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教育理论—教育学 第1-2章 大题

教育理论—教育学 第1-2章 大题

一·教育学第一章绪论简答题:(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简述教育学与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方针政策的关系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也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1)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2)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学的源泉,但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一般经历过哪几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5、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何在?(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辨析题:1、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答:错误,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即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

2、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

答:错误,教育学不等同与教育方针。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客观性是教育学的特点。

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既要体现人的主观愿望,同时又要遵循教育规律。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属性:答: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教育的基本概念:答:(1)广义的概念: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第一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1-2

第一章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1-2
20世纪30年代,丹克莱尔(Damhohler)论述了扩散、流体流 动和传热对反应器产率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梯尔(Thiele)和史尔多维奇对扩散反应问题作了开拓性的工作
40年代,霍根(Hougen)、华生(Waston)著作《化学过程原理》 法兰克-卡明聂斯基著作《化学动力学中的扩散与传热》问世 195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一次欧洲反应工程会议——确立 了化学反应工程的名称
• 计其达.《聚合过程及设备》化工出版社,1981;
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2.1 化学反应和反应器分类
2.1.1 化学反应分类
表2-1 按化学反应的特性分类
反应机理 反应的可逆性 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
简单、复杂反应 可逆、不可逆反应 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反应 一级、二级、三级、分数级反应
反应热效应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3 聚合物合成材料的发展
1910年,美国正式工业化生产酚醛树脂,随后相继合成出丁 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尼龙-66、聚酯纤维、高压聚乙 烯和聚氯乙烯,产量和品种在世界大战中得到快速发展。 1920年,H.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建立 了大分子链的学术观点并系统研究了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简介 一)课程产生背景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
化学反应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
连接桥梁
二)课程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研究对象:工业规模的聚合过程 • 关键问题:聚合反应动力学
聚合物系的传递过程 聚合反应器设计、放大
三)聚合反应工程的任务
创新与选择最适反应器型式 确定最优工艺条件 估算反应器尺寸大小
1994年,全世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量超过1.4×104万吨,按体 积计算超过钢铁。

医学统计学第1-2章(2015)

医学统计学第1-2章(2015)
36
3. 方差(variance , 2 , S2)和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 S)
2 X 2
N
S2
2
XX
n1
总体方差
样 本 方 差
37
4.标准差:
X 2
N
总 体 标 准 差
标准差或方差越大,说明个体差异越大,则均数的 代表性越差。
•应用: 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
7
101-
10
104-
18
107-
25
110-
21
113-
15
116-
15
119-
7
122-125
1
合计
120
19
115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转氨酶 (mmol/L)含量分布
血清转氨酶含量
人数
12-
2
15-
9
18-
14
21-
23
24-
19
27-
14
30-
11
33-
9
36-
7
39-
4
42-45
3
20
第二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平均数
66.67
7
25
32
21.88
62
40
102
60.78
6
分组 血栓组 正常组 合计
表 3. 9 正常妇女和血栓形成者的血型分布
A型
B型
AB 型 O 型
合计
32
8
10
9
59
51
19
12
70
152
83
27
22

1-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1-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密云社区教育中心❖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一)发展阶段❖参照我国的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分阶段:出生前的发展、婴儿阶段和幼儿阶段。

❖出生前的发展: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

胚胎前9个月是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体有一个受精卵转变为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婴儿。

婴儿阶段:身体和大脑都出现巨大的变化:能够独立行走;有较成熟的感知运动能力;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口语表达系统;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亲密关系。

本书将婴儿期定义为0-3岁。

幼儿阶段:幼儿的身体变长、变瘦,运动技巧更精细,更具自我控制性和自信。

游戏促进和支持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思维和语言得到惊人的发展,道德感开始发展并开始与同伴建立关系。

本书将该阶段定义为3-6岁。

❖(二)发展的领域❖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整体,我们对其生理、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时会初步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身体的发展、脑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那里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对他人的认知、同伴关系、以及品德心理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遗传和环境那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1-2章n

