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优秀课件(38张ppt)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6张PPT)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6张PPT)
材料:“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 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 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 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特点:时间长、规模大、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 中国的参战
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虽然没有 派军队直接作战,但是派出十余万劳工在前线 挖战壕、运弹药,客观上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力 量。
德奥
同盟国
美中
英法俄意
协约国
战争的天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历时四年多的一战结束。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1000
500
0 英国

法国
德国
法 国家 德
美国

自主探究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
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问题:
1、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3、德国的矛头主要指向谁?
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 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
B( ) A. 加强联合,共抗美苏 B. 历史警示,和平未来 C. 携手与共,繁荣欧盟 D. 大国联手,图霸欧洲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 主义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比较项
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位次 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位次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经济发展不平衡:
美 反帝、超国德英主后、来法义居。国上,家 间政政治发治展经不平济衡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8张PPT)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 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2.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 觉醒。
6月28日,斐迪 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 过萨拉热窝街头时, 一位塞尔维亚族青年 普林西普开枪刺死了 大公夫妇。
“萨拉热窝事件普林”西是普否就此结束了?
德国: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法国: 用武力解决同德国的争端,看来是时候了! 俄国: 这就是我们的战争!
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 7月28日,奥匈帝国 对塞尔维亚宣战。
——列宁
战争性质:
一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 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 国主义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为了保卫主权和独立而战具 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
参战国家 33个(协约国29个,同盟国4个)
战争这范围场帝国欧、主亚、义非战40争0万给平方各千米国的人地区 卷入民人口带来了深重的超灾过1难5亿
家低。英国的战争费用占国民财富的32%,法国占30 %,德国占22%,美国只占9%。
2.战争中,美国保持中立,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 争财。
3.从1915年起,美国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新的“战争繁 荣”周期。以制造业为例,1913年至1920年的7年间, 欧洲制造业生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至 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一位美国历史学 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 洲形势时说:欧洲变 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
岛被称为“欧洲的
火药桶”?
萨拉
1、战略地位重要。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33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33张PPT)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 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 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 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 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
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C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情景导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 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
你知道这粒火星是什么吗?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究竟 有哪些?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一战概况:
⑴、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⑵、开始时间:1914年7月28日 ⑶、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⑷、规模: 主要在欧洲战场,后来逐渐扩 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⑸ 、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
帝国主义国家关系以国家利益为转移
德奥
同盟国
美中
英法俄意
协约国
战争的天平
合作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3、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 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 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 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三、战争之评价
二、战争之过程
5、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
抢夺战利品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美国参加 协约国作

俄国爆发 十月革命 退出一战
中国、日 本宣布加 入协约国
法国一战华工墓地
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 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美国抗 议一度中止。1917年1月,德国情况 急转直下,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 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所属国家一 律击沉,德美关系恶化。德国外相齐 默尔曼向驻墨西哥大使发出联合墨西 哥对抗美国的加密电报被截获公开, 美国因此正式对德国宣战。
段祺瑞时期的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并组织数十万华工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担负后勤任务。 在西线的华工被英法联军编成正规的中国劳工旅,总人 数超过14万,约10万人隶属英军中国劳工旅、4万人则 归法军指挥,另有数百名学生作为翻译,这是中国作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力证。
二、战争之过程
二、战争之过程
2、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三国协约: 英国
法国 俄国
意大利
启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利益为转移的
二、战争之过程
3、 主 要 战 场: 欧 洲 战 场
二、战争之过程
4、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31张PPT)
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二十世纪这短 暂历史的本质。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记。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篇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欧洲
一、追根溯源找原因
项目
英 法 德美
看表分析: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43
(1)1870—1913年欧洲经济增 长最快的是哪些国家?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为争取的民普爱族林国独青西立年和波自”由而献身
探究: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
爆发?为什么?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 根本原因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海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直接原因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奥匈
奥匈帝国与德国都属日耳曼民族,染指巴尔干地区,吞并了其中的波斯尼亚 和黑塞哥维那,与俄国结下梁子。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1882
突尼斯问题

1907



实质:具世界有市争场 霸、殖性民地质问的题

同德
盟▲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协 约
争夺巴尔干


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相互争夺、扩军备战。
——诺曼▪斯通《一战简史》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 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 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 借口。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影响篇
——以史为鉴 远离战火保和平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6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6张PPT)

