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dc27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c.png)
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脚踝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术后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在进行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下面将介绍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希望对正在康复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术后康复训练的初期阶段主要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力量为主。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踮脚练习、踝关节的腓腹肌力量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减轻术后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
接着,逐渐过渡到中期阶段的康复训练。
在这个阶段,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包括进行一些平衡训练、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步态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和步态的协调性,减少因术后长期卧床而导致的肌肉无力和步态异常。
最后,进入术后康复训练的后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进行一些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训练,如上下楼梯训练、踢球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患者逐渐恢复到术前的运动水平,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同时,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训练,避免出现新的损伤。
另外,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有一定的持之以恒,患者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术后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运动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对正在康复的患者有所帮助。
骨科常见病种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病种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11a8dd66ddccda38376baf97.png)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方法(1)术后第1周术后患肢抬高20~30cm,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术后水肿。
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膝关节轻缓伸屈,每日2~3次,每次2~5min。
3d后患者可坐在床上,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延长活动时间,但膝关节屈曲不宜>90°。
(2)术后2~3周根据实际情况可鼓励患者下地站立步行,开始屈膝关节锻炼。
锻炼时,护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指导,患者先坐在床边,健侧肢体首先着地,然后患肢被动屈膝使小腿在床边悬吊适应后再下地,着地后足要放平,平均用力,先轻后重逐步负重行走。
活动膝关节时,两手可拉住床沿,屈曲膝关节以60°~90°为宜。
年老体弱者可扶拐步行,逐步练习屈膝。
(3)术后4~6周加大活动量,练习下蹲活动,膝关节屈曲达130°以上。
(4)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幅度与强度,同时要密切观察,确保安全,防止摔伤发生其他部位骨折。
CPM机使用方法:保持患肢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待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踝趾关节的趾屈、背伸锻炼,每小时做一回,每回10次左右,逐渐增加活动量。
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先教会健肢股四头肌收缩,然后再进行患肢练习。
术后3~10天在稳定内固定的基础上,将患肢置于CPM机支架上,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并系好病人的大腿和小腿上固定带,大腿应尽量贴于活动架上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以达到要求的活动角度;第一天起使角度由0°~15°开始,终止角度30°~40°,2次/日、每次1小时,根据患者疼痛及伤口情况将活动度调到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程度为宜。
第二天,对能完全承受第一天运动患者,将活动度增加10°,对不能承受的患者按第一天的锻炼方法,以后每日或者隔日加10°,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以患者能够接受为宜,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
骨科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科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30306783c4bb4cf7ecd1f6.png)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https://img.taocdn.com/s3/m/2aaae9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一、概述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意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预防关节僵硬、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2. 训练方法(1)主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主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被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二天开始,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关节活动器: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关节活动器进行关节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活动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3)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避免突然大幅度活动。
三、肌肉力量训练1. 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预防关节损伤。
2. 训练方法(1)等长收缩: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等张收缩: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等张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抗阻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抗阻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避免关节损伤。
(3)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四、平衡训练1. 平衡训练的意义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2. 训练方法(1)静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静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动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功能性平衡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功能性平衡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踝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
![踝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bd67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b.png)
踝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
踝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术后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活动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踝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希望对患者和康复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术后的第一周是最为关键的时期,患者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位置的移位。
此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运动,如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肌肉的萎缩。
接着,从第二周开始,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性训练,如坐姿下的踝关节活动、踮脚尖、踩脚后跟等动作,以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配合适当的热敷和冷敷疗法,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随后,第三周至第六周是康复训练的关键时期。
患者可以逐渐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
