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学中医必修课: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

合集下载

倪海厦的五脏排毒法(4)

倪海厦的五脏排毒法(4)

倪海厦的五脏排毒法(4)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7-01:55:34)再来是看阳中引阴,还有阴中引阳。

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跟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

所谓阳中引阴的意思,就是病人先寒后热。

那阴中引阳呢?先热后寒。

所谓的先热后寒跟先寒后热,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和先泻后补。

那两个讲了半天,你还是看不懂,那教你一个观念。

所以观念很重要。

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先补后泻。

酸多痛少,也是先补后泻。

当一个人热多寒少,或者是痛多酸少。

我们就先泻后补。

这是补泻的手法。

如何知道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

问他就晓得了。

他会告诉你,他一下热、一下冷,问:“你觉得热比较多,还是寒比较多?”,回答:“寒比较多!”这病人会讲的很清楚,除非你不知道这样问他。

为什要提这两个,因为可能是发在表症,比如感冒发烧,这是经络的痛。

例如病人说:“我背痛”。

你看是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下束骨。

膀胱经的虚症,我们就下委中。

实症是痛,虚症是久病是酸。

若你问病人,你是酸还是痛?病人说:“我都有”。

这时,就会想打他一耳光。

因为跟我老师说的不一样。

这是你没有把我的课听完,都有是对的啊!你问他酸比较多,还是痛比较多?他就会想说:“大部分是酸,但我常坐着,站起来的时候痛,走一段时间呢,这个痛就没有了,但酸还在那边。

”这个时候,酸比较多,痛比较少,你就先补后泻,先扎委中大补他一下。

扎完委中补完后,你再下束骨穴去泻它。

有时候,一个穴道可以同时补泻完。

像飞扬啊,络穴可以用啊,原穴也可以用啊!一针两个穴道,同时可以做两边。

所以,针灸非常的活,你一定要会活用啊。

因为有时扎完委中后,要扎束骨,但这个人脚断了,他没有束骨啊。

那还有飞扬可用啊,所以,你不能预计嘛,针灸是很活的,不要死板板的,没有穴道就不治了。

治症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从各种角度治疗,这才是好医生。

在一百二十六页,诸位看后面有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还有什么苍龙摆尾,赤凤摇头,这是我们历代相传的针刺手法。

《中医诊断学》第四章辨证第三节脏腑辨证倪海厦_JT叔叔_董氏针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博客养阳医斋网

《中医诊断学》第四章辨证第三节脏腑辨证倪海厦_JT叔叔_董氏针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博客养阳医斋网

《中医诊断学》第四章辨证第三节脏腑辨证倪海厦_JT叔叔_董氏针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博客养阳医斋网分享推文 + 1 邮件第三节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

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由于临床上单纯的腑病较为少见,多与一定的脏病有关,故将腑病编人相关病中进行讨论。

脏腑的病变复杂,证候多种多样,本节仅介绍临床常见的一些证候。

一、肝与胆病辨证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因而有“胆主决断”之说。

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肝阴不足。

实证多见于风阳妄动,肝火炽盛,以及湿热寒邪犯扰等。

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等方面。

直开窍于目,故多种目疾都与肝有关。

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目痰,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

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情绪的异常。

(-)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表现的证候。

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扰而发病。

【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瘿瘤,或症块。

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

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作为辨证要点。

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动作痛。

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

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

34.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疾病之症状,宣明五气篇

34.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疾病之症状,宣明五气篇

34.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疾病之症状,宣明五气篇跟随倪海厦老师一起,学习《黄帝内经》,学习古人不生病的智慧。

空闲时间多的,可以视频对照着文字一起学,空闲时间少的,就看文字内容,几分钟也就看完了。

今天的内容尽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再学习,可能到第二天,积累了更多,更加的不想学习了。

学习贵在坚持,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

如果土日没有好,壬癸日碰到的时候会加重。

如果壬癸日没有死,在甲乙日,因为木生火,在相生的节气会持平。

在丙丁日呢?刚刚讲的是节气,春夏秋冬四季,现在是讲天。

丙丁日,又会重新再发心脏病,又重来一次。

你要重来一次,就要经过那个什么?壬癸的危险。

心脏病在中午的时候看得清楚,因为心脏的火嘛。

半夜和晚上,亥时和子时的时候,是不是水?水是相克的,在亥时、子时的时候,发心脏病是严重的时候。

那平淡,早上清晨的时候,寅、卯是不是,木生火,心脏是火,这个时候它是平静的,就是持平的。

心欲软,及时咸以软之。

咸补之,甘泄之。

所以说,因为水克火的关系,所以,心太坚了,我们要用软坚。

盐巴放一点,现在西医说你不能吃盐,他也没错。

因为他没讲清楚而已,我们给他留点面子,他话没讲清楚,他说盐不能吃,是精炼盐,对不对。

实际上是海盐,我们从小吃海盐,海盐好,海盐好,就是不要买成工业盐吃下去,这个商人很坏。

有人就说,老师好痛苦呀,吃这个盐,我们要到海里面抓了盐,再自己来晒。

那你可以到我们这边海南一个盐乡,干脆去那边买海盐回来算了,一次性买个好几袋,那个粗盐好。

这就是讲心脏,就是《黄帝内经》这一段,越讲会越细腻,所以藏气、法时,这个是非常的重要。

病在脾呢?195页,土呢?会在秋天痊愈。

秋天如果没有好,春天的时候加重。

春天呢,没有死,活过去了,夏天持平。

依此类推,你只要一个原则抓到,你不用记,依此类推下去。

那再到了长夏呢?又要开始循环了。

在脾脏病,我们治的时候,经济,就是温食、饱食,东西不要吃太饱,不要吃热食,吃一点凉食,吃一点凉拌面呀,什么东西,稀饭冷着吃怎么样。

五脏疾病之症状-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22.4)

