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
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

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规律1:有关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⑴蛋白质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⑵蛋白质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⑶在不考虑R基上的氨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等于肽链数;⑷在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羧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规律2:蛋白质中肽键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⑴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水解消耗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⑵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规律3:有关蛋白质中各原子数的计算⑴C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2+R基上的C原子数;⑵H原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2+R基上的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⑶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⑷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
注意: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① C原子数=R基团中的C原子数+2;②H 原子数=R基团中的H原子数+4;③ O原子数=R基团中的O原子数+2;④N原子数=R基团中的N原子数+1。
★★规律4:有关多肽种类的计算:假设有n(0<n≤20)种、m个氨基酸,任意排列构成多肽(这里m≤n):⑴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 m种;⑵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不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n-1)×(n-2)…×(n-m+2)×(n-m+1)= 种。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计算公式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计算公式推荐文章高中生物公式定理总结热度:高中生物公式定律热度:高中生物公式总结热度:高中生物公式大全热度:高中生物之生物技术实践的练习题热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蛋白质计算公式

蛋白质计算公式
1.基础蛋白质需求量(BMR):
对于成年女性,BMR=0.9g/kg体重
对于成年男性,BMR=1.0g/kg体重
2.活动系数(PA):
种类|活动系数
|
久坐不动|1.2
轻度活动|1.4
中度活动|1.6
重度活动|1.8
极重度活动|2.0
3.蛋白质需求量计算:
蛋白质需求量=BMR*PA
根据上面的公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别、体重和活动级别,计算出你每天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
只是一个估算值,具体的蛋白质需求量还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
状况和健康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如果你想要更准确地计算你的蛋白质需求量,你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2.2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课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者——蛋白质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类型一: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 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n个AA形成一条肽链时,脱去 n-1 ___个H2O,形成 个肽键。 n个AA形成m个肽链时,脱去 n-m 个肽键。 个H2O,形成
n-1
n-m
肽键数 = 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 氨基酸数 = 肽键数+肽链数
肽链数
1.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 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 此蛋 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c ) A. 52、52 B. 50、50 C. 52、50 D. 50、49 2.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 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 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 的肽链有( c) A.1条 B.2条 C.3条 D.4 条
类型四:其他
1.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 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数 目是:(c )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2.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4O2N2,则赖氨酸的R基为 (A ) A. —C4H 10 N B.—C4H 10 O C.—C4H 10 ON D.—C5H 11 N 3.有A B C三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的情况下, 27 形成三肽的种类有( )形成二肽的种类有 ( )
9
类型三:有关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 数和羧基数的计算
n个AA分子形成m条肽链,该化合物至少含有游 m 离的-NH2 个,游离的-COOH m 个
高中生物必修一1:氨基酸、蛋白质类计算专题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基本关系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例1 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解析: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A.12800B.11018C.11036D.8800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
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A.1024 B. 898 C.880 D. 862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
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n、肽链数m、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基本关系式有: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环状多肽,则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n个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例2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A.52、52B.50、50C.52、50D.50、49解析:氨基酸分子形成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脱去了水,据此可知,肽键数=脱水数=900÷18=50,依上述关系式,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50+2=52,答案为C。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

