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
《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图1-1 向量表示法仿真图形2.符号运算表示法若一个连续时间信号可用一个符号表达式来表示,则可用ezplot命令来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
上例可用下面的命令来实现(在命令窗口中输入,每行结束按回车键)。
t=-10:0.5:10;f=sym('sin((pi/4)*t)');ezplot(f,[-16,16]);仿真图形如下:图1-2 符号运算表示法仿真图形三、实验内容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时域表示。
三、实验步骤该仿真提供了7种典型连续时间信号。
用鼠标点击图0-3目录界面中的“仿真一”按钮,进入图1-3。
图1-3 “信号的时域表示”仿真界面图1-3所示的是“信号的时域表示”仿真界面。
界面的主体分为两部分:1) 两个轴组成的坐标平面(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值);2) 界面右侧的控制框。
控制框里主要有波形选择按钮和“返回目录”按钮,点击各波形选择按钮可选择波形,点击“返回目录”按钮可直接回到目录界面。
图1-4 峰值为8V,频率为0.5Hz,相位为180°的正弦信号图1-4所示的是正弦波的参数设置及显示界面。
在这个界面内提供了三个滑动条,改变滑块的位置,滑块上方实时显示滑块位置代表的数值,对应正弦波的三个参数:幅度、频率、相位;坐标平面内实时地显示随参数变化后的波形。
在七种信号中,除抽样函数信号外,对其它六种波形均提供了参数设置。
矩形波信号、指数函数信号、斜坡信号、阶跃信号、锯齿波信号和抽样函数信号的波形分别如图1-5~图1-10所示。
图1-5 峰值为8V,频率为1Hz,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信号图1-6 衰减指数为2的指数函数信号图1-7 斜率=1的斜坡信号图1-8 幅度为5V,滞后时间为5秒的阶跃信号图1-9 峰值为8V,频率为0.5Hz的锯齿波信号图1-10 抽样函数信号仿真途中,通过对滑动块的控制修改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观察波形的变化。
信号与系统实验分析及总结
信号与系统实验分析及总结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提供了许多基本概念和方法,与其他学科如通信、控制、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有着紧密关系。
实验是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本文将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环境通常,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采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以及计算机软件如Matlab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并分析数据。
二、实验内容1.基础实验:采样定理该实验通过对各种采样频率下的正弦波信号进行采样,观察实验得到的采样信号形状,判断是否满足采样定理,检验其可靠性。
2.基础实验:FIR滤波器该实验建立在离散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以FIR低通滤波器为例,在Matlab上进行简单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对滤波器的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的滤波器性质。
3.高级实验:傅里叶变换该实验主要是通过信号和频率之间的相互转换,学习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和技术,主要涉及FFT算法及其实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各种概念。
三、实验成果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1.加深对信号与系统理论的理解。
实验教学能够将课上学习到的各种概念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基本信号的特性和各种滤波器的特点,以及各种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何合理地分析信号和计算各种参数等,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实用技能。
3.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实验中,学生需要采取协作方式,确保组内各成员能够有序开展实验工作和有效交流。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信号与系统实验是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意识。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信号与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常见信号的产生和表示方法,如正弦信号、方波信号、脉冲信号等。
2、熟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如叠加性、时不变性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学会使用基本的信号处理工具和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进行信号的观测和分析。
4、理解卷积运算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计算和观察卷积结果。
二、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脉冲等。
2、示波器:用于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3、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1、信号的分类信号可以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其数学表示通常为函数形式;离散时间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通常用序列来表示。
常见的信号类型包括正弦信号、方波信号、脉冲信号等。
2、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叠加性和时不变性。
叠加性意味着多个输入信号的线性组合产生的输出等于各个输入单独作用产生的输出的线性组合;时不变性表示系统的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即输入信号的时移对应输出信号的相同时移。
3、卷积运算卷积是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运算,用于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对输入信号的作用。
对于两个信号 f(t) 和 g(t),它们的卷积定义为:\(f g)(t) =\int_{\infty}^{\infty} f(\tau) g(t \tau) d\tau \在离散时间情况下,卷积运算为:\(f g)n =\sum_{m =\infty}^{\infty} fm gn m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常见信号的产生与观测1、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设置信号发生器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和脉冲信号,调整频率、幅度和占空比等参数。
