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史前史与原始社会史前史是指人类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史前史是人类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从史前史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这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的阶段,他们使用简单的石器和木制工具,居住在山洞或者树枝搭建的简单房屋里。

人类在这个时期主要以采集食物、狩猎和渔猎为生,还没开始耕种作物。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的一个时期,人类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会种植粮食。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

人们学会了种植粮食,开始了定居生活。

青铜时代是农业社会向农业城市社会转变的时期,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相当的发展。

中国的夏代文明、商代文明和西周文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

第二单元: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古代史是指古代人类所经历的发展史。

通过学习古代史,可以了解人类在古代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中国,古代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发展,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时期。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一个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家分裂成了多个小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国家不断变动,社会发展不断滋生。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封建制度的成熟,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汉朝取得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各地的政治体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知识点:古代史知识点、近代史知识点以及现代史知识点。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史知识点1.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原始社会是以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

2. 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尤以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

3. 希腊城邦的兴起:希腊城邦是指以城市为基础的自治政治单位,具有独立政府和军队。

4. 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罗马帝国是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达到了疆域最大、统治最集中的地位,但最终由于内部分裂、外部入侵而走向衰落。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等阶段的演进。

二、近代史知识点1. 16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探险,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2.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使制造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工业化进程,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实施了平等、自由、人权等基本价值观,对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近代中国被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状态,受到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5.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出现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的民主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三、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影响: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之一,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冷战的起源和演变:冷战是指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导致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了两极格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5 第3课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5 第3课

(D)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上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
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
“停战监督组织”。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
历 史
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① ·人民版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6 年 7 月 9 日,2016 年二十
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开
幕。从万隆会议到中美建交再到亚太
经合组织盛会,直到二十国集团贸易
会议,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集中
而充分地展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
响和地位。遥想一百年前国破民穷,
山河破碎。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有理由相信,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将更加
历 史
满怀信心走上国际舞台。在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涉及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涉

修 ①
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诸音呢?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 史 必 修 ①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成果
(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①___2_0_0_0____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
脑会议。
②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__常__任__理__事__国__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
次会晤。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5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5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5整理专题五:印度古代历史导言:印度古代历史悠久,文明发展早期,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

印度古代历史主要可分为印度河文明时期、雅利安人入侵与种姓制度时期、佛教的兴起与繁荣时期、摩揭陀帝国与孔雀王朝时期、印度教的复兴以及外来入侵时期。

一、印度河文明时期(公元前2500年-公元1700年)印度河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发展集中在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地区。

印度河人的生活方式与职业结构较为先进,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石刻和城市遗址。

同时他们还是尼尔黑斯河流域农业的先驱者,利用灌溉系统种植大量的粮食。

二、雅利安人入侵与种姓制度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400年)雅利安人是从中亚一带迁徙而来的印欧民族,与印度河文明居民混居并形成了基础。

他们发展了梵语,并创造了梵文。

同时,雅利安人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阶层,即婆罗门(贵族)、刹帝利(军人)、吠舍(商人)以及首陀罗(平民)。

这一制度在印度的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并深深影响了印度文化的发展。

三、佛教的兴起与繁荣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佛陀)创立的,他主张摒弃种姓制度,追求人身解脱和智慧。

佛教在印度得到了迅速发展和众多追随者。

其中,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亦为佛教的信奉者,他通过巡回,倡导了和平与宽容的思想。

佛教的兴起和繁荣对于印度古代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摩揭陀帝国与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85年)摩揭陀帝国的兴起标志着印度历史的一个新时期。

阿育王时期是摩揭陀帝国最辉煌的时期。

他通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和明智的外交政策,统一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并将佛教传播到邻国。

阿育王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

然而,摩揭陀帝国在阿育王去世后迅速衰落,但由于孔雀王朝的兴起,印度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五、印度教的复兴(公元前200年-公元4世纪)在孔雀王朝之后,佛教正逐渐失去对印度人民的影响力。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史的研究方法。

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考古学、文字学和人类学三大方面。

考古学是通过对古代遗址、器物、人类和动植物化石等的发掘和研究,来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文字学是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史书和碑文等,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人类学是通过对古代人类的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来探索古代社会的人类活动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单元,中华古代史与文化。

中华古代史与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在这些历史时期中,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甲骨文、礼乐制度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老子等;秦汉时期的统一帝国和汉字、汉服、汉食等;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诗词歌赋、绘画等;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

