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 部委员,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一 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 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 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 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 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梁思成还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领导活动,曾任:北京市 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 、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代会常务委员。 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不仅聚集了当 时的能工巧匠,其碑石石料的采集场 面也颇为宏大。纪念碑由17000块花 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岛浮 山的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 大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 完整花岗石,其石坯长14.4米,宽 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以上,采 运工作历时7个半月,于1953年4月1 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 广场工地,从开采到运输共计7116名 工人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纪念 碑从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费就达3亿余 元。

1928年,他刚一回国就到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一心要为中国培养新 型的建设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梁思成又想着战后和平建设需要人才,于是回清 华大学筹办了建筑系,从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投入了中国的教育上。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梁思成总是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他担负着十分 繁重的行 梁思成建筑画 政工作的情况下,他坚持亲自教课。他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 养,所以他除了讲授中、外建筑史外,还经常给刚进大学的学生讲“建筑 概论”,担任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他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 善于深入浅出地、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建筑,建筑师的 任务和建筑师应该怎样工作等。他善于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教育和引导学 生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所见到的建筑,研究与建筑师有关系的一切 事物,启发学生对建筑事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感情 。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中坚持的严谨学风也贯穿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审 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都是逐句修改,从内容到错别字,连一个标点 符号也不放过。他不仅自己做到,而且也要求教师和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 著名建筑,能随手勾画出这些建筑的形象和记住它们的建造时期。他不但 培养学生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反对少数艺 术家的所谓不修边幅的那种散漫习气。他强调一个建筑师要对一个工程负 责,必须要有严格和科学的工作作风。他要求每一张设计图纸都要制图清 楚,尺寸准确、连写字大小都要按不同等级的规定,文字与图分布均匀, 干净利索,一目了然。
吉林大学教学楼
整个石头楼全部建 筑采用了大块花岗 岩材,增加了威严 庄重的感觉,而在 楼的顶端和女儿墙 部位,加装了石砌 斗拱花纹,门柱上 部按中国建筑风格 安装石雕螭吻,使 整个建筑增添了明 快而又带有神秘色 彩的印象。主楼的 门厅部分则设计得 堂皇古朴,云拥护 栏的圆形柱头上设 有节日布置盆花的 位置。
石头楼
梁思成参与设计的联合国 大楼




出身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在日本东京出生时,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 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第三年。梁思成(1901.4.20~1972.1.9), 原籍广东省新会县。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 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 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当时是和庚子赔款以 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 族意识。 梁启超曾经送给长子梁思成这样一副对联: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这是一个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勇往直前。 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本重新出版的800多年前宋朝颁布的一部建筑 书《营造法式》,当即托人带交给梁思成与林徽因,并在扉页上写道: “……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先宠也,……遂以寄思成、徽 因永宝之。”梁思成与林徽因尽管当时还看不懂书中的宋代建筑术语 和内容,但父亲激励的话促使他们产生了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愿望。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 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 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 消灭的现象。
———梁思成
12704425 何伟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 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 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 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 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 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 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是 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 人物。



பைடு நூலகம்



1梁思成.《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一期,1932.3. 梁思成全集 梁思成全集 2梁思成.《蓟县独乐寺山门考》.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3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4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4. 5梁思成.《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6梁思成.《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 1933.12. 7梁思成.《赵县大石桥》.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一期,1934.3. 8梁思成.《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 1934. 9梁思成.《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营造学社四卷, 1934. 10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1934. 11梁思成.《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三期,1935.3. 12梁思成.《治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 1935. 13梁思成.《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方荫、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 刊四卷,1935.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徽是代表国家 的徽章,是民族 的象征。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徽, 中间是五星照耀 下的天安门,周 围是谷穗和齿轮。 本词条将主要介 绍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徽的诞生、 形色等方面知识。
国徽
鉴真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古大明 寺内,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 献的鉴真和尚。由我国著名建 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 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 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 的建筑艺术风格。前面是门厅, 上悬匾额;中间为碑厅,内立 横式纪念碑;后为殿堂,按唐 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堂内 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仿鉴真 圆寂前塑造的干漆夹紵像制作 而成,神态安详而坚毅。东西 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饰 布画,分别是西安大雁塔、肇 庆七星岩、日本九洲秋妻屋浦 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向人们 展示了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 方。




14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营造学社汇刊六卷一期, 1935.9. 15梁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营造学社汇刊六卷二期,1935.12. 16梁思成.《建筑设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一)台栏杆.(三)店 面.(四)斗棋(汉一宋).(五)斗拱(元明清)》.营造学社特 刊.1935.12. 1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8梁思成.《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为美国百科全书作.1946. 19梁思成.《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1951. 梁思成照片集 梁思成照片集(10张)20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文物二卷五期, 1952.21 21梁思成.《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文物,1953. 22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学报,1954. 23梁思成.《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汇合写).建筑学 报.1954.(2). 24梁思成.《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25梁思成.《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建筑学报,1961. 重复与变化 26梁思成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2011.4
鉴真和尚纪念堂
北京大学女生宿舍
北京大学地质学馆为梁思成、林徽因设计作品 此楼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少数设计的作品之一,于1934年设 计,1935年8月建成,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在中国 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楼西南角下方墙体上嵌有一奠基石,上面刻 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奠基”。 1990年2月13 日被列入第四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近期已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 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 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 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 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 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 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 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 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
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启超之子,林徽因之夫,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 古代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研 究,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 建筑设计提过较多重要建议, 参加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 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 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 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 的主要成就有吉林大学礼堂 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 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 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 等。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 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 ,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 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 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 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 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 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 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 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 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 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 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 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 读的重要工具书。









1912—1914年在北京汇文中学学习。 1915—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 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建筑硕士学位。接着他 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肄业),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 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 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 1928年春,梁思成与林徽因[3]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接着到南欧结婚旅 行并观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思成与林徽因 摩各地建筑和美术半年才回国任职。 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 和教授(1928—1931年)。 1931—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 —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 顾问建筑师(1946—1947年),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46—1972年)。 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与林洙结婚。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首都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