可以借助助行器或拐杖,逐步恢复正常步态和站立平衡能力。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和闭目站立,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最后,术后的第六周至第十二周是巩固和加强康复训练的时期。
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一些高强度的功能性训练,如跳跃、踢球、爬楼梯等动作,以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运动能力。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如踝关节的屈伸、外旋、内旋等动作,以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总之,踝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康复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要注意遵从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避免过度活动和不当训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重返正常生活。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2a38c5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2.png)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股骨颈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它可以有效缓解因髋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运动障碍,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术后第一天手术后的第一天是非常关键的,患者需要尽快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能力。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以下康复训练:1. 深呼吸:患者应该进行深呼吸练习,以避免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 肢体活动:患者应该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包括屈曲和伸展,以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 步行训练:患者可以进行轻微的步行训练,以恢复步态和平衡能力。
二、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在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进行更加积极的康复训练,以加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关节活动能力。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1. 肢体活动:患者应该进行主动肢体活动,包括屈曲和伸展,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2. 步行训练: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步行的时间和距离,以提高步态和平衡能力。
3. 轮椅训练:患者可以进行轮椅训练,以提高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4. 肌肉训练:患者可以进行肌肉训练,包括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训练,以加强肌肉力量和支撑能力。
5. 疼痛管理: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疼痛管理,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三、术后第八天到第十四天在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进行更加高强度的康复训练,以加快恢复速度和提高运动能力。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1. 步行训练:患者可以进行更长时间和更大距离的步行训练,以提高步态和平衡能力。
2. 楼梯训练:患者可以进行楼梯训练,以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3. 自行车训练:患者可以进行自行车训练,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
4. 游泳训练:患者可以进行游泳训练,以提高全身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5. 拉伸训练:患者可以进行拉伸训练,以保持关节灵活性和预防肌肉疲劳。
医院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
![医院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ccfaf0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b.png)
医院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第一阶段:手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1.冷敷:手术后的第一天,可以用冰袋冷敷伤处,每次冷敷时间为15-20分钟,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2.活动指导: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以保证关节的活动度,并避免关节僵硬。
3.肌肉锻炼:进行几组简单的肌肉收缩和松弛操,不过度用力,切记不要造成疼痛。
4.功能恢复:开始进行轻度的床上站立、坐立、行走等功能恢复训练,可借助助行器等辅助器械。
第二阶段:手术后第四天至第十四天1.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适当使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从而增加锻炼的舒适性。
2.活动指导:继续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
物理治疗师会教授您如何进行正确的关节活动。
3.肌肉锻炼:进行肌肉的有氧锻炼,比如踏步运动、自行车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4.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转身等动作,进行平衡训练,恢复肌肉平衡和关节感觉。
5.功能恢复:开始进行更高强度的活动,如上下楼梯、跳跃等,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第三阶段:手术后两周以后1.活动指导: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尽可能增加活动幅度,保证关节灵活性。
2.肌肉锻炼: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借助负重器械进行刺激,增加肌肉力量。
3.平衡训练:继续进行平衡训练,增加肌肉平衡和协调性。
4.必要时,参加康复治疗:如感觉康复进程较慢或有其他问题,可以选择参加专业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适度,不可过度用力,以免导致再次受伤。
同时,根据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达到锻炼效果,促进康复。
总之,骨科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指导和规范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希望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坚持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骨科的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科的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da8fe00508763231121299.png)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指南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8cc92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9.png)
社区康复活动: 如康复讲座、康 复训练班等,促 进患者交流与康 复
5
常见问题与解答
如何应对疼痛?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 用止痛药,如非处方 药布洛芬、阿司匹林
等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 心态,避免焦虑和抑
郁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 冷敷、按摩等方法缓
解疼痛
生活调整:保持良好 的作息习惯,避免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骨科手术后康
z
复指南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术后恢复阶段
03 注 意 事 项 与 建 议
05 常 见 问 题 与 解 答
02
康复训练指导
04 康 复 计 划 制 定 与 实 施
1
术后恢复阶段
术后初期
疼痛管理:使用 止痛药,冰敷, 保持正确的姿势
如何预防关节僵硬?
保持关节活动:定期进行 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加强肌肉锻炼:加强周围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轻
关节负担。
热敷和冷敷:根据病情选 择热敷或冷敷,缓解关节
疼痛和肿胀。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 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肥胖。
如何在家进行康复训练?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医生的建议, 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医 生、康复师等分享自己的感受
和担忧,寻求支持和鼓励。
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 活动,保持与外界的联系,避
免孤独和抑郁。
营养与饮食建议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骨科康复训练方法
![骨科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c0a4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0f.png)
骨科康复训练方法
以下是 7 条关于骨科康复训练方法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主动运动可是骨科康复的重要一招!就像你每天都要自己走去拿喜欢的东西一样,主动去活动受伤的部位。
比如,腿部受伤了,那就慢慢试着抬腿、屈伸,一点点来,难道你不想早点恢复行动自如吗?