第三单元,世界古代史与文化。

世界古代史与文化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

这些古代文明在政治、宗教、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尼罗河文明等;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文学、艺术等;古印度的吠陀文献、佛教、雕塑、绘画等;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巴比伦法典、数学、天文学等。

第四单元,历史的时空交错。

历史的时空交错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明之间往往会产生交错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和社会形态。

例如,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贸易;蒙古帝国的兴起,将东西方文明连接在一起;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世界各地的文明交流和变革。

历史的时空交错,既是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也是世界历史的丰富多彩之处。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概论古代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历史时期。

通过学习古代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

二、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初级形态,主要特征是人们以狩猎为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武器。

原始社会阶级划分不明显,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简单。

三、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古代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奴隶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以城邦国家为代表。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包括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文明。

中国文明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发展特点。

五、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古代社会的第三个阶段,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为特征。

欧洲封建社会的兴起标志着中世纪的到来。

六、古代西方文明古代西方文明包括希腊、罗马等古代帝国的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

希腊罗马文明重视理性和民主,为后世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七、民族迁徙与文明交流古代的民族迁徙与文明交流丰富了人类历史,如游牧民族的迁徙、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这些迁徙与交流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现代史概论现代史是指16世纪以来的历史,包括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的科技革命和工业化进程,以及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殖民扩张。

九、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十、工业革命与世界近代化进程工业革命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它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化进程,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一、现代社会的兴起与冲击现代社会的兴起和冲击是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包括自由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事件。

文章就以上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希望对学习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有所帮助。

通过对古代史和现代史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演变,从而更好地认识和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1. 古代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分类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古代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研究古代史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分类。

研究古代史的方法包括采用考古学、文献学和比较研究等手段,以获取古代社会的信息。

历史的分类也有不同的依据,如按时间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按区域分为中国古代史、欧洲古代史、亚洲古代史等。

2. 原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原始社会是人类从野蛮状态逐渐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

原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聚居、生产和交流有关。

在人类聚居起初,原始社会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存方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发现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方式,并逐渐形成了定居点和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些基本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如部落、氏族等。

3.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演变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古代文明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演变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大量生产粮食、物品,从而出现了一部分人利用他人的劳动来获取利益的情况。

这些被利用的劳动者被称为奴隶,并为奴隶主服务。

奴隶制度逐渐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

4. 写作与发明的出现写作和发明对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写作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记录信息和思想,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后来传播到不同的地区,并逐渐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文字体系。

发明的出现也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如农业工具的改进、货币的使用、轮子的发明等。

5.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文明形态。

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通过农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的文明包括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逐渐形成,如奴隶制、封建制度等,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早阶段,人们以集体生产和共同享有的方式生活。

原始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人们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更高一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人类从以狩猎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开辟了农耕文明。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城市文明兴起。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职业和阶层。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文明以黄河和长江流域为重点,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

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性特点是指导性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如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文明还表现在科技、文学艺术、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等方面。

四、秦汉时期的统一与繁荣: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中国的领土。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进一步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繁荣。

秦汉统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奴隶制是统一和繁荣的基础。

五、两汉之间的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黄金时期,也是思想解放的时期。

社会变革主要表现在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和土地兼并的加剧。

思想解放主要表现在学术的多元化和思想的多元化,如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学派的兴起。

六、罗马与基督教的兴起:罗马是古代欧洲最重要的城市和国家,曾经统一了地中海沿岸的地区。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灭亡对后来的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是由耶稣创立的宗教,在罗马帝国衰落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是指封建领主和农奴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领主间的争斗。

中世纪封建制度是欧洲历史上独特的制度形式,决定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组织方式和政治经济关系。

八、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东方文明指的是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教国家的文明,西方文明指的是欧洲国家的文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 (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 2、提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 提出。
• 3、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 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遵循这个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 相处,违背这个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 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 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序 成就
历史意义
与苏等到10多国建 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新中国得到了

国际承认
2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巩固中苏友谊,保障中国国防安全,维护世
条约
界和平
3 195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
原则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有利形势:
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⑵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
2、不利形势: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3、最大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4、国家利益: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是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
必修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一、课程标准 • 二、专题线索 • 三、知识梳理 • 四、教学方法 • 五、学科前沿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1、分封制:(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高中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一历史的知识总结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江苏小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全)

江苏小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全)

小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4年未考):[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1变迁:夏、商、周(东周、西周分为两个时期)更替,合称三代。

