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该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流行,对于0-5岁幼儿来说,容易感染。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我在本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治疗方案1. 病情轻微时的治疗: 病情轻微时,主要是进行辅助治疗,如保持患者室内空气流通,杜绝对空气中的病毒的传播,适当使用温水、温凉开水或糖水来口服,防止患者发生脱水。
同时要避免患者感冒,减轻症状。
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在一周内自愈。
2. 病情严重时的治疗: 当病情较为严重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中成药。
抗病毒药物一般为瑞德西韦、阿昔洛韦、洛匹那韦等。
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润燥止痛为主,如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麻黄扁豆汤等。
3. 对于皮疹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局部护理,如擦上消炎药点霜和使用去痒药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要做好休息,增强体内免疫力,加强营养。
二、预防措施1.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多喝白开水或蜜水,避免输入过多的垃圾食品,增加日常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改善孩子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2. 食品烹饪卫生,家长应严格遵守食品烹饪卫生规范,并严格检查购买食品的卫生标准和检疫证明,避免家庭内食品交叉污染。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新,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要注意定期清洁家具、织物和家庭用品。
4. 洗手频繁,避免与其他感染小儿接触,增强个人卫生意识。
儿童应常洗手,重点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地面物品后,应及时清洗手部,避免病毒通过手部传播。
5. 定期检查儿童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适的感觉,如发烧、咳嗽、呕吐、口疮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进行专科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家长应及时进行预防,并注重儿童个人卫生,并应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次宣传和推广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并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的预防》课件
手足口病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采 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心脏疾病治疗等。
并发症的护理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儿,需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各种症状 。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 控制策略
饮食卫生预防
喝开水
饮用开水,不喝生水。
洗净果蔬
在食用之前,应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避免生食
尽量少吃生食或半生食,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集体预防措施
健康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手足口病预防 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和报告系统 ,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疫苗接种
鼓励易感人群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提高免疫力。
03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 护理
轻度病例的治疗与护理
轻度病例的治疗
轻度病例通常采用口服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阿昔 洛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 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轻度病例的护理
家长应保持患儿的口腔和皮肤清 洁,避免继发感染。同时,注意 患儿的饮食和休息,提供充足的 营养和休息环境。
重度病例的治疗与护理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或被病毒污 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 等。
呼吸道传播
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消化道传播
通过食物、水等被病毒污 染的物品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
皮疹
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 出现疱疹或溃疡,并伴有疼痛 和不适感。
手足口病防治PPT课件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
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鉴别诊断
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 疹 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大多预后良好。 部 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 表现 为斑丘疹。
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 在发病 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 脑炎最为凶险)、 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 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多有 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 炎及 神经源性肺水肿,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氢化可的松3mg-5mg/kg·d; 地塞米松0.2mg-0.5mg/kg·d 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④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治疗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
饱和度 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
议呼吸机 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
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手足口病
(七)糖皮质激素
• 有脑脊髓炎和持续高热等表现者以及危重病例酌情使用。可选用甲基泼尼松 龙1~2mg/(kg· d),或氢化可的松3~5mg/(kg· d),或地塞米松0.2~ 0.5mg/(kg· d),一般疗程3~5天
(八)机械通气
• • • • • • • • 机械通气指征: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可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改变; (2)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 (3)短期内肺部出现湿性啰音; (4)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明显渗出性病变; (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 (6)面色苍白、紫绀、皮温低、皮肤发花、血压下降; (7)频繁抽搐或昏迷
五、辅助检查
• (一)实验室检查
• 1.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 多数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部分 病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可升高。 • 2.血生化 部分病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轻度升高,病情 危重者肌钙蛋白、血糖、乳酸升高。 • 3.脑脊液 神经系统受累时,脑脊液符合病毒性脑膜炎和/或脑炎 改变,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以单核细 胞为主(早期以多核细胞升高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 和氯化物正常。