⽣物必修⼀蛋⽩质计算公式总结 纵观近⼏年⾼考试题,与⽣物必修⼀蛋⽩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物必修⼀蛋⽩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必修⼀蛋⽩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量(a);氨基酸平均分⼦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量(d)]。
1.蛋⽩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
每个氨基酸⾄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R基。
①氨基酸各原⼦数计算:C原⼦数=R基上C原⼦数+2;H原⼦数=R基上H原⼦数+4;O原⼦数=R基上O原⼦数+2;N原⼦数=R基上N原⼦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少:各1个;m条肽链蛋⽩质游离氨基和羧基⾄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数(得失⽔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质分⼦量=氨基酸总分⼦量—脱⽔总分⼦量(—脱氢总原⼦量)=na—18(n—m); 2.蛋⽩质中氨基酸数⽬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少):mRNA的碱基数(⾄少):蛋⽩质中氨基酸的数⽬=6:3:1; ②肽键数(得失⽔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量=核苷酸总分⼦量—DNA脱⽔总分⼦量=(6n)d—18(c—2)。
mRNA分⼦量=核苷酸总分⼦量—mRNA脱⽔总分⼦量=(3n)d—18(c—1)。
2.4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讲义-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一.考点1.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数量计算二.重、难点1.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数量计算三.易错点和记忆技巧1.在一条肽链主链的两端分别是—COOH和—NH2,侧链R基中的—COOH和—NH2不参与脱水缩合过程,所以多肽的氨基(或羧基)数目=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
2.有些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除了脱水形成肽键外,还能形成二硫键(—S—S—),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要注意计算在内,每形成一个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就减2。
3.计算本质是对于蛋白质结构的考察,尤其是理解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做模型分析,为分泌蛋白的合成路径打好基础,不可机械记忆公式基础知识梳理一.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数量计算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相关数量关系(1)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合而形成的肽链,每两个相邻的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缩合形成一个肽键,因此,每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COOH和一个—NH2。
(2)肽键数与氨基酸数、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氨基酸缩合时每形成一个肽键,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因此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3)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减去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
若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则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
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n-m)×18。
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计算假若有A、B、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形分析:(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足够多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形成三肽的种类:33=27种形成二肽的种类:32=9种(2)A、B、C三种氨基酸每种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3×2×1=6种形成二肽的种类:3×2=6种。
蛋白质计算公式(整理版)

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公式
(1)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注:环状肽特点: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氨基酸的数目。
(2)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X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X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一S— 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3)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或埃基数=肽链数
(4) 至少含有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
(5) 至少含有O原子数=肽链数X 2+肽键数
(6) DNAS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勺碱基数(至少):氨基酸的数目=6: 3: 1;。
高一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

高一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非常重要的分子,扮演着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角色。
在生物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蛋白质的一些重要参数,其中之一就是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的分子量越大,通常意味着它越复杂,可能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结构。
计算蛋白质分子量的公式如下:分子量 = (氨基酸1个的分子量 ×氨基酸1的数量)+ (氨基酸2个的分子量×氨基酸2的数量)+ ...这个公式中,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氨基酸的分子量,并根据蛋白质序列中不同氨基酸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计算。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每种都有不同的分子量。
在计算时,我们根据蛋白质中每种氨基酸的数量与其相应的分子量相乘,并将所有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简化的表示方式,没有考虑蛋白质中其他组分的分子量。
另外,这个计算方法也不包括可能存在的修饰或糖基化等变异。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蛋白质来说,这个计算公式已经足够精确了。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对于生物学研究和需求的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判断蛋白质是否符合我们的研究需求,并为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在进行蛋白质分子量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在线工具或软件来简化操作,只需输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即可自动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样的工具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分析。
综上所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和分子量进行相应的乘法和加法运算得到。
这个公式在生物学的研究和实验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特性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教学丨蛋白质类题目的相关计算公式

教学丨蛋白质类题目的相关计算公式在新版生物教材必修一第2章第4节讲述了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本节中的重点在于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关于水分子数、肽键数、C、H、O、N等原子数的计算,由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固定的,在计算中往往我们又不需要考虑R 基,因此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以方便计算,本讲中n为氨基酸数目,m为形成的肽链数。
一、水分子数和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是一样的,水分子的离去才换来肽键的形成,求肽键数目也就转变成了求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对于n 个氨基酸形成1条肽链,则脱去的水分子数是n-1,如果是形成的m 条肽链则脱去的水分子数是n-m,因此脱去水分子数和形成肽键说的公式是:n-m。
二、肽链中的氨基数和羧基数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以后,位于肽链内部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分别参与了两侧的脱水缩合反应,因此都没有了氨基和羧基,只有肽链两侧的氨基酸分别剩余一个氨基和羧基,所以1条肽链只有1个氨基和羧基,对于m条肽链来说,氨基和羧基的数目都是m,它与氨基酸总数n没有关系,这是第二个公式:氨基数=羧基数=m。
三、碳氢氧氮的原子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写成分子式为C2H4O2N,此时不考虑R基,所以n个氨基酸的碳氢氧氮原子总数分别为:2n、4n、2n和n,其中在形成多肽链时只是脱去H2O,因此最后的多肽链中只有H和O的原子数目有变化,其余的C和N 数目仍然为2n和n。
上面介绍到脱去的H2O分子数目为n-m,则减少的H为2*(n-m),O为(n-m),剩余的氢原子数目为:4n-2*(n-m)=2n+2m,氧原子数目为2n-(n-m)=n+m,这是第三个公式:C=2n、H=2n+2m、O=n+m、N=n。
四、关于环肽有的氨基酸可以形成环肽,即位于肽链两侧的氨基和羧基可以再发生一次脱水缩合,就相当于每条肽链再额外脱去1分子水,m条肽链就脱去m个水分子,此时总共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为(n-m)+m=n,碳和氮的原子数目不变,为2n和n,氧原子数由n+m变为(n+m)-m=n,氢原子数由2n+2m变为(2n+2m)-2m=2n。
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

