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怎样找文章中的过渡句
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学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d25b904afe04a1b171de1e.png)
找出文章的过渡句阅读方法点拨:过渡句是提示文章前后之间存在联系的语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找到过渡句,就找到了连接前后内容的线索。
过渡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连贯式过渡例: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立刻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或游戏。
我和小兰拿绳用力地摇,其他同学站成一排,一个接一个地进行“鱼贯式”跳绳。
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跳着,生怕因为自己跳不好而影响大家。
二、承接式例: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是所谓的“黄土高原”。
三、总分式过渡例:小兰爱干净,这一点谁都知道。
她穿的衣服,哪怕是旧衣服,也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的;她用的文具、玩的玩具总是一尘不染;她还经常剪指甲、洗头、洗脚,并且饭前便后坚持洗手呢!四、转折式过渡例:小兰虽然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节俭得很,但是对班里生活有困难的同学却毫不吝啬,慷慨大方。
五、递进式过渡。
例:小兰不但自己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很好,(这是在说上一段)而且还能主动帮助别的同学搞好学习,提高成绩。
(引出下一段内容)阅读拓展训练:蝉的一生夏天到了,知了即将唱起歌来了。
我在夏至到来的前五天听见了一只知了来到院子里的槐树上开始唱歌,时间与法布尔《昆虫记》所说的内容完全吻合。
知了的学名叫“蝉”,《昆虫记》中有关于蝉的文章共有5篇,把它的一生说的相当清楚。
据说,蝉的幼虫钻到泥土中,吸树根的水为生,大概需要四年之久,称为“夏育”。
之后,蝉就会破土而出,它是怎么破土而出呢?它并无别的工具,只是把身体的水撒在土里,再用身体用力挤压四周的湿泥,最终,一条隧道便渐渐形成。
体中的水用完时,再回到树根再次吸取,直至顺利到达地面。
所以蝉的洞口整齐光滑,没有一点碎土。
蝉来到世上,就变成成虫,大约可以活5个星期。
它的工作就是吸树枝、歌唱以及生殖。
令人特别奇怪的事是——它为什么要唱歌呢?蝉都是聋子啊,唱得再好,它们谁也听不见。
记得法布尔曾经做过实验,在有蝉的树下放了两响爆竹,但它们依旧交的不停,也不逃走。
小学四年级作文句子过渡的范例
![小学四年级作文句子过渡的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a3ee2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2.png)
小学四年级作文句子过渡的范例1. 求好的作文的过渡句子过渡句:“王刚同学不但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身体也很结实。
”(注:前一段写王刚工作认真负责,后一段写他身体结实)“陈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思想,而且非常关心我们的身体”(注:第一段写陈老师关心我们的思想,第二段写陈老师关心我们的身体)这两个过渡句都没有正确反映出衔接的两部分间的关系。
“工作认真”与“身体结实”之间,“关心思想”与“关心身体”间都是并列关系,然而他们都用了递进句来过渡,这就失去了应有的衔接,造成了结构混杂,可见要想过渡运用正确,就必须仔细辨别部分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过渡句要灵活多变。
如果一遇到递进关系的过渡句就用“不但……而且……”,一碰上转折关系的过渡句就用“虽然……但是……”那么长此下去就会使文章乏味、沉闷。
下面举课本上几个灵活多变的过渡例子:《白杨礼赞》从无边的黄土高原过渡到参天耸立的白杨树。
“……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作者用两个小段来安排过渡,前一段,着力渲染人的困倦与景的乏味,后一段却迅急推出傲然耸立的白杨风姿,一抑一扬,巧妙完成过渡,可谓“匠心独具”。
这里如果用一般过渡句“虽然黄土高原看久了会使你感到有点单调,但当你猛抬眼看见远处傲然耸立的白杨树时,你恹恹欲睡的情绪便会一扫而光了”,那就乏味了。
还有《威尼斯》一文,在突出威尼斯是“水中之城”这一特点后,又是如何过渡到它是个“文化艺术之城”呢?“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上走走就知道”这里作者并未直接指出威尼斯的文化艺术特征,而是在承认了它的明媚风姿之后,通过一句普通的“走走就知道”顺利完成内容上的过渡,如果将此句改为“威尼斯不但是一座明媚的水中之城,而且还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则俗之又俗,蕴味全消。
四年级作文的过渡词使用
![四年级作文的过渡词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a89c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四年级作文的过渡词使用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使用过渡词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连贯,起到衔接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四年级作文的过渡词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质量。
首先,过渡词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引导句子之间的关系,使文章的组织更加清晰。
例如,当我们在写叙事作文时,可以使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这些过渡词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其次,在写议论文时,过渡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展示观点和论证。
例如,当我们要列举一系列观点或理由时,可以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过渡词来连接句子,使文章更加有条理。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然而”、“但是”、“尽管如此”等过渡词来表达对比或转折的关系,增强论证的力度。
在描述性作文中,过渡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展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当我们要描述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时,可以使用“首先”、“接着”、“随后”等过渡词来逐步展示事物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同样”、“相似地”、“与此同时”等过渡词来表达相似或同时发生的情况,使文章更具细腻性。
然而,使用过渡词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都会影响作文的质量。
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合理选择过渡词。
不同的文章类型和段落结构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过渡词。
比如,在叙事作文中,时间过渡词更为常见,而在议论文和描写性作文中则需使用其他类型的过渡词。
其次,过渡词的使用要准确,不能含混不清。
过渡词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组织和逻辑关系,因此,过渡词的含义要与上下文相符,不能使用错误的过渡词导致读者产生困惑。
最后,过渡词的使用要适度,不要过度使用。
过多的过渡词会导致文章显得啰嗦和重复,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综上所述,四年级作文的过渡词使用对于提高作文质量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阅读专项训练(找中心句、过渡句、仿写句子)答案
