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系《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代号:总学时数:96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绘制及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的理论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机械图样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技能和空间相象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识读与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从而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本专业面向制造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数控设备操作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以上都要求能熟练识读与绘制工程图样,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为这些岗位工作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支撑。
三、设计思路要求课程设计要基于生产过程,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
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识读和画图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正确识读零件图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四、课程能力培养分解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将本课程进行专项能力划分,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分五、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今后学习、毕业设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作用有:1)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图学基础。
2)培养学生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图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测绘和绘制装配图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交流等奠定良好的测绘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21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机械制图》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为机械基础,机械设计等课程服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实际绘图的技能。
图样,是一种工程技术语言。
因此,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都必须掌握这种技术语言,以进行技术交流。
并且通过后继课程的学习,能在工作岗位上从事业务范围内的设计制图工作。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技能、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后继课程的“接口”。
三、设计思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开发应遵循适当综合化与适当实施化。
适当综合化就是打破原来的相互独立的学科化体系,适当地呈现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其它基础学科体系,让学生更全面地来了解学科大背景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适当实施化就是课程内容要按培养机械识图、绘图人员的职业能力来阐述,将必需够用的知识支撑点溶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性教学。
本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对仿机械零件模型、机械零件、构件、简单机械的拆、查、测、绘等基本技能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国家职业标准机械制图绘图员职业技能五级为基本依据;本课程从学生基础能力出发,遵循机械制图专业理论的学习规律和技能的形成规律,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设计了7个模块共27个项目任务,在任务引领下学习机械制图基本技能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国家职业标准机械制图五级相对应的技能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年制)学生二、适用专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是依据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面向机器人操作员、机器人维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机械基础》(课程编码),后续课程有《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与保养》、《机器人系统集成运维》(课程编码)。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讲述如何使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 进行机械设计,主要涉及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三视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零件图、装配图和solidworks操作基础、创建实体模型、编辑零件实体、装配体的应用,以及创建工程图和出详图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其中重点讲解创建实体模型、编辑零件实体、曲面造型、装配体的应用。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软件绘图习惯和对机械行业标准的理解力。
1.知识目标(1)了解装配准备前的劳保用品穿戴、工具等各项准备事宜;(2)熟悉安装过程的步骤,例如开展图纸识读、工艺解读、组件检查等;(3)掌握装配收尾时工具整理、资料文件整理和5S现场管理步骤;(4)掌握工作准备的工量具准备;(5)掌握任务解读的应用场景与技术要求和工作进度与质量要求;(6)掌握机械系统的异常处理。
2.技能目标(1)识图的能力:能正确识图并解读工单任务要求,理解应用各类场景与技术要求,能进行对应的各项技术资料准备工作;(2)动手能力:能用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完成机械装配、安装、检验、调试工作;(3)排障能力:能识别故障特征,掌握排除故障的一般思路及方法;(4)信息处理能力:能采用信息化手段和相关办公软件完成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用“能/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来描述。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适用专业:硅酸盐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来设计本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借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重构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的机械零件和部件为项目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寻求“教、学、做”一体,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2.课程目标参照机械加工行业企业、硅酸盐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本课程以典型零件和典型机械部件为载体,通过教、学、做于一体的任务驱动型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形成“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的工作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与通道。
2.1专业能力(1)能遵守和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规定;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机械制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作者:孙经署陈德洪4.2教学建议(1)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采用教具、模型、实物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平面图形的绘制(徒手+计算机)、零件图的识读、力学和金属材料、连接和钳工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本专业就业面向的变电检修工及接触网工岗位所需的相关机械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就业面向,将学习领域课程内容重构,将《机械基础》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更具有专业实践性。
根据前面对后续课程与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联系进行分析, 将平面图形(手把)的绘制(徒手+计算机)、零件图的识读、力学和金属材料、连接和钳工基本知识作为机械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课程培养目标2.1专业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应达到如下要求:2.1.1掌握制图的基本规定,能利用工具徒手绘制平面图形,也能用软件绘制。
2.1.2掌握公差配合相关理论和知识,会识读零件图。
2.1.3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会绘制受力图并进行受力分析,掌握常用金属材料及其性能、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
2.1.4理解连接基本知识,会根据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连接形式2.1.5 了解钳工基本常识,会进行简单零件的切削加工。
2.1.6具有正确使用和查找本专业一般技术资料和国家标准的能力。
2.1.7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与本专业有关的信息资料查询、科学运算、绘图和设计能力。
2.2职业技能2.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2.2-2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2.2-3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2.2-4工艺文件理解能力2.2-5合理选择使用工具能力2.2-6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2.3职业素质2.3-1组织协调能力2.3-2语言表达能力2.3-3责任心与职业道德2.3-4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3.课程内容及要求4.4.1本课程的学习教材《机械基础》郁志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参考教材建议选用徐坚、柴鹏飞. 城市轨道交通机械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14.2教学建议采用全面、可控的形成性课程考核方法,形成性考核方法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效果评价(考勤情况等)2)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项目任务)3) 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4) 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5) 阶段性考核(期中、期末作考试)最终成绩由项目阶段性考核(40%)+学习、应用能力考核(50%)+考勤(10%)三部分组成。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课程代码:Z102开设时间:第2学期学时数:28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研究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专门人才的一门实践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根据3年制高职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的投影、组合体组合方式及视图;(4)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及画法;(5)了解常见零件的种类及画法;(6)了解标准件及常用件的画法;(7)了解装配图的画法。
2.能力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及平面图形的画法;(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3)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4)初步具备根据零件图的视图想象零件实际结构形状的能力;(5)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判断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类型;(6)能够根据装配图判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相关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立体几何》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概念,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气CAD》等课程试图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材的选用1.教材的选用原则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并配有较多的正确、清晰、规范的图例,以帮助学生的空间想象。
