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在舆论监督中,
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将被批评监督的人和事公之于众,并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其形成一种代表民心民
意的社会压力。如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舆论监督增强了威力。新闻舆论监督的这种作用和
威力,是其它方式的监督所无法替代的。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各级各类媒体自身的努力,近年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工
作,无论在广度、力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一些突破和进展,并且涌现出了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为代表的一批在群众中有良好声誉和影响的,以开展新闻批评和进行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及特点的名牌栏
目和节目。而都市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方面也有不俗表现。它们所采取的形式更加
灵活,方法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在广大人民中的影响更为广泛。
虽然近些年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群众也给予了不少积极的肯定,但从总体看,对于当前我
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依然不高,媒体自身也觉得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许
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
主要问题有:
1媒体失语缺位现象。
一些权力组织及个人无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和权利,常常以各种理由与借口,对正常和正当的
舆论监督任意进行干扰。他们或是拒绝接受采访,或是拒绝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或是干脆下“禁令”,
禁止采访报道等等,致使在需要舆论监督的时候,常常出现媒体“失语”和“缺位”的现象,使得群众听
不到媒体的声音,看不到媒体的作为。
2暴力抗拒和打击报复现象。
一些被批评监督的单位和个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时还会采取暴力手段来阻拦和抗拒舆论监
督。近年来,记者在采访中被殴打、拘禁;摄影和摄像器材、设备被砸、被毁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社会
上的恶势力,甚至会用极端手段恐吓和报复记者,使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
2010.02.19新闻战线前沿关注
------------------------------------------------------------------------------------加强新闻
舆论监的方法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愈正常愈充分,就愈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普遍存在题
材单调、信息不灵、媒体孤军奋战以致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刻不容缓,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选取具有影响力的焦点题材
新闻舆论监督的题材是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问题的性质
各有千秋,有的是违反国家法律,有的是损害群众利益,有的是违反社会公
德等等,包罗万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对象,所以选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首
先,要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国家、社会大局的关系。舆论监督报道,媒体也可以社会调查方式了解群众关
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了解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还可以请各级部门列出其关
心而又可以公开的难点问题,主动寻求舆论监督的焦点题目。响社会稳定、激化社会矛盾等等。其次,应
坚持典型性、普遍性的原则。舆论监督的题材应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避免将猎奇、盲目追求轰动效应、
追求卖点等不健康因素作为舆论监督的选题标准。在选题时,媒体可以社会调查方式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也可以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了解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还可以请各级部门列出其关心而又可
以公开的难点问题,主动寻求舆论监督的焦点题目。
二、拓宽舆论监督信息源仅仅靠媒体自己取得舆论监督信息源的做法已经不适应舆论监督的需要,必须充
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的条件,发挥媒体的优势,拓宽舆论监督信息源。、1利用现代通讯条件,广辟
信息!源。现代通讯条件为媒体广辟信息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用公布舆论监督热线电话、舆论
监督电子邮箱、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舆论监督线索专栏等方式,收集舆论监督信息。只有真正吸引广大群
众参与,舆论监督才有“千里眼”、“顺风耳”。2、加强通讯员和特约记者的队"伍建设,使信息来源布
局更合理。在不同的阶层和行业、部门物色合适人选担任通讯员和特约记者,使媒体的舆论监督信息来源
布局更合理。如在人大、政协、公检法机关、纪检、环保、卫生等部门物色合适人选担任通讯员和特约记
者,有利于及时将有关适合舆论监督的案件信息反馈给媒体,甚至由这些通讯员和特约记者直接撰写舆论
监督稿件。
三、加强各种媒体间的联系,策划联合报道
仅仅由一家新闻单位的单独组织舆论监督报道,往往很难形成社会舆论,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而众多媒
体全方位、多角度同时对同一件事进行舆论监督,其监督效果比独家报道要强得多。因此,众多媒体联合
对某一事件联合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就成为强化舆论监督效果的方法之一。加强联系,资源共享。确定主
题,合理分工。同步报道,互相响应。声援配合,扩大影响。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应避免只
发表一种意见
的评论,使舆论“一边倒”,让人们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和客观的评说。
四、将新闻舆论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结合起来,增强舆论监督的威力
“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只有报道事实的权利,没有对事实进行裁判的权利。”媒体毕竟不是行政机关,不
能对某一问题或现象下文件、作指示,也不能像司法机关那样进行裁判,更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者。
因此,媒体的舆论监督必然会受到自身局限性的制约。但是,如果新闻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的
结合起来,就可以把软性的监督变成刚性的监督,从而增强舆论监督的威力。新闻曝光追查制度的出台为
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这种“曝光———追查”模式具有一定的制度创新色彩,这种制度的创新主要
体现在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实现了对新闻曝光案件追查的制度化、时效化、程序化和可操作化。
五、依法监督,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这是舆论监督的立身之本,也是避免新闻官司或避免在新闻官司中败诉的关键。舆论监督,一定要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学会依法监督,是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保证。这样才能把握好舆论监督的
分寸,防止侵权发生。!、必须提高记者的舆论监督水平。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及开办培训班的方式,定期
对记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舆论监督的专业水平和法
律水平。要从制度上保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在媒体内部设立法律部,凡是舆论监督的稿件由法律编辑进
行审稿。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舆论监督报道,应要求记者与双方当事人多次见
面,成稿后由法律部或请律师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推敲,以避免媒体侵权。要建立媒体的自我监督的约
束机制,加强对新闻媒介的社会监督。媒体要建立相应制度,以制度约束记者的行为;同时媒体自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