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一、皮内注射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主要并发症】:局部组织反应、虚脱、过敏性休克【并发症一】:局部组织反应【预防】1、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

2、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告知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按揉,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6、做好护理记录。

【处理流程】注射前详细了解药物过敏史f避免使用过敏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f严格执行无菌操作f 注射后告知病人不可搔抓或按揉f若发生局部反应,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f做好记录【并发症二】:虚脱【预防】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注射。

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虚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出现虚脱,立即停止注射,病人取平卧位,保暖,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病人清醒后给予□服糖水等,必要时给氧或静推50%葡萄糖等措施,及时做好记录。

【处理流程】注射前做好解释f询问饮食,避免空腹注射f病人取合适体位如卧位f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随时观察病人情况f如出现虚脱,立即停止注射,病人取平卧位f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f必要时给氧或静推50%葡萄糖等措施f做好记录.【并发症三】:过敏性休克【预防】1、注射前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2、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

3、嘱病人皮试观察期间不可随意离开,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①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及时通知医生。

②立即皮下注射0o1%肾上腺素0.5_1.0ml.③给予氧气吸入。

④准确按照医嘱予以呼吸兴奋剂、强心药等,必要时配合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认真做好抢救记录。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技术在日常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针对以下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感染1. 手卫生: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技术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尽量避免手部交叉感染。

2.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开放性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及防护服,并及时更换。

3. 科学用药:在进行局部消毒时,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注意消毒方法和浓度,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和损伤。

4. 进行感染控制:避免多人使用同一操作工具,尽量对操作室、手术室等环境进行消毒。

出血1. 善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状态和即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出血。

2. 采取止血措施:在发现患者出血后,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方法有局部止血、压迫止血、缝合止血等。

肢体损伤1. 严格遵守规定:在进行高危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操作方式。

2. 保持沉着:在发生肢体损伤时,保持沉着冷静,做好紧急救护措施。

处理方针针对操作中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针:感染1. 针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加强营养和护理:采取适当的营养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出血1. 停止出血:在出现出血时,应立即采取相关止血措施,如实施局部按压、外敷冰袋、输注血浆等。

2. 密切观察:术后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和心肺功能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肢体损伤1. 及时处置:在发现肢体损伤时,如果伤情轻微,应及时止痛、包扎,如伤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 安抚患者:在处理肢体损伤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情绪疏导工作,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上是关于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技术操作的了解和掌握,并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常用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常用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ICU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鼻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窒息1.预防措施(1)操作时动作必须轻柔,避免误入气管,在插管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立即停止插管。

(2)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病情允许时可采用半卧位,鼻饲完毕维持体位30分钟,避免搬动患者。

(3)鼻饲时先确定胃管在胃内方可鼻饲,注意鼻饲速度要缓慢均匀,避免过快。

(4)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5)密切监测胃潴留量,当〉150ml时,应通知医生了解是否暂停鼻饲。

(6)鼻饲前先吸净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在鼻饲中及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不进行吸痰等操作,避免吸痰的刺激引起呕吐。

(7)每天口腔护理2次,及时清洁口腔分泌物。

2.处理规范(1)若发生误吸、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鼻饲。

(2)置病人于右侧卧位,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的吸入物。

(3)当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如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遵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5)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意识,面色,呼吸等情况。

(二)鼻饲管堵塞1.预防措施(1)应用柔软,稳定性好的鼻饲管,以求舒适,安全。

(2)鼻饲前应先回抽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温水稀释,药物要研成细末服用,牛奶不要和果汁同时喂。

(3)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0ml冲管,避免堵塞。

2.处理规范(1)在确定鼻饲管位置正常后,对正发生堵塞鼻饲管,可用温开水冲洗使之再通,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阻力大时不可硬冲。

(2)如冲洗不通时,给予重新置管.(三)鼻饲管脱出1.预防措施(1)留置鼻饲管做好固定,胶布固定管道外露部位于鼻翼、脸颊部,用别针固定鼻饲管远端于枕边。

(2)意识不清或躁动患者,必要时给予约束两上肢,使用约束带前要向家属解释清楚目的。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静脉炎预防: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③ 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先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④ 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⑤ 每次输液先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问询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处理:①即将赋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②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者土豆片湿敷20min/次,4 次/d。