2.周:西周(BC1046- BC 770);东周(BC770- BC221):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二)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11-13年连续考查):1.分封制(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1)目的:为了扩大和巩固统治。

2)基本内容:周武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义务:为周天子随从作战、镇守疆土、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特点:(层层分封,形成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秩序。

)5)影响: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积极);随着诸侯实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2.宗法制:1)内容:按血缘关系的秦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注意:大宗与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级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3)意义: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3年新增考点):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考点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了解秦朝的统一(4年未考)1.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历史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历史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 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中国人民选择和拥护自己的政府,中国有宗教 信仰自由,中国决无颠覆邻邦政府的意图。相 反的,中国正在受着美国政府直言不讳地进行 颠覆活动的害处。
“材料阅读与思考”
——何为“求同存异” 同
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 和掠夺的共同遭遇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年——50年代) 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978年以后)
1949.10.1 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思考: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 策有何根本区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1949年底至1950年初 毛泽东出访苏联
1950年2月,在莫斯科 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周恩来总理 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 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互不干涉内政 国际意义:成为 ……基本准则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四.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2.亚非会议:
入周 日恩 内来 瓦率 会中 议国 会代 场表 团 步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 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 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 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2、万隆会议(1955.4)

会议议题:讨论 独立、和平、 发展等问题 会议对象:亚非29个国家
总 原 则
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
②“一边倒”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在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每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课,历史的研究方法。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历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的资料、历史的研究对象、历史的研究内容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进行历史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课,人类社会的起源。

本课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我们了解到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些社会形态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第三课,古代东方社会。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社会的发展,包括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等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东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四课,古希腊罗马文明。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包括希腊城邦、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这些文明的兴衰和影响。

第五课,中世纪欧洲。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包括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十字军东征等中世纪欧洲的特点和事件。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第六课,文艺复兴。

本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包括文艺复兴的起源、意大利文艺复兴、北欧文艺复兴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在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七课,大航海时代。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大航海时代的发展,包括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地的建立等。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第二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第二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专题五 第二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程标准: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 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 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 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突破之二-------中美关系解冻(关键)
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 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 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 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子把 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一、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国内)
曾经在任期内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1972
福特1975
里根1984
老布什1989 克林顿1998 小布什2002
如果有一位美国总统或者国会议员访问我校,你将向他 (她)提什么问题?或你将怎样陈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期望?
根本原因:
符合两国的 国家利益
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①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2、缓和的过程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 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 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 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 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 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 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 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 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 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 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 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

中国古代历史必修一 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必修一 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夏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仓颉创造了汉字。

- 夏朝的政治制度多为封建制度,夏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 夏朝发展了礼乐文化,被后世誉为“夏礼”,夏代音乐的代表作有《大夏之邦》和《仪凤集》。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分为早商、中商和晚商三期。

-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奴隶制度,最著名的商朝君主是商汤和商纣王。

- 商朝经济以农业为主,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周文王和周武王是西周著名的君主。

- 东周的政权衰落,春秋时期开始了诸侯争霸的时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转折点。

-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诸侯争霸的时期,史称“春秋五霸”。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家和学派相继兴起。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王朝,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

-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全面推行中央集权体制。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中央集权的王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

- 著名的西汉文化代表有汉乐府和汉赋,东汉时期兴起了儒家经学和。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局面,魏、蜀、吴三国相争。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认识自己和世界。

高一必修一的历史课程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第一部分:夏商周三代的社会形态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开端。

夏朝是传说中的一个时期,商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确凿记载的朝代,周朝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这三个朝代的社会形态分别是部落联合、奴隶制和封建制,也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入到文明社会的阶段。

第二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崛起,形成了分裂的局面。

战国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

同时,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众多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荀子、老子等。

他们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秦汉时期的统一和变革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时期,这个时期的统一和变革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随后的汉朝,则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