![阅读专项训练(找中心句、过渡句、仿写句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be5cedd3383c4ba4cd25f.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专项练习(中心句、过渡句、仿写)▲怎样找中心句: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
其次,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在开头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一)、《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1、课文是围绕(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中心句来写的。
2、文章从(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三方面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3、“用之不竭”中“竭”的意思是(枯竭,尽),“用之不竭”形容南沙的海洋动力(用不完)。
我还能从文中(巨大的蓝色宝库)、(难以计数)、(极为丰富)读出南沙物产丰富。
(二)、《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三自然段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这段话是围绕(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这句话来写的。
2、这段话中,作者将天比作(蓝玉),将海比作(翡翠),从中可以看出天的蓝和水的绿;从(翡翠和蓝玉合璧)可以体会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蔚为壮观的景象;从(五彩缤纷)可以想象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的有趣情景;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中可以体会到(洁白的浪花很美)。
(三)、《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小学语文阅读,怎样找过渡句、中心句?
![小学语文阅读,怎样找过渡句、中心句?](https://img.taocdn.com/s3/m/8f09a51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d.png)
小学语文阅读,怎样找过渡句、中心句?小学语文阅读,怎样找过渡句、中心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过渡句是为了使所写短文通顺,连贯得体,句子与句子之间过渡自然而存在于文本段落中间的一种句子。
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去判断,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1.用小标题过渡。
2.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
3.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
4.用关联词过渡。
(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5.用提示句过渡。
6.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7.过渡词,增强文章逻辑性。
二、常见的过渡词有:(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2)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3)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4)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5)表示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6)表示目的的过渡词:为了;既然…如此;因此;(7)表示因果的过渡词:因为;作为;(8)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例如;事实上;实际上;曾经;(9)表示条件的过渡词:如果三、中心句的概念:“中心”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旧有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一个提法——中心思想,它包括两部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即写作目的).我们可以这样理现在所说的“中心”就是“中心思想”的前半部分,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四、中心句的特点: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五、寻找中心句的方法: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阅读专项训练(找中心句、过渡句、仿写句子)答案
![阅读专项训练(找中心句、过渡句、仿写句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7604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d.png)
阅读专项训练(找中心句、过渡句、仿写句子)答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专项练(中心句、过渡句、仿写)▲怎样找中心句: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
其次,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在开头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一)、《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1、课文是围绕(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中心句来写的。
2、文章从(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三方面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3、“用之不竭”中“竭”的意思是(枯竭,尽),“用之不竭”形容南沙的陆地动力(用不完)。
我还能从文中(巨大的蓝色宝库)、(难以计数)、(极其丰富)读出南沙物产丰富。
(二)、《美丽的南沙群岛》第然段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这段话是围绕(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这句话来写的。
2、这段话中,作者将天比作(蓝玉),将海比作(翡翠),从中可以看出天的蓝和水的绿;从(翡翠和蓝玉合璧)可以体会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蔚为壮观的景象;从(五彩缤纷)可以想象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的有趣情景;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中可以体会到(洁白的浪花很美)。
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我会找到过渡句
![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我会找到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5b6f981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d.png)
我会找到过渡句文章中有一些词句或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样的句段,称为过渡句段。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
给文章分段时,过渡的句段通常归下不归上。
小学阶段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1.承接式过渡例:饱览了阳山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2.用提问句过渡例: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3.转折式过渡例:小兰虽然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节俭得很,但是对班里生活困难的同学却毫不吝啬,慷慨大方。
