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1)上课讲义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耕作学学分:2.5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开课学期:8适用专业:农学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经营管理、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病理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I、农业生态学后续课程:种子生产学、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荒漠土壤培肥与改良、现代农业专题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1、课程性质:耕作学以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并阐明耕作制度形成、发展、演进和改革的规律,探讨气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辨证关系,而达到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好社会资源,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又积极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培养地力,为作物稳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气候、环境的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是农学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地位:耕作学把农业生产当作一个系统,从农业发展的全局研究综合的农业技术体系,解决农业生产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问题,是一门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农业的总体战略观点和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农业生产问题。
因此本课程在农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课程的任务:耕作学在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复种、间混套作、轮连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对策,又属应用科学,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也包含农业宏观决策管理等一些软科学内容。
耕作学的任务就是在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耕作制度。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耕作学是农学及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耕作学》这一课程时应了解耕作学发展的阶段、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等章节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作物布的原则、间套作的效益原理、轮作连作的运用、土壤耕作等章节内容,学生具有运用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耕作学电子课件
• 保证产量
– 高产、稳产,15-16亿人口消费(产量多了?) – 100Kg X 16亿人/1000kg/0.7 (口粮) – +75Kg X 16亿人/1000/0.33 (饲料粮) – =2.86亿吨+3.60亿吨=6.46亿吨(粮食总量)/
年
• 提高质量
– 多样、优质、安全(色、香、味、净、健、美, 水平高了?)
• 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平田整地、治沙改土、农田排灌 提高农田整体环境
• 农田保护(拓展、预防)
水土保持、保护植被、保护性耕作、复垦 改善种植业大环境保证生产持续性
耕作学 第一章 绪 论
1.1.2.耕作制度的功能
• 微观技术功能
• 应用科学、技术科学、可观测性
–硬技术、有结果
–土地上多作物组合技术
户)
• 持续发展
– 环境、资源、经营、多样化(自然基础、社会基础)
耕作学 第一章 绪 论
1.3.2.途径:
• 精致农作
–集约化(投入)
• 土、水、肥料、机械、劳力利用率
–提高单产(核心)
• 个体光能利用率、群体结构
–提高复种(手段)
• 农田群落覆盖度、立体种养
–因地制宜(原则)
• 合理布局,资源全面综合利用
人口、农民、土地、水、耕地
2、淡化产量、优化结构
产量、品质、需求并重,通过结构优化满足社会 发展需求
3、适当发展、保护环境
速度、开发强度、投入、肥、药、膜、生物
4、用养结合、持续高产
协调、土壤、综合发展
5、科技教育、提高素质
农民、劳力、科研、教学、推广
6、有所不为,有所作为
非种植业、非农产业、非乡村发展,突出优势
耕作学教案
《耕作学》教案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耕作学这一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大体的了解;并掌握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内容: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一、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二、耕作制度的功能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二、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一、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一、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二、耕作学的学科地位3、教学重点与难点: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耕作学的研究对象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参考书[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2]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3]王力,藉平.农业科普知识荟萃.沈阳: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4]韩德乾.农业科技进步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杨生华.农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6]刘恩才.21世纪我们会有什么样农业.当代工人.2000(9):43-46[7]程序等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唐席平.21世纪:中国缺水呀.当代工人.2001(4):25-26-第二章耕作制度基本原理1、教学目的:掌握农业生产的实质、特点、组成、结构;农业生产和生活因素的关系;土地可能与理论最大生产能力;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分析一、农业生产的实质二、农业生产的特点三、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四、农业生产结构第二节、农业生产与生活因素的关系一、基本生活因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性二、限制因素及其克服三、因素的综合利用四、生活因素学说的运用第三节、农业资源的利用一、农业资源的类别二、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土地生产力一、土地生产潜力及测算二、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第四节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建交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一、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重要性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3、教学重点与难点: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土地生产潜力及测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因素的综合利用参考书1、杨春峰.耕作学(西北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2、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第三章作物布局1、教学目的:者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布局的意义、原则、理论依据、设计方法。
耕作学土壤耕作PPT教案
耕层构造 耕层内各个层次中矿物质、有机质和总孔隙度之间及总
孔隙中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的比例关系。 耕层构造与耕层固相、液相和气相的比例密切相关,对协调土壤的
水分、养分、空气、温度等肥力因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肥、气、热。水气矛盾,并进一步 影响养分和温度。
第5页/共58页
3.1 土壤耕作措施的选用与配套
看天
