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中国的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古建筑面临着被破坏和威胁的风险。
而梁思成作为著名的建筑师和学者,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的珍贵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梁思成,生于1901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并深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
然而,他从一开始就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充满了热情。
梁思成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深入研究了北京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他发现,许多古建筑正面临着被毁坏和拆除的命运,这对于保护北京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古建筑,梁思成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他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宣传古建筑的价值和重要性。
他还主动与其他建筑师和学者合作,组织研究团队,共同研究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技术。
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还亲自参与了多个修复项目。
他对建筑材料、结构和细节进行仔细研究,并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修复。
他强调尊重古建筑的原貌和历史风貌,致力于通过修复工作使其恢复到最佳状态。
梁思成的努力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被誉为中国建筑界的泰斗,为传统建筑保护和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工作为后来的建筑师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如今,梁思成的保护理念在中国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中仍然得以延续。
他的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瑰宝。
总而言之,梁思成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他在保护北京古建筑方面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建筑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百位科学家故事|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
百位科学家故事|⼀代建筑宗师——梁思成⼀代建筑宗师——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东新会⼈。
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学教育家,梁启超长⼦。
梁思成毕⽣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学教育事业。
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他培养了⼤批建筑⼈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他曾参加⼈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努⼒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法,在建筑学⽅⾯贡献突出;他还是新中国⾸都城市规划⼯作的推动者,新中国成⽴以来⼏项重⼤设计⽅案的主持者。
由于⽗亲梁启超因“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本,梁思成的童年时代就在东京度过,他就读于⽇本的华侨学校。
在⽗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这让他对中国古⽂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
⾃甲午之战和庚⼦赔款以来,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他11岁由⽇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学前⾝)学习。
梁思成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业优秀,⽽且兴趣⼴泛。
他也很关⼼政治,五四运动时,他是清华学校“义勇军”等爱国组织的中坚分⼦。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宾⼣法尼亚⼤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
1927年,梁思成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学硕⼠学位。
1931年,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并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
新中国成⽴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直以⾼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作。
在梁思成的⼀⽣中,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批建设⼈才。
梁思成在学术上是⼤公⽆私的,他希望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年轻⼀代。
⽆论是过去积累还是新近获得的资料,他从不保密,尽其所有地为⼤家讲授。
梁思成的学术成就还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美国有专门研究梁思成⽣平的学者,并出版了他的英⽂专著《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的精神品质事例
梁思成的精神品质事例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精神品质和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成就,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传奇人物。
梁思成的精神品质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事例来探讨他的精神品质。
梁思成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人。
他在建筑设计上不断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独特特色的建筑作品。
例如,梁思成设计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传统中国园林为设计灵感,结合了西方现代建筑的流线型外观,创造出了一座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建筑。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也体现在他对学术研究的态度上。
他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时,不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以现代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建筑,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
梁思成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
他深知自己是中国建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因此对于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
在他设计的建筑作品中,总是能够看到他对每个细节都进行精心雕琢的痕迹。
例如,他在设计北京大学图书馆时,为了保证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特意设计了一个高效的空气调节系统。
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也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教育上。
他在教学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梁思成是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人。
他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在其建筑设计和学术研究中始终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例如,他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时,始终保持着对传统建筑的敬畏之心,不断探索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为后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梁思成的精神品质包括创新精神、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这些品质不仅帮助他取得了建筑设计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我们应该学习梁思成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梁思成先生的故事
那么 ,又是什 么原 因使梁思成先生身体搞垮 ,出现 实心十三层密檐式塔 ,平面八角形 ,建在方形 台基 上 ,
了 “又驼又瘸 ”的残疾 呢?
