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外广播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播业及网台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国电台数量急剧增长
• 美 国:20年代,500多座—50年代3380多座 • 英 国:1927年,21座 —1959年,BBC对内广播有78座 • 前苏联:1928年,65座 —50年代,130多座
网台规模不断扩大 美国三大广播网建立,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1926年成立
➢ 1936年,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均需转播 中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 联播节目的开端;
➢ 1937年,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广播事业遭受重创,部分地 方电台落入日寇手中,部分电台由城市迁往边远地区, 1938年底,国民党的电台仅存六七座。
➢ 1938年3月10日,在重庆恢复播音,起到了鼓舞人心和 稳定民心的作用;
一、广播业的诞生(1920~1930) 二、广播业的发展与成熟(1930~1960) 三、电视时代广播业的适位调整(1960~1990)
一、广播业的诞生(1920~1930)
【美国】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器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在 总统大选日正式开播,呼号为KDKA,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 的广播电台。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汽车制造 商将广播作为汽车的标准附件。在汽 车业得带动下,广播获得了一片既狭 小又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此,美国广 播业的复苏、繁荣与汽车业的发展一 路同行。
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美国18岁以上的听众中,在汽车内收 听广播的站83.8%;高端听众中,在汽车内收听广播的比例 高达90%以上;美国广播收听高峰出现在早晨7-8点,以及 下午3-6点,这正是美国人开车上下班的主要时段。
抗战期间,我国广播事业在舆论宣传上起到 了重要历史使命,使前方战讯传达到各地,鼓舞 民心、增强士气,并揭露敌情,争取国际援助、 伸张正义。
开洛公司广播电台
• 开播时间:1924.5-1929.10 • 简介:开洛公司为了打开公司收
音机的销路,免费提供电台播送 设备给报社等各家使用,成为开 洛总播音站的分站。《大晚报》、 《申报》、《大陆报》均为合作 对象。 • 经济来源:开洛电台的唯一收入 是发行行情密码单,每月印行一 次,听众欲知行情,就得出资购 买密码单。
KDKA的成立和开播不仅标 志着美国广播的诞生,同时也是 世界广播业的开端。
1922年底,紧随KDKA之后, 美国的私办商业电台很快达到了 500多家。
【英国】
1922年10月8日,英国第一家广播电台英国广播公司(BBC) 由马可尼公司等6家无线电公司器材公司合资创办,目的也是为了 销售收音机。
1927年,私营的BBC被改组为公营的BBC。
地方化:由于美国人对本地信息,尤其是自己所在社区的信 息最为关注,美国的广播电台发挥作为区域化、本地化或社 区化的传播机构的特点,减少广播网播出规模,尽可能将自 己报道的视野局限在本地区、本社区,节目构成基本以本地 新闻、时事、社区活动、娱乐为主,受到当地听众的欢迎。
2、开发移动空间——广播从低谷中逐步复苏
第二章 世界及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知识点】
世界广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我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 世界电视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世界广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广播业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 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广播业的诞生,最根本的 动因是社会的需要,政治的力量和经济的要求。
1927年,荷兰为维护殖民统治,开始向海外殖民地广播, 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德国1927年、前苏联 1929年、法国1931年、英国1932年、日本1934年相继开办对外 广播。
二战期间,广播成为当时为战争服务的最好工具,“空中 电波战”使各国都看到对外广播在国际政治、军事斗争中的重 要性。
广播新闻节目及时间的增加
1937年CBS播出新闻时间占全部播音时间的2.8%,1944 年是26.4%,广播新闻已完全成熟。
3、广播经济实力及媒介地位的不断提升
广播广告业的发展
美国广播业的广告收入不断提升。1929年,美国广播广告 收入达到4000万美元,1935年,提高到14.5%,1939年提高到 27%。不断增长的广告收入不仅是美国广播业的重要经济基础, 也成为美国广播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法国】 1921年6月21日,法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一家广播设备制
造公司(CSF)建立。 1922年2月,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建立。
【前苏联】 1922年夏,前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强的
广播电台,并于11月7日正式开始播音。
1923至1924年,比利时、 德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 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无线电广 播业相继问世。
对外广播的出现,不仅是广播技术日趋成熟(可进行更远 距离的信号传送)的标志,也是广播由商业服务向为政治服务 (广播是宣传本国政治与外交政策、树立本国形象的有力工具) 的进一步延伸。
三、电视时代广播业的适位调整(1960~1990)
背景:
• 1936年11月2日,BBC建成英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标志着 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
广播媒介地位的提升
30年代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成就了广播电台在社会生活中的 影响力。例如: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总统候选人提名 大会和竞选运动,1938年慕尼黑危机,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爱德华默罗的战事现场报道,罗斯福、丘吉尔等政 治领袖战争期间发表的激动人心的广播演说等。
4、对外广播:广播功能的拓展
• 创办者:美国人奥斯邦,《大陆报》 报馆,旅日华侨曾某
• 发射功率:50瓦 • 开播时间:1923年1月23日 • 初衷:推销无线电器材 • 播出内容:音乐、娱乐节目、《大陆
报》提供的国内外新闻。
Leabharlann Baidu孚洋行广播电台
1924年5月30日,上海国际无线电学会秘书长、美 商新孚洋行主人戴维斯(Davis)试办一座50瓦发射功率 的学术试验广播电台。不定期广播节目,主要用于试验 和向顾客示范该公司销售的收音机,上海及江、浙两省 居民购置者甚多,该洋行一时营业大盛。 1925年8月初, 新孚洋行广播电台停止播音。
