典扫清本课的字词障碍。 3.朗读全文概括梁思成的故事,理清文章层次。
• 作者简介
• 李辉:湖北枣阳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1974年赴乡村插队务农, 后历任教师,《北京晚报》记者、副刊部 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记者、编辑, 主任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 有《巴金论稿》、《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沧桑看云》、《李辉文集》,散文集 《秋白茫茫》等。散文集《秋白茫茫》获 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学法指导:
1.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找出事件的启始段。 3.套用格式:谁+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
拓展阅读:
•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古建 筑?
课堂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勘察( ) 黯淡( ) 古刹( )轩昂(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 ),( ),( ),( )。都 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 ),当他 (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而是 勘察
业已
黯淡
(shuò) 壮硕
顾忌 轩昂
诱发 健忘
巍峨
(qīn) 钦佩
叹为观止 灰飞烟灭
自学自导一:
• 朗读课文概括梁思成的故事,理清文章层次。
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 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认识; 三是为保护奈良所作的努力; 四是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被毁的忧愤。
3.造句:
叹为观止
灰飞烟灭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