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概况
中国森林资源背景概况

中国森林资源背景概况沙漠化侵袭城市λ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生态问题十分严重λ解决人类生存环境,迫在眉睫λ一、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中国资源匮乏,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紧缺,在建国初期拥有112亿立方米,几十年来因为人口膨胀、毁林造田而砍伐了100亿立方米,剩余的12亿仅够维持6年。
(中国煤炭剩余储量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中国石油剩余储量23亿吨,可供开采14年。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3.9928亿亩),约占世界总量的7%,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量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
我国森林总面积15894.1万公顷(折合23.94亿亩)λ林木总蓄积量不足世界总量的3%λ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λ森林覆盖率为16.55%,排世界第142位λ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世界120位λ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21位λ年人均消费木材0.22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0.65立方米,比我国高近3倍多,差距十分明显。
λ由于多种原因,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3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的速度在不断扩展,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的27.8%,每年还在以100万公顷的面积增加。
二、市场需求据调查,我国现有人工林中,杨树林只有1200万亩,其中30%是防护林,8年树龄的只占30%,即240万亩,年可采伐量不足300万立方米,远远不能代替其他木材,满足市场需求。
三、我国森林资源消耗情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λ人造板、纸浆、纸张及纸板消费居世界第二位。
原木消费居世界第二位λ我国能采伐的用材林年生长量不足1亿立方米,商品材年耗森林资源1.5亿立方米,用材林资源赤字严重,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木材需求。
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分析1、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1.1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
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2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1.3森林是天然制氧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
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充分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对某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1.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涵盖了XX地区的全部森林面积,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人工林。
2.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
三、森林资源现状1. 森林覆盖率: 经过调查发现,XX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XX%,相比过去十年有所下降。
2. 主要森林类型: XX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其中以阔叶林为主。
3. 森林结构与年龄分布: 森林结构相对较好,包含了多种年龄段的树木,但老龄林的比例较低。
4. 生物多样性: 调查结果显示,XX地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四、森林资源问题1. 森林砍伐: 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压力,XX地区的森林砍伐情况较为严重,主要用于木材采伐和农业用地开拓。
2.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XX地区的一大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当行为,火灾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有所增加。
3. 入侵物种: XX地区的森林遭受了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这些物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4.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导致了森林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五、可持续管理措施1. 加强监测和保护: 建立健全的森林监测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限制非法砍伐和野生动植物走私等行为。
2. 生态恢复与修复: 通过森林植被恢复、树木更新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措施,重建生态平衡,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3.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支持,共同应对全球性森林问题。
