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

合集下载

学校课程设置规定--范本

学校课程设置规定--范本

学校课程设置规定--范本本文档旨在为学校制定一份课程设置规定的范本,以确保学校课程的合理性和质量。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范本,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1.课程设置原则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课程设置应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使命相一致,能够满足学生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需求。

合法合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违反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前瞻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2.课程结构学科课程:学校应设置各学科的基础课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综合素质教育:学校应设置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实践教育:学校应设置实践教育课程,包括实验课、实课、实训课等,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

社会实践: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课程评价和质量监控评价方式: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综合能力。

质量监控:学校应建立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效果。

4.课程调整和更新需求变化:学校应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确保课程内容的及时性和适应性。

教师参与:课程调整和更新应充分考虑教师的意见和专业知识,保证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开发中的参与度。

以上是一份学校课程设置规定的简要范本,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规定。

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

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

附件2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一)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六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新课程标准

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二年级数学新课程标准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四、课程设置方案(一)小学部课程设置实施方案1、课程设置。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下表为学科周课时数),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课时。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

2、作息时间。

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

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

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假期安排。

寒暑假期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

学校寒假时间为4周,暑假时间为8周。

4、作业管理。

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和难度。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书面家庭作业应分必做和选做,以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基本完成,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禁止利用练习册和各种复习资料不加选择直接布置作业;禁止布置机械重复、照抄照搬的作业或惩罚式作业。

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

禁止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5、考试管理。

一、二年级每学期进行一次语文、数学学科期末考试,三年级以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期末考试,其他学科以考查为主,不进行期末考试。

小学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和鼓励性评语的评价办法。

6、学生管理。

学校贯彻正面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制定学生管理规定。

小学段学生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得开除学生学籍和勒令学生退学。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二)初中部课程设置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我校决定根据上级有关课程设置文件要求,认真落实课程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课程设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

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课程改革原因课程改革目标一、学生观二、发展观三、知识观四、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分科课程特点。

设置综合课程阶段(一)《品德与生活》(1—2年级),(二)《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三)《科学与创新》(3—6年级),(四)《历史与社会》(7—9年级),(五)《科学与知识》(7—9年级),(六)《艺术与生活》(1—9年级),(七)《体育与健康》(7—9年级),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问题为什么要课程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原因课程改革目标一、学生观二、发展观三、知识观四、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分科课程特点。

设置综合课程阶段(一)《品德与生活》(1—2年级),(二)《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三)《科学与创新》(3—6年级),(四)《历史与社会》(7—9年级),(五)《科学与知识》(7—9年级),(六)《艺术与生活》(1—9年级),(七)《体育与健康》(7—9年级),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问题展开编辑本段为什么要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新课程设置标准

新课程设置标准

会昌县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参考表(2017.8.31)(说明:这次课程设置将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细化,分别是信息技术课、心理健康或安全教育、班(团)队活动课、学校特色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可根据各校实际开设,其中八、九年级的心理健康或安全教育、团队活动分别为0.5节,可以双周为计算单位,如单周安排心理健康或安全教育课,双周安排团队活动课。

特别强调:九年级必须确保安排3节体育课,音乐、美术各1节。

从2017年秋学期起,小学一年级将增设科学课,每周安排一节,2018年秋学期二年级也将开设科学课,各小学就将学校特色课程取消,调整为科学课即可。

请大家认真读懂设置标准,严格依照标准安排课程。

)另:附上中小学作息时间安排表,各校可作参考。

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1.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每学年上课时间按35周计算;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为2周。

2.家庭作业量:小学1-2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4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5-6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家庭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周末家庭作业量小学每日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初中不得超过两个半小时。

3.坚持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

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试题难度,小学各科考试结果原则上以等第形式呈现。

4.严格规范中小学课程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课程开设的有关要求,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开全、开启课程,开足课时,加大中小学课程管理工作力度。

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

要高度重视音、体、美、综合实践、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开设,不得随意挤占这些课程的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引言概述: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国家教育部门为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所制定的一套具体实施措施和指导方针。

该方案旨在统一教育教学标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国家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

