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田古村落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处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村落、中国武陵花山-培田侗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和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培田古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培田古村落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土家族聚居村落。
村中保存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培田古村落,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古代农耕文明遗存和土家族传统生活方式,这些都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和人文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田古村落的保护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培田古村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日益严峻。
一方面,古村落周边的农田逐渐变成房地产开发用地,村庄的传统环境和建筑危如累卵;过于密集的旅游开发破坏了古村落的原有生态环境。
培田古村落的保护情况亟待加强,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三、培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培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应当采取多种措施。
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古村落的整体性和原始性,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破坏行为。
应当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培田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保护意识。
还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等方式,开发培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利用其传统文化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的统一。
四、培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培田古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一方面,古村落的保护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改造,这需要长期的持续发展。
关注古村落的保护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培田古村落可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土特产销售等方式,实现古村落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培田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历史的国度,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也不再只是单纯的“保护”一词,而是应该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文化遗产作为一国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同时也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因此,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一个兼顾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将其融入经济发展中,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借助法律和规范制度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提高全民素质,让人们更加认识和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
在加强政府管理的同时,应该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文化遗产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开发文化遗产旅游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和文化经济的重要资源,实现“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等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
同时,社会力量的参与也非常重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民间团体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行动。
当然,光有保护还不够,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利益,并且保持平衡。
在实现文化和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保持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能力。
应该加强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技术,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队伍,提高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水平。
总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实现文化遗产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田古村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如木雕、石雕、茶艺等。
它不仅是泉州市的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古村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如何保护好古村落和发掘其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护是发展的前提。
对于培田古村落而言,其保护不仅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更是生态旅游的前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古村落,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保护与修复古建筑。
培田古村落江南建筑风格的特色十分明显,村中的祠堂、府第、宅院等建筑保存了不少明清时期的石刻、门楼、屏风、对联等,构成了古村落的主要价值所在。
在保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同时加强村落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同时,在修缮过程中,也要注重绿色环保和能源节约,对于古建筑的修缮材料和供应应以环保为前提,同时合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支持。
二、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和旅游。
传承是保护的重要环节。
对于培田古村落而言,需要加强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游客和本地人了解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培养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和兴趣。
同时,开展旅游业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旅游经济的手段带动地方经济、改善民生。
但是,开展旅游也需要遵循保护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群众化,对游客的数量和旅游项目的质量进行科学控制,实现良性循环。
三、整合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护、开发和利用之间寻求平衡点,既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又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仅仅依靠某一个方面的推动,无法长期维系古村落的发展。
因此,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体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同时保留古村落的文化、历史和生态价值。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时间、资源和长远目标的支持,需要各方的齐心协力和长远规划。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作者:刘莎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10期摘要:城市不仅是现代文明的传承者,还是历史文明的承载者。
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竞争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化已成为城市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人口、现代建筑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迫在眉睫。
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护好历史文化景观,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确保传统村落能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发展一、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消失的原因一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注重文化的发展,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综合实力的象征。
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依靠[1]。
而近几年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在不断消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第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建筑以及传统的建筑风貌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时间一长,这些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就会被淘汰。
而且人们缺乏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传统的生活方式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发展需求。
第二,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历史十分悠久,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建筑外部不断遭到破坏,大多数人都外出务工,村落逐渐被遗弃,时间一长,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就会逐渐消失[2]。
第三,传统的村落发展落后,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没有发展的机会,人们越来越贫困。
为了寻求更多的生机,大多数人选择外出,进而造成人口流失。
第四,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虽然十分珍贵,但很多村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计划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还有一些村落缺少经费,无法及时修理那些破损的景观建筑,时间一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外部风貌就会逐渐破败。
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传统的村落文化景观逐渐走向消亡也是正常现象。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艺术和文化的载体,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阐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遗产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精神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发展旅游业的。
例如,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本钟、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著名文化景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游客产生的经济效益。
文化遗产保护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手工艺制品生产、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
