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棘皮动物
笔石的概念
笔石的概念笔石,又称铁母,是一类生物化石,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类群,俗称海榧子。
笔石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是海底底层的生物,约生活于4.45亿到2.58亿年前的寒武纪至二叠纪时期。
笔石的化石可以发现在世界各地,其中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比较著名。
在古代,笔石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生物,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多以至于人们只能以数量来形容其存在。
笔石的体型与形状十分独特,它有一个长圆锥形的身体,在锥形腹面上有一条中央的肛门脊(anal sulcus)。
笔石的背面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口盘,用于进食。
笔石体表沟壑纵横交错,形成线状或额状的体表花纹,这种个体之间形态各异的特征,大大方便科学家产生了学名的称呼方法。
笔石下部通常有一个针形的根,可以用以附着在海底或岩石上。
和其它棘皮动物的种类一样,笔石的身体还覆有棘、刺、管道、板等多种器官结构,用于保护其自身不受外界伤害。
当它面临危险或受到威胁时,可以将身体卷曲起来,形成一个球状或扁平的盾牌,用于抵御外部攻击。
因此人们还称之为卷扁体动物。
笔石的化石记录了古生物学的诸多问题,如早期的生态系统复杂度、进化起源等。
同时,它也是研究古地理学、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等方面非常重要的资料,可用于重建古海洋生物群落,推断古海洋环境的变迁,探究古生物的系统分类等。
因此,笔石的研究对于揭示地球生命演化、环境演变、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笔石已经灭绝,但其化石在今天还有一定的价值,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很大的用处。
此外,笔石的化石还吸引了很多收藏家的关注,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笔石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早期的地球上。
它们的独特形态和特征帮助科学家研究了许多古生物学的问题,对于揭示地球环境演变、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受到了收藏家的喜爱与关注。
棘皮动物门
第一节 棘皮动物的基本特征
一、主要特征 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中身体为辐射对称,且大多数为
五辐射对称。但次生形成的,是由两侧对称体的幼虫发展 而来 棘皮动物的次生体腔发达,是由体腔囊有称肠腔囊发育形 成,即在原肠胚期,于原肠的背侧凸出成对的囊,以后囊 脱落形成中胚层。发育成体腔。 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上皮为单层细胞,真皮包括结缔 组织、肌肉组织及中胚层形成的肉骨骼,真皮内面为体腔 上皮。内骨骼有的极微细(海参类),有的形成骨片,呈一 定形式排列,也有的骨骼完全愈合成一完整的壳(海胆 类)。内骨骼常凸与体表,形成棘或刺,显得皮肤很粗糙, 故称棘皮动物。
海参的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生殖腺1个,由许多分枝细管组 成,一般呈丛生状,开口于体前端的背面。卵在水中受精,发 育过程中经耳状幼虫和桶状幼虫期。
口周围的管足演变成触手,一般的触手20个,成5行环列在口的周围。触手 少者仅8个,多者达30个。形状多样,有楯状、枝状、羽状和指状等,触手 的形状、数目及其排列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海参的骨片细小,形状各异,散埋于体壁组织之中。骨片的相对大小差异 较大,常见的形状有桌形体、扣状体、杆状体、轮形体、锚形体、C形体以 及X形体等。骨片的相对大小和形状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海参的水管系统发达,开口于体腔内。消化管细长盘曲,后端膨大成排泄 腔。排泄腔的部分腔壁突向体腔伸出两条树状管,有呼吸和排泄功能,称 为呼吸树或水肺。
橙海星
菊海星
鏈珠海星
长棘海星
1、显带目
缘板一般大而明显。腕常为5个,短而宽。如
有小柱体和皮鳃,常限于在反口面。叉棘如 有,一般为无柄叉棘和泡状叉棘。大部分为 热带海产,种类较多。分为小柱亚目和双壳 棘亚目
典型棘皮动物简介
Page 9
大量的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海参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如抗血凝 、抗肿瘤、延缓衰老等。
Page 6
海星一共分为两属,分别为海盘车和海燕,海盘车主要分为 两类:多棘海盘车 尖棘筛海盘车。多棘海盘车主要分布在渤 海湾附近,尖棘筛海盘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以及 台湾的海域。海燕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湾。海盘车中主要 有多羟基甾醇,蛋白质,氨基酸,多糖以及皂苷成分。主要 药用价值的成分为皂苷成分以及甾醇。营养价值的成分主要 为氨基酸,多糖以及蛋白质。
