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法 突出四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教法突出四变
初三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针对性、可读性极强的课程。品德教师只有博采众长,转变观点,改进教法,才能抓住成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品德方向。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变单一考核目标为综合考核目标
为适宜素质教育需要,必须转变过去的一卷定优劣的作法。在思想品德课学业成绩的评定中,我开始试行知、情、行统一评定的总目标,并确定三级考核目标,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为一级考核目标;与此相联系的学风、学习态度、德育大纲和社会实践的要求为二级考核目标;二级考核目标下,对学生提出知、情、行方面的具体要求,构成三级考核目标。在考核中力求做到三个“结合”:①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考核和学风、学习态度的考核相结合;②教材中的认识要求和德育大纲、社会实践与品德课直接相关的要求相结合;③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灵活性相结合。这样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发挥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才。
二、变灌为导
变教师是中心为学生做主人,变教授为主为自学为主,变注入为辅导,使学生肯学、会学。如果我们仍采用满堂灌的教法,照本宣科,罗列条条,肯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一改过去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现
实问题,力求做到:一是铺设疑问产生的土壤,让学生预习教材,反复钻研教学内容;二是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析疑,挖掘疑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倡学生独立地钻研教材和思考,然后开展讨论,以求解决;四是教师巧施良策,授予方法,以求解疑明理,教师的“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就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适应了当前我市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变一人谈为大家谈
根据思想品德课针对性强的特点,在启发学生围绕热点问题深思的前提下,组织开展课堂讨论。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点拨,但不急于下结论。比如:有的同学在讨论中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赚钱而拼搏。现在社会上没有真正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人。”有的学生附和说:“人生二字,不捞钱能吃好穿好吗?”对此当即有人发言反驳:“我不想多说,只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孔繁森走了,没有豪言壮语,他只留下两件遗物:一是仅有的存款8.6元;二是他去世前四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地区经济的12条建议的绝笔……’”还有的学生举例道:“山东省临沂市罗庄镇沈泉村的王廷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办起了瓷厂,拥有数百万元财产。他富了,但没有忘记家乡。1986年9月王廷江把自己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得来的420万元固定资产和180万元流动资金捐献给村集体,发誓和全村人走共同富裕之路。他常说:‘一个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幸福。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
不能只为钱活着,重要的是要干一番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业。’……王廷江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江总书记的赞扬。”当讨论达到高潮、双方争执不下时,老师及时加以引导,点出争论的要害,讨论暂时告一段落。然后让学生围绕争论的问题再学习、再思考,使学生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交单一渠道为多渠道的社会教育体系
根据思想品德课要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历史地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一是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密切配合;二是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同课外教育相结合,如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查附近工厂、农村、家庭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的巨大变化;参加各种公益劳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等。请进校园举办报告会,请本地区的先进模范人物做事迹报告,请法制人员做法制报告课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维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