记得……4.递进式过渡例: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有趣的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 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仅能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 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在(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从文中找出一句过渡句,用“”画出来。
3.短文描写刺猬的外貌时是按照( )顺序写的。
A.从内到外 B从上到下 C.从整体到局部 D.从局部到整体大显身手太阳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四年级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我会找到过渡句
![四年级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我会找到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40975d4c011ca300a6c390cc.png)
我会找到过渡句文章中有一些词句或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样的句段,称为过渡句段。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
给文章分段时,过渡的句段通常归下不归上。
小学阶段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1.承接式过渡例:饱览了阳山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
2.用提问句过渡例: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3.转折式过渡例:小兰虽然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节俭得很,但是对班里生活困难的同学却毫不吝啬,慷慨大方。
记得……4.递进式过渡例: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有趣的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 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仅能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 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在(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从文中找出一句过渡句,用“”画出来。
3.短文描写刺猬的外貌时是按照( )顺序写的。
A.从内到外 B从上到下 C.从整体到局部 D.从局部到整体大显身手太阳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完整版)5-新四年级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
![(完整版)5-新四年级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6502b79959eef8c75fbfb3e2.png)
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他们自身就有发光
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
形态也各不相同,就拿海藻来说吧,最小的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
长的生物。
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难忘的一课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 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者: ““我我是是中中国国人人,,我我爱爱中中国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 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 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我是是中中国国人人,,我我爱爱中中国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 表示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 ““我我是是中 中国 国人 人, ,我 我爱 爱中 中国 国。 。”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小学语文找中心句和过渡句
![小学语文找中心句和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3a2747199ec3d5bbfc0a7407.png)
找中心句归纳段意的方式专题训练一、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样规律:①起归纳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样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先启后作用的中心句一样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样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样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在短文中找出过渡句在短文中找出过渡句,这并非难。
过渡句一样在段落的开头,少数在段落中间,更少的在段落末尾。
它十分明显地告知你:从一个地址转移到了另一个地址,或从一个情形连接到另一个情形,从一个动作转化成了另一个动作……一、在写景的文章中找出过渡句这种过渡句一样在文段的开头一句,交待从一个地址来到了另一个地址,起“承先启后”的作用,超级好找的,你必然没问题!长廊又长又美,轻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又高又美,还金碧辉煌,真是美不胜收。
站在万寿山上能够看到颐和园的全景,好漂亮呀!从万寿山下来,确实是昆明湖。
昆明湖石桥多,湖中心有一个小岛,树林茂盛,美不胜收呀!二、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找出过渡句这就要看前一件事与后一件事之间是用哪个句子连起来的,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是用哪一句话连起来的。
那个起“承先启后”作用的句子,确实是过渡句!五、在短文中找出总写句或中心句。
如何找中心句:▲第一,咱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
▲第二,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样规律:中心句一样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若是在开头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若是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总写句在文章开头,它起着“总起”的作用;总写句在文章的末尾,它起着“总结”的作用。
中心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比较容易就能够找出来。
如何找过渡句:过渡句——文章顶用必然文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但是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确实是过渡句。
怎样找过渡句
![怎样找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11b6aaab6bec0975f565e237.png)