3、在示波器上观察并记录不同信号的波形、频率和幅度。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方法
3.熟悉常见信号的特性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其时域和频域表示。
2.通过软件工具绘制不同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图像。
3.利用滤波器对正弦信号进行滤波操作,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前后信号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分析:
1.通过实验仪器观察正弦信号的时域表示,可以看出信号的振幅、频率和相位信息。
2.通过实验仪器观察正弦信号的频域表示,可以看出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幅度。
3.利用软件工具绘制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分析信号的特性。
4.经过滤波器处理的信号,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到滤波前后的信号波形和频谱的差异。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信号与系统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
握了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仪器和绘制图像,我能够分析信号的特性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此外,通过滤波器的处理,我也了解了滤波对信号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对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应用。
信号与系统实验总结
信号与系统实验总结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学科中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应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文将对信号与系统实验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实验一:信号的采样与重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信号的采样与重构过程,掌握采样定理及重构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信号的采样是将连续时间下的信号转换成离散时间下的信号的过程。
采样过程中需要满足采样定理,即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带宽的两倍。
采样定理的基本原理是避免采样过程中发生混叠现象。
信号的重构是将离散时间下的信号恢复为连续时间下的信号的过程。
重构过程中需要使用重构滤波器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以恢复原始信号。
实验步骤1.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并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为正弦波。
2.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采样信号的形状。
3.根据采样定理计算信号的理论最大采样频率,并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该值。
4.连接重构滤波器和示波器,并观察重构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形状。
5.改变重构滤波器的参数,观察重构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超过采样定理的最大采样频率时,示波器上的采样信号出现混叠现象,即无法完整地还原原始信号。
而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等于或小于采样定理的最大采样频率时,重构滤波器能够较好地恢复原始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定理是保证信号采样和重构过程正确进行的基本条件。
实验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响应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响应,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特性及系统输出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由其冲击响应函数或单位冲击响应函数来描述。
系统的输入信号通过系统的冲击响应函数或单位冲击响应函数进行卷积运算,得到系统的输出信号。
实验步骤1.连接信号发生器、线性时不变系统和示波器,并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为正弦波。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好啦,今天咱们来聊聊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这话题有点儿“高大上”,但咱们不妨来点轻松的,把它聊得有趣一些。
先说说信号是什么。
信号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可能是声音,可能是光,甚至是你手机屏幕上刷过的每一条消息。
简单来说,信号就是承载着信息的载体。
你看,像咱们日常生活中,电台广播,手机接收到的短信,甚至你家电视里放的广告,它们都是信号的一种表现形式。
啊,听起来有点儿复杂吧?其实不难,就像你一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手机屏幕上跳出来的就是一个信号。
信号怎么才能“正常工作”呢?这就得说到“系统”了。
系统呢,说白了就是一套能够处理信号的工具。
你想啊,信号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去接收、传递和处理,那就变得一团乱麻了。
就像是你给朋友发了个短信,但他手机坏了,信号接收不进去,结果信息就白发了。
系统在这里就相当于是一个“修理工”,它能让信号顺利通过、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接下来说说我们在实验中的“主角”——信号与系统。
你看,实验嘛,往往让我们有点“心慌慌”。
不过,信号与系统的实验其实有点像玩拼图。
你得先弄清楚信号的各种“形状”,然后用系统去“加工处理”,让它变得符合要求。
比如,咱们常用的模拟信号,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类似于咱们生活中的声音一样,是没有间断的。
而数字信号呢,就像你手机屏幕上的数字,离散的,断断续续的。
每种信号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你得了解它们的特点,才能搭配合适的系统。
你要是觉得这些实验有点儿复杂,那就来点儿幽默的比喻吧。
信号就像是你的朋友说的话,而系统就是你听的耳朵。
朋友说话的声音,可能因为距离远近,语速快慢,甚至音量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系统就得根据这些变化去处理,比如调节音量、清晰度,甚至过滤掉不必要的噪声。
你想想,假如你能在嘈杂的环境下清楚地听到朋友的声音,那就是系统给你提供的帮助。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就是在这种“听”和“说”之间找到平衡点。