通高57.8m。梁思成 先生是古 建筑专 家 ,他 曾对多处 古
学 生时 代 的梁思 成 ,喜欢 开摩 托车 。 1929年 5月 7 建筑包括佛塔进行 考察。根据他 的经验 ,这种 密檐 式佛
奔西 四牌楼 、西单牌楼 、西长安衔 。那 时的西长安街 , 身 ,是重点 的部分 ,大多饰 以佛龛 、佛像 和门窗 、斗拱
不像 现在这么宽 ,中间还有 凹凸不平 的路段 。不料 ,摩 以及动植物 图案纹等雕刻装饰 ,佛教 与建 筑艺 术融于一
托 车 开到南 长 安街南 口,被 一辆 从后 面驶 来 的汽 车撞 体 。因此 ,梁思成先生断定 ,天 宁寺是 辽代建造 的。这
背 ,使他 的左腿短了一厘米 。在 以后 的年 月里 ,粱思成 律,为古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的鞋 子都是专 门定做 的。梁思成先 生颇有 毅力 ,尽管在 有这样严重残疾 的情况下 ,他依然 坚持深 入各地调查研
编辑 /秦 风
究 ,为 了测绘古代建筑 ,爬梁上柱 ,奋力攀高 。
梁思成受伤后 ,在协 和医院接受治疗 ,因为当时的 兵 火 荡 尽 ” 。这 就 是 元 代 末 年 ,天 宁 寺 毁 于 战 火 的
医疗技术 和设备还 不太高明 ,梁思成 的脊椎 骨和腿部 的 纪 录 。
手术都 没有 做好 。结果 ,使他 的脊椎骨 出现了弯 曲、驼
梁思成先生钟情 天宁寺 ,他说天 宁寺塔 富有 音乐韵
倒 。梁思成左腿骨折 ,脊椎骨受伤 。梁 思永面部受伤 , 个论 断已为我国考 古专家所公认 。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一生从事着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著有《中国建筑史》等建筑书籍。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篇11、伟大的古建筑保护者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大师。
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建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均出自大师的手笔。
梁思成毕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早年留学美国,游历欧洲。
回国后定居北平,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且开始潜心撰写《中国建筑史》。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梁思成只得带着夫人和儿子梁从诫南下,在离重庆300多里的里庄落脚。
日军的入侵让他们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梁思成的健康状况也是日益恶化。
由于长期低头伏案画图颈椎受损,他就用花瓶拖着下巴,继续创作。
炮火连天、兵荒马乱,即便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也难得片刻安宁。
1944年夏天,抗战形势扭转,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这天,几个陌生人忽然出现在梁思成面前,他们奉盟军司令部之命,前来邀请梁思成商议大事。
听明来意,梁思成二话不说立即乘竹筏从水路出发,到达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又弃筏登岸。
司令部早已等候多时,梁思成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一张军用地图已经摆在面前。
盟军正在准备大规模轰炸日军,为了保护敌占区的古建筑不至于毁于炮火,所以专门把他请来请教。
梁思成手拿着红笔,在地图上仔细的圈点,每个重要部位都做了明示标记。
圈点完毕,当他交还地图时,稍作沉思,忽然说:“我还有个建议,希望另外两个城市也能得到保护,但是不在中国。
”美国人感到奇怪问他是哪两个城市?他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是日本最富盛名的两座古城,古建筑林立。
”话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两国交战正是你死我活之时,对于梁思成这个建议,就连司令部也不能擅自做主。
第二年夏天,日军兵败如山倒,却仍在垂死挣扎,拒绝投降。
为了打击日军的战争潜力,早日结束战争,盟军在太平洋上集结重兵对日本本土发起了持续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作文素材:梁思成的故事三则_3000字
作文素材:梁思成的故事三则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伟大的古建筑保护者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大师。
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建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均出自大师的手笔。
梁思成毕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早年留学美国,游历欧洲。
回国后定居北平,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且开始潜心撰写《中国建筑史》。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梁思成只得带着夫人和儿子梁从诫南下,在离重庆300多里的里庄落脚。
日军的入侵让他们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梁思成的健康状况也是日益恶化。
由于长期低头伏案画图颈椎受损,他就用花瓶拖着下巴,继续创作。
炮火连天、兵荒马乱,即便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也难得片刻安宁。
1944年夏天,抗战形势扭转,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这天,几个陌生人忽然出现在梁思成面前,他们奉盟军司令部之命,前来邀请梁思成商议大事。
听明来意,梁思成二话不说立即乘竹筏从水路出发,到达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又弃筏登岸。
司令部早已等候多时,梁思成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一张军用地图已经摆在面前。
盟军正在准备大规模轰炸日军,为了保护敌占区的古建筑不至于毁于炮火,所以专门把他请来请教。
梁思成手拿着红笔,在地图上仔细的圈点,每个重要部位都做了明示标记。
圈点完毕,当他交还地图时,稍作沉思,忽然说:“我还有个建议,希望另外两个城市也能得到保护,但是不在中国。
”美国人感到奇怪问他是哪两个城市?他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是日本最富盛名的两座古城,古建筑林立。
”话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两国交战正是你死我活之时,对于梁思成这个建议,就连司令部也不能擅自做主。
第二年夏天,日军兵败如山倒,却仍在垂死挣扎,拒绝投降。
为了打击日军的战争潜力,早日结束战争,盟军在太平洋上集结重兵对日本本土发起了持续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在连连的炮火笼罩之下,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国内几乎只剩下了废墟,唯有两个城市幸免于难,京都和奈良。
梁思成的小故事
梁思成的小故事梁思成,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他的贡献对于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讲述梁思成的小故事,来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对建筑事业的贡献。