五脏疾病之症状-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22.4)

五脏疾病之症状-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22.4)第四节五脏疾病之症状198页,五脏处的病症,五脏生病的话,主要的症状有哪些?肝病,肝病的人一定会两胁下痛,引少腹。

所以,这两个胁肋、肚脐。

肝经呢,在这个地方,很大的一个脏,所以两胁疼痛,痛引到少腹,到肚子,到睾丸这边来,到睾丸的位置来,就是肝经会牵引到这个地方来。

那病人善怒,非常容易发脾气,情绪不好。

肝脏有分虚实,虚症呢,让人家眼睛看不清楚,因为肝看起来是眼睛,虚实很好辩了。

你眼睛看不清楚,血不够了嘛,脏藏血,血没有来润目,这就是虚症,就虚掉了。

耳无所闻,因为胆气,肝胆是表里,胆气入耳,耳朵就听不到了,肝有问题了,就是肝虚了,胆气就进不到耳朵。

善恐,如人将捕之,就是很害怕,像人要抓他一样。

所以,人常常病危的时候,紧张了,看到有人来抓他,这就是肝脏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治疗呢,我们要选择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穴道,就可以帮他来治疗好虚症。

肝气如果上逆,你知道,头疼。

肝气我们刚刚介绍过了,肝可以看出来眼睛,所以,病人常常说我头疼。

你到底是哪里疼?是眼睛后面疼,肝气上逆。

头顶疼、百会疼,肝气上来了。

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意思就是说这种人,意识不清,两颊肿胀,这个时候郁结的血脉要来放血,因为他是干热实症,我们要放血。

心脏病,主要的症状呢,胸中痛,很简单,心脏嘛,胸中是阳气的地方。

胸不痛是正常,因为阳气在运转,当你胸有痛,你的阳气就不能运转。

那我为什么非常不赞成人家开刀,或者是做什么?我举个例子给你听:比如说这个病人,我们明明按照这个胸,上面是肺、心脏,比如肺里面有积水,积很多水在肺的下方,西医把它打个洞抽掉,我们有药把它清掉。

可是,他坚决是清掉。

清掉之后这边会有一些伤口,有人抽了两三次,抽了血出来,因为肺里面很多的积血在里面。

所以,我们就开始动手。

我们开始动手的时候,把肺气,胃气一恢复,一恢复的话,照理说病人就好了,可是很痛,为什么?伤口,伤口在痛。

倪海厦辅行诀讲解

倪海厦辅行诀讲解

倪海厦先生是一位中国中医研究专家,他曾提出《辅行诀脏腑辨证论》理论体系,其特点是将人体分为脏腑功能和病变两种系统,认为脏腑功能紊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倪海厦先生的一些观点:
1. 辨证论治:以脏腑功能和病变作为诊断治疗的基本依据;
2. 六气六淫理论:认为六种自然气候(阴、阳、风、暑、湿、燥)对人体脏腑产生影响;
3. 四象诊断法:指通过观察脉搏、舌苔、面色和舌形判断疾病类型;
4. 中草药疗法:提倡使用中草药,认为药物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防治疾病。

倪海厦《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十五脏生成论1这一篇讲五色与五脏关系。

五味合五脏之气,因为有味道在里面,人能够受到地的味道,所以才会看到颜色。

望色的时候,病人的青赤黄白黑是暗而无光、颜色很暗很深的都是死的,颜色很光鲜是生是旺。

望诊-眼辨五脏健康状态“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生于心是红色,如白色的绢裹着个些红色的朱砂在里面,生于肺就好像白绢包浅红色的东西,就是都要有一点光鲜的亮在里面,脾像白色包着栝楼实,不是暗黄,而是黄中带一点白,黄中带润黄的。

生于肾的精气好像白绢包着紫色一样的。

当五脏运转正常的时候,表面上生出来的颜色就是这样。

色味当五藏。

白当肺辛。

赤当心苦。

青当肝酸。

黄当脾甘。

黑当肾咸。

故白当皮。

赤当脉。

青当筋。

黄当肉。

黑当骨。

这是有关药物、食物的选择,对五脏的影响。

白色和辛味应于肺,赤色和苦味应于心,青色和酸味应于肝,黄色和甘味应于脾,黑色和咸味应于肾。

因五脏外合五体,所以白色应于皮,赤色应于脉,青色应于筋,黄色应于肉,黑色应于骨。

各条脉络,都属于目,而诸髓都属于脑,诸筋都属于骨节,诸血都属于心,诸气都属于肺。

同时,气血的运行则朝夕来往,不离于四肢八溪的部位。

所以当人睡眠时,血归藏于肝,肝得血而濡养于目,则能视物;足得血之濡养,就能行走;手掌得血之濡,就能握物;手指得血之濡养就能拿取。

如果刚刚睡醒就外出受风,血液的循环就要凝滞,凝于肌肤的,发生痹证;凝于经脉的,发生气血运行的滞涩;凝于足部的,该部发生厥冷。

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气血运行的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所以造成痹厥等症。

全身有大谷十二处,小溪三百五十四处,这里面减除了十二脏腑各自的逾穴数目。

这些都是卫气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客居之所。

治病时,可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石,以祛除邪气。

中医研发看眼睛的诊断。

不管是什么人种都是同样的方法。

正中间的瞳孔是黑色的,黑色主肾,所以看瞳孔是看肾脏。

中医鬼才倪海厦讲人体五脏六腑运行规律,精妙处让人拍案叫绝

中医鬼才倪海厦讲人体五脏六腑运行规律,精妙处让人拍案叫绝

中医鬼才倪海厦讲人体五脏六腑运行规律,精妙处让人拍案叫绝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