2. 哇塞,被动运动也不能小瞧呀!有时候就像别人帮你拉伸一下身体那样。
医生或康复师来帮你活动关节,可别小看这一拉一伸,作用大着呢!就好比给僵硬的关节打开了一扇门,例子嘛,像手臂骨折后,人家帮你弯弯手肘,不就慢慢灵活起来了嘛。
3. 哎呀呀,助力运动也挺有意思的呀!这就好像你走路累了,有人扶着你走一段。
自己使点劲,再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拐杖啥的。
就像脚踝扭伤后,拄着拐杖练习走路,是不是很形象?
4. 康复训练可少不了持续牵伸呢!就如同给肌肉和韧带做个温柔的伸展操。
比如膝盖术后,持续地慢慢拉伸膝盖周围的组织,不就能让它们不再紧绷绷啦,这多重要呀!
5. 等你尝试了关节松动术,就知道它多神奇啦!这就好像给关节上点润滑油一样。
像肩膀活动受限,通过松动术让它重新顺滑起来,难道不酷吗?
6. 别忘了还有肌力训练哟!就像给自己的力量储值。
举个例子,腿部受伤恢复后,做些深蹲动作,增强腿部力量,这样才能站得更稳呀,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7. 平衡训练也很关键呢!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比如脚踝扭伤恢复后,练习单脚站立,这不就能让你以后走路更稳当啦。
总之呀,骨科康复训练方法真的好多,每一个都很重要,都得认真对待,才能快快好起来呀!
我的观点结论:骨科康复训练方法多样且都有其独特作用,务必重视并坚持进行,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骨科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最新方法
![骨科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最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d9ba1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c.png)
骨科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最新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完善。
这些新的方法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了手术后的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最新方法。
一、个体化康复方案在过去,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往往是针对特定类型的手术设计通用方案,无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个体化康复方案。
这种方法通过评估患者术前状况、手术类型和患者特殊需求等因素,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计划。
个体化康复方案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专业团队会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对康复期望和目标;其次,在考虑到患者特殊情况后,制定出适合其自身情况的具体治疗方案;再次,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以确保康复效果最大化。
这种个体化康复方案的优势是明显的。
它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增加了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二、早期康复传统上,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来避免承担身体过重负荷。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尽早开始运动和身体活动对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可能有更多益处。
早期康复计划将在骨科手术后尽快进行物理治疗和活动训练。
这包括早期起床、行走和肌肉锻炼等。
通过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并促进软组织愈合和骨骼修复。
然而,在推行早期康复时也需要注意风险控制。
医生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早期康复。
在患者开始早期康复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评估后,并与康复团队密切合作,以确保安全性。
三、使用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骨科手术后康复治疗中使用的创新技术也日益增加。
其中一种最引人注目的技术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患者可以参与模拟环境中的运动训练和功能锻炼。
这些模拟环境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并提供即时反馈。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6dc4df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b.png)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股骨颈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疾病。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训练方法和效果评估。
一、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术后第一天,患者应保持床位休息,避免下床活动,避免扭转、屈曲、伸展、外展等动作。
2.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以下床行走,但需要有专业人员协助,注意避免跌倒和扭伤。
3.术后第三天,患者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肉收缩、肌肉松弛、肢体活动等。
4.术后一周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等高强度运动,避免负重。
5.术后两周内,患者应避免坐在低沙发、低椅子等低位家具上,以免臀部肌肉过度收缩。
6.术后一个月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坐在硬座椅上,避免长时间蹲下、屈膝等动作。
7.术后三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冲刺等。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1.肌肉收缩训练股四头肌是大腿前面的肌肉,是股骨颈置换手术中受到影响的肌肉之一。
患者可以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帮助恢复肌肉力量。
具体方法如下:(1)仰卧,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慢慢收缩股四头肌,将膝盖向上提起,保持1-2秒钟。
(3)慢慢松开股四头肌,让膝盖回到原位。
(4)每组重复10次,每天进行3组。
2.肌肉松弛训练肌肉松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仰卧或俯卧,放松全身。
(2)慢慢深呼吸,感受呼吸带来的轻松感。
(3)集中注意力,逐渐放松肌肉,从脚开始,一直到头部。
(4)维持松弛状态5-10分钟,每天进行3次。
3.肢体活动训练肢体活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康复。
具体方法如下:(1)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伸直。
(2)慢慢抬起一条腿,尽量向上抬高,保持1-2秒钟。
(3)慢慢放下腿,回到原位。
(4)重复10次,换另一条腿进行训练,每天进行3组。
三、效果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骨科手术康复运动方案
![骨科手术康复运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c91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2.png)
骨科手术康复运动方案骨科手术后的康复运动方案是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的一系列运动活动,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肌肉力量,减轻疼痛和拖延手术后的恢复时间。
下面是一个骨科手术康复运动方案的示例,该方案适用于各种骨科手术,如关节置换手术、骨折手术等。
