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一)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模拟试题(一)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卷(一)选择题(共计50分)
一、(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壬(rén)戌 (xū) 酗.酒(xiōng) 落蕊.(ruǐ) 横槊.( shu ò) ..... B 、渔樵.(qiáo) 熨.帖(yù) 狭隘.( yì) 殷.红(yān) ..... C 、俨.然(yǎn) 羁.旅(jī) 嫠.妇(lí) 一椽.破屋(chuán) .... D 、祈.求(qí) 属.客(shǔ) 歧.韵 (qí) 混淆.
(xiáo)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即望 惊鸿一瞥 御风 桂棹
B. 幽壑 正襟危坐 横槊 麋鹿
C. 椭圆 酽黑如漆 骆驼 潋滟
D. 裨益 所向披靡 鉴赏 倚歌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 ________,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②如何依照学生的特长,_______ 其创造性思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③市教委制定的新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从本学期起开始__________ 。
A .必需 启迪 施行
B . 必须 启示 实行
C .必需 启示 施行
D . 必须 启迪 实行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②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
③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④她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⑤池塘里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A .③⑤②①④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①⑤④③ D .⑤③④②①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 .目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抗危能力和调控措施正在不断提高。
B .青年教师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C .研究表明,吃适量的水果、蔬菜和苦瓜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病。
D .由于剧本的原因,演员巩俐曾多次婉拒好莱坞的邀约。
6、选出对《致大海》的语句解析不当的一项( )。
A 、第一节中“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表达了对大海的依恋。
B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从大海的角度写诗人的感受,视大海为知己。
C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歉意,不应该产生逃离大海的想法。
D 、第一至第四节为一个层次,抒发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B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和评论家,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C .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D .拉索尔·贝克,美国记者和专栏作家,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
8.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 B. 侣鱼虾而友麋鹿 C.顺流而东也 D.相与枕藉乎舟中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拿来主义》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B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一个音阶。
D.古时对别人称自己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家”或“舍”;称别人亲属时加“令”。
10.《致橡树》诗中女主人公形象是木棉,对诗人之所以选择木棉而不选择花
朵来表达情感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木棉是作为树的形象和橡树站在一起的,跟橡树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人
格。
B、诗人所追求的是独立的个性、平等的地位。
C、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D、花朵虽然漂亮但不如木棉高大。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1.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2.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A.山川相缪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举匏樽以相属
D.相与枕藉乎舟中
3.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是()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客何为者?
4.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
(二)阅读理解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9分)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6.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的残声”。
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7.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每题3分,共9分)
找回“工匠精神”
找回“工匠精神”
1近两年,“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作原动力之一。
②专题片《上海工匠》中有这样一段镜头:1980年,我国国产飞机“运十”的试飞日,年轻的胡双钱第一次看到厂里女工们纷纷化了淡妆,妆等着为试飞成功欢呼雀跃。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缺失了这样的自豪感与荣誉感?”35年没有出过一个次品的航空手艺人,国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有此一问。
而
我们都需要思考:工匠精神怎样找回?
③“匠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更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
在笔者看来,发扬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意义,也在于道——价值的构建。
④较之“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谱系里,“技以载道”并非重要组成部分。
但那些心系“技以载道”的工匠们,把对工作的高度忠实、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成了一种价值观念,也化作了一种生活方式。
⑤然而,曾几何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被一些人指为“较真”“不合群”,于是,“一认真你就输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样一类声音时常在 你我耳畔响起。
⑥认真了,真的会输?差不多,真的行了?事实上,经常差不多,差得会很多。
以手表为代表的瑞士制造,显然不能差;“可以传代”的德国制造,显然差不得。
⑦事实上,目前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缺的恰恰是“不能差”的要求。
比如,很多中国游客从日本带回的马桶盖,其实是在中国生产的,只是它们遵循的是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由此看,中国制造不缺能力,在太多的领域,我们缺的只是“最后一厘米.....”。
“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话语,可谓金玉之言。
⑧敬事如仪——敬畏的态度,又岂囿于哪种工作、那类人群?对工作保持敬畏,方可摒弃功利之心、浮躁情绪;对产品保持敬畏,何尝不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呢?
8.下列对“最后一厘米”的理解,准确的是 A .遵循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B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
C.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
D.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B.庖丁的话说出了自己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C.在中国古代思想谱系里,“文以载道”“技以载道”并重。
D.我们不论做哪种工作,都需要发扬“敬事如仪”的精神。
10.下列对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第①段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⑥段把瑞士制造和德国制造作对比,批评了“差不多”的论调。
C.第⑥段和第⑧段都用到了反问句式,强调“认真”和“敬事”的意义。
D.第⑦段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缺少更高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卷(二)非选择题(共计70)
三、按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应用文改错(3分)
招领启示①
各位同学②:
你们好!③ 本人昨天傍晚在校学生食堂内拾到一只钱包④,内有现金三百元三张百元钞票⑤。
失主一定心急如焚⑥,请失主速来26栋603室认领。
高二8班姚明
2012年5月1日
1. 第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
2. 第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
3. 第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一百五十二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逍遥一生吗?
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此之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
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
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
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
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
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
的诗词,在清照诗作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
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有了答案。
可是当
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
的美神。
(选自《十月》,有
删改)
1.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全
文内容分条陈述。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写道:“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请默写一句这种类
型的诗词句子。
“在清照诗作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你赞同这一观点
吗? 请说出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45分)
亲情在左,师恩在右,少年虽轻狂,过往岁月静好;理想在前,责任在肩,
青春亦无悔,前程色彩缤纷。
回眸过去,五味杂陈;憧憬未来,山高路远。
过去已去须珍惜,未来已来要珍重。
请以“回眸 憧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文中不要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一、(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按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参考课本
四、应用文改错。
(3分)
1. 第____1__处,改为___启事_____________
2. 第_____2_处,改为______称呼顶格__________
3. 第___5___处,改为__________数额改为人民币一宗_____
五、阅读理解。
(14)
1.答: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对待一切决不凑合;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意思相近即可。
)
2.答: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
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3.答: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
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用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表现她的人格之美。
(引用“陆游”“王维”诗句作用对一个1分,对两个得3分,如综合陈述引用两人诗句的作用也算对。
)
4.答:如《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1分)
赞同(1分):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
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
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
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
(3点,每点1分,大体意思对即可得分)
不赞同:①“无数”“粪土”等说法太绝对;②高于或相当于李诗者不乏其人,例如柳永等;③诗作风格、内容等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谈出两点理由,且角度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
每点2分。
)
六.作文(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