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

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

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水就有阳水跟阴水。

如果我们讲脏的话,就是阴,腑的话就是阳,所以肾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代号有他的意义,我先用个例子你听。

为什么我们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跳产生热,西方医学不是这样子。

一看,你瓣膜闭锁不全,你有心律不整,你有心肌梗塞,动脉血管硬化,西医都是看到结构上的问题,也就是只看到外形。

所以西医定的病名都是形,他没有神。

好像讲得很详细,但只有形,没有神。

就是因为心脏不断的搏动,一天大概十万次以上,你想想看心脏不断跳,热不热?既然热的话,我们没办法讲,只好用“火”来代替,对不对?所以体温的来源,来自心脏,因为心脏不断的搏动,全身上下,就是心脏不断地跳动,西医只知道后面,不知到前面,体温华氏98但体温怎么来的不知道,它是由心脏来的。

小肠在这边,小肠是阳火,因为是消化系统,食物到胃里面,到小肠里面,小肠把食物消化掉。

为什么把小肠也定为火呢?因心脏跟小肠是表里,像这种关系我们叫表里关系。

中医讲表,讲的是腑,讲里的时候,指的是脏。

心脏和小肠通通被定义成火,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心脏产生的热,按照道理,热应该是往上走的,你没有听过冷气球,只有听过热气球上升吧!所以,热本生的性是往上升的,那光上升不行,每天都会过热,一发高烧就走人啦。

脑袋烧坏掉了!所以,制造了肺,肺是金,在阴阳五行里面呢,火是克金的,而两个相互制衡。

肺好像天空一样,天上都是寒冷的嘛。

把心当成引擎的话,肺就是水箱,肺如果只有呼吸,那就太简单了!你要有肺跟心脏有制衡的观念,正常肺的功能,肺会让热往下走,练气的人让气往下走,丹田是小肠的募穴,让气就往下走。

因此小肠的温度,就变得非常的热。

倪海厦讲天干地支和脏腑的关系

倪海厦讲天干地支和脏腑的关系

倪海厦讲天干地支和脏腑的关系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主要的有两个。

心包就癸,三焦就是壬。

天干主要用的五行属性,木火土金水有阴阳两种属性,脏是收藏的意思,属阴属里(肝、心、脾、肺、肾)。

府是消化系统,属阳属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心和小肠都属火,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

中医学是物理医学注重速度、温度、时间、压力,心脏不断的输送热量给小肠,小肠利用热量不断的蒸发气化大肠的水分,大肠和肺相互表里,被蒸发气化的津液,回到肺脏。

大肠里的残渣排除来,就是粪便,所以要24小时排泄一次,才是正常人的体质。

膀胱在小肠的前面,肾脏里液体不断流入膀胱,这些液体在肾脏里第一次气化,在膀胱里第二次气化,当这些被气化后,干净的水,输送的肝脏,叫水生木,污浊的水累积到400cc的时候,就会排小便。

膀胱里很热,才能速度、力量和压力,把尿液拍出来。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利用十二经纳地支歌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治病、检验治疗效果。

讨论的是时间和时机。

心是红色,肺是白色,肺比心脏大很多,很多白色加一点红色,所以手掌是很红色的。

心脏的血来自肝脏,肝脏是血源的提供者,凌晨1-3点,是肝脏最忙的时候,要把全身的毒素代谢掉,然后把血液提供给心脏,如果肝脏是正常的,提供的血液的质还是量都是好的。

如果肝硬化或肿瘤,有东西在里面就是(实),里面没有东西的时候就是(虚)。

如果有东西在里面,肝脏里的空间就小了,但是进去的血量是一样的,流进去没有空间待不住,马上就出来了,毒素不能完全代谢掉,红色大量增加,白色还一样,所以手掌的颜色慢慢就暗了,肝脏病人的手都是暗红的。

如果这段时间不能好好睡觉,就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食物吃进去,消化吸收需要24小时,所以每天大肠经当令的5-7点要排便,不能正常排便的人就健康人。

倪海厦讲肚脐四周分属脏腑

倪海厦讲肚脐四周分属脏腑

倪海厦讲肚脐四周分属脏腑倪海厦讲伤寒论:六九: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七十: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六九条的发汗发太多的,一定是麻黄汤,麻黄汤把胸腔的水都发汗发掉了,并使肚脐下面,下焦的水往上冲,冲上来的力量太大的时候,病人就感觉到心下悸,为什么叉手自冒心?就是很难过想压下去,所以就是心下悸,按着就比较舒服。

六九条和七十条,这两条都是发汗以后,但是发汗的力量不一样,六九条是麻黄汤发汗以后,胸阳没了,所以感觉到心下悸,七十条是桂枝汤发汗发太多,肠胃的津液没了,水不够,肚脐的地方就开始跳,就准备发奔豚了。

中医的心下悸,并不是临床上看到的心脏在慌,而是「中脘」的地方在跳动,因为天阳在上面干掉了,把水硬往上吸,所以梗在「中脘」的地方,这时候「桂枝甘草汤」。

诸位要有一个概念,肚脐中间属脾,肚脐上方属肾,肚脐以下属心,肚脐左边属肝,肚脐右边属肺;举例来说,如果肚脐上方有动悸,就要从肾脏下手去治疗;其它依此类推。

倪海厦讲金匮要略:肝癌肝硬化病例,在介绍腹诊之前,先跟大家讲个概念,哦,肚脐在这边,哦,这是一个,有时难经写错的地方,或者说临症上要看一下,有的时候我们说脐左脐右,到底是病人的右手还是医生的右手,我们如果以卦来看,易经的卦来看,东方甲乙木在这边,火在上边,所以脾土在中间这没有问题的,肚脐是脾土,哦,心在右边,哦,水在下边,所以如果是脐右边的动悸,悸动,对医生来说是你的左手,对病人来说是病人的右手,按照木,哦,走的方向是这样的啊,肚脐,哦,木,火,箭头是这样子的,土,金,水,哦,走的方向是这样的,在脐右的动悸就是肝脏,脐上的动悸是心脏,脐本身是脾脏,脐左的动悸是肺,脐下的动悸是肾脏,这是动悸,我们从动悸上检查,那这是易经的卦,跟难经里讲,这边是东,哦,难经里写这个肝右脐左有动悸,这个不要去争议它,按照易经的卦来说我们是对的,那个明天我们这个肝病人要来复诊,我就压他一下给你看,他会惨叫一下,为了证明我们是对了,看看他是脐右边还是脐左边惨叫一下,为了医学么牺牲奉献,不会死的,你放心啊。