4. 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 加强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理解和参与,通过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林业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林业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林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了木材、纤维和能源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同时还具备水土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气候调节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林业资源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
一、现状和问题的概述1. 森林砍伐速度加快: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许多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明显加快。
大片的原始森林被非法砍伐、滥伐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濒临灭绝。
2. 森林火灾增多:气候变化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高温,进一步加剧了林区火灾的风险。
全球各地的森林火灾越来越多,不仅导致大量的生物物种灭绝,还造成大量的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
3. 退化森林问题:由于不合理的森林管理,许多地区的森林存在退化现象。
过度的砍伐和林地开垦,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无法正常发挥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土地生产力的功能。
4. 非法伐木问题:非法伐木是全球森林资源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削减了林业资源,还给当地社区带来了社会和经济负面影响。
非法伐木导致破坏性砍伐,无法进行可持续的林业管理,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失去恢复的机会。
二、解决林业资源问题的措施1. 加强立法和执法:各国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非法伐木行为,保护森林资源。
更加严格的法规将对森林资源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遏制非法伐木的现象,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推广可持续林业管理:可持续林业管理是保护林业资源的基本前提。
各国应大力推广可持续林业管理模式,采取合理的砍伐措施,确保森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仍能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提倡植树造林:为了缓解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国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活动。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范围内的林业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解决。
精品高中地理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的森林资源量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大,其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08 hm2,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109 m3,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
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 m3,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 m3。
2001年3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7×107 hm2,人工林蓄积量为×109 m3,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08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森林蓄积量为×1010 m3。
(2)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与面临的问题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108 m3,年均净消耗量为×108 m3,林业资源呈现增长大于消耗的趋势。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
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而且,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危害森林的还有病虫害与火灾,2000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06 hm2,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104 hm2。
2.我国的草地资源及存在的问题(1)中国的草地资源量与质量我国现有草地面积×108 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0%,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占有草地仅为 hm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的草地资源以天然草地为主,人工草地比例过小,%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108 hm2。
森林资源分布(完整版)

森林资源分布(完整版)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