第一章绪论1-2章n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 样本(sample)(或叫个体individaul)
– 统计研究中最基本的单位,要有代表性,能客 观的反映总体 – 随机原则
• 资料:在确定总体后,研究者则应对每个观察 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测量和观察,这种特征称 为变量。对变量的测量值称为变量值(value of variable)或观察值(observed value),也称资料。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五、医药学研究中统计方法的运用
• 以正确的方式收集数据 • 描述数据的统计特征 • 统计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六、学习注意事项
• 了解基本概念、掌握理解基本原理,能够 正确运用理论知识逻辑推理。 • 对待公式态度:
– 不强调背公式,不要过分追究公式来源,掌握 公式应用范围应用条件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变异(variation)
–在同一个总体内,各个个体所表现出来的 参差不齐性。
•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总体量):用来描述和表达总体的数量 特征指标。 –统计量:用来描述和表达样本数量特征的 指标。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总体 数量平均水平 均数µ 均数µ 和集中趋势 变异大小和 离散程度 标准差σ 标准差σ
二、(样本)直方图(histogram) 、(样本) 样本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
三、频数分布表的作用:
(1) 揭示资料的分布类型和分布特征 (2) 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 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 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 (4) 样本容量较大时,可用各组段的频率作 样本容量较大时, 为概率的估计值,便于进一步分析统计。 为概率的估计值,便于进一步分析统计。

货物学基础1-2

货物学基础1-2
▪ 防止聚合的措施:避免光照;控制温度; 保证货物的纯度;避免混入催化剂;加入 抑制剂等。
物理变化
▪ 蒸发 ▪ 溶化 ▪ 熔化 ▪ 潮解和风化 ▪ 吸附 ▪ 沾污
生物变化
▪ 生物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为维持生命而进 行一系列的新陈代谢作用。
▪ 呼吸作用 ▪ 后熟作用 ▪ 萌发(发芽) ▪ 货物外部的生物变化
cargo) ▪ 衬垫货物(Dunnage cargo)/填舱货物(Filler
cargo or Small stowage cargo)
甲板货物
▪ 可以或需要在船的甲板上装运的货物。甲 板货物由货主承担风险。
按货物性质的分类
▪ 普通件杂货(General cargo)
▪ 特殊货物 (Special cargo)
呼吸作用
▪ 生物体的货物在正常情况下有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作用,在生物酶的 催化作用下,有机体内部活细胞的营养物 质进行缓慢的氧化反应,分解放出水和二 氧化碳,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能量。
▪ 正常的呼吸作用是维持有机体正常的生命 活动所必需的;但呼吸过分旺盛,会使营 养物质消耗过快,而且会放出大量的热, 使货物变质。
▪ 有:托盘、大宗包装、中型散装容器可 移动罐柜和公路、铁路车辆、集装箱、 船载驳船;
▪ 成组化货物有的可以装入普通的货船上, 有的需要装载在专用船或专用场所。
按装运场所的分类
▪ 甲板货物(on deck cargo) ▪ 舱内货物(Hold cargo or Under deck cargo) ▪ 冷藏货物(Refrigerated cargo) ▪ 房间货物(Locker cargo) ▪ 舱底货物(Bottom cargo)/压载货物(Ballast
残损鉴定

1-2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1-2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2.表达式: 3.意义:
S

dx dc

S dx dm
1)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 S →b;
2)标准曲线的斜率越大,方法的灵敏度也越 高;
3)许多方法的 S 随实验条件而变化,故一般 不用 S 作为方法的评价指标。
2-3 精密度(precision)
1.定义: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 多次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r n 1
n
[ (xi x )2 ( yi y)2 ]1/2
1
1
3. r 的取值范围:
4.意义: r 的数值大小反映了x 与 y 两个变量 之间的密切程度。
1)当 r 1时,y与x之间完全线性相关, 各点处于一条直线上;
2)当 r 0时,y与x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3)当0 r 1时,y与x间有一定线性关系,r 越接近于1,
i 1
b 1.091102
a A bc 0.439 1.091102 4.00 103 0.0026
∴ 回归方程为
A 0.0026 1.091102 c
(2) 平均值法 在最佳的直线上,偏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将 n 组实验数据分别代入y = a + bx中,可 得 n 个方程。
0.114 a 1.00 103b
0.434 a 4.00 103b
0.212 a 2.00 103b
+)0.335 a 3.00103b
0.661 3a 6.00103b
0.670 a 6.00 103b
+)0.868 a 8.00103b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 = a + bx a:截距 b:回归系数(回归直线的斜率)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1-2(答案)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1-2(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耐火等级)和(燃烧性能)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四)级。