倪海厦:五脏五行平衡调理妙法

倪海厦:五脏五行平衡调理妙法

倪海厦:五脏五⾏平衡调理妙法
倪海厦,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称中医⿁才,他对传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解读堪称精妙⼜浅显易懂!
倪师认为,⼈体的健康常态,应该是五脏六腑要保持平衡状态,五⾏相⽣相克,五脏相互制衡,任何⼀个脏腑过强或过弱都是⾝体的⼀种病态表现。

⾝体如此,万事万物的⽣存之道亦如此,也要阴阳平衡才得于⽣存。

⽐如美国是当今社会最为强⼤的国家,那也需要象俄罗斯或中国这样强⼤的国家来制衡。

相互制约之间的平衡,是世界各国健康发展的前提。

中医五⾏⽣克平衡理论如图所⽰:
我们假设肝脏长了肿瘤,本来不该有的东西现在有了,这就是实症。

西医的思维就是去处理肝脏肿瘤的问题,想⽅设法把它拿掉。

到头来就是癌细胞扩散或者是并发症发⽣。

中医不这样处理,中医会研究发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肿瘤的产⽣。

因为脏腑间是相互关联的。

根据五⾏⽣克理论,既然肝出了问题,为何其它脏腑不去平衡肝脏呢?很显然,是相互⽣克的脏腑同时也发⽣了问题。

那要怎么处理呢?肺⾦克肝⽊,所以补肺强肺是正常思维,那如何补肺呢?很显然脾⼟⽣肺⾦,所以先补脾胃似乎是必经之路。

但这样做收效甚微。

倪师认为,要去除肝⽊的实症(别去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肝癌),⾸先要补肾脏,因为肾⽔能克制⼼⽕,⼼⽕被制压,肝⽊就急了(⽊⽣⽕嘛),就拼命丢⽊头去燃⽕,这样就起到了去肝⽊实症的效果。

⼤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同理可推其它脏腑失衡时处理⽅法。

关注‘感悟黄帝内经’,领悟倪师的肺腑之⾔!。

倪海厦《八纲辨证》

倪海厦《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一、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1、寒:也分表寒和里寒,表寒:别人出汗你不出汗表面毛孔遇寒收宿至使汗腺闭塞。

里寒:手脚冰凉(心脏热熊受寒导致热能送达不到手脚末梢血管),脸色发白(发红为热症)!里寒表现为口渴但不想喝水,想喝也是喝热水或温水!(乳癌和红斑狼疮都是奶水逆流造成的)口渴小便又多为消渴为糖尿病!(寒热不同处方不同),说明病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缺水导致代谢物质浓度上升,然而拼命的喝水确小便又多导致水喝不到血液循环中去!糖尿病人吃降血糖药烧燃西医认为过多的糖分,烧完留下的渣就沉积在脚至使双腿麻木溃烂!腿麻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就可以了。

2、热:分为表热与里热表热里热:表现口渴并且想喝冰水3、阴、阳阴:有形体的物质即为阴!阳:无形的东西如力量为阳阳是热,阴是冷。

阳是神、是力。

阴是形、是体。

神形无病,则阳可畅流无阻。

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诊断肺----寅 3点。

膀胱----申15点大肠—--卯肾----酉17胃----辰心包----戌19脾----巳三焦----亥21心----午胆----子23小肠----未肝----丑1点大肠癌:问诊患者:1、热不热?2、大便有没有带血,大肠癌会便秘而排不出!如大便是带鲜血为痔疮,大便以后才排血出来是内痔、大便擦干带血为外痔,大便与血混在一起且排便次数多则是大肠炎!脑瘤症状:头部每天同一部位压力大,痛!由于阳不入阴热阳在外进不去至使头部会是热的!用药则是用去阳的药去热!用攻坚的药把阴实排出!3、4、虚实虚:放松的时候为虚,实:握紧拳头为实,持续的发生为实症正常人是可以虚实自如!病态就要么是实要么是虚不能虚实切换自如!肝癌:太累持续的每天晚上1点到3点准时醒来!肿瘤就是阴实症,乳房有硬块并且硬块处是热的就是阳不入阴的阴实症!乳头内陷为阴实症:要持续的痛并且痛疼点是热的为癌症痍脏炎和痍脏癌的判断:炎症表现为痛但部位不热,癌症表现为即痛又上半身盗汗!即是阳不入阴,每天都有盗汗的人就是癌症,还有睡眠睡不好!女人月经很重要!内脏的痛会非常的痛任何东西少量的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多量持续就是过量了就会产生病变寸口脉的阴阳诊断法寸为阳,尺为阴。

五脏受风症状-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四十二篇风论(42.3)

五脏受风症状-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四十二篇风论(42.3)

五脏受风症状-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四⼗⼆篇风论(42.3)讲眉的这个周围都是⽩⾊的。

第三节五脏受风症状(肝、⼼、脾、肺、肾)357页,五脏脉,五脏的风呢,就受到风的话,症状都不⼀样,那如何做诊断呢,你可以告诉⼀下,他主要的症状是什么?岐伯就开始说了,肺中风,中了风寒,“多汗恶风”,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从这⾥出来的,病⼈呢,如果肺中到风,病⼈就会发汗,⽪肤⽑孔松开来,怕风吹,风吹的很难过。