咱们得说说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工具了。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实验一 抽样定理与信号恢复一、实验目的1. 观察离散信号频谱,了解其频谱特点;2. 验证抽样定理并恢复原信号。
二、实验原理1. 离散信号不仅可从离散信号源获得,而且也可从连续信号抽样获得。
抽样信号 Fs (t )=F (t )·S (t )。
其中F (t )为连续信号(例如三角波),S (t )是周期为Ts 的矩形窄脉冲。
Ts 又称抽样间隔,Fs=1Ts 称抽样频率,Fs (t )为抽样信号波形。
F (t )、S (t )、Fs (t )波形如图1-1。
t-4T S -T S 0T S 4T S8T S 12T S tt02/1τ1τ2/31τ2/1τ1τ2/31τ2/1τ-(a)(b)(c)图1-1 连续信号抽样过程将连续信号用周期性矩形脉冲抽样而得到抽样信号,可通过抽样器来实现,实验原理电路如图1-2所示。
2. 连续周期信号经周期矩形脉冲抽样后,抽样信号的频谱()∑∞∞--∙=m s s m m SaTsA j )(22s F ωωπδτωτω 它包含了原信号频谱以及重复周期为fs (f s =πω2s 、幅度按ST A τSa (2τωs m )规律变化的原信号频谱,即抽样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的周期性延拓。
因此,抽样信号占有的频带比原信号频带宽得多。
以三角波被矩形脉冲抽样为例。
三角波的频谱 F (j ω)=∑∞-∞=-K k k sa E )2()2(12τπωδππ抽样信号的频谱Fs (j ω)=式中 取三角波的有效带宽为31ω18f f s =作图,其抽样信号频谱如图1-3所示。
图1-2 信号抽样实验原理图)(2(212s m k s m k k Sa m Sa TS EA ωωωδπτωτπ--∙∙∑∞-∞=-∞=111112ττπω==f 或(b) 抽样信号频谙图1-3 抽样信号频谱图如果离散信号是由周期连续信号抽样而得,则其频谱的测量与周期连续信号方法相同,但应注意频谱的周期性延拓。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意义 (4)2. 实验原理 (5)2.1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7)2.2 信号的分类与表示 (8)2.3 系统的分类与表示 (9)2.4 信号与系统的运算法则 (11)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2)3.1 实验一 (13)3.1.1 实验目的 (14)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5)3.1.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6)3.2 实验二 (16)3.2.1 实验目的 (17)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8)3.2.3 实验步骤 (19)3.2.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9)3.3 实验三 (20)3.3.1 实验目的 (21)3.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3.3 实验步骤 (23)3.3.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4)3.4 实验四 (26)3.4.1 实验目的 (27)3.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7)3.4.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9)4. 结果与讨论 (29)4.1 实验结果汇总 (31)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4.3 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对比与验证 (33)1. 内容概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回顾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涵盖了信号分析、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响应等多个方面。
实验一:信号的基本特性与运算。
学生掌握了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规则,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实验二:信号的时间域分析。
在本实验中,学生学习了信号的波形变换、信号的卷积以及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实际的信号处理。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分析。
学生了解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包括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以及脉冲响应,并学会了利用MATLAB进行系统响应的计算和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信号值就等于两输入信号相加(乘)。
由于b=2,故平移量为2时,实际是右移1,符合平移性质。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时域中的基本运算具有连续性,当输入信号为连续时,输出信号也为连续。
平移,伸缩变化都会导致输出结果相对应的平移伸缩。
2.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信号的值是对应输入信号在每个n值所对应的运算值,当进行拉伸变化后,n值数量不会变,但范围会拉伸所输入的拉伸系数。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离散时间信号可以看做对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而得到的输出信号值,也可以看成是连续信号所得之后的采样值。
二、连续信号卷积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信号卷积积分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当两相互卷积函数为冲激函数时,所卷积得到的也是一个冲激函数,且该函数的冲激t值为函数x,函数y冲激t值之和。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连续卷积函数每个t值所对应的卷积和可以看成其中一个在k值取得的函数与另外一个函数相乘得到的一个分量函数,并一直移动k值直至最后,最后累和出来的最终函数便是所得到的卷积函数。
3.RC电路时域积分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全响应结果正好等于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之和。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具体学习了零状态,零输入,全响应过程的状态及变化,与之前所学的电路知识联系在一起了。
三、离散信号卷积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信号卷积求和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结果的n值是输入结果的k号与另一个n-k的累和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直观地观察到卷积和的产生,可以看成连续卷积的采样形式,从这个方面去想,更能深入地理解卷积以及采样的知识。