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规律1:有关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⑴蛋白质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⑵蛋白质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⑶在不考虑R基上的氨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等于肽链数;⑷在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羧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规律2:蛋白质中肽键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⑴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水解消耗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⑵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规律3:有关蛋白质中各原子数的计算⑴C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2+R基上的C原子数;⑵H原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2+R基上的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⑶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⑷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
注意: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① C原子数=R基团中的C原子数+2;②H 原子数=R基团中的H原子数+4;③ O原子数=R基团中的O原子数+2;④N原子数=R基团中的N原子数+1。
★★规律4:有关多肽种类的计算:假设有n(0<n≤20)种、m个氨基酸,任意排列构成多肽(这里m≤n):⑴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 m种;⑵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不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n-1)×(n-2)…×(n-m+2)×(n-m+1)= 种。
高中生物必修一计算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所涉及的相关计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1)设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一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目。
计算公式:N=n-1(2)设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m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目。
计算公式:N=n-m(3)一条肽链的两端分别是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计算关系:a.一条肽链所含游离的羧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目+1b.一条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目+1c.m条肽链所含游离的羧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md.m条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m(4)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18×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二)有关核酸的计算:含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腺嘌呤(A)数目等于胸腺嘧啶(T)数目,即:A=Tb.鸟嘌呤(G)数目等于胞嘧啶(C)数目,即:G=C(三)有关有氧呼吸的计算:有关反应方程式(简式):第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酶)→2C3H4O3+4[H]+少量ATP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或称三羧酸循环):2C3H4O3+6H2O(酶)→6CO2+20[H]+少量ATP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及氧化磷酸化):24[H]+6O2(酶)→12H2O+大量ATP综上所述,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2870KJ能量(大量ATP)这方面主要是计算反应式间的比例关系。
(四)有关光合作用的计算(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糖消耗量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蛋白质计算公式整理版

蛋白质计算公式整理版
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公式
(1)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注:环状肽特点: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氨基酸的数目。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3)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4)至少含有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
(5)至少含有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
(6)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氨基酸的数目=6:3:1;
1 / 1。
蛋白质相关计算公式

蛋白质相关计算公式在咱们的生物世界里,蛋白质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而谈到蛋白质,就不得不说一说那些和它相关的计算公式啦。
先来说说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涉及的一些计算。
咱们假设一个多肽链是由 n 个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形成这条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就等于氨基酸数减去 1 ,也就是 n - 1 个。
这就好比咱们盖房子,每多砌一块砖,就得少用一点水泥来连接,氨基酸就像那些砖,连接它们的“水泥”就是脱去的水分子。
再说说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这可得仔细点啦。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乘以氨基酸的个数,再减去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比如说,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128 ,有 5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脱去了 49 个水分子,那这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 128×50 - 18×49 。
我记得之前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学生特别迷糊,怎么都算不对。
我就拿他们最爱吃的巧克力豆打比方。
我说氨基酸就像是一颗颗巧克力豆,把它们串起来的时候,中间连接的部分就相当于脱去的水分子。
这一下,那孩子恍然大悟,之后做题可溜了。
还有啊,关于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
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都等于 1 。
这就好像是一条绳子,不管它有多长,两头总是各有一个端点。
另外,蛋白质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计算也有规律。
氮原子的数目等于氨基酸的个数加上 R 基上的氮原子数。
氧原子的数目等于氨基酸的个数加上 1 ,再加上 R 基上的氧原子数。
总之,掌握这些蛋白质相关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太重要啦。
就像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得从多个方面去观察和分析一样。
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公式牢牢记住,在生物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高中生物必修一1:氨基酸、蛋白质类计算专题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基本关系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例1 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解析: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A.12800B.11018C.11036D.8800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
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A.1024 B. 898 C.880 D. 862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
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n、肽链数m、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基本关系式有: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环状多肽,则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n个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例2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A.52、52B.50、50C.52、50D.50、49解析:氨基酸分子形成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脱去了水,据此可知,肽键数=脱水数=900÷18=50,依上述关系式,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50+2=52,答案为C。
高中生物必修一 同步讲义第2章 微专题一 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水解过程相关的计算