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通常说的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本模数)、(分模数)和扩大模数。

基本模数以(M )表示,数值为(100 )。

建筑的基本模数为(100 ),用(M )表示。

一般民用建筑房间的开间和进深符合(3M )模数数列。

7、建筑高度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 )m时,为超高层建筑。

8、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 )层为低层;(4-6 )层为多层;(7-9 )层为中高层;(≥10 )层为高层。

9、设计阶段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和(燃烧性能)确定的,共分(四)级。

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可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和(非燃烧体)。

10、建筑物的结构按其选用材料的不同,常分为(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四种类型。

11、地震烈度在( 6 )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以不考虑抗震措施;(9 )度以上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造房屋。

二、选择题1、古希腊创造的三种柱式有(ABC )A、陶立克B、爱奥尼克C、柯林斯D、塔什干E、复合柱式2、(B )是欧洲中世纪有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

A、帕提农神庙B、巴黎圣母院C、罗马圣彼得大教堂D、流水别墅3、流水别墅是(A )的代表作。

A、莱特B、贝聿铭C、丹下健三D、米开朗基罗4、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A )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食品化学》1-2 (2)

《食品化学》1-2 (2)

参考书
1. 汪东风.食品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 黄刚平.烹饪基础化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季鸿昆.烹饪化学(高职高与).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0年。 4. 刘用成.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5. 王璋等.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6. 阚建全.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现代食品科学的四大支柱 食品化学 微生物学 生物学 工程学
(三)食品化学

指研究食物的组成、性质以及功能 和食物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科学。


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的组成及 理化性质的一门科学; 是以食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化学,既 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分支。 食品化学是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 础学科。
本课程成绩组成
本课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 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 时成绩由出勤、提问、平时作业、小论文组成; 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试题主要由填空题、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部分组成, 实行百分制。
注:学生按要求完成平时作业,缺、旷课节数未达到 “学生手册”规定的,允许参加期末考核。
(一)食品和菜肴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 食物与生物组织中的C、H、O、N四种元素几乎占总
质量的85%以上。
2.化学成分
A.无机成分 水 无机盐 无机气体(如空气中的O2、CO2、CO、N2及其它成分分
解产生的NH3、H2S、NO、NO2、SO2等)。
B.有机成分(食品的主要成分)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1前言(1-2)

1前言(1-2)

CH2 CH2
n n
。 68 。 10 。 20 。 15 。 20
PP:
聚甲氧乙烯
CH OCH3
CH2
n 侧 基 极 性 增 加 , 偶 极 距 增 加 。
聚丙稀CH2
Tg
n
n
。 87 。 106 。 104

聚丙烯酸:
CH COOH
CH2
聚合物在成型中的化学变化
降解:聚合物在高温、应力、氧气和水分等外部条件作用下 发生的化学分解反应。成型时的热和压力达到或超过聚合物 化学键的能量、杂质产生的游离基、氧和水的作用等 热降解、氧化降解、水降解、应力降解 交链:聚合物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 化学反应过程(热固性塑料)
PE:
CH2 CH CH3
第二章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
聚合物的可模塑性: 聚合物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在模具型腔中模制成 型的能力。 要求:能充满模具型腔获得制品所需尺寸精度,有一定的密 实度,满足制品合格的使用性能等。 决定因素:聚合物属性、成型工艺、模具结构尺寸 判断方法:聚合物熔体在注射压力作用下,由阿基米德螺旋 形槽的模具的中部进入,经流动而逐渐冷却硬化为螺旋,以 螺旋线的长度来判断聚合物流动性的优劣。
第二章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
聚合物的可纺性: 聚合物经过成型加工为连续的固态纤维的能力。 聚合物的可延性: 半晶型或半结晶聚合物在受到压延或拉伸时变形的 能力。 如果聚合物具有压延性,则通过压延和拉伸工艺可 生产片材、薄膜和纤维。
第二章塑料成型的理论基础
θg-玻璃化温度,材料使用的下限温度
θf-粘流温度 θm-熔点温度
0.5~1 ≈1
1~2 9~15 1~2
注射成型
模压制件 薄壁制件