⾊(⽩并)这个字我查不到,很奇怪啊,这个是,意思是说颜⾊⽐较偏⽩,常常会咳,常常会短⽓。

⽩天呢,还⽐较好⼀点,到了黄昏的时候严重。

这个“诊在眉上,其⾊⽩。

”眉⽑上⾯,印堂的地⽅是⽩⾊的。

我们这个,你如果光看这个,你不晓得在哪个位置上,我告诉你是哪个位置上,我常常看到,所以我知道,⽂字没办法表达,⽂字没办法表达。

这个是眼睛,你怎么知道他是肺风?出汗恶风,很简单,这是眉⽑,这个,我们讲眉上,就是眉的下⽅,都整个是⽩⾊的,不是在讲印堂上⾯,讲眉的这个周围,在这边,你看到眉了,⽩⾊,眉的上⾯都是⽩⾊的。

这个眉,眼睛的,我们的眉⽑,这个眉是落在肺上⾯,头发的光泽亮丽是肾脏在管,所以发为⾎余,肾⽓在上⾯,头发的⽣长,是肝脏在管,所以这个,如果我们需要头发长得很⼜要它⿊亮,这是肝肾,我们都要去顾它。

你如果只顾肝,它长的⽩⾊还是⽩⾊,你如果把肝肾都顾好,长了变成⿊⾊。

所以年龄⼤的⼈,到了七⼋⼗岁,⽩的,那你给他⼀吃药,或者怎么样⼦,或者他没有吃药,⾝体很好,到了九⼗岁,突然变成⿊⾊,有没有?他⼀定吃了什么东西,好东西,就偷偷去观察他,他不告诉你,你去跟踪他,看他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变⿊⾊?对不对?那眉⽑都是这个肝肾管,眉⽑是肺脏在管,所以你把眉⽑剃了,不长出来了,头发长出来,眉⽑剔了长不出来。

所以那个你去纹眉,把眉⽑剃了再纹眉,不然的话,眉⽑就没有了,那我们中国⼈知道寿眉,长寿,寿眉,我们眉⽑会长得很长,年龄到了七⼋⼗岁以后,眉⽑开始长,眉⽑长长,⽿朵⾥⾯长⽑出来,都是长寿,代表肾⽓⾮常的旺,因为肾是阳嘛,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

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化五气,治病法则,阴阳调和

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化五气,治病法则,阴阳调和

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五脏化五气,治病法则,阴阳调和跟随倪海厦老师一起,学习《黄帝内经》,学习古人不生病的智慧。

空闲时间多的,可以视频对照着文字一起学,空闲时间少的,就看文字内容,几分钟也就看完了。

今天的内容尽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再学习,可能到第二天,积累了更多,更加的不想学习了。

学习贵在坚持,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

我们看阳胜则热,33页后一个字,然后翻过来34页,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所谓重就是很严重到了极限的时候,反而会产寒症,他会回头的,不会说无限量一直到底的,不会,那无限量到底的时候,人寒症,到时候你去看那个病人的时候呢,全身结满冰的时候,没有这种事情的,不会全身都是冰块这样子,那是当然被冻到了,那是在野外才会,那个在山里面才会,否则的话不会,重到阴到极限的时候就会产生热症,重热则寒。

寒呢,太冷了会伤到形,所以这个形呢有两种,一种是极瘦的人,一种是极胖的人,你千万不是说老师胖子嘛,对,没错,胖子绝大多数呢都是热症,但是也有寒症,也有寒症,因为太胖了嘛。

那热伤气,气伤痛,气受到伤的时候,就会产生痛症,所以如果有痛,就是气通不过去了。

那形呢,受到伤,我们所谓这个气和形,形受到伤的时候,病人就会肿起来,比如说我们运动脚扭伤了,脚踝如果肿起来,就是形伤了,那又肿又痛呢就是形气都伤。

那气会痛,如果我们扎针,扎完针呢他痛去掉了,代表气通了,可是形还肿在那边对不对,要两三天才会消。

所以说我们人呢如果先痛后肿者的,就是气先伤,后来伤到形,气伤到,伤到形了,那如果先肿而后痛者,是形伤到气,那至于气伤形,形伤气,我们治症没有说区分那么多,因为《黄帝内经》嘛他要把它解释得很详细,这个病因怎么来的,病因怎么来的。

我们所有的风症,风太过的时候,就会产生动症,风太过。

热胜则肿,人会肿起来都是热太盛,燥盛则干,太燥了,寒胜则浮,浮就是颜色很淡,颜色很淡,清淡,表面上看起来颜色就很淡黄,很淡,这个是寒,清清淡淡的,湿胜则濡泻,湿太盛的话大便就会有洞泻的现象。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一0五)第十篇·五脏生成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一0五)第十篇·五脏生成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一0五)第十篇·五脏生成【原文】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原文解释】各条脉络,都属于目,而诸髓都属于脑,诸筋都属于骨节,诸血都属于心,诸气都属于肺。

同时,气血的运行则朝夕来往,不离于四肢八溪的部位。

“诸脉者,皆属于目”从这个地方,中医看眼睛的诊断。

眼睛正中间的瞳孔一定是黑色,主肾,肾属水,要把水固住得靠土,所以,瞳孔外面的一圈是脾脏,脾脏属土,要让土不流失,得靠树木,所以,瞳孔外面的第二圈就是属肝,树木要疏,得靠金,所以,眼白的地方就是属于肺,眼白越多的人越笨,眼白越少的人越聪明。