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水解过程相关的计算一、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羧基)数、肽键数和脱水数的计算1.链状肽可以用如下的模式图表示:(1)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若有p个二硫键生成,则还应减去2p)。
(3)肽链中游离氨基或羧基的计算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②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注: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链状多肽或m条链状多肽。
肽链数目氨基酸数肽键数目脱去水分子数氨基数目羧基数目多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条n n-1 n-1 至少1个至少1个na-18(n-1)m条n n-m n-m 至少m个至少m个na-18(n-m)注意:若肽链间含有二硫键(—S—S—),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18(n-m)-2k(k为二硫键的个数,n为氨基酸数,m为肽链数,a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如图表示的是环状肽,相关数量关系如下表:项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键数目脱水数氨基最少数目羧基最少数目一条环肽 a n n n0 0m条环肽 a n n n 0 0注意:(1)环状肽的主链中无氨基和羧基,环状肽中氨基或羧基数目取决于构成环状肽的氨基酸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数目。
(2)若出现环状多肽,可将肽链条数看作0,再进行计算。
例1如图为牛胰岛素结构图,该物质中—S—S—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胰岛素含有50个肽键B.牛胰岛素中至少含有2个—NH2和2个—COOHC.牛胰岛素水解产物含有21种不同的氨基酸D.牛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2例2如图表示某蛋白质(无环状肽)中氨基酸和相关基团的数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共有2条肽链B.共有124个肽键C.形成此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 250D.R基中共含有15个氨基例3如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巯基)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
蛋白质计算公式(整理版)

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公式
(1)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注:环状肽特点: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氨基酸的数目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X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X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一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3)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4)至少含有N 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
(5)至少含有0原子数=肽链数X 2+肽键数
(6)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勺碱基数(至少):氨基酸的数目= 6: 3: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 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 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
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
×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
C=G=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
(A+T)%+(C+G)%=1;(C+G)%=1―(A+T)%=2C%=2G%=1―2A%=1―2T%;(A1+T1)% =1―(C1+G1)%;(A2+T2)%
=1―(C2+G2)%。
②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
A1+T1+C1+G1=T2+A2+G2+C2=1/2(A+G+C+T);
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
③a.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
b.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
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
(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④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
2A%=2T%=(A+T)%=(A1+T1)%=(A2+T2)%=(A3+U3)%
=T1%+T2%=A1%+A2%;
2C%=2G%=(G+C)%=(C1+G1)%=(C2+G2)%=(C3+G3)%
=C1%+C2%=G1%+G2%。
4.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
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
数(2N)。
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
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 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 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
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③被子植物个体发育:
胚细胞染色体数(2N)=1/3受精极核(3N)=1/3胚乳细胞染色体数(3N)(同种杂交);
胚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远缘杂交);
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极核染色体数;
1个胚珠(双受精)=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精子=1粒种子;1个子房=1个果实。
④DNA复制:2n个DNA分子;标记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个;标记的DNA分子占:
2/2n=1/2n-1;标记的DNA链:占1/2n。
DNA复制n次需要原料:X(2n-1);第n次DNA复制需要原料:(2n-2n-1)X=2n-1X。
[注:X代表碱基在DNA中个数,n代表复制次数]。
高一生物学习方法
回归课本最重要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
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
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
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前行者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