Page 4
海参含高蛋白、低脂肪、低固醇及多种对人体有益 的免疫物质,是倍受消费者青睐的健康、绿色海产 品。将海参加工成即食产品, 不仅能够保留海参的 原有风味, 而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原料→预处理→ 清水洗净→ 去掉参嘴和筋→酶 处理→ 灭酶→ 清水浸泡→ 调味→脱水→ 真空 包装
食海参休闲食品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嫩化 处理海参原料,酶处理的最适温度4 0 ℃ , 处理5 0mi n ,水浸泡1 3 h ,酶用量为0 . 07 5%,此时,生产的海参休闲食品品质 达到最佳。
Page 7
海星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它: (1)在海星生殖腺中有大量的无机盐和高蛋白,它 们能调节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维持集体正常的代 谢作用; (2)海星黄具有对肾阳虚患者的治疗作用;此外还 具有促进人体发育的作用。
Page 8
海星皂苷主要药用价值体现在:
海参(Sea cucumbers,holothurians)属于棘皮动物门 (Echinodenn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其生存已有 5000万年之久。全世界约有1100种海参,我国有100多 种,全世界可供食用海参有40多种,我国有20多种,其 中以黄、渤海区的刺参营养价值最高,是名贵的上等海 参,被称为“参中之冠”。
海参常识
200905074077869774 古老的搬运工-海参海参与鱼翅、鲍鱼、燕窝同被誉为“海八珍”,因其营养价值较高,一度排在八珍之首。
在讲究阴阳之说的中国人眼中,海参与鲍鱼自是壮阳滋阴的上品,常出现在同一道菜里。
然而,除了在餐桌上代表中国饮食的极致美味,海参作为最有经济价值的棘皮动物,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有趣生活习性,“海底搬运工” 的称号使之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意义。
神奇的海底,在繁茂的海藻间、珊瑚砂底或礁石缝中栖息着一种棘皮动物——海参。
海参是棘皮动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一纲,为重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现存约900种,从浅海到8000多米的深海都有,其中有40种左右可以食用,全世界年产海参约13500吨。
海边的渔民常说:“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海参。
”我国海参资源丰富,已鉴定的有134种,约占全球海参类种数的14.9%左右,其中约有20种可供食用。
北起渤海湾和辽东半岛,南到南沙群岛都有出产,特别是西沙群岛有25种左右。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海参种类在我国都有分布,南海盛产全身黑色的黑乳参,肉质较粗糙的蛇目白尼参,身体短钝、背面光滑的辐肛参,长可达1米、体大肉厚的梅花参。
北方沿海盛产的刺参是食用海参中较名贵的品种。
在水族馆观察活海参的外形,多数呈褐色或稍带绿色,肉多而肥厚,体表长满肉刺似的东西,无怪乎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黄瓜”。
别看海参其貌不扬,但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已生生不息了几亿年。
十几年前,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在四川华蓥山和浙江长兴的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前)地层中,都发掘到了海参的骨片(真皮内层胚胎期骨骼的存留)。
对这些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古生物学家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由于海参的个体较大,多数以沉积物为食,搬运的泥沙数量很大,所以在生态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每小时每只海参可吞泥沙6-8克,一年就是50-70公斤。
有些地区,每年通过海参所搬运的泥沙量达500-1000吨,堪称海底的“搬运工”。
棘皮动物的结构特点
棘皮动物的结构特点
棘皮动物是一类海洋生物,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
它们的身体结构独特,具有许多特殊的适应性结构,使它们能够在海洋环境中生存繁衍。
本文将按照类别介绍棘皮动物的结构特点。
一、海星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它们的身体呈星形,由中央盘和五条臂组成。
海星的身体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这些小刺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也可以用来捕食猎物。