风、热、水,决定措施
看地
地貌、质地、土层、肥力、水分、结构、茬口,决定方法措 施
看作物
根系深浅、对土壤紧实要求、单作间套作
看效益
投入、产出、增产效果,决定合适方法及搭配方式
综合运用
各具特色,各有优缺点,轮换、搭配、混合使用
第29页/共58页
耕作学 第七章 土 壤 耕 作 常用的土壤耕作制度(耕法) Tillage systems
4 镇压(Packing)
工具:木滚、大滚等镇压器; 时期:播前、播后苗前; 作用:破碎土块、压紧耕层、平整地面、提墒保墒、种土结合、控苗防
倒、防侵蚀等;
第26页/共58页
耕作学 第七章 土 壤 耕 作
5 起垄(Ridging)
作用:加厚耕层、增加表面积、增温、排水防涝和降地下水位、通气等 ;
时期:播栽前;
效益 14-16厘米加深到20-25厘米增产显著 超过25厘米增产不显著
目标 20-25厘米耕层 第11页/共58页
耕作学 第七章播床要求土壤耕作地面平,播种深浅一致 土块松、碎,播种质量高 上虚下实
种子上面有松土护水保温 种子下面土壤稳实,导水、种子不下沉 做畦,灌水 开沟,排水 做垄,防涝、增温、加厚土层
生土,保蓄雨水
高级耕作学教学大纲
XX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XX:曹国璠课程名称:高级耕作学课内学时数: 54 学分数: 3.0使用院系部和专业: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时间:教学第 2 周—教学第 15 周课程要求及目的: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和管理方法。
先修课程: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作物营养与施肥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既保持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对基本稳定,又要根据学科的变化掌握一定的灵活性,对课程内容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1 学时1 hrs有关的基本概念 Several related concepts;耕作制度的功能 Role of farming systems;中国耕作制度的特点 Features of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Resources,environment andfarming systems 2 学时2 hrs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农作制度的关系 Relations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s base and cropping systems1 光资源Solar radiation2 热量资源Temperature3水资源Water resources4 地形地貌Topography5 土壤资源Land and soil6 生物资源—植被 Biological resources—Vegetation第二节社会经济因子与农作制度的关系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economical factors and cropping systems1 地理位置 Geographic location2 科学技术水平 Level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3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第三节耕作制度区划 Zoning of cropping systems耕作制度的类型Types of cropping systems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Cropping systems zoning第三章作物布局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2 学时2 hrs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原则和步骤 The rol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designing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1 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Concept and role of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2 作物布局的原则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3 作物布局的步骤 Procedures of designing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4 生产结构调整 Adjustment of production structure第二节作物生态适应性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crops1 作物对光的适应性 Crop adaptability to solar radiation2 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Crop adaptability to temperature3 作物对水的适应性 Crop adaptability to water4 作物对土壤肥料的适应性 Crop adaptability to soil5 地形地貌对作物生态适应性的影响effects of topography on crop adaptability第三节中国与XX的作物布局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and Hebei1 粮食作物布局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taple food crops2 经济作物布局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ash crops3 果品蔬菜布局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4 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orage and green manure crops第四章复种 Sequential cropping 2 学时2 hrs第一节复种的意义The role of sequential cropping第二节复种的效应 Effects of sequential cropping1 复种与光能的集约利用 Sequential cropp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solar radiation2 复种与热量资源的集约利用 Sequential cropp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thermo-resource3 复种与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Sequential cropp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water resource4 复种与地力的集约利用 Sequential cropp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resource5 复种与多种经营 Sequential cropping and diversification of production6 复种与经济效益 Sequential cropping and economical return of production第三节复种的条件Conditions for sequential cropping1 热量条件与复种 Thermo resource and sequential cropping2 水分条件与复种 Water resource and sequential cropping3 肥料地力条件与复种Fertilizer and land resources and sequential cropping4 动力条件与复种 Draught power and machinery and sequential cropping5 经济效果与复种Economical return and sequential cropping第四节复种的技术 Techniques for sequential cropping1 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 position of crop species and varieties2 复种季节的超额利用 Extra utilization of sequential cropping season第五节中国和XX的主要复种方式Major sequential cropping patterns in China and in Hebei中国的主要复种方式 Major sequential cropping patterns in ChinaXX的主要复种方式 Major sequential cropping patterns in Hebei第五章间、混、套作 Intercropping 3 学时3 hrs第一节间套作的意义 Role of intercropping1 间套作的概念 Concept of intercropping2 间套作的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Role of intercropping in agriculture第二节间套作的效应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1 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Spatial petition and pensation2 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Temporal petition and pensation3 对养分和水分的互补与竞争 petition and