2.离散差分方程求解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其零状态响应序列为0 0 4 5 7.5,零输入响应序列为2 4 5 5.5 5.75,全状态响应序列为2 4 9 10.5 13.25,即全状态=零输入+零状态。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求差分方程时,可以根据全状态响应是由零输入输入以及零状态相加所得,分开来求,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的理解。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离散信号、连续信号的采样过程;3.理解信号的基本操作和系统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原理1.信号的分类:(1)连续时间信号:在每个时间点上都有定义;(2)离散时间信号:只在一些时间点上有定义。
2.信号的基本操作:(1)加法运算:将两个信号相加;(2)乘法运算:将两个信号相乘;(3)位移运算:将信号移动到不同的时间点;(4)缩放运算:对信号进行放大或缩小。
3.系统的基本特性:(1)时域特性:包括冲击响应、阶跃响应和频率特性等;(2)频域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等。
三、实验器材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示波器探头4.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连续信号采样(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设置为正弦波信号;(2)通过示波器探头将信号输入计算机;(3)在计算机上设置适当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4)在示波器上观察到采样后的信号。
2.离散信号生成(1)在计算机上用MATLAB生成一个离散信号;(2)通过示波器探头将信号输入示波器;(3)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生成的离散信号。
3.信号加法运算(1)选择两个不同的信号并输入计算机;(2)在计算机上进行信号的加法运算;(3)通过示波器探头将加法运算后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信号的叠加效果。
4.信号乘法运算(1)选择两个不同的信号并输入计算机;(2)在计算机上进行信号的乘法运算;(3)通过示波器探头将乘法运算后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信号的相乘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连续信号采样在设置适当的采样频率后,可以观察到信号在示波器上的采样图像。
信号的采样率过低会导致信号的失真,采样率过高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离散信号生成通过MATLAB生成的离散信号能够在示波器上直观地观察到信号的序列和数值。
3.信号加法运算通过将两个信号进行加法运算后,可以观察到信号在示波器上的叠加效果。
加法运算能够实现信号的混合和增强等效果。
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姓名系院专业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一、实验目的1.熟悉一阶系统的无源和有源电路;2.研究一阶系统时间常数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研究一阶系统的零点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无零点的一阶系统无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电路图如图2-1的(a)和(b)所示。
它们的传递函数均为:10.2s1G(s)=+(a) 有源(b) 无源图2-1 无零点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2.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图2-2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电路图,它们的传递函数为:10.2s1)0.2(sG(s)++=,⎪⎪⎪⎪⎭⎫⎝⎛++=S611S161G(s)(a) 有源(b) 无源图2-2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3.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图2-3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电路图,它们的传递函数为:1s10.1sG(s)=++(a) 有源(b) 无源图2-3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三、实验步骤1.打开THKSS-A/B/C/D/E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将实验模块SS02插入实验箱的固定孔中,利用该模块上的单元组成图2-1(a)(或(b))所示的一阶系统模拟电路。
2.实验线路检查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总电源开关。
3.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拨到“正输出”,按下“阶跃按键”按钮,调节电位器RP1,使之输出电压幅值为1V,并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路的输入端“Ui”相连,电路的输出端“Uo”接到双踪示波器的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测系统的阶跃响应,并由曲线实测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4.再依次利用实验模块上相关的单元分别组成图2-2(a)(或(b))、2-3(a)(或(b))所示的一阶系统模拟电路,重复实验步骤3,观察并记录实验曲线。
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引言:信号与系统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实验报告将对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一:信号的采集与重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信号的采集与重构。
首先,我们使用示波器采集了一个正弦信号,并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了信号的频率和幅值。
然后,我们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重构,并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重构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非常接近,证明了信号的采集与重构的有效性。
实验二:线性系统的时域响应本实验旨在研究线性系统的时域响应。
我们使用了一个线性系统,通过输入不同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线性系统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响应,但都遵循线性叠加的原则。
通过分析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并进一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频率响应。
实验三:频域特性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信号的频域特性。
通过使用傅里叶变换,我们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并观察信号的频谱。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频率的信号在频域上有不同的分布特性。