海星的口位于中央盘的底部,周围有许多触手,可以用来捕捉食物。
海星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它们的胃可以翻转出口,将胃口朝向猎物,将胃内消化液倒入猎物体内,然后再将消化后的食物吸入胃中。
二、海胆
海胆的身体呈球形或扁球形,表面布满了许多尖刺。
海胆的嘴位于身体底部,周围有五条咀嚼器,可以用来咬碎食物。
海胆的内部有一个硬壳,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海胆的消化系统也非常特殊,它们的肛门和嘴巴是相通的,可以将消化后的食物从肛门排出。
三、海参
海参的身体呈长条形,表面布满了许多细小的管状结构。
海参的口位
于身体前端,周围有许多触手,可以用来捕捉食物。
海参的内部有一
个管状结构,可以将食物从口部传输到肛门处,然后排出体外。
总之,棘皮动物的身体结构非常独特,具有许多适应性结构,使它们
能够在海洋环境中生存繁衍。
每一类棘皮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
海洋药用棘皮动物
海洋药用棘皮动物11级43班12号陈镜羽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日渐深入。
此时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也早已经被科学家们所重视。
进而衍生出了海洋药用生物学(marine pharmaceutical organism),在海洋药用生物中棘皮动物例如海参等不光因为美味而成为餐桌上的菜肴,更多的是它们的药用价值。
现知数十种棘皮动物,主要分布在海参纲(H-olothurioidea)、海胆纲(Echinoidea)和海星纲(Aste-roidea)中。
如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止血消炎等功能,用于肾虚阳痿肠燥便秘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癫病十二指肠溃疡小儿麻疹等。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有制酸止痛、清热消炎的功效,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甲沟炎等。
由陶氏太阳海星(Solasterdawsoni)和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制成的海星胶代血浆,效用很好。
关键词:棘皮动物海参刺身海胆药用价值正文:1.棘皮动物概述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动物全部海生。
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体腔明显。
具内骨胳。
有特殊的步管系统。
现代生存的棘皮动物可分海百合、海参、诲胆、海星和蛇尾五纲。
除海参纲外,经济意义一般不太大。
有二十余种海参以及几种海胆的卵可供食用;几种海星可作药用或充肥料。
有少数几种海星,喜食贝类,有害贝类养殖。
棘皮动物的内骨骼多为一球形、梨形、瓶形、薄饼形、或星形的钙质壳,壳由许多骨板组成。
壳上有口、肛门、水孔等。
并有五条自口向外辐射对称排列的步带,步带之间为间步带。
有的且有由许多骨板组成的茎及腕。
壳及茎等均易保存化石。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分为:海扁果Homalozoa亚门,海百合Crinozoa亚门,海星Asterozoa亚门,海胆Echinozoa亚门四个亚门。
第七章-棘皮动物
海胆壳
六、生殖系统
多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 雌雄外形相似,各有5对树枝状的生殖腺(海参除外), 位于间步带区 卵巢:桔黄色 精巢:淡黄或白色 体外受精
近年来,海星的药用价值逐步被重视,不少海洋药物或食 品企业开发了海星营养素胶囊等产品,对祛病强身有显著 的功效。
日本医学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海星的血浆是治疗肿瘤的良 药,它能增强机体对肿瘤海星具有消炎消肿功能,能预防 扁桃体发炎。同时海星也具有清热化痰之功效,煲汤老少 皆宜饮用。
海星皂苷主要药用价值体现在: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悉产于海水,在无脊椎动 物中分类系统中,地位很高。成体辐射对称,但 幼体两侧对称,早期胚胎发育、和高等动物相似, 且具发达的体腔。这类动物个体一般较大,数量 也较多,是研究海洋药物良好的材料之一。
现存棘皮动物种类有5700多种,但化石种类多达 20000多种。
四、排泄
无专门的排泄器官,排泄活动是靠体腔上皮能 产生变形细胞,收集体腔液中的代谢废物,移行 到体表,穿过皮鳃、管足、呼吸树等体壁较薄处, 将废物排出体外。代谢废物也可通过体类似,其他无脊 椎动物的骨骼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外骨骼)。
内骨骼由钙化的小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位于体 壁的结缔组织内。
弥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海盘车
[异名] 海星、五角星、多棘海 盘车
[科别] 海盘车科 [形态特征、习性] 腕5个,长、