第四部分: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文化交融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权分裂造成了政治上的混乱,但也有助于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并广泛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物,如曹操、诸葛亮、文学家陶渊明等,他们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部分:隋唐时期的繁荣和开放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时期。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了较为统一的政权,而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不同: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流, 新航路开辟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精品课件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崛起
1、条件 :
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共和国 ③造船业发达 ④对外贸易发达
⑤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
2、特点 :
3、表现 :
4、局限
商业资本发达
二、资本主义的萌生
1、表现
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风力、水力) 手工工场
农业:生产技术(休耕和多田轮作) 手工工场
商业:货币资本
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
商品化 商品化 市场
精品课件
公司
二、资本主义的萌生
• 2、条件:
•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2)社会分工扩大 • (3)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 (4)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 • (5)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
初)
精品课件
一、分散的文明(新航路开辟前)
1.起源: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革命” 2.主要文明: 3.特点: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状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4.分散原因:
1、生产力发展 2、地理环境的阻隔;
思考: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情 况?
3、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条件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
精品课件
2、殖民扩张表现: (1)殖民掠夺 ①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 ②亚洲:印度(商站)
(2)扩张方向 : ①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 ②纽芬兰湾渔业和北美农业 ③北爱尔兰
精品课件
三、殖民霸权的角逐
1、海洋刚时代的先驱——葡萄牙、西班 牙
原因 : ①地理条件优越 ②最早开辟新航路 ③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
精品课件
殖民霸权的角逐
1、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 2、 17世纪上半期——荷兰 3、18世纪中期——英国 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 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精品课件
四、强盗的贸易
1、方式 : ①野蛮的掠夺 ②残酷的屠戮 ③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④不平等交易
精品课件
归程:从美洲运金 银到欧洲
货币贬值 价格革命
社会分化
如何理解” 价格革命”?
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资本原始
积累
精品课件
史海探究
1405—1433年,中国的郑和受明朝皇帝的委派, 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 ,横渡印度洋,到达东非沿岸的很多地方,最远到过今
天的肯尼亚一带。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
(三)“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
(3)开始了西欧国家罪恶的殖民历史。 2、对亚非:带来沉重的灾难和奴役
3、对世界: (1)世界各地文明由分散开始走向链接,世界市 场雏形出现。 (2)早期殖民掠夺开始,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精品课件
如何理解“ 商业革命” ?
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 多贸易范围——扩 贸大易中心——转移
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⒌西、葡王室等广精品课泛件 社会力量支持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时 间 支持国家 探险家
航线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1492年 西班牙 哥伦布 1497年 葡萄牙 达·伽马 1519年 西班牙 麦哲伦
欧洲—非洲好望角 欧洲—美洲 欧洲—好望角—印度 船队环球旅行
方向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精品课件
一个中心 欧洲
北美洲
欧洲

1492-1493两个
西Hale Waihona Puke 年大方向 非洲
东亚 洲
1498年
太平洋
平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两西条1年4航87-线148西8 欧印—度非洋洲(大好洋望洲角)—印度

洋 好望角
1519-1522年
哥伦布、麦哲伦 四个 迪亚士、达·伽马 人物
精品课件
(三)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1、对欧洲: (1)引起 “商业革命” 和“价格革命”,导 致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证实地圆学说,冲击封建神学。
精品课件
3、英、法殖民扩张
17世纪中期,英法对荷兰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 。 ①英国和法国分别在北美、非洲、印度、西印度群岛 积极开拓殖民地 ②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同荷兰商人开展激烈竞争
精品课件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过程:
(1)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2)1651,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三次英 荷战争,打败荷兰。 (3)18世纪通过“七年战争” 打败法国,成为 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①建立广阔的殖民地 ②垄断世界航运业(海上马车夫)
忽视工业发展和精海品课件军建设
二、英国的崛起—“日不落帝国 ”
1、条件:
①地理: 大西洋航路中心
“重商主义”政策、东印度公司、 ②经济:
圈地运动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政治 :
④军事 :
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葡萄牙
(1)葡萄牙是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 (2)新航路开辟后逐渐垄断东方贸易
西班牙
16世纪中叶,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建立当时世界首屈 一指的殖民大帝国 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
精品课件
2、荷兰殖民扩张 :
特点:殖民掠夺与对外贸易联系在一起
①排挤葡萄牙的殖民势力,夺取葡萄牙的殖民地 ;曾侵占台湾。 ②16世纪末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 ③17世纪初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
• 3、标志:(1)新型的生产关系-----雇佣和被雇佣关
系出现。

(2)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 出现。
精品课件
三、开辟文明的连接(航线)
(一)新航路开辟原因 ⒈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⒉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
⒊直接原因:传统商路受阻
⒋技术条件:“地圆说”出现,造船 、航海技术进步
中国 西方
皇朝特遣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 外交使团
船队
兵、水手、
工匠
私人航海 探险队
私人集资 探险、寻 和王室赞 找新土地 助
精品课件
冒险家、 投机商、 水手、工 匠
殖民者、 商人、海 盗
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 新航路开辟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
背景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自然经济下进行的,带有封闭性 新航路开辟受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带有开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