预防医学《卫生化学1-2章》练习题

预防医学《卫生化学1-2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卫生化学》相当于分析化学中的________部分。

2. 《卫生化学》是应用_______,特别是仪器分析的理论和仪器,解决卫生化学遇到的定性、定量的问题。

3. 卫生化学的一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1.卫生化学的分析方法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 定性、定量、化学分析B.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化学分析C. 定性、定量、结构分析D. 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结构分析2. 根据分析时试样用量的多少,分析化学可分为A.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痕量分析B.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C.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痕量组分分析D. 常量分析、常规分析、微量分析3. 哪个不是卫生化学的任务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性质分析4. 当取样为固体时,微量分析指的是A.0.0001g~0.01g B.0.01g~0.1g C.0.1g以上D.0.0001g以下三判断题1. 微量分析就是微量组分分析。

2. 卫生化学的分析方法按原理分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3. 常量组分分析是对试样的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大于0.1%的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四、名词解释1. 卫生化学2. 仪器分析3. 定性分析4. 定量分析五、简答题1. 卫生化学的特点?2. 卫生化学学习的内容有哪些?3. 卫生化学中分析方法的分类?(提示:按任务、按原理、按含量、按对象)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填空题1. 采样需符合的原则是、和。

2. 样品采集原则,在建立正确的总体和样品概念的基础上,应使采集的样品具有,考虑,顾及。

3. 空气样品采集的主要方法方法有和。

4. 样品预处理的总原则是和。

5. 常用的生物材料样品有、、、、和。

6. 采集食品样品时,必须注意其和。

7. 样品的保存方法有,和。

8. 王水是由和以比体积混合而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1-2章_部分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1-2章_部分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什么是工件的夹紧?试举例说明。

1-7 什么是工件的欠定位?什么是工件的过定位?试举例说明。

1-8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9 有人说:“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只要有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完全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欠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上面这些说法都对吗?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1-10 分析图1-10所示工件(图中工件用细双点划线绘制)的定位方式,并回答以下问题:(1)各定位件所限制的自由度;(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为什么?图中加工面用粗黑线标出。

图1-10a、b、d、e为车削工序,图1-10c为钻孔工序,图1-10f为镗A孔工序,图1-10g为钻大头孔工序,图1-10h为铣两端面工序。

1-11 分析图1-11所示工件为满足加工要求所限制的自由度。

先选定位基面,然后在定位基面上标出所限的自由度,其画法如图8所示。

图中粗黑线为加工面。

习题1-10图习题1-11图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2-1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2-7 什么是积屑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屑瘤的产生?2-8 试述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公共政策概论1-2章

