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 打印机 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复印机逻辑控制电路设计

复印机逻辑控制电路设计
图2-7 555定时器
图2-174HC147的功能表
输 入
输 出
I′0
I′2
I′3
I′4
I′5
I′6
I′7
I′8
Y′9
Y′3
Y′2
Y′1
Y′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X
X
X
X
X
X
X
X
0
0
1
0
1
X
X
X
X
X
X
X
0
1
0
0
1
0
X
X
X
X
X
X
0
1
1
1
1
1
0
X
X
X
X
X
0
1
1
1
1
0
1
0
X
X
X
X
0
1
1
1
1
1
1
1
0
X
X
X
0
1
1
1
1
1
1
0
1
4总电路设计图…………………………………………………………………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综述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复印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日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对他的使用愈加熟练,而对复印机的深入了解却并不为多数人所知。其实,对于不同的复印机,原理都大致相同,作为大学生,我们对复印机接触更为频繁,更应对此有所了解。在此,我们讨论常见复印机工作原理及其一般步骤。

微机原理 课程设计-并行打印机控制

微机原理 课程设计-并行打印机控制

并行打印机控制1 概述打印机是微机系统中主要的硬拷贝输出设备,可以打印文字、数字和图形等,常用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常用的打印机接口类型有标准并行接口、串行USB接口等,除此外还发展了增强型并行接口、扩展型并行接口等。

本次课设采用的是并行接口,能够满足数据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短等条件限制的要求。

本次课设采用8255A工作方式0,其A口充当打印机数据线,C口的PC0S,C口的PC4接打印机“忙”线BUSY,B口不用,8255A 接打印机选通信号线T B的初始化可以通过74LS138译码器来实现。

为了用键盘来设定打印内容,可以先定义一个数据段,然后调用DOS的1号功能完成数据存储。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CPU现将打印内容依次送到8255A,然后再送到打印机打印,数据全部传送并打印完毕后退出程序。

2 并行接口简介一般来说,外设接口可以分为两类:[1]串行接口:一组数据按位顺序在一根线上一次传输。

[2]并行接口:一组数据在多根线上同时传输。

并行接口连接CPU与并行外设,实现两者间的并行通信,在信息传送过程中,起到输出锁存或输入缓冲的作用。

并行接口的典型硬件结构包括:[1]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锁存或缓冲的数据端口[2]与CPU进行数据交换所必须的控制和状态信号[3]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所必须的控制和状态信号[4]端口译码电路[5]控制电路3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3.1可编程接口的概念8255A是常用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可编程接口芯片即指电路的工作状态可由计算机指令编程控制的芯片。

目前所用的接口芯片大部分是多通道、多功能的。

多通道即指一个接口芯片一面与CPU连接,另一面可接几个外设。

多功能即指一个接口芯片能实现多种接口功能。

接口芯片中的各硬件单元不是固定接死而是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

编程控制是指通过计算机指令选择通用接口中的不同通道和不同功能。

8255A是一个通用的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它有三个并行I/O口,又可通过编程设置多种工作方式,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与Intel系列的芯片连接使用,在中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自动打印机设计课程设计

自动打印机设计课程设计

自动打印机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自动打印机的设计原理与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打印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电子技术和机械设计知识。

在技能方面,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并培养其遵守知识产权、追求卓越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动打印机的原理、设计、制作和测试。

具体包括:1.打印机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2.打印机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3.打印头的工作原理与驱动技术4.纸张传输系统的设计与控制5.打印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打印机的接口技术及其与计算机的通信7.打印机的测试与维护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打印机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以及设计方法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打印机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打印机,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打印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自动打印机设计与实践》2.参考书:包括打印机技术手册、电子电路设计手册等3.多媒体资料:包括打印机工作原理动画、设计案例视频等4.实验设备:包括打印机实验套件、电子电路实验板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方面,将布置设计报告、实验报告等,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环节,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期末考试将涵盖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

数电课程设计文档打印时不打前两页讲解

数电课程设计文档打印时不打前两页讲解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日程安排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数字电路理论知识自行设计并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型数字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设计、软件仿真、电路安排与调试、写总结报告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应用水平。