• 保持患儿安静。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常用药物有:如无静脉通路可
(二)病因治疗
• 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研究显示,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 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生殖 毒性。不应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
(三)液体疗法
•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功能衰竭,应控制液体入量,给予生理 需要量60~80ml/(kg· d)(脱水剂不计算在内),建议匀速给予,即 2.5~3.3ml/(kg· h),注意维持血压稳定。休克病例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10ml/(kg· 次)进行液体复苏,15~30分钟 内输入,此后酌情补液,避免短期内大量扩容。仍不能纠正者给予胶体液 (如白蛋白或血浆)输注。 •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依据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压(ABP)等指导补 液。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方案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方案____年手足口病防治方案引言: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免疫力较弱的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我国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势在必行。
一、健全监测系统1.1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预警体系,包括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1.2 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包括扩大监测点覆盖范围、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确保早期发现和报告疫情。
1.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享疫情数据和信息,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
二、加强疫苗接种2.1 针对手足口病的高风险人群,推动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应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广泛推广,包括常规疫苗接种和紧急接种。
2.2 加大疫苗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疫苗供应量和质量,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监护人的知识水平和接种意愿。
三、加强预防措施3.1 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宣传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2 加强卫生教育,推广正确的个人卫生行为,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
3.3 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卫生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消毒、保持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3.4 提高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和监督。
四、加强医疗救治4.1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4.2 加强对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4.3 加强对重症和并发症病例的紧急救治,并加强对疑似病例的隔离和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加强病毒监测和研究5.1 建立完善的病毒监测和研究体系,包括病毒分离、序列分析和变异监测。
小孩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有哪些,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措施
小孩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有哪些,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和口腔黏膜消失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有低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假如不准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手足口病治疗方法:-症状缓解剂治疗:假如患儿有发热、口疮等症状,可以使用退烧药、口腔消炎药、舒缓口腔溃疡的药物等进行治疗,以缓解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饮食调理:治疗手足口病还需要留意患儿的饮食,多食用新奇的水果和蔬菜,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同时避开食用激烈刺激口腔的食物和饮料。
-保持休息:手足口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肯定的反抗力下降,患儿需要多休息,留意保持充分的睡眠。
假如症状严峻,可以给患儿请假在家休息。
-预防并发症:一旦患儿消失呼吸急促、意识模糊、腹泻等并发症状,应准时就医,进行治疗、监测和护理。
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措施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足消失红色斑丘疹,接着变成水泡,最终裂开形成溃疡。
-口腔黏膜消失水泡、溃疡,可引起痛苦、食欲不振、口渴等症状。
-稍微发热、咳嗽、流涕、拉肚子等症状。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可以实行以下措施:-接种疫苗:儿童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提高儿童的反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持卫生:保持个人及环境的卫生,定期洗手、勤换衣服、消毒玩具等,削减病毒传播。
-注意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食用水果和蔬菜,避开食用过于辛辣和寒凉的食物。
-避开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开接触有病毒携带者的唾液、粪便等,加强防范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后和留意事项大多数手足口病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消失并发症,如脑膜炎、肺炎等。
因此,治疗手足口病应留意以下事项:-定期复查:患儿肯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看病情变化。
-留意隔离:手足口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留意隔离,避开传染给他人。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常见于夏秋季节。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
针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重要方面,可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对症治疗措施:1.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多喝水,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缓解发热:可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按医嘱控制剂量,避免滥用。
3.缓解口腔溃疡症状:可使用含有消炎作用的漱口水,如盐水漱口水,也可以局部涂抹消炎口膏。
4.缓解皮疹症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或挤压皮疹,可使用外用药物如抗过敏药膏。
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症状缓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措施:1.抗病毒药物: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可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早期使用有助于减轻病情。