pensation in nutrients and water4 生物他感作用 Allelopathy第三节间套作的技术 Techniques for intercropping1 作物与品种选配Crop and cultivar position2 田间配置Field position3 田间管理 Field management第四节中国和XX的主要间套作类型与方式 major intercropping patterns in China and Hebei1 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 Major row intercropping patterns2 主要套作类型与方式 Major relay intercropping patterns第六章轮作与连作 Crop rotation and continuous cropping 1 学时1 hrs第一节轮作换茬的作用 Therole of crop rotation1 基本概念 Concepts2 轮作换茬的作用 Therole of crop rotation第二节连作Continuous cropping1 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Responses of different crops to continuous cropping2 连作的危害与消除途径 Harm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and avoiding approaches3 连作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cropping第三节作物茬口与茬口特性Chakou (previous crop with its stubble fiel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kou1 茬口特性的形成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kou2 不同类型作物的茬口特性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kou of different crop types3 茬口顺序的安排 Arrangement of crop sequence in a rotation第七章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 Mixed farming2 学时2 hrs第一节农牧结合的概念和意义 The concept and role of mixed farming1 农牧结合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mixed farming2 农牧结合的意义 The role ofmixed farming第二节农牧结合的效率与模式 Efficiency and patterns of mixed farming systems1 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的关系The rel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2 农牧衔接方式与效率 Patterns and efficiencies of mixed farming第三节适应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 Cropping systems coinciding in mixed farming systems1 包括饲料生产的种植制度 Cropping systems involving forage production2 非耕地利用途径 Approaches of non-arable land utilization for forage production第八章农田养护 Land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2 学时2 hrs第一节农田建设 Land construction1 高质量农田的基本要求Criteria of high quality farmland2 低产田改造 Improvement of low yielding lands第二节土壤培肥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1 农田物质循环与养分平衡 Nutrient cycling and balancing of crop fields2 不同种植制度下的养分平衡动向 Trends of nutrient balance in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3 土壤培肥的措施 Measures for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第三节农田保护 Land and soil protection1农田保护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land and soil protection2 农田保护的措施 Measures of land and soil protection第九章土壤耕作(土壤管理)Soil management 2学时2 hrs第一节土壤耕作的目的 Role of soil tillage1 调节耕层三相比 Adjusting the water-air-solid proportion in topsoil2 创造深厚的耕层和适宜的苗床 Creating deep tilth and suitable seed bed3 翻埋残茬、肥料和杂草Burying crop stubbles, fertilizers and weeds第二节不同土壤耕作措施的作用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measures1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 Mechanical effects of soil tillage2 基本耕作措施 Primary soil tillage measures3 表土耕作措施 Top soil tillage measures第三节常用的土壤耕作制度(耕法) Tillage systems1 平翻耕作制度 Plowing tillage system2 深松耕作制度Chiseling tillage system3 垄作耕作制度 Ridging –and-furrowingtillage system4 少耕耕作制度 Reduced (or minimum ) tillage system5 免耕耕作制度 No-till tillage system6 砂田耕作制度 Gravel mulched tillage system第十章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与改革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reformation of cropping systems 1学时1 hrs1 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ropping systems2 耕作制度改革 Reformation of cropping systems实验1 作物类型与复种形式的确定 Determining crop species and patterns of sequential cropping 6学时6 hrs2 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一—原理与基本方法 Optimizing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I—Rationale and the primary approach 6学时6 hrs3 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二—最优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Optimizing crop 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II —Application ofputer software for optimization 6学时6 hrs4 轮作制度的设计 Designing crop rotation system 6学时6 hrs5 土壤耕作制度的设计 Designing soil tillage system 6学时6 hrs6. 施肥制度的设计.Design of fertiligation syotem 6学时6 hrs主要教学参考书1 X巽浩主编.耕作学.: 中国农业,1994年第1版3 X巽浩主编.中国的耕作制度.: 中国农业,1993年第1版4 农业大学主编.耕作学.:农业,1981年第1版5 Abraham Blum 编著,李晶宜等译.农业的教与学. : 中国农业大学,1997年第1 版6曹敏建主编.耕作学.面向21世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2002.127X巽浩主编.中国农作制.:中国农业,20058X巽浩主编.农作学.中国农业大学,2005.9。
耕作学-1-1-13-3
二 农作制和农作学的形成(农作学 P5---15 )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向农林牧副和农工商的综合发展及人口﹑资源﹑经 济和农业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以技术为主扩大到”技术﹑经济和生态并 重”,从单一成分研究扩大到系统研究,耕作制度发展为农作制度(farming system),从更加综合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农作学( science of farming system)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有 -- 农田基本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 -- 土壤培肥和施肥: --- 水分供求平衡 : 灌溉和土壤保墒 ---- 土壤耕作: 宜耕-种植制度和养地----养地制度,是耕作学(或耕作制度)的核心 内容,用养结合和高度的用养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也是传统农业的精髓.