我们还学习了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通过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我们成功地去除了高频噪声,并得到了干净的信号。
实验四:系统辨识本实验旨在研究系统的辨识方法。
我们使用了一组输入信号和对应的输出信号,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推导出了系统的传递函数。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系统辨识可以准确地描述系统的特性,并为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结果证明了信号的采集与重构的有效性,线性系统的时域响应的线性叠加原则,信号的频域特性和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及系统辨识的重要性。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和分析,我们对信号与系统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三常见信号的MATLAB表示及运算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见信号的意义、特性及波形2. 学会使用MATLAB表示信号的方法并绘制信号波形3.掌握使用MATLAB进行信号基本运算的指令4.熟悉用MATLAB实现卷积积分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根据MA TLAB的数值计算功能和符号运算功能, 在MATLAB中, 信号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向量来表示, 另一种则是用符号运算的方法。
在采用适当的MATLAB语句表示出信号后, 就可以利用MATLAB中的绘图命令绘制出直观的信号波形了。
1.连续时间信号从严格意义上讲, MATLAB并不能处理连续信号。
在MATLAB中, 是用连续信号在等时间间隔点上的样值来近似表示的, 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 这些离散的样值就能较好地近似出连续信号。
在MATLAB中连续信号可用向量或符号运算功能来表示。
⑴向量表示法对于连续时间信号, 可以用两个行向量f和t来表示, 其中向量t是用形如的命令定义的时间范围向量, 其中, 为信号起始时间, 为终止时间, p为时间间隔。
向量f为连续信号在向量t所定义的时间点上的样值。
⑵符号运算表示法如果一个信号或函数可以用符号表达式来表示,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前面介绍的符号函数专用绘图命令ezplot()等函数来绘出信号的波形。
⑶常见信号的MATLAB表示单位阶跃信号单位阶跃信号的定义为:方法一: 调用Heaviside(t)函数首先定义函数Heaviside(t) 的m函数文件,该文件名应与函数名同名即Heaviside.m。
%定义函数文件,函数名为Heaviside,输入变量为x,输出变量为yfunction y= Heaviside(t)y=(t>0); %定义函数体, 即函数所执行指令%此处定义t>0时y=1,t<=0时y=0, 注意与实际的阶跃信号定义的区别。
方法二: 数值计算法在MATLAB中, 有一个专门用于表示单位阶跃信号的函数, 即stepfun( )函数, 它是用数值计算法表示的单位阶跃函数。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的实验报告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领域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变换过程,以及系统对信号的响应和特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信号与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
实验一:信号的采集与重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来采集和重构信号。
首先,我们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了一个正弦信号,并将其连接到示波器上进行观测。
通过调整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可以观察到信号的不同特性,比如频率、振幅和相位等。
然后,我们将示波器上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进行采集,并使用计算机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重构。
通过对比原始信号和重构信号,我们可以验证信号的采集和重构过程是否准确。
实验二:信号的时域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来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了一个方波信号,并将其连接到示波器上进行观测。
通过调整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占空比,我们可以观察到方波信号的周期和占空比等特性。
然后,我们使用频谱分析仪对方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信号的频谱图。
通过分析频谱图,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情况,进而对信号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和滤波器来研究系统的时域响应。
首先,我们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了一个正弦信号,并将其连接到滤波器上进行输入。
然后,我们通过示波器观测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并记录下其时域波形。
通过改变滤波器的参数,比如截止频率和增益等,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对信号的响应和滤波效果。
通过对比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和频率响应。
实验四:系统的频域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来研究系统的频域响应。
首先,我们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了一个正弦信号,并将其连接到系统中进行输入。
然后,我们通过示波器观测系统的输出信号,并记录下其时域波形。
信号与系统实验(MATLAB西电版)课件
课程反馈
学习体验
学生们对这门信号与系统实验课 程的总体学习体验如何?是否达到 了预期目标?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是否安排合理,能够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是否存 在需要优化的地方?
实验环境
实验在电子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使用示波 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设备来验证 MATLAB仿真结果。
MATLAB基础入门
初识MATLAB
了解MATLAB的基本界面、工作区和编辑器,掌握基本的命令操作。
数据类型与运算
学习MATLAB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如标量、向量和矩阵,并熟练使用各种数学运算 。
编程基础
MATLAB应用
学生对MATLAB的使用是否感到 困难?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入门指 导和示例代码?
教学反馈
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以及 师生互动是否满意?有何建议和意 见?