教材中、图例中引用的国标要尽可能采用最新国家标准。
尽量选用带有与教材配套的、难易层次递进的习题集,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识图、绘图的技能技巧。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装备大类(46)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同步课程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后续课程有《机械设计》、《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本课程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范国家制图标准,运用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能够进行标准件的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的图样绘制,为今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数控编程、工艺编制、夹具设计、设备维修及技术改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素质目标(1)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2)养成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养成安全第一、注重规范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养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和投影法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绘制方法;(4)掌握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5)掌握标准件的绘制;(6)掌握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方法,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知识;(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基本的三视图,分析空间构型;(3)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及运用和贯彻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6)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教学载体针对“机械产品图样识读和绘制”的学习任务,课题组共同研究后确认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载体,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零件和模具作为辅助。
该载体的零部件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程划分为7个项目,共64学时。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具备识读与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零件测绘和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学习态度。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学会正确应用正投影法来分析、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绘制平面图形、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及简单三维造型的能力,并能标注相关的尺寸和掌握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学习,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通过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认真严谨、踏实上进的学习态度,具备热爱祖国、热爱岗位职.业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入职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四、参考学时与学分参考学时:260学时参考学分:14分五、课程结构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与使用(1)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该教材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严格依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精心编写。
(2)教材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立足体现为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注重“通用性教学内容”与“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协调配置,既体现机械大类不同专业的统一性要求,又让教学中有选择上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本专业教学活动,将知识模块分解成若干学习情境,将完成每个情境需达到的目标与能力匹配,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结合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零件,注重实践性和指导性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并注重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结合实践实操内容,强化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专业课,是学生从学习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
《机械制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被称为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1.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机电技术专业以培养机电设备维修专门人才为主,同时也能培养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管理、机电产品营销等人才,而专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在知识、技能上要求具有较强的图样识读、绘制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础知识、正投影法及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的视图、组合体与轴测图、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培养绘制图样、识读图样、查阅图表、测量等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根据机电类专业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可得到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工作领域,进而形成实现各工作领域需完成的任务所对应学习领域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对各工作项目进行分析,整合出完成工作任务需掌握的各种能力;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学生所应学习的基本内容,从而构建机电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造“快速通道”——学习方法,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制图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找到后续专业课程合适的学习方法。
3.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前后的衔接关系和作用《机械制图》是机电技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专业启蒙课程,本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了解机械制图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为今后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包括投影理论、基本视图、剖视图、尺寸标注等基本知识,以及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
2. 实践技能:通过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 拓展知识:了解机械制图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视频,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测验等,占总评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占总评成绩的50%。
五、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机械制图》。
2. 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等与机械制图相关的书籍。
六、课程实施与管理1. 授课教师:应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本课程。
2. 授课时间与地点:根据学校安排,确定授课时间、地点和方式。
3. 学生管理:应建立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计划和方式。
4. 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购置必要的绘图工具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1. 课程评价:应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一、前言1、课程定位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画图能力和看图能力——以培养看图能力为主, 画图能力为辅。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怎样将空间物体用平面图形表达出来,怎样根据平面图形将空间物体的形状想像出来。
该课程从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入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形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熟悉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3)能够阅读比较复杂的机械图样,绘制(含零部件测绘)一些常用零件的机械图样,并学会完整地标注尺寸。
(4)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设计思路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测绘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景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景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景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在整个过程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
(一)能力目标
1、具有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2、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3、具有一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4、能够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绘制方法;
4、掌握图样的表示方法;
5、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读取和绘制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七、教师要求
1.开课前教师准备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等。
2.能正确拆卸、检修、调整、组装工程机械能力。
3.具备讲授工程机械结构、工作过程的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机械图样能力。
4.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有职业岗位能力。
八、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
《机械制图》郑州大学出版社刘冬敏编写
2、参考资料
1)中国铁道出版社《机械制图》安增桂编著
2)《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任宗义编写
3)《机械制图》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蓝汝名编写。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识读机械图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机械基础》《金属加工基础与钳工实训》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机械制图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电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识图绘图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制图员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机械制图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识读机械图样等基础知识为主线,结合制图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岗位的识图、绘图流程为参考,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识读简单的零件图,能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熟悉机械图样的基本规定,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2.掌握识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