80年代以前该学科大大地推动了我国以多熟制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对粮
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耕作学与作物栽培学的区别? A 一季高产 和 全年高产; B 单一资源利用 和 综合持续资源利用;
C 单一种、养业研究 扩大 到系统研究 :农林牧、种养加、
农工商等部门,将生产与资源环境、市场、政策、技术、社会发展、 粮食安全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置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
开始形成,它以农作制度为基础,从生物与环境的系统角度,将农林牧、种
养加、农工商等部门,将生产与资源环境、市场、政策、技术、社会发展、 粮食安全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置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
耕作学
农作制度
农作学
可见农作学 是一门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性质
的新型学科,以宏观为主的综合性 (comprehensive)学科, 是一门应用基础的科学。
《耕作学教案》
《耕作学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耕作学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耕作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 理解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耕作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耕作学的基本原理3. 耕作关键技术4. 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耕作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 总结:总结本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相关学术论文或教材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耕作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章节:第二章耕地土壤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耕地土壤的特性和管理方法。
2. 掌握耕地土壤改良和保护技术。
3. 理解耕地土壤管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耕地土壤的特性2. 耕地土壤的管理方法3. 耕地土壤改良和保护技术4. 耕地土壤管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耕地土壤的特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耕地土壤的管理方法和改良保护技术。
3. 实践:安排实地考察,观察耕地土壤的实际情况。
4. 总结:总结本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相关学术论文或教材3. 实地考察所需工具和设备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耕地土壤管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章节:第三章种植制度教学目标:1. 了解种植制度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不同种植制度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 理解种植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种植制度的定义和分类2. 不同种植制度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 种植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种植制度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不同种植制度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耕作学:第1章 绪论
第2节 耕作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1章 绪论
二. 我国耕作学的发展
(一)引进试用阶段(20世纪50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引进苏联《普通耕作学》教材
耕作学与栽培学的区别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重点是具体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理论依据和 技术体系,耕作学则重点研究种植业整体组合装配的理论基础与技 术体系,从而提高作物生产的综合效益,解决持续发展问题。
第1节 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第1章 绪论
一. 耕作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三)耕作制度的要概念与内容
边际 产量与总 产量曲线 的形态
总产量(TP):与一定的生产资源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平均产量(AP):总产量与相对应的生产资源投入量之比
边际产量(MP):产品产量的增量与相对应的资源投入的增量之比。增量是 指变动量,即增加、减少和等于零三种形态。因此,边际产量可以表述为:每 增加(减少)一单位生产资源投入量所引起产量的增加量或减少量。
第3节 耕作制度基
(二)农田生产力 农田生产力是以农田为载体的在多种资源条件下所表现 出来的产品产出性能. 评价农田生产力的指标 农田物质生产力 一般般用经济产量、生物产量、营养价值产量等指标 来表示。
农田经济生产力 一般用产值、净产值、净收入、利润等指标来表示。
生产单位经营规划
地区区域生产布局规划
地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3.综合性
三. 耕作学的任务
第1章 绪论
研究和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 分析区域资源特点优势、优化作物生产布局 研究作物群落规律、开发高效种植模式 研究作物—土壤互作规律、建立完善养地制度 分析作物生产一经济互作规律、确定区域发展战略
耕作学教案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功能,了解世界与中国农业的现状发展及我国耕作制度发展战略目标与基本原理。
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2耕作制度的功能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1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2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1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2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1耕作学的研究对象2耕作学的学科地位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难点是耕作制度的功能。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用地与养地的关系。
五、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与讨论相结合。
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2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3王力,藉平.农业科普知识荟萃.沈阳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0 4韩德乾.农业科技进步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杨生华.农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6程序等.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八、本章思考题1何谓耕作制度?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3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4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5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是什么?6简述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7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8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9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2学时)教学内容: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2耕作制度的功能3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4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5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6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8耕作学的学科地位9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讲课提纲、板书设计作业:1何谓耕作制度?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3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4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整理)耕作学教案