梁思成出生于1901年,他的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
从小,梁思成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对于文化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的建筑作品,这对于他的建筑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思成在1920年代前往美国留学,他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专业。
在美国的学习期间,梁思成深入研究了西方建筑的理论和实践,他对于建筑的审美和功能性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还参观了许多著名的建筑作品,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和芝加哥的罗比楼等。
这些经历使得梁思成对于建筑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
回国后,梁思成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
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并且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系。
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梁思成致力于培养一批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师,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对于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梁思成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也是非常丰富的。
他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尤为深入,他提出了“中国建筑的精神”这一概念,强调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性和价值。
他还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法。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除了学术研究,梁思成还积极参与了许多实际的建筑项目。
他参与了北京天坛、颐和园等著名建筑的修复工作,保护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他还设计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如北京大学的百周年纪念堂和南京大学的鼓楼等。
这些作品体现了梁思成对于建筑美学和功能性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风采。
梁思成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成就,他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和设计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他的理念和思想在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名人小故事(梁思成的建筑智慧)
中华名人小故事(梁思成的建筑智慧)
篇十:梁思成的建筑智慧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建筑史学家和城市规划师,他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梁思成被誉为“西方城市规划引入中国的奠基人”,他的智慧和才华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也为中国的建筑界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梁思成早年留学美国,他深入研究了西方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技术。
他回国后,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为中国的建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曾参与设计和修复许多重要的建筑项目,如北京古建筑的修复和城市规划等,他的设计和规划成果得到了广泛好评。
梁思成提倡融合中西方建筑文化和设计理念,他大胆地尝试和运用新的构思和技术,以创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他的作品注重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的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
梁思成的智慧在当代的建筑界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的作品和理念为中国建筑师和规划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建筑史》背后的故事
《中国建筑史》背后的故事
《中国建筑史》背后的故事有很多,以下为您介绍其中两个:
梁思成在战乱时期的不断流亡、严重患病的状态下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
因为时局极不安定,梁思成带领中国营造学社辗转各地,期间他也不幸罹患脊椎软骨硬化症,需要穿戴特别的钢背心,才能工作。
这一阶段,林徽因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
战乱四起,行动不便,贫病交加……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梁思成与林徽因相互扶持,仍不顾一切地致力于学术研究。
1937年夏,梁思成和林徽因把8岁的女儿和5岁的儿子托付给在北戴河的大姐思顺一家,与莫宗江等人第三次前往山西考察。
数年的古建筑考察,一座座中国古建筑被发现、测量、整理。
在晋中,梁思成一行骑着骡子,在陡峭崎岖的山路走了两天,到了台外的豆村。
那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中,前方有一座殿宇,闪射着迷人的光亮——佛光真容禅寺,也就是敦煌壁画上的大佛光寺。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建筑,唯一一座唐代木构殿宇。
这是中国建筑史里程碑的一天。
梁思成的故事
梁 思 成 的 李 故 辉 事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 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 家,建筑教育家和建 筑师。中国近代维新 派代表人物梁启超长 子。广东新会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 日本东京,1923年毕 业于清华学校。
梁思成与林徽因
1924—1927年在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 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 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 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 月与林徽因(中国第一位 女建筑学家)在加拿大温 哥华结婚。
互动5:如何理解“我也是 辽代的块木头”?