一、课程设置1.1 统一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学校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进行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设置。

1.2 跨学科融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鼓励课程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融入文学、历史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知识。

1.3 灵便的课程设置: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允许学校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方法2.1 探索式教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鼓励学校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合作学习: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推崇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促进彼此的进步。

2.3 多媒体教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鼓励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评价体系3.1 综合评价: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提倡综合评价,不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综合评价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3.2 多样化评价方式:国家课程实施方案鼓励学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3.3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国家课程实施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课程设置标准

课程设置标准

课程设置标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良好的办学指导思想,增强学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行为,提高执行课程计划的自觉性,文化绿城小学课时计划做如下安排: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停课或占用教学时间。

2、在语文课时中,各个年级每周设置1课时写字课,三年级以上每周另设两节作文课。

3、每节课时为40分钟,每天安排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眼操上下午各一次。

4、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师资和教材的通知》的要求,开始小学各年级均开设健康教育课,所需课时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中解决,每周0.5课时。

5、信息技术课五、六年级一周1课时。

6、开设外语课程的起始学年为一至六年级,一、二年级外语课为两课时,四至六年级为六课时。

7、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为重点,内容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入手,学习的方式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进行思考。

每班级每周一节“校本”课,由数学老师担任。

8、加强三、四、五、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

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9、我校全部年级开设了地方课程,每周一课时。

10、班队会每班每周一节。

课程结构【可编辑范本】

课程结构【可编辑范本】

课程结构摘要: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类型、各要素和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

它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问题,它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也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在课程设计与编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中介作用.关键词:各类型各要素各成分合乎规律协调1、课程结构的概述人们对课程结构的认识成果,主要涉及课程结构的层次、课程内容的表现、课程设置、课程平衡、课程类型以及课程结构的形成机制等。

基于课程平衡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我们会重点去研究。

所以,对于构成课程结构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下面我们先来逐一了解:1.1 课程结构的层次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按照预定的一定准则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

课程结构问题,实际上是课程内容问题。

人们在面对并处理课程内容的问题中,建立起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

宏观课程结构,主要是课程内容选择更新和课程设置问题。

首先,宏观课程结构受到社会文化发展和学科分类的制约-——制约教育内容的文化选择、制约课程内容的领域的划分。

这就是课程内容选择与更新问题。

其次,它受到学科分类与课程内容分类之间整合的制约—--制约学习领域和科目领域的划分。

这就是课程设置与课程框架的问题.中观课程结构,是一个处于开辟和发展中的领域。

目前,人们已经从课程类型和课程平衡等方面,深入开展课程结构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些认识成果。

更多的有关中观课程结构的情况和问题,还等待人们去挖掘和深入研究.微观课程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具体知识点的安排与具体环境因素、媒体成分和学习活动细节等的相互关系。

微观课程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教育与课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次的所有因素,要想从总体上进行研究和把握机会是不可能的,只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具体的研究.1。

2 课程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

课程内容,是指教育活动开设的学习领域和科目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相互联系方式,表现为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和习惯的总和。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4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4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4年版)》第一部分:引言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义务教育任重道远。

为了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4年版)》。

本课程方案及标准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理念和目标本课程方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素养为核心目标,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为指导,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为根本责任,确定了新时代义务教育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

第三部分:课程结构和设置1.学校课程设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4年版)》,学校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教育、信息技术等。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包括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特色课程等。

2.课程结构语文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数学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外语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内容,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是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认识自己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艺术教育、信息技术等领域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1.语文语文课程要求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数学数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外语外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4.思想政治思想政治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责任意识。

课程标准-专业综合实训【可编辑范本】

课程标准-专业综合实训【可编辑范本】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标准标准编码: DYJB/JY/FD—34-2016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学时:30学时,学分:2学分。

2.制订依据2.1教育部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3教育部教高[2010]8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2。

4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2.5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

6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7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条例》。

2。

8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2.9 职业技能鉴定相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变电运行值班员》3.课程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专业拓展课程。