公共政策概论1-2章

三、公共政策发展的主导理论
• 公共选择理论明确提出:在一个体制 下产生了不好的政策或不好的结果, 原因要么是现存的政治体制所对应的 规则产生了错误的领导人,要么是在 政治决策与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率的 制约机制,因此,唯一的决定因素是 规则——产生领导人与约束领导人的 规则。
• • 理论弥补了传统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政治决策分 析的缺陷,有助于解释政府预算赤字为何难以消 除的原因。同样,它在政策科学上产生了相当大 的影响,从而推动公共政策的不断发展。但是现 实政治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理性的自利者,而集 体决策也并非全都公正,多数人决策有可能造成 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多数人暴政”的后果;此 外改变不好的公共政策,也并非仅仅改变产生领 导人和约束领导人的规则所能做到的,它还包含 许多自然的、社会的复杂因素。
三、公共政策发展的主导理论
• 以上六种理论,在不同时期影响着公共 政策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公 共政策发展主要受到功能过程理论、政 治制度理论、政治系统理论的影响;到 了70年代以后,公共政策发展明显受到 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影响; 到了90年代以后,受到管理主义理论等 的影响。此外,在同一时期内,公共政 策的发展也同时受到几种理论的影响。
• (六)层次性 • (七)多样性 • (八)合法性
• (五)超前性
• (九)稳定性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 • (一)权威性: • 政策的本质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 表现,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进行统治的 工具。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以其合法性为 基础的。政策只有经过合法化的过程,才 能具有对公众的约束力。

三、公共政策发展的主导理论
• (二)政治制度理论:
• 政治制度理论是将公共政策看作政府机构 或体制的产出。这种理论认为,不论在什 么样的国家中,政府都是公共政策的主要 决定者和实施者,一项公共政策若不被政 府所采纳和执行,就不能成为政策。

生理学习题册1-2章(带答案)

生理学习题册1-2章(带答案)

生理学习题册1-2章(带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理学2.新陈代谢3.刺激4.反应5.阈强度6.兴奋性7.可兴奋组织 8.兴奋 9.内环境10.稳态 11.反射 12.神经调节13.体液调节 14自身调节 15.反馈 16.负反馈 17.正反馈二、填空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和。

其中最本质的是。

2.公元1628年的著作出版,标志着生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生理学本身是一门科学。

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实验和,实验。

4.反应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232.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刺激D.阈值3.可兴奋细胞包括 ( )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4.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性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B.反应C.反馈D.神经冲动7.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幅度大B.4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C.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较慢D.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8.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赖于神经调节B.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存在C.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D.调节幅度小,但灵敏度低9.对神经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的敏感性差B.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C.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较慢D.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10.下列各项调节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可保持相对恒定B.全身动脉压升高时,血压水平下降C.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D.水量摄入多时,尿量增加1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到达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 )A.控制信息B.偏差信息C.反馈信息D.反射信息1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5( )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1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减压反射B.排尿反射C.肺牵张反射D.血糖浓度的调节14.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四、多项选择题1.关于生理学这门学科,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B.是医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C.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D.主要从细胞分子、器官系统和整体三个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E.与解剖学无关2.刺激的主要参数有 ( )A.刺激强度B.时值C.基强度D.刺激持续时间E.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3.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6( )A.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C.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D.反射活动的完成有赖于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E.完成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4.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幅度较小B.调节范围局限于单个细胞或一小部分组织内C.灵敏度较低D.不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E.调节的效果是保持生理功能的稳定5.以下哪些实验属于急性实验( )A.蛙心灌流实验B.描记蟾蜍心搏曲线C.动脉血压综合实验D.局麻药对生物电活动影响7E.利用巴埔洛夫小胃研究胃液分泌6.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必须通过血液起作用B.作用广泛、时间持久C.反应速度慢D.反应准确E.调节的敏感性强7.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一定范围内心肌纤维初长度愈长,收缩强度愈大B.人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C.动脉血压升高后,肾血流量相对稳定D.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E.碱中毒,尿中泌H+减少五、判断题1.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1-2-1原子轨道理论