(整理)耕作学教案贵州大学教案课程名称:耕作学用与地位、学科现状与发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能较好的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战略目标:①集约农作。
②经济高效。
③可持续发展等满足中国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农村农民的致富目标,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地力提高等。
耕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理包括:①集约用地方面的理论,包括农业资源特性、综合作用、限制因素作用理论,作物生产潜力与开发理论,充分用光的提高叶日积理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与优势农业理论,集约化理论等。
②经济高效方面的理论,包括优质高产高效相互关系的理论,资源最佳经济投入量与配合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组合效益,规模效益,市场效益方面的理论。
③养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包括用养结合理论。
有机与无机结合理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田生态平衡方面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关键在于增加农业投入。
难点是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目的、条件、评判标准。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课后小结:耕作学的性质、任务、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在农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2008年9月9日实验,内容为耕作制度资源调查识别、分析与评价。
课程名称:耕作学成及其与耕作制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农业自然资源因素、光、热、水、土、地貌、生物、水能矿产、旅游资源与农业的关系。
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与农业的关系。
难点是耕作制度类型的划分。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课后小结: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因与农业的关系。
课程名称:耕作学握作物生态适应性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农业结构调整与作物布局的概念,层次结构组成。
农业结构调整与作物布局变化的理论依据,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经济学方面的理论。
农业产业结构与作物布局调整的动因分析。
农业产业结构与作物布局调整的优化标准。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转移。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作物的生态适应:作物对生态因素的适应性包括对光、热、水、土、地貌、海拔的生态适应性。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耕作学学分:2.5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开课学期:8适用专业:农学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经营管理、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病理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I、农业生态学后续课程:种子生产学、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荒漠土壤培肥与改良、现代农业专题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1、课程性质:耕作学以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并阐明耕作制度形成、发展、演进和改革的规律,探讨气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辨证关系,而达到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好社会资源,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又积极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培养地力,为作物稳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气候、环境的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是农学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地位:耕作学把农业生产当作一个系统,从农业发展的全局研究综合的农业技术体系,解决农业生产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问题,是一门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农业的总体战略观点和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农业生产问题。
因此本课程在农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课程的任务:耕作学在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复种、间混套作、轮连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对策,又属应用科学,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也包含农业宏观决策管理等一些软科学内容。
耕作学的任务就是在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耕作制度。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耕作学是农学及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耕作学》这一课程时应了解耕作学发展的阶段、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等章节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作物布的原则、间套作的效益原理、轮作连作的运用、土壤耕作等章节内容,学生具有运用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耕作学教案》
《耕作学教案》教案章节:一、耕作学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耕作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3. 理解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耕作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耕作学的基本原理3. 耕作学的主要内容4. 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耕作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耕作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讲解耕作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分析耕作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耕作学的研究范畴。