二.日程安排: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具体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周:星期一上午:集中讲解设计的目的及要求;介绍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介绍部分逻辑器件及其应用;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分析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星期一下午~星期二:学生选题,查阅资料,设计电路;教师准备器材、工具等,同时为学生检查电路设计、辅导答疑。

星期三:学生完成原理图设计及接线图设计。

教师审阅,开始发放元器件及工具。

星期四~星期五:学生进行电路安装、调试;教师继续答疑并补发元器件。

第二周:星期一~星期二:学生继续安装调试,调试成功的学生可选做第二课题。

星期三:开始验收。

要求:1)功能正确;2)电路稳定;3)能自述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星期四~星期五上午:继续验收。

验收通过的学生整理、上交工具,写出设计报告。

星期五下午:召开课程设计总结交流会,总结交流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具有特色的设计思想和先进的调试方法。

三.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可应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单片机等技术完成设计题目的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调试平台。

四.工具、仪表:面包板:一人一块。

仪表:实验箱,万用表,电源,示波器,信号源,频率计。

工具:镊子,斜口钳。

要求:1、领用器件要求写器件清单,用完后如数归还。

2、爱护实验室仪器仪表、工具、器件,损坏赔偿。

五.参考文献1.高书莉《数字系统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指南》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3.陈汝全《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4.高海生《最新电子元气件应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5. 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电路组装注意事项1.电路设计尽可能简化,做到模块化。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设计方案
• 该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和控制器模块构成,系 统结构框图如图3-6所示。输入模块完成裁判启动 命令和两个按钮信号的输入,其逻辑关系由门电 路实现;控制器模块完成对输入脉冲信号的统计, 由可预置加/减计数器构成(如74LS193),其预 置数为0100,作为加/减计数的起点,加/减计数 的脉冲源分别取自两个按钮信号,计数器输出状 态变量进行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完成计数器统计 信号的翻译(可由4-16线译器74LS154完成)与 显示(可由发光二极管完成)并给出一个此次比 赛结束信号。
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器设计
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电路,要求实现智能 机器人能够识别并绕开障碍物,在充斥着障碍物 的环境里自由行走。机器人的前端有一个接触 传感器,当遇到障碍物时传感信号X=1,否则传 感信号X=0.机器人有两个控制信号Y1和Y0,控 制脚轮行走,当Y1=1时控制机器人左转,Y0=1时 控制机器人右转,当Y1Y0=00时控制机器人直 行.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的转向规则是: 若上一 次是左转,则这一次右转,直到未探测到障碍物 时直行;若上一次是右转,则这一次左转,直到未 探测到障碍物时直行 。
二、学时分配
• 时间:16周*2课时;
分为两个教学实验单元: 第一单元20学时,主要内容是数字系统计算机仿真软 件及使用操作,选题、设计、仿真; 第二单元分别选作一个数字电路系统进行设计制作。
从所列实验项目中每个同学任选一个做 出硬件电路实物。
三、参考题目
• • • • • • • • • • 1.数字电子钟设计 2.洗衣机控制器设计 3.电饭堡控制器设计 4.四路彩灯显示系统设计 5.拔河游戏机控制器设计 6.汽车尾灯控制器设计 7.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器设计 8.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器设计 9.串行输入信息中“1”数检测器设计 自选题

打印机任务队列课程设计

打印机任务队列课程设计

打印机任务队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任务队列的基本概念,掌握打印机任务队列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打印任务及其优先级。

3. 学生能够掌握操作系统对任务队列的管理与调度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置打印任务,并进行队列管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需求调整打印任务优先级。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打印任务队列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探索和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实际操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任务队列相关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任务队列基本概念:打印机任务队列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任务队列的基本概念”2. 打印任务类型与优先级:介绍不同类型的打印任务,如文档、图片等,以及它们的优先级设定。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打印任务的类型与优先级”3. 操作系统任务队列管理:讲解操作系统如何管理任务队列,包括任务调度、队列维护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操作系统任务队列管理”4. 打印任务队列操作:实际操作打印机,设置打印任务,调整任务优先级,管理任务队列。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打印任务队列操作”5. 任务队列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打印任务队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卡纸、任务冲突等,并探讨解决方法。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复印机控制电路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复印机控制电路