2.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但需遵循用药剂量和频率,避免副作用。
3.消炎口腔药物:如维甲酸凝胶、疗养片等,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
4.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可用于缓解皮疹症状,但需遵循医生指导。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同样重要,能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土壤、垃圾等可能带有病毒的场所后。
2.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消毒,及时清理垃圾。
3.避免接触病毒源:避免直接接触患病儿童的唾液、粪便、鼻涕等分泌物,避免共用餐具、纸巾等。
4.加强个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营养均衡,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手足口病的感染。
小结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防治》课件
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 动、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医时应如实向医生描述病情,遵从 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对象
针对儿童家长、幼托机构工作人 员、学校教师等重点人群开展宣
传教育。
全球疫情监测与预警
建立全球性的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 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发热
大多数病例会出现发热症状, 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
1-2周。
皮疹
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红色斑 丘疹或疱疹,通常在发热1-2 天后出现,2-4天后消退。
口腔症状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 痛明显,影响进食和吞咽。
其他症状
部分病例可出现头痛、咳嗽、 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3
遵循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异常 及时就医。
03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家庭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患儿的口腔和皮肤清洁, 勤换洗衣物,修剪指甲,避免
抓破皮疹。
患儿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 等应充分清洗干净并消毒。
患儿宜居家休息,减少外出,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 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呼 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防治》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 手足口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手足口病的定义接触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也可能带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飞沫传播污染物品传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部皮疹等。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
诊断诊断手足口病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对于疑似病例,医生还会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调查,以明确诊断。
手足口病的症状和诊断患者聚集病毒传播免疫力低下030201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保护患者安全控制疫情维护医疗质量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教,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隔离患者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强化消毒措施对医院内环境、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健全感染防控制度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预防医院感染的策略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隔离措施确诊的手足口病患者应立即实施单间隔离,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患者的隔离与治疗防护措施培训内容健康监测医护人员的防护与培训消毒方法通风换气清洁频次环境的清洁与消毒1 2 3监测网络监测指标数据收集与分析医院感染的监测体系03报告时限01报告范围02报告流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报告制度数据挖掘改进措施效果评估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疫苗改进和接种策略优化先进检测技术的研发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跨部门的协作与联动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应急响应增强公众认知与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宣传01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02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防控工作03。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幼儿园学龄前儿童。
它以口腔、手部和足部出现水泡和溃疡为典型症状,常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病程较短,但有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和心肌炎。
因此,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手足口病的最佳方式是保持个人卫生。
首先,儿童及其家长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洗手可以有效地杀灭传播手足口病病毒的细菌。
其次,注意饮食卫生。
食品应避免生吃和未经煮熟的食物,如肉类和海鲜等。
此外,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亲密接触,尤其是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要远离他们,减少传染的机会。
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患儿降温。
高烧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会给患儿带来不适。
为了降低体温,可以给患儿擦拭凉水或温水,并及时补充水分。
其次,患儿应休息充足。
休息可以帮助患儿恢复体力,加速康复。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患儿提供温和的食物,如流质食品和果汁,以保证他们的营养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物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饮用绿茶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另外,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病毒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
除了个人和家庭的预防措施,政府和幼儿园也有责任采取措施来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政府可以加大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幼儿园可以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患儿,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之,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需要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通过个人卫生的措施、适当的饮食和良好的室内通风,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同时,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应及时给予合适的治疗,保证他们的舒适和恢复。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手足口病的防治》课件