稍扁平。反口面稍隆起,口面略 凹。反口面除结节、棘、腕的边 缘为浅黄色外,其余部分全为鲜 紫色,口面为浅黄褐色。 生活于潮间带或沿岸浅水中。
棘皮动物们
棘皮动物棘皮动物(echinoderm)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洋无脊椎动物。
特征为外皮坚硬多刺,已鉴定的已逾21纲,现存的种类包括海百合纲(Crinoidea;如海百合、海羊齿)、海星纲(Aster oidea;如海盘车、海燕)、蛇尾纲(Ophiuroidea;如阳遂足、刺蛇尾)、海胆纲(Echinoid ea;如海胆)和海参纲(Holothurioidea;如海参)及Concentricycloidea纲,有6,000多种。
化石种约13,000种。
广泛分布于各海洋,从潮间带到最深的海沟。
骨骼由无数碳酸钙骨片组成,可作很好的指示化石。
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水管系,内充满液体,向体表外伸出像触手样的构造,有运动、取食、呼吸和感受刺激的作用。
现存种呈明显五辐射对称外观,掩盖了其两侧对称的基本体形。
棘皮动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很不同,有的呈鲜豔的红、橙、绿和紫色。
小的数公分,大的如海参有长2公尺的,海星直径有达1公尺(约3.3呎)的。
海百合化石最大,长度超过20公尺(66呎)。
多数种类雌雄异体,一般有性生殖。
精子和卵排入水中受精。
生殖季节多数在春夏季,持续一或两个月,但有几种能全年繁殖。
受精卵的发育途径不同。
卵黄少的小卵发育成幼虫,成为浮游生物的一部分,经一段时期的摄食,变成幼棘皮动物,定居水底。
大型卵有较多的卵黄,发育为一浮游性幼虫,但在最终变为幼棘皮动物前以本身卵黄为养料,不取食小生物。
具浮游功能阶段的发育为间接发育。
含大量卵黄的大型卵可不经幼虫期直接发育成幼棘皮动物,为直接发育。
卵经多次分裂发育为原肠胚,一端凹入形成原肠。
棘皮动物与脊椎动物及某些无脊椎动物相似处为︰其胚孔将来是肛门的位置,口位于与胚孔相对的身体的另一端。
从原肠形成一对中空的囊,以後发育成体腔和水管系。
原肠胚发育成一个基本的幼虫型,即两侧对称的两侧囊幼虫。
在身体两侧、口和肛门的前方有一条纤毛带。
各纲棘皮动物的幼虫(耳状幼虫、羽腕幼虫和长腕幼虫)都是这一基本型的变型。
棘皮动物门(好)
03
棘皮动物门代表物种
海星
特征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门,具 有五个或更多的辐射状肢 体,体呈星形。
生活习性
海星主要生活在海底,通 过吸盘附着在岩石或其他 硬物上。
捕食方式
海星捕食贝类、甲壳动物 等,通过吸盘和管足吸附 并缠绕猎物,再用胃将其 消化。
海胆
特征
海胆是圆形的棘皮动物,体表长 满了棘刺,通常呈球形或心脏形。
适应性
棘皮动物具有很强的适应 能力,能在各种不同的环 境中生存和繁衍。
02
棘皮动物门分类
海星纲
01
02
03
海星纲是棘皮动物门中 的一个纲,包括各种海 星。
海星通常有五个臂,从 中心辐射出去,但臂的 数量和形状因种类而异。
海星以贝类、甲壳类和 其他棘皮动物为食,通 过胃囊消化食物。
04
海星具有再生能力,如 果一个臂被截断,它可 以在再生过程中长出新 的臂。
生活习性
海胆主要生活在海底,以海草、藻 类等为食。
繁殖方式
海胆通过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再附 着在海底发育成成虫。
蛇尾
特征
防御方式
蛇尾棘皮动物有长而细的腕足,体形 似蛇,故名蛇尾。
当受到威胁时,蛇尾会断掉部分腕足 以迷惑敌人,断肢还能再生。
生活习性
蛇尾主要生活在海底,以滤食海水中 的浮游生物为生。
棘皮动物门其他代表物种
棘皮动物门
• 棘皮动物门简介 • 棘皮动物门分类 • 棘皮动物门代表物种 • 棘皮动物门研究价值 • 棘皮动物门保护现状与建议
01
棘皮动物门简介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与特征定义棘皮动物门是一类具有棘皮或硬 壳的海洋动物,包括海星、海胆 、海参等。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生态平衡与环境监测
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棘皮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棘皮 动物的种群动态和生态习性,可以监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系 统的健康状况。
生态平衡维持
棘皮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维持生态平 衡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棘皮动物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
环境变化响应
棘皮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研究其种群变化和适应性进化 有助于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和预测生态风险。
棘皮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
它们的血液通常是透明的,具有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
呼吸方式多样,有些种类通过体 表进行呼吸,有些则通过专门的
呼吸器官进行呼吸。
生殖系统与繁殖方式