1. 前期康复运动(术后1-2周)在手术后的前期康复运动中,主要是进行简单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活动,同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手指活动:轻轻屈伸手指,旋转手腕,促进手部血液循环。
- 去绷带活动:逐渐去除手术后的绷带或支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度的活动。
2. 肌肉力量恢复运动(术后2-6周)肌肉力量恢复是骨科手术康复过程中的关键部分,通过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范围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 关节活动: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包括肩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等,逐渐增大关节活动幅度。
- 肌肉锻炼:进行肌肉力量增强的锻炼,如坐位踢腿、膝关节屈伸等。
-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倒立等,提高肌肉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功能恢复运动(术后6-12周)在功能恢复阶段,骨科手术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复杂性和强度,进一步恢复手术后的功能。
- 步态训练:进行正常步态的模拟训练,逐渐恢复正常行走的能力。
- 慢跑和跳跃训练:逐渐恢复更高强度的运动形式,如慢跑和跳跃,提高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 动作训练:进行一些日常活动的模拟训练,如坐、站、蹲下等,提高运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4. 恢复期运动(术后12周后)在恢复期,骨科手术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水平和活动能力,同时注意防止运动损伤。
- 强度训练:进行更高强度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举重和慢跑等。
- 运动控制训练:进行一些需要精确运动控制的训练,如平衡板训练和体操等。
- 柔韧性训练:进行柔韧性训练,如拉伸和瑜伽等,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在进行以上运动方案时,骨科手术患者应遵循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在进行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髋关节骨科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
![髋关节骨科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9fd63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b.png)
髋关节骨科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它不仅是身体支撑的重要部位,也是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位。
髋关节问题可能会导致疼痛、僵硬、运动受限等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因此,在髋关节骨科康复中,适当的训练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髋关节骨科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案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髋关节康复训练方案。
1.肌肉锻炼肌肉锻炼是髋关节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减少疼痛和不适。
常见的肌肉锻炼包括:1)直腿提升: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抬起一条腿,使其与地面成直角,维持几秒钟后放下,再抬起另一条腿,重复多次。
2)膝盖弯曲: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弯曲,将膝盖向胸部移动,再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3)侧踢:侧卧,一只手放在头下方,另一只手放在地面上,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向上抬起,再慢慢放下,重复多次。
2.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提高关节稳定性,减少摔倒和受伤的风险。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1)单脚站立:将一只脚抬起,保持平衡,维持几秒钟后再放下,再换另一只脚,重复多次。
2)单脚跳:将一只脚抬起,跳跃几次,保持平衡,再换另一只脚,重复多次。
3)做瑜伽:瑜伽可以提高平衡和柔韧性,有助于髋关节康复。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减少僵硬和不适。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1)伸展训练:站立,双腿分开,双手抬起,然后慢慢向一侧弯曲,保持几秒钟后回到原来的位置,换另一侧,重复多次。
2)扩展训练:站立,双腿分开,双手抬起,然后慢慢向后弯曲,保持几秒钟后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多次。
4.有氧训练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减轻体重,有助于髋关节康复。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1)步行:可以在室内或户外进行,持续时间可以逐渐增加,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
2)骑车:可以在室内或户外进行,可以适当增加阻力和速度。
髋关节骨科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案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7d6197b3b8f67c1cfad6b8e3.png)
专题讲座
骨科
骨科手术后康复期较长,且需一定时间 卧床休息,从而限制了全身和局部的正常 生理活动,若指导、护理不当,易造成肌 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 影响术后康复。因此,骨科手术后的功能 锻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早期开始, 贯穿始终。
分期:
初期:
手术后1-2周内,此期病人体质虚弱。因此,应以 休息为主。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鼓 励病人尽早恢复活动。对脊柱或髋部的大手术后 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需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 如上肢手术后,应让病人早期离床下地活动,同 时作耸肩、握拳动作,如为下肢手术后,应经常 活动上半身和未被固定的关节处,同时,还要做 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 活动。
(4)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 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法是进 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 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五)股骨干骨折
(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 活动。
(2)4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 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四)股骨颈骨折
(1)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 旋转活动练一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3-4次,每次 10下。
