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空间演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2000 多年前至今, 气候大致经历了春秋至秦汉的温暖期、东汉初期的冷趋势、东汉末期 到北宋相对温暖期以及从10 世纪至今的寒冷期。
自然地理环境的引导
气温:从1961-2000年的历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看, 1961-1970年的气温基本上呈现明显震荡下降的趋势 , 1971-1990年气温基本上是震荡走平的趋势,19912000年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80年代末开始的这种气 温持续偏高,是扬州市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
如今,扬州市进入全面 发展与快速扩张的时期, 中心城市与江都乃至仪 征的整合一体化趋势已 经日趋明显,城市空间 结构演变模式越趋复杂, 呈现“圈层+扇形+跳 跃式”发展。2005年提 出沿江城镇“一体两翼” 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奠 定了扬州多中心组团式 空间结构模式的基础。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唐代时期——“一城两池”
唐代扬州城包括子城和罗城两部分: 子城座落在蜀冈上,是在汉广陵旧城基础上扩 建,为官衙集中地;子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东 西大街长1860 m、宽11 m, 南北大街长1400 m、宽10 m, 城周长约7 km, 建成区面积约 5 km²。子城四角设有角楼,城内有十字街城 四面各辟一门,分别与街道相连。 罗城位于子城东南蜀冈下的冲积平原,是居住 区和商业、手工业云集区。罗城平面呈纵长方 形。南北长4200 m, 东西宽3100 m, 周长约有 17.5 km 以上, 面积约13 km²。城内大小道路 纵横交叉, 构成棋盘式的里坊布局。 唐代扬州城市规模大大超过了前代, 成为当时仅 次于长安和洛阳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扬州府治城图
春秋时期至明清时期城市空间演进图
小结
扬州城是一座通史式的历史文化古城, 历经数度兴废。
扬州城自春秋时期在蜀岗一带丘陵建 城,经汉代的发展,隋唐的营建,至 唐代达到鼎盛。唐末,藩镇割据,战 火不断,扬州城慢慢衰败。及宋、明 时期又得到一定的修缮和改筑,清朝 延续旧制。清末,扬州经济逐渐衰落, 城址亦呈逐渐缩小之势。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现代部分(民国——今)
扬州城是老城叠新城的典 型代表。建国以来,在明 清古城基础上,城市空间 向外发展,用地规模扩展 迅速,尤其是向南沿江区 域发展很快。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从最初的城邑邗城起, 扬州城市的空间不断变迁, 城址 推移, 城区范围和城池规模也时有伸缩。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概况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市交界,东北与 盐城市交界,西南与南京市、西与安徽省天长市接 壤,南临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与淮安市毗邻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现辖 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江都、 仪征、高邮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 ,其中市辖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2008年全市总 人口约460万。其中市辖区人口约121万。境内有长 江岸线80.5千米。沿岸有邗江、江都、仪征等1区 2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 、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4湖。在扬州瓜洲境内 汇入长江。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春秋时期——邗城
当时的邗邑, 被仅有一水之隔的强大 的吴国所吞并。吴王夫差时, 为北上 伐齐, 争锋中原, 于公元前486年在邗 邑旧址上筑邗城, 作为屯兵贮粮之所, 并于城下开沟, 连接江淮。
春秋邗城 汉广陵城
汉代时期——广陵城
吴王刘濞重筑广陵城,城周长十四里 半。楚、汉广陵城仍旧在邗城旧址 上, 城址仍在蜀冈之上。城有东西二 城门及南北二水关, 城东、西、北三 面环以深濠, 南面以长江边的蜀冈断 崖为界, 面积约3 km²。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动力机制
• 自然地理环境的引导 • 空间发展的交通导向 • 产业经济转型的引导 • 地缘关系的诱导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自然地理环境的引导
气候条件的变化