我们怎么知道他有病,眼袋的地方是属于脾,因为承泣,四白都在这个地方。

中间的瞳孔就是肾脏,肾是阴脏,阴和阳本身就是相通的,阳可以去叫阴,所以,我们常常用一根蜡烛去照瞳孔,瞳孔马上就缩小,代表阳在里面。

用手电筒照瞳孔,瞳孔很大,没有反应,那就是肾阳没有了。

这里有一个比例,如树太少了,土会流失,树太多了,也不行,脾脏的位置占三分之一,肝脏的位置占三分之二,瞳孔要小,瞳孔越小智慧越高,因为他越集中,越能够收藏,肾是主藏,如果瞳孔很大,那就不能收藏。

那要让瞳孔变小,肾脏能够潜藏阳的时候,就需要脾脏,脾脏把肾脏固护住,让肾脏缩小,这都眼诊的治证和诊断。

做为一名中医,一定要会看,如果两只手都没有的人,脉也摸不到,再加上又是哑巴,问也问不出什么,所以,中医有很多种方法,每一样都要会一点。

心脏的部分,就是内眦的地方,血脉就在这里,睛明这边就是心脏,所以,从眼睛就可以看到五脏。

所以,“诸脉者,皆属于目”,每一天脉络都是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骨里面的髓,通通是属于脑部,都是脑部在管;“诸筋者,皆属于节”,筋都是长在关节的旁边,所以各条筋都是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血都是属于心,血都是心在管;“诸气者,皆属于肺”所有的气都是属于肺在管;气血的运行则朝夕来往,不离于四肢八溪的部位。

倪海厦的五脏排毒法

倪海厦的五脏排毒法

倪海厦的五脏排毒法倪海厦教授的五脏排毒方法是什么呢,可以来看看他的五脏逼毒法视频,接下来,小编还和大家分享倪海厦先生授课五脏排毒法的笔记,简单易行,不费时间与金钱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倪海厦五脏逼毒法视频倪海厦五脏排毒法的笔记1、肝经走向(7-00:00:26)半夜十一点到一点胆经气血流注时间。

气血到第四个趾头的趾甲旁胆经的井穴后,时间正好是晚上一点。

一点以后,这个气会从脚的下方过来,到肝经的第一个穴道。

临床上看,很多人这里痛。

我们就知道,胆经跟肝经都是经,经是大的,小的是络,从下面这一边过来转到肝经。

从一点钟以后,就进入肝经了。

半夜一点到三点是肝经,我们介绍针灸的时候,从开始手太阴肺经开始是早上三点到五点,五点到七点走大肠经,七点到九点胃经,一路回到肝经。

我们是按照气血流注,一天二十四小时,一个周天做针灸的起始。

诸位可以看,按照时间发胆结石痛的时候,都是十一点半,十二点时发。

像吸血鬼一样,每天半夜十二点来。

你不需要大蒜,你只要把他的胆结石拿掉,就不会再痛醒过来了。

所以,一般胆有病的人,这二个小时最难过。

每次发病都是在这二个小时中间。

当你发现时症的时候,而这个时症,他表现出来的不见得是胆结石,可能是气喘、头痛、肚子痛、胃痛,后项痛,恶心,诸如此类,可是病因都是胆结石,或胆的问题。

因为它是在这个时间发生的,就去针胆经的俞穴,荣穴也可以。

扎俞穴是《针灸甲乙经》说的,当进入一点钟以后,气血就回流肝经的穴道。

对中医的肝脏,我们先下定义,在《黄帝内经》会讲得更多。

中医的观念认为肝是青色的,我们有五行对五色,木火土金水。

对这五色来说,青赤黄白黑这五色,会用在很多地方,包括诊断,包括治疗,包括以后我们选取穴道及药物都有关系,从头到尾都在讲这五色。

而肝是青色,因为木属性是青色,就像外面的树木一样。

所有青色的营养都应该要停在肝里面。

所有的脏,脏的定义是藏,脏就等于藏,藏起来的意思。

若现在肝的营养,青色的营养跑到脸上,就表示肝有问题。

倪海厦的绝技——五行生克辩证法,有点烧脑,但很实用

倪海厦的绝技——五行生克辩证法,有点烧脑,但很实用

倪海厦的绝技——五行生克辩证法,有点烧脑,但很实用这是我在看梁冬对话倪海夏第4讲里面的内容。

当然这一讲倪海厦老师主要是在讲各种癌症它的发病原因,倪师又一次强调了掌握“中医健康标准”,也就是“六大原则”的重要性,然后梁冬就问倪师:“那,哪六大原则呢?”倪海厦说,第一个就是睡眠,就是我们要每天晚上睡觉,要能够通宵睡觉。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倪师说,只是一个睡眠呢,就要很多的脏腑协调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睡眠的动作。

因为我们睡觉的时间一般是晚上的11点到早上的5点之间,倪海厦也一直强调这段时间是一定要睡觉的。

我们看,这六个小时实际上是三个时辰,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三个时辰分别是胆经、肝经、肺经在管。

因为心主藏神,肝藏魂,肺藏魄,所以睡眠其实跟心脏也有很大关系。

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呢,倪师就说的,心脏功能好不好跟睡眠关系很大,但是反而是肾脏有问题的时候,比如尿毒症病人、肾脏肿瘤的病人,它第一个要影响到心脏。

那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医的五行相克原则。

五行理论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中,相生是生理情况下的变化顺序,相克是病理情况下的变化顺序。

肾脏属水,当肾脏有问题的时候,水要克火,那火就是心脏,所以当我们的肾脏出现病变的时候,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脏,而心脏一旦出现问题,人就会出现失眠。