4.课程设计4。

1课程设计依据为培养工作在电力企业行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应用》课程的课程设计结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符合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与电力行业、企业的工程师、专家合作,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进行系统化的项目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4。

2教学内容选择根据电力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依据能够胜任发点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供电企业、用电企业和电力建设企业等的相关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来选取教学内容,对理论课程、电工考证的应知应会内容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课程内容的排序是基于工作过程来组织序化教学内容,并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培训课件

新课标培训课件
新课标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1
contents
目录
• 新课标概述 • 新课标课程设置与内容 • 新课标教学方法与技巧 • 新课标评价方式与标准 • 新课标教师角色定位与要求 • 新课标实施挑战标概述
新课标定义与背景
新课标定义
新课标是教育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当前教育形 势和改革要求,制定并颁布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 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是学校教育教 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任务
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 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 作用,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实施意义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新课标要求各地区、各学校按照统一的标 准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减少 地域和学校之间的差异。
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通过个性化教学和评价方 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将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成长。
CHAPTER 06
新课标实施挑战与对策建议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01
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课程设置不合理
等问题。
02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新课标课程设置标准

新课标课程设置标准

新课标课程设置标准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re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at students receive a well-rounded education. 新的课程标准对确保学生获得全面教育至关重要。

These standards serve as a guideline for what student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 at each grade level. 这些标准作为学生在每个年级应该了解和能够做到的指导。

They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s to plan their lessons and assessments and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are meeting the necessary learning objectives. 它们为教师规划课程和评估提供了框架,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达到必要的学习目标。

One of the key purposes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s to improve educational outcomes and ensure that students are adequately prepared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关键目的是提高教育成果,确保学生充分准备应对21世纪的挑战。

By setting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expectations, these standard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succeed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interconnected world. 通过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期望,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在日益复杂和互联的世界中成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文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进行了系统规范。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在深入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对该课程方案和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课程方案的理念与原则《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始终贯穿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时,课程方案也充分考虑了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样性,力求使教育资源能够更公平地分配,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课程方案的修订也强调了跨学科的整合和综合性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与时俱进,贴近社会的需求,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和结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扩大了基础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深度,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课程方案也加大了对综合性实践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支持和倡导,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课程设置的结构也更加合理和科学,注重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强调了课程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结构的调整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

三、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着重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标准中还强调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教学环境的创设,要求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完善和优化,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依赖考试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价,强调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和个性,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中小学课程标准

中小学课程标准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国家对于初三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标准

国家对于初三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标准

国家对于初三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标准1.国家规定的初三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在具体的体育课程实施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要求教师要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生(1)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能,同时学生可以掌握以及应用学习中的体育健康的知识以及运动技能。

(2)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可以培学生养自身对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

(3)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可以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与人交往与合作学习的技能。

(4)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表现于对于维护个人以及群体健康的责任。

(5)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中发扬体育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在生活中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即对于体育课程的具体的设置与实施中,初三体育课程需要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设置要有关于学生的运动参与方面的目标;有关于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的目标;有关于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的目标;有关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的目标;有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目标;有关于学生的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有关于学生的体育领域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这六个方面的目标进行设定。

2.国家规定的初三体育课程内容的要求国家对于初三年级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内容上的要求,是基于国家对于初三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目标来制定的,是要求通过体育课程的内容可以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

具体的目标设定为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是田径、体操、球类和武术类的相关项目的教学内容。

而对于具体内容的设置与实施:田径项目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在实践中的发展运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只是强调技术训练的专业性。

体操类的项目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实施主要是基于通过体操类的项目发展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姿态的把控以及不同的空间感觉的自我调控,具体的体操类的教学内容是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

对于技能主导类的球类项目而言,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基于使初三年级学生的技能水平较初二年级有所提升,具体的球类项目的内容是篮球、排球、足球的教学。