线性时不变系统
定义
线性时不变系统是一类特殊的 动态系统,它具有线性和时不 变的特性,能够对输入信号进 行处理并产生输出信号。
特性
线性时不变系统满足叠加原理 和时不变性,可以利用卷积运 算来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
应用
线性时不变系统广泛应用于声 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通信 系统等领域,为信号分析与处 理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傅里叶级数
周期性信号的表示
傅里叶级数可以将任意周期性信号分解 为无限个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叠加,这样 为信号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系数计算
通过积分运算可以计算出每个频率分量 对应的振幅和相位系数,从而获得信号 的频域表达。
信号与系统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和验证信号与系统的原理、性质、特性以及处理方法等内容。
它是信号与系统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号与系统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信号的产生和分析:产生基本信号(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如频域特性、时域特性等。
2. 线性系统的模拟和测量:通过外部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输出信号来验证系统的线性性质,并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阻抗等参数。
3. 卷积的实验验证:通过卷积的实验验证卷积的性质,并研究其应用于信号处理的例子。
4.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和重构:通过模拟信号采样和重构实验来验证采样定理,以及研究采样率等相关内容。
5. FFT算法的实现和应用:通过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研究其原理和应用于频域分析的例子。
综上所述,信号与系统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原理和应用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算法以及应用技术。
信号与系统 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于信号与系统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采样、重建、滤波等基本操作;3. 验证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原理1. 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算机等。
其中,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波形,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实验原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采样定理、重建定理、线性时不变系统等。
采样定理指出,对于带限信号,为了能够完全恢复原始信号,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重建定理则是指出,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可以将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重建为连续信号。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 采样与重建实验首先,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连接到示波器上,观察信号的波形。
然后,将示波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计算机上,进行采样,并通过计算机对采样信号进行重建。
最后,将重建得到的信号与原始信号进行对比,分析重建误差。
实验结果显示,当采样频率满足采样定理时,重建误差较小,重建信号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
而当采样频率不满足采样定理时,重建信号存在失真和混叠现象。
2. 系统特性实验接下来,通过调节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参数,观察不同系统对信号的影响。
例如,将示波器设置为高通滤波器,通过改变截止频率,观察信号的低频衰减情况。
同样地,将示波器设置为低通滤波器,观察信号的高频衰减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系统对信号的频率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高通滤波器会使低频信号衰减,而低通滤波器则会使高频信号衰减。
通过调节滤波器的参数,可以实现对信号频率的选择性衰减。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原理 (3)3. 实验设备与工具 (4)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5)1. 实验一 (6)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原理 (7)1.3 实验内容与步骤 (8)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9)2. 实验二 (10)2.1 实验目的 (12)2.2 实验原理 (12)2.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4)3. 实验三 (15)3.1 实验目的 (16)3.2 实验原理 (16)3.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7)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9)4. 实验四 (20)4.1 实验目的 (20)4.2 实验原理 (21)4.3 实验内容与步骤 (22)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三、实验总结与体会 (24)1. 实验成果总结 (25)2. 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6)3. 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解与认识 (27)4. 对未来学习与研究的展望 (28)一、实验概述本实验主要围绕信号与系统的相关知识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本实验还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本实验共分为五个子实验,分别是:信号的基本属性测量、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以及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每个子实验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并撰写实验报告。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深入了解信号与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引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在信号与系统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评估和展望。