并发症治疗
针对手足口病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需进行
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
隔离措施
将患儿隔离在通风良好的 病房,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 生理盐水漱口,口腔溃疡 者可涂以药物减轻疼痛。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抓挠皮疹处,防止继 发感染。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 入人体后,在咽部和肠道的淋巴 结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引起
病毒血症。
病毒随血液流动到靶器官,如脑 、心、肺、肝等,引起相应的症
状。
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 死或细胞凋亡,引起组织损伤和
炎症反应。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医疗机构预防措施
总结词
医疗机构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阵地 ,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 护人员的培训。
消毒隔离
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对病房和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 控技能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预防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从而减轻医疗机 构和医护人员的负担。
提高公众意识
制定预防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 强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建立防控机制
01
建立健全的防控机制,包括疫情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响应
等环节,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宣传教育
02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拖)拭或浸泡。消毒对象:门把手、课桌椅、玩具、水龙头、扶 梯、地面、室内游乐设施。室外游乐设施每日清洗消毒1次;儿童 到校前开窗通风半小时。 四、寝具应勤洗勤晒。 五、食堂应按食品卫生要求落实相关措施。 六、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单做到家长人手一份,并在托幼机构/ 小学醒目处设置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
三、经检查,达不到卫生要求的托幼机构或小学作停 课处理。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规范 托幼机构和小学防控工作要点
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 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 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 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第四条 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第五条 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 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 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 登记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按照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学校 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 行)》(卫办疾控发〔2006〕65号)、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 (2012版)》和托幼机构/小学手足口病晨 检技术指南(见附件1)的要求全面做好手 足口病病例发现和报告工作。
手足口病的科普知识PPT
目录 手足口病简介 预防手足口病 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的误区 手足口病的预后
手足口病简介
手足口病简介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 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病 毒
手足口病简介
症状表现:发热、口疮、手足 疱疹,儿童常见
注意手脚卫生,勤洗手 患者隔离治疗,防止传播
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多喝水,保持充足睡眠 治疗期间,不要接触其他患者
手足口病的并 发症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脑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呕吐、 抽搐、昏迷等症状 肺炎:少见并发症,表现为咳嗽、 气促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心肌炎:罕见并发症,容易导 致心力衰竭
手足口病的治 疗方法
手足口病并非只有儿童得,成 人也有可能感染
手足口病的预 后
手足口病的预后
大部分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 然缓解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需要住院 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后
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预后相对较 差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预防手足口病
注意饮食卫生,不乱吃东西
避免接触患者口腔、呼吸道分 泌物等体液
治疗手足口病
治疗手足口病
采取支持性治疗 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治疗手足口病
合理饮食,补水 住院治疗,保障休息与治疗
手足口病的注 意事项
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保持充 足休息 抗病毒治疗:适用于较严重或 病情恶化者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2024年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三篇)
2024年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2024手足口病防控
手足口病监测(一)
聚集性病例定义 一周内,
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 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班级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手足口病监测(二)
手足口病原学监测 常规监测:以县为单位,发病高峰期每月最少
消毒液一次性杯子半杯,形成500mg/L浓 度;消毒方法:将体温表浸泡15分钟后再 用毛巾擦干; 4、手消毒方法:用0.5%碘伏搽拭5 分钟。
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停课标准
一、托幼机构/小学以班或宿舍为单位,一周内发 现2例手足口病例,或出现一例重症病人或死 亡病例,该班和同一宿舍停课10天,并及时 向区县疾控中心报告,托幼机构/小学的保健 医生对其他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发现 异常及时就医;
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 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让居家治疗的 患儿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 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需住院,可 居家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பைடு நூலகம்
手足口病的防控(五)
医疗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 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 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 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
3. 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 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
