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汪聚红
[内容提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之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多为些事写景,抒情言志的篇目,注重了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语言清新近隽永,凝练明净,细腻秀丽。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用笔朴实,更显口语化,字里行间渗透着真诚清秀之风,彻底汰除了早期散文的做作之弊,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
到了后期,朱自清虽然散文创作的数量锐减,但其思想性却得以升华。
他此时的散文创作,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们民主战士在黑暗中奋力呐喊。
[关键词]朱自清;清秀;朴实;艺术物色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文坛活跃着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的朱自清。
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
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敢于同古代散文“文以载道”发起挑战,无论写景、叙事,朱自清都饱含着浓郁的感情。
景中有情,景为情设,情从景出,以事写情,情事溶合,以情动人,其完美的散文意境,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杨振声所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朱自清早、中、晚期散文创作有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早其: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睦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他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了。
其实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
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当然诗的清新、含蓄,直接影响了他的早期散文创作风格。
细细品味朱自清的第一篇散文《歌声》,对比《毁灭》。
他的新诗完全用白话调的自然不少,诗行多长短不齐,有时长到二十几个字,又多不押韵,这就很近乎散文了。
“自然的音节”近于散文而没有标准,除了比散文句短些、紧凑些,新诗的初期重在旧形式的破坏,那些白话调都有趋向于散文化。
朱自清原是一个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集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
”他的早期散文作品,正是受其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颇有些“诗人的散文”味,这也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早期的诗歌创作对其后来的抒情散文和散文创作颇有影响。
朱自清的写作重心数度转移,由诗而散文而杂文,在他众多作品中,散文成就最为突出,他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功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正如朱自清在《说逼真与如画》中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地真的。
叶绍钧在,《佩弦先生》中也称朱自清早期散文真挚深厚、清幽,被视为“文体的完美”。
细读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作品,就让人真切体会到作者清幽、细密的艺术风格,其散文的诗情画意很浓,是抒情与纪实交融的结晶。
即在真实描绘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构成心特交映的美丽图画。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做骨子,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想象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
所谓“诗”,在散文中当指
真挚浓郁的情感及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所谓“画”在散文中即指作家精心结构、精心设色、精心描绘出来的生动景观。
“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
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
朱自清主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是求诚求真的。
不造作、不掩饰,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出。
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浏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由歌妓卖唱引起的张惶、矛盾、怅惆、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森林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
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
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白话美文的动人力量之所在。
在《荷塘月色》中,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透过人化、情感化的景物,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的向往,又寄托着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苦闷情怀。
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
有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缜密精巧,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
结构凝练,意境幽美,语言清丽,文采斐然,唤起读者无限联想。
以清幽、淡雅的画幅衬出“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
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情操,更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
〈绿〉描写了梅雨潭和它的绿色。
作者循着游踪,先写出岩、瀑布和梅雨亭,一路写来,层次井然.。
作者坐在梅雨亭上,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船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
杨花,如此描绘静观景物,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
朱自清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段,将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诸种形态,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使人感到蛇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
作者将倾慕、欢欣、眷恋之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中,以声情并茂、赏心悦目之景,表现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和心头无限向往之情。
文笔从容有致,情调逸雅婉曲,颇显清秀之美。
《春》以极其自然活泼的笔调,运用生动的拟人和新鲜的比喻,细腻地描绘了烂漫无尽的春色。
作者观察细致,体味独到,融情入景,着笔工妙,以完整的构思与优美的意境,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气韵生动,惟妙惟肖,堪称盼春、绘春、颂春的绝唱。
从上述朱自清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风格中的“清幽、缜密”,尤其体现出他早期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白话美文以传统的散文艺术做根基,注入自家鲜活的情感流泉,也容绡“外国的影响”,实在是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枝厅葩。
二、中期:以朴实的笔抒写心声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使朱自清陷入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当他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时,散文风格也有怕转变。
于是,他的散文最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得缜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峻,而富于口语味。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走上了追忆之路。