实验一:信号的采集与重构本实验旨在通过采集模拟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了解信号采集与重构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我们使用示波器采集了一个正弦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然后,我们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重构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处理使得信号的重构更加准确,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信号处理手段。
实验二: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使用滤波器,我们可以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处理,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在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并通过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对信号的滤波。
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本实验旨在研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
我们通过输入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观察系统的输出响应。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时域响应可以反映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处理能力,而频域响应则可以反映系统对输入信号频率成分的处理能力。
通过分析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特性和性能。
实验四: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通过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我们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远距离通信。
实验中,我们使用调制器将音频信号调制到无线电频率上,并通过解调器将其解调回原始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调制与解调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基础。
结论通过本次信号与系统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的采集与重构、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以及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信号与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一连续时间信号的产生与运算1.编制程序,生成如下连续信号:ε(t-3),cos3t+sin2tt=-2:0.01:6;u=(t>=3);plot(t,u);axis([-2,6,0,1.2]);xlabel('时间(t)');ylabel('幅值(f)');title('单位阶跃信号');t=-0:0.001:3;y=sin(2*t);plot(t,y,'k');xlabel('时间(t)');ylabel('幅值(f)');title('单位阶跃信号');t=-0:0.001:3;y=sin(3*t+pi/2);plot(t,y,'k');xlabel('时间(t)');ylabel('幅值(f)');title('单位阶跃信号');t1=-10;t2=10;dt=0.01;t=t1:dt:t2;f1=sin(2*t);f2=cos(3*t);f=f1+f2;plot(t,f);axis([t1,t2,-1.5,1.5]);title('f(t)函数');xlabel('时间(t)');ylabel('幅值(f)');2.设计一个程序,选择一个信号f(t),完成信号f(t)到f(2t+2)的转化syms t;f=sym('sin(t)');f1=subs(f,t,t+2);f2=subs(f1,t,2*t);subplot(2,2,1);ezplot(f,[-8,8]);grid on;subplot(2,2,2);ezplot(f1,[-8,8]);grid on;subplot(2,2,3);ezplot(f2,[-8,8]);grid on;3.若f1(t)=sin(t), f2(t)= ε(t), f(t)= ε(t)- ε(t-4),证明卷积满足:f1(t)*[ f2(t)+ f3(t)]= f1(t)* f2(t)+ f1(t) *f3(t)t=-10:0.01:10;f1=sin(t);f2=heaviside(t);f3=heaviside(t)-heaviside(t-4);s1=conv(f1,f2+f3);s2=conv(f1,f2)+conv(f1,f3);t1=-20:0.01:20;subplot(2,1,1);plot(t1,s1);subplot(2,1,2);plot(t1,s2);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与运算1.编制程序,生成如下连续信号:sqrt(a*k)u(k-3),δ(k+5)k=(1:10);n=3;u=[(k-n)>=0];a=sqrt(2*k);stem(k,a.*u);title('sqrt(2*k)u(k?3)的图像');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k1=-10;k2=0;k=k1:k2;n=-5;f=[(k-n)==0];stem(k,f,'filled');title('δ(k+5)序列的图像');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2.设计一个程序,选择一个信号f(k),完成信号f(k)到f(2k+2)的转化k1=-20;k2=20;k=k1:k2;d=k+1;f1=sin(0.2*pi*d);stem(k,f1,'filled');title('正弦序列');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2k+2)');3.若f1(k)=δ(t), f2(k)= u(k), f3(k)= u(k)+u(k-4),证明卷积满足:f1(k)*[ f2(k)+ f3(k)]= f1(k)* f2(k)+ f1(k) *f3(k)k=-10:10;fk1=[zeros(1,10),1,zeros(1,10)];fk2=[zeros(1,10),ones(1,11)];fk3=[zeros(1,10),ones(1,11)]+[zeros(1,14),ones(1,7)];fk4=fk2+fk3;hk1=conv(fk1,fk4);hk2=conv(fk1,fk2)+conv(fk1,fk3);n=-20:(length(hk1)-1-20);subplot(2,1,1);stem(n,hk1);subplot(2,1,2);stem(n,hk2);实验三:连续LTI系统的时域分析1.