4. 总结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耕作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耕作学定义和研究对象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对耕作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3. 考查学生对耕作学主要内容的了解情况。
4. 收集学生对耕作学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看法和反馈。
教案章节:二、耕作方式与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耕作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耕作方式的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
3. 理解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耕作方式的分类和特点2. 各种耕作方式的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3. 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活动:1. 介绍耕作方式的分类,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耕作方式的特点。
2. 讲解各种耕作方式的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分析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耕作方式。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耕作方式的理解和经验。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耕作方式分类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各种耕作方式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的理解程度。
3. 考查学生对耕作方式对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影响的了解情况。
4. 收集学生对优化耕作方式的建议和反馈。
教案章节:三、土壤管理与改良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土壤改良的方法和技巧。
3. 理解土壤管理与改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耕作学(第一章 耕作制度引论)
(二)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1、立体高效型农业 从平面、时间、空间多层次利用农业资源,
生产高产优质农产品。
(二)பைடு நூலகம்界农业发展趋势
2、高新技术农业 利用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动植物
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物产量和品质。
(二)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3、快速型农业 采用速生快繁技术,进行动植物繁殖、生产。 4、设施农业 利用人工设施来创造适于动植生长的环境而进
行农业生产。 5、工艺型农业 生产工艺型农产品,如方形西瓜,彩色水果、
蔬菜。
(二)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6、保健型农业 生产保健型、营养型、食疗型产品,如燕
麦片、苦荞、有机茶等。 7、观光农业
二、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以数量型为主的农业向数量、质量、效
益型并举农业转变; (三)小规模、分散型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
(三)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1、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 2、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多元化生产方式 中国自然条件多样,人多地少各地区经济发
展不平衡,经济基础不够雄厚,因此,不可 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高耗能的“石油农业” 的道路,只能走劳动密集型、集约化生产, 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特色农业 之路。
(二)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3、合理配置资源,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加 快;
4、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5、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是农业发
展的主要方向
第三节 中国耕作制度改发展方向
一、集约化 (一)集约多维利用土地 从平面上、时间上、空间上充分利用土地。 (二)在单位耕地面积上增加投入 建立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耕作制度。 (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培训讲学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课程类别:选修课程编号: 09010415au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制定时间:2010 年4月13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农业机械的发展、类型、一般构造、工作过程及使用等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2.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教案适用于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农学专科、农业师资专科、农业推广专业等参照执行)。
本课程共开设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实验0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动力机械、土壤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和电动机、各种农业机械的主要特点及利用方法,使用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1、全国统编教材《耕作学》刘撰浩主编2002.92、《南方耕作制度》主编中国农业1994.103、面向21世纪教材《耕作学》曹敏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参考书:《中国耕作制度》、刘撰浩主编《立体农业概论》、《中国立体农业模式》、《耕作制度研究论文集》、《多熟种植》等。
耕作学1-3课件
2030年中国人均粮有量—30
五. 世界各大洲人均粮食占有量----36 六 “传统”现代农业的代价----49 七 20世纪几种全球性农业思潮---66
• 5.2.2 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例加大 • 我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将出现出品质优质、专用 性的品种的区域化种植的趋势.
优 质 农 产 品 的 生 产 优 质 、 专 用 性 的 品 种
华的发生和珊瑚礁的毁灭。农业大量使用水资源。目前,
占全球总作物面积17%的农田生产出食物总量的40%,但 至少已有10%的谷物产量是靠地下水“透支”而维持的, 且灌溉用水正面临着工业和城市用水日益强大的竞争.
2.1 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富集
• 2.2
高度机械化促成的 单一作、连作,诱发 土壤侵蚀,以及因灌 溉不当引起大量土地 盐溃化。
增长速度. 发达国 家粮食总产 以算术式增
长,其 人 口
的增长速度 下降.
短期:人道主义援助
发 展 农 业
中期:发展农业生产
长期:计划生育
第五节
提高作物 产量的途径
一. 增加耕地面积: 保证18亿亩耕地面积 二. 提高单产:就世界而言,单产的增加已经替代耕地 面积的扩大而成为粮食总产增加的主要来源.主 样的技术投入—”四驾马车” 三. 提高复种指数: 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玉米,小麦, 水稻的复种. 四. 用高产作物替代低产作物:豆类,粟.高粱等的面 积减少,而高产的玉米,小麦增加.对少数几种大 宗作物的依赖性日益增加.