气候变化虽不是区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但却对区域环境的演变和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气候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平面升降带来的变化。扬州是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升降 从而导致城市演变的典型。 扬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 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 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 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清代时期
清代扬州城延续明城格局、范围及规模, 仅于旧城南门( 安江门) 外增筑了一段城墙, 设置了通江门和水门。在通泅门外也筑拦 马墙一段, 曰“ 挡军楼”。 右图为清朝后期同治年间扬州城区地图。 该图中城区和郊区并重、旧城和新城并重、 街巷和建筑并重,详细描绘出一片扬州城 区景致。 至此,京杭大运河依然是重要的交通运输 线,商业区仍然集中在运河附近。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织演化律解析
扬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形成、 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组织作为一只 “无形的手”贯穿始终。 城市是以自然系统(N)为基础开始发展起来的, 随着自然界的不断进化,人类诞生形成了社会 系统(S),随着社会系统的不断进步,在科学技术 (K)推动下,经济系统(E)从社会系统中独立出来, 并为基础系统(F)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了强有 力的经济后盾,基础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 人工系统,它不断的合理改造自然系统,又与之 不断融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城市演化发展的大循环。
此时期扬州城市形态的 演变是以老城区为中心 向周围几个方向呈圈层 式扩展,城市扩张的半 径在3km左右。改革开 放以后,城市发展主要 向北,即利用原有城市 各项设施,并加以完善 和增强,扩大城市规模。 到20世纪80年代末,扬 州建成区面积约为25平 方公里。
20世纪90年代
此时期扬州城市发展方向 为“西进南下”,即保护 古城,向西延伸建设新市 区,向南建设经济开发区, 跳跃开发沿江港口工业区。 经济开发区、西部新区的 建设改变了扬州城市自隋 唐以来一直沿蜀冈南下, 依河而兴的形态演变规律。 是扬州城市建设史上重要 的转折点。在10年左右 的时间内,城市用地规模 扩大了1倍有余,建成区 从1980年代末的25平方 公里扩大到2001年的约 55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
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2—2020) 》中, 提 出沿江地区应形成以扬州 中心城区为核心,江都市 区、仪征市区为两翼协调 发展格局。此阶段城市发 展方向为“主导向南、西 进东联”。南延扩大经济 开发区。跳跃开发港口分 区和瓜洲分区。适度发展 河东分区,加强和江都的 交通联系与协调发展。
明代时期——旧城与新城
明代扬州城分为旧城和新城。 旧城是明攻占扬州后,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在宋大城西南角基础上改筑成的,其东、 西、北三面有城濠相绕, 南以运河为界。 新城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56 年)。 即在宋 大城东南隅筑城与旧城相连, 称为新城。新 城东、南以运河为濠, 北面挖濠与旧城壕及 运河相通,西以小秦淮与旧城为界, 总长8.5 km, 东西长2.2 km,南北宽2 km, 城区面积 约5 km²。 新旧两城并连, 成为一体。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扇形扩张新城西区副中心
圈层式的扩展方式导致了“作茧自缚” 的结果,城市建成区向外扩展阻力重 重;从中心向外突破、对老城区实施 大规模的改造在经济上具有巨大的吸 引力,因面临古城保护的压力,城市 开始寻找新的工业扩张空间。
1990 年代初, 扬州提出“保护古城, 向西延伸建设新市区, 向南建设经济 开发区, 跳跃开发沿江港口工业区” 的思路( 简称“西进南下”)打破了扬 州长期以来形成的圈层式空间格局, 转为定向“扇形扩张”的方式。
江都市 西城新区
老城区
港口分区
仪征市区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依托主城,结合水系、 绿地形成有机疏散的 团块状结构。构建 “一主三副”的城市 空间格局,即以老城 区及周边地区形成城 市中心。西部分区中 心、河东分区中心及 瓜洲分区中心地区分 别形成城市副中心。 呈现“圈层+扇形+跳 跃式”发展,形成多 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 模式。
21世纪初
此阶段城市发展方向为 “主导向南、西进东联”。 南延扩大经济开发区,完 善西部分区,作为生活居 住与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 适度发展河东分区,加强 和江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通联系与协调 发展。依托主城,结合水 系、绿地形成有机疏散的 团块状结构。构建“一主 三副”的城市空间格局, 即以老城区及周边地区形 成城市中心,西部分区中 心、河东分区中心及瓜洲 分区中心三地区分别形成 城市副中心。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老城为中心圈层式发展