1. 森林概述全球森林资源广泛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包括大陆、岛屿以及北极和南极地区。
森林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类型。
主要的森林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温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林等。
2. 森林资源分布情况2.1.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地区,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刚果雨林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雨林等。
这些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和温暖,使得植物生长茂盛,拥有巨大的物种多样性。
2.2. 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广泛分布于北纬30度至60度之间的地区,包括北美洲的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针叶树的生长,如松树和云杉等。
2.3. 温带落叶林温带落叶林主要分布于北纬40度至70度之间的地区,包括欧洲的北部和亚洲的东北部等。
这些地区的四季变化明显,适合落叶乔木如橡树和枫树等的生长。
3. 森林资源保护问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森林资源正受到严重破坏和逐渐减少。
森林砍伐、非法伐木和森林火灾等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系统和地球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森林和进行森林恢复至关重要。
4. 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森林资源不仅提供生态服务,如保持土壤稳定、水源涵养和碳储存等,还为人类提供木材、纸浆、药物和食物等重要产品。
合理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全球森林资源的分布广泛,涵盖热带雨林、温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林等不同类型。
然而,森林资源正面临严峻的保护挑战。
我们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进行恢复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森林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森林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森林资源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
为了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本次调研旨在收集和分析森林面积、植被类型和资源利用情况等相关数据,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询相关报告、学术论文和政府公报等,搜集我国森林资源的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
2. 野外实地调查:选择代表性地区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观察和记录森林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和现有的资源利用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森林面积: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森林总面积为2.2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2.96%。
其中,天然林面积为1.41亿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人工林面积为0.81亿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平原。
2. 植被类型:我国的森林植被类型较为多样,主要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等。
各个地区的植被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南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而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
3. 资源利用情况:我国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木材、竹材和非木林产品的开发。
木材是最主要的森林资源利用品,主要用于建筑、家具和纸张生产。
竹材以及竹制品如筷子、地板等在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森林还提供了丰富的草药、野生动植物等非木林产品。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1. 森林面积减少: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非法砍伐,我国森林面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应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大对非法砍伐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植被类型单一:一些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较为单一,缺乏生物多样性。
需要通过植被恢复和保护,鼓励植被多样化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3. 资源利用不均衡: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的资源利用过度,而其他地区的资源利用较少。
应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林业概况