2)液体渗漏预防:①妥善固定导管。

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③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④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

3) 皮下血肿预防:①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②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可行冷敷或者热敷,每日1~2 次。

4)导管阻塞预防:①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③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静脉血栓形成预防:①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 ml 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 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②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或检查时必须进行的操作,而在这些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护质量,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并发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针对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规范的介绍。

1.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预防规范:-确保穿刺部位清洁,采用无菌技术;-检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防止发生压力伤害;-谨慎选择输液液体,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确保输液滴速调节正确,避免过速过慢;-定期更换输液袋和输液管,防止细菌感染。

并发症处理规范:-若发生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发生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应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生;-若发生外渗或血管穿破,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新的静脉通路;-若发生肢体麻木或触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或休克,应立即停止输液,予以抗过敏药物和抢救措施。

2.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规范:-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导尿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遵循正确的导尿原则,确保导尿管的正确放置;-注意保持导尿通畅,定时排尿;-定期更换导尿袋和导尿管。

并发症处理规范:-若发生尿液反流或外渗,应检查导尿管是否阻塞或脱落,及时处理和更换导尿管;-若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膀胱灼热感、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出现血尿、尿液浑浊、腹胀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出现尿液减少或停止排尿,应检查导尿管是否被阻塞,及时处理。

3.高压氧治疗:并发症预防规范:-仔细评估患者的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避免不适当的治疗;-确保高压氧舱内的安全性和无菌性;-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并发症处理规范:-若患者出现头痛、耳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减少治疗时间或压力,同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发生失去意识、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实施抢救措施。

以上是对于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一、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注射操作(1)皮下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注射前清洁皮肤,并且确保注射部位无出血。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出血等。

当发现皮肤有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应即刻变通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处理。

(2)肌肉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避开神经和血管。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肿、感染、肌肉损伤等。

当注射部位发生疼痛、红肿以及肌肉无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3)静脉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采用无菌操作。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栓、静脉炎、药物反应等。

当发现患者出现发热、肿胀、疼痛、静脉堵塞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

2.导尿操作(1)女性导尿: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消毒导尿器置入口和注射用处女膜。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感染、尿道损伤等。

当患者出现尿液异常、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男性导尿: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和避免损伤尿道。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损伤、尿液滞留等。

当发现尿液异常、尿液渗漏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并处理。

3.静脉穿刺操作(1)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使用无菌技术。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肿、静脉炎、出血等。

当发现穿刺部位有异常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2)动脉穿刺: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避免损伤血管。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等。

当患者出现出血、血肿、局部压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4.管道护理操作(1)气管插管: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正确插入管道并定位。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误吸、肺炎等。

当发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

(2)导管置入: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导管尺寸和避免感染。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导管堵塞等。

当发现导管出现感染、渗漏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1.感染的预防与处理:a.在操作前进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b.使用无菌工具和器械,避免污染。

c.对于有可能引起感染的操作,如留置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d.目视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红肿等感染迹象,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e.给予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根据病原体敏感性指导使用。

2.出血的预防与处理:a.在操作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风险,例如凝血功能异常、抗凝药物使用等。

b.选择合适的操作器械和方法,避免创伤导致的出血。

c.快速、准确地止血,可以使用手法按压、止血带、止血胶带等措施。

d.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排出液体是否带血,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情况。

3.肺不张的预防与处理:a.术前积极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减少手术时对肺部的刺激。

b.拥有一套完整的通气方案,包括连续管道负压引流术后护理、床位坐位、吸痰等。

c.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检测胸部听诊和X线检查,发现肺部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d.鼓励患者积极咳嗽、深呼吸、活动,防止肺不张的发生。

4.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a.对于高危患者,如长期卧床、严重疾病患者,应采取预防性措施,如使用压力支持袜、进行抗凝治疗等。

b.按照规范使用静脉留置针和引流管,避免损伤血管壁。

c.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d.监测患者的下肢水肿、疼痛等症状,定期观察肢体的温度和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除了以上具体的措施外,护士还应始终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早期征兆,遵守操作准则和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护士还要注重自身的技术和知识的提升,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