(2)概 况: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 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3)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
2、大战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月28日 奥、德对塞宣战; 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 8月3日 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 英国对德国宣战; 8月6日 奥匈对俄国宣战; 8月13日 英法对奥匈宣战……
(1)背 欧洲列强争夺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并不断插手
景:
该地区事务,加剧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矛盾。
相关史事:欧洲列强争夺的焦 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 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 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 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 巴尔干地区。1912年和1913 年,巴尔干地区连续发生战 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 军事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42厘米巨型口 径榴弹炮
美军通过铁路转移的14英寸口径大炮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起飞
飞行员手抛炸弹实施轰炸 重型机枪成为战机上的主要武器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战争中的装甲车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
德军正在加注毒气 戴着的防毒面具士兵们
响:
②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其优势地位;
③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
知识拓展 坦克的出现
坦克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取 得胜利,参战各国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 投入战场。1915年,英国福斯特工厂制造出 一种奇特的钢铁战车。英国海军针对其外 形,幽默地称它为“水柜”(tank),中文 发音就是“坦克”。1916年,在索姆河战役 中,英国出动了数十辆新制成的坦克。当 时,坦克还很不完善,时速只有6千米。尽 管如此,这种钢铁“乌龟壳”还是令德军大 为惊恐,为英军的进攻起到了壮大声势的作 用。从此,坦克成为战争中的重要装甲车 辆,被誉为“陆战之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及三条战线: 欧洲 东、西、南三条战线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异常惨烈的战役: 1916年 凡尔登战役
6.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时间: 1917年
福煦车厢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 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多久? 先后有多少个国家参战? 牵涉多少人口?
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 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 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战 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民 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 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1913年, 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 的支持。
7.战争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等
8.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 势地位。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 起的重要标志。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互学探究】
12.一战的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 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件(共34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想一想:下列表格反应了什么现象?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吗?
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不成比例。 结论: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产
资本 高度集中
帝国 主义 阶段
如何看待塞尔维亚青年 普林西林的刺杀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
其目的是 爱国,但其手 段是恐怖行为, 而带来的后果 是世界灾难性 的!
普林西普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 奥匈帝国皇帝说:塞尔维亚 “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 巴尔干抹掉。”
思考:
威廉二世
1.德皇威廉二世为什么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2.综合以上内容,说说一战爆发原因有哪些?

中国的参战
战争结束
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 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 停战协定》,德国宣布 投降。 一战以同盟国 的失败告终。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 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 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 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德国人为什么这么说?
7000多万
伤亡3000多万 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 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3400多亿美元,工业水平至少倒退8年
1.危害
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和人员伤亡。
为何伤亡如此惨重?破坏如此巨大?
新 式 武 器
2.改变了国际格局
【1】削弱了欧洲力量: (1)打垮俄、德、奥匈、奥斯曼等帝国 (2)英、法、意遭到削弱 【 2 】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另:(1)美日力量增强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 (3)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32张)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32张)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萨拉热窝事件
普林西普
(1)这一历史事件与日后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有 什么关系? 因果关系(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导火线)
(2)有人说,如果没有上一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 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出 理由。不对,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 国主义战争。有力地 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 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 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 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1918年
3月《布列斯特和约》
战争结束
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署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 定》,德国宣布投降
你是如何理解“凡尔登战役是绞肉机”的? 战争具有残酷性和破坏性
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 造福于人类!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 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 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总统
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中思立想”到 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政策
因而战争是必然的,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
(3)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
其果行是为世的界目灾的难爱是性国爱的国。需,要但其激手情段是也恐需怖行要为理,而性带来的后 国际冲突需要冷静也需,早就准备 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 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 尔维亚宣战。
托尔斯泰曾说:“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 和死亡……”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25张PPT)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 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 引爆。
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①战略地位重要;②有丰富资源;③民族成分复杂, 民族独立意识强烈;④欧洲列强势力介入。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爆发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 烈反对。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 耀武力,到波斯尼亚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有人认为普林西普的行为是 爱国主义行为,有人认为普林西 普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你怎么看?
(1)普林西普的行为对塞尔维亚来说是维护民族独 立的爱国主义行为;
(2)对人类历史和社会来讲,普林西普的行为是带 有恐怖主义的色彩,是一种民族复仇行动,具有很大的 危害性。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恐怖活动的发生。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
协约国
导火线
转折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登战役
人类的灾难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根本出发点。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恒不变的国家利益。
二 世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 意大利,德国是 核心国。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 国,英国是核心 国。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和战线
东线:波罗的海 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 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40张PPT)

4、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 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C】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 权 (主要原因)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 (具体原因)
4、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开始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 【C】 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C】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一一战战中中德德军军的的潜飞艇机
请思考: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 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 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 么的进步?它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 造福于人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 国主义掠夺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 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 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 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一战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6张PPT)