怎样找过渡句: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 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③、用小标题过渡. ②、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③、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④、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⑤、用提示句过渡. ⑥、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知过渡句应在文章的中间部位,一般情况下单独成段或在段首。
过渡段分段时把它划分在下一段居多。
练习:一、阅读,填空(一)、《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1、课文是围绕(美誉。
)中心句来写的。
2、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3 、“用之不竭”中“竭”的意思是(),“用之不竭”形容南沙的海洋动力()。
我还能从文中()、()、()读出南沙物产丰富。
4 、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如();南沙蕴藏这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南沙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如()。
(二)、《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三自然段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
2 、这段话中,作者将天比作(),将海比作(),从中可以看出天的蓝和谁的绿;从()可以体会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蔚为壮观的景象;从()可以想象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的有趣情景;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中可以体会到()。
小学四年级作文句子过渡的范例
![小学四年级作文句子过渡的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faaabd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a.png)
小学四年级作文句子过渡的范例嗨,小读者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小学四年级作文里句子过渡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这过渡啊,就像盖房子的水泥一样,把那些零散的句子都给牢牢粘在一起呢!我记得我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啊,那对过渡是一窍不通。
就知道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想的东西都写下来,什么过渡句啊,根本没这概念。
嗯……就好比走路,不看路中间有没有坑洼,直接就大步往前迈,结果写出来的作文那叫一个磕磕绊绊的。
咱先来说说那种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句范例哈。
比如说,“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我伸了个懒腰,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转眼间,到了中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热辣辣的。
”这里的“转眼间”就是个过渡词,它就像个小魔法棒,一下子就把时间从清晨带到中午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写这种过渡句的时候,还写成“突然就中午了”,哈哈,现在想想可真逗。
再说说地点转换的过渡句。
“我在公园里尽情地玩耍,那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一会儿,我来到了公园旁边的小湖边。
”“不一会儿,我来到了”这就是在告诉读者,地点发生变化啦。
我刚开始写这种句子的时候,老是忘记写过渡,直接就写小湖边的事儿了,就像突然瞬移一样,可奇怪了呢。
还有一种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过渡。
像“这个数学题不仅很难,而且还很复杂。
”“不仅……而且……”这样的关联词一用,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更紧密了。
我以前啊,老是用错关联词,本来该用递进的,结果用成转折的了,唉,那时候可没少被老师批评呢。
咱再讲讲那种情绪转换的过渡句。
“我原本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比赛,可是,当我看到对手那强大的阵容时,我的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可是”这个词就把情绪从高兴拉到紧张了。
我呀,在这方面也犯过不少错。
有一次我写作文,情绪转换写得特别生硬,就好像一个人上一秒还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就哇哇大哭了,一点过渡都没有,那可不行啊。
哦,对了,我还得跟你们说个行业里的小趣闻。
我听说啊,有个作家写作文的时候,过渡句写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
他写的一篇描写旅行的作文,每一个场景的转换都特别自然,就像流水一样顺畅。
过渡句
![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81bad035af45b307e87197e2.png)
2.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 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 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 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 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 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 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 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 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什么是过渡句
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
然而然的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过渡句的位置:
过渡句就是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
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 端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
坚固写的第()自然段,美观是指的第 ()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坚固写的第2自然段,美观是指的第(3)自然段
过渡句:总结前面的一段话或内容,开启后面的 一段话或内容,自然而然的由上文转到下文 。 作用: 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我家有一只小兔子,它张着红红 的眼睛,三瓣嘴真可爱。小兔子不 仅可爱还很机灵呢!有一次,我手 里拿着一个胡萝卜刚打算要喂它吃, 他就急忙跑过来,我猜它一定是怕 其他兔子跟它抢。
我家有一只小兔子,它张着红红的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过渡句《微课》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过渡句《微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bd18a3cc22bcd126ff0c86.png)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利用微课程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语言特色,并进行知识的内化。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7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视频,介绍我家的小动物——仓鼠。
2.通过小仓鼠的两个特点,提出疑问,写文章时怎样将两个部分衔接?