常见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常见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常见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引言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进行的重要工作。

然而,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性,我们需要了解常见护理技能操作的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在导尿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手卫生。

-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导尿操作。

- 选择正确尺寸和类型的导尿管。

- 处理措施:- 如果导尿管被堵塞,应及时更换新管。

- 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告知医生。

- 导尿操作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注射前应核对药物种类、剂量和病人身份。

- 使用无菌针头和注射器。

- 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进行操作。

- 处理措施:- 如果发生漏注,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医生报告。

-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

- 使用完毕的注射器和针头应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在插入静脉置管前进行充分的手卫生。

-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和置管设备。

- 插管时注意正确的技术操作。

- 处理措施:- 如果静脉置管脱落或堵塞,应及时更换或通畅。

- 发现局部红肿或感染迹象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 定期观察置管部位,保持清洁并避免感染。

总结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不同操作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技能,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作为护士的责任和使命。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ppt课件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ppt课件

一、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
1.发生原因 (1)药物种类或性质不同,局部发生变态反应强弱不一。 (2)药液注入过快或超量注入。 (3)皮内注射后,患者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4)护士操作不熟练,反复进针刺激局部皮肤。 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重者溃烂破损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准确掌握配置浓度,准确注入药液剂量。 (2)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注射前履行告知义务。 (3)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 (4)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技术。 (5)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及随意搔抓、揉按局部皮丘所带来的不良结果。 4.处理流程 局部皮肤瘙痒→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嘱用药→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 (2)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3)对于一些难以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
入皮肤→通知医生需手术取出者→做好术前准备→观察局部→记录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三)低血糖
1.发生原因 存在诱发因素: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运动量过大,进食量少,导致血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预防感染:事先洗手,并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使用消毒剂消毒相关部位,穿过皮肤时保持无菌。

处理方法:发现感染症状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拔除导管。

2.血肿:注意穿刺针的进程,不得过度推进。

处理方法:轻微的血肿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进行引流或压迫止血。

3.心包填塞:按照解剖标志进行穿刺,避免伤及心脏或心包。

处理方法:怀疑心包填塞时需立即拔除导管,给予补液、补血及撤离病房等支持性治疗。

4.气胸: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气胸的原因,如开放性气胸需立即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导管在气胸的一侧需拔除,给予氧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

5.血栓形成:进行导管置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液凝固功能的评估,同时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堵塞。

处理方法:发现血栓形成时,给予相应的抗凝治疗。

6.穿刺部位出血:术前事先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并压迫至止血。

处理方法:大出血时进行留置止血带,必要时还需行手术处理。

二、气管插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食管插入:进行气管插管时应提前进行食管袖套检测,避免食管插管。

处理方法:若发现插管时困难,需立即中止插管,并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通气问题。

2.牙齿损伤: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口腔内的牙齿。

处理方法:若发生牙齿损伤,可以及时记录,并安排口腔科进行修复。

3.支气管痉挛:进行气管插管前,可给予患者气管扩张药物,避免支气管痉挛。

处理方法:插管后若出现支气管痉挛,需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

4.双肺误插:插入气管插管时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深度,防止误插至右主支气管。

处理方法:如果发现插管的位置不对,需及时调整插管位置。

5.肺不张:插管后要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避免导致肺不张。

处理方法:如果发生肺不张,需及时给予气管吸痰、翻身或极端情况下拔管。

三、尿管置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泌尿系感染:尽量选择一次性尿管进行置管,且术前进行适当的泌尿道消毒。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在日常工作中,护理技术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并正确处理。

以下是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1.预防:选择适当的插入部位与导管型号,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定期检查留置情况,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更换留置部位等。

2.处理: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立即停用并拔除留置针插管,及时采集相应的病原学标本;皮下渗血:及时拔除静脉留置针并敷压,观察患者,定期更换敷料。

1.预防:保持操作手法轻柔,适度负压,维持呼吸道湿润,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型号与吸痰方法,保证吸痰过程中氧气供应充足等。