利用在系统可编程技术实现复印机逻辑控制电路设计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4-04 王涛学号:20042362合作者:王洪岩一.设计要求:1.设置复印张数。

从键盘(0--9)输入复印的张数。

2.显示复印数。

显示位数为两位,最大数为99。

3.运行(RUN)键后,电路开始自动工作。

4.显示的复印数能自动递减。

每复印一张,数字递减一次,直到0停机。

二.实验设备:1.TDS数字电路实验系统。

2.Windows操作系统3.ISP Lattice设计软件4.ispLS11016E-80LJ44芯片三.设计思路:设计本次实验总共需要两个模块:<1>提供秒脉冲的分频模块<2>控制复印的置数打印模块。

<1>分频模块:由于TDS实验系统可以提供脉冲的最小频率是100kHz,需对其分频才能提供1HZ的脉冲。

COUNT CDU34 OUTPUTQ3 Q2 Q1 Q00 L L L L1 L L L H2 L L H L3 L L H H4 L H L L5 L H L H6 L H H L7 L H H H8 H L L L9 H L L H表1 四位十进制计数器CDU34的输出真值表<2>置数打印模块:将分频部分产生的1HZ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的时钟输入,设置clr,controlt1,control2,run四个输入端,clr作为清零端,contrlo1,contrlo2分别用来设置复印张数的个位和十位,run用来控制打印开始。

对于个位十位的显示,是将通过脉冲获取的个位十位的输出直接作为数码管个位十位的输入,相互之间无影响。

四.程序代码MODULE FUYINJITITLE 'FYJ'DECLARA TIONSCLOCK pin;clk pin;Q16..Q0 node istype 'reg';count=[Q16..Q0];clk1 pin; //时钟clr pin; //置零run pin; //打印control1 pin; //个位输入控制control2 pin; //十位输入控制move node;U3..U0 pin istype 'reg';T3..T0 pin istype 'reg';U=[U3..U0]; //个位T=[T3..T0]; //十位OUT=[U3..U0,T3..T0];EQUATIONS//分频部分,将实验系统的100KHZ分频为1HZ count.clk=CLOCK;count:=(count+1)&(count<99999);when(count==99999) then {count:=0; clk=1;}else {clk=0;}OUT.clk=clk1;when(clr==1) then {U:=0; T:=0;}//以下部分为输入复印张数U:=(U-1)&(U!=0)&control1&!control2&!run&!clr;when((U==0)&control1&!control2&!run&!clr) then {U:=9;} U:=U&!control1&!run&!clr;T:=(T-1)&(T!=0)&control2&!control1&!run&!clr;when((T==0)&control2&!control1&!run&!clr) then {T:=9;}T:=T&!control2&!run&!clr;//以下部分为进行打印U:=(U-1)&(U!=0)&(T!=0)&!control1&!control2&run&!clr;when((T==0)&(U!=0)&!control1&!control2&run&!clr) then {U:=U-1;}when((U==0)&(T!=0)&!control1&!control2&run&!clr) then {U:=9; move=1;}T:=(T-1)&(T!=0)&!control2&!control1&(move==1)&run&!clr;T:=T&!control2&!control1&(move!=1)&run&!clr;End五.使用说明:正确接好线后,将run,control1,contrlo2,clr 全部置0,将contrlo1置1后设置个位数字,设置好之后置0,再将control2置1后设置十位数,设置好之后置0。

课程设计打印机道客

课程设计打印机道客

课程设计打印机道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打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打印机进行文档打印和图片输出。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类型的打印机特点。

2.技能目标:学会正确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熟练操作打印机进行文档和图片的打印,能够调整打印质量和打印速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介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打印头、纸张传输系统、墨水或激光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

2.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讲解从针式打印机到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种打印技术的优缺点。