二、托幼机构/小学一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 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 评估后,全园停课10天,完成终末消毒,并 通过消毒效果评估达到合格要求可申请复课;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
避免生食
避免生食未经洗净的水果 和蔬菜,因为病毒可能附 着在食物上。
清洁餐具
使用热水和肥皂清洗餐具 和厨具,确保其干净卫生 。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
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 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 面、玩具等。
垃圾分类与处理
及时处理垃圾,避免病毒 在垃圾中滋生。
免疾病传播。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 ,以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患 处,以防继发感染。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在发病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 扰素等进行治疗,以缩短病程。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药 物治疗,以缓解不适。
中医治疗
可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清热解毒、凉血化 瘀等方剂。
重症病例处理
及时就医
如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住院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应住院治疗,以便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治疗。
严密监测
对重症病例应进行严密监测,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04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 座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 • 手足口病的治疗 • 手足口病的护理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特点
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一 般为2-10天,具有自限性,大多 数患者症状轻微,但部分病例可 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 • 手足口病的治疗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 手足口病案例分析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特点
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 岁以下的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传播途径
01
02
03
消化道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或隐性感染 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 疱疹液等污染的食物、水 或餐具等传播。
呼吸道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 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给近距 离接触的易感人群。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疱疹液 、病灶或接触被病毒污染 的物品,如玩具、毛巾等 。
症状与表现
发热
多数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体温 在38℃-39℃之间,持续1-2周。
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 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 扔进封闭的垃圾桶,之后 立即洗手。
饮食卫生
喝Hale Waihona Puke 水喝开水可以杀死病毒和细菌。
煮熟食物
确保食物完全煮熟,特别是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
清洁水果和蔬菜
在食用之前,用清水清洗水果和蔬菜,并确保去 皮。
环境卫生
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物品、玩具和表 面。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消毒液 可以杀死病毒。
通风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垃圾,避免病毒在垃圾中存 活并传播。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10-15分钟。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该病。请咨询医生或医疗保健提 供者,了解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
手足口病治疗及护理
03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 腻、刺激性食物
04
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 力,提高免疫力
05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A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 少感染风险
C
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
D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 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手足口病治疗及护理
x
01 手足口病的症状 02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03 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
目录
1 手足口病的症状
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的,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接触被污 染的物体表面、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是手足口病的易感 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
炎症反应
3
止咳化痰药物:如 右美沙芬、氨溴索 等,用于缓解咳嗽、
痰多等症状
4
补液治疗:如口服 补液盐、静脉输液 等,用于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预防脱
水
物理治疗
冰敷:减轻局部疼痛
1
和肿胀 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3 减轻疼痛
2
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肌肉紧张
电刺激:促进血液循
4
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心理治疗
季节性:手足口病具有季节性,多发于夏秋 季节,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典型症状
手足皮疹:手、 足、臀部出现红 疹或水疱
发热:体温升高, 通常在38℃以 上
口腔溃疡:口腔 内出现水疱或溃 疡,疼痛明显
精神萎靡:食欲 不振,精神不振, 易疲劳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皮肤等方式传播。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集体儿童之间,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首要措施。
每天多次洗手,尤其在接触儿童、食物或者外出回家后,要彻底洗手。
同时,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洁与干燥。
2.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和学习环境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地面、桌面、门把手的清洁,经常消毒;定期清洗被褥、玩具等物品。
3.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途径。
摄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针对这些症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进行对症缓解。
如使用退热药物(请遵医嘱),含漱盐水或含漱苏打水来减轻口腔疼痛,涂抹口腔溃疡药等。
2.休息和饮食调理手足口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同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水,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3.避免二次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痊愈后,仍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避免二次感染。