那此时呢,这个患者失眠的根本原因是来自肾脏而不是心脏。

那接下来倪海厦讲到,我们动手治疗应该怎么治?此处有一点绕,大家要好好去理解。

我们动手治疗呢是治疗心脏,而不是肾脏,为什么?这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患者肾脏出现了问题,然后影响到了心脏就会导致失眠,这时我们治疗的话是治疗心脏的,因为水能克火,此时我们如果把心脏保护的很好的话,用倪海厦的话说,这时候你肾脏功能再坏,它也就停在这个阶段,不会恶化。

那这就是中医的一个观念,疾病的传变会沿着五行相克的顺序进行。

那如果我们要治疗肾脏病的话要怎么治呢?倪海厦又说到了另一个原则,说此时要“泻南补北”。

五味均衡.五脏五病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气篇(23.1)

五味均衡.五脏五病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气篇(23.1)

五味均衡.五脏五病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气篇(23.1)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气篇第一节五味均衡、五脏五病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气篇”,在明确的分析五种气的变化。

第一段呢,食物的选择,所谓五味,大家都慢慢熟起来了,酸入肝、心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个五个味对五脏的时候,意思是叫你适量,不及不可以,太过,不可以,平均的吸收。

你不能从早到晚都在吃酸的,从早到晚都在吃甜的,每天都在吃甜的,什么都不吃,就吃甜的,这是不行的,太过了都不好,要合并、均匀的摄取。

那对饥饱的定义,我们中医认为七八分饱就好了,不要吃得太撑,太撑的话,太过的话会产生热,毛病不是很好。

那五脏器有病的时候,就是讲器有病,器有病的时候,五气所病,心为噫。

肺为咳。

肝为语。

脾为呑。

肾为欠,为嚏,这个意思就是病人会讲嗯,嗯,常常会发出这个声音。

那咳嗽,都知道了。

语就是会自言自语,就是重复讲话,那病人有吞的动作,吞口水,吞东西的动作。

肾气有问题的时候,就是欠,有嚏。

那腹呢?像胃为气逆,为哕,会打嗝,会恐惧,眼睛会瞪得很大。

一个人恐惧的时候,你看眼神就可以看得出来,眼睛瞪得很大。

大小肠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下痢,拉肚子。

下焦气满溢的时候为水,因为三焦是水道,三焦就是气的所在。

我们的脏器跟腹器能够交接,就是靠三焦系统来交接,三焦系统里面都是中气、热气。

如果是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气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积水的现象。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这个不利就是堵住了,排不出来。

所以,东西堵到了可能有结石,有石头在里面堵到了。

还有呢?小便无法控制它,就是虚症了,就是寒症了,就会遗尿。

胆气出现问题的时候,病人会发怒,这个是脏的气有病的时候。

好,那五经所病。

所谓“五经所病”呢,中医的观点认为说,如果你其中一个,这五个脏器,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有一个脏器虚,一虚的时候,其它的脏器就去,因为它正常是均衡的状态之下,很平衡的生存在这边。

一个脏器一虚,其它的脏器就会并过去,叫做经气会并过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海厦:学中医必修课: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余。

“正气”无所谓有余,更不存在什么“传”和“侮”的问题。

所谓气有余,是指的邪气,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偏胜情况。

即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素问。

通平虚实论》既属邪气偏胜,它必然影响其它器官。

人体脏腑之间,中医学强调“亢害”“承制”。

因此在肝气有余时,肺脾两脏必然与肝脏互为影响,这就是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以及肝木本身,必然受脾肺两脏影响的原因。

肝气有余时如此,其余四脏有余时,也是如此,可以类推。

1、传脾:
即在肝气有余时,其邪气首先传变至脾,而使脾气失常。

如肝旺时,常常继发脾运化失调的表现,如腕胀呕恶等。

2、侮肺:
即在肝气有余时,其邪气影响到肺,使肺气失常,如肝旺时,有时出现肺气治节肃降失调表现,如胸闷气短,咳喘,汗出,便频等。

因此对肝气有余的患者,不仅要考虑治疗肝的本身,还必须考虑
助脾和益肺,以加强脾和肺的正常功能,使肝不能传侮,治疗于未病之先,以及加强肺脾对肝的制约。

从而有利于肝木本身的治疗。

如逍遥散之用茯苓,白术,生姜;用于健脾,以及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补脾气、肺气,补气行血,即其范例。

(二)肝气不足,则肺乘脾侮
所言不足,并不是邪气不足,邪无所谓不足,邪愈是不足愈好,此所谓不足,是指正气不足,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精气不足的情况。

《素问-通平虚实论》所言:“精气夺则虚”既属正虚。

必然容易受到其它四脏的影响。

由于人体脏腑之间,亢害承制的关系,因此在肝气不足时,肺脾两脏,也必然与肝木之间互为影响。

肝气不足时如此,其余四脏不足时,也是如此。

可以类推。

1、肺乘:
即肝气不足时,肺肝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肺之邪气偏胜的情况。

如肝虚时,常同时出现咳喘,盗汗,鼻衄,大便秘结等肺燥现象。

2、脾侮:
是脾受到欺侮,即肝气不足时,肝脾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的脾之邪气偏胜的情况,如肝虚时,也常常同时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

由上可知,对肝气不足患者,分析和治疗,不仅要考虑肝的本身,也要考虑到肺和脾,以恢复脾肺的正常职能,使肺脾气安,治疗于未病之先,减少对肝的不利影响,而有利于肝病的治疗。

如方剂:一贯煎,用沙参,麦冬;方剂温胆汤,用枳实,竹茹等,即其范例。

二、心小肠病
心所胜者为肺,所不胜者为肾,故心气有余,则传肺侮肾。

心脏有病,必须同时考虑肺肾二脏。

(一)心气有余时,传肺侮肾
1、传肺:
心气有余,邪气首先传变至肺,使肺气失常。

如心悸、心慌,脉
结代者,常合并咳喘。

2、侮肾:
是心气有余时,其邪气影响肾,使肾气失常。

如心悸、心慌、脉结代者,常合并症见小便不利、浮肿。

因而对心气有余患者治疗分析时,要同时考虑肺肾二脏。

如酸枣仁汤之用知母、茯苓,属此范例。

(二)心气不足,则肾乘肺侮
1、肾乘:心气不足时:心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见肾气失常的情况。