(2)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 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3)3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 腿下垂,双脚踩地呈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 臀部。
(1)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 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
(2)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 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c96c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5.png)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骨骼的健康对于我们的行动自如至关重要。
而当骨骼受到损伤或经历手术后,康复锻炼就成为了恢复功能的关键环节。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骨科常见的康复锻炼方法。
一、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情况之一。
在骨折后的不同阶段,康复锻炼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1、早期阶段(骨折后 1 2 周)这个时期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可以进行的锻炼包括:肌肉等长收缩:在不引起骨折部位移动的前提下,收缩骨折近端和远端的肌肉,例如握拳、绷紧大腿肌肉等。
每次收缩保持 5 10 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
临近关节的主动运动: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情况下,活动骨折部位近端和远端未固定的关节,如上肢骨折时活动肩部和肘部关节,下肢骨折时活动踝关节等。
2、中期阶段(骨折后 3 6 周)随着骨折的初步愈合,此时可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范围。
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扩大受伤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通过主动、被动或助力运动来实现。
例如,通过他人帮助或使用器械来增加关节的屈伸角度。
肌力训练: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力量的练习。
3、后期阶段(骨折 6 周以后)此时骨折已基本愈合,康复的目标是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和力量。
全方位的关节活动:使关节活动达到正常范围,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如旋转、侧屈等。
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和时间。
开始可以从部分负重,如拄拐行走,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二、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关节置换术,如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1、术后早期(1 3 天)深呼吸和咳嗽练习:预防肺部感染。
踝关节屈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保持肌肉力量。
2、术后中期(4 14 天)持续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髋关节或膝关节的屈伸角度。
直腿抬高训练:增强大腿肌肉力量。
3、术后后期(2 周以后)上下楼梯训练:先练习上楼梯,再练习下楼梯,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完整版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d5a7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3.png)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完整版在经历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是恢复健康、重获正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不仅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骨科手术后,身体的部分组织和结构受到了损伤,需要时间来修复和重建。
而功能锻炼就像是给这个修复过程注入了一剂“加速剂”。
首先,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良好的血液循环能为受伤部位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加速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
其次,能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或不活动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保持肌肉的张力和关节的灵活性。
再者,有助于恢复肢体的功能。
通过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逐步恢复手术部位的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让您能够重新正常行走、活动。
最后,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的耐力,使身体在康复过程中更有活力。
二、功能锻炼的时机功能锻炼的开始时间因手术类型、个人身体状况而异。
一般来说,在手术后的早期,当伤口稳定、疼痛减轻时,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被动活动和肌肉收缩练习。
例如,骨折手术后,如果固定牢固,通常在术后 1 2 天就可以开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而关节置换手术后,可能在术后 2 3 天开始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
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过早或过度锻炼,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内固定松动。
三、功能锻炼的方法1、骨折手术后早期(术后 1 2 周):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
比如,对于上肢骨折,可以握拳、伸指;对于下肢骨折,可以做股四头肌的收缩、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
中期(术后 3 6 周):开始进行关节的主动活动和部分负重练习。
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部分负重行走。
后期(术后 6 周以后):加强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抗阻练习,如使用哑铃、弹力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14)。
如此循环往复。
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图14双臂轮转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三)尺桡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11)。
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图15、图16)。
图15手推墙图16 前臂旋转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肿胀消除后可行肩、肘伸屈活动,但不宜做旋转活动。
(四)股骨颈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方法: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3-4次,每次10下。
(图17)。
图17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图18)图18髋、膝屈伸练习3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