3.打印机的类型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热敏打印机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讲解如何正确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如何调整打印机设置以满足不同打印需求。

5.打印机的操作和维护:教授如何操作打印机进行文档和图片的打印,以及如何进行打印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打印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3.实验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打印机,进行文档和图片的打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打印机使用心得和维护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打印机操作和维护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打印技术、计算机操作等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打印机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复印机逻辑控制电路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学号:姓名:
设计题目:复印机逻辑控制电路
一、设计实验条件
1.合肥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实验室;
2.Protues软件、面包板、74系列器件。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从键盘可输入复印的数字,并能显示;
2.数字显示为2位,最大数为99,最小为0;
3.每复印一张,数字减少1,直到“0”停机;
4.运行后,机器能自动进入循环控制。

三、设计报告的内容
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书);
2.前言(绪论)(设计的目的、意义等);
3.设计主体(各部分设计内容、分析、结论等);
4.结束语(设计的收获、体会等);
四、设计时间与安排
1、设计时间:1周
2、设计时间安排:
熟悉实验设备、收集资料:1天
设计图纸、实验、计算、程序编写调试: 4 天编写课程设计报告:1天
答辩:1天
目录
◎前言 (3)
◎1、课程设计内容分析 (4)
◎2、各模块设计方案的确定 (4)
◎3、完整设计方案 (7)
◎4、电路仿真调试及结果分析 (8)
◎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
前言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

555定时器等。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先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种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所谓“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了电子技术几乎所有的应用领域。

复印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复印机的控制电路可以通过中小规模的数字集成电路实现。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自己设计数字电路,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实践应用的能力。

1.课程设计内容分析
复印机要实现数显逻辑控制功能,主要需要三大模块:输入功能模块、逻辑功能模块,数字显示模块。

输入功能模块需要将键盘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转换成电路中需要的信号;逻辑功能模块需要实现电路所需的各种逻辑功能,主要是减法功能。

数字显示模块需要将用户输入的信息和电路工作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显示出来。

图1 总体结构图
2.各模块设计方案的确定
1.输入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编码器实现,将键盘输入的信号通过编码器转换成
BCD码,该电路需要将0~9十个数字转换成4位BCD码,所以通过两片
74LS148接成的16线—4线优先编码器实现,选取16线中的10条接到对
应的输入按键上。

图2 输入模块电路
2.逻辑功能模块主要实现的是二位十进制减法功能,需要从输入的数字开始
自动相减。

要求中间可以暂停,减到0停止。

本套方案中通过两片74LS192接成减法器,配套的还需要脉冲信号源提供脉冲信号。

图3 逻辑功能模块电路
3.数字显示模块通过七段式数码显示管实现,首先将需要显示的信号解码成
a~g七个信号,然后分别输入数码显示管对应的端口。

图4 数字显示模块电路元器件清单:
1.74HC148 编码器2片
74LS164 D触发器1片
74LS73 JK触发器1片
74LS174 移位寄存器2片
74LS192 同步计数器2片
74LS48 BCD-七段译码驱动器2片
74LS00 四与非门2片
74LS08 与门1片2.共阴数码管2个发光二极管1个
3.电阻3个电容1个
4.开关,按钮等
3.完整设计方案
图5 整体电路
从输入端分别输入个位和十位的数字,通过编码器生成两个BCD码,分别输入对应的74LS192的置数端,然后向减法器输入脉冲信号,减法器开始工作,中间通过开关实现暂停功能。

复印机工作过程中,减法器输出的信号输入到数字显示模块,数码管可以显示复印机的工作状态,剩余张数等。

4.电路调试及结果分析
图六电路模拟运行界面
图七面包板连接运行电路
通过软件的模拟运行,电路基本上能满足课程设计的要求,实现数字显示
逻辑控制功能。

经过面包板上的实物连接,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不同于日常的学习和以往的课程设计,可以参考的东西不多,需要自己构思,自己提出解决的办法。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模块化设计带来的好处。

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使设计思路清晰,还有助于找出方案中存在的错误。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让我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