2.处理:出血:及时停止吸痰操作并给予相应处理,如加压或局部止血等;感染:及时采集相应的痰标本送检病原学检查,以指导下一步的抗感染治疗。

1.预防:选择适当的导尿方式与导尿管型号,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导尿计划,排空导尿袋,保持导尿管通畅等。

2.处理:尿液感染:及时采集尿液标本送检,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尿路刺激:及时拔除导尿管,加强个人卫生等。

1.预防:选择适当的胃肠减压管型号与长度,保持通畅并避免管路被抽吮;定期检查胃肠减压管的放置情况,避免误吸食物等。

2.处理:胃肠溃疡: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操作,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局部冲洗等;误吸: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操作,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采取抢救措施。

1.预防: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与固定方式,保护导管避免意外拔出,保持导管通畅与清洁等。

2.处理:感染:及时采集导管标本送检,据检查结果酌情采取抗感染措施;脱垂: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相关器械;瘘管:及时照顾,保持通畅并避免脱垂等。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了解各种操作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操作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同时,护士需要认真执行各项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护理操作并发症
1、过度疲劳:护理操作繁重,长时间坚持做,会使护士产生疲劳,有时会影响正常的护理操作,导致护理操作并发症。

2、护理不足:护理操作包括诊断、治疗、照护、指导和研究等,如果护士们不能抓住病人的重点,只简单做着一些日常护理,就会影响护理效果,从而导致护理操作不正确造成护理操作并发症。

3、医护人员技术不足:医护人员技术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的变化,以及护理技术措施的不当,都会影响病情的发展,而护理并发症也可能出现。

4、病情变化:病人的病情变化很快,护士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然后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护理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护理操作并发症。

二、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
1、护士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以明智的态度来处理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至于怠于做事,以避免护理操作并发症的发生。

2、护士应当提高护理技能,多阅读相关护理资料,不断更新和完善护理知识,以及研究新护理技术的最新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病人,避免护理操作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引言: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常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做好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进行讨论。

一、静脉输液引起的并发症1.静脉炎: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穿刺点、加强局部护理、给予抗生素等治疗,对症处理疼痛、红肿等症状。

预防规范包括严格手卫生、穿刺点消毒、使用无菌包装的输液器材、注意输液插管的固定,并定期更换。

2.脱血: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应立即停止输液,固定导管,按照相关处理规范重新插入,必要时应早期进行超声定位检查。

3.血栓形成: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通路、给予抗凝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检查相关血凝指标、术后早期活动,适当使用抗凝药物等。

二、导尿造成的并发症1.尿道创伤:处理方法包括及时停止导尿、修复尿道损伤、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道相关器械的消毒,操作时应注意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2.尿路感染:处理方法包括及时更换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加强个人卫生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培养和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严格手卫生和导尿器材消毒操作规范。

三、压疮的处理及预防1.压疮处理:对于已经形成的压疮,首先应停止进一步的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给予合适的敷料进行伤口的覆盖。

对于严重的压疮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2.压疮预防:预防方法包括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尽量减少长时间的压力,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座垫,合理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等。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扯动皮肤,选择合适的床位或座位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1.插管困难:处理方法包括适当调整插管姿势,使用插管辅助器械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根据情况合理选择插管的大小和类型,避免过度推动插管等。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感染预防:1.保持手卫生:操作前后、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搓手液;操作时避免用手触摸患者暴露于外面的部位,避免污染。

2.使用无菌操作器械: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使用无菌手套、无菌纱布等无菌包装物品,确保患者断裂。

3.使用消毒剂:对于需要清洁和消毒的物品,遵循正确的步骤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确保彻底消毒。

4.切断传染源:严格执行患者隔离措施,包括分离感染患者、正确使用隔离衣、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

出血处理:1.预防感染:处理出血时要注意用无菌物品,避免感染。

2.高压止血带的使用:紧急情况下使用高压止血带,松解后也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准备止血药物和材料:在处理出血伤口之前,准备好止血药物和材料,以最短的时间内尽量迅速止血。

损伤预防:1.谨慎操作: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手势和操作程序,避免操作不当、手忙脚乱等导致的意外损伤。