(图19)图19 双臂撑起上身,抬起臀部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
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图20、图21)图20坐位与站位转换图21下蹲起立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五)股骨粗隆间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功能锻炼程序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方法相同,但进程可适当加快。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六)股骨干骨折1目的: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增强肌力。
2功能锻炼方法: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
(见图17)4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七)髌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
(见图17、图18)固定后3-5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图22图23)图22直腿抬高图23扶拐负重行走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练习,6-8周可负重行走。
(图24)图24扶栏杆做下蹲练习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术后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注意保护,以防摔倒、摔伤。
(八)胫腓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
(见图17、图18)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
(见图23) 增加髋、膝、踝关节活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内收。
外展活动,膝、踝关节去说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抗阻活动。
(见图24)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稳定。
(九)肩关节脱位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即日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关节的主动练习,每个动作重复5-6次,可每天增加抗阻练习和在悬吊带内做肩前屈、内收和内旋的摆动练习,即病人用健侧肢体缓慢推动患肢做外展与内收活动,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见图11、图12)去除悬吊带后:①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练习,动作应缓慢、柔和,幅度逐渐扩大;②肩前屈、内收、内旋的练习。
(图25、图26)图25 肩外展、后伸外旋图26 肩前屈、内收、内旋3周后病人可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即病人弯腰90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作圆锥形环转运动,开始范围小,逐渐扩大划环的范围。
(图27)图27弯腰、垂肩、甩肩4周后病人可作手指爬墙和手高举摸头顶锻炼。
即病人面对或健侧身体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交替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
手高举摸头顶是指患侧手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患侧手越过头顶触到对侧耳朵,或锻炼用患手触摸对侧肩胛骨,使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图9、图13)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十)肘关节脱位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方法:固定期间可做伸指、握拳等锻炼,同时在外固定保护下做肩、腕关节的活动。
(见图1、图2、图3)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增强肘关节周围肌力。
可利用握小球帮助锻炼。
(见图4)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锻炼时应注意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时动作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以免引起骨化性肌炎而加重肘关节僵硬。
二骨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1目的:术后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肿吸收,防止肌肉神经粘连,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
2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肌力训练是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内容。
应该在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等运动。
(见图17)术后第2、3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并可以开始练习直腿抬高锻炼。
一开始患者或许不能完成上述动作,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
(见图22)对于骨水泥全髋假体固定可在术后24小时内就可以达到完全固定。
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可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站立训练。
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时,每侧肢体伸直练习脚趾、脚后根的抬高离地锻炼,手术侧逐渐部分负重,练习股四头肌、臀肌收缩舒张,伸直髋、膝关节。
(见图28)图28脚后跟离地抬高练习下肢关节被动运动器(CPM机)辅助训练: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被动练习训练常用CPM 机辅助完成。
其活动范围可随时调节并逐步增加。
一般将CPM机开始的最大的活动角度定为400,此时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0~450,以后每日增加50~100。
每日可训练3~4h。
至术后1周左右,CPM机最大活动角度为900,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0~850,以后可逐步停用CPM机,而逐步以主动活动为主。
(图29)图29 CPM机辅助功能练习坐位训练:指导和协作患者把患侧肢体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后坐起,坐起时双手后撑,髋关节屈曲不超过800。
由于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和半脱位的体位,因此,术后早期患者以躺、站或行走为主,坐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坐位时的练习包括伸髋练习、屈髋练习和屈髋位内外旋练习。
(见图18、图19)助行器及拐杖的训练。
(见图23)3注意事项:功能练习时应教育接受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避免使其假体超过自身的极限。
为了维持股骨头在髋臼内及预防关节损伤,应注意以下几点:屈髋不能超过900,上身不要向前弯腰超过900;髋关节的内收不能超过中线,膝关节或踝关节不要交叉;髋关节不能外旋,卧位及翻身时患腿应保持在外展位,坐位时不要向患侧方弯腰;(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1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有助与增强膝关节伸屈肌群的肌力,可使膝关节稳定,又可获得膝关节的满意活动度,还可促进患肢血肿吸收,防止肌肉神经粘连,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