棘皮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精巢、输卵管和受精囊等器官。
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分裂、出芽等。
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会孵化出幼体棘皮动物,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 和发育后,最终成为成体。
03
棘皮动物的进化历程
起源与早期演化
棘皮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大门类, 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生物。
棘皮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寒武 纪时期,大约5.7亿年前。
早期演化过程中,棘皮动物经历 了多次适应辐射,形成了多种多
样的形态和生态适应性。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棘皮动物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药用价值
一些棘皮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如海 星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海胆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 功效。
观赏价值与生态旅游
观赏价值
棘皮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色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生态旅游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棘皮动物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开展潜水、浮潜 等活动,吸引游客了解和探索海洋生态系统。
海百合 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
海百合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有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的动物、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动物
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
这些触手就象蕨类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
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
海百合是海洋动物,使类海百合的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
他们生活在浅水中,在水深6000米一样大。
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口的顶表面上,其周围由馈送臂海百合。
他们有一个U形的肠道,并位于他们的肛门口旁边。
海百合棘皮类动物图案的五辐射对称虽然基本可以确认,有许多超过五辐射对称。
海百合通常有其自身会附在一块基板上。
只有约600种现存的海百合,但在过去,他们更丰富多样的。
一些厚的石灰岩床,可追溯至中期至晚古生代几乎完全由的disarticulated海百合的碎片。
生活在海洋里,并且在现代也还有分布,如在各大洋,生活范围从潮间带到深海内都有;幼体或终生固着生活。
体分腕、盘(萼)和柄三部。
口面向上。
反口面有柄,身体下
面有五角形分节的长柄,竖立于深海底,柄的长度可达60厘米以上,营固着生活(如海百合);或无柄而具多数卷枝,营自泳和暂时性附着生活(如海羊齿),大多产于浅海,也能暂时附着在岩石或海藻上。
生活习性是喜欢清澈的海水,而且多数情况是在生物礁之间进行繁殖。
个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供给是通过冠部的腕和萼等器官来进行新陈代谢的。
中国科普博览虚拟博物馆刺豚的详细介绍
中国科普博览虚拟博物馆刺豚的详细介绍博物馆是展示文化、历史、科技的文化机构,是人们传承文明、感悟生活的场所。
而随着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博物馆逐渐崛起,与传统博物馆一道成为人们学习和了解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中国科普博览虚拟博物馆是一家涵盖科普教育、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数字博物馆,而其中的刺豚展区备受关注。
一、刺豚概述刺豚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海洋棘皮动物,身长一般在20厘米左右。
其身体表面长有许多棘状突起,在遇到威胁时会膨胀起来,以此进行自卫。
刺豚分布广泛,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特别是珊瑚礁区域。
