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学案:第三章第三节 蛋白质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遗传与进化一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市一等奖)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遗传与进化一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市一等奖)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北师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在前3章阐明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阐明了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前面三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DNA和RNA的区别、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些知识,但是基因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学生还不知道,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节课中许多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蛋白质的翻译过程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利用模型,让学生分组模拟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能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标对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
体验蛋白质合成过程的逻辑美、简约美,理解基因的表达并形成生命观念。

(二)科学思维
在模型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敢于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思维。

(三)科学探究
1、对图形、文字资料进行理解,进行模型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2、对翻译过程进行演示和描述,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四)社会责任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培养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五、教学用具
翻译模型、希沃平板软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模型演示等方法
七、教学流程。

蛋白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

蛋白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
1. 为什么这种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 2. 这种缝合线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才能被吸收?
这对你认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什么启示?
手术缝合线
蛋白质的功能
资料 高海抜地区空气中的O2比较稀,人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 地区后,身体将会发生如下反应:释放脾中储存的红细胞;加速制 造红细胞;使血红蛋白更容易释放氧。在高海拔地区,血液循环中 的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升高。
n个氨基酸脱去(_n__-1__)个H2O, 形成(__n_-_1_)_个肽键,叫_n__肽。
你能用公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 关系吗?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形成
氨基端(N端)
羧基端(C端)
由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由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多__肽__。
肽链的两端分别称为什么? 构成蛋白质的每一个氨基酸单位称为_氨__基__酸__残__基___。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氨__基__酸__在__肽__链__上__的__排__列__顺__序___。
不同的氨基酸具有不 同的__R_基___,使得不 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不同。
观察氨基酸的结构,推测“氨基酸”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形成
脱水缩合 二肽
两个氨基酸脱去_1__个H2O, 形成_1__个肽键,叫_二__肽。
三个氨基酸脱去__2_个H2O, 形成__2_个肽键,叫_三__肽。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还原糖+斐林试剂
50℃~65℃水浴加热 约2min
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检测: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认识细胞与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3讲 蛋白质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北师大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认识细胞与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3讲 蛋白质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北师大

第3讲蛋白质考点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P、S等。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1)写出图中结构的名称:a.氨基;c.羧基。

(2)通过比较图中两种氨基酸,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3)根据写出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归纳其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氢原子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不同的氨基酸取决于R基的不同,图中两种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b、d(填字母)。

3.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二肽的形成过程①过程a名称: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

②物质b 名称:二肽。

③结构c 名称: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 —CO —(或—CO —NH —)。

④H 2O 中各元素的来源:H 来自—COOH 和—NH 2,O 来自—COOH 。

⑤多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名称为多肽。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a.种类不同b.数目成百上千c.排列顺序千变万化②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蛋白质的功能(连线)[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 (3)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中含有几个肽键就称为几肽( × ) (4)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 (5)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 )2.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还决定于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

3.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已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吗?提示 对分泌蛋白来说不具有,还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修饰。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学案:第三章第五节 元素与生物大分子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学案:第三章第五节 元素与生物大分子

元素与生物大分子【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是由多种多样的元素组成。

2.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构成,形成碳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生物大分子的形成机制。

【学习过程】一、新知探究1.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

2.细胞主要由C 、H 、O 、N 、P 、S 等元素构成。

3.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生物大分子(1)碳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6个中子:6个核外电子:6个(其中有4个价电子)(2)碳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双键或三键相结合。

(3)碳骨架:碳原子之间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

(4)生物大分子:含有碳骨架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是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二、精练反馈1.国科温泉有远古“圣水”之誉,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水温高达56℃,水质淡黄清澈,享有“一盆玉汤”的美誉,对治疗皮肤病、色斑、关节炎及神经衰弱等有特殊的疗效。

下列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A.Fe、Mn、Zn、MgB.Zn、Cu、Mn、CaC.Zn、Cu、B、MnD.Mg、Mn、Cu、Mo2.下列关于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B.碳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C.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D.碳骨架的结构排列和长短等因素决定了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③④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碳化合物大部分属于有机物B.碳原子能相互连接成链或环C.碳链骨架可决定有机物的基本性质D.有机物中的官能团与其性质无关5.下列有关单体和多聚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多聚体是由单体脱水缩合形成的B.多聚体水解可得到单体C.由m个单体形成一个多聚体时,会产生m个水分子D.形成淀粉的单体都是葡萄糖答案1.答案:C解析:Mg、Ca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Mo、Cu属于微量元素。