从1949 年至1980 年代末, 城市形 态的演变呈现出以老城区为中心向 几个方向圈层式扩展的特点, 这个 时期城市扩张的半径基本限定在 3km 以内, 城市形态呈现明显的老 城区—工业带—居住带的圈层式特 征。老城区位于城市核心, 数年来 的圈层式扩张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其 政治、文化与商业服务中心的职能。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古代部分(春秋——明清)
扬州古为干国,春秋为邗国, 秦朝设郡, 汉代发展为一 方区域中心,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成为江南漕 运和淮南盐运中心, 唐时有“扬一益二”之誉。清代, 扬州在康、乾两代再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食盐供应基地 和南北漕运咽喉, 达到了当时中国城市经济与文化发 展的巅峰, 成为重要的都会城市。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具体表现
• 初始据点的区位择优——自发性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自生长
初始据点的区位择优
从自然条件来看, 蜀冈一脉 平坦、宽广又较周围高亢、 干燥, 宜于居住和建城。且 以蜀冈为依托建城, 城池有 高屋建扳之势。南又有长 江天险, 东有小茅山,西有观 音山诸峰作为屏障, 于此建 城最为安全。同时蜀冈周 围河湖密布, 尤其是北边的 雷破, 既可供城市用水,又便 于航运, 邢沟又沟通江淮, 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扬州 城址位于蜀冈之上一千多 年, 充分证明了这一城址的 优越性。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基于自组织演化律的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分析
小组成员 于怡宁 201412242953 谷爱芝 201412242959 潘 茜 201422242972 陈迪凡 201422242975
目录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织演 化律解析
宋代时期——“一城三池”
宋代扬州分为宋三城, 即: 宝祐城、夹城和宋大城。 北宋时期沿用周小城为扬州府城, 称为宋大城。城 池选取了唐代扬州城比较繁华的东南角地区, 占据 了唐罗城一角可利用的城墙和战壕。 南宋时期, 扬州成为与金和蒙元对抗的前线, 军事战 略地位十分突出, 由此在唐子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堡 城即宝祐城,主要用于防守来犯之金兵。 之后又在堡城和府城之间, 即唐罗城西北部筑夹城, 以沟通堡城和府城, 构成了三城南北相连的防御性 城市布局。 宋代的商业布局大体上与唐代一致,但因为经济的 发展,里坊制逐渐被打破,原本的商业格局呈现出 慢慢解体的趋势,并逐渐向居民区内渗透。
自然地理环境的引导
气温:从1961-2000年的历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看, 1961-1970年的气温基本上呈现明显震荡下降的趋势 , 1971-1990年气温基本上是震荡走平的趋势,19912000年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80年代末开始的这种气 温持续偏高,是扬州市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
如今,扬州市进入全面 发展与快速扩张的时期, 中心城市与江都乃至仪 征的整合一体化趋势已 经日趋明显,城市空间 结构演变模式越趋复杂, 呈现“圈层+扇形+跳 跃式”发展。2005年提 出沿江城镇“一体两翼” 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奠 定了扬州多中心组团式 空间结构模式的基础。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唐代时期——“一城两池”
唐代扬州城包括子城和罗城两部分: 子城座落在蜀冈上,是在汉广陵旧城基础上扩 建,为官衙集中地;子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东 西大街长1860 m、宽11 m, 南北大街长1400 m、宽10 m, 城周长约7 km, 建成区面积约 5 km²。子城四角设有角楼,城内有十字街城 四面各辟一门,分别与街道相连。 罗城位于子城东南蜀冈下的冲积平原,是居住 区和商业、手工业云集区。罗城平面呈纵长方 形。南北长4200 m, 东西宽3100 m, 周长约有 17.5 km 以上, 面积约13 km²。城内大小道路 纵横交叉, 构成棋盘式的里坊布局。 唐代扬州城市规模大大超过了前代, 成为当时仅 次于长安和洛阳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扬州府治城图
春秋时期至明清时期城市空间演进图
小结
扬州城是一座通史式的历史文化古城, 历经数度兴废。
扬州城自春秋时期在蜀岗一带丘陵建 城,经汉代的发展,隋唐的营建,至 唐代达到鼎盛。唐末,藩镇割据,战 火不断,扬州城慢慢衰败。及宋、明 时期又得到一定的修缮和改筑,清朝 延续旧制。清末,扬州经济逐渐衰落, 城址亦呈逐渐缩小之势。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现代部分(民国——今)