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是人们在长期历史演变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打造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并且有助于挖掘、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文化遗产保护还可以让后代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良传统和智慧。
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后代传承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文化的传承更为完整、有序和长久。
二.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文化遗产保护既要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而文化遗产保护则是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以邯郸市为例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以邯郸市为例刘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摘要:本文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以邯郸市为例,首先分析了邯郸市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推动邯郸市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才缓慢。
因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缺 乏管理,导致村落中布满了粗制滥造缺乏设计感的建 筑,加之无序经营导致的俗气感,对于传统村落的氛围 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建议,以期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完2推动邯郸市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整性。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邯郸市;可持续引言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以及 具备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村 庄文化,属于历史场景的综合体。
邯郸市有着非常丰富 的历史资源,建筑风格鲜明,更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
但是,因当地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居民缺乏保护 意识,使得邯郸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十分落后。
本 文则基于此,详细探讨了推动邯郸市传统村落文化景 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旨在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邯郸市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存在的问题1.1忽视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主 要是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凸显出自身的价值。
但是,当前邯郸市有些村庄为了发展村庄的风貌,忽视了村庄 周边环境的保护,使得村庄与周边环境非常不协调,还 有的村庄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毫不在意,肆意破坏,这 种发展模式将会使村庄的传统文化风貌慢慢消失。
1.2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邯郸市拥有2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居全省第一。
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 现代文化的吞噬。
村庄内的居民没有意识到历史文化 的重要性,缺乏保护意识,没有了解到这些最朴实的 文化便是财富所在。
随着现代文化的逐渐侵袭,村庄策略2.1保护传统聚落的山水格局保护邯郸市传统村落周边的自然环境,将文化景 观的生态基础保留下来。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文化遗产既承载着过去的历史与文化,又是当代社会传承与共享的重要瑰宝。
然而,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建筑、艺术品、文物、习俗等。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代了解自己的历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 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象征,保护好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3.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保护好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1. 自然灾害的威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如何在自然灾害面前保护好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2. 人为破坏与盗窃:由于文化遗产通常具有很高的价值,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进行盗窃和非法买卖,给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和交通的需求,一些文化遗产被拆除或改造,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文化遗产带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文化遗产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旅游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2. 文化遗产教育与技能传授: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传授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机会和人才素质。
3. 文化遗产作为社区认同的纽带:文化遗产是社区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好文化遗产,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认识逐渐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就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的重要象征,是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
保护文化遗产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1 传承历史记忆文化遗产通过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记录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使后代了解和感受前人的智慧和成就,传承历史记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1.2 促进文化多样性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避免文化同质化,并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平台。
1.3 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同时,文化遗产也是社会认同和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对于社区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为了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以下为常见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2.1 文物保护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保护工作涉及到修复、整理、保管等多个方面。
应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文物保护的管理体系,增加投入,加强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典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采集、整理和传承等方式进行。
可以开展相关课程和培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播和传承人培养,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
2.3 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对文物本身的保护,还需要保护其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田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它位于江西省境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古村落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本文将就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文物保护培田古村落拥有大量的传统建筑、古民居和古迹遗址,这些文物是古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应当全面了解文物的分布、数量和状况,建立文物档案和文物保护制度,划定文物保护区域和范围。
要对文物进行科学、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文物的完好保存。
加强文物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预防文物被盗或损坏。
2.传统建筑保护培田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需要得到细致的保护。
在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中,应当注重古建筑的结构、材料和装饰特点,科学制定保护方案和修缮措施。
要开展传统建筑的保护技术和方法研究,培养一批专业的传统建筑修复人才,提高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水平。
3.文化遗产保护培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文献、传统节庆、服饰习俗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中,应当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力度,开展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挖掘工作,使其得以有效传承与弘扬。
4.环境保护培田古村落的环境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古村落周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政策,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保护古村落的自然环境。
1.文化旅游开发培田古村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农村文化建设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不仅关乎农村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农村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乡土文化、激发农民创造力、提高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农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农村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的一部分源于农村文化的影响。
农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鼓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更容易受到污染和破坏。
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密切关系不容忽视。
三、生态保护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1. 传承乡土文化生态保护可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保护好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依托于具体的物质环境,只有环境得以保护,乡土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2. 增强农民生态意识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农民增强生态意识,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和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激发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进而推动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3. 培养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保护可以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特色和文化资源,可以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1. 完善政策措施政府应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要推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承载着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威胁和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以及持续不断的城市化发展。