明确:从表面来看这是调侃自 己的顽固,实际上却说出了自己的 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也暗示着自 己不妥协。
当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词语 (1)站在(wēi é) 的古塔里面,我很自然地想到当年前来 (kān) 察这座千年木塔的梁思成林(huī) 因夫妇一行 (2)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dǒu gǒng) ,一副(diāo xiàng)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勘察( )黯淡( )古刹( )轩昂( ) 3、根据要求答题 (1)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现代 家梁思成对保护日本的 (建筑)不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做出过贡献 (2)中国的古建筑具有轩昂的外象这里“轩昂”的意思 是: 【整体感知】 3.梁思成的故事中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梁思成的故事_正式用的
姓名:梁思成
出生日期: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 逝世日期: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职业: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毕业院校:清华学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作品: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 女 生 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 父亲: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 妻子: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 人生经历: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 世界建筑史。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 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 不一样。 • “山西应县木塔”是自己国家 的,梁思成应该爱。而这里的 保护日本奈良则是在梁思成面 临国耻家仇下仍然去保护,是 种大爱。 • 科学家是有国籍的,而科学则 是没有国界的。
• 此时此刻,我们心中不止是敬 仰,更多了一份感动。古来圣 贤皆寂寞,一个超越时代的人 一定是寂寞的,梁思成也不例 外,他也有着不被人理解的深 深的遗憾,这遗憾是什么?
• 这段文字虽是莫先生的回忆,读来却历历 在目,一个敬业无畏的科学家形象呼之欲 出。老师读了特别感动,这感动还源于文 字背后有这样一段背景:梁思成在学生时 代因一场车祸,由一个堂堂男儿变成了一 个又驼又瘸的严重残疾之人,而他要勘测 的应县木塔又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大的 木塔,他在登塔时面临多大的危险呀!那 么他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也要勘测木塔的思 想根源是什么? • 请同学们从第10段找出直接提示他思想根 源的语段
• 作为现代著名建筑史学家,他孜孜 以求、身体力行,测绘了大量的中 国古代建筑:他刻苦钻研、呕心沥 血,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驰 骋文字原野,深入解读梁思成。
整体感知—初识梁思成
《梁思成故事》课件
梁思成的建筑设计理念
整体性原则
美学追求
梁思成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 ,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历史、文化 等元素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梁思成追求建筑的审美价值,注重建 筑的造型、色彩、空间等要素,创造 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建筑作品。
功能性设计
梁思成强调建筑的功能性,根据不同 的使用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提 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跨学科合作
梁思成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启示我们要加强学科间的 交流与合作,拓展学术视 野。
和谐共生
梁思成的设计理念启示我 们要追求人与自然、建筑 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 发展。
05
结语:梁思成的遗产和未 来展望
梁思成的遗产和影响
学术思想
梁思成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推向国际,提出“建 筑意”的思想,强调建筑与文化、历史的结合。
详细描述
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获得官费留学资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 学。他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保罗·克瑞,并获得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梁 思成致力于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
梁思成的社会影响和贡献
要点一
总结词
梁思成的社会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调查 、研究和保护方面,以及对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推动和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梁思成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古建筑 的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 ,发掘出大量珍贵的古建筑遗存,并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 和著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 梁思成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推动者之一,他倡导“民族形 式,现代功能”,推动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爱国人物故事100字左右
爱国人物故事100字左右爱国人物故事-梁思成梁思成(1901年-1972年)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城市规划的提出以及对中国建筑师的培养,对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梁思成出生在一个学术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对古代建筑情有独钟,在自己的家乡杭州大学读书时,他就开始对古老的建筑进行研究。
他翻阅大量的古书,亲自考察各地的古建筑,勤奋地记录着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他的研究不仅深入,而且全面,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变迁过程。
梁思成的爱国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时,他放弃了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职机会,毅然决然回到了中国。
他在国内积极参与爱国青年的组织活动,同时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鼓励人们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和发展中国建筑事业。
他还积极参与抗战期间的城市规划和修复工作,努力为中国的战时建筑提供优秀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建筑界的权威。
他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手册》。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特点,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梁思成还通过自己担任的职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
他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院,为培养中国的建筑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教育的学生中,既有国内的优秀建筑师,也有一些留学回国的学者,为中国的建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建筑事业。
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将永远被纪念,成为后人学习和崇拜的榜样。
2.梁思成的故事
4.作者没有亲眼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所以许多地方用到 了想象的手法,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虚假,都和作者一样“相信 它是真的”。这是为什么?