中国林业概况1.2中国林业概况1.2.1、中国林业的资源现状(1)森林资源概况在当今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林业发展情况,积极推行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林业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全国森林资源状况根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全国林业用地面积30378.1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145.54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33.63亿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2%。
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 m3。
现将我国除台湾、香港和西藏控制线外的森林资源状况介绍如下:1.林业用地资源林业用地面积:25 704.7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5 363.2万hm2,占林业用地的60%;疏林地719.5万hm2,占3%;无林地5 703.7万hm2,占22%。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12 919.9万hm2,经济林面积2 022.2万hm2,竹林面积421.1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活立木总蓄积量113.1亿m3。
其中森林蓄积量100.9亿m3,占89%;疏林蓄积量1.4 亿m3,占1%;散生木蓄积量7.0 亿m3,占6%;四旁树蓄积量3.8亿m3,占4%。
3.天然林、人工林资源天然林面积10 696.5万hm2,占有林地的70%,其中林分面积10 005.5万hm2,占天然林面积的94%;天然林蓄积量90.7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90%。
已成林人工林面积4 666.7万hm2,其中林分面积2 914.4万hm2,经济林面积1 621.5万hm2,竹林面积130.8万hm2;人工林蓄积10.1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森林资源情况一、森林面积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也是我国仅有的两个热带林区之一。
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5088万亩)。
在历史上,海南岛几乎为热带天然林所覆盖,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西汉元鼎元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军和汉人相继来海南岛,开始对沿海地区的森林进行采伐利用,当时全岛呈现着树木荫翳,草木畅茂,技河交结,藤蔓盘连的热带森林植物景观。
《琼州府志》(卷之二十、海黎志五)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略地始建儋耳、珠崖郡,其地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其下”。
宋元时期,人口有了增长,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一些原来布满原始森林的沿海平地、台地,已辟为农田。
《东坡七集》(明成化本,东坡继集二卷、儋州二首)中有: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青松翠竹晚色净,红蕉春槿求争鲜”的诗句,足见当时儋州一带正处在开发时期,既开辟了一些农田,还留下不少林木,有着松林、竹子、果树和其它作物交错相映的景象。
宋仁宗天圣年时(公元1022—1032年)宰相丁谓被贬到崖州,在他所做的一首诗中有“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在京华,程途可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猿啼孤树远,晓看朝上瘴烟斜,吏人不见朝中礼,麋鹿时时到县衙”的描写。
《琼州府志》(卷之十七下,经政志十五船政)载:“万历丁已道府会同黎将详议奉院批允,以后年例打造兵船于白沙寨(现海口市白沙门港)立厂,取材于本处地方”。
《琼州府志》(卷之二十一,海黎志六,崖州)载:“崖州山林环绕黎僚错杂屹峙海滨”,“其山深林密箐,有行两昼夜不见天日者”。
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海南的森林资源覆盖率为50%,日本人吉川兼光于1943年的《海南岛建设论》述及海南山林占49.9%。
解放初期森林面积1800万亩。
1956年森林面积1295万亩,覆盖率25.3%。
1979年森林面积1069.2万亩(其中天然林608万亩),覆盖率20.9%。
若以天然林608万亩计,则覆盖率占有11.9%,与1956年相比天然林覆盖率下降一半多。
1987年森林面积1299.6万亩(其中天然586.6万亩,人工林241.2万亩,橡胶及经济林471.1万亩),比1979年的1069.2万亩增加230.4万亩。
1994年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
2000年森林面积2594万亩,其中天然林增加到89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50.3%。
2006年森林面积2900万亩,其中天然林989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529万亩,橡胶600多万亩,椰子70多万亩槟榔60多万亩,芒果60多万亩,红树林6万多亩,青皮林1.4万亩,覆盖率57.1%。
二、树种资源海南岛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从50年代—70年代,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有过重大贡献,海南岛有维管植物4600种,其中乔灌木1700多种,特有种500多种。
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1966年2月由海南行政公署林业局组织林仰三等人编写出版的《海南木材价格树种分类》,把海南有价值的木材分为六大类。
即特类材,1—5类材。
从特类材至3类材的树种达206种,其中大部分是船材、珍贵用材及建筑良材树种,畜积量大,质量好。
到70年代初,从湛江到东北大连的水产公司都来海南要过船材,实为我国造船材的重要基地。
据北京市建筑公司材性试验:北京古代建筑距今1000多年,仍是完好无缺,其材性与海南珍贵木材相似。
因此1970年北京来海南选用坡垒等17种特种战备用材。
据说,钢铁在北京地下使用,一般约为300年,而海南的珍贵木材可达千年以上。
在海南使用,也经久耐用,如崖城旧县府内的柱子,距今约300多年,仍是完整无缺。
海南热带森林中,生长着各种供作特殊用途的珍贵木材:比重在1.0以上的有子京、坡垒、刺血等10余种,其中子京是目前所有木材中最重、最强的一种,具有特殊价值。