在饮食上,刺豚主要以海藻、贝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二、刺豚的毒性刺豚的棘状突起中含有毒素,一旦刺中人体,毒素会迅速传播,引起严重的疼痛、肌肉抽搐甚至呼吸困难等问题。
因此,接触刺豚时必须格外小心。
三、刺豚的分类刺豚属于棘皮动物门刺豚亚纲,亚纲内共有五个目,包括扁身刺鲀科、芝麻刺豚科、刺眼鲀科、豆刺鱼科和球刺鲀科等。
而在这些目中,又分别包含了数十个不同种类的刺豚,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和特性。
四、刺豚的应用古代我国医学著作中,提到了刺豚的应用。
刺豚肝脏可以用来治疗痈肿、乳腺肿瘤等疾病。
此外,刺豚的棘状突起形态各异,因此也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如刺绣、盆景等。
五、刺豚的保护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等原因,刺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威胁,其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因此,保护刺豚已成为当今生态保护议题之一。
针对刺豚保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保护和议署法制建设等多方面工作。
总之,刺豚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命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在中国科普博览虚拟博物馆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刺豚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
棘皮动物类烹饪原料教学
棘皮动物类烹饪原料教学棘皮动物现代生存的有5个纲,作为烹饪原料运用的主要有海参纲和海胆纲的部分种类。
(一)海参纲烹饪原料海参为海参纲动物的通称。
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广有分布。
其种类约有1,000多种,但具有食用价值的只有40多种,其中我国有20多种,以南海为多。
1、主要特点:1)外形:①海参体为长圆筒形。
②背面较凸出,管足退化成肉刺状的庞足;腹面平坦,有管足沿三个步带区作不规则排列,有爬行作用。
③海参的体形具有从辐射对称向左右对称过度的趋势。
④海参的体腔明显。
其内具有长管状的消化道、一对呼吸树及悬挂的树状生殖腺。
2)织结构特点:①海参体质柔软,体壁由结缔组织和肌肉组成,主要的食用部位。
②体壁中散布有极细小的小骨片。
③真皮层构成体壁的主要部分,并决定体壁的厚度。
④体壁的外表面是角质层和上皮,其内是包围小骨片的真皮外层疏松结缔组织。
2、分类:1)刺参:身体表面有肉刺,大多为黑灰色,体壁厚实而柔软,口感好,水发涨性大,质量较好;2)光参:身体表面光滑无肉刺,或有平缓突起的肉疣,多为黄褐色或黑色,质量参差不齐。
3、品质鉴定:1)体形饱满、质重、皮薄、肉壁肥厚、水发后涨性大、糯而爽滑、有弹性、无砂粒者为上品。
2)肉壁瘦薄、水发涨性不大、做成菜肴后入口老韧或松泡酥烂、砂粒未尽者质差。
3)已发好的海参,不宜选用发制过头或已腐烂、有苦涩味者。
4、烹饪运用:烹饪中多以干品入馔,烹调前须经涨发。
海参本身无显味,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弹性、爽利滑润的特点取胜。
烹制时多与其它鲜味原料合烹,适用于扒、烧、燃、煨、蒸、酿等多种烹调方法,为筵席大菜之一。
此外,海参还可切成粒、末,作臊子或馅心用料,也常利用其色泽和独特的形状制作一些工艺菜肴。
5、常用海参纲原料品种(1)刺参类①梅花参:又称为凤梨参、海花参,为刺参科动物。
为我国南海所产的品质最佳的一种食用海参。
梅花参是海参中最大的一种。
背面肉刺较大,每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呈梅花状。
海燕 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棘皮动物
海燕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棘皮动物
海燕,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的通称。
体多为规则五角形,边缘薄。
反口面骨板作覆瓦状排列,板上有成簇的小棘或颗粒。
口面间辐部大,骨板也作覆瓦状排列;板上有栉状或扇状小棘。
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的通称。
板上有成簇的小棘或颗粒。
口面间辐部大,骨板也作覆瓦状排列;板上有栉状或扇状小棘。
本科包括属种甚多,中国约有8种。
常见的有北方的海燕和南方的闽粤(林氏)海燕。
多生活于沿岸浅海或潮间带岩石海岸,常裸露,或隐藏在石下或石缝中。
有少数种潜伏在沙滩表面。
体色一般较鲜艳。
海燕可入药,性温寒。
生活于沿岸浅海的沙底、碎贝壳和岩礁底。
肉食性,能捕食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及蠕虫等。
繁殖季节6~7月。
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一带。
我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
海星 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动物