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逻辑的合理联 想、想象。即使梁思成的言行有许多的虚构,也因符合主人公 的思想逻辑和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这 种前提下,文中联想、想象那些细节就会历历在目,也很有生 活的真实性。即使主人公的言行虚构的成分多,也因其符合主 人公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梁思 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 得应该是这样。
梁思成的故事
李辉
1.阅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2.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从中体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3.通过对比阅读理解文章选材的特点,理解本文在叙事中融 入联想、想象、虚构的表达方式。
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大学毕业后, 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 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 文艺部任记者。著有《李辉文集》。他的传记、 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 运,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 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 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学 奖。
勘 察 钦 佩 巍 峨 灰飞烟灭 锈 蚀
叹为观止 轩 昂 黯 淡 壮 硕 塔 刹
整体感知
作者写了梁思成的几件事?具体概括一下。
两件事:梁思成勘察山西应县木塔; 说服美军,使日本古都奈良避免遭轰炸和破坏。
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梁思成是一个拥有“建筑的灵魂”,富有胆识、 执著保护文化遗产的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徽
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 建筑教育家,是这一学科 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 加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 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 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 委员会的顾问。
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的故事梁思成,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和学者,他的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和智慧的光芒。
梁思成生于1898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自小聪颖好学的他,对建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上海读书时,梁思成结识了同样热爱建筑的林徽因,两人相知相爱,成为了中国建筑界的传奇情侣。
梁思成曾赴美留学,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在他的指导下,梁思成深入学习了建筑设计和规划理论,同时也受到了赖特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的影响。
这段留学经历对梁思成的建筑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后来的设计风格的重要基石。
回国后,梁思成投身于中国现代建筑事业,他积极倡导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理念,提出了“以古为新”的设计理念。
他希望通过现代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使之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梁思成的代表作之一是北京人民大会堂,这座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和现代主义风格,充分展现了梁思成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情趣。
这座建筑不仅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标志性作品,也为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范例。
除了建筑设计,梁思成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在中国建筑史和文化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建筑文化,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学者,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重要契机和灵感源泉。
梁思成的故事告诉我们,建筑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可以在现代建筑中找到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梁思成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贡献,传承他的理念,为中国建筑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梁思成的故事简短赏析
梁思成的故事简短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梁思成的故事简短赏析梁思成,生于日本东京,籍贯广东新会,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的故事梁思成,生于1898年,出生在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
他的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梁思成的影响深远。
梁思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
梁思成年轻时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和规划。
在西方现代建筑的熏陶下,梁思成开始反思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他深知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却又看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种种问题,因此他开始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
梁思成毕业后回国,他开始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和教育工作。
他提倡“以古为新”,主张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使建筑更具中国特色。
他在教育领域也大力倡导这一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和学者,对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思成的建筑作品遍布中国各地,他参与设计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首都机场等。