3.引出过渡句
二、了解过渡句定义与作用
1.过渡句的定义:是将文章两个部分自然衔接的句子。
2.通过例句:它不仅贪吃,还是一位运动健将。学习中,让孩子明白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4.提供学习任务单
赏读《秦兵马俑》《小学生小作文》,读后完成作业单。
5.结语
梳理过渡句的特点。
3.出示例文《可爱的小仓鼠》,发现过渡句在文中的常见位置,并引导可以根据过度句的位置在文中找出过渡句。
4.认识与总结,过渡句中常用的过渡词——关联词。
三、提升与运用
1.读短文,试着补充过渡句。
2.创设情境——有三位同学发来了答案,在情境中加深对过渡句的理解与运用。
3.复习过渡句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四、总结
内容来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赵州桥》;第七册《秦兵马俑》
适用对象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过渡句,让学生对其定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过渡句的含义以及作用。即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就是过渡句。
2.通过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并尝试根据位置试着找出过渡句。
部编版四年级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的辨别(老师版)
![部编版四年级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的辨别(老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1fc8b6a0116c175e0e4805.png)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1.我能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津津有味(AABC) _______ ________七上八下(数字) _______ ________马马虎虎(AABB) _______ ________2. 我能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今夜露水重,________________。
精练著名的话叫_________。
包公断案--__________。
家家__________,穿尽_________。
卖木雕的少年和我同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3. 我能读懂一段话,并能体会其中的意思。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短文的第一句话说的是太阳(),这是它的特点之一。
第二句分两个方面说的,先说太阳的(),再说太阳的()。
这段话“_______”一词用得很准确。
因为_______________。
4.我能阅读短文,自己学明白。
爱的故事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和奶奶相依为命,一天夜里,房子起火,奶奶被烧死了。
在一片火海中,小女孩哭叫着,却无法逃离死亡的威胁。
突然,一个男人冲进火海,他再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他把孩子交给前来迎接的人们,男人便消失在夜色中。
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抚养这个小女孩。
一个教师说,她收养孩子,保证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说,他收养孩子能让孩子在农场健康生活;一个富人说,他能给孩子金钱和金钱所能买到的一切东西。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能抚养这个孩子的种种理由。
小女孩一直沉默无语,眼睛看着地板,没有表情。
这时,一个男人从大厅后面走来,他步子很慢,似乎(3)是谁救了小女孩?读明白后把小女孩叫出的话用你语言写在段中空白处。
(4)你认为小女孩最后一定会和那个男人回家了,因为小女孩认为能舍命救自己的人,一定是一位非常有爱心,心地善良的人,跟着他一定不会错。
环境的天然保护网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预报员”“防疫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
短文阅读训练过渡句
![短文阅读训练过渡句](https://img.taocdn.com/s3/m/b84f64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5.png)
短文阅读训练过渡句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短文阅读训练-怎样找过度句一、什么是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的词句或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联系,使他们有机的串联起来,自然而然的由上文转下文,这就是过度句.二、作用过渡句就是连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度到下一个问题的句子,即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中间段落开头或者结尾,有时也会独立成段.三、过度方式3.1 用小标题过度河北省的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中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请用~~~~画出过渡句3.2 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例1我家有一只小兔子,它张着红红的眼睛,三瓣嘴真可爱.小兔子不仅可爱还很机灵呢有一次,我手里拿着一个胡萝卜刚打算要喂它吃,他就急忙跑过来,我猜它一定是怕其他兔子跟它抢.例2我们班的李阳笛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学生,每次老师提问她都积极的动脑.她不但爱思考而且很好学.每次老师让预习课文总是能认真完成,不懂的就查字典,在不懂就去问老师.我要向她学习.请用~~~~画出过渡句3.3 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例1后来它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也都是有始无终,没有一件事情能坚持下去.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直到头发白了,它还是没学到什么本领.从此,它把一头白发传给它的子孙……3.4 用过渡.为了使所写短文通顺,内容更加紧密,连贯得体,句子句子之间过渡自然,提高所写短文的质量.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常见的过渡词有: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2)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3)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4)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5)表示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6)表示目的的:为了;既然…如此;因此;7)表示因果的过渡词:因为;作为;之所以;8)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例如;事实上;实际上;曾经;9)表示条件的过渡词:如果;假若;例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尖锐,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仅能用硬刺保护自已,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请用~~~~画出过渡句3.5 其他过渡句.1.用提示句过渡.2.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3.过渡词,增强文章逻辑性.四、过渡句训练蝉的一生夏天到了,知了即将唱起歌来了.我在夏至到来的前五天听见了一只知了来到院子里的槐树上开始唱歌,时间与法布尔昆虫记所说的内容完全吻合.知了的学名叫“蝉”,昆虫记中有关于蝉的文章共有5篇,把它的一生说的相当清楚.据说,蝉的幼虫钻到泥土中,吸树根的水为生,大概需要四年之久,称为“夏育”.之后,蝉就会破土而出,它是怎么破土而出呢它并无别的工具,只是把身体的水撒在土里,再用身体用力挤压四周的湿泥,最终,一条隧道便渐渐形成.