海星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动物海星,可以说是海洋世界里最常见到的一种软体动物了。
它们身上有很多突出来的部分:棘状部位和腕。
而海星体内还具有毒腺,能够释放出刺激性毒素麻痹猎物。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喜欢吃海星。
尤其在夏天傍晚时刻,人们在海滩上散步经过沙子上或者岩石缝隙旁边,就会发现许多海星躲藏在泥沙底下或者碎石堆积的空间。
如果没有适当的工具去挖掘,普通人都无法直接触摸海星,更何况要用手拿着那块块头硕大且坚硬的“石头”,慢悠悠得回家烹饪呢?即便像笔者这样喜爱海鲜的饕客,也只敢将已经完全死亡或者快要死亡的海星买回家清理干净后做成美味佳肴——爆炒或者油炸,如果碰巧遇到新鲜活的海星,那也算是运气好才能品尝到。
而海洋里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生物,例如,帝王鲑。
看似脆弱的生命在大自然中不仅存在,并且十分顽强。
你瞧,笔者近日就亲眼目睹一场海战——大量凶猛的牙鲆鱼和马林鱼争抢食物的场面,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体型比较小的“太平洋拟牙鲆”却反败为胜,迅速将它们杀得落花流水。
海洋里每个生物之间都是相互依靠、彼此关联的。
看似简单易懂的道理背后,却蕴含着科学知识的奥妙。
在各类海洋生物中,鱼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从浮游植物获取,因此,渔民在海上捕捞作业时总是选择在涨潮期进行,这样就避免了退潮时被海浪冲走的危险;海龟的甲壳里储备着丰富的钙质,对于海鸟来说,正是补充蛋白质的绝佳来源;鲨鱼能够利用深海里极少的氧气维持生命……虽然海洋生物形态各异,但本质上都离不开共同点:都必须借助阳光、空气和水,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甚至导致死亡。
而对于人类来说,尽管目前科技文明高度发达,人类早已遍布整个地球,但我们仍未真正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揭示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脚步从未停止。
人类与海洋生物相伴相生,共同构建起一幅壮观绚烂的蓝色画卷!这些美丽、漂亮又神秘的海洋生物,不禁让我想起《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大海就是包罗万象的。
”大海不仅孕育了人类,还哺育了无数的生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洋就是一个生命的摇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在海边的岩礁、海藻间漫步的时候,你可以见到一些海滨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
这些动物的身体表面都长有许多长短不一的棘状突起,所以这些动物又叫作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的身体构造比较有意思,都呈辐射对称,主要是五辐射对称。
棘皮动物全部为海产,在陆地和淡水中绝对找不到它们的踪影。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海共记录到棘皮动物约600种。
下面介绍一下海星、海胆、海参。
分身有术的海星
海星是棘皮动物门的一纲,下分海燕和海盘车两科,不过人们都俗称其为海星或“星鱼”。
海星与海参、海胆同属棘皮动物。
它们通常有五个腕但也有四六个,有的多达40个腕,在这些腕下侧并排长有4 列密密的管足。
用管足既能捕获猎物,又能让自己攀附岩礁,大个的海星有好几千管足。
海星的嘴在其身体下侧中部,可与海星爬过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
海星的体型大小不一,小到2.5厘米、大到90厘米,体色也不尽相同,几乎每只都有差别,最多的颜色有桔黄色、红色、紫色、黄色和青色等。
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它对我们并不陌生。
然而,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
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动物,而且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
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
捕食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鲨鱼是海洋中凶残的食肉动物。
而有谁能想到栖息于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平时一动不动的海星,却也是食肉动物呢!不过实际上就是这样。
由于海星的活动不能像鲨鱼那般灵活、迅猛,故而,它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较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
它捕食时常采取缓慢迂徊的策略,慢慢接近猎物,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猎物并将整个身体包住它,将胃袋从口中吐出、利用消化酶让猎获物在其体外溶解并被其吸收。