计算下述系统在指数函数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H(s)=1.65*s^4-0.331*s^3-576*s^2+90.6s+19080/s^6+0.996 *s^5+463*s^4+97.8*s^3+1213*s^2+8.11*sa=[1,0.996,463,97.8,12131,8.11,0];b=[1.65,-0.331,-576,90.6,19080];sys=tf(b,a);t=0:0.1:10;x=exp(t);y=lsim(sys,x,t);plot(t,y);xlabel('t');ylabel('y(t)');2.计算下列系统在冲激阶跃斜坡和正弦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y(t)(4)+0.6363*y(t)(3)+0.9396*y(t)(2)+0.5123*y(t)(1)+0.0037y( t)=-0.475*f(t)(3)-0.248*f(t)(2)-0.1189*f(1)- 0.0564*f(t)b=[-0.475,-0.248,-0.1189,-0.0564];a=[1,0.6363,0.9396,0.5123,0.0037; sys=tf(b,a);t=0:0.1:10;y1=impulse(sys,t);y2=step(sys,t);x1=t;x2=sin(t);y3=lsim(sys,x1,t);y4=lsim(sys,x2,t);subplot(2,2,1);plot(t,y1);title('impulse,zero,state,response');subplot(2,2,2);plot(t,y2);title('step,zero,state,response');subplot(2,2,3);plot(t,y3);title('slope,zero,state,respons');subplot(2,2,4);plot(t,y4);title('sin(t),zero,state,response');3.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Y(t)(2+4y(t)(1)+4y(t)=2*f(t)(1)+3f(t),t>0系统的初始状态为y(0)=2,y(0)=1,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t) eq='D2y+4*Dy+4*y=0';cond='y(0)=2,Dy(0)=1';yx=dsolve(eq,cond);ezplot(yx,[0,10]);xlabel('t');ylabel('yx(t)');title('系统的零输入响应');grid on;axis{[0,5,0,2.5]};实验四:离散LTI系统的时域分析要求写出下列各实验内容的完整程序(1)描LTI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如下,绘出该系统在0~50单位时间范围内单位序列响应的波形,并求出其数值解2y(k)-2y(k-1)+y(k-2)=f(k)+3f(k-1)+2f(k-2))a=[2,-2,1];b=[1,3,2];impz(b,a,0:50);y=impz(b,a,0:50);实验五: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1.方波的合成实验。
用5项谐波合成一个频率为50Hz,幅值为3的方波,写出MATLAB程序,给出实验的结果clear all;fs=10000;t=[0:1/fs:0.1];f0=50;sum=0;subplot(211)for n=1:2:9;plot(t,4/pi*3/n*sin(2*pi*n*f0*t),'k');hold on;endtitle('信号叠加前');subplot(212)for n=1:2:9;sum=sum+4/pi*3/n*sin(2*pi*n*f0*t);endplot(t,sum,'k');title('信号叠加后');2.编写程序,画出信号f(t)=e^-3tε(t),f(t-4)以及信号f(t)e^-j4t 的频谱图r=0.02;t=-5:r:5;N=200;W=2*pi;k=-N:N;w=k*W/N;f1=1*exp(-3*t).*stepfun(t,0);F=r*f1*exp(-j*t'*w);F1=abs(F);p1=angle(F);subplot(3,1,1),plot(t,f1);gridxlabel('t');ylabel('f(t)');title('f(t)');subplot(3,1,2);plot(w,F1);xlabel('w');grid;ylabel('F(jw)');subplot(3,1,3);plot(w,p1*180/pi);grid;xlabel('w');ylabel('相位(度)');r=0.02;t=0:r:10;N=200;W=2*pi;k=-N:N;w=k*W/N;f1=1*exp(-3*(t-4)).*stepfun(t,4);F=r*f1*exp(-j*t'*w);F1=abs(F);p1=angle(F);subplot(3,1,1),plot(t,f1);gridxlabel('t');ylabel('f(t)');title('f(t-4)');subplot(3,1,2);plot(w,F1);xlabel('w');grid;ylabel('F(jw)的模');subplot(3,1,3);plot(w,p1*180/pi);grid;xlabel('w');ylabel('相位(度)');R=0.02;t=-5:R:5;f=exp(-3*t).*stepfun(t,0);f1=f.*exp(-1j*4*t);W1=2*pi*5;N=500;k=-N:N;W=k*W1/N;F=f1*exp(-1j*t'*W)*R;F=real(F);subplot(1,1,1);plot(W,F);xlabel('W');ylabel('F1(W)');title('频谱F1(jw)');实验六: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传递函数为:F(s)=s^2-4/s^3+5*s^2+16s+30,编写程序,完成下列任务1.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说明系统的稳定性2.求上述系统的冲激响应clear;b=[1,-4];a=[1,5,16,30];zs=roots(b);ps=roots(a);subplot(2,1,1);plot(real(zs),imag(zs),'go',real(ps),imag(ps),'mx','markersize',12); grid;title('零极点分布图');legend('零点','极点');sys=tf(b,a);t=0:0.1:10;y=step(sys,t);subplot(2,1,2);plot(t,y);grid;xlabel('时间(t)');ylabel('y(t)');title('单位冲激响应');3.求当系统的输入为Ug=cos(20t)u(t)的稳定响应clear all;syms s t;Hs=('(s^2-4)/(s^3+5*s^2+16*s+30)');Vs=laplace(cos(20*t));Vos=Hs*Vs;Vo=ilaplace(Vos);Vo=vpa(Vo,4);ezplot(Vo,[1,3]);hold on;ezplot('cos(20*t)',[1,3]);axis([1,3,-2,2]);Vos=Hs*Vs;实验七:离散连续的Z域分析1.系统传递函数为:H(z)=3*z^3-5*z^2+10z/z^3-3*z^2+7*z-5,编写程序,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并说明系统的稳定性clear;b=[3,-5,10];a=[1,-3,7,-5];zs=roots(b);ps=roots(a);plot(real(zs),imag(zs),'go',real(ps),imag(ps),'mx','markersize',12); grid;legend('零点','极点');2.已知离散系统的激励函数为f(k)=(1/2)^kε(k),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y(k)=2*(1/2)^k+2*(1/3)^k] ε(k),采用变换域分析方法确定单位序列响应h(k)和系统函数syms k zf=(1/2)^k;f_z=ztrans(f);h=3*(1/2)^k+2*(1/3)^k;h_z=ztrans(h);yf_z=f_z*h_z;yf=iztrans(yf_z);。