扬州城是老城叠新城的典 型代表。建国以来,在明 清古城基础上,城市空间 向外发展,用地规模扩展 迅速,尤其是向南沿江区 域发展很快。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从最初的城邑邗城起, 扬州城市的空间不断变迁, 城址 推移, 城区范围和城池规模也时有伸缩。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概况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市交界,东北与 盐城市交界,西南与南京市、西与安徽省天长市接 壤,南临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与淮安市毗邻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现辖 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江都、 仪征、高邮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 ,其中市辖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2008年全市总 人口约460万。其中市辖区人口约121万。境内有长 江岸线80.5千米。沿岸有邗江、江都、仪征等1区 2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 、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4湖。在扬州瓜洲境内 汇入长江。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春秋时期——邗城
当时的邗邑, 被仅有一水之隔的强大 的吴国所吞并。吴王夫差时, 为北上 伐齐, 争锋中原, 于公元前486年在邗 邑旧址上筑邗城, 作为屯兵贮粮之所, 并于城下开沟, 连接江淮。
春秋邗城 汉广陵城
汉代时期——广陵城
吴王刘濞重筑广陵城,城周长十四里 半。楚、汉广陵城仍旧在邗城旧址 上, 城址仍在蜀冈之上。城有东西二 城门及南北二水关, 城东、西、北三 面环以深濠, 南面以长江边的蜀冈断 崖为界, 面积约3 km²。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动力机制
• 自然地理环境的引导 • 空间发展的交通导向 • 产业经济转型的引导 • 地缘关系的诱导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自然地理环境的引导
气候条件的变化
气候变化虽不是区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但却对区域环境的演变和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气候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平面升降带来的变化。扬州是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升降 从而导致城市演变的典型。 扬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 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 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 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清代时期
清代扬州城延续明城格局、范围及规模, 仅于旧城南门( 安江门) 外增筑了一段城墙, 设置了通江门和水门。在通泅门外也筑拦 马墙一段, 曰“ 挡军楼”。 右图为清朝后期同治年间扬州城区地图。 该图中城区和郊区并重、旧城和新城并重、 街巷和建筑并重,详细描绘出一片扬州城 区景致。 至此,京杭大运河依然是重要的交通运输 线,商业区仍然集中在运河附近。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织演化律解析
扬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形成、 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组织作为一只 “无形的手”贯穿始终。 城市是以自然系统(N)为基础开始发展起来的, 随着自然界的不断进化,人类诞生形成了社会 系统(S),随着社会系统的不断进步,在科学技术 (K)推动下,经济系统(E)从社会系统中独立出来, 并为基础系统(F)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了强有 力的经济后盾,基础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 人工系统,它不断的合理改造自然系统,又与之 不断融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城市演化发展的大循环。
此时期扬州城市形态的 演变是以老城区为中心 向周围几个方向呈圈层 式扩展,城市扩张的半 径在3km左右。改革开 放以后,城市发展主要 向北,即利用原有城市 各项设施,并加以完善 和增强,扩大城市规模。 到20世纪80年代末,扬 州建成区面积约为25平 方公里。
20世纪90年代
此时期扬州城市发展方向 为“西进南下”,即保护 古城,向西延伸建设新市 区,向南建设经济开发区, 跳跃开发沿江港口工业区。 经济开发区、西部新区的 建设改变了扬州城市自隋 唐以来一直沿蜀冈南下, 依河而兴的形态演变规律。 是扬州城市建设史上重要 的转折点。在10年左右 的时间内,城市用地规模 扩大了1倍有余,建成区 从1980年代末的25平方 公里扩大到2001年的约 55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
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2—2020) 》中, 提 出沿江地区应形成以扬州 中心城区为核心,江都市 区、仪征市区为两翼协调 发展格局。此阶段城市发 展方向为“主导向南、西 进东联”。南延扩大经济 开发区。跳跃开发港口分 区和瓜洲分区。适度发展 河东分区,加强和江都的 交通联系与协调发展。
明代时期——旧城与新城
