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已强化-背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

(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

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发展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
它比经济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广。

5、应该怎样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维持人类健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给人们带来舒适,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从反面来说,环境恶化则对人类的健康、生产率和舒适造成了破坏。

6、罗默的新增长理论与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发展新古典模型的?答:一.索洛模型只考虑了两种要素,资本与劳动,假定技术是不变的,这样规模报酬是不变的,但罗默考虑了三种要素,资本,劳动,技术,这种规定下,规模报酬是递增的;二.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因为人口增长使资本积放慢,因此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成反比关系,但罗默模型中,人口增加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为人口增长使潜在的思想生产者即发明家和创新者人数增加,而思想的增加带来经济的增长,所以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成正比关系;三.新增长理论放弃了新古典模型中技术外生的假定,强调大部分技术是生产者和个人旨在追去利润最大化时的投资产物,对技术给出了一
个微观环境。

7、新增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什么意义?它的缺陷是什么?
答:意义:1) 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口增长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2)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与它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由此,对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增长的趋异的现象做了一个解释;3)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是由发达国家发明创造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实现追赶,但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具备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工人的技能水平。

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发展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才能使后发均衡优势发挥出来。

缺陷:1) 新增长理论仍然以固定要素替代弹性和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2) 新增长理论的理论限制了新增长理论的应用,新增长理论仍然依赖传统的新古典的假定,而这些假定对第三世界经济往往是不适合的。

8、按照罗默增长与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什么?
答:罗默认为生产要素应包括四方面: 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 和新思想(按点子和专利权的数量来衡量)。

四个要素中以特殊的知识即新思想为最重要,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知识能提高要素的收益, 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 从而使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

所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积累。

9、什么是后发优势?当今后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后发优势?
答:后发优势:指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

后发展国家存在的后发优势:1) 资本后发优势;2)技术后发优势;3)人力后发优势;4)制度后发优势;5)结构后发优势。

10、罗斯托“起飞”的经济条件以及主导部门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条件有:1、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题,
但工业增长必须有农业作为基础,同时需要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供使用;2、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3、要建立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主导部门的建立是经济增长的必然性促成的,因为经济增长始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率先出现一个或几个部门,然后扩散到其他部门。

11、什么是库兹涅茨假说?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它得到经验支持了吗?
答:库兹涅茨假说:在经济增长的早期(贫穷阶段),收入分配较为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富裕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该假说的理论依据是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目标和阶层力量的变化。

经验支持:①阿德尔曼与莫里斯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关于收入不平等同人均国民收入的回归方程,支持了该假说;②鲍克特以基尼系数为收入不平等指标对56个国家进行研究,支持了该假说;
③阿鲁瓦利亚利用6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了该假说成立。

12、收入分配的两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收入分配两种类型:功能性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

功能性收入分配指的是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个人(家庭)收入分配是由功能性收入分配演变而来的。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要素收入的流向取决于家庭是否拥有这一生产要素、拥有多少,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由于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不同,于是,从社会中得到的收入和财富就不一样,而且会有一个累积性效应,即掌握资源多的人获得的收入和财富会越来越多,掌握资源小的人获得的收入和财富会越来越少。

13、度量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匿名原则;(2)人口比例原则;(3)相对收入准则;(4)达尔顿准则。

14、什么是绝对贫困?什么是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
答:绝对贫困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消费低于某个最低标准。

收入贫困主要指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匮乏。

能力贫困是指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的不足,即挣钱能力的缺乏。

权利贫困则是指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政治和文化权利的丧失。

15、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是怎样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他们强调资本积累重要性的共同依据是什么?(只考选择与判断,不作为简答题)
答:(1) 哈罗德提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可知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

资本—产出比假定是稳定的。

因此,经济增长唯一决定于储蓄率。

储蓄率被假定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资本积累在此模型中至关重要的。

(2) 刘易斯强调资本积累在劳动力转移和工业扩张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资本积累,劳动力转移就好停滞,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