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首先,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并加强监督和管理。
社会团体和个人应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其次,投资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投资可以改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维修和修复古迹、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文化遗产教育等。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确保这些古迹和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将文化遗产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既能保护文化遗产,又能够为当地经济增加活力。
另外,教育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学校应将文化遗产纳入课程,组织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
此外,社会教育也应发挥重要作用,举办文化遗产展览、讲座和培训,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能力。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应加强协作,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同宣传和传承世界的文化遗产。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平衡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
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传承和保存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瑰宝,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将它们封闭起来,而是应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资源和潜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活力。
传统村落保护:从传承文化到促进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从传承文化到促进可持续发展》摘要: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更是传承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传统村落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如老旧房屋的损毁、环境污染等。
因此,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一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人类文明的重要工作。
本文从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保护的对策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资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更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
因此,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它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一、传统村落的保护意义1、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俗传统和艺术风格等。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它们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村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资源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而传统村落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反映,展示了中国乡村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体现国家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同时,传统村落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保护它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渐被人们遗忘。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合理的村落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更是对人类智慧的传承。
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城市、乡村、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表现。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村落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如今大量村落因城市化的发展逐渐消失,村落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村落保护具有巨大的文化、社会、经济意义。
保护传统村落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传统村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体系也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村落保护还能促进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村落文化能为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拉动经济发展。
二、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村落保护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城市化的发展、村落迁建、房屋拆迁等。
城市化对村落的影响尤其大,城市化浪潮下,大量村落开始衰落、消失。
许多村落需要维修、改造或重建,但是现有的保护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
同时,保护传统村落还面临着文化传承的问题。
国家需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要重视村落的物质保护,还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文化教育,传承村落文化。
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资源,构建村落文化与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的方式弘扬民族文化。
2、合理利用,加强维修。
传统村落的空闲资产可以适度利用,制定合理的利用政策,使传统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同时,国家还可以加大对传统村落的维修力度,让村落得以长久存留下去。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田古村落位于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境内,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始建于唐朝,已有千年历史。
培田古村落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节日庆祝等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培田古村落所面临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
例如,古村落内的许多古建筑物已经破旧不堪,需要得到修缮和保养;村民快速转向城市化的趋势也使得村庄的人口锐减,导致村庄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陷入困境。
因此,如何在保护培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培田古村落需要进行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保护工作包括建筑修缮、文物保护、历史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
应该加强对古建筑物的维修和整治,同时,开展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被盗或损坏,还应该建立相关档案库,整理和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除此之外,对于急需要保养的古建筑物,可以引入与传统技艺相关的技术人员,促进技艺传承,增加村庄的吸引力。
其次,应该加强对培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照顾到经济利益,还应该兼顾环保、社会和文化利益等多个方面。
村庄的规划和管理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应该加强对村庄的管理,确保村庄的安全和卫生,并保证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安全。
最后,可以通过旅游开发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开启新的道路。
培田古村落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还能够帮助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破坏。
此外,旅游开发还能够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加村庄的知名度和历史价值,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总之,培田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通过加强对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旅游开发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可以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景观,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传统村落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利用的结果。
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的现状目前,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导致传统村落的人口减少,村落的发展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传统村落的建筑和景观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三、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通过开发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传统村落的保护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此外,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景观,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传统村落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需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传统村落的认识和重视。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发展传统村落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结论: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在时代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推进中,村落文化景观也在发生着明显变化。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主要 来自于人的变化,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也总是主动或是被动地选择或被选择,所以人无法逃离时代而独 立存在。文化在传承和延续过程中,也必然要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甚至要面临着不同时代对它的选择。 某种文化的产生和消失也正是缘于此。如何使具有传统风格的村落文化景观在时代的进程中不至于彻底消 失,而是能够找到一条有效的保护之路呢?
第43页
3、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存在的误区 近几年,许多城镇在进行老城区的更新改造,甚至有些地方把前几年拆除的古建筑又重新修建起来。
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产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简 单化理解,以为对物质形态的恢复就是对于文化的恢复。我们的保护往往过多强调了表象的、物质的一面, 而忽视了对于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要素。殊不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肉体和灵魂,它们是一 种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一个没有灵魂的生命体又怎样能称之为有生命呢?