确保家居环境干净,勤洗手,避免与病患直接接触,尤其是避免接触病患的体液。
注: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主要是常规措施,如病情严重或持续不退热、口腔溃疡严重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
同时,文章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结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我们从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和膳食调理等方面入手。
通过定期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播。
在治疗方面,根据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合理休息和调整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基础措施之一。
孩子应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场合。
家长也应该及时为孩子剪指甲,以避免病毒藏匿其中。
2. 注重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饭前应彻底清洗蔬菜、水果等食材,确保其不带有病毒。
熟食和干燥食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滋生病菌。
3. 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粪口传播,因此家长要避免孩子与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接触。
在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家长可以要求孩子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机会。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如玩具、桌椅等,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保持房间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疮、皮疹等。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体温情况给予相应的退热药物,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增加孩子的饮水量。
对于口腔溃疡,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口腔消炎药物,缓解不适。
2. 休息和饮食调理手足口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同时,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质饮食、稀饭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在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 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手足口病患者容易并发一些疾病,如肠胃炎、脑炎等。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并发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4. 隔离和防控手足口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非患者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家长要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并注意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的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在发生手足口病时,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和休息饮食调理,并关注并发症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感染 交替 出现 , 为手足 口病 的主要病 原 体 。 1 成
我 国 自 18 年在上 海始 见此病 , 91 以后 北 京 、 北 、 河
天津 、 福建 、 吉林 、 山东 、 北 、 苏 、 东 等 十几 个 省 湖 江 广 市均 有发生 。 18 9 3年天 津发生 C x 1 o 6引起 的手足 口 A 病暴发 流行 , 5~l 0月 间发生 了700 0 余病例 , 过 2年 经
维普资讯
江苏 卫生 保 健 20 0 8年 5月第 l O卷 第 3期
・
1 - 3
・
专家 讲坛 ・
手足 口病 的预 防 与 治 疗
陈建伟
( 州 职 业 大 学 , 苏 苏 州 2 50 ) 苏 江 114
【 中图分 类号 】 R 1 . 【 525 文献 标 识码 】 c 【 文章 编号 】 10 08—73 (080 —01 0 3820 )3 03— 2
手足 口病 ( ad f t n ot dsae H M 是 H n , o dm uh i s , F D) oa e 由肠道 病毒 引 起 的传 染 病 , 多发 生 于 婴 幼 儿 , 引起 可 手、 、 足 口腔 等 部 位 的疱 疹 , 别 患 者 可 引起 心 肌 炎 、 个
散 发 流 行 后 ,96年 又 出 现 暴 发 , 托 儿 所 和 幼 儿 园 18 在
2 手 足 口病 的 预 防
手 足 口病 的传 染 源 是 患 者 和 隐性 感 染 者 。 流 行 期 间 , 者是 主要传 染源 。带 毒者 和 轻型 散发 病 例 是 患 流行 间歇和 流行期 的主要 传染源 。 传播 途径 主 要 是 通 过人 群 问 的密 切 接 触 进 行 传 播 的 。患者 咽 喉分 泌 物 及 唾液 中 的病 毒 可 通 过 空 气
例8 4 例 , 334 死亡 l 7例 , 山东 省 就 报告 了 手 足 口病 仅
病例3 0 例 , 京 、 966 北 上海 等大 城市也 有上万 例 手足 E l 病病例 报告 。 截止 到 2 0 0 8年 5月 6日, 手足 口病正扩 散 到全 国 多个地方 , 今 已有 超 过 1 如 0个 省 ( ) 市 报告 发 现 此 病
北 京 ( 1 例 ) 河 北 ( 3 例 ) 浙 江 (9 22 0 、 113 、 7 3例 ) 广 东 、
引发 手 足 口病 的肠 道 病 毒 有 2 0多 种 ( ) 柯 萨 型 ,
奇 病 毒 A 组 的 l 、 、 、 、0型 和 B组 的 2 5型 , 及 6459 1 、 以
肠道 病毒 7 1型 均 为 手足 口病 较 常 见 的病 原 体 , 中 其 以柯 萨奇病 毒 A 6型( o 1 ) 1 C xA 6 和肠 道病 毒 7 型 ( V 1 E 7) 1 最为 常见 。当然 , 道病 毒 E 7 型 感 染 主要 表现 肠 V1
(7 60例 ) 黑 龙 江 ( 7 、 56例 ) 四 川 ( 3 、 I 3 5例 ) 江 苏 ( 8 、 27 例) 和福 建 (4 20例 ) 0 7年 , 。20 全国共报告 手 足 E病 病 l
防 控 。5月 3 日广 东 省 报 告 9 5例 , 亡 3例 ; 江 省 2 死 浙
报告 118 , 9 例 死亡 1例 ; 京 、 西 、 南 、 北 、 北 陕 湖 湖 江西 、 江苏也 发现病 例 , 无死 亡 报告 。作 为这 次手 足 口病 但
的重灾 区 , 安徽 省 的情况 最 为严重 。 目前 公 布 的病 例 已经达 到51 1 , 亡 2 5例 死 2例 。
1 手 足 口病 的流 行
手足 口病是 全球性 传染病 ,97年 新 西 兰首 次报 15
例。它们 是 : 京 、 庆 、 西 、 徽 、 江 、 北 、 北 重 陕 安 浙 湖 湖
南、 江西 、 苏和广 东 。5月 4日重 庆市 发 出首个 手 足 江
道 ,9 9年 提 出 手 足 口病 ( F 15 H MD) 名 。早 期 发 现 的 命
手足 口病 的病原 体主要 为 CxA 6型 , 足 口病与 E o 1 手 V 7 感 染 有 关 的报 道 始 自 2 1 0世 纪 7 0年 代 初 ,9 2年 17
E l在 美 国 被 首 次 确 认 。 此 后 E 1感 染 与 C x V7 V7 o
口病警讯 , 求 各 医 院对 该 病 进 行 率分 别达 2 3 .%和 19 . %。19 9 5年 武 汉 病 毒研 究 所从手 足 口病人 中分离 出 E 1 毒 ,9 8年 深圳 V7 病 19 市 卫生 防疫 站也从手 足 口病 患者 中分离 出 2株 E 1 V 7
飞沫传 播 。也 可通 过唾 液 、 疹 液 、 便 污染 的手 、 疱 粪 毛 巾、 手绢 、 杯 、 具 、 具 、 具 以及 床 上 用 品 、 牙 玩 食 奶 内衣 等 日常 接触传播 。亦可 经 E 传播 , 触被 病 毒 污染 的 l 接
肺水 肿 、 菌性脑 膜脑 炎等并发 症 。 无
20 0 6年 , 国 共 报 告 手 足 口病 1 3 例 ( 性 全 36 7 男 840 , 6 .4 女性 517 , 3 .6 , 亡 6 6 例 占 20 %; 7 例 占 79 %) 死 例( 男性 4例 , 性 2例 ) 女 。除 西藏 自治 区外 , 国 3 全 1 个省 、 自治 区、 辖 市 均 有 病 例 报告 。报 告 发 病 数居 直 前 1 位 的省份 依 次为 山东( 3例 ) 上海 ( 8 例 ) 0 300 、 28 3 、
为手 足 口病 , 但也 可 表 现 为其 他 疾 病 , 是 与其 他 肠 只 道病毒 引起 的手 足 口病 相 比 , 由肠 道 病 毒 7 l型感 染
引 起 的 疾 病 发 生 重 症 感 染 的 比例 较 大 , 死 率 也 较 病 高, 重症病 例病 死率可 达 1 % ~ 5 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