如心虚心悸怔忡患者,可合并小便少。

2、肺侮:是心气不足时,心肺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肺气失常的情况。

如心虚心悸怔忡者,可合并咳喘,甚至咯血。

因而治疗心气不足者,应同时考虑肺肾二脏。

如补心丹之用茯苓,归脾汤之用黄芪、人参,均其范例。

三、脾胃病
脾所胜者为肾,所不胜者为肝,因此,凡属脾胃病,除要治脾胃之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肾和肝的问题。

(一)脾气有余,则传肾侮肝
1、传肾:
是在脾气有余时,邪气首先传变至肾,而使肾气失常。

如脾胃湿热呕吐,常常继发尿少。

过食辛辣,常常引起梦遗滑精;
2、侮肝:
脾气有余时,邪气亦可影响到肝,如暴食暴饮伤胃,常常继发胁肋胀满。

严重吐泻时,可引起痉挛拘急,胃不和则寐不安。

因而对脾气有余患者,在治疗上不仅治疗脾胃,同时还要考虑治肝和肾,以加强肝肾正常功能,及对脾胃的制约,而有利于脾胃的治疗。

如胃苓汤中,平胃散与五苓散同用,越鞠丸、保和丸之用川芎、香附、均属范例。

(二)脾气不足,则肝乘肾侮
1、肝乘:
即脾气不足时,肝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肝气偏胜是情况。

如脾气虚时,常常合并胸胁满痛或失眠;
2、肾侮:
即脾气不足时,肾脾之间关系被破坏,出现肾气偏胜的情况。

如脾虚时,常出现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因此对脾气不足患者,在分析和治疗上,不仅要治脾胃,同时要考虑治疗肝肾二脏。

如疏肝、利湿等,以加强肝肾正常功能,治疗于未病之先,以减少对脾病的不利影响,使脾病早愈。

如香砂六君子汤之用香砂、茯苓等均属其例。

四、肺大肠病
肺所胜者为肝,所不胜者为心,故肺气有余则传肝侮心。

肺有病必须同时考虑心肝。

(一)肺气有余,传肝侮心
1、传肝:
在肺气有余时,其邪气首先传肝,使肝气失常。

如肺热咳喘患者,一般均合并失眠或胸胁满痛,严重者,可以出现抽搐。

2、侮心:
是肺气有余时,其邪气传变至心,使心气失常。

如肺热咳喘者,一般均有心跳,或合并咳血,严重者,可出现邪入心包、神昏谵语。

因而在肺病治疗上,必须同时考虑心肝二脏。

如清燥救肺汤之用阿胶,竹叶石膏汤之用竹叶、麦冬,均属范例。

(二)肺气不足,则心乘肝侮
1、心乘:
是肺气不足时,心肺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心气失常的情况。

如肺虚自汗患者,常同时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2、肝侮:
是肺气不足时,肺肝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肝气失常的情况。

如肺虚咯血患者,常同时失眠、易惊,不能自制等症状。

因而在肺脏病分析治疗上,还要同时考虑心肝二脏的治疗。

如补中益气汤之用柴胡、当归,补肺阿胶汤之用阿胶,均属范例。

五、肾膀胱病
肾所胜者为心,叫水克火,但火生土,所不胜者为脾,叫土克水,是为五行生克关系,肾有病必须同时考虑心脾。

(一)肾气有余,则传心侮脾
1、传心:
即在肾气有余时,其邪气传变至心,从而使心气失常,例如肾病小便不利,浮肿,常常因水气凌心,而出现心悸,心慌,甚至继发神识昏迷;
2、侮脾:
在肾气有余时,其邪气亦可影响到脾,例如小便不利时,出现消渴,呕恶。

对肾气有余患者,在病机分析时,不仅要考虑肾,而且也必须首先考虑心脾,在治疗上不仅只治肾,而且也要治脾,以加强心脾的正常作用,从而更有利于肾本身的治疗。

如方剂八正散之用栀子,木通,方剂五苓散之用白术即其范例。

(二)肾气不足,则脾乘心侮
1、脾乘:
即肾气不足时,脾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脾气偏胜情况,例如肾虚消渴,而出现之消谷善饥;
2、心侮:
即肾气不足时,心肾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心气偏胜的情况。

如肾虚遗精常常合并心悸怔忡。

对肾气不足患者,在分析和治疗上,不仅要考虑治肾,而且也必须同时考心脾二脏。

如方剂,六味地黄汤之用山药,麦味地黄汤之用麦冬,五味子,桂附地黄汤之用桂附等,均其范例,气有余者其所传,所侮之脏腑病变,均多属虚证;而气不足者,其来乘,来侮之脏腑病变则多属实证,或虚中挟实。

临症表现可以完全相同,但在治疗上,选方用药加减上,可以完全不同,这里是指被乘,被侮或来乘来侮之脏腑,是指已有临床表现者而言。

如尚未出现症状,而纯系预防传侮,或作为配合本脏治疗时,则被传,被侮之脏腑,一般则以增强其正常作用为主。

来乘,来侮之脏腑,一般则以清平或安养,使不致偏胜成邪为主。

应该说的是,即在清平之时,应注意到清而不伤,平而不害,最好是在养的基楚上进行,绝对不能因补此而伤彼。

至于乘侮关系,亦不必机械的对待,总精神是说明人体五脏相关,不能孤立看待某脏器,要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综合考虑,杜渐防微,这样才能较妥善地处理疾病。

脏病邪实的:按五行生克相传;脏病正虚的:一般不会传给它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