体中的水用完时,再回到树根再次吸取,直至顺利到达地面.所以蝉的洞口整齐光滑,没有一点碎土.蝉来到世上,就变成成虫,大约可以活5个星期.它的工作就是吸树枝、歌唱以及生殖. 令人特别奇怪的事是——它为什么要唱歌呢蝉都是聋子啊,唱得再好,它们谁也听不见.记得法布尔曾经做过实验,在有蝉的树下放了两响爆竹,但它们依旧交的不停,也不逃走.那么,究竟为什么唱歌呢我想,大概只是为表示对生存的快乐把1、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 1蝉在夏天唱歌.2蝉是靠触角挖出泥土,钻出地面的.3法布尔用实验证明,蝉是聋子.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并写出它在文中的作用.3、认真阅读短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蝉的一生是怎样的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蝉的幼虫 ,进行“夏育”.四年之后,蝉会变成 .它们在世上存活五个星期,所做的工作是、和生殖.4、“我”推测蝉为什么要唱歌呢阅读提高训练:冰凌花每当旭日升起的时候,我都会趴在窗前凝望一会儿,然而今天我却欣喜地发现那冬天的使者——冰凌花降临了.它们有的像珊瑚,有的像瀑布,还有的像孔雀开屏......当百花凋谢,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但冰凌花却踏着风雪来了.冰凌花是可贵可爱的.然而最可爱的,还是人类的冰凌花——那是驰骋冰场的滑冰运动员.每当看到他们那遨游冰场的英姿,我既羡慕他们,也为他们而感到自豪.滑冰有多种,如花样滑冰、速滑、接力、滑冰等,但我最喜欢的要数花样滑冰.每当我看到花样滑冰的选手在比赛时,就如身临其境,自己仿佛就是赛场上的一员,我的心也随着动作的起伏而跳跃.无论是冰凌花还是滑冰运动员,他们闪光的时刻都是那么短暂,也许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冰凌花已悄悄离去;而运动员的辉煌也是短暂的,运动员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态的变化,渐渐地在体坛上“消失”.他们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去了,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啊美丽的冰凌花,你将永远盛开在祖国的大地上和亿万人们的心中.1. 用横线划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2.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冰凌花可爱样子的句子.3.为什么说冰凌花是可贵可爱的4、看到冰凌花,“我”联想到什么“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8ec9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3.png)
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1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一般的过渡方法,说起来比较简单,无非是三种:
一、词语过渡法。
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上下连贯。
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
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
二、句子过渡法。
就是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个句子来承上启下。
如《颐和园》中的“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自然地从写万寿山过渡到写昆明湖。
三、段落过渡法。
就是在文章上下两层意思间,用一个简短的自然段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
如《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
”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总结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2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一)学会词语过渡
1、词语过渡的概念。
什么是过渡词语?当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意思的转换,并不复杂时,一般用其所长一个词、一个
短语来过渡。
词语过渡及句子过渡,统称“语句衔接。
” “语句衔接”,是文章过渡的一种方法,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找到文章中的过渡句?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第三小学张利敏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过渡句,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且能迅速正确找出过渡句。
教学重点:
会找过渡句,会用过渡句
教学难点:了解过渡句的作用,学会找过渡句。
教学过程:
一.知道什么是过渡?
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
过渡句是指承接上下文,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二.过渡句有什么作用?
过渡句就是连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也就是说概括出上文的内容,又引出下文的内容
三.过渡句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
过渡句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
如《白鹅》中:“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就是独立成一段的。
四.过渡句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
过渡句在内容上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最好还是根据内容判断。
如《颐和园》中:“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这句话既说明了上一段内容写的是长廊,又交代了这一段写的内容是万寿山,这句话在内容上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所以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过渡句。
过渡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少数在段落中间,更少数的在段落末尾。
它十分明显地告诉你:从一个地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点,或者从一个事情连接到另一个事情,从一个动作转变成了另一个动作……
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中:“植物的种子是不会讲话的,但是我们有办法了解它们在航天旅行中的经历。
”这个过渡句就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
五.在写景的文章中如何找出过渡句?
这种过渡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一句,交代从一个地点来了另一个地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非常好找的,你一定没问题!
六.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如何找出过渡
这就要看前一件事与后一件事之间是用哪个句子连接起来的,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是用哪一句话连起来的。
这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就是过渡句。
七.常见错误有哪些类型?
1.多加过渡。
有的文章,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度的属性,上下意思很紧密,就不必另加什么过渡段落、过渡句。
2.过渡不当。
过渡不好,写出的文章就会给人有失前后连贯、
结构严谨的感觉,读起来就会觉得文章生硬、别扭。
板书
怎样找到文章中的过渡句。
1.什么是过渡句。
2.过渡句的作用。
3.过渡句的位置。
4.怎样找到过渡句。
5.常见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