生物必修一高中蛋白质教案

生物必修一高中蛋白质教案

生物必修一高中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2. 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3. 能够描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合成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分类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教学实验材料(如氨基酸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你知道什么是蛋白质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二、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

2. 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3. 蛋白质的功能:酶、激素、抗体等。

三、讲解蛋白质的分类(10分钟)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蛋白质可以分为结构蛋白、酶类蛋白、激素蛋白等。

四、讲解蛋白质的合成(15分钟)
1. 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蛋白质合成系统完成的。

2. 发生在细胞核内的转录和发生在细胞质中的转译。

五、实验演示(10分钟)
老师为学生展示氨基酸模型,让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并理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建单元。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蛋白质的重要性,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合成过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释生物体内的一些生理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生物精品新北师大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三节 蛋白质-教案

生物精品新北师大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三节 蛋白质-教案

蛋白质【教学目标】1.知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结合实例举例说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通过观察与提问,讨论与交流,明确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组织实施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贫困地区婴幼儿每天提供1个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

该项目自实施以来有效降低了要幼儿低体重、生长迟缓和贫血的发生率。

蛋白质是细胞最重要的结构成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体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具有什么功能?蛋白质功能多样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二、讲授新课(一)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寻找证据——阅读阅读课本P66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为应对O稀薄的环境,身体做出了哪些反应?22.红细胞有什么功能?与哪种蛋白质有关?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并热烈发言,教师总结:1.在O稀薄的环境中,人体会释放脾中储存的红细胞,同时产生更多的红细胞。

22.红细胞的重要功能是携氧,而红细胞携氧的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实现的。

蛋白质的功能1.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结合头发、蛛丝、肌肉、肌肉纤维等图片)。

2.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

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结合胃蛋白酶结晶等的图片)。

3.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如血红蛋白(参与氧气运输)、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结合血红蛋白和通道蛋白等的图片)。

4.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结合胰岛等的图片)。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

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结合抗原抗体作用图)。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3-3课《蛋白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3-3课《蛋白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3-3课《蛋白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最大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北师大版生物必修1:2.3.3 蛋白质 学案

北师大版生物必修1:2.3.3 蛋白质  学案

蛋白质【学习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学习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过程】1.氨基酸及其种类(1)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有种,结构通式:思考: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不同氨基酸分子区别在哪里?2.蛋白质的形成(1)结合方式:。

过程:。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结构思考:脱去的水分子数如何计算?(2)形成物:两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三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依次类推,多肽就是。

多肽呈链状。

肽链能、形成有一定的蛋白质分子。

思考:6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肽键?6个氨基酸形成二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肽键?6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肽键?由此可得结论:推测:①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②N个氨基酸形成二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1)。

(2)。

(3)。

(4)。

4.蛋白质的功能:由课本上的图片可以看出的功能有:(1)。

(2)。

(3)。

你还知道哪些功能呢?(4)。

(5)。

5.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以下内容:(1)氨基酸及其种类。

(2)蛋白质的形成。

(3)蛋白质的多样性。

(4)蛋白质的功能。

(5)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计算问题。

【达标检测】1.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甘氨酸B.氨基酸C.二肽D.多肽2.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D.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3.如果一个氨基酸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羧基连在R基上,那么另一个羧基()A.与氨基相连B.与羧基相连C.与氢相连D.与连有氨基的碳原子相连4.下列叙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一项是()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由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单凭讲解学生不易理解。

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化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边看图边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展示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蚕的丝腺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图片,提示学生观察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请学生指出他们的细胞核有什么不同。

《第三节 蛋白质》公开课教学课件第2课时【北师大高中生物必修1】

《第三节 蛋白质》公开课教学课件第2课时【北师大高中生物必修1】
左下为镰状红细
蛋白质的变性及应用
蛋白质的变性指的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 质的改变。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都是变性的结果。
致变因素: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丙酮等;物理方法 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变性结果:生物活性丧失;粘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容易聚集沉淀。 变性的应用:
比较 项目
成分
斐林试剂
甲液
乙液
反应原理
0.1 g/mL
0.05 g/mL
NaOH溶液 CuSO4溶液
含醛基的可溶性还原糖将
Cu(OH)2还原为砖红色Cu2O 沉淀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 使用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50℃~65℃水浴加热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双缩脲试剂
A液
B液
0.1 g/mL
0.01 g/mL
二、讲授新课
(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由氨基酸形成血红蛋白的示意图
二、讲授新课
(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2.蛋白质的多样性
(1)氨基酸数目不同, 肽链结构不同
◇-◇-◇-◇-◇-◇ ◇-◇-◇-◇
(2)氨基酸种类不同,肽链结构不同
◇-◇-◇-◇-◇-◇-◇-◇-◇-◇ ◎-◎-◎-◎-◎-◎-◎-◎-◎-◎
H
NH2 —C —C— N—C —C—N—C— COOH R1 O H R2 O H R3
一条肽链至少含有_一___个羧基和__一___个氨基。
m条肽链至少含有__m__个羧基和__m___个氨基。
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的条数。