(3) 纳克斯提出:”贫困循环理论”,供给来说“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需求来说:”低收入——低购买力——
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想走出只能扩大投资,而且要同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

(4) 纳尔逊构建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

认为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国民收入很敏感。

快速上升的人类增长率会使人均收入落回原来的水平。

要跳出来,只能大规模的投资,使提高人均收入的力量超过降低人均收入的力量,是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

(5) 罗斯提出:起飞理论。

把资本积累率看做是起飞的首要条件(6) 罗森斯坦提出“大推进”理论,认为投资必须一次性达到一个较大的规模。

而且要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才能实现关于化。

他们的共同依据都是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障碍,而同时加大投资改善了经济增长的居面。

16、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只考选择与判断,不作为简答题)
答:基本命题是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基本内容:从供给方面来看,资本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从需求方面看资本形成的
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17、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吗?结合发展理论和中国实际,谈谈你自己的一些看法。

(只考选择与判断,不作为简答题,一看就知道不会考,不写答案了,看看书就好...)
18、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为什么要高于发达国家?试用消费者均衡方法来分析。

答:只考选择与判断,不作为简答题,一看就知道不会考,不写答案了,看看书就好..
19、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只考选择与判断,不作为简答题)
答:1、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的压力;2.沉重的赡养负担耗费了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源;3.人口增长迅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4.加重政府提供的基本社会服务的负担。

20、什么是人力资本?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答: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反映人的质量和能力的非物质资本,主要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教育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是一种消费品,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终身的文化上,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教育是一种投资,她可以提高劳动者或未来劳动者赚取收益的能力;对于社会而言,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增加了人际信任,同时它也增进了全体劳动者的技能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21、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是什么?
答:1.数量发展较快,质量还比较低下。

2.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3.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

4.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5.智力外流。

对策:1、调整教育体制的投资方向,减少对高等教育的补贴,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2、改革各记学校教育体制,改进教学目标、方式和内容,以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3、改变教育体制之外的各种刺激;4、实施公平的教育原则,消除城乡之间教育失衡和性别之间的教育歧视;5、鼓
励企业实施各项技能培训;6、动员社会民间力量投资教育,创办私立学校;7、重视智力外流问题。

22、什么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后果是什么?(预测只考名词解释)
答:教育深化:教育数量的扩张必须与教育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否则将造成教学质量下架。

知识失业: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学校培养的知识劳动者人数越来越超出正规部门所能够提供的新就业机会,结果一部分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必定找不到工作。

在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因素导致教育的私人收益远高于私人成本,从而刺激了公众对教育的需求。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大、中学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实行免费或近似于免费,因此,个人教育支出并不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多少。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让她的孩子尽可能多的受教育是其最优的决策。

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无限增长的原因所在。

当面临无限的教育需求时,发展中国家政府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不得不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结果是教育发展异常迅猛。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不仅在城乡之间,在城市地区也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现代的正规部门和传统的非正规部门,前者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比较高,工作比较稳定,一般是一些大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后者的工作没有保障,报酬低下,大多是些个体小企业。

通常而言,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情愿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他们都挤在正规部门寻找工作,而正规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是有限的。

23、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功能?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如果有文化的人增加了,则社会的信任度就会提高,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就会大大降低。

2.妇女接受教育后对社会的贡献很大。

3.教育能使劳动力的流动性大大提高。

4.教育能使人们信息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力提高,对政治的参与度增强,从而有利于国家与社会良好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是培养适合经济发展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关系十分紧密。

它既是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决于该国资本形成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应当同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才能保证教育和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4、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为什么要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收益率?
答: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所要求的技能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只要受过一些教育出来就能取得高的回报,而发达国家要求的技能较高,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要比发达国家的教育收益率高。

25、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是如何分割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有什么区别?
答: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而是呈现出分割状态。

城市劳动力市场通常分割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

同正规部门相比,非正规部门的劳动者的特点是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教育,文化和技术水平较
低,属于非熟练工人,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都比较低,而且他们既不能享受正规部门依法提供的劳动保护措施,又不能享受舒适的工作条件和老年退休金。