•
(二) 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产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 负面效果。
第七节
•
20世纪几种全球性农业思潮
• (一) 农业现代化思潮…一20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 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或国家或地区 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19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 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节土壤耕作教材
二、土壤耕作措施及质量要求
1土壤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措施
基本耕作措施是从较深的部位和较强的作用影响 土壤,它们能显著地变动耕层物理性状、而且其 后效延续时间较长。根据现有农具的性能,犁耕、 深松耕和旋耕应列为土壤的基本耕作。
(1)犁耕(Plowing)用犁铧将土层抬起,通过 犁壁,将土垡扭曲并上下翻转。因此也称翻耕, 它对土壤具有三方面的作用,即翻土、松土、和 碎土。
(2)深松耕法的耕作原则
A分层深松,不乱土层。根据土壤种类和深 松深度,安装1-2层深松铲(需要时可装三 层),使耕作层一次加深到适宜深度,而各 层土的位置不变。
B间隔深松,虚实并存。
C耕种结合,耕管结合。可省去一次成本 较高的深耕作业,同时还缓和了单独深耕 所造成的农时紧迫矛盾。
(2)深松耕(Sub soiling):用无壁犁、凿形 犁、深松铲对耕地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深位 松土,但不翻转土层。因为其松土深度可 达30-50厘米,对土壤影响较大多,且松土 效果维持亦久,所以是土壤的基本耕作措 施。
与犁耕相比,深松耕的特点是上下土层不 乱,松土层深厚,能打破犁底层和不透水 粘质层,对接纳降水,防止水土流失,提 高透水性及改良盐碱土有良好效果。
(5)平地(Smoothing):地面平整对水分进 入土层时的重新分配有极重要的作用。当 地面存在高包或洼坑,起伏不平,那么降 雨和灌溉水不均匀分布,就会导致作物生 活条件的巨大差异。尤其在盐碱土壤上, 高地积盐造成死苗和缺苗。地面不平,无 法保证耕作及播种质量。因此,平整土地 是全苗、苗匀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土壤耕作 措施之一。
黑龙江省通过五年试验和多点生产调查, 深松耕法的粮豆产量平均增加10—20%, 甜菜、马铃薯增产20—30%,水稻增产 10—20%。在白浆土、黄土或盐碱地上, 因耕层不翻动,其增产效果比黑土更为显 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作学》课程教学规范I、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耕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耕作学把农业生产当作一个系统,从农业发展的全局研究综合的农业技术体系,解决农业生产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问题。
耕作学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农业的总体战略观点和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辨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农业生产问题。
II、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总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获得:(1)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资源分析方法;(2)作物布局、复种、间套作、轮连作、土壤耕作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技术;(3)初步掌握耕作制度设计的综合技术。
III、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1.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等概念,理解耕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功能;(2)了解世界与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与趋势;(3)理解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耕作学发展简史、研究内容与方法。
1.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一、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技术功能,宏观调控与决策。
第二节世界与中国农业的发展一、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的过程,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农业发展中国农业50年的回顾,*中国农业特点与问题,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一、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多熟种植、节水农业、保护土地、营养管理、综合防治、农制改革、高新技术。
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二、耕作学发展简史三、耕作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2.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多熟种植、持续农业、光能利用率等基本概念;(2)理解我国耕作制度的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技术途径;(3)了解资源条件与耕作制度的关系。
2.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我国合理耕作制度的目标一、精致农作*提高土地生产力是我国耕作制度的中心目标,主攻年单产,多熟种植。
二、经济高效经济高效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以产出定投入,报酬递减率等。
三、持久发展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两重性,用养结合,持久发展。
第二节自然和社会资源条件与耕作制度一、资源环境组合与耕作制度我国的光温水土地貌等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因素与耕作制度。
二、土地生产力及开发我国土地生产潜力,耕地生产潜力开发及提高年单产的途径。
第三章作物布局3.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作物布局、作物生态适应性、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等概念,理解作物布局的内容与意义;(2)明确影响作物布局的因素,掌握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3)理解作物对光温水土和地带地貌的适应性;(4)了解我国与江苏作物布局及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趋势。