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2020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2
2
1
313
3.30%
3%—4%
地理
2
2
科学
1
1
2
2
3
3
863
8.3%
7%—9%
生物
3
2
物理
2
3
化学
3
语文
8
8
7
7
6
6
5
5
5
1985
20.80%
20%—22%
数学
4
4
4
4
5
5
5
5
5
1425
15.00%
13%—15%
外语
2
2
3
3
4
4
4
762
8%
6%—8%
体育
4
4
3
3
3
3
939
9.90%
10%—11%
体育与健康
时间:2020.12.13
班团队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开设。
按教育部文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科学课。2017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科学课;二年级按原设置保持不变。2018年秋季学期按此设置开课。如教育部或者省教育厅有新的规定,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课程门类





新课标培训课件

新课标培训课件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设定
优化课程结构
新课标将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各学科之间 的联系和融合,提高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深化课程改革
新课标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和教 学式,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标将更加注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计划
效果评估
学校应对新课标实施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持续改进计划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学校应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包括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评价方式等,以不断提 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教育部门、专家学者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新课标的实施和改进。
新课标目标与任务
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提高教育质量。
任务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等,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强调评价改革 ,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策制定和实施过程描述
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 业规划,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 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以满足
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评价方式
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 、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以客 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国家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国家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国家课程设置地方与学校课程地方课程,98年起有省政府统一免费提供教材的三、四年级的《写字》,五年级的《文学赏析》,七年级的《探究山西》、《文学赏析》,八年级的《绿色证书》,九年级的《生涯教育》,但从99年秋季开始,省政府配发的地方课程教材相继停发,2011年秋季全部停发。

目前地方课程有省厅要求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教材不免费),全县推荐的《安全教育》、《语文读本》(或《亲近母语》)。

校本课程:从基层学校课程开发情况看,校本课程大致有写字、诵读、英语、楹联等课程。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 7>2012年与2011年课程设置不同之处小学: 三、四、五、六年级品德与生活由每周3节调整为2节六年级语文由每周7节调整为6节三、四、五、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调整为每周2-3节,地方课程调整为每周3-4节五年级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外课时数23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按排3节,地方课程安排4节。

六年级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外课时数22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按排2节,地方课程安排4节,空堂2节。

初中: 初一、初三年级地方课程由每周3节调整为5节 ,、五、六年级音乐、美术每周1.5节的安排方法以两个星期为一单元,如音乐第一周安排两节,第二周安排一节;美术第一周安排一节,第二周安排两节。

每门课程两周3节,每周平均1.5节。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2、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三、四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五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六年级2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七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八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1课时,《劳动与技术》1课时九年级3课时:《研究性学习》3课时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3、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一、二年级2课时: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三、四年级3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2课时五年级4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3课时六年级4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3课时七年级5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八年级3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2课时九年级5课时: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注:《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教育》合占一个课时,按每学期22课时算的话,《民族团结教育》占6课时,其余16节安排成安全教育课。

国家课程设置

国家课程设置

国家课程(2013、9)说明:1、高一第二学期学考科目:信息技术、民族团结理论、物理、化学。

2、语文、英语学科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选修5模块学习,也可选择文科、理科学生必选的一个选修模块。

3、“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数字为选修学分。

4、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新疆教育出版社),保证每学年不少于10—12课时,具体课时从《思想政治》课时中调剂。

5、每周三七、八节课为研究性学习时间。

2、高二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1)理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上学期)说明:1、高二上学期学考科目为: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历史、地理2、“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数字为选修学分。

3、语文“﹡”:(1)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的教学建议放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下半段。

(2)其他三个选修模块《中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穿插、调整(3)对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教师在以上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推荐几本选修教材作为课外自修辅助教材,可从其余的11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取若干;《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影视名作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演讲与辩论》、《中国民俗文化》等。

4、每周三七、八节课为研究性学习时间。

2、高二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2)理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下学期)说明:1、高二下学期学考科目为:政治、通用技术2、“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数字为选修学分。

3、语文“﹡”:(1)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的教学建议放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下半段。

(2)其他三个选修模块《中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穿插、调整(3)对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教师在以上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推荐几本选修教材作为课外自修辅助教材,可从其余的11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取若干;《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影视名作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演讲与辩论》、《中国民俗文化》等。

