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句在教育界广泛流传的经典名言说明了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
师爱应该是伟大的、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情感,它代表着无私奉献;师爱又是“超凡脱俗”的,因为这种爱,与血缘无关,与私利无关,却能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让博爱精神通过教育这片实验田,用体现博爱的自身正面言行去影响和帮助学生完美地诠释生命的意义呢?
1.提高自身修养。“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爱学生的教师首先要懂得爱自己。因为一个不懂得自爱的教师,又如何去爱学生呢?所以,为了更好地爱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这样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帮助学生。
此外,教师还应该努力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无法“传道、授业、解惑”。其实,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榜样。
2.理智地引导学生。教师爱学生,就应该对他们负责,对教育负责。作为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责任引领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付出毫无保留的真爱。时下,有些教师为赢利目的进行有偿家教家养,而课堂45分钟内却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应付了事。这些教师是不配谈师德的,因为他不是爱学生,而是爱钱,他们必然引导学生走向错误的“钱途”,而不是理想的前途。
当然,这种爱要理智。既要严格要求学生,不娇惯、溺爱他们,也要对他们的缺点错误不姑息纵容。
3.以博爱为威信的载体。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待教师提出的要求或批评意见,往往不是根据它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合理为依据,而是以该教师在他心目中是否有威信(区别于威严)为转移的。而教师的威信,一个很好的来源就是博爱。换句话说,教师只有赢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而这种敬重和爱戴是以博爱为载体的。
有威信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要求,并且被模仿,从而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样,不仅对当事学生有意义,对其他的学生同样能起到教育强化作用。
4.视博爱为教育的支撑力。追求教师的爱,是小学生在学校中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而对于稍大一点的学生来讲,则是他们看重教师对自己的感情体
验的需要,因为他们已经能够逐渐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就是社会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的博爱,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发展的方向。一个被教师爱的学生,由于感受到社会的肯定,就对所有事情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反之,一个为教师厌弃的学生,则有可能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因此会自暴自弃,消极无为。这也为我们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5.用博爱避免“错爱”。爱学生就应该去了解他的一切,包括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等。这样可以避免教师“错爱”学生,也可以使教师借助爱来提高学生成绩以及心理素质。
当然,爱学生,仅靠了解还不够,还应该去关注学生,做到心中有“学生”。但在实际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一些教师的眼中只有作业、考试、成绩单、排名榜等,却缺少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人。眼里没有学生,又从何谈博爱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去了解、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样,教师才能知道怎样去爱他们,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所需要的爱。
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教师的博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微不至的博爱之心,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努力培养自己的博爱精神,真正地去爱学生,用博爱之心铸就师德之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