26、什么是技术进步?(可能考名词解释)什么是体现的技术进步和非体现的技术进步?答: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体现的技术进步是指伴随着新要素质量的提高而产生的技术进步,如劳动质量的的改进而产生的技术进步。

非体现的技术进步是指不依赖于要素质量提高的外部因素作用产生的技术进步,例如管理水平的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27、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
答:劳动、资本等全部生产要素的每单位投入的产量,或者总产出量与将全部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投入量之比。

28、技术进步有哪几种类型?试用要素比例方法和边际产品比例方法来说明。

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吗?
答:技术进步可以分为中性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的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的技术进步三种类型。

要素比例法:假设只有两种收入:劳动和资本,且其价格比率不变。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则此类技术进步就是劳动节约型和资本使用型的;如果技术进步引起资本-劳动比下降,则此类技术进步就是资本节约型和劳动使用型的;如果技术进步使资本-劳动比不变,即资本与劳动同比例下降,则该种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

边际产品比例法:假定资本-劳动比不变,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相对地大于、小于或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增加,则该技术进步可以分别称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或中性型。

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的,要素的边际产品等于要素的价格,于是,边际产品比例的变动等于要素价格比例的变动。

两种表述方式虽然形式上不同,但是内容上是一致的。

29、怎样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
答:技术进步的测算建立在增长核算方程的基础之上,用技术进步率除以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得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积累,或者说,资本积累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只作出较小的贡献,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甚至完全没有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大的。

30、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好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好处:1、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所花费的成本比引进别人现成的同类技术所花费的成本要多得多;2、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较低、资金有限,短期内难以研制出来。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弥补本国的不足,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而且也能节省大量的资源;3、发展中国家缺乏促进技术进步机制,内源技术进步十分缓慢。

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加快市场机制发育和创新活动发展;4、技术引进还促进外贸发展,加
速引资国的对外开放和加入全球经济的步伐。

问题:1、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普遍处于受支配的地位;2、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普遍较弱,结果技术引进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回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3、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对技术适应性考虑不周,盲目引进的问题非常普遍,导致稀缺资源和外汇的大量浪费。

31、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方式有哪几种?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吗?
答:1、以商品贸易的方式引进技术;2、许可证贸易;3、外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技术援助;4、外国直接投资。

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途径,被认为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部分。

32、资源诅咒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应该是正面的,但是自然资源同时也会
对经济增长的其他决定性因素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这个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其正面影响,因此导致了资源丰富国家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停滞。

33、环境有哪些经济功能?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经济功能 :生命支持、自然资源供给、废弃物吸收和舒适服务的提供。

四种功能并不可以完全分割开来,有些环境资源可能同时提供一种以上的功能;环境的各种功能之间可能是竞争性的,也可能是互补的。

3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遵循4个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

35、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3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
农业是传统的吗?
答: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有:(1)技术水平长期不变;(2)商品化程度低,专业分工粗疏;(3)风险厌恶的经营目标;(4)贫穷的永久化。

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之中,而且是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基本上居于支配地位。

37、什么是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要经历几个阶段?
答:现代农业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封闭的、自给性的、停滞的农业转变为开放的、市场化的、不断增长的农业。

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专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农业阶段。

38、什么是绿色革命?有何影响?
答:绿色革命是种子改良运动。

绿色革命的有利影响:1、绿色革命大大缓和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隐蔽性失业问题;2、粮食生产的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穷人是有利的;3、绿色革命的发生还
大大缓和了物价上升的幅度。

绿色革命的负面影响:1、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恶化了;2、导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3、土壤肥力下降和环境的污染。

39、为什么说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答:因为在经济发展早期尤其是中期阶段,一国的总生产率的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和产值的快速增长引起的。

这就是说,一国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

40、工业部门内部演进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要经过这些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何特征?
答:一般认为,工业发展过程正常的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是主要工业部门,并且比资本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惊喜,资本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都仍然占主导地位。

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比消费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渐占优势。

原因:首先,在工业化初期,像食品加工和纺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