时局的变迁淡公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予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因而追忆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
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一心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用它的笔倾诉人间朴实的亲情、友情。
李广田在《朱自清选集序》中称朱自清,这一时期文字风格虽各有所殊,皆诸于作者的真切见闻与独到感受。
在“五四”以后众多流派的散文中,从开始就建立一种纯正、朴实的瓣鲜作风,奠定了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朱自清一贯坚持“写实”的文学主张,一贯坚持写作从生活出发,对事物作精细深入的观察、体验,要求“于每事每物。
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后己。
”即通过观察、分辨与剖析,去同求异,把握特征。
他的散文写景往往是精雕细琢,紧针密线。
他最善于从多角度,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比拟来尽来地描物绘形。
所写物事不仅逼真,活脱,而且具有一种生动繁富的美感。
对父亲的爱,我们在《背影》中已能深刻感受到。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
作者抓住一瞬间的强烈感受,几经闪回抒写,再三感叹咏味,充分表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慈爱和儿子对父亲无限感怀的深情。
文章质朴简约,毫不雕饰,全以真挚、深厚的骨肉至情感人。
写出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
对妻子的爱,在《给之妇》中也足可见一斑。
前妻武钟谦和朱自清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的,而朱自清对其仍十分关爱。
从《给人妇》中不难看出,朱自清是个极重感情的人。
作品中细数妻子生前一心抚子相夫,任劳任怨的种种往事,赞叹亡妻的牺牲精神和贤惠品德,抒发了难言的感激、内疼与悼念深情。
全文不避琐细,不加修饰,却以至情感人,诉说生活细节,却能于细小处见真情,以平实的叙述中掀起情感波澜。
在《儿女》中则抒写了对女儿之爱。
作为五个孩子的父亲,作者深为负担之重而苦。
人到中年,更愧疼以前未能好好作父亲,深悔昔日对孩子的体罚和斥责,思
索对儿女的教育之道,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为父者对儿女的无限挚爱。
“只为家贫而成聚散”,作者愈是追悔自责,其骨肉至情则愈见深切。
行文全以日常口语娓娓叙说,说来亲切有味,钗画儿女情态生动、欲活,文字尤为准确、生动。
在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1931年,朱自清远赴欧洲游行后,写下了《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两部散文游记,是现代游记的典范性作品。
文中他不写“身边琐事”,也不写浪温情调的异域感,而是客观地描述欧洲国家名胜古迹,谨慎地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写出了朴实的风俗人情,尤其在语言方面,作者在白话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那流畅自如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那字字推敲的选词与灵活多变的句型,十分精美。
正如叶圣陶所说:“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全写口语,朱先生先生首先被提及的。
”的确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
“天才的散文家,常是韵文的意识的破坏者。
”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就一改前人风格,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风气中摆脱出来,并从鲜活的口语中吸取营养,感情不改其真,具有鲜明的口语性,自然亲切,雅俗共赏,可说彻底汰除了早年某些散文中的做作之弊。
正是语言的口语化,促成了朱自清中期散文创作朴实无华的风格。
在《威尼斯》中描绘了意大利水上名城威尼斯的动人风光,以精细而优美的笔触,渲染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一展这“海中之城”的明媚姿容,一叙威尼斯工艺名产的典丽、风华。
全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威尼斯城市的风貌,视角依绘画式的空间转换,布局于严谨之中见自如。
作者正是出于对西欧文化艺术的热心了解和细致考察,以敏锐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和生动的描写,达到了清淡、自然的境界。
三、后期:黑暗中的激进呼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有意的仿效鲁迅,写了许多杂文。
朱自清改写杂文,一面是为了更有利于对严峻的现实发言,一面也是实践他提倡的“谈话风”。
这时期的文章,大多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秉承他一贯尊奉的“为人生”的初衷,而又更增添了较浓厚的思辩色彩与哲理意味,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
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创作对象的转移,使朱自清后期的散文,一改往日的清新、朴实,也不像以前那样采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笔触,直接写出自己的看法。
抗战胜利的肖后,昆明拆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的态度更激进,因此创作基调明显发生变异,朱自清的散文由抒情转向说理。
一方面他冷眼看待人生,以日常生活用语和人间世情为议论对象,从而抒写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个人忧郁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他热烈地呼喊“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盆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这时期的朱自清思想成熟,已经成长为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当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杀害后,他不但毅然出谟他的追悼会,还有《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一文中,肯定闻一多对民主运动作出的贡献,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和卑劣,表示了继续斗争的决心。
在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中,他更是一身正气。
《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论吃饭》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义举,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
在《蒙自杂记》中,作者以看似平淡的笔触,叙述了在蒙自的所见所闻,重点写了大街上的买卖,蒙自的宣传工作,火把节,南湖,联大租供了海关和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从描写中,表面上突出了“平静”,但几遍读来,却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革命的力量,正在酝酿着,从“火把节”、“宣传工作”中感受到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而《北平沦陷那一天》则叙述了一天发生的事,“乱”中又有“静”。
“模糊的凌乱的做着胜利的梦。
”“只要人心不死,最后的胜利终久是咱们的!”在《论轰炸》中,朱自清呐喊着民族和国家的新生:“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的凤凰一样,已经从火里再生了!”文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篇充溢着鲜明的政治色彩。
朱自清后期散文创作,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
总之,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
在艺术上影响更大的则是他早期一些叙事、写景、抒情模范,在当时真情以了“对旧文示威”的作用。
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则要算上他中期的散文的突出成就。
在思想性方面,他后期散文则更成就,这一时期的散文不乏揭露黑暗现实之作,或抨击黑暗当局的罪恶,或表现对被压迫者,被损害者的真诚同情,显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善良品质,朱自清不愧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代宗师。
言志的散文,其文字风格不一,而均注重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被誉为“美文”。
参考文献:
[1]屈毓秀《试论朱自清和他的》1986的年版
[2]戴相嘉《就<荷塘月色>备课一得求教叶老》1986年第5期《语文教学》
[3]隐竹隐《忆佩弦》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