明代扬州城分为旧城和新城。 旧城是明攻占扬州后,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在宋大城西南角基础上改筑成的,其东、 西、北三面有城濠相绕, 南以运河为界。 新城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56 年)。 即在宋 大城东南隅筑城与旧城相连, 称为新城。新 城东、南以运河为濠, 北面挖濠与旧城壕及 运河相通,西以小秦淮与旧城为界, 总长8.5 km, 东西长2.2 km,南北宽2 km, 城区面积 约5 km²。 新旧两城并连, 成为一体。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扇形扩张新城西区副中心
圈层式的扩展方式导致了“作茧自缚” 的结果,城市建成区向外扩展阻力重 重;从中心向外突破、对老城区实施 大规模的改造在经济上具有巨大的吸 引力,因面临古城保护的压力,城市 开始寻找新的工业扩张空间。
1990 年代初, 扬州提出“保护古城, 向西延伸建设新市区, 向南建设经济 开发区, 跳跃开发沿江港口工业区” 的思路( 简称“西进南下”)打破了扬 州长期以来形成的圈层式空间格局, 转为定向“扇形扩张”的方式。
江都市 西城新区
老城区
港口分区
仪征市区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依托主城,结合水系、 绿地形成有机疏散的 团块状结构。构建 “一主三副”的城市 空间格局,即以老城 区及周边地区形成城 市中心。西部分区中 心、河东分区中心及 瓜洲分区中心地区分 别形成城市副中心。 呈现“圈层+扇形+跳 跃式”发展,形成多 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 模式。
21世纪初
此阶段城市发展方向为 “主导向南、西进东联”。 南延扩大经济开发区,完 善西部分区,作为生活居 住与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 适度发展河东分区,加强 和江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通联系与协调 发展。依托主城,结合水 系、绿地形成有机疏散的 团块状结构。构建“一主 三副”的城市空间格局, 即以老城区及周边地区形 成城市中心,西部分区中 心、河东分区中心及瓜洲 分区中心三地区分别形成 城市副中心。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
老城为中心圈层式发展
从1949 年至1980 年代末, 城市形 态的演变呈现出以老城区为中心向 几个方向圈层式扩展的特点, 这个 时期城市扩张的半径基本限定在 3km 以内, 城市形态呈现明显的老 城区—工业带—居住带的圈层式特 征。老城区位于城市核心, 数年来 的圈层式扩张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其 政治、文化与商业服务中心的职能。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古代部分(春秋——明清)
扬州古为干国,春秋为邗国, 秦朝设郡, 汉代发展为一 方区域中心,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成为江南漕 运和淮南盐运中心, 唐时有“扬一益二”之誉。清代, 扬州在康、乾两代再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食盐供应基地 和南北漕运咽喉, 达到了当时中国城市经济与文化发 展的巅峰, 成为重要的都会城市。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具体表现
• 初始据点的区位择优——自发性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 织演化律解析
具体表现 动力机制
• 城市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自生长
初始据点的区位择优
从自然条件来看, 蜀冈一脉 平坦、宽广又较周围高亢、 干燥, 宜于居住和建城。且 以蜀冈为依托建城, 城池有 高屋建扳之势。南又有长 江天险, 东有小茅山,西有观 音山诸峰作为屏障, 于此建 城最为安全。同时蜀冈周 围河湖密布, 尤其是北边的 雷破, 既可供城市用水,又便 于航运, 邢沟又沟通江淮, 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扬州 城址位于蜀冈之上一千多 年, 充分证明了这一城址的 优越性。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基于自组织演化律的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分析
小组成员 于怡宁 201412242953 谷爱芝 201412242959 潘 茜 201422242972 陈迪凡 201422242975
目录
扬州市概况 扬州市城市空间演进历程
古代(春秋——明清) 现代(民国——今)
扬州市城市空间自组织演 化律解析
宋代时期——“一城三池”
宋代扬州分为宋三城, 即: 宝祐城、夹城和宋大城。 北宋时期沿用周小城为扬州府城, 称为宋大城。城 池选取了唐代扬州城比较繁华的东南角地区, 占据 了唐罗城一角可利用的城墙和战壕。 南宋时期, 扬州成为与金和蒙元对抗的前线, 军事战 略地位十分突出, 由此在唐子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堡 城即宝祐城,主要用于防守来犯之金兵。 之后又在堡城和府城之间, 即唐罗城西北部筑夹城, 以沟通堡城和府城, 构成了三城南北相连的防御性 城市布局。 宋代的商业布局大体上与唐代一致,但因为经济的 发展,里坊制逐渐被打破,原本的商业格局呈现出 慢慢解体的趋势,并逐渐向居民区内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