国家课程标准课程安排

国家课程标准课程安排

国家课程标准课程安排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are the educational guidelines set by a government to ensure consistency and quality in the education provided to students. These standards outline the specific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should acquire at each grade level, serving as a roadmap for teachers and schools to follow in their instructional planning and delivery. 国家课程标准是政府制定的教育准则,旨在确保学生接受的教育具有一致性和质量。

这些标准概述了学生在每个年级应该获得的具体技能和知识,为教师和学校制定和传递教学计划提供了路线图。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is to promote equity in education by setting clear expectations for what students should learn and achieve. By establishing consistent benchmarks for student performance, these standards help to narrow the achievement gap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ensuring that all students have access to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 or circumstances. 国家课程标准的目的是通过设定明确的学生学习和取得成就的期望,促进教育中的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课程设置及标准(可编辑)
国家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国家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国家课程
设置地方与学校课程地方课程,98年起有省政府统一免费提供教材的三、四年
级的《写字》,五年级的《文学赏析》,七年级的《探究山西》、《文学赏析》,八年级的《绿色证书》,九年级的《生涯教育》,但从99年秋季开始,省政府配
发的地方课程教材相继停发,2011年秋季全部停发。

目前地方课程有省厅要求的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教材不免费),全县推荐的《安全教育》、《语文读本》(或《亲近母语》)。

校本课程:从基层学校课程开发情况看,校本课程大致有写字、
诵读、英语、楹联等课程。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 7>2012年与2011年课程设置不同
之处小学: 三、四、五、六年级品德与生活由每周3节调整为2节六年级语文由每周7节调整为6节三、四、五、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调整为每周2-3节,地方
课程调整为每周3-4节五年级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外课时数23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按排3节,地方课程安排4节。

六年级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外
课时数22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按排2节,地方课程安排4节,空堂2节。

初中: 初一、初三年级地方课程由每周3节调整为5节 ,、五、六年级音乐、美术每周
1.5节的安排方法以两个星期为一单元,如音乐第一周安排两节,第二周安排一节;美术第一周安排一节,第二周安排两节。

每门课程两周3节,每周平均1.5
节。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2、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三、四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五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六年级2课时:
《研究性学习》2课时七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2
课时八年级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1课时,《劳动与技
术》1课时九年级3课时:《研究性学习》3课时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3、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每周安排课时数建议一、二年级2课时: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三、四年级3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2课时五年级4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3课时六年级4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3课时七年级5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八年级3课时: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2课时九年级5课时:安全教育1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注:《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教育》合占一个课时,按每学期22课时算的话,《民族团结教育》占6课时,其余16节安排成安全教育课。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5、课程设置与全县作息时间表相对入位问题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一、二年级26课时,按五天工作制安排,每天平均5课时,总课时再加一个第6节课;也可以用“65465”或“65654”等模式。

七、八、九年级34课时,按五天工作制安排,每天应上7节课,第七节课占用时间表上的自由支配时间,周五上6节课。

作文时间尽量不要挤占语文课时,可以与校本课程中的写字、阅读课程整合,学用结合。

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 1、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时间增加2周)。

2、家庭作业量小学1―2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留家庭作业;3―4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30分钟;5―6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1小时;初中家庭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周末家庭作业量小学每日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初中不得超过两个半小时。

3、坚持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各地和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试题难度,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
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

小学各科考试结果原则上以等第形式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得依据考试成绩对学生、班级或教师排列名次、进行奖惩。

4、严格规范中小学课程管理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课程开设的有关要求,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开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大中小学课程管理工作力度。

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

要高度重视音、体、美、综合实践、通用技术、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开设,不得随意挤占这些课程的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

坚决杜绝“一所学校、两张课表”。

5、认真做好体育有关工作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做好中小学生第三套、第九套广播体操等的推广普及工作。

?积极举办篮球等各项体育比赛活动。

?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上报工作。

?搞好阳光体育长跑活动。

* * 闻喜县教育局综合教育股科学 (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体育艺术 (或选择音乐、美术) 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科学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课程门类地方与学校课程年级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安排方法解读 4、民族团
结教育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国家课程设置与规范办学有关要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