关键字:古村落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吉村落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它有着丰富、,深刻、
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在千百年来的演化中构筑了各种人居聚落的生活模式。但是,在中国当今快 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来临之际,受到诸如经济发展、旅游业冲击、现代生活方 式诱惑及自然力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批优秀的古村落连同其所承载的文化正在迅速消失。古村落文 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物质层面的保护尤其是建筑遗产的保护,我们目前的常规做法总是遵循“整旧如旧”的方针,但是 如果不去考虑与之关的生活群体,不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 整体考虑,这样保护下来的文化遗产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不能照搬城镇保护的模 式,而应该重在保持一个地域的生活氛围和人文环境。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包括建筑、文物、习俗、传统技艺等。
这些文化遗产记录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应当传承和保护这些遗产。
但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解决方案。
保护文化遗产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根源和精神纽带,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如果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失落,那么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也将逐渐消失。
因此,我们应该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可持续性发展除了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满足后代需求的发展方式。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可以相辅相成。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发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为了防止文化遗产过度开发和破坏,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此外,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传承人承担责任。
他们需要将传统技艺继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
政府也应该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传承、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
结语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我们才能让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我们民族的瑰宝。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以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见证。
通过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遗产,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其次,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一个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会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学习,并且增加对该国的认同感。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独特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该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誉和影响力。
最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意产业的源泉。
通过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遗产,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灵感和素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对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已经有了很多重要举措,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保护意识不足。
一些地方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刻,对于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其次是保护手段不完善。
在一些地方,对于传统建筑、古迹等重要遗址的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
另外一个问题是商业开发对于传统文化遗址造成了破坏。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将商业开发与古建筑、古迹等结合起来,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却破坏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纯粹性。
此外,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技艺正在逐渐失传。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传统文化表演形式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三、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了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
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迅猛,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实现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独特标志,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同时加强对其价值的宣传和传承。
土地利用规划应该考虑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其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中。
其次,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人文地理景观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景观。
它包括城市、乡村、农田、水系等各种各样的地理元素。
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人文地理景观。
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的布局,同时注重保护农田和水系等重要的地理元素。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还应该注重文化遗产与人文地理景观的有机结合。
文化遗产和人文地理景观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独特魅力。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人文地理景观。
通过合理规划,我们可以将文化遗产和人文地理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特的地域特色。
最后,土地利用规划还应该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征集。
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公众的权益。
只有通过社会参与,我们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文地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密不可分。
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发布时间:2006-11-20 点击率:100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同时,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
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特别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有些人提出,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把古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
但是,怎样才能让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古村落保护方案来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2年提出了“文化景观”概念,提出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其可持续发展。
文化景观是在人类社会的成长发展中产生的,它是人们依靠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创造出的景观。
由于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
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娱乐。
景观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东西。
例如景观中往往包含着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发展等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证据。
文化景观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上的差异反映的是各集团景观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点,时间上的判别则反映过去居住在该地区的文化集团的变迁和发展。
文化景观随着历史的进展,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承继性。
人创造了文化,一切文化现象的形成都由人及其生活和行为方式所构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
文化的不同和特异性也是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也正在于此。
中国传统文化受农耕文化影响很大,而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耕文化的出现。
农耕文化发展了农业,为村落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同时,原始村落中人们的风俗、道德、宗教等观念文化也对村落文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发布时间:2006-11-20 点击率:100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同时,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
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特别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有些人提出,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把古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