这些作品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风采,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除了建筑设计,梁思成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
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成果丰硕,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中国建筑史》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中国建筑事业,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学者。
他的建筑理念和学术成就,为中国建筑史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面旗帜。
梁思成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他的建筑作品和学术成就,为中国建筑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思成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成就,传承他的精神,为中国建筑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关于守护的名人故事
关于守护的名人故事
1.梁思成守护古建筑
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以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是竭尽全力,多方设法保护,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在抗战时期为保护敌站区古建筑文物、在解放战争中为保护待解放地区古建筑文物领导编写《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在战争中避免炮击,轰炸的建筑文物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保护北京的城墙、牌楼、北海团城等等竭尽了全力。
他还多次为文化部举办的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古建筑工作人员培训班讲课,培训专业人才。
梁思成在二站期间,任站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时,于1944年为国民政府及盟军(美军)编制敌战区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名单并将其表明位置的同时,还建议盟军在战争中保护日本历史文化名称京都、奈良。
把那里的珍贵文物古建筑当作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来看待。
此事受到国际上普遍的称赞,日本报刊一再把梁思成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和“日本文化的恩人”。
2.守护学生生命的有力臂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日子,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四川。
一位在汶川地震期间为了护住四位学生的生命,不惜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坍塌的墙壁和房顶,任由扯断的钢筋刺进胸膛也毫无惧色的灾区教师。
他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最后一线希
望,最后学生都获救了,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008年。
他就是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
大爱无声,在灾难来临之际,他选择了用死亡的方式来守护这些孩子,用他曾传播无数知识的臂膀,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最新版3篇】篇1 目录1.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概述2.梁思成对北京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理念3.梁思成如何保护北京古建筑4.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影响和成就5.结论篇1正文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执着的故事。
梁思成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和历史学家,他对北京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有着深厚的热爱和尊重。
他致力于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梁思成认为,北京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精髓。
他深信这些古建筑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以确保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欣赏它们。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梁思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他的学术研究和历史研究来记录和整理这些文化遗产。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北京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些古建筑,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
梁思成还通过倡导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北京古建筑。
他积极参与了北京市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这些法律和政策为保护北京古建筑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影响和成就非常显著。
他的努力不仅保护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财富。
篇2 目录1.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概述2.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具体措施3.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影响和贡献篇2正文一、概述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家,他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他保护北京古建筑的故事是一个传奇,彰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具体措施梁思成认为,保护北京古建筑不仅仅是保存历史遗迹,更是为了维护中国的文化传统。
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北京古建筑的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了一些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协会、制定保护规划、开展宣传教育等。
梁思成的小故事
梁思成的小故事梁思成,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书卷气,仿佛能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古建筑、老图纸,还有那一双永远在探寻、发现的眼睛。
他啊,可是咱们中国建筑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不过今儿咱们不讲那些高大上的事儿,就聊聊他那些接地气、有意思的小故事。
话说梁思成年轻时,那可是个标准的学霸加文艺青年。