1-2-1原子轨道理论
钻穿效应
与轨道径向分布函数的 个数成正比
C: 1s22s22p2 近似能级图
轨道能级:1s<2s<2p<3s<3p<4s<3d <4p <5s
第一章 绪 论
各能层的能级类型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能级数=能层序数
第一章 绪 论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近似能级图中的电子填充顺序,将电子 依次填入到各轨道中,即可得到各原子的基态(最低能量状态)电子结 构。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达式:表示电子的分布 ① 电子结构式:C 碳 1s2 2s22p2 ② 原子轨道图:如 C:
z
+y
x
第一章 绪 论
波函数及电子云的图形表示
波函数(Ψ,原子轨道)和电子云( |Ψ|2在空间的分布) 是三维空间坐标的函数,将它们用图形表示出来,使抽象 的数学表达式成为具体的图象,对于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 质,了解原子化合为分子的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Ψ随r的变化关系; Ψ随θ,φ的变化情况称为角度分布; Ψ随r, θ, φ的变化情况,即空间分布。
运动,这种不同的区域称为能层。 主量子数相同的原子轨道构成一个电子层
第一章 绪 论
能级 (电子亚层):(s、p、d、f) 同一能层的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构成能级
能级数由角量子数确定, 每个能层有n个能级。
能级交错
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 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 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 的现象。如4s反而比3d 的能量小
n的取值范围是自然数:n=1 , 2 , 3 , 4, 5, 6… 对应的电子层分别为: K , L, M, N, O, P
2、角量子数(l)
确定原子轨道或电子空间分布形状的参数
物理意义: ① 决定电子角动量的大小:(称为电子亚层或能级)

1-2章绪论药效

1-2章绪论药效
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短期;长期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 反跳)
2、意义:依靠广大用药者(医生及病人)
作出正确的历史性评价。上市后药物监测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受体理论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drugaction )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 1.含义:(1)药物作用含义: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2)药物效应含义: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 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如: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其中: 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效应)
2.表现形式: (1)兴奋:使功能提高称兴奋 (exicitation); (2)抑制:使功能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麻痹 (paralysis)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在用药部位发挥直接作用,无需药物吸收. 2.全身作用:药物通过吸收经血液循环被分布到机体 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
1.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s) (1)定义: 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
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2)类型: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 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 或称治本。
一、基本概念
1.药物(drug) 含义: 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 代谢的物质
2.药物类型:

中药

化学药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从概念到C实现(第2版)》王红梅 清华大学出版社)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从概念到C实现(第2版)》王红梅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 据





float x, y;
x = 1234567.123; x = x % y;
念 到






数据类型:一组值的集合以及定义于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
学 出 版

Page 19
理解抽象
抽象:抽出问题本质的特征而忽略非本质的细节
水果
抽象的好处是什么?
1+1=2 2+3=5
x+y=z
地图
数 据 结 构 ( 从 概 念 到 实 现 )
0300
0208 red
据 结 构 ( 从 概
(2)链接存储结构: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数据元素,
0200
念 到 实
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指针来表示

现 )

0300
华 大
blue
学 出

版 社

存储结构实质上是内存分配,在具体实现时依赖于计算机语言
Page 16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关系
数据的逻辑结构属于用户视图,是面向问题的 数据的存储结构属于具体的实现视图,是面向计算机的 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了数据本身的构成方式 数据的存储结构反映了数据在内存的存储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了数据本身的构成方式
结 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反映了数据在内存的存储表示
念 到 实







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存储结构来存储,
版 社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往往是不同的
Page 18

数据结构(1-2-3章)课后题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1-2-3章)课后题答案解析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q=p; p=p->next; b->next=q; q->next=B; b=b->next; } else {//分出其他字符结点 q=p; p=p->next; c->next=q; q->next=C; c=c->next; } } }//结束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A.双向链表
B.双向循环链表
C.单向循环链表 D.顺序表
(4)下列选项中, D 项是链表不具有的特点。
A.插入和删除运算不需要移动元素
B.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与线性表的长度成正比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大小
D.可以随机访问表中的任意元素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5)在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删除表中最后一个结点和 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元素,则采用 C 最 节省时间。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8.假设两个按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的线性 表A和B,均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请 编写算法,将A表和B表归并成一个按元 素值递减有序排列的线性表C,并要求利 用原表(即A表和B表的)结点空间存放 表C。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算法描述:要求利用现有的表A和B中的结 点空间来建立新表C,可通过更改结点的next 域来重新建立新的元素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保 证新表递减有序可以利用头插法建立单链表的 方法,只是新建表中的结点不用malloc,而只 需要从A和B中选择合适的点插入到新表C中即 可。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1.3填空题: (1)变量的作用域是指 变量的有效范围 (2)抽象数据类型具有 数据抽象 、 信息隐 蔽 的特点。 (3)一种抽象类型包括 数据对象 、 结构 关系 和 基本操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
(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等)组成的固态 集合体。

