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2012级5班李健强

指导教师:董晓煜

【摘要】中国海域纵跨3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种生态系统。中国海洋生物物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特性。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资源,畅行绿色环保的指导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建设海洋保护区,合理规划与选址,借鉴国内外经验,截止2013年中国已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3处、国家级海洋公园18处,总面积达4349平方公里。海洋教育的平台海洋保护区能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和热情。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重要战略目标。海洋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管理、面向国防”,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海洋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原生态的海洋景观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娱乐,以及进行海洋科普教育活动。保护了海洋濒危生物物种,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管理方法发展方向海洋技术可持续发展

前言

2012年国家海洋局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1],《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大连新港“7·16”油污事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依然存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基本稳定,部分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主要类群基本保持稳定,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海草、红树等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长江口、苏北浅滩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变化情况值得关注。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栖息地生境丧失、富营养化严重、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美国:美国有14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覆盖总计3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荷兰:“低洼之国”的荷兰,近代以来以围海造地闻名于世

近20年来,荷兰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生态平衡,制定了《自然政策计划》。加快海洋技术发展,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与国际接轨已迫在眉睫,使中国的海洋保护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一、海洋保护区的定义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海洋保护区定义为"任何通过法律程序或

其它有效方式建立的,对其中部分或全部环境进行封闭保护的潮间

带或潮下带陆架区域,包括其上覆水体及相关的动植物群落、历史

及文化属性"。

目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海洋保护区定义是"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出来,进行特殊

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分类:海洋保护区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标准是197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保护区分类、目标和标准》[2],将海洋保护区分为以下6个类别:

1、严格意义的保护区和荒野区;

2、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和娱乐的国家公园;

3、用于自然特征保护的自然纪念地;

4、通过有效管理加以保护的生境/物种管理区;

5、用于保护和娱乐的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

6、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管理保护区。

1995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贯彻养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方针,对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60处,所保护的区域面积近13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5个、省级26个、市县级16个。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个,即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岸自然景观及海区生态环境;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生态系;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金丝燕及其栖息的海岸生态环境;海南省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珊瑚礁及生态系;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贝、藻类及其生态

环境。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海洋和海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海洋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能够持续利用,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保护遗传资源。

二、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一)海洋保护区的作用

作为一种建立在海洋环境及其资源保护基础上、充分体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预防性综合管理工具,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区使自然群落、营养结构及食物链免受人类活动的过多干扰,使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得以恢复和维持,保护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关键生态系统,使受威胁的、珍稀的以及濒危的海洋生物得以生存。

养护渔业资源海洋保护区通过在特定范围内禁止/限制捕捞和

一切破坏性开发活动,有效消除意外捕获死亡率和环境破坏引起的间接死亡,保护重点物种产卵个体的丰度、密度和生物量,增加目标物种个体的平均大小和年龄,为产卵集群、索饵集群以及洄游集群提供庇护场所,并为脆弱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可能。

海洋科学研究的基地海洋保护区通过控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作为一种获得环境本底值的实验手段,借助一定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合理地评估复杂变化的影响程度和根本原因,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模式。

(二)海洋保护区的规划与选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