战争因素推动广播新闻业发展
• 1938年,在对慕尼黑危机的报道中,CBS进行了151次短波实 况转播,85次无讲稿评论,改变了广播电台广播新闻评论默 默无闻的状况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电台利用技术条件,以最快的速 度和独有的现场报道得方式,将战况及时报道给听众,极大 地发展了自己的新闻业务能力。
第二节 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业 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业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国民党时期的广播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业
人民广播 事业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早期外国人开办的电台
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 名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 司广播电台,呼号XRO
国民党时期的广播业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统治下的 民营广播电台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 开播时间:1928年8月1日 •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 行委员
会广播无线电台 ,简称中央广播 电台 • 性质:党营属性 • 播送内容:中央通讯社提供的新闻、 演讲、所有中央重要决议、宣传大 纲、通令通告等 • 作用:鼓吹国民党一党专政、维护 国民党统治的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的无线广播电台
抗战期 间,国 内播音 的广播 电台
1)国统区内由国民党或政府主办的广播电台 2)国统区内民营广播电台 3)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广播事业 4)沦陷区内的民营广播电台 5)沦陷区内的日伪广播电台 6)其他性质的广播电台(“苏联呼声”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 广播电台在舆论上起到重要的历史使命。
发展脉络:
➢ 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正式开播,发射功率 高达75千瓦,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世界第三的 无线广播电台,信号覆盖大部分国土及美、澳、印、苏 等国;
➢ 继中央台之后,国民党在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和地方建立 起一批地方广播电台,截止1937年,国民党官办广播电 台23座,发射功率占全国总功率的94%以上;
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 名称:哈尔滨广播电台, 呼号XOH
• 创办者:刘瀚 • 时间:1926年10月1日 • 播出内容:新闻、音乐、演讲、物价报告等 紧随其后天津、北京以及沈阳广播无线电台的相继成立。
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电台
名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时间:1927年 3月19日 播送内容:唱片,戏曲节目
1927年成立
1945年成立
2、广播新闻报道的独立与成熟
广播无独立新闻采编能力,借力报纸行业 • 合作共享阶段:广播更多呈现出娱乐功能——无线电音乐盒,
广播新闻来自于报纸。 • 相互竞争阶段:报纸对广播封锁新闻线索—>建立用于广播
的专线报道
广播发展独立的新闻采编能力
CBS和NBC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社,并不断发展自己 的新闻采编队伍和新闻分析员及新闻评论员。到了20世纪 30年代末,广播新闻已成为独立的力量。
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世界,从此,广播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在社会生活中产 生巨大的影响。
二、广播业的发展与成熟(1930~1960)
这一时期除了收音机技术的发展,广播业在网台规模、节 目制作、经济实力、媒介地位及影响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进入 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1、广播业及网台规模的不断扩大 2、广播新闻报道的独立与成熟 3、广播经济实力及媒介地位不断提升 4、对外广播:广播功能的拓展
• 管理政策:“事前检查”与“事后追惩”相结合 • 最后结局:1941年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开
办民营广播,一律停播。
虽然在国民党的控制下,广播事业只是政府的工具, 但是它同样为抗战做了很多的准备,如西安事变时的 “广播战”,张学良第一时间通电全国宣布自己的主张。 更有很多的爱国人士通过广播的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 鼓舞大众参与到一致对外的行动中来,鼓舞了越来越多 的人参加到革命事业中。
外国人在我国开办广播电台的目的及意义:
一、推销无线电器材; 二、为所属国家进行宣传。
客观上将广播这一传播媒介引入中国,开阔了中 国人的视野,传播了无线电知识,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 走出了第一步,催生了中国人自办广播事业。
国人自办的电台
中国自办电台始于1923年,第一批广播电台是官办 电台,是由北洋政府筹办的。
1937年底,汉口广播电台等接替了中央广播电台的广 播,成为全国抗日宣传的重要喉舌。
1939年在重庆成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成 为对外传播国内战争局势,争取国际声援的有力“武器”。
1940年12月,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起步,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诞生。
国民党最早的对外广播电台
1936年2月23日,南 京的短波广播电台开 播
1940年改名为中国国 际广播电台(VOC)
国民党统治下的民营广播电台
商业性广播电台 教育性电台 宗教性电台
• 播出内容特点:对新闻、评论类节目尽量 予以避免涉及、讳莫如深。
• 发展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前,民营电台一度繁荣,大 约有70多座,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上海。
➢ 1939年2月6日,在重庆建成“中央短波广播电台”, 1940年1月5日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 是”Voice of China”(中国之声,VOC),成为当时 对外传播国内战争局势,争取国际声援的有力工具,这 也是中国国家对外广播的开端;
➢ 1946年迁回首都南京;
➢ 1949年4月,中央广播电台停止播音,不久即迁往台湾, 改名为“中国广播公司”,至此,国民党在大陆通知时 期的广播事业终结。
• 1960年美国87%的家庭拥有了电视,1964年,彩色电视在美国普及。 • 大批功成名就的广播明星转战到电视圈。 • 广播最受欢迎的节目也被电视借鉴过去。
1、专业化、地方化——广播电台的调整策略 2、开发移动空间——广播从低谷中逐步复苏
1、专业化、地方化——广播电台的调整策略
专业化:综合节目——专业化节目, 为特定的听众提供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