1、岩石以岩层或岩体形式构成地壳及地幔的固态部分。石油和天然气 一般不属于岩石。

2、陨石与月岩也是岩石。但一般所说的岩石,主要指组成地壳及少量 上地幔的物质。
3、岩石一般是指自然界天然产出的,人工合成的矿物集合体(如陶瓷 等)不叫岩石,称作工业岩石。


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 的主要判别标志


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具有 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 内才有玻化岩。 2、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霞石、白榴石等矿 物、以及气孔、杏仁构造等。 3、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 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 4、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 和围岩常遭受热变质作用。 5、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岩浆岩类,大部分都可以找到与其化 学成分近似的现代火山岩。 6、岩浆岩(除火山碎屑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岩石学(Petrology)一词是由希腊字patra(意思是石头)及 logos(意思是解释)两个字组成的,表示岩石学是研究天 然岩石的学科。 由于岩石是除去大气圈和水圈后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因 此岩石学在地球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岩石学是地 质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岩石学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 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 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对一般的岩石学来说,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层的岩石。

1 岩石学的概念


基础岩石学包括岩相学和岩理学两部分。
岩相学(petrography):是以研究岩石分类和描述岩石特征为 主,立足于详细的野外及室内的观察与测试。如对岩石的 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野外产状以及它们的化学成 分作出研究,可以对各类岩石作出进一步的分类和命名。 岩理学(petrogenesis):是将岩相学的知识与实验研究和理论

☆ 参考书

4. 《火成岩岩石学》,南京大学地质系矿物岩石教研室,1982年,地质出版社 5. 《岩浆岩岩石学(上、下册)》,武汉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1980年,地质出 版社 6. 《火山岩岩石学》,王德滋,1982年,科学出版社 7. 《岩浆岩岩石学》,北京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1962年,中国工业出版社


4、构成地壳的岩石,是内力与外力地质作用下的产物,也是地球化学、 物理化学及部分生物作用的产物。
2 岩石的成因分类

岩石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三类:

(1) 岩浆岩(Magmatic rocks)
火成岩(Igneous roocks) (2)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 (3)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
重要内容名称
4 4 2 2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2)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2) 超基性岩(2) 基性岩(2) 中性岩(钙碱性岩)(2) 中性岩(碱性-过碱性岩)(2)
11
12 13 14 15 16
2
2 2 2 2 2 36
第八章:中性岩类(碱性-过碱性岩) (1-2//2)
第九章:酸性岩类 (1-2//2) 第十章:脉岩类 (1-2//2) 第十一章:岩浆岩岩石化学应用 (1-2//2) 第十二章:岩浆的演化机理 (1-2//2) 第十三章:岩浆岩的组合及成因 (1-2//2)
} }
总论
各论
《岩浆岩岩石学》课程教学章节
第 一总 部论 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论 岩浆与岩浆作用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浆岩的成分和分类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超基性岩类 基性岩类 中性岩类 酸性岩类 脉岩类
绪论 火成岩
第一章 岩石及其地质分布







第二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的野外观察 第三章 火成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第四章 火成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分类 第五章 热力学与岩浆体系的熔体-晶体平衡 第六章 超镁铁质岩类 第七章 镁铁质岩类 第八章 中性岩类 第九章 长英质岩类 第十章 火山碎屑岩类 第十一章 特殊岩类 第十二章 岩浆起源和演变
岩石的相互转化

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形成作用具有明 显的差异,但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 化,三种作用可以相互过渡。
先存的变质岩、沉积岩、岩 浆岩→岩浆岩; 先存的变质岩、沉积岩、岩 浆岩→沉积岩; 先存的变质岩、沉积岩、岩 浆岩→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关系
上地幔或地壳
二、岩石学及其学习意义
1 岩石学的概念