体现生命活动的大分子——蛋白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体现生命活动的大分子——蛋白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实验室、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实验材料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如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九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3.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科普文章、实验视频、图片等。
(2)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细胞工厂》、《人体奥秘》等科普视频,以直观地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3)实验报告:鼓励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蛋白质实验,在家中进行蛋白质提取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4)蛋白质研究论文: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蛋白质研究的学术论文,以了解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5)蛋白质食谱:鼓励学生查找一些关于蛋白质的食谱,尝试制作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美食,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
②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肉类、鱼类、豆类、奶类等。
③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血红蛋白的运输氧功能,酶的催化作用等。
在设计板书时,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表示蛋白质的结构,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以增强艺术性和趣味性。同时,可以将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展示,如用血红蛋白的图片表示运输氧功能,用酶的图片表示催化作用等。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蛋白质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我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展示蛋白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提出问题和设置悬念时,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导致接下来的课堂环节有些紧张。下次我应该更加注重问题的质量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三蛋白质-北师大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新)教案

三蛋白质-北师大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新)教案

三蛋白质-北师大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新)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

2.掌握蛋白质的分类方法。

3.掌握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二、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基础的化学知识分析蛋白质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2.能够运用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释实际现象和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

2.蛋白质的分类方法。

3.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课件和黑板等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并通过示意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蛋白质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学功能。

2.互动法:教师和学生互动,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

3.实验法:教师通过示范实验,演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及重点难点1.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从生物体中研究重要的分子——蛋白质。

2.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

3.讲解蛋白质的分类方法。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的结果,加深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

5.实验演示:教师通过示范实验演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方法。

6.解答学生疑问,评价学生表现。

2.重点难点1.重点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讲解,应用蛋白质理解生物学现象的能力。

2.解决方法:通过生动具体的示例,引导学生逐个分析,提高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材参考1.北师大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新)。

2.《生物》,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评估1.知识练习1.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2.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一份有关蛋白质的实验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3.课堂表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表现和作业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着重讲解了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
【学习目标】
1.知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结合实例举例说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通过观察与提问,讨论与交流,明确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蛋白质的功能
1.结构功能: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

例如肌肉纤维。

2.催化功能:起生物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3.运输功能: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能运输氧。

4.调节功能: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

5.免疫功能: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除此之外,蛋白质的功能还有很多。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1.数量关系: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位置关系:都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氢原子,三者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3.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三)蛋白质的形成和结构
1.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1)此生理过程的名称是脱水缩合。

(2)字母代表的结构或名称:A.肽键,B.二肽。

(3)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该过程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呈链状结构,叫作肽链。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

3.结构多样性
(1)氨基酸方面: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2)肽链方面: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二、精炼反馈
1.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B.羧基
C.氨基和羧基D.连在C原子上的H
2.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的水形成的
B.该化合物中有1个羧基和1个氨基
C.脑啡肽分子是由4种氨基酸形成的
D.该化合物属于四肽,因为含有4个肽键
3.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都是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说明蛋白质有运输作用
C.人体内的蛋白类激素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D.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催化化学反应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4.下列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功能可能不同B.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含有氨基和羧基各n个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方式脱水缩合
D.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保持不变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答案
1.答案:C
解析: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上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即“—NH—CO—”,同时氨基上的“—H”和羧基上的“—OH”结合生成水。

所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

2.答案:D
解析:图中多肽共有4个肽键,所以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即五肽。

由于R基中不含羧基和氨基,所以该化合物中只有1个羧基和1个氨基。

该脑啡肽是
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组成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
2—C
6
H
4
OH、
—H、—H、—CH
2—C
6
H
5
、—CH
2
—CH(CH
3
)
2
,因此共有4种氨基酸。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相同,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则其功能也可能不同,A项正确;由于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且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不参与脱水缩合,因此蛋白质中氨基数或羧基数=n(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B项错误;所有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都是氨基脱去一个氢原子,羧基脱去一个羟基后形成肽键,C项错误;高温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甘氨酸的R基为—H,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氨基酸。

由于缺乏中间产物,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
水缩合形成肽键。

R基的特异性决定氨基酸的特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