他不仅学习好,还特别喜欢画画,尤其是建筑画。
有一次,他画了一幅超逼真的古建筑图,简直就像是从老照片里抠出来的一样。
朋友们看了都惊呆了,纷纷调侃他:“老梁,你这画技,简直可以假乱真了,以后咱们找不着古建筑照片,就找你来画!”梁思成听了,哈哈一笑,心里那叫一个美。
除了画画,梁思成还有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摄影。
他走到哪里,相机就带到哪里,看到什么古建筑,都得咔嚓咔嚓来几张。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去郊游,路上遇到了一座古桥,梁思成立马就兴奋了,掏出相机就开始拍。
朋友们等他半天,结果他愣是拍了上百张照片,每一张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捕捉那座桥的美。
朋友们打趣他:“老梁,你这是要把桥都装进相机里带走啊!”梁思成却一本正经地说:“这桥可是宝贝,我得多拍点,留给后人看。
”别看梁思成平时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其实他也有调皮的时候。
有一次,他和同事们一起出差,路上遇到了一家小吃店,梁思成一马当先,冲进去就开始点吃的。
同事们跟在后面,看着他那副馋样,都笑了。
等菜上来,梁思成更是毫不客气,大口大口地吃,还不忘给同事们夹菜,嘴里还念叨着:“这地方的东西真好吃,下次咱们还得来!”那一顿饭,大家吃得特别开心,梁思成的幽默和热情,让气氛变得格外融洽。
梁思成还是个特别细心的人。
有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考察古建筑,发现一处屋顶上的瓦片松动了。
他二话不说,就爬上屋顶去修。
学生们都劝他:“老师,您别上去了,危险!”梁思成却摆摆手:“没事,我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说完,就继续埋头苦干。
那一刻,学生们都被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
梁思成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都充满了人情味和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一生从事着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著有《中国建筑史》等建筑书籍。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篇11、伟大的古建筑保护者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大师。
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建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均出自大师的手笔。
梁思成毕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早年留学美国,游历欧洲。
回国后定居北平,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且开始潜心撰写《中国建筑史》。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梁思成只得带着夫人和儿子梁从诫南下,在离重庆300多里的里庄落脚。
日军的入侵让他们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梁思成的健康状况也是日益恶化。
由于长期低头伏案画图颈椎受损,他就用花瓶拖着下巴,继续创作。
炮火连天、兵荒马乱,即便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也难得片刻安宁。
1944年夏天,抗战形势扭转,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这天,几个陌生人忽然出现在梁思成面前,他们奉盟军司令部之命,前来邀请梁思成商议大事。
听明来意,梁思成二话不说立即乘竹筏从水路出发,到达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又弃筏登岸。
司令部早已等候多时,梁思成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一张军用地图已经摆在面前。
盟军正在准备大规模轰炸日军,为了保护敌占区的古建筑不至于毁于炮火,所以专门把他请来请教。
梁思成手拿着红笔,在地图上仔细的圈点,每个重要部位都做了明示标记。
圈点完毕,当他交还地图时,稍作沉思,忽然说:“我还有个建议,希望另外两个城市也能得到保护,但是不在中国。
”美国人感到奇怪问他是哪两个城市?他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是日本最富盛名的两座古城,古建筑林立。
”话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两国交战正是你死我活之时,对于梁思成这个建议,就连司令部也不能擅自做主。
第二年夏天,日军兵败如山倒,却仍在垂死挣扎,拒绝投降。
为了打击日军的战争潜力,早日结束战争,盟军在太平洋上集结重兵对日本本土发起了持续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在连连的炮火笼罩之下,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国内几乎只剩下了废墟,唯有两个城市幸免于难,京都和奈良。
盟军最终听取了梁思成的建议。
硝烟散尽,隆隆的炮声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仍然难以愈合。
然而幸运的是京都和奈良躲过了那场浩劫,两座千年古都,依然是生机勃发。
时至今日,多处古建筑群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
让日本人引以为豪,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观光览胜。
当人们漫步古都,徜徉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为人类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之时,不会忘了60多年前的那个中国学者。
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大师的远见和胸襟令人钦佩,日本人尤其心存感激,都说梁思成是古都的恩人。
后来梁从诫赴日本演讲,谈起此事,眼眶湿润的说道:“父亲当时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亲人都牺牲在抗日前线。
”台下鸦雀无声,无不悚然动容。
如果说这是两个人的战争,胜负其实早已分晓。
古建筑和文物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人类有共同保护的责任。
2、在军用地图上标古建筑1948年底,在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后,毛主席随即拟订了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
鉴于弃守只是时间问题,国民党当局试图迫使在北平的高校南迁。
就在迁与不迁争议之间的一天,有两位穿灰布衣服的人,在一位朋友的'引领下,来到梁思成先生家中。
来人取出一幅北平的军事地图,说:“我们的部队正在做进驻北平的准备,出于完好保护北平城中珍贵的文物古迹、书籍档案的考虑,党中央和毛主席主张和平解放北平,但是如果傅作义拒绝接受和平改编,我们只能强行攻城。
我们早知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建筑学家,现请先生把有重要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地方在地图上标出来,以使之避开炮火。
”当时,梁思成正为北平城中大量的名胜古迹、古建筑群落的命运担忧,他害怕北平遭受劫难,使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毁于一旦。
因此,以前从未直接和中国共产党人打过交道的梁思成听了来人的这番话,感到十分惊愕:共产党对保护文物古迹竟如此重视!而当他又听来人说他们的上级表示,宁可付出流血牺牲代价,也要尽最大可能保全古建筑一砖一瓦时,他更被深深地感动了。
他随即和妻子林徽因,用红笔在那幅军用地图上,把他们认为必须特别加以保护的地点,一一圈点了出来。
北平最终获得和平解放,国人额首称庆。
而梁思成夫妇昼夜圈点禁止炮轰地图一事,则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永久佳话。