3.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作物布局的含义与原则一、作物布局的含义二、作物布局的意义三、作物布局的原则*人的需要是前提,生态适应性是基础,社会经济科学因素是重要条件,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四、结构调整结构的层次,结构的稳定性与变动性,*合理结构的标准五、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第二节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一、作物对光的适应性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三、作物对水的适应性四、作物对土肥的适应性五、作物对地带地貌的适应性第三节我国南方作物布局的特点和内容一、我国南方作物布局的特点*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普遍实行复种,作物生长季节紧张。
二、作物布局的内容*作物种类布局,熟制布局,品种布局和搭配,秧(苗)田布局。
第四节江苏省的作物布局一、江苏省自然经济条件特点二、农业生产特点:三、江苏省的作物布局现状和调整途径第四章复种4.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复种、复种指数、复种方式、多熟种植、叶-日积等概念, 了解复种在提高资源利用潜力中的作用;(2)明确影响复种的因素,了解我国熟制带的划分,掌握复种方式的热量需求和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3)理解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复种效益的综合评价,了解南方(江苏)主要复种方式与特点。
4.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复种的概念与意义一、复种及有关的概念复种、复种指数、多熟种植、休闲、撂荒、叶-日积等概念。
二、复种的意义第二节复种效益原理一、提高光能利用率二、提高热量利用效率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复种对地力的集约利用五、复种与经济效益第三节复种的条件和技术一、复种的条件*#热量、水分、肥料、劳畜力、机械化条件与复种的关系。
二、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选择适宜的作物组合和品种,采用套作,采用育苗移栽,采用新技术,促早发早熟。
第四节南方(江苏)主要复种方式与特点一、南方(江苏)主要复种方式的组成二、主要复种方式的特点第五章间、套作5.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单作、间作、混作、套作、带状间作、立体种植、立体农业、土地当量比、边际效应、生化他感、带宽等概念;(2)明确间套作群体的竞争与互补作用,掌握间套作的技术,了解南方(江苏)间套作的主要类型。
5.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间、套作概念与意义一、间、套作概念单作、间作、混作、套作、带状间作、立体种植、立体种养等概念。
二、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增产和调节茬口,增加效益,稳产保收,协调作物争地的矛盾。
土地当量比的概念。
第二节间套作效益原理一、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间套作的可适当提高密度和叶面积系数,间套作透光,能充分、经济地利用光能,间套作通风,能改善CO2的供应。
二、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一是充分利用全年的生长季节,二是避免农耗。
三、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四、生物间的互补与竞争边行优势与劣势,减轻自然灾害,分泌物(生物化学)的相互影响。
生化他感的概念。
第三节间套作的技术特点一、选择适宜的作物及其品种生态适应性的选择,不同特征特性作物的选配,要求经济效益高于单作。
二、确定合理的田间结构*密度、行数、行株距、幅宽、间距、带宽。
三、采取相适应的栽培技术适时播种,保证全苗;加强水肥管理;大力应用化学调控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第四节间、套作主要类型与方式一、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二、主要套作类型与方式三、发展间套作应注意的问题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高投入、高产出、保持生态良性循环;讲求实效,产销对路。
第六章轮作与连作6.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轮作、连作、复种轮作、复种连作、水旱轮作、茬口的概念,了解轮作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意义;(2)掌握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和轮作的农田生态效应,理解连作障碍的消除途径,了解南方(江苏)的主要轮作方式。
6.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轮作的概念、类型与作用一、轮作的概念与类型轮作、连作、复种轮作、复种连作、水旱轮作的概念。
二、轮作的作用*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协调、改善和合理利用茬口,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三、轮作的意义第二节连作一、连作的利弊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忌连作的作物,不耐连作的作物,耐短期连作的作物,耐连作的作物。
三、连作的应用*连作应用的必要性,连作应用的可能性。
第三节茬口一、作物茬口特性的形成茬口、茬口特性的概念,茬口特性的表现。
二、各类作物的茬口特性*养地作物,兼养作物,用地作物。
三、茬口顺序与安排四、南方(江苏)的主要轮作模式第七章土壤耕作7.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耕层构造、基本耕作、表土耕作、翻耕、深松耕、宜耕期、耕性、少耕、免耕等概念;(2)掌握土壤耕作的实质,明确耕层构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理解土壤耕作的任务,了解翻耕的作用与技术;(3)掌握少免耕的基本依据与配套技术,明确少免耕的优缺点。
7.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土壤耕作的实质与任务一、土壤耕作的实质土壤耕作、耕层构造的概念,*土壤耕作的实质。
二、土壤耕作的任务*调整耕层三相比,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翻埋残茬、肥料和杂草。
第二节土壤耕作措施的作用与技术一、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松碎土壤,翻转耕层,混拌土壤,平整地面,压紧土壤,开沟培垄,打埂做畦。
二、基本耕作措施的作用与技术翻耕,深松耕,旋耕。
三、表土耕作的措施与作用耙地,耱地,中耕,镇压,作畦,起垄。
四、土壤耕性与耕作土壤耕性和宜耕性的概念,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
五、土壤耕作措施的选用与配套看天、看地、看作物、看经济效益。
第三节少耕与免耕一、少、免耕的概念和类型常规耕、少耕、免耕的概念与类型。
二、少、免耕的依据*土壤具有自调性,以生物措施替代土壤耕作,采用化学措施和其它新技术代替土壤耕作,采用更先进的耕作措施和机具代替传统的耕作措施,一机多用或一次完成多次作业。
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概念。
三、少、免耕优缺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节省作业成本,适时播栽,提高作物产量。
但也存在杂草、土壤结构与肥力、有机肥与化肥施用和效果、倒伏早衰等问题。
V、本课程建议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1)曹敏建主编.《耕作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主要参考书目:(1)刘巽浩. 《耕作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编制人员:庄恒扬(负责人),刘世平200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