有些专供军工或特种用材(如供作枪托有二叶黄杞等,磨球有刺血、子京等),蓄电池隔电板(拟赤杨、石栎属、罗汉松属)机器垫板(子京),木槌(石斑、子京、荔枝等);有的专供高级家具(楝科、樟科等),有的专供雕刻(茶科、杜英科等),有的可作乐器等等。
以木材的颜色看,更是多种多样,有红、黄、浅黄、浅绿、灰黑的等等。
至1990年底海南省商品材树种已发展到615种,在常见树种中:特类材:降香黄檀(花梨)、坡垒、海南紫荆木(子京)、野生荔枝,红花天料木(母生)。
一类材:海南木莲(绿兰)、荔枝、陆均松、竹叶松、竹柏、海南油杉、苦梓含笑(毛苦梓)、白花含笑(吊兰苦梓)、油丹、青皮、无翼坡垒(铁凌)、鸡尖、海棠、蝴蝶树(加卜)、红锥、琼崖柯(红椆)、粗枝木楝(红罗)、麻楝、海南石梓、莺哥木。
二类材:海南粗榧、海南松(南亚松)、海南五针松、广东钩樟、毛丹、乌果(海南大风子)、肖蒲桃、鸟墨、线枝蒲桃、子凌、蒲桃、车轮梅、油楠、海南蕈树、山铜材(陈木)、海南锥、菠萝蜜、小叶胭脂(二色菠萝蜜)、红果樫木、红楝子(红椿)、龙眼。
三类材:鸡毛松、乐东拟单性木兰(隆南)、阴香、黄樟(香糊)、卵叶樟(香楠)、厚壳桂、华润楠、椭园新姜、美丽新姜、膜叶加赐、海南红楣、海南杨桐(金荣)、肖柃、华南毛柃、细齿叶柃(光柃)、厚皮香、木荷、多瓣核果茶、五列木、谷木、榄仁树、黄牛木、秋枫、白茶、相思树、白格(菲律宾合欢)、黑格(香合欢)、华楹、南岭黄檀、荔枝红豆、脚板柯、盘壳青冈、竹叶青冈、饭甑青冈、尖叶白颜、楝叶吴茱萸(山苦楝)、乌榄、山楝(沙罗)、苦楝、毛荔枝、黄杞、割罗、肉实树(水石梓)、枝花李榄、异株木犀榄、离瓣木犀、鱼骨木。
四类材:囊瓣木、琼楠(二色琼楠)、红枝琼楠、平托桂(乌心樟)、硬壳桂(秦桂)、潺胶木姜(清金)、假柿木姜、黄椿木姜(变叶木姜)、海南风吹楠(血树)、青蓝(黄叶树)、毛萼紫薇、倒卵山龙眼、大花五丫果、韩氏蒲桃(红鳞蒲桃)、红柳(多花五月荼)、木奶果、禾串树、节枝白树(白树)、白背算盘子、余甘子、多香木(金烛),猴耳环、围涎豆、海南鹅耳枥、裂斗锥(黎蒴)、公孙锥、姜磨柯、麻栎、假玉桂(菲岛朴)、蒙蒙木(麦珠子)、千层罗、滨木患、白背械、乌材柿、罗浮柿、海南柿、桃榄、密鳞紫金牛(山龟)、倒吊笔、水锦、猫尾木、美叶菜豆树、五叶牡荆。
五类材:单果阿芳、海南暗罗、白木香、大叶桉、窿缘桉、岭南山竹子、布渣叶、显脉杜英(高枝杜英)、圆果杜英、山杜英、猴欢喜、鹧鸪麻、长柄梭罗、木棉、黄槿、粘木、千年桐、银柴、白桐、黄桐、中平、粗毛野桐、山乌桕、乌桕、刺桐、海南红豆、枫香、三色(半枫荷)、木麻黄、白颜树、高山榕、青果榕、榕树、鹊肾树、越南冬青、铁冬青、柴龙、琼榄(黄蒂)、海南肖榄(木棍)、长柄山柑(降真香)、三叉苦、刺榆、无患子、狭叶泡花、假酸枣(岭南酸枣)、厚皮树、芒果、鸭脚木、拟赤杨(鹿食兰)、腺叶灰木、丛花灰木、越南山矾、十棱灰木、灯架、长花厚壳、千张纸。
在海南树种中,价值最高,用途最广的是花梨。
花梨是海南特产,在八大类“红木”中属香枝木类,叫黄花梨(降香黄檀),别名降香木,香红木,香枝,花梨母,也是海南唯一的“红木”树种。
现在是以斤论价。
其制作家具时代越久越值钱,如现在有花梨做的清代家具,那价值就惊人了。
这就说出一个理,珍贵的东西,时间越久价值越大。
以此看出发展花梨的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重的木材是海南紫荆木(子京),每立方米1227公斤。
最轻的木材是木棉,每立方米313公斤。
最大最老的树种是霸王岭的陆均松,被称树王的树龄1600年,胸径2.5m,树高33m,冠幅520m2,称为神树的树龄2000年,胸径2.3m,树高26m,冠幅430m2。
在海南森林博览园的标本馆里有一段海南油杉,根据年轮计算有九百多年,称千年油杉王,胸径2m。
据有关人员介绍,70年代修建天安门和毛主席纪念堂从海南采伐的木材有陆均松、卵叶樟(香楠)、海南木莲(绿兰)、吊兰苦梓、红椆。
山西省五台山修建寺庙时也从海南采伐海南紫荆木(子京)、红椆等珍贵木材。
除了以上列明的商品材树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树种也值得关注。
被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列为国家保护树种的海南树种有49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海南粗榧、坡垒、琼棕、矮琼棕、海南油杉、红榄李、蕉木、海南假韶子、雅加松、海南海桑、海南茶树(野茶树)、山铜材、囊瓣木、观光木、皱皮油丹、野生荔枝。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台湾苏铁、降香黄檀、海南梧桐、香籽含笑、缘毛红豆、爪耳木、见血封喉、半枫荷、油丹、红椤、白木香(土沉香)、白桂木、翠柏、海南巴豆、海南龙血树、龙眼、海南石梓、假山龙眼、蝴蝶树(加卜)、无翼坡垒(铁凌)、海南风吹楠(血树)、海南大风子(乌果)、粘木、海南紫荆木(子京)、水椰、乐东拟单性木兰(隆兰)、华南五针松(广东松)、海南罗汉松、大叶竹柏(长叶竹柏)、鸡毛松、红楝子(红椿)、青皮、陆均松。
在海南树种中,属于珍贵树种的有:降香黄檀、坡垒、海南紫荆木、野生荔枝、母生,陆均松、竹叶松、小叶罗汉松、竹柏、海南油杉、海南木莲、毛苦梓、白花含笑、石碌含笑、香子含笑、香花木、油丹、皱皮油丹、尖峰润楠、卵叶樟(香楠)、青皮、无翼坡垒、密脉蒲桃、鸡尖、海南粗榧、蝴蝶树、孔雀豆、双翼豆、红锥、琼崖柯、杏叶柯、赛胭脂、红椤、麻楝、细子龙、褐叶柄果木、海南假韶子、海南五针松、黄果桂、长序厚壳桂、广东山胡椒、海南山胡椒、绒毛山胡椒,红毛山楠、尖尾楠、乐东油果樟、山刺血、海南大风予、肖蒲桃、多脉水翁、乌墨、皱萼蒲桃、线枝蒲桃,子凌蒲桃、山叶蒲桃、碎叶蒲桃、柬埔寨子、楝树、多核果,玫瑰木、海南玫瑰木、长柄银叶树、桃叶石楠、石斑木、油楠、海南蕈树、山钢材、黄楣锥、越南榆、菠萝蜜、小叶胭脂、大叶胭脂、洛罗、红罗、红果樫木、红楝子、龙眼、单叶豆等。
属于稀有树种的有:野茶树,囊瓣木、见血封喉、半枫荷、海南黄栀、绢毛木兰、山八角、棒花蒲桃、光叶红豆、胀荚红豆、海南樫木、华南蓝果树等。
属于濒危树种的有:海南粗榧、琼棕、矮琼棕、坡垒、皱皮油丹、海南油杉、红榄李、蕉木、海南假韶子、雅加松、海南海桑、台湾苏铁、降香黄檀.小花龙血树、海南梧桐、香籽含笑、缘毛红豆、爪耳木、海南椴、琼岛杨、五蒂柿、白枝青冈等。
海南的木材珍贵的多,特种用途的也多,随着资源的减少,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用途的树种,供参考:(一)特殊用途的树种白木香,是珍贵的药品沉香。
而沉香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药材。
香港也因沉香而得名,仙湖植物园在香港回归时,以中国版图的形状种植了1997株白木香,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97’回归林”。
海南粗榧,因含“三尖杉酯碱”,治白血病而出名,现存野生的不多,在1980年在尖峰岭召开的海南粗榧研讨会的时候,说有2000多株,因生境要求比较特殊,适生于湿润肥沃的山地黄壤土,而且相对湿度要大于85%,人工有栽培成功的,但数量不大。
阴香,也叫山桂、香桂,味辛,气香,拿一片叶揉一下,拿一块树皮闻一下都感到很香,民间都有用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