有了这次经历,梁思成毅然做出了留在清华大学等待解放军到来的选择,拒绝了国民党派飞机接他到台湾的邀请。
如何在解放战争中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仅仅有高层领导人的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措施保障。
中共中央特地派人来请教梁思成,倾听他的看法和意见。
这一做法正符合梁思成千方百计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心愿,于是他慨然应允,为中央人民政府和解放军编印一本《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以供在解放各个城市和地方时用。
梁思成担纲这件大事,率领清华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及中国建筑研究所人员一起动手,从《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的内容、封面到书的版式设计都亲自定夺。
1949年6月,这本《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印出,发给各路解放大军。
在该书的说明中,明确写道:“本简目的主要目的,在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保护文物之用。
”这本饱含了梁思成等人心血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发到解放军手中之后,不仅在解放各个城市、地方时避免了不少盲目的破坏,而且对解放初期开展古建筑调查、保护、研究工作也提供了指导,它可以称为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
当时在中国建筑研究所工作的罗哲文,直接参加了《简目》的编写,并担任了初稿的全部油印刻制和印刷装订工作。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篇2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
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
在北京《新建设》中,梁思成为北京城墙做了他最后的徒劳辩护,可以使我们后人洞悉当年的情景(“○”为毁城者的言论,“△”为梁思成的辩护):○城墙是古代防御工事,是封建帝王统治的遗迹,其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理应拆除。
△那么,故宫不是帝王的宫殿吗?天安门不是皇宫的大门吗?这一切建筑遗物虽然曾为帝王服务,被统治者专用,但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杰作,今天已属于人民大众,成为民族的纪念文物了。
○但是,城墙限制和妨碍城市发展。
△现代城市为防止过度密集和拥挤,采取大城市用园林地带分隔为小区域的办法。
城墙正可负起新的任务,承当现代大都市的区间隔离物。
而当国防上需要时,城墙上还可利用为放炮的阵地,古代的防御工事在现代还能再尽历史任务。
重要的是打破心理上的城墙。
人民政府所规划的大北京市界已21倍于旧城区,政策方向早已确定,旧时代政治、经济上的阻碍早已消除,我们不应再被心理上的一道城墙所限制、所迷惑。
○城墙阻碍交通。
△只要选择适当地点,多开城门即可解决。
同时在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上,控制车流,引导其汇集在几条主干道上,正可利用适当的城门位置导向。
○拆除城墙,可取得许多砖,可取得地皮,利用为公路。
拆之无害,且有薄利可图。
△城墙除 1米厚的砖皮外,内皆灰土,总数约1100万吨,以20节18吨车皮组成的列车日运一次,需83年才能运完。
这一列车,83年之中可运多少有用之物?废物体积如十一二个景山,安放何处?北京城外并不缺少土地,四周都是广阔的平原,何苦要费巨大的人力取得这一带之地?拆除城墙的庞大劳动力又可积极生产许多有利于人民的成果。
如此浪费人力,同时毁掉一件国宝文物,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
但这样的争辩很快就结束了。
争速前进的历史和匆忙的决策,彻底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
有一天,梁先生从城内开完会回到清华园,谈到了北京市负责人的话:“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就开除他的党籍!”从此,反对的意见,美好的建议,都沉默了。
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
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
随后,北京城墙不幸地被拆毁了。
为保护北京城,梁思成哭了好几回。
天安门外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因为妨碍“几十万人民群众的队伍在这里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于1952年被拆除,梁思成哭了;1953年,北京开始拆除一座一座牌楼,梁思成与主拆派据理力争,在会场上痛哭失声。
梁思成的确书生气,直到1957年,他还在抗辩:“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梁思成就针对北京市区规划提出,将北京的行政中心建到老城之外,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
但这一方案很快被否决。
批判者说,梁思成是为古而古,妄图将北京老城当做一个博物馆保存起来。
对此,梁思成曾对当时北京市的一位负责人直言:“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跑了几年城建,王军越来越理解梁思成:“梁先生不是为古而古,而是与城市的现代化联系起来的。
”梁思成当年躺在病床上预言:这个城市还没有长大,现在只会得一些伤风感冒的小毛病,但我已经看出,他将来会心肌梗塞,得高血压。
虽然他本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预言变成现实,但是王军看到了这个城市心肌梗塞和高血压的病症。
今天,北京城已经不堪重负,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稀缺,许多文物建筑被毁坏。
在山西海拔2000多米的霍山,为寻访梁思成夫妇当年考察过的一处古建筑,王军驱车几个小时才上了山顶,而梁思成当年则花了12个小时步行上去的。
“在那个高度,我终于理解了梁思成。
”王军深有感触地说,“他实际上被一种文化所化掉了,化到他的血液里了。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篇3现在已经没人能说清他们彼此第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但是彼时,梁正是人生的最好年华——十七岁。
家门风范使他看上去与众不同,俨然一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言语间略显稳重但不乏幽默。
而林则风华初露——十四岁,正值水般澄澈、花般娇艳的年纪,明眸皓齿,神采飞扬。
她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魅力,似灵动的精灵,只一眼,便住进了梁思成的心里。
世家的教育与文化的底蕴使他们志趣相投,心有灵犀一点通。
经常是林笑谈之中迎上梁眼里闪烁着的调皮的火花,就知道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思想。
还有很多时候,梁思成对林徽因讲着什么,使得她很吃惊,这正是自己想要说的,怎么从他的嘴里表露出来了呢。
精神的交融和灵魂的互相抵达使他们的心渐渐贴近,终极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梁并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但他不动声色的谐谑,经常让林徽因开怀大笑。
他也并不高大,但他的笃诚宽厚却让林徽因感到有一种安全感。
他又是个胸襟开阔、坦荡无私又能细致进微地照顾别人的人,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林在生活里所碰到的任何烦扰和偶然涌起的茫然心情,在他那里都会得到劝慰和开解。
两个年轻人沉醉在爱的幸福中,充分享受着爱情的欢快与甜蜜,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真正的爱可以让心变得像白云一样柔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