2.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装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装备,确保其功能正常,没有损坏。

对于需要替代或维修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维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齐:维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整洁,清除可能导致滑倒、摔伤和其他意外事故的障碍物。

其他不良反应处理:1.观察患者状态: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其他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2.提前准备常用药物和物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前准备可能需要使用的药物和物品,以便迅速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3.及时干预和处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操作和适当的护理干预。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常见并发症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医护人员应当经常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的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的常见操作,如静脉输液、留置导尿管等。

这些操作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循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输液1.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洁净。

-消毒皮肤,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多次穿刺。

-定期更换输液系统,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输液管。

2.过量输液预防:-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和总量。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尿量、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局部压痛、渗血预防:-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肌肉和神经的损伤。

-注射针头插入皮肤后,缓慢推进,避免快速穿刺。

-穿刺后,及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可用纱布进行轻压。

二、留置导尿管1.尿路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洁净。

-导尿管插入前,消毒尿道口,避免细菌污染。

-导尿管插入后,固定好导尿管,避免滑动和刺激尿道。

2.滞留尿预防:-导尿管插入后,合理固定,并保持导尿管通畅。

-观察尿量,定期检查导尿管有无堵塞,及时处理。

3.尿失禁、溢尿预防:-导尿管插入后,及时排空袋中的尿液,避免尿液积聚。

-导尿管使用期间,避免尿袋被拉扯或压迫。

三、疼痛治疗1.定位准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在注射前,确定注射部位无明显炎症、皮肤损伤等。

2.注射技巧:-使用干净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细菌感染。

-缓慢注射,避免药物过快进入组织。

3.注意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等,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四、造口护理1.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包括使用干净的手套、无菌棉签等。

-定期更换造口袋和造口垫,保持干燥清洁。

2.皮肤刺激预防:-使用适合患者肤质的胶布或固定带,避免过紧或过松。

3.造口周围皮肤保护:-使用皮肤保护剂,如润肤露,定期清洗周围皮肤。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处理 规范
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遵医嘱处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闭式静脉输血
并发症——血液外渗
妥善固定针头,减少输血肢体的活动
预防 措施
使用留置针者输液前确定针管在血管内
立即停止输血,重新穿刺
处理 规范
抬高患肢减轻水肿
局部使用50%硫酸镁湿敷
并发症
皮内注射
药物 过敏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
并发症
发热反应
护理规范
➢ 加药前检查药液质量 ➢ 检查输液装置包装及灭菌日期、
有效期,严格执行一人一具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输入
致热源 ➢ 配液和输液时保持治速,观察体温变化, 注意保暖
➢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取血过程避免震荡
避免血制品加热
输血过程不随意加入其它药品
密闭式静脉输血
并发症——溶血反应
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输血 并通知医生,参与急救
处理 保留余血和病员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规范
双侧腰部给予热敷,遵医嘱静脉输碳酸氢钠;对尿少、尿闭 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严密观 察血压、尿量、尿色的变化
➢ 遵医嘱对症处理
➢ 发热反应 ➢ 静脉炎 ➢ 液体外渗 ➢ 疼痛
静脉注射
并发症
预防措施及处理规范 同静脉输液
密闭式静脉输血
并发症——溶血反应
备血一人一单一份,取血一人一次 一份,输血前三查十
对, 杜绝异型血和过期血
预防 措施
抽交配血、取血、输血均须二人核对
做好输血登记,血袋24小时内送血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血液循环障碍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立即松解约束→评估伤情→更换约束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 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立即松解约束带→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立即松解约束→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加强局部观察→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处理流程出现约束带松脱→查找原因→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做好解释、宣教→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立即松解约束带→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查看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坠床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后再搬动→取合适体位→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皮肤擦伤、撞伤处理流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查看破损情况→局部涂擦0.5%碘伏→严重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四)脊髓损伤、关节脱位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脊髓损伤、关节脱位相应症状→立即保护好患者头颈部,避免再度扭曲→睡硬板床→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做好抢救准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及氧饱和度)→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搬运和护送患者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坠落意外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地→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后再搬动→取合适体位→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及记录(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情、病情、处理经过及结果)→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脱落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及时正确处理→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误吸、窒息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误吸、窒息症状→立即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氧气吸入或面罩加压给氧→通知医生、护士长→视情况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或气管镜吸引→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通知家属,做好安抚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心搏骤停、休克等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休克等→就地抢救,启动心肺复苏程序,通知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记录病情变化和抢救经过→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五)脊髓损伤、骨折移位或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处理流程(1)患者出现脊髓损伤→立即保护好头颈部,避免再度扭曲→睡硬板床→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做好抢救准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尤其注意呼吸及氧饱和度)→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患者出现骨折移位→局部制动,避免再度移位→通知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处理流程操作时出现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立即夹干棉球局部压迫止血→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填塞,必要时注射使用止血针剂,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二)吸入性肺炎处理流程出现肺炎相关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选合适抗生素治疗,高热使用物理降温,气急、紫绀给予氧气吸入,咳嗽、咳痰给予镇咳祛痰药等)→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窒息处理流程发生误吸或窒息→立即有效的清除吸入的异物→派人通知医生、护士长组织抢救(采用一抠:用中食指或血管钳直接抠出异物;二转:即患者倒转180度,面朝下,用手拍击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滑落;三压:让患者仰卧,用拳头向上推压其腹部,另一手握住此拳,以快速向上的冲力反复冲压腹部,但应注意避免腹腔内脏器;四吸:利用负压吸引器吸出阻塞的痰液、液体、棉球等异物)→如异物已进入气管,经上述方法无法清除→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氧气吸入或面罩加压给氧→视情况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或气管镜吸引→遵医嘱对症处理→安抚患者及家属→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恶心、呕吐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暂停操作→安抚患者→再操作时避免触及咽喉部→严重者报告医生→遵医嘱用止吐药物→观察病情并记录。