但是,怎样才能让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古村落保护方案来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2年提出了“文化景观”概念,提出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其可持续发展。
文化景观是在人类社会的成长发展中产生的,它是人们依靠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创造出的景观。
由于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
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娱乐。
景观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东西。
例如景观中往往包含着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发展等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证据。
文化景观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上的差异反映的是各集团景观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点,时间上的判别则反映过去居住在该地区的文化集团的变迁和发展。
文化景观随着历史的进展,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承继性。
人创造了文化,一切文化现象的形成都由人及其生活和行为方式所构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
文化的不同和特异性也是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也正在于此。
中国传统文化受农耕文化影响很大,而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耕文化的出现。
农耕文化发展了农业,为村落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同时,原始村落中人们的风俗、道德、宗教等观念文化也对村落文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
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族观念的影响,表现为认祖宗而不认上帝,以“仁”为核心,提出了忠孝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体系。
有人说,地缘是血缘的投影。
中国古代村落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制为基础而形成的,因此许多村落从起源到布局,均表现出较强的宗族性。
新石器时代半坡村的房屋排列,由周围46个小房子环绕着中心的大屋,就是这种宗族性的早期表现。
宗族的核心表现是宗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村镇的建筑均以宗祠为物质中心和心理中心展开布局,形成聚合状的村落组团空间,如皖南黟县西递村中心祠堂。
许多村落中心均设有祠堂、戏台等公共活动场所,影响着周围民居的布局,安徽黟县的宏村、呈坎村、降村等,均是以宗祠月塘或戏台为核心展开布局村落的形成。
然而,随着农村生产关系和经济规模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着一些现存建筑的功能,比如宗祠、戏台以及民居原有格局的使用。
这一部分是我们在对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价值判定、保护中的取舍和方法中比较难以把握的。
即使在世界范围内,这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因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还是要以人为本,从当地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将来发展出发,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要从全面来看,不能仅从专业者的角度去考虑。
因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最终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并要有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自觉自愿地来完成。
这不仅适合于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也同样适用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遗产保护是世界性问题,即使许多文化遗产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日本和法国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
比如,在日本,中央政府负责的保护的对象往往只是确定全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部分,而更广大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保护。
以日本1966年著名的《古都保护法》为例,其保护的对象限定为京都市、奈良市、镰仓市以及奈良县的天理市、樱井市、檀原市、班町和明日香村,京都市的非历史风土保存区域则不受《古都保护法》的保护,由京都市地方政府另行制定的法规如《京都风貌地区条例》进行补充。
同样,其他城市的类似地区通过城市自己制定的《历史环境保护条例》、《传统美观保存条例》等进行立法保护。
这些被保护地区的名称、范围、保护方法、资金来源等都是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地方法规予以确定。
日本《文物保护法》中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情况也如此,地方政府可以自己设立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定保护条例、编制保护规划,而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重要地区作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保护范畴。
不仅如此,日本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对文化财进行保护。
可是,许多古老的村落文化景观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位于奈良南部的明日香村,是日本文化较早的发祥地。
从5世纪开始,朝鲜居民开始向这里移居,他们带来了优秀的农耕技术和绢织物,与当地居民一起,把日本从氏族推进了封建的律令国家,这里有日本最早的寺院飞鸟寺和许多的古坟。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许多年轻人不愿呆在这里去了大城市。
村里只剩下老年人,其文化景观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随着考古发现和政府对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开发,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不少年轻人又开始回到村里,也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所以整个地区的文化景观也呈现出了活力。
这对我们是一个很有益的启示。
如何适度把握好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也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做到两者兼顾的例子并不多见。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
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
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十余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与完善主要沿着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和生态学方向等三个方向揭示其内涵和实质。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加速变化、自然环境的社会效益,自然环境的人文痕迹等,力图把当代与后代、区域与全球、空间与时间、结构与功能等各方面作为统一体来看待研究。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至今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0%。
所以,村落文化景观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它所面临的巨大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在时代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推进中,村落文化景观也在发生着明显变化。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是来自于人的变化,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也总是主动或是被动地选择或被选择,所以人无法逃离时代而独立存在。
那么,文化在传承和延续过程中,也必然要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甚至要面临着不同时代对它的选择。
某种文化的产生和消失大概也正是缘于此。
那么,如何使具有传统风格的村落文化景观在时代的进程中不至于彻底消失,而是能够找到一条有效的保护之路呢?村落文化景观包含其建筑形式、相关的民情风俗以及村民的行为生活方式等等,是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外现。
在对这类文化景观的保护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生活在其中的主体——古村落居民,因为他们才是该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
与我们对表面的或具象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相比,怎样看待人的发展是一个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课题。
所以在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中,必须在既保护古村落,又满足百姓追求现代生活的前提下,考虑与之配套、相互协调的建筑或改造方案,否则古宅、古村落是难以保住的。
我始终以为,人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灵魂。
也就是说,在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中,当地村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是村落文化发展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
我们所强调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要以综合协同的观点,以人为核心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建立有序的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在目前的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往往过多强调了表象的、物质的一面,忽视了对于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肉体和灵魂,它们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组合。
试想,一个没有灵魂的生命体会是什么样?在很多的场合特别是建筑遗产中,我们总是提倡“整旧如旧”,但是如果不去考虑与之相伴的生活群体,不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这样保护下来的文化遗产又有什么意义?近几年,许多地方在进行旧城区的恢复改造,有些把前几年拆除的古建筑又重新修建起来。
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很多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简单化理解,以为对物质形态的恢复就是对于文化的恢复。
因为真正对文化景观的保护其实就是在保持一个地域的生活氛围和人文环境。
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也是如此。
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应该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形成一个基本的保护理念和原则。
在以尊重人文环境为主的前提下,确立保护的方向。
比如,绝大多数中国古村落建筑是土木结构,我们是主要保护其整体风格呢,还是要保护其建筑形制甚至材料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