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釉细胞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釉细胞瘤诊断及治疗
疾病概述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关于造釉细胞瘤的组织来源,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由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而来。
造釉细胞瘤肉眼观为实质性或囊性,亦可在同一肿瘤中存在实质性及囊性两种成分,囊性者囊腔内可含褐色液体,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大小不同的团块或条索,分散于结缔组织的间质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
临床表现
1.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下颌骨发病较上颌骨多,好发于磨牙区域及下颌角部,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
颌骨的膨隆变形常为患者就诊时主诉。
2.肿瘤波及牙槽骨可致牙松动吸收、移位。
3.下唇麻木不适:在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或恶变(发生率极低)时出现此症状。
4.骨质破坏多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
5.上颌骨造釉细胞瘤可波及上颌窦、鼻腔及眼眶,可出现相应的鼻塞、眼眶上移、鼻泪管阻塞等。
下面的辅助检查方法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
X线检查:
X线摄片示颌骨膨隆。
不规则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
此影像边缘不光滑。
有半月状切迹。
分房大小悬殊。
波及牙槽骨者可有明显的“根尖浸润征”--牙根尖的牙槽突骨质呈不规则的破坏与吸收。
牙根可呈锯齿状或截断样吸收。
如有迅速长大同时伴疼痛溃疡等症状。
X线表现骨间隔破坏消失。
呈斑点状影时。
应疑有恶性变。
全景片
2。
穿刺检查:穿刺囊液常为褐色。
有时可有胆固醇结晶。
但无角化上皮。
3。
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4。
CT检查:
高分辨螺旋CT配合牙科软件技术。
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容积数据采集技术。
不仅能够重组出反映颌骨解剖特点的二维曲面图像和任意方位上的二维图像。
而且能够精细显示病变的三维结构;由于CT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还可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囊内容物的密度;此外。
应用不同的窗技术。
还可分别观察骨。
软组织病变的细节。
所有这些改善均有助于颌骨造釉细胞瘤特征的显示。
诊断依据
1.颌骨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致面部畸形,往往无特殊自觉症状。
2.咬合关系错乱,牙移位元松动或脱落,偶有病理性骨折。
3.颌骨膨隆,表面结节状,凹凸不平,有时伴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4.X线摄片示颌骨膨隆,不规则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此影像边缘不光滑,有半月状切迹,分房大小悬殊,波及牙槽骨者可有明显的“根尖浸润征”--牙根尖的牙槽突骨质呈不规则的破坏与吸收,牙根可呈锯齿状或截断样吸收。
5.如有迅速长大同时伴疼痛溃疡等症状,X线表现骨间隔破坏消失,呈斑点状影时,应疑有恶性变。
6.穿刺囊液常为褐色,有时可有胆固醇结晶,但无角化上皮。
7.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基于发病率与手术方式的需要。
造釉细胞瘤主要需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及其他非角化囊肿鉴别。
非角化囊肿如含牙囊肿。
根尖囊肿。
残余囊肿及面裂囊肿等。
这些囊肿从发病部位。
内部结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征性。
与造釉细胞瘤鉴别不难。
由于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在发病部位。
病变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且治疗方法不同于其他非角化囊肿。
因此二者的鉴别是颌骨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点和难点。
造釉细胞瘤的侵袭性高于角化囊肿。
造成周围骨质破坏的范围大于角化囊肿且易侵及周围软组织。
造釉细胞瘤造成的牙根吸收多呈锯齿状或截断状。
造成邻牙脱落者常见;角化囊肿的牙根吸收多呈斜面状。
较少造成邻牙脱落。
造釉细胞瘤多为囊实混合性。
不规则厚壁。
囊壁可见乳头状突起或壁结节;角化囊肿为纯囊性。
均匀薄壁。
多房造釉细胞瘤分房大小不一。
其房间隔常由软组织及少量骨性成分组成。
且较厚;角化囊肿的分房大小近似。
房间隔纤细。
完整。
且较薄。
造釉细胞瘤囊性部分的MR信号多为长T1。
长T2信号。
有时囊内出血可见短T1信号;角化囊肿的囊内容物因富含角化蛋白及固态胆固醇结晶。
其T2信号明显低于造釉细胞瘤。
此征象被认为是区别二者囊液性质的重要特征。
无论CT或MR增强检查。
造釉细胞瘤的囊壁。
分隔。
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均明显强化;角化囊肿的囊壁及分隔无强化。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应按临界瘤治疗原则进行,即在肿瘤外0.5cm左右处切除整个肿瘤,对于较小的下颌骨肿瘤可行颌骨方块切除,较大的颌骨肿瘤则应行颌骨整块切除,切除后之组织缺损可立即植骨修复。
并发症
上颌骨造釉细胞瘤可波及上颌窦。
鼻腔及眼眶。
可出现相应的鼻塞。
眼眶上移。
鼻泪管阻塞等。
其次就是本病易复发。
相对来说。
实体型或多囊型较单囊型易复发。
刮治和剜除术较根治性手术易复发。
冷冻或烧灼术可降低复发率。
多次复发后可侵袭到颞部。
眶。
额部。
甚至颅底。
颅内。
多次复发手术后。
不仅影响面容。
造成功能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
疗效评价
1.治愈:经病理检查证实在正常颌骨范围内切除肿瘤,颌骨缺损已做即刻植骨修复术,或用代用品植入,外形恢复正常,肿瘤切除后未作即刻植骨术或植骨术后感染失败,经治疗感染控制功能恢复尚可。
2.好转:复发的巨大肿瘤(如接近颅底)基本切除乾净者。
3.未愈:术后病检证实肿瘤未切除乾净需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