五、鼻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管腔阻塞处理流程出现管腔阻塞(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鼻饲管)→向管中注入适量酶溶液(如糜蛋白酶)或含碳酸的溶液(如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乐饮料)→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或血凝块→经过上述方法处理无效→通知医生→拔除胃管重置。

(二)腹泻处理流程出现腹泻症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严重腹泻用温水轻拭后喷皮肤护肤粉或涂氧化锌,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腹泻无法控制时暂停喂食,遵医嘱改胃肠外营养。

(三)胃食管返流、误吸处理流程出现胃食管返流、误吸症状(呛咳、呼吸困难)→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净气道内异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

(四)胃潴留处理流程出现胃潴留症状→抽出胃内残留物→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胃肠减压,给予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加速胃排空)→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恶心、呕吐处理流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减慢鼻饲液输注速度→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

(六)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处理流程出现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评估损伤部位及程度→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鼻腔黏膜损伤较轻者局部涂金霉素眼药膏;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咽部黏膜损伤可雾化吸入,以减轻黏膜充血水肿;食道黏膜损伤出血可给予制酸、保护黏膜药物,如雷尼替丁、黏膜保护剂麦滋林等)→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六、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气道黏膜干燥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干燥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长期吸氧者床旁使用加湿器→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无效吸氧处理流程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三)氧中毒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立即降低吸氧流量→通知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四)二氧化碳潴留处理流程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症状→立即调整氧流量为1~2 L/min →通知医生、护士长→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状→遵医嘱处理→安抚家属。

(六)肺组织损伤处理流程出现肺组织损伤表现→及时将氧流量降低→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七、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低氧血症处理流程吸痰致患者低氧血症→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流量吸氧→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二)呼吸道黏膜损伤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口鼻腔黏膜损伤症状→立即停止吸痰→通知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鼻腔黏膜损伤,可外涂抗生素软膏;发生气管黏膜损伤,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等)→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感染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四)心律失常处理流程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停止吸痰,启动心肺复苏程序→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床旁交接班。

(五)气道痉挛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痉挛症状→立即停止吸痰→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给β2受体兴奋剂吸入等)→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床旁交接班。

八、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尿道黏膜损伤及出血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尿道黏膜损伤症状→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留置三腔导尿管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尿路感染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如病情需要暂不能拔者可给予膀胱冲洗,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允许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科室讨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