我们已知海星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它的捕食起着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如在美国西海岸有一种文棘海星时常捕食密密麻麻地依附于礁石上的海虹(谈菜)。
这样便可以防止海虹的过量繁殖,避免海虹侵犯其他生物的领地,以达到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
在全世界有大约2000种海星分布于从海间带到海底的广阔领域。
其中以从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的东北部太平洋水域分布的种类最多。
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常常展开生与死的较量。
为了逃脱海星的捕食,被捕食动物几乎都能做出逃避反应。
有一种大海参,每当海星触碰到它时,它便会猛烈地在水中翻滚,趁还未被海星牢牢抓住之前逃之夭夭。
扇贝躲避海星的技巧也较独特,当海星靠近它时扇贝便会一张一合地迅速游走。
有种小海葵每当海星接近它时,它便从攀附的礁石上脱离,随波逐流,漂流到安全之地。
这些动物的逃避能力是从长期进化中产生的。
避免了被大自然所淘汰的命运。
海星的食物是贝类。
当海星想吃贻贝时,会先用有力的吸盘将贝壳打开,然后将胃由嘴里伸出来,吃掉贻贝的身体。
所以,海星的经济价值并不大,只能晒干制粉作农肥。
由于它捕食贝类,故而对贝类养殖业十分有害。
海星是生活在大海中的一种棘皮动物,它们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全世界大概有1500种海星,大部分的海星,是通过体外受精繁殖的,不需要交配。
雄性海星的每个腕上都有一对睾丸,它们将大量精子排到水中,雌性也同样通过长在腕两侧的卵巢排出成千上万的卵子。
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形成新的生命。
从受精的卵子中生出幼体,也就是小海星。
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海星具有季节性配对的习性,即雄性海星趴在雌性海星之上,五只腕相互交错。
这种行为被认为与生殖有关,但其真正的功能则尚未被确认。
另外,海星还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再生。
海星的腕、体盘受损或自切后,都能够自然再生。
海星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海星。
因此,某些种类的海星通过这种超强的再生方式演变出了无性繁殖的能力,它们就更不需要交配了。
不过大多数海星通常不会进行无性繁殖。
全身都是刺的海胆
海胆是棘皮动物家族中的另一成员,它长着一个圆圆的石灰质硬壳,全身武装着硬刺。
对居住在海底的“居民”来说,它是难以侵犯的,没有哪个莽撞的家伙敢去碰它。
在我国南方,大都在春末夏初开始捕捞海胆;北方的大连紫海胆则是在夏秋两季采集。
这时的海胆里面包着一腔橙黄色的卵,卵在硬壳里排列得像个五角星。
海胆的卵是一种特殊风味的佳肴,光棘球海胆、紫海胆的卵块是名贵的海珍品。
在我国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如龙口、蓬莱、威海、长岛等地用海胆卵制成的“海胆酱”行销中外。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海胆都可以吃,有不少种类是有毒的。
这些海胆看上去要比无毒的海胆漂亮得多。
例如,生长在南海珊瑚礁间的环刺海胆,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条纹,细刺为黄色。
幼小的环刺海胆的刺上有白色、绿色的彩带,闪闪发光,在细刺的尖端生长着一个倒钩,它一旦刺进皮肤,毒汁就会注入人体,细刺也就断在皮肉中,使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有的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
海中珍品---海参
在海藻繁茂的海底,生活着一种像黄瓜一样的动物,它们披着褐色或苍绿色的外衣,身上长着许多突出的肉刺,这就是海中的“人参”----海参。
海参是棘皮动物中名贵的海珍品。
在中国海有20多种食用海参,有些价格昂贵,如刺参、梅花参、乌皱辐肛参等。
在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在海水稳静的海湾3米-15米深的岩礁或细泥沙的海底,生活着一种身体背部布满大大小小的圆锥状肉刺的海参,名叫刺参。
刺参是海参中最为名贵的一种。
它很怕热,每当夏季来临、海
水温度升高时,它便爬到深水里,伏在礁石附近,不吃也不动,开始了“夏眠”,一直睡到仲秋季节才开始活动,这一觉足足要睡3 个多月!待到秋高气爽、水温渐凉时,刺参便爬到浅水中,边爬边用树枝状的触手抓起海底含有丰富有机物质的泥沙,吞噬下去。
夹在泥沙中的有机物质被消化吸收,消化不了的泥沙被排出体外。
正是海参的粪便给那些潜水捕捉海参的人提供了线索。
海参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营养滋补品,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抑制肿瘤、延年益寿都具有良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