3.握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能正确识读简单的零件图。
4.知道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方法、步骤,能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
5.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培养制订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和绘图能力,为后续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实际机械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具备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七个部分。
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绘图和三维建模,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解析1. 重点: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等基础知识,以及零件图、装配图等实际应用知识。
2. 难点: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和绘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建议1. 制图基本知识:8课时2. 投影基础:12课时3. 组合体:8课时4. 机件的表达方法:6课时5. 标准件和常用件:4课时6. 零件图:10课时7. 装配图:6课时8.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可选):4课时9. 综合练习与考试:视情况而定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技能水平。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课程总评分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卷面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操作分,占课程总评分的70%。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制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课时数:72学时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性应用基础课程。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设备检修岗位要求相结合。
共划分了认识制图国家标准、绘制基本体的三视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绘制轴测图、绘制标准件常用件、绘制轴类零件图、绘制盘盖类零件图、绘制叉架类零件图、识读装配图九大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
本课程的教学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法,并尽量把国家标准规定、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识读机械图样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实施现场教学中,结合专业的机械零件进行讲解,分析零件的特点、技术要求等,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强化。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目标1.掌握机械图样绘图的国家标准。
2.掌握机械图样的尺寸标注标准。
3.掌握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
(二)技能目标1.会按照国家标准绘制零件的视图。
2.会按照国家标准完成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3.会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三)情感目标1.具有安全操作与规则意识。
2.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识图、制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纸;2.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能够根据三维模型绘制二维图纸;3. 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材料;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制图基础: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轴测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基本图示方法;2. 形体的表达方法:掌握形体各表面的交线(即三视投影)的画法,能够正确表达形体的形状;3. 组合体:了解组合体的形成方法,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组合体图样;4. 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种类和结构特点,能够正确选择和绘制零件图,包括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内容;5. 装配图:了解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能够绘制装配图,包括装配关系、零件编号、明细栏等;6. 三维建模:了解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和渲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机械零件和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3. 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 采用分组教学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3. 综合考核:包括图纸绘制、答辩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1. 教师应具备机械类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2. 教师应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三维建模软件等教学资源;3.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材、课件、实践设备和场地等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机械类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编制部门:学时:学分: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2021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本科程课程的教学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本课程的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定位和作用本课程是机电类和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具备识读与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零件测绘和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能熟练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本课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关技术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创新意识,二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机械图样识读、分析、绘制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的机电和汽车行业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综述: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识读与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零件测绘和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能熟练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因此前期必须学习高中立体几何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
同时,本课程又为学生后续进行三维造型设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检装技术、汽车底盘结构与拆检装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等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提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前期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的主要能力1计算机基础运用计算机操作运行软件能力2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后续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培养的主要能力1UG(三维造型设计)二维草图识读、分析与绘制能力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检装技术零件和装配图纸识读能力3汽车底盘结构与拆检装技术零件和装配图纸识读能力4汽车装配与调试零件和装配图纸识读能力四、课程学习目标(一)专业核心素养本课程培养的专业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精益求精的精准意识、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四个方面。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 .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机械制图是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需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
本课程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投影理论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 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
二 .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国家标准;2、掌握绘图方法和基本技能;3、具有一定的识图机械图样的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二)能力目标: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三视图,包括想象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符号、代号及其含义。
了解零件测绘的一般方法。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精神;2、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第二节:尺寸注法第三节:尺规绘图(2)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3、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标注的规定;4、初步培养学生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并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基础;5、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6、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了解椭圆的画法、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7、通过尺寸标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基本体视图上正确、齐全、清晰地标注尺寸的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图幅、图线、尺寸标注、基本作图方法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课程类别:核心专业课课程属类:理论教学类
计划课时:48课程学分:
教学组织:集中进行适用范围:数控技术应用、制造专业
课程部门:机械工程系教研组:汽焊教研组
制订人:李志国批准人: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机械制图》主要讲述有关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熟悉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
(3)、能够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4)、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后,能从事专业范围内的设计、制图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和投影法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绘
制方法。
4、掌握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
5、掌握标准件的绘制,
6、掌握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方法,学会标
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素质目标
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机械制图》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测绘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