干 问 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背景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意 德 奥
突尼斯问题
法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背景
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英 英 德
法 意
奥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1917年战局变化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 爆发了十月革命, 俄罗斯苏维埃共和 国成立。 1918年3月3日, 列宁与德国签署 《布列斯特条约》, 宣布退出第一次世 界大战。
俄 国
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条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凡尔登战役
2016年05月30日德、法两国共同纪念凡尔登战役100周年
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并肩而立、共同缅怀当年在凡尔登阵 亡的三十万将士。法德两国领导人在仪式上呼吁欧洲团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1917年战局变化
①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 帝国皇储斐迪南 大公为了向塞尔 维亚炫耀武力, 到波斯尼亚检阅 军队。6月28日, 斐迪南大公夫妇 在萨拉热窝被塞 尔维亚族青年普 林西普刺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共29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表现: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1870——1913年)
美 (2) 23.3%
1870年 其他 21.7% 德(3)
其他 28.5% 美 (1) 35.8%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 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法
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
现。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Ligny
Thilloy,迎来了几个少见的中国面孔,他们最 终停在了一处叫博朗库尔的公墓前。50岁的程 玲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她被告知, 这里就是爷爷毕粹德的安葬之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和 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而垄断组织的
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材料展示
①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
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斗争更激烈。
以上图片说明什么问题?
福 煦车 厢
福煦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 期的协约国联 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 日,福煦代表 协约国与德国 代表在法国东 北部贡比涅森 林雷道车站的 福煦车厢里签 订了停战协定, 大战结束。
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 国主义战争。有力地 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 和反战的立场,鼓舞 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 的反战运动。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9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9张ppt)

用战争
英荷战争(1652-1784) 法西战争(1808-1814) 俄波战争(1654-1667) 俄法战争(1812)
来解决
俄瑞战争(1656-1809) 德意志解放战争(1813)
矛盾成 俄土战争(1676-1878) 滑铁卢战役(1815) 为欧洲 奥土战争(1683-1699) 比利时独立战争(1830-1831)
②范围:广 为何称之为叫“世界大战”?
地域范围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 战争形式广:电报战、毒气战、经济战……
空间范围广一:战地中上交战、双地方都下使、用天了哪上些、新海式武上器、装备海?底
德军最强火炮克虏伯巨炮
近10万架飞机参加一战
1918英国改装客轮为“百眼巨人号”航空 母舰——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布罗代尔:三时段理论
长时段:持续数百年的因素,长期的文化和社会组织结构。 中时段:持续几十年的现象,社会和经济波动。 短时段:突发事件经历的时间,
一、起源:不可调和的矛盾
1、长时段:数百年来欧洲大陆的局势:
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多次低烈度小范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英土战争(1807-1809) 威土战争(1645-1718) 炮舰战争(1807-1814)
七年战争(1756-1763)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第二次工业革 命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资本主义列 强加紧对外 殖民扩张
一、起源:不可调和的矛盾
2、中时段:数十年来欧洲大陆的变化: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 初,随着工业革命和 垄断组织的产生,主 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 到帝国主义阶段。
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4来自2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 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 次
1
4
2
5
1、从表格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说明列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 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
2、这种倒挂会引发什么问题?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
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 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也要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C】
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 当初在事件发生地附近的路上嵌上 普林西普的足迹,旁边一块大理石 石碑上用金字刻着:“正是从这个 地方,普林西普用枪声表达了人民 对暴虐的反抗和多少世纪以来对自 由的追求。”
• 不过波黑独立后,石板上的文字被 改为:“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 就是在这里刺杀了奥地利王储及其 夫人。”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协约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请思考
意大利 比利时 日本 塞尔维亚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
映的实质问题是
【B】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影响:
战争伤亡损失情况统计表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英军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 潜艇、飞机、坦克、毒气等
新式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灾难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 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 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 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 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 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 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
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
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 战争。
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 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
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
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 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 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 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 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帝国主义战争,这 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 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次原因 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 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 是瓜分世界,争夺 市场和原料产地 D后期的资本主义国 家要压倒老牌的资 本主义国家
一 战 爆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发 的
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出现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目的: 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
一战开始的标志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宣战,德、英、法、俄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
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1916年 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
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
1、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2、中国也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一战的结果: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束
福 煦车 厢
福煦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期 的协约国联军总 司令。 1918年11 月11日,福煦代 表协约国与德国 代表在法国东北 部贡比涅森林雷 道车站的福煦车 厢里签订了停战 协定,宣告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 。
上述材料说 明了什么?
——《世界经济史》
战争改变国际格局
战争的影响
1.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改变了国际格局
①削弱了英法,美日实力增强,欧洲在 世界的中心地位动摇。 ②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 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 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④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美国军工厂
威 力 越 来 越 大 的 榴 弹 炮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
军备竞赛的严重
后果:战争一触即 发!
德国最大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
法军列车炮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波斯尼亚首府萨 拉热窝的大街上,塞尔维亚民族主 义者刺杀了正在此地访问的奥匈帝 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成 了奥匈帝国的出兵的借口。于是, 德、奥便以此为借口,挑起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点燃 了巴尔干这个火药库。
——德国外长皮洛夫
德国想 要什么?
同英国争夺殖民地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同盟国、协约国之间的疯狂扩军备战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舰,德 国知道这一消息后,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 为制造无畏舰。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制造一舰军 舰,自己就要添造两艘。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它是当时世界 上威力最大的战 舰。英国制造无 畏舰12艘,超过 了德国的9艘。
次工业革命
1、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
发展
(垄断出现)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帝国主义国家(的帝主国主要义特)征就是对外 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项目
英 德法美
1870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 所占位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