(1) 岩浆岩(Magmatic rocks)

主要由地壳或地幔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partial
melting)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magma),在侵入地 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Magmatic rocks)与火成岩(igneous rocks)是同义语,如花岗岩、 玄武岩等。 岩浆可以是由全部为液相的熔融物质组成,称为熔体(melt);也可以含 有挥发份,还可以含有部分固体物质,如晶体及岩石碎块。 岩浆从高温炽热的状态降温并伴有结晶作用(crystallization)的过程称为 岩浆固结(solidified)作用。
第 二分 部论 分
第三部分
研究理论基础
第十一章
岩浆岩岩石化学应用 第十二章 岩浆的演化机理 第十三章 岩浆的组合及成因
2013年 岩浆岩岩石学(56学时)教学日历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讲 学时
2 2 2 2 2 2 4 4 2 2
课 学时


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1-2//2) 第二章:岩浆与岩浆作用 (1-2//4) 第二章:岩浆与岩浆作用 (3-4//4) 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1-2//4) 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3-4//4) 第四章: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1-2//5) 第四章: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3-5//5) 第五章:岩浆岩的成分和分类 (1//3) 第五章:岩浆岩的成分和分类 (2-3//3) 第六章:超基性岩类 (1-2//2) 第七章:基性岩类 (1-2//2) 第八章:中性岩类(钙碱性岩) (1-2//2)
分 论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影响火成岩多样性的因素 不同构造背景的火成岩组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Textbook Series for 21st Century
《岩石学》
路凤香 桑隆康Biblioteka 编,2002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岩石及其地质分布


第二篇 火成岩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校级精品课程
岩浆岩岩石学
地质学 专业基础课程
学习《岩浆岩岩石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明确“四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
教材和参考书
☆ 教材


1. 《火成岩岩石学》,徐夕生、邱检生主编,2010年,科学出版社
2. 《岩浆岩岩石学》,高等学校教材,邱家骧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2001年第二次印刷 3. 《岩石学》,桑隆康、马昌前主编,地质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3)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

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 的岩石。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它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都因为温度和压力的改变以 及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化,但它们并未经过熔融的过 程,主要是在固体的状态下发生的。 变质岩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介于地表的沉积作用和 岩石的熔融作用之间。
岩浆与岩浆作用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火成岩的成分及其分类 超镁铁岩和镁铁质侵入岩 玄武岩类及相关岩石 花岗质岩及其相关岩类 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类 金伯利岩、煌斑岩、碳酸岩及其它硅不饱和岩石 岩浆的演化
}
总论
}
各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岩石学》
桑隆康 马昌前主编,2012


第一篇 第二篇


3、岩石学的研究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岩石学的研究及岩石 学有关的理论方法,既是研究资源科学(矿产、能源)及环境科学(农田、 水利、交通、建筑、地震、火山、沙漠、污染)的基础;也是研究宇宙 岩石(陨石、月岩等)、工艺岩石(铸石、水泥、陶瓷、玻璃)的基础。因 而。
3 岩浆岩岩石学的概念
分析相结合,并通过归纳和演绎对有关各类岩石的成因、 形成演化及构造背景进行研究。在归纳和演绎的过程中要 与相邻学科相互印证以期获得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2 学习岩石学的意义

1、岩石是地质历史的记录。有关岩石的成因、形成时的物理化学环境、 结晶年龄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地壳、上地幔等的物质组成、起 源和演变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从而为解决地质历史演化中的 不少问题作出贡献。 2、岩石研究可以作为地球深部的“探针”。地球主要由岩石组成,科 学家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直接获得不同深度的岩石样品,并应用火成岩的 化学成分反演深部岩浆源区,从而揭示地球深部的组成、热状态及流变 学特征。21世纪固体地球科学进入了大陆动力学阶段,“岩石学探针” 的研究方向将为岩石学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2
2 4
酸性岩类(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